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看鑑福州
-
2 # btqb
英國不完全算是大國!也就是處於大國和非大國邊緣地位。目前國際上的大國說法不一,但是無可置疑的為:美國,俄羅斯,中國和印度
英國首先算是強國,在歷史上英國曾經輝煌過,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可以算世界的超級大國!但是時過境遷,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已經不復以往,可以說只能是大國的邊緣,既可以說是大國,也可以說不是大國
從GDP角度來說,英國依次被中國和德國反超,位列世界第五,未來被印度超越也是時間問題,而且隨著英國脫歐,英國的經濟實力只會和美中日德印的差距越拉越大!
從軍事方面來看,英國也早已不在第一陣容,甚至不在第二陣容!第一陣容美國鶴立雞群,第二陣容中俄歐盟三足鼎立,而英國只能排進第三陣容!
從政治地位上來看,英國依然屬於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擁有國際事務的一票否決權,在政治話語權上擁有極高的地位!但是隨著中國的崛起,和美俄的存在,英國的政治地位依然在第三陣容,未來的地位受到亞太地區印度的極大威脅!
在體育成績上來看,英國依然佔據較大優勢,這一點英國保持的很好!里約奧運會獎牌榜英國高舉第二!
綜合來看,英國既可以算大國也可以不算,屬於邊緣位置!
-
3 # 滾滾是國寶
英國本國現有實力己經算不上大國了。但英國在影響力上面算得上大國。①英國加入和不加入歐盟,從本質上講己是二流國家了。加入做不了歐盟的主,不加入越來越邊緣化。②在現在工業化國家中,英國GDP己掉出前五,雖然是老牌工業國家,但產業空洞化,拿得出手的工業產是沒有幾個大類,現在除了醫學上保持一點先進性。剩下的基本擺不上臺面。③軍事力量,陸軍己經成為笑話,空軍和海軍還有點實力,但雙航母就像英國夢一樣。作為聯合國的理事國,卻理不了自己的核武器,想想很可笑,鎮國的法寶,竟然按扭在美國堂弟手裡。④要說大國面子,也就是在英聯邦國家,看在女王面子上,還對英國點點頭,表示尊重。現在連印度都有點看不起,他的老宗主國。卻實英國經濟,軍事上都死氣沉沉。⑤就是一天到晚的獨立鬧劇和民主鬧劇,看樣子,這個聯合王國分家是退早的事。
有上面這些,英國想再現日不落雄風,也許只有在夢中能實現了。這個老牌工業國家,世界曾經最大的霸主,也檔不著歷史規律,怎麼走來,肯定怎麼回去。
-
4 # 縱橫觀智庫
英國現在仍然是無可爭議的大國!
一.從政治角度。英國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在國際事務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安理會是聯合國最重要的機構,英國、中國、美國、法國以及俄羅斯五個常任理事國都具有一票否決權,甚至能夠決定世界上中小國家的命運。有一個笑話這樣說,俄羅斯再一次的否決了制裁俄羅斯的提案,由此可見常任理事國的含金量。日本,巴西,印度,德國,這些經濟強國無不盡全力想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一直都沒有成功。可以說,只要英國還是常任理事國,就是無可爭議的大國!
二.從經濟的角度。2016年英國GDP2.86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五,僅次於美國、中國、日本、德國;人均GDP為40049.78美元,排名世界第二十一位。英國倫敦依舊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英格蘭銀行是世界上第一家現代化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仍然是世界級的巨無霸企業。英國工業體系完善,擁有采礦、冶金、化工、機械、電子、電子儀器、汽車、航空、食品、飲料、菸草、輕紡、造紙、印刷、出版、建築。英國旅遊業發達,旅遊業收入居世界第五位,僅次於美國、西班牙、法國和義大利。三.從軍事的角度。英國軍事工業十分發達,武器裝備處於現代水平,居世界先進行列。英國是世界武器出口大國,主要出口類別包括軍用飛機、戰術導彈、作戰艦艇和軍事電子裝置。英國皇家海軍雖然不再具有日不落帝國時期的輝煌,但是依舊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海軍之一,總體實力僅次於美國。目前,英國皇家海軍擁有11艘潛艇,其中有四艘是核潛艇,2艘航空母艦,3艘兩棲艦,19艘驅護艦,15艘掃雷艦。四.從文化的角度。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是世界級的名校,無數學子嚮往的聖地。英女王是52個英聯邦國家的元首,英聯邦總人口超過23億;英國是現代足球的發源地,英格蘭超級聯賽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足球賽事之一。
綜合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四方面,英國是無可爭議的世界大國!
-
5 # 皇家橡樹1972
白金漢宮的大門上英國國徽。
當今“一超多強”的世界,英國是正經八緯的世界大國!基本上任何排名都能位列世界前八,就憑藉其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的對比,這還不算大國那麼啥還算大國?是不是大國的概念,不能以中美俄這樣的國家條件相對比,印度比英國大了許多,也是“大國”!但是對比於“宗主國”他們的這個“大國地位”含金量有多少?
“不列顛帝國”在二戰以後確實是國力斷崖式下降,但是這樣小的國家憑藉“思想”、頭腦智慧,仍然全方位的保持了在資本主義陣營當中的前列,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對比於德國那種“偏科”英國還算較為全面。這些年“不列顛帝國”的軍事實力被軍迷們稱之為“拿錢給老佛爺修園子了”,實際上並非如此,英國2017年軍費是437億美元,位列世界第6,比法國(323億)和德國(397億)國防預算都多了近¼,而英國軍隊的總員額不到22萬,這樣平均下來,單個英軍士兵軍費開資也是位居世界前列的。雖然目前6艘45型驅逐艦“趴窩”、“女王級”試航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小毛病(試航時候不出毛病是不正常的)…但是兩艘“女王級”6.2萬噸的排水量加上30多架F35B的強大作戰能力,絕不是“戴高樂級”那種在“地中海澡盆”裡游泳的貨色可比的,完全是遠洋大國海軍的象徵!並且為“女王級”配套的編隊建設也不會簡單的拼湊,建設“有不列顛特色的航母編隊”是皇家海軍所追求的,將來再發生類似“馬島海戰”,這個時候的皇家海軍會比82年更加強大!英荷殼牌集團、羅爾斯.羅伊斯集團和聯合利華集團…這些跨行業的企業“巨獸”目前仍然在行業內上“翹楚”!
總得來說,英國仍然是當今政治、軍事世界大國!由於現代工業生產鏈條越來越長,英國的工業確實嚴重退步,但是在一些大工程的子系統上仍然“執牛耳”!
-
6 # 睿恪煦
英國目前在世界上還算得上是大國,但屬於沒落的大國。褪去了大英帝國的光環後,現代英國已不再屬於世界大國的第一梯隊。稍微不努力,英國便會滑入中等強國的行列,所以英國自二戰結束以來一直有強烈的危機感。猶如一個家道中落的落魄貴族,英國一直在大國心態和自身實力不濟之間走平衡木。
一國實力主要分為硬實力和軟實力。其中,硬實力主要是指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軟實力主要是指文化吸引力和外交影響力。目前英國是世界第五大軍事強國,第六大經濟強國。相比於1950年,英國實力已小幅下滑。英國在1950年是世界第三大軍事強國和第三大經濟強國。從當前各種權威的軟實力排名看,英國依然是名副其實的軟實力大國,基本上屬於世界前三。英國是除美國之外吸引國際留學生最多的國家,依然可以稱得上是名列前茅的世界教育強國。就外交影響力而言,作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英國是世界政治舞臺上最活躍最具影響力的外交大國。
英國在深具實用主義傳統的大國。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至理名言“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依然指導著英國外交的航向。1973年英國費勁九牛二虎之力加入歐盟,而2016英國在一場脫歐公投後決意退出歐盟,英國再次處於歷史的十字路口。失去了歐盟的依託,胸懷大國雄心的英國在戰略上是更向西看,更親美,還是逐漸眺望東方,倚靠東方崛起大國,將再次考驗英國政治家的智慧。
-
7 # 照理說事
首先咱們先要明確什麼是大國。所謂的大國指的是在世界範圍內同時擁有經濟和政治影響力的國家。咱們再看英國,英國在近代歷史上無疑有著巨大的世界影響力,曾經創造了橫跨地球的日不落帝國。但是,二戰之後,英國的國力日漸衰微,早已不復當年之勇,這就是大家之所以要提出這個問題的原因,潛臺詞就是英國根本不再是什麼大國。
然而,這種想當然的判斷跟事實相差甚遠。眾所周知,英國是聯合國五常之一,對於世界重大事務的決策擁有一票否決權。英國是北約的重要成員國,在政治安全領域與美國結成聯盟,追隨美國在全球事務中發揮作用。無論是伊拉克戰爭、還是阿富汗戰爭,英國都深度介入。戰後世界經濟秩序、金融秩序的構建過程中,英國都是重要的參與國,這些秩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英國的意志,也維護著英國的利益,比如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制度安排中,英國都享有重要影響力。英國依託曾經龐大的殖民帝國體系,在戰後建立了英聯邦國家組織,透過該組織英國仍然以文化和經濟為紐帶,一定程度上保持著自己在這些前殖民地國家的影響力。
至於經濟影響力,除了透過在世界經濟秩序中以制度安排的形式享有影響力之外,英國自身的經濟實力也絕不容小覷。英國的GDP總量在近年來超過法國,已經躍居世界第五位,僅次於美中日德四國。而且英國始終保持著自己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倫敦仍然與紐約、香港併成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
最後一點,我們需要主要的是,作為近代維持上百年的世界頭號強國,英國有著極為豐富且成熟的外交經驗,這種經驗經常在一些戰略性的選擇上得以體現。從西方大國中第一個承認新中國,到西方大國中第一個加入亞投行,作為美國的小夥伴,卻謀求與中國建立戰略伙伴合作關係,如此種種都表現出了一個世界大國的戰略膽識和遠見,而這些軟實力所帶來的戰略影響絕不是簡單比較幾輛坦克、幾艘軍艦可以比擬的。
-
8 # 周洪劍的底層讀史
當然算是大國,而且是大國裡比較靠前的,其實聰第二名開始到第五名是沒什麼本質差別的,無非是這個這裡強一點,那個那裡強一點,都差不多,誰也不能說就可以把其他國家壓住
-
9 # 貼貼
作為一個國際領域的創作者,我非常樂意探討分享一下我的想法。英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有著千年的歷史,自從1688年經過光榮革命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的國家以後。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第一個工業國家。尤其是在18世紀至20世紀初期英國可以說是當時的第一大國,同時也是一個殖民地大國,根據有關統計顯示,當時的殖民地面積相當於其本國面積的111倍。
所以,當時的英國也被稱為“日不落帝國”。但是隨著英國經歷兩次世界大戰以後,其實英國的國力已經大不如從前了,逐漸稱為美蘇爭霸,美國最後成為超級大國,雖然英國已經大不如從前,但是英國仍然是一個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國家,我認為此時的英國雖然算不上超級大國,但是在世界上依然佔有著重要的地位。
英國在國際舞臺上,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比如說其是八國集團成員國、北約創始會員國、英國同時也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所以綜上所述,我認為英國依然是一個大國。
-
10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所謂大國有兩層含義:其一是單純指由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構成的規模體量大的國家;其二是指在國際體系中擁有強大的綜合國力、地緣政治實力、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地位的國家。
英國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此外英國還有安圭拉、百慕大、英屬印度洋領地、英屬維京群島、開曼群島、福克蘭群島、直布羅陀、蒙特賽拉特島、皮特凱恩群島、聖赫勒拿及其附島、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亞克羅提利與德凱利亞、英屬南極領地十四個海外領地,總面積24.41萬平方公里,人口約6602.2萬。目前全世界一共有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有193個是聯合國承認的主權國家。那麼英國的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在其中居於什麼位置呢?英國的國土面積位於全球第79位,人口排在第21位。由此可見英國的國土面積在世界上處於中等偏上的位置,算不上是大國;英國在人口數量上算是一個較大的國家,但並不算突出。就規模體量而言:英國算是一個較大的國家,但還不能稱之為真正的世界大國。那麼就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而言呢?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佈的最近資料:英國以2649890百萬美元的GDP總量在世界各國中僅次於美、中、日、德,位居世界第五;40026.48美元的人均GDP排在全球第25位。英國的農用土地佔國土面積的77%,英國農民人均擁有70公頃土地,是歐盟平均水平的4倍。在英國退出歐盟前是歐盟國家中最大的捕魚國——當時英國一國的捕魚量就佔了歐盟總捕魚量的20%。英國農業高度集中且機械化,效率非常高,這意味著只需要少量的人口就能產出滿足絕大多數人的食品需求。在工業方面英國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工業體系比較完善。作為英國經濟的支柱產業的旅遊業收入僅次於美國、西班牙、法國和義大利,位居世界第五。儘管被美國紐約的華爾街搶走了部分風頭,但英國的倫敦仍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這裡是全世界最大的外匯交易市場、最大黃金現貨交易市場、最大衍生品交易市場、全球第三大保險市場並擁有數量最多的外國銀行分支機構或辦事處:共有550多家跨國銀行、170多家國際證券公司在倫敦設立了分支機構或辦事處。同時英國公民也享有相對較高的社會福利保障:自1948年起英國就創立了國民醫療服務體系並一直延續至今為全民提供免費醫療服務。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1年英國全國醫療衛生總支出佔GDP的9.4%,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人均醫療健康支出3364美元。2006-2013年間平均每萬人擁有醫生28人、護理和助產人員89人、牙醫6人、藥師7人;2006-2012年間平均每萬人擁有醫院床位29張。
英國是世界高科技、高附加值產業的重要研發基地之一。截至2014年8月英國以世界1%的人口從事世界5%的科研工作,所發表的學術論文佔全世界學術論文總量的9%,引用量達12%,這一資料僅次於美國。英國科學家獲得國際大獎的人數約佔世界的10%,迄今為止已誕生過78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位居世界第二。英國ARM公司的晶片技術在國際市場佔有重要地位,還有鋼鐵、製藥、微電子等都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英國是世界上高等教育發達的國家,擁有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諾丁漢大學、伯明翰大學、南安普頓大學、紐卡斯爾大學、格拉斯哥大學、愛丁堡大學等國際知名的一流名校。應該說在科研教育領域英國的實力僅次於美國。目前整個歐洲價值10億美元以上的新科技公司有53個,其中英國一國就佔了22個。2012-2016年間英國高科技公司吸引到的總投資額達到280億英鎊,這個數字相當於法國、德國、荷蘭三國的總和。目前英國的數字經濟產業從業人員已經達到160萬人且預計將在未來四年新增50萬人。倫敦東部的矽環島如今由於吸引了眾多高科技公司而被稱為“英國矽谷”,這裡如今被視為是僅次於矽谷和紐約的全球第三大技術企業叢集區。
截至2014年8月英國共有約1350種報紙,7000種週刊和雜誌,這其中不乏《每日快報》《每日郵報》《每日鏡報》等國際知名的刊物。英國廣播公司、路透社、英國獨立電視臺、泰晤士報等國際知名媒體的存在使英國具有極強的文化傳播能力,在這點上英國真算得上是世界一流,甚至完全具備同美國分庭抗禮的實力。嚴格意義上目前所謂佔據國際主流輿論話語權的主要就是英、美兩國的傳媒巨頭們。諸如007系列、《哈理波特》、《古墓麗影》、《地心引力》等英國影視作品在全世界都具有相當的影響力。英國每年共製作90多部影片,淨產值高達8億英鎊。儘管大英帝國隨著二戰後殖民地的紛紛獨立早已分崩離析,但仍給今天的英國留下了諸多遺產:英國作為率先實現工業化和憲政制度的國家給世界深深打上了英國烙印,迄今為止英國作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仍無法撼動,英鎊也依然是一種堅挺的國際性貨幣。而在大英帝國最為鼎盛輝煌的時代奠定的英語作為國際語言的優勢地位迄今仍無法撼動。作為現代足球發源地的英國擁有作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足球賽事之一的英格蘭超級聯賽。在奧運會獎牌榜上英國也長期僅次於美、中、俄三國之後,2016年的巴西里約奧運會上英國以27金23銀17銅的成績位居金牌榜第二、獎牌總數第三的位置。
英國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也是北約、八國集團、二十國集團等重要國際組織的成員。大英帝國分崩離析後絕大多數英國的前殖民地在獨立後都選擇留在英聯邦的框架體系之內,如今英聯邦在全世界擁有52個成員國,總人口超過23億,英國女王同時是52個英聯邦成員國的國家元首。在英聯邦內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都屬於英語文明國家,認同安格魯撒克遜價值觀。在英聯邦之外的美國也屬於安格魯撒克遜文化圈,儘管現在的美國是超級大國,但也沒完全擺脫英國的影響,安格魯撒克遜的價值觀發源於英國,他們的政治制度和經濟體系都發源於英國。英國被視為是現代憲政制度和工業文明的起源地,這種文化認同感是一種難以取代的優勢。在歐洲英國同樣屬於核心國家,擁有無可替代的國家影響力:在退出歐盟之前英國和德國、法國並稱歐盟的三駕馬車,與此同時英國與美國始終保持著極為特殊的外交關係,以致於被歐洲大陸各國視為美國潛伏在歐洲的內奸,即使在退出歐盟之後相當的時間內英國仍將扮演美國在歐洲的重要盟友角色,英國仍將是歐洲的核心國家之一,這種政治影響力至少在可預見的時間內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美國全球火力網站曾對全球136個國家和地區的軍事實力水平進行了排名,其中英國名列全球第6位。英國軍工發達,武器裝備的現代水平居世界先進行列,軍事工業規模可觀、種類齊全、技術力量雄厚,具有獨立研製包括戰略核武器在內的各種大型武器裝備的能力,某些技術和裝備居世界一流水平。1952年10月3日英國的第一顆原子彈在澳大利亞蒙特貝洛沿海的船上試爆成功,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1956年英國在空軍裝備原子彈。3年後又成功爆炸了氫彈,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爆炸氫彈並具有核作戰能力的國家。1991年11月英國政府宣佈暫停核試驗,至此英國總共進行了45次核試驗。此時英國擁有約400枚核彈頭,導彈射程達5310公里,此後削減為225枚核彈頭,而彈道導彈的射程則發展到12000公里。英國海軍曾擁有“無敵”號、卓越號和“皇家方舟”號 3艘無敵級航母,截止2017年三艘無敵級航母已全部退役,英國暫時成為一個無航母國家,不過目前英國尚有伊麗莎白女王號和威爾士親王號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在建。英國陸軍的數量維持在40個營、11.7萬人左右。英國空軍以龍捲風式空優戰機為主力,約有300架,對地攻擊機有美州虎50架,獵鷹式垂直起降戰機60架,鷹式攻擊戰機150架,英國海軍則有40架獵鷹式垂直起降戰機,總計在600架以上,與德、西聯合開發“歐洲聯合戰機”EFA英國將引進250架左右。英國曾一度建立過一個統治面積高達約3400萬平方公里的日不落帝國,佔據了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成為史以來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隨著英國的殖民擴張英國的軍事力量也隨之擴張到全球的每一個角落。隨著英國殖民體系的坍塌英國的絕大多數海外軍事基地已隨著自己的前殖民地的紛紛獨立而失去,不過英國仍在殖民地的獨立浪潮中竭盡全力儘可能保有海外軍事基地,迄今為止儘管英國在全球範圍內已只剩下14處海外軍事基地,但這些基地遍佈各洲各洋,控扼國際能源、貿易和軍事戰略的關鍵節點,這使英國依然擁有在全球範圍內遠距離投送兵力和物資補給的能力——事實上英阿馬島戰爭就證明了這點。目前英國的14處海外軍事基地中中駐軍超過1000人的軍事基地有10處:分佈在愛爾蘭、塞普勒斯、德國、直布羅陀、阿富汗、肯亞、獅子山、福克蘭群島、加拿大和汶萊等地。駐軍規模小於1000人的有4處:蘇伊士運河、百慕大、開曼群島和英屬聖馬丁。英國海外駐軍合計15.5萬人。
-
11 # 暖貓娛樂
英國算不算大國?我們可以從它的組成部分和它的文化上來看。
英國?大不列顛?日不落?英國有很多稱謂,大不列顛,日不落。那麼這些名字都是怎麼來的呢?
英國的全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簡稱聯合王國UK(United Kingdom)。Great在英文中有大和偉大的意思,不列顛是Britain的音譯,這就是大不列顛的由來了。
而日不落這個詞,最早其實是用來形容16世紀的西班牙帝國的。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曾說過:“在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到了19世紀的維多利亞時代,這個詞被用到了大英帝國身上,至此,大英帝國成為了第二個日不落帝國。
英國的組成——聯邦制島國
很多人在說到英國時總會稱呼它為英格蘭England。這種說法對嗎?
英國是一個聯邦制島國,它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組成,首都是大家熟悉的霧都—倫敦。
英格蘭是英國的主體部分,它包含了34個郡,6個都市郡和47個自治市鎮。在英國,郡就相當於咱們的省,範圍較大。我們熟知的倫敦就在英格蘭範圍內哦!
蘇格蘭在英格蘭的北部,氣候相對較冷,我們對它瞭解比較多的可能是風笛、蘇格蘭裙和威士忌了!
威爾士東鄰英格蘭,西臨聖喬治海峽,南面布里斯托爾海峽,北靠愛爾蘭海,首府和第一大城是卡迪夫,對沒錯,就是卡迪夫大學的那個卡迪夫!
而北愛爾蘭相對比較遠一些,它在愛爾蘭島的東北部,首府是貝爾法斯特,相信有些小夥伴聽說過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那所大學就位於北愛爾蘭哦!
現在大家知道了,英格蘭只是英國的一部分,England≠Britain 哦!
文化與旅遊
英倫風
提到英國,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優雅、紳士、迷人等等。而另一個突出的文化特點,便是它的語言了。作為世界通用語—英語的發源地,英式英語向來被稱作最優雅的發音。所以想感受英音的小夥伴們,可以收拾行李準備來英國走一走啦。
而英國在旅遊業上的發展也是很不錯的,從首都倫敦,到劍橋與牛津,再到其他小鎮,無論想感受時尚大都市,還是歐洲慢生活,英國都能滿足你的願望。可以說,這個國家還是很值得一遊的。
從上述幾點來看,英國雖然國土面積不算大,但其人文和歷史還是比較豐富的,從這個層面上來看,英國也能算是一個大國了吧!
陪你走遍世界的大好河山,與你感受生活的點滴美好。關注暖貓,擁抱生活!
排版|暖貓 文案|暖貓
配圖|暖貓
-
12 # 卡比獸papa
日不落就是做白日夢,全世界都知道小英國
-
13 # 刺蝟安全
在英國公共區域上所有沒有主人的天鵝都歸女王所有,因為有女王的撐腰,這些"貴族"天鵝們也是格外得硬氣和霸氣,簡直拽得不行…
稱霸劍橋的阿斯家族
"子生孫,孫生子,子子孫孫無窮盡,總有一天我們能制霸劍橋。"
就在六月,來自英國劍橋的Asbaby又登上了mailonline的新聞了,這次是因為Asbaby帶著它的寶寶們襲擊了在劍橋河游泳的學生,Asbaby可把劍橋學子給嚇壞了。
Asbaby可是"鵝界"的慣犯,在她沒生寶寶之前,她就是劍河裡的"戰鬥機",各種襲擊學生,偷遊客隨身物品,還鬥過狗,嚇跑過梅花鹿。堪稱是劍河幫幫主,帶著一群天鵝"稱王稱霸"。
"大魔王"不開心的時候追遊客狂啄;開心的時候就"調戲下"別人,比如咬人家褲子...
Asbaby是阿斯家族的第三代繼承鵝,有英國網友戲稱它為劍橋守護者,但實際上它應該更符合劍橋破壞者這個稱呼,這個家族已經橫行劍橋十幾年的時間了。
Asbaby的爺爺辦事風格更加囂張,不但咬人,有時候這傢伙還會離開水裡,去岸上尋釁滋事,這下可好,一些路過的動物都被它欺負了,狗、貓、牛、羊,只要是它看見的,都統統敢上去幹架。
一、 彷彿在開玩笑的規定:
2. 所有在英國海灘上死去的鯨魚都歸女王所有!
3. 任何人不準死在議院大樓裡。(誰想死在裡面啊!!)
4. 如果倫敦市長不同意,女王不能入住倫敦。
5. 不準波蘭的土豆在英國市場出售...
6. 你的寵物是不能和王室的寵物進行交配的!
7. 不可以問蘇格蘭男士是否穿內褲,但是如果你有質疑,可以掀起來看...
二、風俗禁忌:
1.與英國人交談時,切勿涉及英王、王室、教會以及英國各地區之間的矛盾,特別是不要對女王、王位繼承和北愛爾蘭獨立問題說三道四。
2.不能問女士的年齡或男士的薪水等私人問題。英國人非常不喜歡談論男人的工資和女人的年齡,這類問題都屬於個人隱私,很忌諱外人詢問。
3.不能砍價。英國人不喜歡討價還價,認為這是很丟面子的事情。
4.不能袒胸露背進入英國教堂,否則將受到驅逐。
5.英國人在圖案方面忌諱甚多。人像以及大象、孔雀、貓頭鷹等圖案,都會令他們大為反感。
-
14 # 龍的傳人4081
大與小看誰的觀點,你說英國是小國,英華人卻說大英帝國,我們說小日本,日本人卻說大日本帝國。總之,英國是一個面積小國,人口小國,但卻是一個政治大國,經濟大國,技術大國。
-
15 # 小吳23342417
英國一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曾經的輝煌已經過去慢慢衰退中。目前全球影響力上絕對是一個大國。很多指標遠超中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還是有道理。
-
16 # 翻開歷史書
英國算是大國嗎?首先我認為應該把這個“嗎”字去掉,英國不單單是一個大國,而且還是一個穩穩的世界強國。有些人是不是太激動了,連英國都看不起了——鬧歸鬧、驕傲歸驕傲,千萬別拿五常開玩笑。
我還是想跟大家說一個概念,所謂的大國並不是領土大、人口多就是大國。世界上的大國是按照綜合實力來劃分的。要是按領土面積來算的話,尼日尼亞、委內瑞拉、蘇丹、利比亞都比英國大太多了,這些國家難道能算是世界上的大國嗎?
說白了就是:個子高、塊頭大並不能算一個厲害之人,現在的厲害之人應該是:有錢、有勢、有能力才行!
英國估計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最熟悉的、打交道最多的國家之一了。1840年的時候,也就是英華人砸開了晚清的大門。
說句大家不太愛聽的話,拋開別的不談,英國妥妥的是我們看到自己與世界主流差距的第一個近代國家了。
隨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爆發、隨著英國快速的轉變模式,近代的英國曾一度成為了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統治了一個時代。
在英國國力最為鼎盛的時候,統治著全球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和土地,米字旗幾乎遍佈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在全球24個時區裡面,每一個時區都有著大英帝國的領土——號稱“日不落”帝國。
近代以來幾乎所有的強國都被英華人揍過,例如:西班牙、法蘭西、沙俄,以及當年還在襁褓之中的美利堅。英華人當年直接打到了華盛頓,一把火把美華人的白宮都給燒了。
可是歷史規律這個東西總是很奇妙的:世事總是無常的,從來就沒有永遠都強大的國家。正所謂: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英華人在兩次世界大戰以後逐漸地就開始走下坡路、開始沒落了。
英華人跌下世界霸主位置的原因很複雜,也有一些各種各樣的因素。不過有兩個原因是極其關鍵的:
一是,兩次世界大戰讓英華人的實力消耗是非常巨大的,國力下降得也非常厲害;另外隨著二戰以後英國的海外殖民地紛紛獨立,英華人的海外利益也基本喪失殆盡了。
第二點大家應該都是知道的,美華人在經歷了一戰,特別是二戰以後快速的崛起了。其實在二戰的時候英華人已經基本承認:所謂的世界第一應該屬於當時的美國了。
說白了就是:二戰以後,美華人一舉代替了英華人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了。
如今的英國基本上就守在了英倫三島之上了,領土面積24萬平方公里左右、人口在6600萬人左右。這與當年勢力範圍達3000多萬平方公里、統治4億人口的“日不落”時期的英國比,已經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了。
很明顯,英國早已不復當年之勇,曾經那個舉世無敵,地盤遍及世界的日不落帝國,如今只能偏居一隅,龜縮在小小的英倫三島之上,喝茶聊天看風景了。
現在的英國隨著國力的進一步下落,在外交上面、在對外政策方面儼然成為了美華人的“小跟班”角色了。這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世事無常、大腸包小腸了。
不過大家別忘了一句話叫做: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英華人雖然不復當年之勇,可是如今在世界上的角色地位那還是一個妥妥的世界大國、強國的地位的。
我再次重複一個觀點:一個國家是不是大國、是不是強國,衡量的核心指標不是領土夠不夠大、人口夠不夠多。其實衡量的指標只有一個:這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如何,在國際上的江湖地位如何。
我們一起來看看:英華人目前的綜合國力到底如何呢?
第一點:英國現在雖然不是世界經濟最強國了,可還是穩穩地保持著全球經濟強國的水平
英國最近兩年的GDP總量都在2.5萬億美元以上,穩穩的位居歐洲第二位,世界前五名。至於人均方面,英國的的人均GDP也超過了4萬美元,這個數字可不算低了——那是一個妥妥的發達國家。
英國還是一個標準的工業強國、工業大國,別忘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就在英國。英國的經濟實力可不是靠倒賣資源獲得的,那還是具有非常優秀的經濟結構的。英國幾乎在所有的高科技領域裡面發展得都不錯,甚至大部分領域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簡單地說一下:英華人在科技領域的發展水平以及一些高科技產業吧!
在製藥領域,英國有一家叫做:葛蘭素史克的公司(GSK)是一家著名的跨國製藥公司。根據相關的資料,GSK公司是世界第六大製藥公司。估計很多人都知道GSK公司的產品,例如:在疫苗領域和抗腫瘤藥物方面,這家公司高居醫藥行業的榜首。
在高科技晶片領域,不得不提的就是英國一家長盛不衰的公司ARM。這家公司最厲害的時候,全世界超過95%的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都採用了ARM架構。
現如今採用ARM技術知識產權的微處理器已經遍及工業控制、消費類電子產品、通訊系統、網路系統、無線系統等各類產品市場。
在發動機領域,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英國的羅爾斯羅伊斯發動機製造公司。這家公司是世界領先的航空發動機製造商,也是歐洲最大的航空發動機企業,旗下產品包括航空發動機、船舶發動機以及核動力潛艇的核動力裝置等等。
除了以上的這些以外,英華人在人工智慧領域、金融科技、汽車領域上面都是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
倫敦作為世界金融中心已經有很多、很多年了,由此也可以知道——英國的經濟實力有多強了。
第二點:英國的軍事實力並沒有很多人說得那麼差,目前還是穩穩的世界軍事強國
當前英國武裝力量的總兵力,大概有27.5萬人,其中包括有現役的常備正規軍19.5萬人,還有預備役部隊8萬餘人。
至於裝備方面,英國當前在海上裝備有各型軍用艦艇80餘艘,包括有兩艘常規動力航母,6艘驅逐艦,以及11艘潛艇。
在陸地上,英國當下裝備有100多輛坦克、5000多輛裝甲車以及200多門火炮。
至於在空軍方面,英國當前則是裝備有各型軍用飛機700餘架,其中包括有100多架戰鬥機和200多架直升機等等。這些戰機基本上都是三代或者三代半以上的,最近好像英華人也開始陸續裝備F35隱形戰機了。
乍一看感覺英華人的軍事實力也就一般般而已,感覺都比不上南韓了。可是大家一定要搞清楚一個事實:英國雖然表面上的軍事實力不咋地,可是軍事潛力還是很強悍的。我來說一下原因:
一是,英國的大部分裝備都是自己研製、自己製造或者具備完全的本土製造能力。萬一真的發生戰爭的話,英國的戰爭潛力就會被激發出來,源源不斷地製造武器裝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現在看起來不錯的南韓、印度,他們那些東西都是買的而已。
二是,在過去的20多年時間裡,英國一直是排名靠前的武器裝備出口國。國防出口每年平均為英國經濟貢獻50億英鎊。僅英國國防工業的中小企業就超過了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和挪威工業的總和。
英國還有世界上最大的國防承包商公司之一,英國航空航天公司。該公司產品包含飛機、軍用電子、空間系統、反潛武器、導彈等多種先進產品。
另外還有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英國還是一個穩穩的擁核國家,核彈頭的數量還是比較可觀的、核打擊力也不弱。單憑這一點就可以證明:英國是一個世界軍事強國了。
順便說一句:當年阿根廷就是以為英國衰落了、軍事實力也就那樣了,於是就挑戰了一把英華人。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英、阿馬島之戰,阿根廷被痛揍了一頓。
第三點:雖然英國與當年比確實是沒落了,可是如今在國際上的江湖地位也並不低
當前的英國是聯合國五常之一,雖然無法像以前那樣主導一切,但依舊是國際事務的重要決策者,同時也是世界秩序的制定者之一,在國際上有著不小的話語權。
別的不說,英國在聯合國是可以行使一票否決權的。英國還是各個國際組織、各個國際軍事組織的重要成員國,例如:五眼聯盟、國際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北約等等。
另外英國在曾經的英聯邦國家那還是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的。英聯邦國家跟英華人的關係那還是不錯的。
還有英語在世界上還是妥妥的第一語言,各種權威雜誌、科學報刊上面幾乎用的都是英語,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發揮英國的國際影響力的。
最後我想說,英國雖然是沒落了、衰退了,跟當年的“日不落”帝國無法相提並論了。但是從英國目前的綜合實力以及國際地位來看的話,混個世界大國、強國的地位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單單是科技實力、工業實力這一塊上面,估計很多大家眼中的大國、強國都不是英華人的對手哦!
-
17 # 未來由我ing
很多人天天喜歡說自己很牛逼,而看輕別人
首先說普通人收入,英國最低工資是國內的幾倍。
第二其他不用看, 英鎊按匯率來說在國際交易中最值錢的
第三英國的民主,帶給了後來美國,澳洲 紐西蘭,當時日不落帝國輸出的民主意識
第四, 李嘉誠去的哪裡? 去的 英國, 李嘉誠的眼光你說吧。
致於其他實力 不方便說 自己可以去查查
回覆列表
所謂"大國"有兩方面的意思,狹義上指說國土面積大的國家我們稱之為大國,從這一方面講,英國不算大國。
廣義上的大國,是指影響力大。經濟、文化、軍事等各方面都比較強大,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力的國家我們就可以稱之為大國。跟國土面積大小沒什麼關係。
如今的英國雖然已經不復往日日不落帝國的榮光,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英國在世界上還是很具有影響力的。軍事、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綜合實力還是具有強大的影響力的。
所以英國雖然國土面積不大,但從綜合實力上講,英國完全有資格成為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