首頁>Club>
被匈奴扣押19年,始終心向大漢。
14
回覆列表
  • 1 # 月望與東山

    在中國歷史上,蘇武是以漢朝大國外交使者身份出使匈奴的,而他被扣留匈奴十九年,其錚錚鐵骨同,一身骨氣,感天動地,不僅影響著漢朝人,千古以降,更讓中國人為之而驕傲不已。

    那麼,當時的蘇武又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之下出使匈奴,他屢次自殺沒有成功,而最後為什麼反而堅強求生,從而終於盼出了太陽,重見了天光?

    蘇武,字子卿,年少時因為父親高官身份,有機會被推薦當了郎官。 當時正是漢武帝主政漢朝時期,漢朝跟匈奴長年交戰,互扣使者。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匈奴新立單于 ,這個匈奴新單于擔心剛上臺他還沒站住腳漢朝就率兵前來襲擊它,所以主動向漢朝求和,將扣留在匈奴的漢朝使者全送了回來。禮尚往來,漢朝也將匈奴使者送回去。

    當時,負責將匈奴使者送回匈奴地的人就是蘇武。同時,他還有一個任務,就是以使者之名前往匈奴,順便刺探匈奴情報。

    沒想到,他剛進入匈奴不久,就出事了。

    情況是這樣的 ,曾經有個匈奴將領叫緱王,他本來之前就跟昆邪王一起投降了漢朝。後來跟匈奴作戰,又被匈奴給捉住了。這次恰好漢朝使者前來,他想趁這個機會造匈奴單于的反,跟隨漢使者歸漢。但是,他們造反前沒有跟蘇武商量,而是找到蘇武的副將張勝,而張勝也想立功,沒有報告蘇武,然後就秘密行事了。

    可惜的是,造反訊息洩漏,行動失敗了。

    當張勝將訊息告訴蘇武時,蘇武身感問題嚴重,生怕辜負漢朝,準備自殺,卻被張勝等人攔住了。

    果然不出所料,匈奴單于興師問罪來了。單于派衛律前來治蘇武之罪,這個衛律本是漢人,卻投降了匈奴當了漢奸,被封為王,日子過得相當的滋潤。

    蘇武是不屑於跟衛律這種人打交道的,他二話不說,持刀自殺。這嚇得衛律不輕,馬上派人來救,總算救活了。然後,衛律見硬的不行,就來軟的,遊說蘇武投降,如果真降的話還可以封王,與之結拜為生死之交。

    笑話,泱泱大漢使者,頂天立地,為榮華富貴而出賣國家,還要淪落到跟你這等無恥之徒結拜兄弟,那我蘇武生又何用?

    蘇武當即大罵衛律恬不生恥,不以出賣國家為恥,反以為榮。如果你再這樣挑撥離間漢匈關係,匈奴之禍將從我蘇武身上開始。

    蘇武如此硬氣,是因為其背後有一個強大的國家。漢武帝糾糾天子,雷霆萬鈞,如果匈奴敢汙辱大漢使者,就只有以鐵與血來報復了。

    蘇武軟硬不吃,衛律也極為無奈,只得報告匈奴單于。

    之前,匈奴假意向漢武帝求和,不過是想來個緩兵之計而已,現在蘇武說出如此硬氣之話,決定給他點顏色看看。

    於是,匈奴單于就叫人將蘇武丟進地窖,準備凍死蘇武。地窖中沒有糧食,蘇武就吃雪及旃毛。數日過後,匈奴單于開啟地窖,以為蘇武已經死了,不料他竟神奇離生還,神了。

    匈奴單于見凍不死蘇武,又將他投之於北海之上牧羊,並且說,除非公羊生子,不然你休想回來。

    擺明就是要折磨蘇武,直至他崩潰求饒為止。

    但是,從冰冷地窖活出來的蘇武沒有屈服,更不會崩潰。北海之上,寒風呼嘯,他仍然頂天傲地。而他也沒想到,就在一天,他竟在這個不毛之地,見到了一個他多年的老朋友。

    李陵!

    李陵五千步兵征伐匈奴,想立千古奇功,不料兵敗投降,也被匈奴封了王。

    《漢書》將李蘇兩家並傳,可見兩家世交關係。所以,倆人見面,氣氛還算緩和,不像漢奸衛律那樣劍拔弩張。

    李陵語重心長地告訴蘇武,蘇家已破。兩個兄弟皆以失罪自殺,母親也死,妻子改嫁,他的幾個子女現在也下落不明。還有漢武帝年老糊塗,不值得對其忠孝。

    蘇武一下聽出李陵這是勸降來的,於是一挺而起,說道,如果你是來勸降的,我現在就自殺死在你面前。

    李陵一時都不知如何是好,最好流淚而去,仰天嘆息:“陵與衛律之罪上通於天!”

    在高大威武的蘇武面前,李陵終於認識到,他跟漢奸衛律是多麼的罪孽深重!

    總之,蘇武之精神不僅體現了大國外交使者應有的尊嚴及國格,更體現了一箇中國人的千古以來所推崇的一種基本精神。這種精神,就是孟子所說的: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

    蘇武精神,永垂不朽!

  • 2 # 知常容

    仰望,再仰望,然後再仰望。

    很多人遇到蘇武這種情況,一般情況下都選擇了順從。安家落戶。

    唯有蘇武,他能夠保持初心,時刻準備返回老家。

    單憑這個毅力就足夠讓人佩服。

    什麼叫愛國者?這就是愛國者。

    這就是我對他的評價。

  • 3 # 攸揚拾羽

    漢武帝太初四年,漢帝國的鐵蹄踏破了大宛國的城池,漢帝國的威名震懾到了中亞地區。同年,匈奴呴犁湖單于去世。漢武帝意圖趁著剛剛征服大宛國的餘威,再度打擊匈奴。漢武帝下詔,表達了自己誓滅匈奴的決心。

    此時的匈奴早就無力再戰,新繼位的且鞮侯單于連忙上書服軟求和。同時釋放了扣押的漢使。

    為了迴應單于的善意,漢武帝派蘇武將留在漢朝的匈奴使臣送回匈奴。但是面對漢武帝的善意,單于卻變得驕橫起來。正在此時,曾經歸降過漢朝的匈奴緱王和虞常暗中商議,企圖劫持匈奴單于母親閼氏再度投降漢朝。虞常與這次的副使張勝關係很好,私下拜訪張勝時提出了替漢朝剷除叛徒衛律的以獲得賞賜的想法,得到了張勝的贊同。衛律的父親原是長水地區的匈奴人,衛律本人則因與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關係很好,經李延年推薦,受漢朝派遣出使匈奴。衛律出使歸來,聽說李延年一家被收捕,便投降匈奴,被封為丁靈王。一個多月以後,單于出外打獵,閼氏和部分子弟留在王庭。虞常等七十餘人正準備發動政變,不料其中一人於夜間逃走,告發了虞常等人的政變計劃,緱王等全部被殺,虞常被活捉。

    單于派衛律處理此事。張勝聽到訊息後,害怕先前與虞常約定之事被查出,便向蘇武報告。蘇武聽後認為這一定會牽扯到自己,自己身為大漢使臣若是被審問勢必使大漢蒙羞,於是準備自殺,被張勝、常惠攔住。後虞常果然供出張勝,單于大怒,打算殺死漢使。匈奴左伊秩訾提出勸降漢使團。單于派衛律傳話給蘇武,蘇武忠貞不渝,再度拔刀自盡。衛律大吃一驚,一把將蘇武抱住,急忙召大夫前來。半日以後,蘇武才醒過來。單于很欽佩蘇武的氣節,早晚派人問候,只將張勝逮捕。

    蘇武痊癒後,單于再度派人來勸降蘇武。正在此時,虞常被判死罪,單于便打算藉此機會恐嚇蘇武。衛律先斬虞常,恐嚇之下,張勝請降。衛律又對蘇武威逼利誘,但蘇武毫不動搖,並大罵衛律叛國投敵,妄圖挑起漢匈戰爭。衛律明白蘇武終究不會受他的脅迫,只得稟報單于。單于見蘇武如此忠心,越發想爭取他歸順,便將蘇武囚禁於一個大地窖中,斷絕蘇武的飲食,企圖逼其就範。當時正下大雪,蘇武躺在地上,靠吞食雪片和衣服上的氈毛堅持數天。匈奴人以為他有神靈庇護,便將蘇武放逐到貝加爾湖,讓他放牧一群公羊,並對蘇武說:“等到公羊能產出羊奶,你就可以回國了。”常惠等使團中不肯投降的官員,也被分別扣留在其他地方。

    蘇武遷移到貝加爾湖後,匈奴供給的糧食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收藏草實來吃。雖然環境困苦如此,蘇武卻節氣不衰,拄著漢廷的使節牧羊,使節上用犛牛尾作的裝飾最後都全部脫盡。在貝加爾湖牧羊的五六年間,蘇武受到了單于的弟弟於靬王的善待。但是三年多過後,於靬王去世,部下調離。這年冬天,一幫丁零人盜去了蘇武的牛羊。

    就在蘇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他一開始羞於去拜問蘇武。過了一段時間,單于派遣李陵去北海勸降蘇武,李陵與蘇武是故交,對蘇武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但是蘇武堅決拒絕,最後表示如果李陵一定要逼他投降,他就死在李陵面前。李陵嘆道:“嗟呼!義士!陵與衛律之罪上通於天!”遂大哭而去。

    後來漢武帝去世,李陵又到北海,把這個訊息告訴蘇武,蘇武聞訊面向南方放聲大哭以至吐血,每天早晚哭吊數月。

    漢昭帝繼位幾年後,匈奴與漢朝議和,締結婚姻。漢廷索取蘇武等人,匈奴詐說蘇武已死。後來漢使又到匈奴,同樣被扣押數年的常惠設法見到了漢使,把這些年的經歷統統告訴了使者,並教使者告訴單于,說:“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獵,射得一隻大雁,腳上系著一封用絲絹寫的信,上面說蘇武等人在水草彙集的地方。”漢使按照常惠所教的話去責備單于。單于不得不承認,蘇武的確還活著。

    得知了蘇武即將回國的訊息,李陵安排酒筵向蘇武祝賀。眼看著友人歷經艱難困苦然終得歸國,成就萬古流芳之功業,而自己卻壯志未酬、家破人亡、屈事敵國,不禁感慨萬分。

    李陵淚下縱橫,同蘇武訣別。一生摯友,最終走出了不同的人生,令人唏噓。我們也許很難譴責李陵,但是我們永遠應當尊崇蘇武。

    蘇武被扣在匈奴十九年,當初壯年出使,等到回來,已是須發盡白。蘇武於漢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春回到長安。昭帝下令先讓蘇武進獻一份祭品去拜謁武帝的陵園,又任命蘇武做了典屬國。

    我們瞭解的蘇武的故事,往往就到此為止了。但是蘇武的故事並沒有結束,這個為大漢奉獻了自己青春的人,在一年之後捲入了一場權力爭鬥的漩渦之中。

    當時,左將軍上官桀與其子上官安計劃殺霍光、廢昭帝,立燕王為帝。陰謀暴露後,參與陰謀的上官父子、桑弘羊被滅族,蓋長公主、燕王自殺,蘇武父子也受到牽連。

    蘇武平素與上官桀、桑弘羊交好,更要命的是,其子蘇元還被指控參與了上官安的陰謀,結果蘇元遭到逮捕,被作為叛黨的同謀處決了。

    蘇武等待了十九年,戰勝了匈奴人無數次的威逼利誘,戰勝了異域艱苦的生存環境,終於回到了故國。但是這一次,蘇武卻只能眼睜睜看著闊別十九年、聚首不過一年的兒子走上刑場。不久,他本人也被免官。

    白髮人送黑髮人,我們的英雄最後卻淪落得如此下場。在權力鬥爭中,本就沒有情義可言,又哪裡在乎你對國家付出了多少。但是,在本案中,殘酷的權力鬥爭終究還是因為偉大的蘇武而顯現出了一絲人情。蘇武父子和上官桀父子走得太近,若換做旁人,本無可能逃脫牢獄之災,而負責審案的廷尉確實也曾上奏朝廷,請求逮捕蘇武,但霍光把這個奏章壓了下來,只是避重就輕地免了他的職。

    幾年後,昭帝駕崩,遺言中還不忘提及蘇武的功勞。宣帝時,因衛將軍張安世的推薦,蘇武得以恢復官職。宣帝可憐蘇武老來無子,曾問大臣們,蘇武在匈奴那麼長時間,難道沒有生子?這一問還真問著了,原來蘇武在匈奴時也娶了一個妻子,生下個兒子叫蘇通國。宣帝得知這一情況,立即派使者去將蘇通國贖了回來,任命為郎官,讓蘇武得以老有所養。

    蘇武以八十多歲的高齡,病逝於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九年後,即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匈奴呼韓邪單于首次來長安朝拜漢宣帝。事後,漢宣帝追思功臣,令畫師在麒麟閣上為十一名大功臣畫像,蘇武即名列其中。

    在出使匈奴的十九年中,蘇武將人性中堅韌不拔、忠貞愛國的一面展現到了極致,成為後世志士仁人的楷模,流芳千古。回朝後的二十一年中,儘管蘇武始終官位不高,還一度被牽連進謀反大案,但他的功德從未被人忽視。昭帝、宣帝屢次嘉獎他,霍光壓下彈劾他的奏章,張安世推薦他復職,其他親貴大臣也都對他禮敬有加。

    雖然英雄未必會有一個美好的結局,但是英雄無論何時都會受到人們的尊重。魯迅先生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 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蘇武,無疑就是我們中國的脊樑!

  • 4 # 一個人的歷史

    很多人提到蘇武,就會想到“蘇武牧羊”的典故,一個人能十九年堅守不失,這是大多數人做不到的。做為大漢的使者,被匈奴扣留的日子裡,缺衣少食、飢寒交迫。有人說蘇武是為了國家,推崇蘇武的家國情懷,有的人說是他對於漢武帝的個人崇拜。在我看來,蘇武沒有選擇投降而是選擇堅持,是出於對漢武帝劉徹個人的崇拜。依據班固所著的《漢書》記載,在單于讓降將李陵勸降蘇武時,蘇武說了一段話,很能說明蘇武的心態:

    蘇武父子無功無德,卻受陛下掛念,位居列將,賜爵位至通侯。蘇氏兄弟都能在陛下身邊得到恩寵,臣願為陛下肝腦塗地也在所不惜。如果現在就殺了我,無論是刀斧斬首還是沸水鍋煮的極刑,我都甘願受死。臣下侍奉君王,就像兒子侍奉父親,兒子為父親而死談不上有恨,請不要讓我說第二遍。

    當一個人面臨絕境的時候,他需要給自己一個活下去的理由,對於蘇武而言,這個理由就是他堅持的原因,那就是對漢武帝劉徹的忠誠。忠於君主成為蘇武活下去的全部意義,有了這種覺悟之後,要堅持十九年不改變也是十分困難的,因為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蘇武不是朽木,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慾。那麼蘇武是如何克服的呢?用兩個字來解釋就是淡泊。蘇武生性質樸,不追求虛名,性格中少有虛榮之心,因此才能在漫長的歲月裡,坦然接受自己的命運,內心平靜而綿長的燃燒思鄉的火焰。這和李陵的貪功好進,為功名所累,為光耀門楣所誤截然不同。蘇武的清心寡慾,從他的種種行為中就能看出。蘇武回到大漢之後並沒有被委任什麼要職,但對此並沒有心存不滿和橫生是非,而是選擇默默做好安排給自己的工作。朝廷賞賜給自己的財物,蘇武都分給了下屬和親族之人。他的兒子因為受到霍氏一族叛亂的影響而被漢宣帝誅殺,他才提出了要把在匈奴的兒子接回來的打算。蘇武並沒有把匈奴看作是蠻夷,而是選擇了接受匈奴存在的事實,同時也不忘自己做為使者所肩負的使命。長期在匈奴居住之地生活,讓蘇武知道匈奴人的生活方式是為了更好的適應漠北生活環境的結果,這和大漢子民的“日升而作、日落而息”只是生活方式不同而已。

  • 5 # 設計獅小明哥

    先說說我對於蘇武的感覺,那就是佩服,現如今我們的國家能如此的繁榮昌盛,是一位一位像蘇武一樣的人的奮鬥和努力,正是因為這樣的英雄在我們看不到的領域為之守候。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評價蘇武,我認為一點也不為過,在他身上,散發著一股為了國家利益而無所畏懼的氣息。有著一種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那種堅韌那種自豪感。他甚至可以為了民族尊嚴與國家利益而視死如歸。

    各位看官可曾想想,如果讓我們堅守一個不喜歡的崗位十九年,恐怕我們都會煩躁不堪,怨天尤人吧,如果您能做到我佩服,反正我做不到,而蘇武的環境可不單單是艱難困苦,即使如此也沒有使他倒下,他手中擎著漢節,在那遠方佇立;十九年的威逼利誘,沒有使他屈服,他手中擎著漢節,不忘那心中的祖國;十九年的孤獨寂寞,遠離祖國也沒有讓他忘卻那遠方的祖國.

    想到魯迅先生的一句話,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就有拼命硬幹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就有捨身求法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

  • 6 # 行人逆旅

    蘇武應該是像士兵突擊中許三多一樣的人,平凡的人心中有著一股熱血!

    蘇武出身官宦世家,父親蘇建跟著衛青立戰功被封為平陵侯,建造朔方城。哥哥蘇嘉為江陽侯,可以說蘇武出生在一個滿門忠烈的軍人家庭,一門兩個侯爵,想想李廣希望封侯有多難,就知道蘇武會多感激國家和漢武帝。

    漢武帝時多次發動對匈奴的戰爭,雙方互相派出使節進行偵查是常有的事,你扣我的人,我也扣你的。人生有時候就是這樣,不由自主的被別人改變,苦難中成就輝煌。

    天漢元年,匈奴和漢朝互相釋放扣押的使節,漢武帝為了表示感謝,排蘇武為正使出使匈奴,張勝,常惠為副使。匈奴的緱王和和虞常正在謀劃謀反,虞常和張勝是老熟人,倆人一拍即合,張勝決定參與。

    自古造反是十賭九輸,緱王被殺,虞常被活捉,供出了張勝,蘇武這時才知道,感嘆到:我說沒參與匈奴是不信了,不如自殺免得給國家帶來屈辱。匈奴一看臥槽,還沒審呢就自殺了,這可不行,一頓巫術操作給蘇武救了回來。

    匈奴看蘇武是好漢,捨不得殺了,古時候的人就是這樣,對於真英雄不分民族不分國家的敬佩。於是派人勸降蘇武,蘇武一頓大道理講的匈奴人五體投地,殺是捨不得了,那就讓他去貝加爾湖畔放羊,聽著多美好,可那時候是冰天雪地,除了草根就是西北風,匈奴單于說要想回漢朝,除非公羊生小崽子。這不是扯嗎?蘇武就這麼當起了羊倌,這時候發生了一件在歷史上著名的事件,李陵降匈奴,也就是讓司馬遷成為太監的事。李陵見了蘇武倆人抱頭痛哭,李陵被國家出賣再也回不去,蘇武心向漢朝被留著等公羊下崽。人生就是這麼扯淡。

    等啊,等啊,蘇武在匈奴成了家,有了孩子,變的是面板,心卻依舊是中國心,漢昭帝繼位後,向匈奴索要蘇武,公元前81年,離開長安19年的蘇武回家了,封為典屬國,類似於現在外交部官員。

    公元前80年上官桀,桑弘羊等謀反,蘇武的兒子受牽連被殺,蘇武被貶為平民。宣帝即位後,蘇武被封為關內侯,公元前60年去世,活了多少帝王活不到的80歲。

    回國之後的蘇武低調做人,沒有特別著名的事蹟,這位漂泊匈奴19年的老人見過了太多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死去的時候看著大漢的天空喃喃道:我不負國家!

    為國者,當留名青史!

  • 7 # 趙州橋下的小村莊

    談到蘇武,便會想到“蘇武牧羊的故事”。

    蘇武是西漢時期著名的外交家。當時由於漢朝和匈奴頻繁作戰,。為了緩解漢朝與匈奴的矛盾,於是漢武帝派遣蘇武出使匈奴。然而匈奴背信棄義,把蘇武扣押,希望為己所用。乃蘇武作為漢朝忠良,持節出使,不要初心,誓死不從。

    於是匈奴為了懲戒蘇武把她發配到貝加爾湖牧羊,一牧便是十九年…………十九年中歷盡艱辛,可想而知。由於時間過久匈奴的老單于和漢武帝都以去世。新任的漢朝皇帝與匈奴改善關係,互相釋放被扣押的人質。從此蘇武回到了長安。收到漢朝皇帝的褒獎。

    透過蘇武牧羊的故事,也讚頌了蘇武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堅守氣節的崇高品行?

  • 8 # 水一白聊歷史

    蘇武這個人,水一白不想再用有氣節之類的詞語來讚揚他了。在水一白看來,蘇武應該是一個比較執著的人,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名與利對他來說根本不值一提,但他有他的原則性,在他的底線範圍內,他不會在意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所以蘇武很長壽,活了八十一歲。

    蘇武牧羊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在這裡,水一白簡單說說蘇武回到漢朝以後的生活,應該可以更清晰的瞭解蘇武的為人。

    蘇武回到漢朝的時候,漢武帝已經去世了,當時在位的年幼的漢昭帝,三個輔政大臣分別是霍光,上官桀和桑弘羊,不過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霍光。所以在霍光的主導下,蘇武被封為了典屬國,主要負責處理一些涉外事務。俸祿中兩千石,賞錢兩百萬,不算高,也不算低,至少這個工作挺適合他的,畢竟六十多歲了,不過沒封侯似乎有點不應該。

    不過上官桀和桑弘羊,外加一個燕王劉旦和蓋長公主卻把這個事提出來,說對蘇武不公,而霍光手下有個長史,沒立什麼功勞,就被封為了搜粟都尉,專門負責蒐集軍糧,當初桑弘羊就做過這個官,屬於肥差。而這個長史也不是別人,正是太史公司馬遷的女婿楊敞。

    但是這個事可沒影響到蘇武老爺子,可不知道蘇武的兒子蘇元是不是因為這個事被洗腦了,後來被牽扯到了劉旦、上官桀、桑弘羊等人的謀反之中,被殺了。晚年喪子的蘇武也是遭到了不小的打擊。

    蘇武被封侯還是在漢宣帝即位以後,蘇武因為擁立有功,被封為關內侯。漢宣帝對蘇武還是比較看中的,或者說是很尊重的。把蘇武的官職變成了右曹典屬國,不需要跟普通大臣一樣每天上班,只需要每個月初一十五上朝就可以了。蘇武也算是了無牽掛了,皇帝給的賞賜都分給了別人。不過漢宣帝還是挺掛念蘇武的,主動問蘇武還有沒有什麼親人,後來得知蘇武在匈奴還有老婆和兒子,馬上派人去接,匈奴老婆不願離開故土了,只回來了蘇武的兒子蘇通國。看,蘇武老爺子可是時時刻刻想著故土的,連兒子的名字都叫做通國。

    公元前60年,蘇武81歲去世,他的一生過得很純粹、很簡單,卻很偉大,一般人不會有他那麼好的心靜。牧羊十九載,過著匈奴人的生活,想著漢朝的土地。回到漢朝,不爭不搶,不以功高而自傲,不向君主提出任何要求。

    最後,在漢宣帝評選麒麟閣十一功臣錄的時候,蘇武位列最末,實至名歸。

  • 9 # 高會民

    蘇武,字子卿,漢族,杜陵(今陝西西安)人,代郡太守蘇建之子。蘇武年輕時憑著父親蘇建的庇廕,與兄長蘇嘉、弟弟蘇賢皆官拜郎中。

    天漢元年(前100),蘇武拜中郎將。當時中原地區的漢朝和西北少數民族政權匈奴的關係時好時壞。就在蘇武初任中郎將這一年,匈奴政權的新單于即位。漢武帝為了表示友好,派遣蘇武率領一百多人,帶了許多財物,出使匈奴。

    不料,就在蘇武完成了出使任務,準備返回大漢時,匈奴上層發生了內亂。蘇武一行受到牽連,被扣留下來,並被要求背叛漢朝,臣服單于。

    最初,單于派人向蘇武遊說,許他厚祿和高官,但蘇武嚴辭拒絕了。匈奴見勸說沒有用,就決定用酷刑。當時正值嚴冬,天上下著鵝毛大雪,單于命人把蘇武關入一個露天的大地窖,斷絕食品和水,希望這樣可以消磨蘇武的意志。時間一天天過去,蘇武在地窖裡受盡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餓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襖。過了好幾天,單于見瀕臨死亡的蘇武仍然沒有屈服的跡象,只好把蘇武放出來了。

    單于知道無論軟的,還是硬的,勸說蘇武投降都沒有希望,便越發看重蘇武的氣節,不忍心殺蘇武,又不想讓他返回自己的國家。於是單于決定,把蘇武流放到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一帶,讓他去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

    《漢書》記載:"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其飲食。天雨雪。武臥齧雪,與氈毛並咽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別其官屬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仗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積五、六年,單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網紡繳,檠弓弩,於靬王愛之,給其衣食。三歲餘,王病,賜武馬畜、服匿、穹廬。王死後,人眾徙去。其冬,丁令盜武牛羊,武復窮厄。"

    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至漢昭帝始元六年(前81),他才獲釋回漢。

    昭帝元平元年(前74),宣帝即位。宣帝賜爵蘇武關內侯,食邑三百戶。後衛將軍張安世推薦蘇武,說他悉典章制度、出使持節不降,於是宣帝召蘇武在宦者署聽候宣召,多次進見。最終蘇武官拜右曹典屬國。因蘇武是德高望重的老臣,宣帝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日入朝,尊稱為"祭酒"。而蘇武把所得賞賜,全部施送給弟弟和過去的鄰里朋友,家中不留分毫

    此時蘇武年事已高,宣帝問左右:"蘇武在匈奴那麼久了,難道還有子嗣嗎?"蘇武透過平恩侯許廣漢向宣帝陳述:"以前在匈奴發配時,娶的匈奴婦人正好生了一個兒子,名字叫通國,有訊息傳來,想透過漢使者送去金銀、絲綢,把男孩贖回來。"宣帝同意了。後蘇通國隨漢使回漢朝,宣帝命其為郎。又讓蘇賢之子做了右曹。

    蘇武活到八十餘歲,於宣帝神爵二年(前60)去世。漢宣帝為表彰其名節,將其列入麒麟閣十一功臣

    當時同為匈奴所捕的李陵說道:"今足下還歸,揚名於匈奴,功顯於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李白也曾作詩:"蘇武在匈奴,十年持漢節。白雁上林飛,空傳一書札。牧羊邊地苦,落日歸心絕。渴飲月窟冰,飢餐天上雪。東還沙塞遠,北愴河梁別。泣把李陵衣,相看淚成血。"這寫盡蘇武十九年艱辛與忠貞,深刻地體現了他的忠義

    歷代明君、忠臣、賢士、良民無不推崇蘇武之氣節,將其看作忠貞之士的榜樣。他們亦對漢皇刻薄功臣而感到不滿。蘇武回朝後,致書李陵勸其歸漢,李陵曰:"聞子之歸,賜不過二百萬,位不過典屬國,無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盡為萬戶侯;親戚貪佞之類,悉列廟廊宰。"柴望也曾作詩:"十九年間不辱君,論功何獨後諸臣。若教倒數凌煙像,也是當時第一人。"

    但無論如何,蘇武都是忠貞的範例。他作為傳統忠臣代表,在今天的歌曲中亦被人稱頌:"永遠等不到公羊產仔的大漢使節,因為懷揣著對祖國對故土的渴望和大節不辱的堅定信念,驚人地孤獨苦捱了十九載,鑄成了中華民族傳頌世代的操守界碑。"

  • 10 # 秦之韻漢唐風

    “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且不論這句話屬於“山寨版”英國諺語,抑或是“一千個哈姆雷特”在古今中外“亂認親戚”,卻足見文學藝術作品的社會影響,有時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

    秦腔戲《蘇武牧羊》中的蘇武是一位孤獨落單的、吞毛飲雪的、悲苦無助的牧羊人,他被賦予了一個品質高潔、威武不屈、頂天立地的悲壯的英雄形象。

    杭蓋老師的長篇歷史小說《浚稽山》中的大漢蘇武蘇武強悍剛烈、威武不屈的人格魅力,不但影響、感動激勵著身邊的常惠等人,也感動了一群富有正義感的匈奴人於靬王、攣鞮昭雲和吾廬等人,更是打動了一個胡女之心,美女愛英雄的傳奇不能只誕生在漢地——胡地匈奴左賢王之女亦有愛慕英雄的權利,演繹了一場千古悲愴的愛情故事。

    秦腔藝術演繹的《蘇武牧羊》是一出家喻戶曉的古典傳統摺子戲,用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講述了這一段真實的歷史故事,歌詠了蘇武的高風亮節和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尤其是《蘇武牧羊》上下半句的經典對唱,真可謂膾炙人口,流傳甚廣,秦腔戲迷都甚是喜歡。

    在推崇某個作品、某個人物的時候,每個人是否都能欣賞到其全部妙處,這個絕盡然,由於欣賞的角度、高度以及在程度上皆會有所不同,儘管在欣賞中“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總還是哈姆雷特,而決非其他。

    蘇武在北海極度惡劣的自然環境、生存環境下,卻絲毫沒有動搖忠貞的精神堅守,為了民族大義,他可以毫不猶豫地付出自己的生命。無論時代如何變遷,蘇武永遠都是那個在北海執鞭牧羊一十九載持節不改的大漢蘇武。

  • 11 # 青銅大鉞

    蘇武這個人有幾個特點。

    一是蘇武不怕死。蘇武弟兄仨都喜歡自殺,一出事就自殺。

    作為外交使者,藺相如也是不怕死。這是一種可貴的品質。一旦不怕死,很多事情就變得簡單了。看起來匈奴人張牙舞爪,把人嚇死得要死,但是蘇武不怕死,匈奴也無奈。

    二是蘇武身體好。身體是成為英雄的本錢。蘇武自殺,休克,竟然沒死。被幽禁在地窖中,凍餓,沒死。貝加爾湖邊荒蠻之地十九年,沒死。在那種艱苦的環境裡,人很容易生病,又沒有醫生,即使有醫生,醫術落後,都很容易死。但是蘇武沒事。蘇武四十歲出使,六十歲回來,回來又活二十年,八十歲才死。身體好。沒有一副好身板,早掛了。蘇武使團一百多人,回來九個。除了投降的,大部分都死了,應該主要是病死的。活著回來這九個,都是好身體無疑。

    蘇武死不投降的理論根據是什麼?

    班固替蘇武回答:皇帝對我們家好,讓我們弟兄仨做官,我們感激不盡,願意為皇帝賣命。

    這種回答,降低了蘇武的品格,矮化了蘇武。

    蘇武不是愚忠於某一個皇帝,而是愛國,是敬業。

    班固自己思想侷限,想吹捧蘇武,結果弄巧成拙,反而用一個愚忠的框子矮化了蘇武。

    後人替李陵辯解,寫了一封答蘇武書。也是弄巧成拙。

    李陵投降,以及蘇武的副使張勝投降,都是當時的常見現象。漢武帝開始都沒怪罪李陵,後來聽信了小人讒言,認為李陵在幫助匈奴練兵,才殺了李陵一家。

    蘇武本人是最有資格譴責李陵的,卻和李陵保持著友好關係。

    這些都說明,當時的人對於投降是理解的,接受的。

    只有對於衛律那樣的傢伙,才是不可容忍的。因為衛律對匈奴死心塌地,拐回頭打漢朝,已經成了漢朝的敵人,那當然不能原諒你。

    但是對於李陵這種被迫投降的人,即使蘇武,即使漢武帝,都是表示理解的。

    後來蘇武回到漢朝後,還給李陵寫信讓李陵回來,這也看出漢朝對李陵是理解的。否則不可能叫他回來。

    現代的理念認為:戰爭中被迫投降,是可以的,也是應該的,無謂的犧牲沒有意義。而且俘虜歸國時,也是被當成英雄看待的,絕不能歧視羞辱,不能視為變節,不能罵為叛徒漢奸。時至今日,有些人思想迂腐,動輒指責別人變節,其實是站在統治者個人的立場說話,維護統治者的利益。統治者當然厭惡任何背叛他個人的行為。

    為統治者背書,傷害同類,是老傳統了。罵楊貴妃是禍水,罵李陵投降,罵婦女失節。等等。這些行為都是思想迂腐良心冷漠的表現,既蠢又壞。

    另一個人物常惠非常了不起。

    常惠也沒投降,有氣節。常惠也沒死,身體好。常惠想出辦法讓單于放回蘇武等人,有智慧。

    常惠後來還幾次出使西域,立下很大的功勞,有一次還差點滅了龜茲國。常惠因此封侯。比蘇武功勞更大,爵位更高。

    蘇武歸來後,位為典屬國,沒有封侯。有人打抱不平。

    其實蘇武並沒有什麼功勞,只是有氣節罷了。當時的統治者對此認識還是非常明確的。典屬國已經是兩千石的俸祿,相當於郡守,待遇已經非常不錯了。

    對於蘇武這樣的道德模範,給予相當的待遇可矣,不必封侯拜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學和朋友都在生二胎了,今年36了,該不該要個二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