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計無庸

    有用的育兒方法之“如何懲罰孩子更有效?”

    這個問題幾句話不好講。只能講講大致原則的幾個意思。

    首先,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就是從自然人成長為社會人的過程。在這過程中,難免有自私任性犯渾的事情發生,在批評和責罵不足以制止和促進其改善改變的情形下,則,有必要對其進行適當懲罰。

    其次,如何進行懲罰呢?這,要根據孩子不同成長時期有區別的採取措施。比如,幼兒時期,非要摸開水瓶啊玩火啊則可以拿著他的小手,觸碰火苗或開水恰當時間,以不傷害孩子而又讓他感受到痛感為妥,這樣,孩子馬上明白了火啊開水的厲害。而孩子再大一點,則,可以有正經的所謂家法戒尺來行使。這,既突出了戒尺的作用也強化了儀式感,讓孩子明白犯錯了就會受到懲罰!但,建議,一般到了十三歲後就不要再執行家法了。

  • 2 # 教師陽陽源源媽

    先親後罰最有效。

    不論孩子多大,多懂事,他都是個孩子,先處罰都會讓他委屈,憤懣。

    如果孩子犯了錯,先把他攬入懷中,看著他的眼睛,認真的說:“寶貝兒,我愛你。但是你在這件事兒上做錯了,需要得到懲罰。好嗎?”

    如果孩子此時情緒激動,請繼續安撫孩子,直到他平靜下來,再進行處罰。注意,在孩子剛犯錯時候,如果他驚慌失措,或者哇哇大哭,處罰是不起作用的。

    好了。當孩子平靜,告訴他他的錯誤在哪兒,應該如何改正。親吻他,擁抱他,然後處罰。他會清楚自己做錯了什麼,以後不會再犯,也不會因為收到處罰而恐懼。當這件事兒過去後,就不要再提起,也就是“不翻舊賬”。

  • 3 # 家有小喵喵加懿

    我也不懂那些育兒知識,我知道我寶寶犯錯誤,比如打人咬人,在地上打滾之類的,我會先把他拉過去站牆角,面壁思過,後來跟他講那裡錯了,讓他知道自己做的事的嚴重性,目前兩歲多,這個方法很管用,他不打人地上打滾亂丟東西等壞毛病,開始他爺爺說這麼小不懂,說說就行了,但我覺得很多好習慣從小養成的,我也很感謝父母老公,支援我教育,爺爺奶奶一定要配合,一歲多就自己吃飯,m弄髒點沒事洗了就好,而且小朋友長的快,很多衣服幾次也就穿不了了,送人人家也看不上,所以覺得這些身外之物沒有小朋友的好行為好習慣重要

  • 4 # 小婭育兒經

    父母乃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當孩子犯錯誤時應該及時的糾正,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孩子犯錯如何懲罰更加有效呢?

    1.對於孩子,我們應事先把合理的懲罰後果告訴孩子

    這樣孩子才會明白我為什麼受到了懲罰,因為什麼受到了懲罰。

    2.犯了錯誤,對於孩子的某些特殊待遇要及時取消,說到做到。

    3.對於孩子的錯誤要事不過三,及時提醒改成

    4.不好行為要開警告,並追加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5.即使引導孩子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去。

  • 5 # 熙媽有話說

    孩子犯錯時,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很多家長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或者只顧自己的面子,首先就給孩子一個“下馬威”,當面斥責或動手打孩子,這樣的教育方式,孩子可能在當下表現出乖乖聽話的樣子,可是慢慢會對其性格造成影響,可能會演變為討好型人格或者更加叛逆。

    所以,孩子犯錯,首先作為家長的我們需要冷靜下來,跟孩子找一個安靜的位置,告訴他們這樣做是不對的,然後讓他站在(或坐著)一個規定的位置上不許動,按相對應的年齡層制定懲罰時間。只要他動了,就重新計時。這樣能讓孩子冷靜下來思考自己的錯誤,也有一定的懲罰作用。

    其次,當孩子冷靜下來,家長要耐心詢問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裡?為什麼要這樣做?大部分孩子並不是故意犯錯,他們的世界很單純,所以我們要聆聽一下孩子內心的真正想法,才能瞭解背後這樣做的原因。家長可以幫助他們分析問題在哪裡,怎樣做才是正確的,要儘量用孩子層面的語言去跟他們溝通,讓他們理解自己做得不對的地方。

    當然,最後還需要給予一定的鼓勵,告訴他們爸爸媽媽都愛他們,並且相信他們以後能改正做個好孩子。

  • 6 # 泌尿男科楊博士

    處罰要有效,除非是事先和孩子商量好了的處罰規則。否則處罰是無效的。

    我們不能透過嚴厲的處罰來贏了孩子,讓孩子在高壓下去遵照我們的意願,這樣如果失去家長的控制,孩子就會變本加厲的還回去,也就是叛逆。

    想到要處罰時候一定是孩子犯錯的時候,這時候我們要做的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同感深受,告訴他我們的體會,甚至告訴他,其實我們小時候也犯同樣的錯誤,能理解他。這樣一來,孩子就會放鬆警惕,不再有敵意,而是感到得到了理解,這樣給進一步交流提供了機會,接下來,還要傳遞我們對孩子的愛,和孩子商量怎麼去處理剛犯下的錯,以後要怎麼做,相信孩子和家長能商量出一個方案的。

    犯錯是學習的難得機會,犯小錯是為了以後不犯大錯,誰小時候沒熊過呢。

  • 7 # 七月向陽

    怎麼說呢,這個事情得分情況:

    1. 孩子三歲以下,肯定先得讓他感受到合理的疼痛,那樣印象更深刻,當然事後必須給予解釋以及告訴孩子你愛他,但是犯了錯必須接受懲罰,這個沒有例外。

    2. 三歲到六歲,做錯了事情,告訴她做錯了,要自己接受懲罰,還要告訴接受什麼樣的懲罰以及時間是多久。必須讓她自己伸出手,至於輕重倒是無所謂了,主要是這個過程,當然家長也得嚴肅。事後還是要講一下這個事情為什麼是錯的,要教會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教會他善良寬容。

    3. 六歲以後還做錯,那就必須提高警覺了。這麼大的孩子其實已經能分辨對錯,家長需要搞清楚他為什麼要明知故犯,找到問題根源來解決,而不是單單根據所犯的這個錯誤去處理問題。

  • 8 # 泉媽育兒心得

    導語:懲罰孩子的確是一門學問,家長在懲罰孩子之前一定要想清楚,懲罰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太在意懲罰的過程和手段,而忘記了懲罰的初心,那麼懲罰就失去了意義,也起不到任何教育的作用。那麼,如何懲罰孩子更為有效呢?

    1、 承擔後果

    孩子犯了錯,造成了不良的後果,就讓他親自體驗這個後果,家長千萬不要替代孩子承擔。

    2、 事先告知

    如果家長決定懲罰孩子,就事先向孩子指明錯誤行為的後果,給孩子一個明確的警告;或者直接告訴孩子將如何懲罰他,讓他明白行為與後果的關係。

    3、 剝奪特權

    孩子一般都有自己喜歡的東西,比如某個玩具或動畫片,一旦孩子犯錯,可以剝奪這個特權。但家長一定要慎重,不要一次剝奪太多,也不要時間過長。

    4、 事不過三

    當孩子犯錯時,可以告訴他:“這是第一次!”並明確指出重大後果,再犯時,提出警告:“這是第二次!”,第三次以後告訴他:“事不過三”並立即執行懲罰。

    5、 懲罰得當

    懲罰必須以尊重孩子為前提,目的是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再重犯,所以家長要避免態度粗暴,使用諷刺挖苦的語言,更不能打罵或體罰孩子。

    6、 獎罰分明

    有獎有罰,才會樹立家長的威信,如果只是一味地懲罰,孩子會產生厭煩和叛逆的情緒,家長應該知道,無論獎罰都是為了讓孩子自覺地往好的方向去發展和努力。

    7、 付出代價

    讓孩子對自己所犯的錯誤付出相應的代價,比如沒收零花錢、多做家務、取消某項獎勵,這樣孩子才會明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8、 處境轉移

    孩子犯錯時,家長正處在氣頭上,孩子本身也覺得委屈,此時此刻戰火即發,這個時候就需要第三個人把家長或孩子帶走,離開當時的處境,反而能夠使雙方都冷靜下來,認識到各的錯誤。

    9、 堅持到底

    無論家長使用哪種管教方式,都應該事先給孩子解釋清楚,如果要改變管教方式,也要提前與孩子協商好,有一個適應和緩衝的時間,最好不要頻繁變換不同的管教方式。

    10、說到做到

    懲罰也好,獎勵也好,家長都應該信守承諾,說到就要做到,而不僅僅是大聲責罵或連聲表揚,要將懲罰或獎勵的措施兌現,而且是馬上兌現,才能達到目的。

    重點提示: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犯錯,尤其是小孩子,犯錯是常有的事情,家長應該明白:孩子犯錯不是壞事,反而是幫助孩子成長的好事。聰明的家長可以透過懲罰的手段為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為孩子的成長道路鋪就平坦之路。要知道,有錯必改也是孩子的一項美好品格。

    今日話題:你們是如何面對孩子犯錯的呢?是否有更好的懲罰方式呢?

  • 9 # 陽光語言矯正師

    問題是,如果我們選擇一萬條道路,最後卻都走錯了方向,那麼這個行動就是錯的。育兒方法千萬條,以德服人第一條。

    教育是母親的天性,教育則是整個家庭的職責。所以育兒方向很重要,育兒知識更重要。無論什麼家庭,總有自己的教育尺度,管嚴了怕孩子失去天性,變得膽小懦弱、事事唯從沒有主見。管的鬆了,怕孩子變質學壞,貽誤終生。

    這寬嚴的尺度還真的不好拿捏,經常搞得父母們一點辦法都沒有。其實,教育孩子要講究方式方法,不是打罵,更不是嬌慣,聰明的父母會有自己的聰明辦法。

    教育專家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孩子在三歲時的受到的教育方式,可以直接影響今後的行為舉止。在七歲時養成的教育習慣,就可以影響成年後的作為。那麼在各個教育的關鍵期如何幹預成長呢?

    行為規範關鍵期

    2-6歲這個階段,寶寶會經歷獨立意識敏感期、合作意識敏感期、人際關係敏感期、自我約束敏感期

    在這個時期,需要讓孩子明確自己的行為意識,對日常的行為規範有一定的認知,對自律有一定約束意識。且不可讓孩子養成自我為主,隨心所欲的性格,以及為所欲為的行為習慣。學會與他人溝通,形成良好人際關係的同時,注意規範日常生活中的禮儀,養成獨立自主的能力。

    一位教育心理學專家,分享過一條教育經驗,值得分享:

    如果孩子提的要求不合理,怎麼辦?父母如何拒絕孩子,

    做到四個不要:

    1、不要罵,暴力語言是最白痴的做法,這樣做的父母是沒有資格教育孩子的。

    2、不要打,肉體懲罰是最低階的發洩方式,你今天用這種方式對待他,今後他就會用這種方式對待你、或別人,因為你直接告訴了他,動手是最簡單有效的辦法。

    3、不要說教,沒有走進孩子內心的說教都是廢話,蒼白的說教給不了孩子反思的動力,這個時候說什麼孩子都聽不進去,在他耳邊的都是噪音。

    4、不要哄騙,孩子一鬧就打,打不管用就哄,哄不管用就騙,這是沒有原則的教育,當面拒絕表明態度,一定要堅持原則,讓孩子明白有些規則是不容觸犯的。

    壞孩子,熊孩子沒有天生的,都是家庭撫養造就的,孩子越小,獲得的特權越多,寵愛越多,父母總想孩子小遷就一下,等大一點嚴管,殊不知,就是這種想法,錯過了很多孩子教育的關鍵期。

    當孩子被寵愛到一定程度以後,發現已經很難管了,有的孩子自戀,自我中心,覺得別人都應該順著他,寵著他,重視他……,當孩子最後走出家門,進入社會的時候,他會突然感覺這個社會無法適應,因為這個社會不會讓著他,遷就他。

    這種人走入社會一定會深感痛苦。不只是因為他們的行為、性格與大環境格格不入,而是因為他們習慣得到的需求和愛護達不到期望。

    這就是早期幼兒教育關鍵期缺失的後果。缺失了自我認知,自我約束,自我修養等很多寶貴的經驗。

  • 10 # 朱芳宜育兒說

    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孩子很生氣,扔了玩具,把玩具扔壞了,還哭鬧著再讓你買一個,這一刻是很想懲罰他,你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式:

    1.懲罰,孩子學會了什麼呢?我生氣時也可以懲罰別人,或者媽媽生氣懲罰了我,我很害怕。孩子並不會因此學會正確的做法,他有可能會逃避責任,說謊,或者形成討好型的人格。

    2.溺愛,可能會對孩子講“別哭了,好吧,再給你買一個,但下不為例啊,下次不可以再扔東西了。孩子學會了什麼?下次生氣還可以扔東西,扔壞了還可以有。不需要承擔責任和解決問題,還會對情緒形成不健康的認知,孩子會認為情緒並不是好東西,因為一有情緒時成人就會想方設法的哄好孩子,情緒給成人帶來焦慮,這種焦慮會感染到孩子。

    3.積極正向的接納與引導。可以說”你很生氣,所以你扔了玩具。“當孩子情緒慢慢平靜下來時,引導孩子把玩具修好或用他的零花錢來買。如果都不行,那麼也可以讓孩子承擔行為的自然後果,就是再也沒有這個玩具,媽媽不會買給他,但卻可以理解他得不到的痛苦,接納孩子的難過。替代懲罰的好處是孩子意識到情緒自然發生,無論我是否犯錯,我並不是個錯誤,父母依然愛我,我的行為才是個錯誤。但是,事情還沒完,如果你希望孩子可以”長記性“,生氣時不能總是扔玩具,你需要思考,孩子為什麼在生氣的時候會扔玩具呢?是否是榜樣作用,也就是媽媽生氣時也扔東西?是否是孩子不知道怎樣調節情緒,而你又沒有教他方法?是否是孩子最近積壓了情緒。當找到根源時,可以做多方面的嘗試,比如媽媽要榜樣作用,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或者給孩子讀情緒有關的繪本,玩與情緒有關的遊戲,幫他學會調節情緒的方法等。並且在這個過程中,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來練習。

    再之後,當孩子在生氣時沒有扔東西,要給予及時反饋,立即正強化他”剛剛你很生氣,你用語言表達了出來。“久而久之,孩子就學會了這項技能。

    以上是透過舉例來說明的,事實上,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很難透過三言兩語說得清楚。如果可以,儘量避免懲罰的方式,因為這更多是父母自身的情緒沒能處理好,無助和焦慮的時候,克服自身的情緒是關鍵,雖然很難,卻很值得。

  • 11 # 淅爸育兒記

    如何懲罰更有效?個人認為,自然結果懲罰最有效!而且不傷孩子不傷親子感情。

    1. 什麼是自然結果懲罰?

    自然結果,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一件事情順其自然發生會產生的結果。

    例如,孩子不吃飯,就會餓;不準時起床,上學就會遲到;這就是自然結果的懲罰。

    2. 自然結果懲罰和威脅僅僅一線之差

    “如果你再不吃飯,你就會餓!待會你餓了,我也不會給你東西吃的!”氣急敗壞的家長。

    這是赤裸裸的威脅,而孩子會認為,這個威脅是你所造成的。

    “現在是吃飯時間,你可以選擇吃或者不吃,半小時後,我們的用餐時間就結束了,寶貝。”語氣溫和的家長。這是在讓孩子選擇。

    而孩子不吃飯,餓是必然的結果,他會鬧情緒,要求吃飯。家長也無須妥協,也無須動怒。就讓這個自然結果懲罰他好了。

    “抱歉,寶貝,你必須等到明天早上早飯才有東西吃了。家裡可不是餐廳,我也不能隨時給你變出食物來。”家長只是堅定的闡述自己的立場和事實。

    而通常,第二天孩子就會乖乖吃飯,餓著的感受態難受了。

    3. 自然結果懲罰和威脅的區別

    透過上述的例子,能觀察出二者間的區別嗎?

    威脅在於讓孩子必須選擇聽話,而且把懲罰結果放在了話裡,激起孩子的對抗心理;通常威脅的次數多了,孩子會越來越叛逆,最後就會演變成暴力教育;

    自然結果是尊重孩子的選擇權,並不提起結果,就讓他自然的發生就好了。而父母的態度是平和的,也不會和孩子起任何的衝突。我們只是在闡述事實,不是麼?

    可現實中,很奇怪的是,大多數家長情願威脅、打罵孩子,事後後悔自己暴力,也不願意堅定的讓孩子承受一次他完全由能力承受的結果。

    4. 自然結果懲罰不適用的地方

    自然結果懲罰,也有不適用的時候:當結果危及孩子的安全,或者結果不可挽回時。

    例如,不看紅綠燈橫穿馬路,就可能有生命危險。

  • 12 # 寶媽的快樂很簡單

    需要告訴孩子錯在哪裡,事先約定好這件事不可以做,做了會有什麼後果,不能憑著主觀臆斷來懲罰孩子,需要有理有據,事後好好溝通。

  • 13 # 小小看資料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看看以下的情景,是否似曾相識?

    情景一:寶寶與同伴吵架、搶奪玩具

    處理方式:先放下手邊的工作,並走到孩子身旁,讓孩子知道你 正在注意和關注 ;然後詢問孩子爭執、吵架的原因,並耐心聽完孩子的想法 ;向孩子灌輸打人、搶奪是不正確的行為和觀念,並要求孩子學習說“請、謝謝、對不起”。建議:勿以很大聲音去壓住或威脅孩子 ;勿直接將 孩子拉開,然後大聲訓斥孩子不是 ;言語間避免傷孩子的自尊心。

    情景二: 打架、亂丟東西

    處理方式:用報紙製作一紙棒, 外觀可包上一層裝紙 ;賦予它一個名稱, 如警惕棒、陳家棒…… ; 放在固定的地方作為警惕。建議:在心情好的時候製作,可與孩子一起討論製作警惕棒的原因 ;處罰孩子時,先讓他說出自己錯在什麼地方 ;提醒處罰的原因 ;注意安全問題,打的部位以手心、屁股為主,其他部位則應避免。

    情景三:吵鬧不休、吵架

    處理方式:在處罰區上擺上軟墊或一張椅子,可取個名字 ;準備鬧鐘或時鐘,計時處罰時間。建議:處罰地點不正對大門、不在太明顯地方 ;限制處罰時間,或讓孩子講處罰多久的時間 ;處罰完後,讓孩子說出今天被處罰的原因。

    情景四:亂畫,亂丟東西、亂放玩具

    處理方式:準備一條抹布、掃把、盆子等清潔用具,讓孩 子學習清理和養成整潔的習慣。建議:父母應隨時注意孩子的安全 ;較小的幼兒可由父母一起帶領做家事 ; 訓練孩子養成物歸原處的習慣 ;詢問孩子在幫忙家事時學習到什麼。

    情景五:寶寶喜歡罵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動作。

    處理方式:依家庭的情況,在固定處擺放一張小桌 子(此處罰桌最好不要是平常使用到的書桌、 餐桌、客桌等,以免孩子日後使用到這些桌子時,會產生害怕、 恐懼的心理 );準備一本畫冊及顏色不同的畫筆,讓孩子畫出、寫出心中的想法。建議:當孩子有受傷時,先 處理受傷部位再處罰 ;讓孩子將發生的時間和做錯的事情畫下來 ;大人先控制自己的情緒, 可從孩子的畫中了 解到,孩子犯錯的心理想法 ;較不會傷害到孩子自尊心。

    情景六:故意從高處往下跳,車上跑跑跳跳。

    處理方式:在家中規劃一個處罰區,可取個名字,地點 以靠牆壁、不正對大門為主 ;地上鋪上軟墊 ;準備一個時鐘或鬧鐘,計時孩子處罰的時間。建議:處罰地點不宜太明顯或正對大門,以免傷及孩子自尊 ;與孩子講處罰時間不宜太久,否則會造成孩子更頑皮的反效果 ; 視孩子的高度來決定墊子高度 ;處罰完後,詢問孩子被處罰原因,讓孩子自己知道做錯的原因。

    情景七:暴力傾向、說謊。

    處理方式:選擇固定處罰區鋪上軟墊或擺放小桌子 ; 在處罰區裡面放鉛筆、 畫紙、彩色筆、 故事書、 色紙…… ; 讓孩子自己先寫字或看書,化解孩子憤怒的情緒。 建議:當不能馬上放下的工作時,可先叫孩子到處罰區去反省 ;別怒斥孩子的不是,與孩子先隔離,緩和彼此的情緒 ;等情緒平復後,詢問孩子犯錯的動機。

    情景八:吵鬧不休、亂丟東西、不收玩具。

    處理方式:將孩子亂丟的物品予以沒收,作 為懲罰。建議:先放下手邊的工作,並走到孩子身旁,讓孩子知道媽媽正在注意和關注 ;告訴孩子將亂丟的 物品收好、停止吵鬧,否則將有所處罰 ;讓孩子說出為什麼犯錯,和媽媽生氣的原因。

    情景九:針對耐心不足,亂丟東西等情況。

    處理方式:準備一個盒子、盤子,裡面有紅色、綠色等彩色的珠,幾個塑膠罐 子;讓孩子在處罰桌上,將各種顏色的珠,擺放在正確位置。建議:如果孩子本身很叛逆,視情況針對孩子 修改來處理, 可先罰站、 罰坐再做處罰 ;此目的在訓練孩子養成物歸原處的習慣 ;可訓練手眼協調、 分辨能力 ; 完成後,讓孩子知道被處罰的原因。

    情景十:不愛刷牙、挑食。

    處理方式:將孩子愛吃、愛玩的東西暫時 禁止碰觸,作為懲罰。建議:不以威脅、憤怒的態度大聲對孩子說 ;讓孩子知道禁止這些權利的原因,當孩 子日後表現佳時,恢復其權利。

    注意事項

    關鍵:把握原則控制情緒此外,專家也表示,孩子成長過程當中,難免都會犯錯,無論是無心的或是故意的,當父母在處罰孩子時,還需注意一些事情, 以免造成不良的後遺症。

    懲罰孩子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1、安全問題,處罰物品的材質避免過於堅硬 ;

    2、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 ;

    3、處罰的地點應選擇不明顯、不正對大門地方,以免傷到孩子自尊心 ;

    4、注意措詞、語氣,勿以威脅、恐嚇的話語對孩子說 ;

    5、處罰內容需徹底執行,不寬容、妥協 ;

    6、處罰後,安撫孩子,讓他知道父母對他的關心和關愛

    所以說,其實懲罰是一種教育手段。也是一種微妙的家教藝術。懲罰孩子要講求科學方式,一旦懲罰不當,不但對孩子的行為起不到規範作用,更可能使孩子的行為逆向發展。

  • 14 # 勤哥育兒

    關於懲罰,老一輩人通常認為孩子還小,“他只是個孩子,你知道什麼?”。所以,如果你犯了錯誤,你只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過,年輕的父母認為,無論孩子犯了多大或多小的錯誤,都應該讓孩子承擔後果,適當的時候,體罰也是必要的。

    我很同意。

    為什麼我們的教育一定要有懲罰?

    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說:“教育不能只靠鼓勵來完成。教育之中一定有痛苦的因素。沒有懲罰,就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在加拿大,也有一項特別的法律規定父母什麼時候可以懲罰孩子。這一特殊的法律俗稱“大屁股法”,也就是說,當孩子犯錯時,父母需要對孩子進行適度的懲罰。

    我想有時候孩子真的只需要經過血肉之軀,才能明白錯誤需要付出代價和承擔後果。

    然而,懲罰並不是讓孩子們害怕你。

    2。粗魯的打罵是不可取的

    雖然我們已經談過體罰,但是粗暴地打罵是不可取的。

    我小時候,鄰居家的孩子經常捱打。

    我總能聽到媽媽嚴厲的責罵:看你下次敢不敢,看看你還有沒有腦子。

    打屁股的聲音夾雜著孩子痛苦的求饒聲“再也不敢,再不敢了”。

    這張照片一直儲存到初中。

    雖然這種打罵似乎見效最快,但這種外在的控制方式只會讓孩子產生恐懼,屈服於恐懼,留下身心創傷。

    事實上,“孩子表現越差,捱打越多,捱打越多,表現越差。”。

    粗暴的打罵是最愚蠢的教育方法,永遠解決不了問題。

    因此,在懲罰孩子以前,首先要了解懲罰的目的。

    為什麼要懲罰?為了讓孩子體驗錯誤的後果,自我反省,進而減少或消除不良行為的數量。

    因此,懲罰不是簡單的暴力手段,也不是粗暴的打罵方式。雖然這是一個否定的詞,但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朝著積極和積極的方向發展。

    如何最有效地懲罰孩子?

    那麼,什麼是有效的懲罰?

    有效的懲罰不僅是溫和的教育,也是最深刻的教訓。

    你可以看看這8種懲罰孩子的方法。它們值得我們學習。

    1。規勸

    案例:與同齡人吵架,搶奪玩具

    建議:不要用大嗓門壓制或威脅孩子;不要直接把孩子拉開,然後大聲責罵孩子;避免言語會傷害孩子的自尊。

    2。擊掌案例:打架、亂扔垃圾

    可以用紙條包起來,放在固定的地方,以防萬一。

    建議:心情好的時候,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下做警戒貼的理由;懲罰孩子時,讓他告訴他哪裡錯了;提醒他懲罰的原因;注意安全問題,以大手掌和臀部為主要部位,其他部位應儘量避免。

    3。坐罰

    方法:在罰球區墊上坐墊或椅子,記下名字;準備鬧鐘或時鐘計時處罰時間。

    關於懲罰的時間,讓孩子說出懲罰的時間限制,或者說懲罰的地點;讓孩子知道懲罰的時間和地點。

    4。幫助做家務

    案例:塗鴉、亂扔垃圾、玩具

    方法:準備抹布、掃帚、臉盆等清潔用具,讓孩子學會清潔,養成清潔習慣。

    建議:家長要時刻注意孩子的安全;年幼的孩子可以在父母的帶領之下做家務;培養孩子養成把東西放回原處的習慣;在幫孩子做家務時,問問孩子學到了什麼。

    5。處罰方案:故意從高處跳下,在車上跑、跳。

    方法:在家裡規劃一個懲罰區,取一個名字,地點主要靠牆,背面向門;在地上墊上墊子;準備一個時鐘或鬧鐘,為孩子的懲罰計時。

    建議:懲罰的地方不要太明顯或正對前門,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懲罰時間不要和孩子在一起太久,否則會導致孩子更加頑皮;要根據孩子的身高來確定墊子的高度;懲罰結束之後,問孩子受到懲罰的原因,讓孩子知道做錯的原因。

    6。禁止一些權利和要求

    案例:不喜歡刷牙、挑食、亂丟垃圾

    方法:孩子愛吃、愛玩的東西暫時禁止觸控,作為懲罰。

    建議:不要用威脅和憤怒的方式對孩子說話;讓孩子知道為什麼這些權利被禁止,在孩子將來表現良好時恢復權利。

    7。閱讀、寫作

    案例:暴力傾向、說謊、佔他人便宜

    方法:選擇固定的禁區,墊上墊子或放小桌子;在禁區之內放鉛筆、畫紙、彩筆、故事書、彩紙,讓孩子自己寫或看書,化解憤怒。

    建議:當工作不能馬上放下時,請孩子去禁區反思;不要責罵孩子的錯,先和孩子隔離,以緩和彼此的情緒;情緒平靜下來之後,問問孩子犯錯的動機。

    8、沒收心愛的東西

    案例:吵鬧不休、亂丟東西、不收玩具……

    方式:將孩子亂丟的物品予以沒收,作為懲罰。

    建議:先放下手邊的工作,並走到孩子身旁,讓孩子知道媽媽正在注意和關注;告訴孩子將亂丟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鬧,否則將有所處罰;讓孩子說出為什麼犯錯,和媽媽生氣的原因。

  • 15 # 幸福健康母嬰

    最有效的懲罰孩子就是“不懲罰”,但要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言語上諒解他,從行動上寬容他,慢慢的你看效果,會出乎意料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夢幻西遊現在還值得入坑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