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說話的啞巴59458686
-
2 # 稅法小知識
買理財,比銀行存款利息高。
有短期的,比如支付寶裡的餘額寶、度小滿裡的天天盈,這個都跟活期存款似的,隨時可以進,隨時可以出,但是節假日要注意,有進出的時限。有圖有真相,如左圖。
有長期的,有一個月的,兩月的,三月的,半年的,一年的,幾年的。銀行裡都有,都可以用手機銀行操作,理財軟體裡也都有,比如說京東金融、度小滿。如右圖。
-
3 # 溯源歸一
如果選擇存款,我會首選民營銀行的智慧存款,其次如果是大額資金,我則優先考慮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大額存單。
為什麼?
1、智慧存款是大額存單和中長期一般性存款的結合體。其流動性方面類似於活期存款,隨存隨取,方便快捷,但是在收益方面又高於大額存單,兼顧了理財當中的兩個重要因素,流動性和收益性。如果儲戶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目前智慧存款的平均回報(5年期)在5%上下,有一些激進的民營銀行五年期到期收益可高達5.4%。遠遠高於通脹水平,是不錯的選擇。
2、大額存單是銀行發行的、主要面向個人的大額存款憑證。其可轉讓、靠檔計息優於一般性的存款,並且20萬的門檻,有利於為未來大額支出進行資產鎖定和配置。比如我預計3年後換車。目前大額存單利率基本都在4%上下,其實和上浮之後的實際一般性尋款利率相差不大,但是靠檔計息是其優勢。至於為啥考慮股份行,這是一個折中的選擇,股份行收益高於國有大行,安全性高於城商行等。
總之:銀行存款我會選擇智慧存款!
-
4 # 財神爺
存款的話最好是存活期,方便取用。存定期存款的話,還不如去買那些固定利率的理財產品呢,那樣收益率還能稍微高些。
-
5 # 孤峰山蘋果
看錢的多少來決定存款方式
1.少於10000的,我就選擇活期
2.超過1萬,小於5萬,我選擇定期
3.5萬以上,20萬以下,我會選擇一部分定期存款,一部分結構性存款
4.20萬以上50萬以下我會選擇大額存單
5.50萬以上我會選擇把錢分開銀行存放,降低存款風險
-
6 # 商務新觀察
如果選擇銀行存款,我會選擇現在利率比較高的創新存款,比傳統的定期存款利率高、流動性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可以減少利息損失。實際上,我在2018年就已經買了某民營銀行幾萬塊的智慧存款(億聯智存最高滿期複合年化利率達6.0%,現在已下降至5.5%)。
定期存款一般只支援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這不利於人們的資金急用,一旦提前支取時就只能按照活期儲蓄利率計息,特別是對大額存款十分不划算。而智慧存款產品可以隨存隨取,這確實是業務上的創新。
自2018年以來,由於餘額寶等貨幣基金的市場收益率一再下滑,直至“跌破3”之後,就失去了對很多普通投資人的吸引力,不少使用者都將資金轉出餘額寶,存入智慧存款產品中。
最近京東金融裡面的銀行精選產品,正在做一些推廣活動,比如說存款就送40元紅包,只要持有七天以上即可,若七天之內不想存入,也可以隨時轉出。這對於本身利率水平較高的智慧存款產品來說,相當於是變相地提升了利息。
-
7 # 大聖學金融
對於存款,很多人都不太在意,把錢存到銀行裡就不管不問了,實際上不同的銀行,不同的儲存方法,對資金的安全和收益有很大影響。
存款我們最重視的是安全性,其次是收益,我們從這兩方面說一下。
存款安全我們按安全性,從高往低分析一下:
1.國有大型銀行(五大行)
如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國有大型銀行代表著國家信譽,是中國最核心的金融機構,不存在倒閉或者破產的可能,也不會出現資金流動性危機,它們網點眾多,存取方便。國有大行除了保障老百姓的存款以外,還擔負著國家政策和經濟調控等責任。所以五大行一般是老百姓存款的首選。
2.中型銀行和外資銀行
這類銀行也是相對安全的,如興業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平安銀行,光大銀行等,這些銀行後面都是大型財團,國外政府或者國外大型銀行作為後盾,這些銀行更商業化,多元化;對利潤的追求比較敏感,大多的金融創新,眼花繚亂的理財基本上出自於這些銀行之手。但最終目的都是追究利潤。也經常會爆出這些銀行的一些違規行為,大多不了了之。總之,存款還是比較安全的,但印象較差。
3.地方銀行和農商行
地方銀行和農商行也就是我們說的小銀行,一般都是地方政府支援的,主要客戶為當地老百姓,體量比較小,壞賬偏高,資金流動性差,容易出現擠兌,在主要城市的地方銀行也許資金週轉還可以,但一些三四五線城市的地方銀行,農商行狀況就比較差,如:包商銀行,蘇農銀行及各地的農商行等;
4.網路銀行
最近幾年新加入銀行隊伍的虛擬銀行,譬如網商銀行,微眾銀行,億聯銀行等;他們主要是以網路流量為主要客戶,針對於現在的年輕人,追求科技,便捷,時尚,新奇等特點成立的銀行,它們的主要背靠國內大型的網際網路公司為依託,以自己的企業特點增加流量客戶;發展迅速;
存款收益對於以上銀行收益,現在最高的當屬網路銀行,以億聯銀行為例,億聯銀行的5年定存已經達到5.5%年化率,三年儲存也有4.99%的收益,相當可觀;造成高利率的因素除了國家規定的民營銀行的存款利率浮動率可以高於國有銀行以外,這也和銀行資金的流動性有很大關係,如果銀行資金緊張,都會給出不錯的儲存利率來吸收存款,譬如各地的農商行因各方面限制都會導致流動資金不足,就會給出相對較高的儲存利率;
總體來講,網路銀行存款收益>農商行存款收益>地方銀行存款收益>中型銀行存款收益>大型國有銀行存款收益。
如果追求高一些的儲存利率可以選擇網路銀行或者本地農商行,如果是大資金,追求的是更加的安全的儲存環境可以選擇中型銀行,和外資銀行及國有大型銀行。
2015年國家出臺了《存款保險制度》,針對於在銀行的存款如果出現意外,最高可以有50萬的賠付,50萬以上的存款按比例賠付;根據這個條例,我們又要合理的分配自己的存款:在追求收益的同時,我們在各地方銀行或者農商行,網路銀行等各個單一銀行存款不要高於50萬元;有大額存款的儘量還是選擇中型和大型國有銀行。
-
8 # 會計梵納斯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印發《存款統計分類及編碼標準[試行]》的通知(銀髮【2010】240號 2010-8-27)
為夯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決策、維護金融穩定的基礎,適應金融機構內部管理的需要,統一金融宏觀管理部門、金融監管部門與金融機構對存款的認定和分類,保障存款統計的科學性、全面性和適用性,強化存款統計資料的同質性、協調性和可比性,促進資訊共享,降低統計成本,提高存款統計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和資訊化水平,推動金融統計標準體系的建立,現印發《存款統計分類及編碼標準(試行)》。
選擇銀行存款,無非是關注兩個點,一個是安全性,一個是收益率。當你選擇銀行存款的那一刻,就無形中反映出你是一個保守型的投資者。具體選擇什麼樣的存款要根據本金大小、收益率、期限、安全性、操作便利性等因素決定。
如果拋開銀行存款,可以選擇其他投資產品未嘗不是一條新路。以最常討論的一年能盈利可達到5%的收益率為背景,在當前央行貨幣政策持續寬鬆的背景之下,整個利率體系都呈現下行趨勢,要想獲得一年5%的收益率,有一定難度,特別是國有大中型銀行,掛出的利率都不高,基本上都難以達到一年有5%的較高收益率。但是,也並非沒有一年盈利5%收益的投資品。
第一,民營銀行的定存產品。最近幾年來,民營銀行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許多來,他們為了招攬客戶,開出的三年至五年期的利率超過5%以上。民營銀行開出高利率的原因是,民營銀行網點少,有的甚至只有在網上辦理業務。還有民營銀行人們也不太瞭解,銀行只能透過高攬儲的方式,來吸引儲戶的存款。
可能有投資者會問,民營銀行開的利率這麼高,難道就沒有倒閉和破產的風險了嗎?其實,一方面,民營銀行背後有強大的企業財團予以支撐,否則也不可能從銀保監會拿到銀行牌照,基本上也不會説倒閉就倒閉的。另一方面,按照我們國家規定的《存款保險條例》規定,只要你的存款在50萬以內,那肯定會保證你的本金和利息的安全。所以,你的存款只要不超過50萬,就能輕鬆享受民營銀行5%以上的投資回報率。
第二,部分銀行債券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能達到5%。部分銀行理財產品的等級在R2級別(是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屬於長期滾動定開放的理財產品,主要投資方向是企業債券、地方政府發行的債券,最大的風險是發債企業會出現違約風險,不過這種機率非常低。由於這種銀行債券理財門檻較低,又兼具一定的靈活性,所以深受投資者青睞。
第三,結構性存款的收益率也有望達到5%。就是把你的存款拿出一小部分去投資黃金、外匯、期貨等,如果投資獲得成功,投資者的收益率往往會超過預期5%以上,但是如果是投資方向與市場走勢正好相反,那最差的結果就是利息損失,投資者只能拿回本金。不過,結構性存款即使在投資失敗的情況下,銀行也會安慰性的給投資者1-2%個百分點的利息。真正結構性存款最終只剩下本金不失的事情,目前市場上還不多見。
第四,就是由保險公司設計併發行,由部分銀行代銷的銀保理財產品。這種投資品並不僅只有存款的功能,還有人身保障及分紅的功能。時間週期是3-5年,投資者買了銀保理財產品,既可以將其當作定期存款,也可以多一份人生保障的功能。不過,需要說明的是,投資銀保理財產品是不能提前兌現的,大家要準備3-5年內不用的資金用於投資,博取5%以上的高收益。
現在又要資金相對安全(要保本金),但又要收益率超過5%以上,這樣的投資品並不多。即使有也分成二大類:一類是大家所不太瞭解的固定收益率產品,如民營銀行、銀保理財,3-5年週期,存款利息或可達到5%以上。另一類,浮動收益類產品,比如銀行債券理財、結構性存款等,在符合預期條件的情況下,收益率可保證在5%以上。如果出現不好的結果,那可能只能是保本或微收益的結果。
所以,投資者不要緊盯著銀行存款,在物價飛漲和貨幣貶值的時代,應該追求較高收益的選擇,當然承擔一些相應的投資風險,是無法避免的。
-
9 # 孟曉雅
要看有多少錢,假如我有十萬,我會把七萬存五年定期,必須是國有四大銀行,再拿兩萬存三年的,怕萬一有點什麼事應急,還有一萬存一年的,還要看自己對月工資五千以上,我這幾年不用錢,那就多拿出點存五年的,那是因為利息是百分之四點八五,這樣比較合適.
-
10 # 老金財經
如果讓我來選擇銀行存款,我一定會選擇智慧存款,或者大額存單,但我絕對不會選擇存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下面說說我的理由。
我為什麼會選擇智慧存款或者大額存單呢?大家都知道銀行的存款本金安全不管存什麼都是一樣的安全,唯一區別的就是有兩點,其一就是存款的利息高低,其二就是資金的流動性強弱,可以根據這兩個方面的因素為重點考慮。
選擇存民營銀行的智慧存款是我的首選,因為智慧存款已經具備銀行存款的大部分優點,比如說存款利息高,存款資金流動性非常強,這是我現在首選智慧存款的真正原因。
其次就是選擇存大額存單,但銀行大額存單是有門檻的,需要20萬元起存,已經讓很多人都是拒之門外了。但我選擇存大額存單的真正原因就是大額存單可以抵押貸款,屬於一筆固定資產,當我急用錢之時可以把這筆大額存單抵押貸款,這是我選擇存大額存單的主要原因。
我為什麼不會選擇活期存款和普通定存?上面已經進行分析我首選智慧存款,其次才是大額存單的理由,當然我不選活期和定期也是有理由的。
活期存款利息太低了,央行的活期基準利率是0.35%,而各大銀行的活期存款利率更加低,只能給到0.3%,所以說把錢存銀行就是浪費,越存越不值錢,越存越窮。
另外定期存款同樣有一個缺點,未到期不能提前之支取,如果提前支取會按照活期利率計算,這樣已經明顯鎖住了這筆資金,這是我不願意選擇定期存款的主要原因。
綜合以上分析,在銀行四種存款業務當中,智慧存款最有優勢,其次是大額存單,再有就是普通定期存款,最沒有優勢的是活期存款。所以我讓我選擇的話,肯定是哪個存款有優勢就選擇存那個,主要是根據存款利息決定,存款利息越高越好。
-
11 # 宏看財經
選擇存款,說有我們投資理財風險偏好較低,著重安全穩定,這無可厚非;每個人都有自已的投資風格和理財觀念。
選擇什麼樣的存款,還是要看資金量,資金量在二十萬以上不到百萬的,可以直接存大額存款,年利率在3%-4%之間,相對普通存款還是高出不少的,百萬以上可以直接諮詢銀行客戶經理,當然個人一般很少會把百萬資金放在銀行存款,大部分是企業。另外現在可以選擇利率比較高的創新存款,比傳統的定期存款利率高、流動性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可以減少利息損失。
對於資金量不大,想把每個月的結餘拿來存款,建議可採用12月存款法,即每月將結餘資金定存整期,這樣在來年每個月都有回款,且抵禦了銀行上調存款收益率的風險,適合工薪人士。
對於選擇存款的銀行,資金量50萬以下的,絕大部份銀行都可以,可以選擇股份制銀行或城商行,收益相對國有銀行較高,部分銀行甚至相差1-2個點。資金量50萬以上的建議首選國有商業銀行,五大行是首選,安全有保障。(2015年5月1日,國務院式釋出的《存款保險條例》正式開始施行,存款保險實行限額償付,一旦銀行破產,最高償付限額為人民幣50萬元。)
-
12 # 傷心鼠3
選擇存款方式,我會根據用途和收益來決定使用什麼樣的存款。存款的方式不少,總得來說分兩大類,定期和活期。
銀行定期若是細分下去,有三個月(年利率1.35%),半年(年利率1.55%),1年(年利率1.75%),2年(年利率2.25%),3年(年利率2.75%),5年(2.75%)等。
國有銀行定期存款利率
若是按存款數額分,有一般性存款,大額存款,大額存單等。大額存單收益>大額存款收益﹥一般性存款。
按銀行分,有國有銀行和民營銀行的區分。
存款講安全性和利率,利息。若想在相同的本金下,有更高的利率和利息。選擇民營銀行的定期儲蓄存款,利率和利息普遍高於國有銀行。
活期存款年利率0.3一0.35%,一萬元活期存1年得利息最高35元。若是變通一下,存餘額寶/零錢通/貨幣基金/民營銀行“智慧存款”呢?
餘額寶/零錢通/貨幣基金/可以說是一種基金一一貨幣基金。現在的貨幣基金收益偏低,大多在2.3一2.5%左右上下浮動。稍強於銀行的兩年期定期存款。
可民營銀行的“智慧存款”按檔計息,靈活存取,又勝過了餘額寶/零錢通/貨幣基金的收益。兼顧了月度或季度理財,又有靈活性,遠比活期存款的利率強多倍。
藍海銀行智慧存款收益
從以上圖中可以看出,民營銀行的智慧存款又強過貨幣基金的收益。
選擇存款,具體的還得根據用途,時間的長短,存款金額的大小來選擇。文中意見,僅供參考。
-
13 # 財經樂少
選擇存款我會選擇利率高的,當然存款是安全性確保的前提之下,利率越高越好。
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越來越新興產品的發售,其中最得我歡心的民營銀行推出的創新型存款產品,一款結合利率高、流動性高和安全性高的存款產品,媒體統稱為“智慧存款”。
目前智慧存款利率最高達到6%,可以說是市面上存款產品最高的,一般都有4.5-5%左右,門檻起步一般是50元或者1000元不等,相對傳統銀行的大額存單門檻20萬起步來說是很低的,而且智慧存款與大額存單對比,利率上高了不少。
發售智慧存款的都是民營銀行,民營銀行是由民間資本籌資成立的銀行,打破了國有銀行壟斷的情況,讓銀行業更加市場化,雖然民營銀行是由民間資金籌資成立的,但是安全性是可靠的,建立銀行的門檻並不低,一般民營銀行背後都有大企業的支撐,例如阿里的網商銀行、騰訊的微眾銀行。
不過智慧存款有一點弊端,就是民營銀行的網點很少,一般都是隻有總店一間網點,主打網際網路市場,只能透過手機銀行或者第三方理財平臺購買,需要透過手機購買,而且限額限購,不過智慧存款的底層資產是銀行存款,受到《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安全性可靠,可以當做網上理財來使用,而且支付寶、京東金融這些可靠的第三方理財平臺都可以購買智慧存款。
最後,如果選擇存款,我肯定會選擇智慧存款,利率、流動性和安全這三個方面都比傳統銀行高,無疑是面前最好的存款選擇。
-
14 # 財經馬哥
[馬哥同學]觀點:從理財的角度去考慮,把錢存入銀行並不是最佳的選擇,但卻是最安全的存錢方式。如果存款我會選擇銀行大額存單和結構性存款兩款產品。
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喜歡上網,一般是把錢放在餘額寶或是微信中零錢通中理財,他們不太喜歡去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或存錢理財。大多數人認為銀行存款利率很低,年收益率才0.3%左右,沒有必要去銀行存錢。但事實上,銀行存款利率正在上升。為什麼要選擇銀行大額存單和結構性存款呢?
1、銀行大額存單大額存單作為特殊的銀行存款,是非常典型的保本型理財產品,相對於銀行定期存款,大額存單收益率更高。現在三年期的定期存款基準利率是2.75%,但是大額存單三年期,國內商業銀行普遍年化收益率在3.6%以上。
大額存單還有兩個優點:
一是流動性更好。大額存單可以依賴靠檔計息,未到期提前支取,利息收益也不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簡單的說,就是未到期提前支取款項,不以活期利率計息,而是以靠檔計息,就算是急需資金提前支取本金利息收益也不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二是大額存單未到期可以溢價轉讓。存單無需支取重存,即可完成更名手續。當然大額存單價效比如此好,需要購買是有門檻的,目前國內商業銀行購買銀行大額存單的最低門檻要求都是20萬起步。
2.結構性存款事實上,結構性存款不是普通存款,也不同於銀行理財。結構性存款在存款的基礎上嵌入金融衍生工具,透過與利率、匯率、指數等的波動掛鉤,使存款人在承擔一定風險的基礎上獲得更高收益。截至今年4月末,中資大型銀行和中資中小型銀行的結構性存款規模總計為11.13萬億元。與大額存單相比,結構性存款的門檻較低,一萬元就能起購。結構性存款的利率是浮動的,並與匯率和指數等其它指標掛鉤,浮動利率會升會降。由於上浮利率一般都會達到上限,所以結構性存款也屬於高利率存款。
結語:透過以上存款方式和功用介紹,也說明了銀行存款利率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麼低。只要我們選擇合存款方式,同樣錢也會獲取高利率回報。
-
15 #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很多儲戶對銀行存款品種瞭解並不多,大部分人去銀行存款都是會直接選擇定期存款為主,因為他們認為儲蓄就是存款,選擇定期存款即可,並沒有考慮到銀行的存款產品還有諸多選擇,包括銀行間同樣的存款業務卻存在著不同存款利率,就很難能讓自己的資金透過存款得到更多的利息。
銀行存款產品都有哪些?銀行的存款產品種類其實頗多,不同的銀行都有自己的人民幣結構性存款,基本上可以分為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兩種,但是民營銀行主要是推行智慧存款,和國有銀行不同在於民營銀行的利率會相對於大眾銀行偏高,選擇存款就要偏向利率高,本金安全幾乎不用考慮,畢竟銀行是正規的金融機構。
1、銀行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是銀行存款類的金融產品,它主要是面向個人各機構的一種大額存款憑證。大額存單相比於定期存款它更有優勢,不僅流動性強,利率也是會高於定期存款,如果儲戶的資金能達到20萬的大額存單存款門檻其實,是可以選擇大額存單會比定期存款更有優勢。
大額存單優勢:
轉讓變現。投資者可以透過大額存單轉讓變現,解決了定期存款提前領取只能按照活期利率計算理財。
靠檔計息。如果儲戶在存款期間臨時需要這筆資金,此時去銀行取款大額存單可以根據儲戶存的時間週期計算選擇靠短最近的利息給予儲戶這筆利率,而不是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計算。
存款期限自由:存款期限期限包括1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1年、18個月、2年、3年和5年共9個品種,滿足了儲戶需要短中期存款要求。
因此,如果儲戶去銀行存款,選擇大額存單是比較好的,當然需要滿足20萬的資金。
2、智慧存款。
智慧存款是民營銀行的創新存款業務,它的年化收益率一般是超過4.5%以上甚至高達5.5%左右,和大額存單相比智慧存款利率偏高(大額存單利率在4.18%左右),智慧存款也是屬於個人普通存款,如果追求存款高利,可以選擇去民營銀行辦理智慧存款業務。
智慧存款優勢:
支取靈活。支援部分支取、全額支取,且沒有支取次數和額度限制。
因此,如果儲戶選擇去銀行存款並不是僅僅可以考慮定期存款的業務,還有銀行的其他存款產品可以選擇,尤其是銀行的大額存單包括民營銀行的智慧存款利率都偏高,流動性也是比定期存款更好,滿足了儲戶在追求利率的同時也對資金需要提前支取時的要求。
-
16 # 生哥理財
無論是選擇任何存款,這筆資金存款後的利率都是趕不上通脹率,把錢放在銀行雖然每年會得到利息,但是這筆錢其實還是處在貶值的過程,看似錢多了,其實你的錢是無形中在減少,並不划算。
第一、投資理財產品。可以選擇其他的理財產品進行投資來提高收益率,因為僅僅把錢存在銀行獲取到的利率在4%左右是非常不划算的,這種利率遠遠趕超不了目前超過6%的通脹率,還處在持續的貶值過程中。對於儲戶來講存款並不是最好的方式,目前市場上有很多的基金品種選擇,考慮把錢投資到基金中採取定投的方式,每年獲取的利率比銀行存款更多,風險也會比較低。
第二、投資股票市場。不僅僅是選擇投資基金,也可以選擇在後期存在著投資機會的股市。因為隨著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後期的股市將會迎來越來越多的機會,此時如果可以選擇投資業績長期穩定股價走勢處在較低區域的個股,預計在後期透過這種投資方式或獲取到較高的回報。
綜上所述:個人是不考慮選擇存款的,目前主要是投資基金為主。對於當下的投資市場而言,股票和基金正迎來非常大的投資機會,把錢存在銀行是非常不划算的,畢竟有這種投資機會能獲取到較高的投資回報。
-
17 # 小溪小溪338332
我會選擇五年定期。如果不等錢投存在銀行利息較高,如果急需用錢則滿一年可提前提出還按定期一年利息結算比較靈活。
-
18 # 股市小獵豹
首先,銀行存款主要有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其次,目前銀行存款是不能跑贏通貨膨脹,這點你需瞭解。在此基礎上,我認為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是最為合適的銀行存款。為什麼呢?第一,大額存單,保本保息大額存單也是存款專案,大額存單的好處在於:1、相對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利率普遍較高,因此,基本上銀行的大額存單一發出,很快就被搶完。但,你不要擔心買不到,只要你想買,銀行的客戶經理會一直提醒你,也會提前給你準備好資料的。2、支援提前取現,利率是靠檔利率。也就是說,比如你存5年的大額存單利率是4.5%,但你只存3年,急需要到錢,你到銀行提前取現,將會按照3年的大額存單利率3.75%給你支付利息。定期存款如果提前取現,可是按照活期存款0.35%給你支付。3、可以轉讓,只要到期日多於7天,就可以到銀行轉讓。4、付息方式,大額存款可以按月按季度按年,也可以到期還本付息。一般其他定期存款最多給你按年支付利息。5、期限多,大額存單有1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到5年不等,定期存款最低只有3個月,且同期利率比大額存單低50-100個基點。第二,結構性存款,保本浮動收益結構性存款,就是你存在銀行的錢,有一部分是普通存款,一部分是金融屬性的衍生品。比如,你存1000元,裡面可能有950元是存款,50元是做金融衍生品,如果期限是1年,950元的利息是50元,那麼到期給你還本的是,950(本金)+50(利息)+收益(50元金融衍生品的收益),因此,不管如何,都是本金安全的(既然你選擇存款,目的就是保本)。這就是利用利息去博更好的收益。一般結構性存款的利率在2-6%不等,到期了,你可能只有2%的收益,也可能拿到6%。可以在你保本的前提下,去最求更好的收益。最後,組合建議是,50%大額存單+50%結構性存款,但是要看你的資金,因為大額存單最低是20萬起。如果你的資金較多,大額存單可以加多一些,可跟銀行談更好的利率,這就相對更加穩定。
回覆列表
看錢多少和你的承受能力了。
錢不多,風險承受度不強,就是銀行的定期存款了,建議錯配。意思就是三分之一寸一年期,年年續存,三分之一寸兩到三年,到期續存,三分之一寸五年期,到期續存。中途有事先動一年期的,再動兩到三年期的;
資金比較充足,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可以存基金(貨幣保本型或者風險小的),退出比較靈活,風險和利潤比存款高。
資金很充足,有風險意識和心裡承受能力,就不用在這裡說了,你肯定有更好的計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