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8
回覆列表
  • 1 # 人文悟宇

    我們先來看一下漢尼拔在羅馬的進軍路線。

    漢尼拔在第二次布匿戰爭中的總體戰略是實施偷襲,閃電戰,而不是攻堅戰。從上面的戰役來看,都不是攻城戰。

    這種戰略考慮是和漢尼拔本身的實力有關係的。

    首先,漢尼拔從進攻羅馬開始,一直也就只有幾萬人。而且為了橫跨阿爾卑斯山,扔掉了許多重灌備比如攻城器械等。所以說,他的部隊以騎兵為主,特別是有一支努比亞騎兵,善於運動戰,而不是攻城。

    其次,即使是卡普亞以及其它一些城邦,也是在坎尼會戰之後,歸順漢尼拔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漢尼拔除了閃電戰之外,另一個策略是分化瓦解羅馬同盟,只是沒有得到很好的效果罷了。

    第三,漢尼拔在進軍羅馬之前, 在西班牙攻打薩貢託的時候,以15萬人花了8個月的代價才打下來,可見他的攻城能力其實非常一般。

    第四,你說漢尼拔不想打羅馬城這是假的,他當然想,只不過他是想以卡普亞為軍事據點,逐步積蓄力量,徐而圖之。

    只是,他後來沒有機會了!

    坎尼會戰大勝之後,漢尼拔雖然屢次獲勝,甚至殲滅了羅馬7個軍團,但是戰爭終究停留在相持階段。羅馬的實力可見一斑。為什麼羅馬最終能夠成為存世1500年的大帝國?我想從這個時候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羅馬在義大利和漢尼拔周旋的時候,她的其它部隊在西班牙也沒閒著。大西庇阿,就是在漢尼拔跨過阿爾卑斯山後第一個與之遭遇的老西庇阿的兒子,終究成為了漢尼拔的命中對手。他橫掃西班牙,把巴卡家族苦心經營30多年的基業全數拿下。最後從西西里出發,登陸北非,兵臨迦太基。迫使漢尼拔回師迦太基,與大西庇阿決戰。

    其時,漢尼拔剛剛丟失卡普亞。卡普亞被羅馬軍隊團團包圍。漢尼拔採取“圍魏救趙”的戰術進攻羅馬,以期解救卡普亞之圍,但沒能成功,卡普亞淪陷。漢尼拔在羅馬逐漸處於守勢。

    本國都城陷入危機,漢尼拔無奈之下,撤出了縱橫16年的義大利。悲壯之情,無以言表。但更大的危機還在後面,那就是扎馬之戰的全線失利。

  • 2 # 國家人文歷史

    第二次布匿戰爭時期,漢尼拔在大敗羅馬軍團,大勝之後卻沒有直接向羅馬前進,而是在亞得里亞海沿岸大肆劫掠。很多人無法理解這是為什麼,從之後他的表現來看,到底還是年輕人,太自信也太理想化,希望卻說當地的土著部落心甘情願的歸順他卻忽略了很多重要的事情。

    當時他不斷對外宣稱:“我不是來與義大利人作戰的,而是要將義大利人從羅馬的主宰下解放出來。”同時准許每個義大利城邦恢復舊日疆界,釋放羅馬盟邦的戰俘而不索贖金,希望以此削弱土著各邦對羅馬的向心力。但他在這個問題上犯了想當然的錯誤:漢尼拔理解土著人民對外來征服者的憤恨,並揣測羅馬治下的情形也是如此。他天真的以為,一旦揮舞“自由”大旗,同時重挫羅馬軍隊,羅馬的盟邦們一定會接連投入他的麾下。然而,漢尼拔忽略了一點很重要的事:羅馬與迦太基各自對盟邦或附庸國的統治方式大有不同:羅馬較為寬厚,迦太基極為苛刻。與羅馬的長期交往甚而融合導致多數義大利城邦自視為羅馬的平等夥伴,迦太基人卻素有狡詐、不義、殘暴的惡名。在義大利半島各邦眼中,迦太基人文化古怪,宗教迥異,乃十足的野蠻人,因而漢尼拔的勸誘缺乏真正的吸引力。

    此外,就在他到處劫掠順便“傳教”的過程中,羅馬這邊卻加緊重新備戰,幾乎動員了全部力量來支援政府以及軍隊,這樣就使得漢尼拔喪失了先機。歸根到底,兩個帝國的命運還是要在戰場上來決定。

  • 3 # 花樣歷史

    感謝邀請!在公元前218年,迦太基人和羅馬人之間的第二次布匿戰爭爆發,迦太基皇帝漢尼拔率領他的軍隊開始對義大利的大規模軍事遠征。當漢尼拔越過阿爾卑斯山突然出現在義大利的北部時,猶如神兵從天而降,大出羅馬人意料之外,整個羅馬都被恐慌不安所籠罩。之後不久,漢尼拔率軍直搗義大利中南部,在特拉西美諾湖、坎尼等會戰中,多次大敗羅馬軍隊,尤其是坎尼戰役後,羅馬可謂已陷入絕境,漢尼拔幾乎就要實現其征服羅馬的夢想了。

    然而在這個時候,漢尼拔卻突然停止繼續進軍了,最後乾脆回到了自己的故鄉,為什麼漢尼拔不一鼓作氣攻下羅馬城呢?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羅馬城方面的原因,首先羅馬那個時候還處於上升期,統治階級內部,統治階級與平民之間的矛盾並不突出,因此,在面對共同的敵人時,羅馬全城上下一心,想要在兵臨城下的時候保家衛國,因此戰鬥力強大,士氣旺盛!其次是羅馬軍隊有著比較完善的組織機構和士兵來源,並且也正處於擴張的狀態之中,迦太基以奇兵取勝之後,在圍困戰中反而處於不利的位置。

    第二個原因是迦太基方面的原因。首先迦太基統治階級內部明顯分為兩派:一派代表大土地所有者的利益,主張主要維護和鞏固在非洲的利益;另一派為商業集團,主張繼續進行海外擴張,擴大在海外的利益。漢尼拔在面對這兩派的時候,並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其次是漢尼拔的軍隊勞師遠征,又沒有得到政府的全力支援,並不能夠支撐起長期的圍困戰。

    而羅馬城易守難攻,只有採取圍困的方式讓其投降,這樣的客觀條件並不具備,所以漢尼拔見好就收,及時撤軍了!

  • 4 # 燕山史話

    1.漢尼拔在軍事史上具有崇高地位被譽為“戰略之父”,拿破崙甚至認為漢尼拔軍事水平在亞歷山大和凱撒之上,因為漢尼拔“單槍匹馬”向古代世界最堅強的公民兵挑戰。提出這個問題的歷史背景是在第二次布匿戰爭期間(公元前218年-前201年),漢尼拔軍事上出其不意,翻過比利牛斯山,穿過高盧,翻越阿爾卑斯山突襲羅馬共和國的義大利地區。

    2. 阿庇安在《羅馬史》中三次提到漢尼拔對羅馬城的威脅,尤以公元前216年坎尼大捷以後 , 漢尼拔兵威極盛之時機會最好。下文將逐條具體分析下漢尼拔為何不進攻羅馬城:

    一、根本原因是漢尼拔與羅馬之間軍事、政治上的懸殊差距。羅馬是當時古代最強盛,政治 、軍事基礎最堅實的強大國家。

    據波利比烏斯記載:當漢尼拔開始進攻的時候 , 羅馬和盟軍能拿武器戰鬥的總人數為步兵70餘萬, 騎兵7萬,羅馬城還留有一支隨時可以參加任何戰鬥的後備軍,共有步兵5萬,騎兵3500人。據阿庇安記載:漢尼拔出徵時帶有步兵 9萬 , 騎兵12000人;而透過半年跋涉到達義大利人數僅剩2萬步兵,9000騎兵,儘管在高盧地區補充當地兵源2萬人,但總數不超5萬人。

    由以上的資料可以看出,漢尼拔所率領的迦太基軍隊與羅馬差距明顯。

    二、羅馬人軍事指揮藝術的改進,採用了正確的持久戰略。

    隨著羅馬接二連三的失敗,義大利中部和南部的許多城市和部落都背離羅馬,向漢尼拔投降。 西西里島上的敘拉古宣佈脫離羅馬, 馬其頓國王菲力五世也願意與漢尼拔結盟 。但這並沒有從根本上摧毀羅馬的實力 , 羅馬政府還有能力組織軍隊進行抵抗 。他們在戰略上採取了 “持久戰” 的方針 , 使孤軍深入義大利半島的漢尼拔久戰不支。

    早在特拉西美諾湖戰役之後 , 羅馬就起用足智多謀的費邊為主帥, 負責與漢尼拔軍 隊的作戰行動 。費邊不打算與漢尼拔較量高下 , 決一死戰 , 而是希望靠著充裕的時間、 金錢和兵力挫傷敵人不可一世的銳氣 , 使這支資源貧乏、兵力不足的軍隊逐步損耗 , 直至衰竭 。

    三、漢尼拔屬於客場作戰,羅馬本土主場作戰優勢明顯。

    首先,羅馬人可以利用對於地形和地理位置的熟悉對付漢尼拔。據阿庇安記載,公元前207年,漢尼拔的兄弟帶著4萬8千多步兵 8千多騎兵和15頭戰象組成的一支援軍,由於不認識道路而被羅馬人輕而易舉地消滅了。

    其次,羅馬人雖然遭到傷亡,但他們可以得到不斷的補充。在最初對羅馬不利的前幾年更是如此,例如在公元前218年(第二次布匿戰爭的第一年),當羅馬人聽到特利比亞河畔之役失敗的訊息後,立即 “在自己公民中徵集了一支新軍,和那些已經在波 河河畔的軍隊算在一起,共達十三個軍團,他們從同盟者中召集的軍隊又兩倍於這個數目”。因此,羅馬人可以長期堅持對漢尼拔的戰爭。

    最後,戰爭長期在羅馬國土上進行,結果激起了羅馬公民高度的犧牲精神和愛國熱情。阿庇安記載,公元前211年,當漢尼拔兵臨羅馬城下時,雖然羅馬陷入危機中,但 “他們還是做了在這種形勢下所能做的一切。那些能夠拿起武器的人守著城門,老人登上城牆,婦女和兒童運輸石頭和投射器,而那些田野中的人匆忙地集合起來,走入城市……到處是各方面互相鼓勵的聲音”。

    四、漢尼拔沒有得到國內充分的支援,執掌迎太基國家大權的農業貴族奴隸主拒絕支特漢尼拔 , 更使得漢尼拔軍處境維艱。

    戰爭初期,漢尼拔在和羅馬人交戰中損失很大,請求迦太基人給予援助。但其政敵卻嘲笑他說 “真不能理解,當漢尼拔說他正在打勝仗的時候,怎麼還會請求援助”。

    戰爭後期,在西班牙的新迦太基城被羅馬人攻陷,義大利的第二大城市加普亞被羅馬人收復,漢尼拔之弟哈士多路巴率領的援軍在途中被羅馬人消滅,戰爭出現危局時,抱有偏見和狹隘眼光的迦太基統治者,不僅看不到戰爭已對自己不利,相反卻唯恐 “漢尼拔戰勝羅馬後會奪取迦太基政權,因而置危局於不顧” ,致使漢尼拔被困在義大利南部。

    綜上所述,對於深懂“見機行事”的“戰略之父”漢尼拔來說,強行進攻羅馬城無異於以卵擊石。由於迦太基本身的實力不足以和羅馬一決雌雄,再加上異地作戰,羅馬避其鋒芒等因素,導致漢尼拔不得不做出在義大利長達16年之久而無法進攻羅馬城的決策。“儘管漢尼拔最後失敗了,但他是世界上最崇高的失敗者”。

    參考文獻:《論布匿戰爭性質的轉換》 劉自成;

    《漢尼拔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 楊俊明;

    《戰略之父——漢尼拔》 張曉校;

    《試析“常勝”將軍的失敗》 陳德賢

  • 5 # 老威觀史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漢尼拔是西方歷史上的“戰略之父”,我們很多人對他的印象還停留在坎尼戰役上,但實際上在他從西班牙出發到今天的法國西南部再翻越阿爾卑斯山脈進入到義大利,以及在義大利的一系列作戰,都是他之前規劃好了的,整個全部的行動都是在他的戰略規劃之中,而不是一兩場戰役,因此他才成為了西方的“戰略之父”。

    要知道漢尼拔當時為什麼不進攻羅馬城,我們就要從他的生平說起。

    立志對抗羅馬

    一切都要從第一次布匿戰爭的晚期說起,當時迦太基和羅馬爭奪的主要焦點就在西西里島。漢尼拔的父親哈米爾卡·巴卡作為迦太基的統帥,負責後期西西里島迦太基陸軍同羅馬陸軍的作戰。雖然他作戰英勇,也取得了不少的戰果,但是終究無力迴天,第一次布匿戰爭中,迦太基的海軍被羅馬海軍徹底擊敗(迦太基只能說是海軍大國不能說是海軍強國),從而最終失去了西西里島的控制權。

    從西西里島回來之後,哈米爾卡·巴卡就去了西班牙,並帶上了漢尼拔。他在西班牙建立了迦太基人的殖民地,並被迦太基任命為西班牙總督。漢尼拔從小在父親的薰陶下就立下了自己的誓言“終生與羅馬為敵”。

    在漢尼拔的父親死後,漢尼拔繼承了西班牙總督的職位,並且積極籌劃對羅馬的進攻。

    漢尼拔的師傅——亞歷山大戰術

    漢尼拔實際上的師傅是亞歷山大,是的,你沒聽錯。從戰術到戰略,實際上漢尼拔一直都是師承亞歷山大。漢尼拔有希臘語的教師,他經常聽希臘語教師講關於亞歷山大的故事,從那些故事中,漢尼拔逐漸學會了亞歷山大的戰術精髓——步兵與騎兵結合的戰術。

    很多時候我們都誤以為亞歷山大是靠的當時天下無敵的馬其頓方陣獲勝的,實際上並非如此,馬其頓方陣只起到了一半的作用,另一半的作用就在於騎兵。亞歷山大一般來說是用馬其頓方陣重步兵頂住對方的主攻,吸引對方的主力,然後出動自己安排的側翼的騎兵(他每戰都親自帶領他的精銳“夥友”騎兵衝鋒)發動進攻,或是擾亂對方陣型,或是繞到對方身後發動突擊,從而打亂對方全軍的部署,造成對方全軍混亂,從而獲勝。

    圖中這種畫叉的部隊為步兵,粗線條的為重步兵,馬其頓這邊就是馬其頓方陣,細線條的是輕步兵。

    圖中這種情況的代表騎兵,帶星星的部隊為國王親自帶領的部隊。

    紅色為亞歷山大軍,紫色為波斯軍。

    這是戰前雙方的部署,馬其頓這邊是騎兵都在側翼,中間主要是馬其頓方陣士兵負責防守,一開始亞歷山大就帶領他的親衛隊,“夥友”騎兵在側翼與波斯軍的騎兵交手。

    隨後波斯發動了全面的進攻,亞歷山大的左翼部隊對上了對方的右翼部隊,中間的馬其頓方陣主要是頂住了對方的“不朽軍”的衝擊,右翼的部隊拖住了對方左翼的進攻,這個時候,戰場在一瞬間出現了一個空檔,亞歷山大瞅準了這個空檔,率領他的精銳騎兵直接衝向了波斯國王大流士。

    結果大流士擋不住亞歷山大的進攻,從戰場逃跑,這就導致了波斯軍的全軍潰敗,接下來就是收拾殘局了,波斯軍不斷的從戰場上逃跑,自然就無法形成有效的抵抗,最終被馬其頓軍擊敗。

    所以,亞歷山大實際上是一種步兵和騎兵組合的戰術,其原理就在於充分利用馬其頓方陣的超高防禦力擋住對方的正面進攻,然後利用騎兵的高速機動性衝亂對方的陣型,使對方混亂從而取勝。這既需要軍隊有高度的紀律性和服從性以及戰鬥力,也需要統帥能夠準確地把握戰場的形勢,根據形勢的變化及時而準確地調整自己的戰術策略,而這些在亞歷山大時代都實現了:即有一個超一流的統帥,亞歷山大,也有身經百戰、戰鬥力強悍的軍隊。

    這個戰術的關鍵在於步兵和騎兵的比例,是的。比如羅馬軍團,一個軍團總人數為4000-5000人,騎兵為300,一般來說,步兵:騎兵都超過了10:1的比例。而亞歷山大的部隊中,一般是步兵:騎兵為6:1的比例。

    那麼我們再看看漢尼拔最為著名的坎尼戰役:

    坎尼戰役中,羅馬為步兵80000人,騎兵6400人;迦太基為步兵38000人,騎兵10000人。從軍隊構成來看,羅馬步兵:騎兵超過了10:1的比例,而迦太基方面步兵:騎兵為不到4:1的樣子。

    這是當時的對陣圖,基本漢尼拔就是用重步兵負責防守、牽制羅馬主力軍團重步兵的進攻,只是有點變化,在於他把精銳部隊放在了兩翼,中間的前面是弱兵,後面是最精銳的重步兵,在交手的時候羅馬大軍就順理成章地進行了中間突破,從而形成了一個口袋陣,羅馬大軍就往口袋裡鑽了。之後漢尼拔出動了騎兵,也是則側翼,擊敗了羅馬的騎兵,因為漢尼拔手上騎兵比羅馬人多,10000對6400,而且漢尼拔的騎兵戰鬥力也強於羅馬騎兵,所以很快漢尼拔的騎兵就擊潰了羅馬騎兵,之後漢尼拔的騎兵繞到了羅馬軍的背後,從而實現了對羅馬軍的合圍。

    這種戰術就是亞歷山大的戰術,只是有些變化而已,基本思路不變,就是重步兵牽制對方主力,負責防守,然後利用騎兵的機動性繞到對方的背後,只不過亞歷山大一般是打亂對方的陣型,而漢尼拔則是合圍對方,其實都是一個套路。

    戰略安排

    漢尼拔除了戰術上師承了亞歷山大之外,在戰略上也師承了亞歷山大。

    亞歷山大在數次與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交手的過程中,都放走了大流士三世,因為他知道一味地追擊大流士只能造成無謂的傷亡。直到亞歷山大把大流士三世所有重要的城市都佔領了以後,才真正地追擊大流士三世,直到他被自己的部下殺死。

    漢尼拔也是如此,當時的羅馬帝國,實際上是以羅馬為中心,外加N多的同盟城邦組成的羅馬同盟。漢尼拔的戰略就是想通過幾次大型戰役打垮羅馬軍之後,再逐步地瓦解羅馬同盟,將更多的城邦納入他的麾下,等到所有的城邦都歸順他以後,再發動對羅馬的總攻。

    當然,當時的羅馬城高大堅固,且人口眾多,多達50萬人,以他現有的兵力確實也是攻不下來的,但更多的是出於瓦解羅馬同盟的原因,這點就是學的亞歷山大了。

    當漢尼拔剛從西班牙出發的時候,他有90000步兵和12000騎兵以及部分戰象。他分出了20000士兵防守迦太基本土(後來證明這是對的,羅馬在戰爭爆發後發動了對迦太基本土的進攻),還分出了12000人防守西班牙。

    漢尼拔的進軍是這樣的,首先漢尼拔進攻了羅馬帝國在西班牙地區的同盟城邦,這等於對羅馬宣戰,一開始羅馬人認為迦太基進攻的地方不是西班牙就是西西里,於是派出兩支部隊,一支防守西班牙,一支防守西西里。

    而在漢尼拔攻下羅馬在西班牙的同盟城邦後,就翻越了今天法國和西班牙邊境的比利牛斯山脈,這個時候羅馬認為漢尼拔應該會進攻他們在今天法國的馬賽城邦,當然也是羅馬的同盟城邦。但是漢尼拔並沒有進攻馬賽,而是消失在了今天法國西南部的茂密的叢林裡。

    這一連串的動作搞的當時羅馬分不清漢尼拔到底要進攻那裡,實際上漢尼拔的目標是義大利,這個是羅馬一開始並沒有想到的。就這樣,漢尼拔在羅馬不知情的情況下翻越了阿爾卑斯山,當然,他的翻越也是損失慘重,損失了33000名士兵,翻越阿爾卑斯山後,他只剩下了26000名士兵,其中20000名步兵,6000名騎兵。

    當然,這個情況也在他的計劃中。

    當漢尼拔出現在阿爾卑斯山南側的時候,羅馬人才如夢方醒,發現漢尼拔原來要進攻的是義大利本土。但是那個時候他們在義大利北部的兵力並不多。漢尼拔抓住機會打了幾場勝仗,吸引了當地的高盧人加入了他的隊伍,人數擴張到了50000人。

    之後就一路南下,接連殲滅了數支羅馬軍團,戰術基本都是步兵吸引對方進攻,騎兵迂迴發動攻擊,從而實現對對手的背後包抄,獲得戰役勝利。可以說亞歷山大的戰術精髓漢尼拔是學的爐火純青了,當時能夠看懂亞歷山大戰術的人很少,除了漢尼拔也就只有後來的西屁阿,羅馬軍事統帥,在扎馬戰役中擊敗了漢尼拔。包括當時的馬其頓國王腓力五世,也只會用馬其頓方陣作戰,不會用騎兵作戰。

    頑強的羅馬和堅固的羅馬同盟

    在坎尼戰役之後,由於羅馬軍團損失慘重,漢尼拔實際上可以直接進攻羅馬城了,但是漢尼拔沒有這樣選擇,而是選擇進攻義大利南部,在那裡佔領一些港口,等待迦太基國內的增援,另一方面就是瓦解羅馬同盟,吸引更多的城邦加入他對抗羅馬。

    但是戰爭到了這裡,漢尼拔失算了。

    羅馬同盟非常堅固,因為羅馬從公元前753年建國到第二次布匿戰爭的500多年裡,一直在不斷地吸收同盟城邦加入他們。他們和同盟城邦之間一直都是一種平等關係,每次出征打仗,羅馬人出一半士兵,同盟城邦出一半士兵,獲勝之後戰利品也是羅馬一半,同盟城邦一半。而且那個時候的羅馬人非常守信用,能夠為同盟城邦提供保護。不少被羅馬擊敗的城邦,羅馬並沒有把城邦的人賣為奴隸,而是給他們自由,甚至允許他們成為羅馬公民。透過500多年的演化,實際上當時基本整個義大利的羅馬同盟已經被羅馬化了,是羅馬的文化被羅馬同盟普遍接受並認同,所以願意背叛羅馬同盟而投靠漢尼拔的城邦少之又少。

    因此漢尼拔在之後的數年裡一直在義大利南部和羅馬消耗著,但是漢尼拔的部隊得不到多少補充,一直在減少,而羅馬及其同盟卻一直有著很強的恢復能力。再加上迦太基海軍被羅馬海軍完全遏制,漢尼拔始終沒有得到過多少國內的增援,以至於在義大利後來就幾乎沒有什麼作為了。

    隨著部隊的不斷減少,以及最後從西班牙出發的援軍被羅馬軍團殲滅,西屁阿率領羅馬軍團奪取了漢尼拔的老巢西班牙,漢尼拔最終不得不從義大利撤回了迦太基。

    因此綜合以上來說,在坎尼戰役獲勝之後,漢尼拔是可以進攻羅馬的,但是那個時候羅馬城防堅固且人數眾多,漢尼拔的力量不足以攻克羅馬城,而漢尼拔出於戰略考慮,計劃先瓦解羅馬同盟,等到力量足夠強大的時候再攻下羅馬城,但是事與願違,羅馬同盟他始終沒能瓦解,到最後軍隊在義大利消耗的差不多了,也就根本無力進攻羅馬城,最終從義大利撤退回到了迦太基。

    參考文獻:《羅馬人的故事》日 鹽野七生

  • 6 # 六菠蘿說歷史

    我是六菠蘿,閩南小生一枚。

    漢尼拔沒有病,也不傻。所以不會去進攻羅馬城。

    漢尼拔作為北非強國迦太基的一個年輕將領,確實是有一定的軍事才能。但更多的是為了鞏固他的家族在迦太基的統治。

    首先,實力達不到。三次布匿戰爭,哪一個迦太基贏了?最多重創了羅馬軍團。這還僅僅是海戰,陸戰並沒有大規模進行。

    其次,他沒有勇氣。這樣說很多人不服氣,什麼特拉稀美諾胡戰役全殲羅馬軍團,什麼坎尼戰役讓羅馬軍隊摸不著北。實際上,這已經是迦太基的全部實力了。如果跟羅馬全面開戰,迦太基不想活了嗎?

    最後,士兵們不願意。翻越比利牛斯山,越過多瑙河,去攻打義大利北部,前期固然取道不菲的成績,然而自身損失極大。這個時候,就跟亞歷山大一樣的境遇了。士兵們覺得已經不是榮譽的事情了,而是一種冒險。

    事實上,正是因為士兵的不願意(也包括羅馬的圍困),才導致漢尼拔最終沒有進攻迦太基。

  • 7 # 鴻蒙盤古

    漢尼拔,一個羅馬帝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一個名字已經鐫刻在歷史傑出軍事家墓碑上,被西方人尊為“戰略之父”的伽太基傳奇

    01

    自古英雄出少年

    漢尼拔從小親眼目睹了強大的義大利人,對他的祖國一一伽太基帝國的入侵。也親眼看到了他的父親,是如何英勇的同羅馬人作戰,但最終都因實力不濟,為伽太基奉獻出生命的英雄壯舉。

    戰爭中逐漸長大的漢尼拔,在13歲的時候,就在他的父親面前發下天誓:要一生與羅馬人為敵,一生與羅馬人征戰!要奪回屬於伽太基人的一切!要把羅馬人帶給伽太基人的苦難與災害,數倍於已的還給羅馬人,要讓伽太基的鐵蹄踏遍羅馬城!

    正是在這樣偉大的理想和願望驅使下,伽太基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統帥誕生了!

    02

    漢尼撥,伽太基人的英雄,羅馬人的剋星

    漢尼拔,這位成長於伽太基的英雄,傾盡全部的智慧、勇敢和才華,為伽太基奉獻了一生。

    漢尼拔率領著自己的軍隊,驍勇善戰,把羅馬人打的丟盔棄甲,從羅馬人手中奪回了他父輩創下的基業,為伽太基奪回了當年淪陷的大部分土地,為伽太基帝國贏得無上榮光。

    漢尼拔名垂青史的經典一戰:是創造了歷史上軍事奇蹟的,越過阿爾卑斯山,千里奔襲並橫掃羅馬帝國一役。

    公元前218年4月,25歲的年青統帥漢尼拔親自率領38000步兵、8000騎兵,還有37頭戰象,翻越阿爾卑斯山,從羅馬人意想不到的防守薄弱的腹部,像一把尖刀一樣直接切入古羅馬帝國北部。這場戰役,創造了戰爭史上經典的奇襲戰略。漢尼拔軍一路上攻城無數,戰無不勝,刀鋒所指,敵兵紛紛潰敗。

    03

    棄攻羅馬城,漢尼拔留給歷史天空的一片疑雲

    最後漢尼拔率領他的軍隊,殺到了羅馬城下。本以為漢尼拔軍當時士氣高昂,兵鋒正盛,應當順勢進攻羅馬城,把羅馬帝國的“大腦”給一舉拿下。

    但是令世人沒有想到的是,漢尼拔率軍殺到羅馬城下後,卻沒有進攻羅馬城,而是選擇了放棄攻打羅馬城。

    這給後世留下了許多種揣測:有人說漢尼拔雖然攻勢正盛,但是他攻到羅馬城下的時候,只有不到4萬人的部隊。而且漢尼拔軍攻城的重灌備,在征戰途中已經全部損失殆盡。另外,羅馬城城牆堅固,且守軍是羅馬帝國的精銳部隊。而且羅馬城還與友邦遙相呼應,如果漢尼拔軍久攻不下,容易腹背受敵,所以漢尼拔選擇了放棄進攻羅馬城。

    還有的說法是:當時伽太基國元老院裡,有人對漢尼拔十分嫉妒。如果他把羅馬城打下來以後,就等於將整個羅馬帝國徹底清除,這樣那些元老們就會高枕無憂了,就會覺得漢尼拔是一個無用的人了,而且是一個手握重兵的危險人物。那樣就可能應了中國古代的一句話:飛鳥盡,良弓藏一一漢尼拔很可能會面臨“走狗盡,狡兔烹“的悲慘局面。所以漢尼拔沒有將羅馬人趕盡殺絕。因為有羅馬這隻臥榻之虎在旁,伽太基元老們就必須留著他,倚重他,不敢對他起異心……

    不管眾人怎樣猜測,這已經是漢尼拔留在歷史天空中的一片疑雲,已經永遠無法說清楚了!

    因為他作為一名優秀的軍事統帥,已經看到了自己統領的軍隊,在表面的強勢下隱藏著的巨大危機:經過千里奔襲作戰,漢尼拔的軍隊已是強弩之末。雖然士氣振奮,但是面對羅馬城這座堅不可摧的堅固堡壘,弄不好城堡沒有攻下來,自己卻被擊個粉身碎骨!於是,他還是做出了明智的選擇。否則他真有可能腹背受敵,致全軍覆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情感上,有沒有一輩子不變心的那種人?一輩子不變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