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來根華zi

    不大,因為清王朝政令統一,是一較為完整鞏固的中央政權,而吳三桂、李定國等,實力弱小且沒有相應足夠完善的政權組織形式,與清廷對壘,稍一持久必敗。

    吳三桂起兵造反的時候,全國形勢一片大好。王輔臣在甘肅起兵,耿精忠在福建起兵,尚之信在廣州起兵,孫延齡在廣西起兵,吳之茂在四川叛變,蔡祿在河北叛變,鄭經在臺灣響應。另外,還有四川的少數民族土司造反,察哈爾蒙古布林尼造反,青海墨爾根臺吉造反,包括清朝的屬國朝鮮也開始造反。可以說,大半個中國都造反了,清朝只剩下關外及中原地區。造反的各方,對清朝形成了一種包圍的態勢。

    然而,在如此大好形勢下,為什麼吳三桂最終還是敗了呢?他究竟是哪些地方做得不對呢?我覺得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第一,吳三桂反清的理由不充分。

    吳三桂是打著“反清復明”的口號,反叛清朝的。但是,天下人都明白,其一,清兵是吳三桂開啟山海關,把他們放進來的。其二,南明的永曆帝,是吳三桂追到緬甸去把他殺死的。吳三桂這“反清復明”的口號,能有多少人相信?

    第二,響應吳三桂的藩鎮雖多,但是與吳三桂同心的少,沒有形成合力

    所謂與吳三桂不同心,沒有形成合力,又體現在三點:

    一是藩鎮各自為政,並不聽吳三桂的號令。每一個造反的藩鎮,所考慮的都是自己的利益,而且是眼前的利益,一時的利益,並沒有從通盤上進行考慮,更不會服從吳三桂的指揮。比如甘肅的王輔臣,雖然他是從吳三桂身邊走出去的,吳三桂也在極力拉攏他,請他出任總管大將軍,但他其實並不聽吳三桂節制

    二是藩鎮們在吳三桂和清朝之間搖擺不定,首鼠兩端。其中,曾經多次反覆的包括耿精忠、尚之信、王輔臣、孫延齡等等。可以說,除了吳三桂,以及老牌抗清將領鄭經(鄭成功的兒子),基本上都是投降了清朝,又反叛,又投降清朝。總之是搖擺不定。由此可見,藩鎮雖多,真正與清朝硬碰的,卻非常少。

    三是吳三桂和其他造反藩鎮之間為了自身利益,矛盾太多,大大消耗了自身力量。比如鎮守廣西的孫延齡,先受吳三桂的拉攏,舉起反清大旗。但是在清朝的招撫下,又投降清朝,後來,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琮擊殺孫延齡。孫延齡的部眾有和吳世琮發生矛盾,攻擊吳三桂軍隊,後來還成為吳三桂後方的心腹大患。可以說,內部的牴牾,嚴重消耗了反清軍隊自身的力量。

    第三,吳三桂在戰略上出現巨大的失誤。

    吳三桂在領兵北上的時候,他並不敢跨過長江,而是把兵力部署在長江以南,想依靠長江天險,與清軍對抗。最後實現就算打不敗清軍,也劃江而治的目的。但是,我們看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政權,可以依靠長江,守住南方防線的。必須要深入中原腹地,才可以取得勝利。但是年邁的吳三桂失去進取心,不敢深入中原,因而失去進攻的好機會。

    第四,清軍對反叛的藩鎮實施各個擊破的方式。

    清軍的策略是,對各地反叛藩鎮,以招撫為主。只要他們投降,就既往不咎,而且加官進爵,但是對吳三桂則堅決打擊。再加上吳三桂與個藩鎮關係沒處理好,所以最終他成為孤家寡人。

    第五,吳三桂最後階段稱帝,讓他徹底失去民心。

    吳三桂是打個“反清復明”的旗號造反的,表面上尊奉所謂明朝皇室後裔(朱三太子),實際上並沒有尊奉任何一個明朝皇室後裔。這也罷了,畢竟有一點點說服力。但是最後階段,他想過一把皇帝癮,匆匆稱帝(或者說“周王”)。這樣一來,他便失去了兩方面的支援。一是普通老百姓的支援,二是各反叛藩鎮的支援。沒有支援,誰還替他打仗?

    可以說,在清朝分化瓦解及吳三桂自己作死的雙重作用下,吳三桂走向了滅亡的邊沿。

    第五,吳三桂病死。

    吳三桂在世,還可以利用自己多年來與各藩王之間的交情,取得一些支援,有一定的號召力。吳三桂一死,他的孫子吳世璠完全沒有威望,最終眾人如鳥獸散,被清軍很快就擊敗剷除乾淨了。

  • 2 # 印刷廠小職員

    吳三桂是是前明舊臣,明崇禎時為遼東總兵,鎮守山海關。李自成攻入北京後,明朝覆滅,吳三桂被李自成所迫,引清兵入關,大敗李自成於山海關,被清廷封為平西王。此後,幫著清朝征戰西南,鎮守雲南,1656年,引兵入緬甸,逼迫緬甸王交出逃到緬甸的南明永曆帝,康熙元年(1662年),吳三桂殺南明永曆帝於昆明。這為他後來的失敗留下了隱患。

    其實吳三桂並無反清復明的大志,只想保住他的榮華富貴,世代做雲南王。他自負功高,料想清廷必不會奪其封土,故上疏聲請撤藩,其實並未做造反準備,等朝廷真的下達撤藩令,全藩震動,遂決定謀反。

    據記載,吳三桂剛起義時,只有3萬軍隊,加上靖南王、平南王的力量,總兵力還不足5萬。這是一支如此小的力量。 吳三桂就像滾雪球似的,在短短几個月內,聚集了30萬人馬,橫掃了半壁江山。最鼎盛時,控制了雲貴川陝甘湘桂贛閩浙十個省份。

    而這時,清廷卻是軟弱無力。八旗軍僅有10萬,而且質量更加不平衡。清廷進入海關後,八旗兵一直活在養尊處優的環境中,已成為懼怕戰爭、貪生怕死的人。事實上,後來壓制吳三桂的主力,都是漢軍,如張勇甘肅綠陣營和趙良棟寧夏綠營,其核心實力仍然是原明朝邊防軍。 因此,吳三桂,勝利越來越多。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吳三桂保持這種勢頭,清廷就很可能會被趕回老家。

    事實上,在那個時候,清朝宮廷裡真的有一批皇室成員有想逃回家鄉的想法。這並不是說他們像老鼠一樣膽小。實際上,他們太瞭解自己的實力。

    然而,在這麼好的情況下,吳三桂接下來做了一個愚蠢的決定,最終導致一敗塗地。 1678年,在吳三桂66歲時候,吳三桂知道自己時日無多,直接稱帝了。宣佈這一舉動後,舉國譁然。因為在此之前,吳三桂一直高舉反清復明的旗幟。因此聚集起來的部將,逐漸的人心渙散。這仗還怎麼打?接下來的幾年中,康熙皇帝冷靜地整合了軍隊和政治力量,反過來摧毀了各地的反清軍。

  • 3 # swt702

    個人認為,吳三桂反清復明沒有任何勝算。首先,他是以一隅敵全國,兵馬錢糧都敵不上清廷;第二,明朝的滅亡本身就是因為皇帝寵信宦官,再加上連年自然災害,民不聊生,各地民變此起彼伏,明王朝早已失去了民心,反清復明其實是一個偽命題;第三,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投降清朝,又反叛清朝,其真實面目已經被世人看穿;第四,跟著他一起反叛的另兩個藩王其實各懷鬼胎,並非真心跟著他,只是各自利用罷了;第五,吳三桂骨子裡只想做個偏安一隅的地頭蛇,沒有乘勢打過長江,給了清廷以喘息之機。

  • 4 # 甲申十七年

    嚴格來說一點勝算都沒有。

    從地盤看是地方割據對抗中央政府,打仗是打物資打後勤,地方割據有著先天的不足。

    從輿論上看,吳三桂打的旗號是反清復明,可是當年永曆皇帝正是死在了吳三桂手裡,在大義號召上面完全沒有凝聚力。

    從盟友上看,三藩並不是鐵板一塊,造反主要是吳三桂與耿精忠,但本應是盟友的臺灣鄭家,卻只打耿精忠,這是吳三桂對外聯絡的重大失誤。

    從格局上看,戰事之初,吳三桂打了清軍一個措手不及,但他只想著劃江而治,想逼迫康熙投降,從而失去了主動權,最後導致兵敗。

    因此,從上面幾點來看,吳三桂就是個野心家,說他反清,那真是一點勝算也沒有。

  • 5 # 好奇觀古今

    反清是真的,復明???

    我就當你問吳三桂當年造反勝算有多大

    我覺得挺大的,我有時候在想,要是吳三桂不是吳三桂,可能就成了。

    當時清帝削藩,結果逼反三藩。當佔據半壁江山後,他沒有那般孤注一擲、夠狠敢搏的決然,而是隻想和滿清劃江而治。若吳三桂直取荊州襄陽,然後順江而下阻斷漕運,抄略江南財賦重地,則滿清統治崩潰便成定局。當時清軍入關才20餘年,各地局勢根本沒那麼穩定。

    吳三桂充其量也就是一個農民起義者,可能清廷當初要是對他好一點,他可能反都不會造

    還有就是那二王,還有一個鄭家。義大利式的隊友。

    就這樣吧,吳三桂奪了江山也不一定是個好事情

  • 6 # 弱水三千分一杯

    沒有勝算,一個明朝的叛臣,親手殺死了永曆帝。反清可以,復明,你復什麼都行,就別復明,你好意思說別人也不好意思信那。

  • 7 # 蕪湖小蚊子

    如果吳三桂當年夠聰明,不追殺永曆帝,放永曆帝在緬甸,兩邊虛以委蛇,一可自保,讓大清沒有卸磨殺驢的膽量,二就算大清冒險撤藩,也有了造反的大旗,總之,吳三桂更像是一個顧頭不顧腚的莽夫!

  • 8 # 泗水布衣

    你好,我是“歷史工場”,為您解答!

    我認為吳三桂“反清復明”理論上是有勝算的。大約是三七開的樣子。下面,我來分析一下。

    ▲(吳三桂)

    1、從兵源上來說,吳三桂的兵源主要來自雲貴。這一點不如清朝。清朝+5分。

    2、從戰鬥力上來說,吳三桂的兵戰力強悍。這一點吳三桂+5分。

    3、從將領上來說,吳三桂的大將總體來說是比清朝的大將更強的。這一點吳三桂+2分。

    ▲(三藩領土)

    4、從人心上來說,清朝大部分未被佔領地區都是其心合力滅三藩,這一點清朝+5分。

    5、從盟友上來說,吳三桂在外有耿精忠、尚之信給他牽制清朝兵力(吳三桂從來沒指望過耿尚二藩能給他幫上多大的忙)。這一點吳三桂+3分。

    6、吳三桂先反明後反清再自立,讓地主對他失去信任,這一點清朝+5分。

    ▲(康熙帝)

    7、康熙比吳三桂年輕,吳三桂是核心,他一死人心就散了。所以這一點清朝再+5分。

    經過對比,當時吳三桂有33%的可能性打敗清朝。有勝算,但是不大。

    (參考資料:《清實錄》、《清史稿》)

  • 9 # 小炁圓寶兒

    簡單回答一下!

    如果吳三桂之前的人品稍微好一點,反清,沒準真能把滿人趕回龍興之地,但復明是不可能的!無論哪個漢人最後當了皇帝,都會有一個新的朝代名號。那時候天下未定,漢人還是大多數,只不過缺少一個帶頭人,滿清實行高壓政策,人心已失,即使吳三桂不成事,天下大亂也是在所難免。

    只可惜,吳三桂之前的人品敗的太乾淨,即使動輒屠城的滿清,都比他得民心!

  • 10 # 廣慷Talk

    個人感覺有七八成吧.但是為什麼會失敗呢?

    一、吳三桂的造反,實屬被逼,事先沒有半點籌劃,倉促應戰,失敗乃大機率之事

    吳三桂早就已經徹底對滿清政權效忠了,他只想安安穩穩地當一個平西王而已。如果不是康熙突然心血來潮要撤藩,他也不至於起來造反。正因撤藩是康熙突然間做出的舉動,才會讓吳三桂事先沒有半點準備,以至於倉促間造反。一場沒有準備的戰役,可以說從一開始就是註定要失敗的。

    二、吳三桂造反時年紀已老,鬥志本就不足,關鍵時候又撒手人寰

    被逼造反的時候,吳三桂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頭了,此時距離他生命結束不過五年時間。一個進入暮年的人,就算再有鬥志,又怎可比之當年?別說吳三桂了,就是曹操,看他晚年的戰績,也是很堪憂的。 所以可以說,吳三桂的失敗,與他的年紀有很大關係,倘若早個十年八年造反,情況或許就不一樣了。更可悲的是,造反進行到一半的時候,他就突然去世了。在他去世之前,周軍與清軍還算勢均力敵,互有勝敗,等到他一去世,局勢就迅速偏向清軍。顯而易見,吳三桂的死,就是這場反叛失敗的直接原因,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因素。

    三、吳三桂雖然手握重兵,卻胸無大志,一心只想裂土為王,而非奪取整個江山

    前面說過,吳三桂的造反是被逼的,如果康熙不撤藩,讓他繼續安安穩穩地做個平西王,他是一定不會反的。 事實上,就算他造反了,目的也不在於奪取整個江山,而是隻想裂土為王。一個胸無大志,只想著擁有自己“一畝三分地”的諸侯王,怎麼可能在與康熙這種雄主的爭鬥中獲勝呢?所以單從這一點來看,吳三桂的最終失敗,就毫不為奇。

    四、雖然號稱三藩,吳三桂的另外兩個隊友卻如豬頭一般

    吳三桂造反之初,看起來氣勢極盛,然而這其實只是虛幻的表象,當時另外兩個隨他一同而反的藩王,都可以說是豬一樣的隊友。 耿精忠只是被清軍稍微打擊一下,就立刻投降,至於尚之信,雖然一開始響應吳三桂,卻旋即後悔,後來更是一直持觀望態度。有這樣的豬隊友,吳三桂想不敗都難了。當然了,這兩人也沒落得好下場,最終都被康熙處死了。

    吳三桂的失敗,其實並不可恥,因為他的對手可是康熙帝。康熙是什麼人?8歲就當皇帝,14歲就開始親政,兩年後就成功地擒住權臣鰲拜。儘管三藩之亂時,康熙也才二十來歲,可是一個十六歲就可以搬到顧命大臣的皇帝,又豈是等閒之輩?

    總之,吳三桂的反叛,儘管從形勢上說,有很大的成功機會。可實際上,卻有著太多的不利因素。要說最根本的,恐怕就是局勢發展到關鍵時刻,老天突然干涉,奪走了他的生命。如果他能多活幾年,或許還有些許的翻盤機會,當然了,也只是些許,最終的失敗者,仍然大機率是他而不是康熙。

  • 11 # 近似無限透明的藍1314

    吳三桂看似以三十多萬悍勇精銳之兵坐擁雲貴數省,在起兵之挾雷霆之勢連攻連克盛及一時…然而這一切的背後暴露出他更多的致命弱點! 1毫無戰略眼光,雖然在短時間內連下長江以南六省大部,但是很多都是戰略價值不高的地區,沒有揮師向北去撼動清庭的根基,究其根源是雖然表面上看吳三桂在兵力方面佔有一定的優勢,又有尚、耿二蕃和陝西王輔臣遙相呼應,其實他更多的是想割據長江和清庭分據罷了!若其直取荊州襄陽,然後順江而下阻斷漕運,抄略江南財賦重地,則最終的勝負猶未可知!2他的對手康熙當時雖然還是個少年,但是年少有為,有極強的政治才能,在面對最初的亂局以後迅速採取措施,他首先停撤平南、靖南二藩,以在政治上孤立吳三桂,而後,又在京師處死吳三桂之子吳應熊及其同黨,以打擊吳三桂氣焰,鞏固後方。又大膽的任用周培公、張勇、王進寶、蔡毓榮、董衛國、李芳述等漢族將領,先遏制住吳三桂的進攻勢頭又採取分化瓦解的手段,令王輔臣左右搖擺首鼠兩端,導致王屏蕃部北上失敗平涼異手,其後又有臺灣鄭經這樣的豬隊友為地盤強攻漳,泉!耿精忠腹背受敵而降清,引得尚之信也跟著請降……~其時吳三桂大勢已去,後來雖然在韶關、岳陽和清軍拉鋸兩年之久,力保西南的雲貴川湘桂五省,但敗亡也就是時間問題了…3三藩禍亂之時滿清入主中原已經三十多年了,根基漸穩,康熙雖然只有19歲卻是政治清明令百姓安居。吳三桂身為大名舊將卻叛明降清,剃髮易服,屠戮漢族同胞又下令勒死了南明永曆皇帝朱由榔,把自己放在了大漢奸的位置上,雖有數十萬精兵強將但都不過是為了金錢利益追隨他的鷹犬而已,能有多少真正為他用命……所以說到吳三桂和清庭對抗的勝算,看似拿了一手點好牌,其實他的失敗早已註定了!…………

  • 12 # 小編虎哥

    李闖王雖然滅掉了明朝,可是勝利的果實卻最終被關外的滿清摘取,以至於中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居然是一個少數民族政權。不過就算清軍入關以後,漢人也並非沒有翻盤的機會,南明就不提了,單是吳三桂掀起的三藩之亂,就差一點要了滿清政權的老命。

    局勢最盛之時,吳三桂幾乎攻佔了整個南部中國,手頭握有兵力三十餘萬,無論佔據的地盤還是兵馬數量,都不輸於當時的滿清朝廷。然而可惜的是,這場叛亂只持續了八年即被平定,吳三桂及其家人,也都沒能活下來,興復漢人天下的願望,也終究破滅了。

    相信不少人在看到這段歷史的時候,都會一陣嘆息,甚至拿它來和明初的靖難之役相比。確實是的,這兩場叛亂有著太多的相似點,皇帝都是年輕而又衝動(朱允炆和青年康熙),造反的都是藩王(朱棣和吳三桂)。然而結果卻是大相徑庭,朱棣成功了,還當了皇帝,吳三桂卻失敗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吳三桂究竟是因何而敗?

    吳三桂的造反,實屬被逼,事先沒有半點籌劃,倉促應戰,失敗乃大機率之事

    與朱棣早有反心不同的是,吳三桂早就已經徹底對滿清政權效忠了,他只想安安穩穩地當一個平西王而已。如果不是康熙突然心血來潮要撤藩,他也不至於起來造反。正因撤藩是康熙突然間做出的舉動,才會讓吳三桂事先沒有半點準備,以至於倉促間造反。

    一場沒有準備的戰役,可以說從一開始就是註定要失敗的。倘若吳三桂也同當年朱棣那樣,早就對皇帝不抱僥倖心理,提前謀劃造反事宜,相信後面的局勢就會對他有利很多,或許不用八年,在他去世之前,就已經可以基本恢復漢人江山了。

    吳三桂造反時年紀已老,鬥志本就不足,關鍵時候又撒手人寰

    被逼造反的時候,吳三桂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頭了,此時距離他生命結束不過五年時間。一個進入暮年的人,就算再有鬥志,又怎可比之當年?別說吳三桂了,就是曹操,看他晚年的戰績,也是很堪憂的。

    所以可以說,吳三桂的失敗,與他的年紀有很大關係,倘若早個十年八年造反,情況或許就不一樣了。更可悲的是,造反進行到一半的時候,他就突然去世了。在他去世之前,周軍與清軍還算勢均力敵,互有勝敗,等到他一去世,局勢就迅速偏向清軍。顯而易見,吳三桂的死,就是這場反叛失敗的直接原因,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因素。

    吳三桂雖然手握重兵,卻胸無大志,一心只想裂土為王,而非奪取整個江山

    前面說過,吳三桂的造反是被逼的,如果康熙不撤藩,讓他繼續安安穩穩地做個平西王,他是一定不會反的。

    事實上,就算他造反了,目的也不在於奪取整個江山,而是隻想裂土為王。一個胸無大志,只想著擁有自己“一畝三分地”的諸侯王,怎麼可能在與康熙這種雄主的爭鬥中獲勝呢?所以單從這一點來看,吳三桂的最終失敗,就毫不為奇。

    雖然號稱三藩,吳三桂的另外兩個隊友卻如豬頭一般

    吳三桂造反之初,看起來氣勢極盛,然而這其實只是虛幻的表象,當時另外兩個隨他一同而反的藩王,都可以說是豬一樣的隊友。

    耿精忠只是被清軍稍微打擊一下,就立刻投降,至於尚之信,雖然一開始響應吳三桂,卻旋即後悔,後來更是一直持觀望態度。有這樣的豬隊友,吳三桂想不敗都難了。當然了,這兩人也沒落得好下場,最終都被康熙處死了。

    對手雖是“小兒”,卻非小兒科,青年康熙不是等閒之輩

    吳三桂的失敗,其實並不可恥,因為他的對手可是康熙帝。康熙是什麼人?8歲就當皇帝,14歲就開始親政,兩年後就成功地擒住權臣鰲拜。儘管三藩之亂時,康熙也才二十來歲,可是一個十六歲就可以搬到顧命大臣的皇帝,又豈是等閒之輩?

    總之,吳三桂的反叛,儘管從形勢上說,有很大的成功機會。可實際上,卻有著太多的不利因素。要說最根本的,恐怕就是局勢發展到關鍵時刻,老天突然干涉,奪走了他的生命。如果他能多活幾年,或許還有些許的翻盤機會,當然了,也只是些許,最終的失敗者,仍然大機率是他而不是康熙。

  • 13 # 強哥說文史

    勝算很大。

    因為人心所向

    出乎我們意料的是,在清初的時候,吳三桂的口碑並不像現在那麼差。

    當時的士人和百姓普遍對他引清兵入關的行為報以理解和同情,畢竟李自成逼死了他的君主崇禎皇帝,殺掉他的父親和親人,所謂“君父之仇”、“殺父之仇”不報的話,何以為人?

    他口碑的第一次反轉是他在昆明逼死了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永曆皇帝。

    人們震驚了。

    你不是口口聲聲說要報殺君、殺父之仇,所以才無奈地借清朝之力嗎?可是你為什麼還要殺掉你曾經效忠的大明皇帝呢?

    於是他的口碑和形象急轉直下。

    然而有趣的是,當吳三桂在昆明舉起反清復明大旗的時候,他的口碑又一次產生了反轉。

    仍是人心所向。

    不管清廷怎麼說自己繼承明朝有著多麼合理、合法的理由,在當時的人們心中,都屬於強詞奪理,都只是他們自圓其說罷了,這使得人們對清廷存在天然的不信任。

    因為人們不會忘記清廷入關後肆意屠殺百姓,野蠻地推行剃髮易服,毀掉了已經傳承三千多年的衣冠文物制度的行為。

    這是當時百姓心中永遠的痛!

    這也讓當時的人們第一次體會到了亡國和亡天下的不同。

    現在有一個人起來反抗,儘管他的人品和操守實在不敢恭維,但總好過當別人的奴才吧?

    所以你看見了高舉“共舉大明之文物,悉還中夏之乾坤”大旗的吳三桂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內席捲了整個東南半壁江山:

    超過五百多名的清廷官員投降了他,無數前明的將領和官員開城迎接他;

    無數縉紳、士人和普通百姓紛紛摩拳擦掌;

    就連蒙古的察哈爾汗、青海的墨爾根臺吉都起兵響應。

    此滿清已非彼滿清

    而此時的滿清,也早已不是萬曆、天啟、崇禎時那個“滿萬不可敵”的強悍政權了。

    隨著多年的征戰和疫病流行的原因,當時滿清的男丁人口既“真女真”銳減,已經不滿五萬人。這使得清廷只能透過不斷地給其他民族的人“抬旗”來補充人口,這也是滿八旗和漢八旗的由來;

    而很多成年的滿族男丁都在優渥、安逸、富庶的環境長大,根本沒見過什麼陣仗,打仗的時候甚至都不敢上戰場,只能待在漢軍綠營身後充當督戰隊而已;

    如果再往前追溯些年份,李定國的衡陽之戰、鄭成功的南京、廈門之戰都曾給滿洲八旗以重創,打破了滿洲八旗不可戰勝的神話,讓很多人認為滿八旗也不過如此。

    當年李鴻章在評價北洋水師說,“就像一個紙糊的房子,你必須不斷填紙,才能維持一個威懾的規模”,這話同樣適合當時的清廷。

    當時的滿八旗都是託庇在祖先的餘威之下,實際上早已外強中乾,如果再來幾場勝仗,各地督撫、將領都將不得不重新評估清廷的實力,是否會生出別樣的心思也是未可知的事。

    可惜,由於吳三桂本人大局觀和戰略意識太差,格局太小,只想著和滿清劃江而治;

    東南耿、尚兩藩、鄭經又都各懷鬼胎、勾心鬥角而不能通力協作;

    再加上吳三桂本人年事已高,後代中也沒有具有威望和能力的繼承人;

    生生使得讓本來已經做好了劃江而治,甚至攜著掠奪而積累的巨大財富退出關外的康熙撿了這麼大個的便宜,

    也生生破了“胡人無百年之運”的魔咒,

    實在是可悲可嘆!

  • 14 # 一梭煙雨江湖行

    吳三桂反清復明最後機會是抓獲永曆皇帝后,此時多爾袞、多鐸、豪格已死,吳三桂此時以桂王名義反清復明,勝算最大。

    等到殺死桂王,吳三桂又在雲南無所事事二十年, 此時起兵當然毫無勝算。

  • 15 # 愛家的人520

    認為吳三桂“反清復明”理論上是有勝算的。大約是三七開的樣子。下面,我分析一下。

    1、從兵源上來說,吳三桂的兵源主要來自雲貴。這一點不如清朝。清朝+5分。

    2、從戰鬥力上來說,吳三桂的兵戰力強悍。這一點吳三桂+5分。

    3、從將領上來說,吳三桂的大將總體來說是比清朝的大將更強的。這一點吳三桂+2分。

    4、從人心上來說,清朝大部分未被佔領地區都是其心合力滅三藩,這一點清朝+5分。

    5、從盟友上來說,吳三桂在外有耿精忠、尚之信給他牽制清朝兵力(吳三桂從來沒指望過耿尚二藩能給他幫上多大的忙)。這一點吳三桂+3分。

    6、吳三桂先反明後反清再自立,讓地主對他失去信任,這一點清朝+5分。

    7、康熙比吳三桂年輕,吳三桂是核心,他一死人心就散了。所以這一點清朝再+5分。

    經過對比,當時吳三桂有30%的可能性打敗清朝。有勝算,但是不大。

  • 16 # 夜起飛

    深入分析來說,吳三桂一點勝算都沒有,這個是由當時的歷史條件樂觀決定了的:

    1.沒有政治基礎:首先是他殺了逃亡的南明皇帝和很多當時抗清的知識分子,反清復明沒人會信,按照當時儒家思想,他的之前的行為就是謀反,所以可以看到當時就沒有多少人去投靠他。

    2.戰略失誤。在有優勢得時候停止不前,寄希望康熙能赦免他,自己就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但是從康熙的政治目標來看,是不可能的,所以拔希望寄希望於不可能的事情,作為一個政治家就不成熟

    3.經濟實力不行。當時清廷控制的經濟不知道是吳三桂的多少倍,打仗拼的就是糧草,糧草不行,那就必須速戰速決,而吳三桂一拖好幾年,這是兵家大忌。

    4.外交沒做好。應該聯合多方力量,比如臺灣的鄭成功等,大家目標一致,求同存異應該還是可以的

    綜上所述,吳三桂都沒有成功的可能

  • 17 # 醉酒難聞934守護正義

    吳三桂如果當時有謀劃,抓獲永曆帝以後應秘密養於單獨一處,將知情者軟禁。以各種名義向清庭要錢要糧,暗中招兵買馬,積蓄力量,等待時機,"請出”永曆帝,舉兵直指北京,很快就能取勝。

  • 18 # 農民說農事

    吳三桂當初不殺朱由儉,高舉反清復明的大旗,應該還是有把握的,只怪自己當初沒聽皇上朱由儉的話,他抓到朱由儉時,朱由儉給了他一封信。

    信中寫到:不知新王何親何厚於將軍,弧客何仇何怨於將軍,彼則盡忠竭力,此則除草決根,若此者是將軍自認為智,而不知適成其愚,將軍於清朝自以為厚,而不知厚其所薄,萬祀之下,史書所載,且謂將軍為何如人也。

    朕今日兵單力徽,臥榻邊雖暫容鼾睡,父子之命懸於將軍之手也明矣。若必欲得朕之首領,血淺日月封函報命,固不敢辭。倘能轉禍為福,反危就安,以南方片席,俾朕備位共主,惟將軍命。是將軍雖臣清朝,亦可謂不忘故主之血食,不負先帝之厚恩,惟冀裁擇焉。

    憑以上這封信,不難看出當時朱由儉的處境和心情,如果吳三桂不對朱由儉下此毒手,合謀共主,是深得民心的,加上朱由儉手上有一大批文人志士,加大地方的宣傳力度,可增加大量的兵源,反清復明成功後,除了皇上,可能就是吳三桂說話最為算數了。最後落個漢奸的罪名,這是何苦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過華為手機的真的覺得好嗎?用過mate9和mate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