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蒜薹扎辮子。
13
回覆列表
  • 1 # 程小慧的幸福生活

    大蒜出現這種情況叫“二次生長”,俗名叫“扎小辮”。引起大蒜二次生的原因比較複雜,但常見的原因是:氮肥施用過量,年前植株徒長,抗凍性降低(播種期過早或過晚,也會降低蒜苗的抗凍性),冬季遇到比較低的氣溫,大蒜的鱗莖處遭受凍害,由於補償效應,便會出現二次分化生長,最後的表現就是在蒜薹邊上長出小蒜苗。

    大蒜“扎小辮”後,會影響蒜薹的產量和質量,降低蒜薹的收入,同時,對蒜頭的產量也有一定的影響。總之,要採取綜合的措施來預防大蒜的“二次生長”(如:合理施肥、適期播種、覆蓋地膜、澆好越冬水、噴灑防凍劑等)。

  • 2 # 天涯海角開心一刻

    這個問題確實是個問題,大蒜出現這種現象叫二次生長,俗稱“小扎辮”、有的地方叫“長暴牙”,各有說法不同。引起大蒜二次生長的原因有很多如:氮肥施用過量、年前植株徒長、抗凍性降低、(播種期過早或過晚都引起抗凍性降低)冬季遇到比較低的氣溫時,大蒜的鱗莖處遭到凍害,由於補償效應,便會出現二次生長現象,最後就是在蒜薹的旁邊長出小蒜苗。若大蒜出現大面的二次生長後,會影響蒜薹的產量和質量,也會降低蒜薹的經濟效益。總之,要採取大蒜第二次生長的預防措施如:合理施肥、適期播種、覆蓋地膜、澆好越冬水、噴灑防凍劑等。以上這些小常識僅供大家參考而巳,主要還是要相信科學種田,不然.等發現問題就來不及啦。謝謝大家的共同探討,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 3 # 鳳崗吃貨

    各位三農家人們,大家好!這次,就大蒜丶蒜薹的種植丶收成等相關問題的知識與家人們分享學習一下:

    種植過大蒜的家人們都知道,有時候,大蒜不出蒜薹,可是會長出很多小的蒜薹,這是怎麼回事呢?經過了解後得知,出現這種情況叫“二次生長”,我們當地叫“扎辮子”。而引起大蒜二次生的原因是比較複雜的,但是經常見的原因是:氮肥施用過量,年前植株徒長,抗凍性降低(播種期過早或過晚,也會降低蒜苗的抗凍性),冬季,遇到比較低的氣溫,大蒜的鱗莖處遭受凍害,由於補償效應,便會出現二次分化生長,最後的表現就是在蒜薹邊上長出小蒜苗再長出小蒜薹。

    大蒜“扎辮子”後,會影響蒜薹的產量和質量,降低蒜薹的收入,同時,對蒜頭的產量也有一定的影響。總之,要採取綜合的措施來預防大蒜的“二次生長”(如:合理施肥、適期播種、覆蓋地膜、澆好越冬水、噴灑防凍劑等)。

    那麼,如何才能讓大蒜、蒜薹的產量更好呢?下面,為家人們分享一些種植方法,以供參考:

    第一:

    1:選苗:

    選擇大頭、少瓣、抽薹力弱、休眠期長、蒜頭重50g以上的品種,生產蒜薹則選擇抽薹早、薹粗長的品種,在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

    2:播種:

    選擇土壤疏鬆、地勢一燥平坦,排灌方便、富含有機質的肥沃的保肥水能力強的砂壤地塊進行栽培。播種前要求深耕、精細整地,深翻土壤30~40cm,整平土壤作畦,畦寬3m,且播種前,撒施基肥。規模化栽培時,播種一般適宜深度為3~4cm,密度為行距16~18cm,株距8~12cm左右,667㎡栽4萬株上下。

    3:田間管理追肥:

    (1):幼苗期:每667㎡施入複合肥15~20kg以補充底肥不足。

    (2):花莖伸長期:每667㎡追肥複合肥15~20kg,確保養分充足,促使其旺盛生長。

    (3):蒜頭膨大期:蒜薹收穫後,蒜頭收穫前結合灌水每667㎡追施大蒜專用複合肥10~5kg,以確保豐富的養分促進蒜頭膨大。

    4:澆水:

    (1):大蒜播種後,保持土壤水分充足、且不積水,確保出苗整齊。

    (2):幼苗期,根據土質灌水1~2次,促進根系發育,培育壯苗增強幼苗抗寒性。

    (3):花芽、鱗芽分化期,及時澆返青水。

    (4):蒜薹伸長期,加強肥水管理,要連續澆水,保證畦面不幹,以水促薹促進葉片生長,蒜薹採收前2~3d停止澆水,增加韌性,以利採薹貯運。

    (5):蒜頭膨大期,在蒜薹收穫後澆水,保持畦面不幹,忌曝曬,防蒜頭灼傷,直到收穫前5d停止灌水,促進葉部的同化物質加速向蒜頭轉運。

    第二:

        

    我們知道,大蒜生產的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收穫蒜頭,二是收穫蒜薹。近幾年,由於蒜薹耐貯存,上市時間長,經濟價值高,因而多以收穫蒜薹為主。但有的蒜農由於沒有掌握栽培技術,蒜薹667m2產量僅400-500kg左右。那麼怎樣才能更高產呢,現將栽培技術要點總結如下:

        一:選用良種

        選擇以收穫蒜薹為目的的品種。

        二:精選蒜瓣

         選擇瓣大而勻稱、色白、莖盤好、無黴爛的蒜瓣,去除小瓣、夾芯瓣、變黃瓣、失水瓣,每百瓣蒜重400g以上,667m2用種量160kg以上。

        三:整地施肥

         選擇土質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塊,嚴禁使用前茬是大蔥、洋蔥、大蒜、韭菜的地塊。深耕25cm,耕翻前每667m2用雞糞3m3、三元複合肥50kg、稀土微肥3kg作基肥。做成畦面寬1.2-1.5m,畦埂寬25-30cm的平畦。

        四:蒜種處理

        1:剝去莖盤

    用手把蒜瓣的莖盤剝去,有利於早生根。

        2:剪皮露尖

    用剪刀剪去蒜瓣的尖皮,露出尖肉,有利於出芽。

        五:播種

         1:播種時期

    山東一般在9月下旬、10月上旬播種,以使植株冬前能達到一定的生長量,否則產量低。

         2:株行距

    行距18-20cm,株距6-8cm,如選用"高密四六瓣",667m2栽5.8萬-6萬株;用"蒼山大蒜"667m2栽5萬-5.2萬株。

         3:播種方法

    行距較寬時,可開溝點播,溝深6-7cm,按株距要求下種,種瓣直立插入溝底鬆土中,然後摟平,使種瓣頂部蓋土厚3cm。行距較窄不便開溝時,可用插孔器播種。插孔器是釘在一塊木板上的一排手指粗細的長6-7cm的短木棍,然後安上木柄以便操作。播種時用插孔器打孔,然後把蒜瓣放入孔內,用小木棍或手指把蒜瓣壓入孔底部,用土填實孔眼。

         4:澆水覆膜

    播完種後,用石滾順畦鎮壓一下,使土壤上實下松,地面平實,然後大水漫灌。水滲下後,及時壓上除草膜或黑色地膜。以減輕草害。然後用土壓實地膜,使地膜緊貼地面,蒜芽出土時可自動頂破薄膜生長,若不能自己破膜,仍需人工破膜。

        六:幼苗管理

         1:澆越冬水

    在小雪前可澆1次越冬水,以利越冬。

         2:春季生長管理

    3月上旬,日平均氣溫達到7℃時,幼苗開始返青生長。此時儘量不要澆水,直到發棵生長前才進行澆水,並隨水施入尿素10kg、氯化鉀10kg。

        七:發棵期管理

         1:水肥管理

    進入4月份,植株開始發棵,這時平均氣溫在13-20℃,此時生長很快,需肥水量很大,因而4月上旬隨水667m2施入尿素10-15kg、氯化鉀10kg,4月底667m2再隨水施入尿素10-15kg、氯化鉀10kg。發棵期一般每8-10天澆水1次,保證土壤見幹見溼,水分過小或過大都易引起植株早衰。

         2:防治病蟲害

    返青後發棵前是蒜蛆產卵的時期,可用辛硫磷防治。如發生白腐病、幹腐病,可噴施甲基託布津或代森錳鋅1-2次防治。

        八:抽薹期管理

        抽薹期是大蒜需水最多的時期,此時葉片完全形成,天氣炎熱,植株蒸騰量和土壤水分蒸發量也隨之增大,要5-6天澆水1次,保持地面溼潤,促進蒜薹生長髮育,採收前3-4天,停止澆水。

        九:蒜薹採收

         蒜薹應適時採收,過早不易採收蒜薹,從而降低產量,過晚則易木質化。收穫適期為總苞變白,上部薹身由直變彎。宜在午後採收,此時植株薹身輕度萎蔫,韌性增加,可減少斷薹。也可用針在葉鞘部豎直劃一下,然後向一側拉薹,這樣可提高產量20%以上,但此法採收的蒜薹不宜冷藏,應引起注意。蒜薹採收後應立即施1次氮肥,可用碳酸氫銨10-15kg/667m2,施肥後澆1次透水以促進蒜頭生長。及時控制庫內溫度,保持庫溫均勻一致。根據包裝和堆碼方式的不同,庫溫可控制在-1~3℃之間

    第三

    (1):選擇適宜品種

    選擇蒜薹粗壯、蒜頭外觀顏色一致、瓣數相近且均勻飽滿的品種,如四川二水早、雲頂早、青龍白蒜、蒼山大蒜等。

    (2:精細整地

    土壤經深翻並整細、整平,然後按2米規格放線,做成畦面寬1.8米的畦面,兩邊開挖寬20釐米,深15釐米豐產溝,結合整地每667米2施土雜肥4000~5000千克或腐熟有機肥2000~2500千克、餅肥150~200千克及適量化學肥料。

    (3):適期播種,合理密植

    北方地區9月中、下旬播種。蘇北地區9月上、中旬,長江流域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華南地區8月上、中旬。播前噴除草劑並用寬2米、厚0.004毫米的地膜覆蓋。將選好的蒜種先用井水浸泡12~16小時,撈出後再用10%的石灰水浸泡30分鐘,再用0.2%磷酸二氫鉀水溶液浸4~6小時,撈出後按行距18~20釐米、株距7~8釐米播種,播深3~4釐米,每667米2栽40000~50000株。

    (4):科學管理

    一是及時破膜放苗,對不能自行破膜的幼苗要及時進行人工輔助出苗,用小鐵絲彎成小鉤進行破膜引苗;二是加強肥水管理,根據天氣變化情況澆一次越冬水,黑龍江在10月下旬,華北平原在“小雪”前後,蘇北地區在大雪前後,翌年初春澆返青水,黑龍江4月上旬,華北地區3月中旬,蘇北地區3月上旬,並結合澆水追施氮素肥料,特別要重施薹肥,孕薹肥提早到爛母前5~7天追施,促薹分化。在露尾前10~15天重施薹肥,每667米2可追尿素15~20千克或大蒜專用肥15~20千克,露尾後噴施微肥,促薹快速生長。採薹前3~5天停止澆水;三是適時採收。當蒜薹彎曲似秤鉤,薹苞明顯膨大,顏色由綠轉白,薹近葉鞘又有4~5釐米長變成黃色時,即可採收。

        

    1:貯藏方法

    1:掛藏法:

    大蒜晾乾後,經挑選,剔除機械傷、腐爛或皺縮的蒜頭,編成辮子。夏秋之間放在臨時晾棚、冷房或通風貯藏庫內,冬季要避免受潮、受凍。也可將蒜頭假莖用鐵絲串起來,懸掛在通風保溫處,使蒜頭自然風乾。

    2:窖藏法:

    選擇地勢較高、乾燥、土質堅厚、地下水位低的地塊挖窖。在窖內安設通風道,窖藏期間要定期檢查,隨時除去腐爛或變質的蒜頭。此法利用窖的低溫、低溼等條件使大蒜有一個穩定的貯藏環境 。

    3:冷庫貯藏法:

    入庫前先對大蒜預冷降溫,當大蒜體溫接近0℃時,便可入庫貯藏。貯藏時將蒜頭擺放在架子上,以便通風。

  • 4 # 明雨雪

    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是氮肥使用較多,我的老家主要有蒜苗起了火風也會造成蒜苗不出苔或者生長很多小蒜薹還有就是抗凍性降低,或者播種時間不合適也會降低蒜苗的抗凍性,如冬季遇到極低的氣溫,大蒜的鱗莖處遭受凍害,便會出現二次分化生長,就會出現長出好多小蒜薹。

  • 5 # 小麥芒

    大蒜出現這種情況叫“二次生長”,俗名叫“扎小辮”。引起大蒜二次生的原因比較複雜,但常見的原因是:氮肥施用過量,年前植株徒長,抗凍性降低(播種期過早或過晚,也會降低蒜苗的抗凍性),冬季遇到比較低的氣溫,大蒜的鱗莖處遭受凍害,由於補償效應,便會出現二次分化生長,最後的表現就是在蒜薹邊上長出小蒜苗。

    大蒜“扎小辮”後,會影響蒜薹的產量和質量,降低蒜薹的收入,同時,對蒜頭的產量也有一定的影響。總之,要採取綜合的措施來預防大蒜的“二次生長”(如:合理施肥、適期播種、覆蓋地膜、澆好越冬水、噴灑防凍劑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還會去電影院看1981年上映,張國榮的電影《失業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