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六甲神君

    文化底蘊固然重要,但是商業炒作也融合其中!就像比特幣,知道他不會成為大器,但是有很多人相信接盤,那麼就成為利息鏈條中的一個環節賺錢,何樂而不為!

  • 2 # 小開收藏

    黃庭堅何許人也?為何書法《砥柱銘》能拍出4億天價?

    黃庭堅、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這位出生與1045年8月9日的一代大書法家、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逝於1105年5月24日。

    黃庭堅的書法更是受到了各時期的書法愛好者的青睞、直至現在還是有成千數萬的跨越千年的追求者。

    黃庭堅擅長行書、草書,楷書也自成一家。學書尤為推崇王羲之《蘭亭序》。其有一首讚頌楊凝式的詩可以說明他對《蘭亭序》習練體會之深:“世人盡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誰知洛陽楊風子,下筆便到烏絲欄。“這其中不能沒有其對王羲之書法學習的深悟。

    黃庭堅著名的書法作品有《蘇軾黃州寒食詩卷跋》《伏波神祠字卷》《松風閣詩帖》《李白憶舊遊詩卷》《諸上座帖》《題中興頌後》《經伏波神祠詩》《荊州帖》。

    而他的一幅書法作品《砥柱銘》曾在2010北京保利春季拍賣會上以4.368億元的天價拍出。

    下面一起來看看他的部分作品成交價格:砥柱銘 手卷、書法37.6×824cm;題跋37.6×621cm

    題簽:黃山谷行書砥柱銘真跡神品。新會羅天池題。

    鈐印:叔原、趙氏寶藏黃文傑公像。

    成交價:436800000

    砥柱銘正文:維十有一年,皇帝御天下之十二載也。道被域中,威加海外,六和同軌,八荒有截,功成名定,時和歲阜。越二月,東巡狩至於洛邑,肆覲禮畢,玉鑾旋軫,度殽亟之險,踐分陝之地,緬惟列聖,降望大河。砥柱之峰桀立,大禹之廟斯在;冕弁端委,遠契劉子,禹無間然;玄符仲尼之嘆,皇情乃睠,載懷仰止,爰命有司,勒銘茲石,祝之。其詞曰:大哉伯禹,水土是職。掛冠莫顧,過門不息。讓德夔龍,推功益稷。櫛風沐雨,卑宮菲食。湯湯方割,襄陵伊始。事極名正,圖窮地裡。興利除害,為綱為紀。寢廟為新,盛德必祀。傍臨砥柱,北眺龍門。茫茫舊跡,浩浩長源。勒斯銘以紀績,與山河而永存。魏公有愛君之仁,有責難之義,其智足以經世,其德足以服物,平生欣慕焉。時為好學者書之,忘其文之工拙,我但見其嫵媚者也。吾友楊明叔知經術,能詩,喜屬文,吏幹公家如己事,持身清潔,不以諛言以奉於上智,亦不以驕慢以誑於下愚,可告以鄭公之事業者也。或者謂:世道極頹,吾心如砥柱。夫世道交喪若水上之浮漚,既不可以為人之師表,又不可以為人臣之佐,則砥柱之文座傍,並得兩師焉。雖然持砥柱之節以奉身,上智之所喜悅,下愚之所畏懼,明叔亦安能病此而改節哉。 黃庭堅(款) 行書札 鏡心

    尺寸:23.5×33cm

    成交價:345000

    題識:庭堅頓首。兩辱垂顧,甚惠。放逐不齒,因廢人事。不能奉詣,甚愧來辱之意。所須拙字,天涼意適,或能三二紙,門下生輒又取之去。六十老人,五月揮汗,今實不能辦此,想聰明可照察也。承晚涼遂行,千萬珍愛。象江皆親舊,但盛暑非近筆硯時,未能作來,見者為道此意。庭堅。鑑藏印:公甫、王鴻緒印、儼齋、儼齋珍玩、汲古閣

  • 3 # 南一江

    黃庭堅(公元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北宋治平四年考中進士,先後任國子監教授,著作佐郎,宣州知州等官職。紹興初年,宋高宗追封其為太師、龍圖閣直學士,諡文節。

    黃庭堅是我國偉大的書法家,黃庭堅書法的最大特點是重“韻”,持重風度,寫來疏朗有致,如郎月清風,書韻自高。

  • 4 # 西北殤離別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

    他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江西詩派開山之祖,位列“一祖三宗”;他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蘇軾曾舉薦黃庭堅代替自己,推薦詞中有“瑰偉之文,妙絕當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句,可見推舉之重。

  • 5 # 藝曲成名趙新

    說到黃庭堅,很多人可能比較陌生,中學教材選用他的作品比較少,他最大的成就是在文學和書法上。文學上,是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書法上,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曾評價說:“黃庭堅引鶴銘入草,雄強逸蕩,境界一新”。

    黃庭堅在詩文書法上之所以能有如此的造詣,和蘇軾這個老師密不可分。當時,他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在詞方面,黃庭堅雖不如師兄秦觀,但是包括書法在內的綜合影響力卻超越了同門師兄弟,生前曾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黃庭堅擅長行書、草書,楷書也自成一家。學書尤為推崇王羲之《蘭亭序》,草書“得張長史、僧懷素、高閒墨跡,乃窺筆法之妙”,最後自成一派,影響甚大。尤其是《砥柱銘》書法,曾經4.368億元的成交額拍賣成功,創造了中國書畫作品的拍賣巔峰。

    黃庭堅除了詩文書法受蘇軾的影響很大以外,幾乎思想和行為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這些從他傳世的詩文裡也可見一斑。尤其是他的名作《定風波》,和蘇軾一樣也是被貶以後所作,卻有著幾乎一樣的曠達和樂觀。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欣賞:

    宋·黃庭堅《定風波·萬里黔中一漏天》

    萬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終日似乘船。及至重陽天也霽,催醉,鬼門關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猶氣岸,君看,幾人黃菊上華顛?戲馬臺南追兩謝,馳射,風流猶拍古人肩。

  • 6 # 雲淡風清29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與秦觀,張耒,晁補之都曾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蘇門四學士”。其書法成就亦高,與蘇軾,米芾,蔡襄共稱“蘇黃米蔡”。單以書法論,影響超過蘇軾,代表作有<松風閣帖><蘇軾黃州寒食詩卷跋><伏波神祠字卷><諸上座帖>等。

    <砥柱銘>是黃庭堅散落在民間的最重要的書法作品之一。這幅作品長達十一米,為手卷式。內容為唐代宰相魏徵寫的<砥柱銘>,全文600多字。<砥柱銘>曾為南宋權相賈似道收藏,捲上有賈似道,明代項元汴和清代民國等藏家的大量題跋和鈐印。

    黃庭堅幼年便聰明過人,讀書數遍就能背誦。他舅舅李常認為他是千里之才。

    宋皇祐三年六歲的黃庭堅,作牧童詩一首:“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岸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宋皇祐四年又作詩送人赴舉:“萬里雲程著祖鞭,送君歸去玉階前,若問舊時黃庭堅,謫在人間今八年”這時虛歲八歲的黃庭堅,能做出這樣水平的詩作,的確讓人驚異。

    宋治平四年,黃庭堅考中進士,開始人生仕宦之旅。歷任汝州葉縣縣尉,國子監教授,太和縣知縣,宣州知州等職。後宋高宗追封其為太師,龍圖閣學士,諡號“文節”。

    因了在書法史上的巨大影響力,和其眾多的名家收藏題跋,2010年黃庭堅書法<砥柱銘>在拍賣會上以4.38億元成交。

  • 7 # 漁樵夫子000

    書畫的價值大概分為:名人書畫作品、書畫名人作品。在這個基礎上又有在世、絕筆等。

    在世的人,因為書畫可以繼續出品,價值不會太高;絕筆就不同,因為以後再沒有作品問世,價值自然不菲。

    所謂名人書畫,就是說作者是有名望之人。這類人書畫未必有高深造詣,但在社會上不論是歷史的還是現代的,其個人名氣很高,從崇拜名人角度出發,都希望擁有其作品。

    所謂書畫名人,就是憑藉其個人書、畫功力而創出名氣之人。這類人書畫功底深厚、師出有名,所以其作品是可望而不可求。

    以上兩類都是收藏者夢寐以求的高檔收藏品,一旦擁有會提高收藏者身份地位。

    黃庭堅,北宋人,蘇門四學士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名氣自然不低。最可貴之處是黃庭堅是影響中國書法史的重要大家,不是一般書法家能比的。他影響了南宋第一任皇帝宋高宗趙構,從而改變了書法史。有興趣的人可以專題研究一下黃庭堅。黃氏做為古人,其書畫作品具有不可複製性,存世的作品屈指可數。仿作沒有其神韻、印刷品太死板。

    由此,黃庭堅遺世作品賣多少錢都無可厚非!

  • 8 # 文學疲才

    我是書法愛好者,甚愛黃庭堅書法,我來回答。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又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其文學成就與杜甫、陳師道及陳與義有"一祖三宗之稱,黃為三宗之一。與張耒、晁補之、秦觀合為蘇門四學士,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其宋詩成就甚至高過其師蘇軾!在此重點探討其書法成就,遂不多述。

    黃庭堅工行書和草書,楷書亦自成一家。其行書上溯晉唐學習前人經典書法,蘇、黃亦師亦友因而蘇軾對其影響最大。黃庭堅在書法成就上直追蘇軾,甚至可以與蘇軾並肩!

    黃庭堅草書學時人周越的,氣勢雄健而鋒刃交加。黃庭堅草書搏釆眾長,開創出了中國草書的又一新境。

    黃庭堅書法傳世之作甚豐,代表作有《諸上座帖》、《荊州帖》、《狄梁公碑》《伯夷叔齊碑》等。黃庭堅於1095年前後以行書抄錄唐代魏徵的《砥柱銘》,卷長8米多。正文80多行,加上歷代題跋總長近15米。作品經王厚之,賈似道、項元汴等名家收藏,後長期流傳於民間,甚至流至日本,直到數年前才為臺灣藏家重金購回。2010年6月《砥柱銘》書法長卷起拍價就開到了8000萬,且以百萬元的幅度上升,很快突破億元,而後竟拍價開始以200萬至500萬元上升,突破1.6億後競價開始以千萬為單位迅速上升到了3億,最後以以3.9億人民幣落槌,加上擁金,總價超過了4億元。

    《砥柱銘》之所以價值連城達4億元高價,我認為原因有三:

    一、《砥柱銘》出自書法大家黃庭堅之手,書作長卷氣勢輝宏,字型雄健險俊藝術成就很高,乃不可多得之珍品。哪怕按當代的估值,中書協著名書法家平方尺報價,《砥柱銘》本身價值不低於1億。

    二、《砥柱銘》創作於1095年的宋代,至今己有1千餘年,已成為極具研究價值文物,其價值不低於2億元。

    三、《砥柱銘》流落民間經許多名家收藏題跋,其價副加值更高!且這幅鉅作曾流往國外,幾經周折才回到國內,展現在國人面前。對於我國而言,這幅國寶級文物鉅作失而復得又豈用金錢來衡量?

    總之《砥柱銘》價值超4億!哪位收藏大家有幸拍到,覺得不值可以5億賣給疲才,疲才願分期1萬年買下!!

  • 9 # 永華墨緣51650676

    黃庭堅,是北宋著名詩人,書法家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分寧人,治平進士。官至中書舍人。與張耒,晁補之,秦觀均為蘇軾門生,號蘇門四字士。詩學杜甫,提倡點石成金,無一字無來歷,開創了江西詩派。工書法,行,草書,取法顏真卿和懷素,受揚凝式影響,尤得力於《瘞鶴銘》。用筆縱撗奇倔,以側險取勢,自成一格。為宋四家之一。碑刻有狄梁公碑,墨跡有松風閣詩,王長者史詩老墓誌銘,華嚴疏等,,,

    2010年作品砥柱銘在北京拍賣以4"368億元天價成拍出,這是我國書法作品的拍賣巔峰。真神蹟也!

  • 10 # 雷家林書畫

    黃山谷,修水人也————

    天馬開張—說黃庭堅書法

    宋之蘇黃米蔡,從蘇黃開始,文人書法興起,開創一個承晉而展示個性解放的書跡歷史,這個書法的奇觀因為文學與思想的壯夫參與而成為可能,以揚雄的“詩賦小道,壯夫不為”論,千年計程車子們可能會有正解與反解,其中正言若反的解釋未必佔多數,卻是掌握真理的那一部分,相對於更小的書畫篆刻,文學還在上層,所以書法小道有文學與思想的壯夫參與,那個奇觀,自然是不凡的,孫過庭早就說過,書法的善在得志,或某些人在文學與思想方面有成就,或者英雄豪傑的江山的爭奪中有獲取,則是得志,那麼他們從事的小道力量其實十分的奇偉,我們已經知道的壯夫比如劉邦,比如項羽,他的詩歌留下不多卻是有無窮的魅力,一個是剛健的大風,一個是力的氣蓋世,至於曹操諸人,橫槊賦詩,前面是英雄業績,後面是詩賦小道,合而為一,他與其兒子曹植曹丕三人對於建安風骨的貢獻,不會亞於他們在當時創造的英雄往績。

    宋朝的書法,以文人來唱主角,以蘇黃為重鎮,成為必然,從文學上看,黃僅次於老蘇的聲譽,在蘇門四學士中排名第二,同時他是江西詩派的統帥,這些聲譽讓其在書法更小的道上,遊刃有餘,獲得成功。在詩歌的體裁上,宋朝是以詞為主流,詩歌則避唐之的風頭而尚哲理,在書法上追求晉人之韻,形成自己的書法史上以“意”為主流的形象,但是唐人的所謂尚法只是相對於官方文書而言,或者相對於楷書風尚而言(諸遂良的楷書其實亦是極尚韻和意,以他的《陰符經》為代表),實際上在有唐一代的文人或者詩人中,就開始了尚韻與意,從李白,杜牧等人的跡中,我們已經領略了這種變化,更不用說張、懷二人,追尋張芝草聖的風尚,至於宋人大興詞牌之風,其實在李白的《憶秦娥》、《關山月》等曲中發源了,宋人只不過是推向一個高度罷了。另一方面文學性深入宋代的書法歷史中,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就是清人的尚碑,在黃庭堅中就開始了,從鶴銘中獲得靈感與技法的來源,因為黃以為鶴銘為王羲之所書,傾慕大王而用心鶴銘,使得康南海的碑學中的美,已經精髓般地呈現在黃書中,這也是此文標題的理由,這個應當是值得注意的。

    黃氏是一個天才,他出世的地方在羅霄山脈的江西修水縣,與湖南平江一縣之隔,一個人從小就出驚人句(多少長安名利客云云),應當是他的明月前身就是讀過書,修過禪的,否則你無法理解他為何會這般的聰明,同樣他流落到蜀地,能唱出“江湖夜雨十年燈”的傑句,至於書法,他是天才的尚勢者,不僅他的行楷傑出,草書同樣是一流的,而且有些草書比如《花氣薰人帖》會有異香樸鼻的通感。黃書的運筆與米芾不同,米芾是快,而黃是慢,線條是曲折圓環的,有點象是許多道灣的水流,顧盼徘徊,遲行迴旋,這個按風水說的理論就是有生氣充滿能量,實際上此類的運筆線條的視覺感覺實際就是充滿生氣與力量。在北京的“石渠寶笈”展覽中,本人獲觀《諸上座帖》,呈現的就是此種曲水迴旋的行筆感覺。

    皇帝把蘇子流落了四五番,黃子同樣被迫在山野中行走,十分的悽苦,正是因為此種磨難,所以激發他的潛力與天才,詩文書法得到釋放,才華呈現。本人不會對於黃書的每一帖作具體的分析,只作一個總的流觀,把握其內在的精神與實質,他的北碑的雄強,他的開張放縱,他的遲行顧盼,他的曲折盤垣,他的筆勢的向外張開,伸延,同時又能及時的收斂,不象米芾那般的沉著痛快,只是不斷的向四面舒展,同時有折回,有隸書向左右舒展的情勢,只不過在他的筆下是向四面的舒展,同時有注意收斂,鶴銘保留了古之隸書的形骸,它的風尚,自然影響到黃書的風貌。由於鶴銘是大字,開張雄健的風尚對於晉之後的流媚局拘缺點能夠起到修正的作用,同時儲存了晉之前的古意,做到這一點在黃的選擇鶴銘作為學習的經典有關,這個也是他的天分與自然的選擇。也就是黃書的剛健雄強來自鶴銘的形骸,他的書法自然呈現清人以為的骨力洞達,只是輕微的程度的,但對於宋人來說,這些其實就足夠了。

    所謂的盤龍臥虎,其實是不能舒展才華的英雄,所謂他們是盤龍臥虎,同時他的才華呈現多在小道中,比如詩賦,比如書畫,他這些小道中的風格特徵,自然有一種屈曲不平的鬱勃之氣發散,中含詩文與書畫中,文人書法與匠人書法的不同就其實就是文學性的有無,這個抽象的意味其實是觀書而知氣,古人畫是畫氣,同樣,古人書是書氣,氣也者,我只能告訴諸位,只可以體悟不可以言說,觀書跡,恐怕亦是如此。

    宋人的畫是文學性與技術性的合一,宋人的書法恐怕同樣是如此,蘇黃米蔡諸人對於唐法晉法的承繼,其實毫不含糊,法不缺少同時氣象高古,直追晉之上呈現與唐人不一樣的風情。黃氏與蘇子一樣,文與書是雙暢,是合一,或者書法中的氣象是文氣充滿,文氣充滿的結果是韻味無盡,意象無窮。對於蘇黃兩人,從廟堂流落到山野,與自然親密,與山水融合,與廟宇相參,清氣四溢,禪味幽深,所作文字,其中展示的人生的體悟與況味,充滿高深的境界,或者痛徹而有大的體悟,發而為文,散而為書。 當然文與書的雙暢在宋之前就有,《蘭亭》就是文與書雙暢者,李白杜牧的不說,作為帝王的李世民的《溫泉銘》、《晉祠銘》同樣是文與書雙暢者,李邕的碑書同樣是如此,宋人只是承繼此文人書法的流風餘韻,深入進去,推向一個高度。

    三蔡與米芾的仕途相對於蘇黃順利,在氣象上有所不同,蘇黃的苦寒,米蔡的溫潤,蘇黃的孤寂,米蔡的團滿,這個經歷產生不同的境界氣象,是十分自然的。

    黃山谷的《松風閣詩》某種意義上象徵他們蘇門的英傑,此時的蘇軾已經走了,少一人的況味,其實是不好受的,天地中的俊傑在情感上的親密度甚至可能超過至親,但是我們在字象中看到一個個名士的形象,從線條如松如竹,勁挺盤屈的姿態中,感受的古之丈夫,是如何的風度,字象如人,人的氣質會折射到字象中,畫松柏當如英雄起舞,石濤是這般地說,書松柏般的字象,何嘗不是這樣,言辭的意思與書體的形勢得到無間,這是黃庭堅此帖的誘人的魅力所在。

    與蘇子在黃州的大徹悟一般,黃氏亦在不斷的遊離中獲得解放,心靈的快樂只有他自己能體悟,儘管他的身子還有痛苦之中。

    《晉卿帖》的風姿與神韻

    山谷老人的書法,如空谷之幽蘭,受元祐黨禍的影響,使得其在宋代當世的書跡無法大行其道,被官家的三蔡諸人蓋住了風頭,被蓋住風頭的還有文壇領袖的蘇軾,顯然黃氏是第二號的人物,不過黃山谷書法對於後世的影響,大過老蘇,有明一代,沈周,文徵明就賣力地臨習過黃山谷的書跡,至於草書大家的祝允明,王寵,草書皆浸潤於黃氏的影響。至於更後來者的愛慕,就不舉例了。

    宋朝的文化工程,大名顯然不多給蘇黃二人留多少空間,但他們的光芒又對於後世的萬丈長的。今天的物慾時代,黃字的金貴,已經是一字千金的,而且是因為量少,是一字難求的,這個是因為當時毀跡太多的緣故,但縱是墨跡少,他的影響力並不因此減少,而且他的自由瀟灑的書風作派是緊跟老蘇,毫無二致,同樣是行雲流水的風格特質。

    如何的看待黃字,如何的欣賞山谷書的神韻,我們還是從書卷氣說起:讀書醫俗的故事是從黃庭堅那裡流出,而且黃氏對於竹的愛戀與蘇軾與文與可同,而且他的筆勢之修長,與鄉里的“修水”之名的潛意識影響外,就是修篁修竹的視覺影響。他把他的字,幻想成一幅幅抽象的竹圖,他對於他早年的作品是極端的不滿意,當他到了從山谷道人進入山谷老人的時代,天命已知,書寫的境界已經是古人也不能望其項背時,他痛心的是文同的逝去太早,無法見到他這些自我得意的抽象竹圖了(“三十年作草,令日乃似造微入妙,恨文與可不在世耳。此書當與與可老竹枯木並行也”)。道人悟道之時,不再稱道人,而直稱為老人,已經是進入一個新的境界。

    古人的寫竹與八法通,而山谷老人卻是反行其道,以八法入書法,說是畫字又是如何的,畫是寫來寫是畫,兩者的共通是自然而平常的事,並無唐突之處。

    字如何寫的有韻致,學養深是不必說的,問題是如何做到學養深,並非是常人能做到,縱是今天的所謂教育普及的時代,只是個數量的問題,與質量沒有關係,想想古代的學者的修為,只是個人的事,在鄉間的閱讀,沒有任何強力的監督,只是自我的發奮,由人入道,由道入老,老者,已是化境也,身已朽,而筆之神,卻已經得之,這樣足矣。

    兩個元祐黨的正副領袖在南方的鄉間行走,遠離政治的中心,但他們是文學的中心,他們是書道的中心,不顧政治影響的人們,會向兩者求一字半文而為榮,他們成了散佈文明的主力。

    山谷老人的楷行草皆功力深厚,尤其是晚年的大草,他有那麼的自負,他在《墨蛇頌》雲:“此書驚蛇入草,書成不知絕倒。自疑懷素前身,今生筆法更老。”不知是說的黃氏自己寫的哪一帖,但這個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自我感覺良好,似乎他可以與唐之張懷雁行了。

    而且黃氏在書法理論方面亦有自己的建樹,有自己的論書的文字傳世,體現其一生學書之心得要領。其中最有意味的是禪家的眼的說法,早於董其昌諸人(字中有筆,如禪家句中有眼,直須具此眼者,乃能知之。)。

    近來從楷夫兄那觀到一幅新的黃庭堅行書《晉卿帖》風姿高妙,筆法精美,見圖。請諸位看官鑑賞之:

    “黃山谷 《晉卿貼》文:晉卿為象江作此長卷,筆秀法奇,可愛可玩,固知髙山流水之操,非鍾期莫能賞也,山谷老人題 。對比有些雙勾填墨本,此本明顯是直接書寫的,飛白自然,筆力灑脫,透著黃山谷的霸道。”

    此行書當是題在王詵作品的尾部的墨跡,說其筆法秀奇,可愛之寶玩,而且以為非世之高人,無法領會其中之妙處,若鍾子期品伯牙之高山流水之音。

    關於這幅長卷的原跡我們無從知道,而且我們也不知道象山是人名還是江名,抑或是指煙江,因為王晉卿有《煙江疊嶂圖》,且有王晉卿與蘇軾唱和的長詩各兩段墨跡題跋。

    對於藝術的歷史,我們的態度也只能不要過分的真,那也是山耶雲耶的,無法給個清晰的說法,正是因為不過分較真,這幅《煙江疊嶂圖》以真跡的定位而入上博,首功被說成是謝稚柳的。流入民間的諸多古字畫,因少有識者而如雲煙,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不著痕跡,同樣也因一些鑑定者過分較真,亦流失而不曾留住,如珠玉不現其神采,如和壁不為世所寶,只能為之嘆息。

    雖然山谷所題是一個迷霧,至少目前無從清晰,但山谷的《晉卿帖》字跡卻是清晰的呈現在世人面前。

    題字畫之書法皆是在觀賞美妙的繪畫作品的良好心情狀態下完成了,這個是清氣四溢的。王晉卿雖是駙馬卻全然無一點塵俗,他是西園雅集的東道主,且與元祐文人交情甚好,所繪山水有唐風,其青綠山水承二李將軍(《瀛山圖》臺北故宮藏),其水墨山水承王維、李成作派,(《漁村小雪圖》美國收藏),尤其是《煙江疊嶂圖》,廣為世人讚譽,顯然讀王詵山水或詩文,是至高而難得的體驗,由此帶來的好心情,這對於書寫是孫氏理念五閤中的難得的一合,自然山谷老人是偶然欲書,而且寫的同樣有筆法秀奇,自然高妙而有仙氣,可與王氏暫時無法現身的作品併為雙壁。

    本博在《論先秦藝術》中有一段文字是說黃山谷的:

    “黃庭堅不善畫,其書卻被人說成筆筆是竹,確論也。修長的竹杆,飄逸的篁葉,化進他的抽象字形中,其筆勢之長,並非出生在修縣而修長之意念長長徘徊有心頭,揮之不去,自然如竹的意象同樣滲入書法運作中,如隸之抒展,亦是心靈抒展的需要,所謂暢神而已,此是從書法方面來看書畫同源帶來的景象,耐人尋味。”

    書畫相通,而且是同源於上古時代族群對於自然的藝術性的理解與認知,雖有反論者,並不能逃脫這個天然的定論,非本人從眾而是實是如此。

    那麼我們再觀此帖之中的“卿”、“為”、“鍾”諸字的一撇捺,放縱修長,“長”、“水”、“之”諸字之一捺,舒展自如。“玩”、“也”諸字的背拋收筆之高挑,這種自由肆意的風尚與韻味正是其到老境時的一種自由境界,知天命後的一種從心所欲,無拘無束的天然作派。讀黃氏的書論我們得知,黃書與宋其它書者的流風一致性,互相之陶染,皆從晉韻並以唐為骨,寫意的成份濃郁,比如米芾之寶晉的,蘇軾之無從定則的,甚至三蔡之行草,同樣逸氣四溢,不拘法度,在放縱的路子上,黃在四家中走的最遠,這從其草書的成就中可以鑑之,雖然此帖為行書,仍然讓我們讀出山谷老人奇縱放逸的行筆風尚。

    書法是一種心境的展示,到老境時的黃庭堅,因為長期的壓抑,漸漸地看開,而且他把希望寄託在書法的造詣上,他說“星家言予六十不死,當至八十。苟如其言,當以善書名天下。是可喜也。”,顯然他希望天多給點時間,能夠讓他的書法能夠到更上一層的境界,惜天不多假他二十年,乃是一憾事也!確實他的那種願望是:“斧斤所赦令參天”(松風閣詩),希望其書道藝術的大樹更高。而且他還寫了《伊古詩帖》(黃楷夫工作室藏),其詩文雲:

    伊古英雄性,

    常存慷慨間。

    安危難與共,

    出處亦何關。

    以我清晨夕,知君邁等間。願推憂樂意,努力濟時艱。

    這一年是建中靖國元年春月,是年五月的“東坡道人已沉泉。”文壇領袖離他而去,這一年是宋徽宗立位之年,亦是多個地方政權並立之年,我們從詩中看到黃魯直對於時局的憂鬱與不安,這個君是否是蘇軾,或者元祐文人的其它人,尚不得知,我們看到古代正直的文人退亦憂的心理形象,對於時事的關注與熱血心情,另一方面我們又知道的廟堂對於他的忽視,使他對於詩文書法的醉心,這種矛盾心理。數年後,山谷老人終於仙逝,年六十有一。在他最後的十年中,所書的境界已經是較其早年與壯年滿意多了,因為他彷彿悟道,或天縱其筆,留下相當多的跡,其中建中靖國元年所書甚多(見有關黃庭堅年表)。

    雖然黃氏自己以為天得多給年方可使書道達到更佳之境,但我們所知道的黃氏書法,廣泛的為後人欣賞喜愛,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臨仿者多,又因傳世墨跡少,而成為古代書家在拍賣市場執牛耳者,價昂過數億,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其人品,詩文與書藝的影響力,長盛而不衰,馨香彌久!(家林論藝)

    此帖除項氏系例印,乾隆係例印外,尚有元文宗的〝天歴之寶〞印,有錢君匋:曾經錢氏君匋珍護印,有蕭山鍾氏:琴書堂印,有雲間口嚴齋收藏記印,堅白所得神品,鮑廷博:知不足齋印,趙之謙刻:靈壽花館收藏金石印,潘祖蔭:潘氏秋谷所藏印(吳儁刻)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會選擇直接購買兒童繪本還是繪本租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