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趙日金141

    《中庸》一書,據說為孔子後人子思所作。

    秦始皇時才有的“車同軌,書同文”,及焚書坑儒禁止不利於統治者的言行,可《中庸》竟然有“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文字,顯然沒有道理。

  • 2 # 簡垚

    中道不極端,可以隨風倒!這是古人的智慧!凡事不過,不及,中氣執行,邪不可幹。

    做人忠,不是忠於誰,

    忠是,中於心。

    做事米,四平八穩,面面俱到。

    古人最厲害的就是

    中道

    中庸

    所以呀什麼都中立。

    結果呢?

    後人讀什麼,是什麼。

    為什麼讀不明白呢?因為心不中立。

    只有事情發生了,就套上去了。

    所以中道看歷史,因為歷史是政治寫下來的。

  • 3 # Aaron基金投資顧問

    01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出處】《中庸·前言》

    【釋義】“中”就是天下準確的道理,“庸”就是天下固定不變的法則。

    【賞析】這是朱熹為《中庸》一書所寫的《前言》中引程頤的話。“中”,就是中正、中和之意,意為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庸”,意為不改變。朱熹認為,“中”,便是天下最準確的道理;“庸”,就是天下固定不變的法則。“中庸”,在儒家看來是一個最完美的概念,既是最完美的治國理念,也是的道德要求。孔子曾感嘆地說:“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這是指道德上的要求。他並斷言只有君子才能做到中庸,而小人是反中庸的;人一旦反中庸,便無所忌憚,敢於做出逆情悖理之事。

    02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出處】《中庸·第一章》

    【釋義】上天所賦予人的氣質,就叫做人的本性;人能依照這本性去做事,就叫做天地間的正道;(在上位的人)能修養好這天地間的正道,推而廣之,讓別人仿效學習,就叫做教化。

    【賞析】這裡將“天命”、“性”、“道”、“教”幾個極抽象的概念,聯絡起來作出論斷,而又非常簡明扼要。這裡闡明的是,“教”源於“道”,“道”源於“性”,“性”源於“天”,而“天”又存於心,這就是中國哲學“天人合一”的理論依據。這裡的“天”是指大自然。

    03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出處】《中庸·第一章》

    【釋義】如能達到(最理想的境界)中與和,那麼天地間的位置、萬事萬物的位置,就會安排得恰當,世上萬物就會(陰陽和諧,順利地)生長髮育了。

    【賞析】“中”、“和”,這是儒家學說中兩個重要的哲學概念。所謂“中”,孔穎達有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意思是說人的*,即喜怒哀樂,是因事而發,而未發之時,淡然虛靜,無所慮,且合於理。這個時候是人性的初始階段,是人性的本來狀態。所謂“和”,孔穎達又云“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意思是說人的*,即喜怒哀樂,雖發,而能和合道理,這種和合的道理便可通達於天下。“中”、“和”,是人性處於狀態時的境界。執政者的責任,便是使自己達到“中和”這種境界,制定出合乎客觀事物發展規律的方針政策,使天下事順理成章,健康發展。

  • 4 # 墨客悅讀

    前言:《中庸》相傳為孔子之孫——子思所作,作為四書之一,幾千年以來一直是儒家乃至知識分子們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它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以絜靜精微的義理鑄就出炎黃子孫的精神風骨。

    何為中庸?

    我們都說中華民族是一個講中庸的民族,但何為中庸?很多人把“中庸”當做不講原則、保守懦弱的代名詞,也確實有很多人用“中庸”來為自己趨炎附勢的行為做擋箭牌,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對這種錯誤的理解做出了批評,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君子的中庸是不拘泥於某一原則,是隨時隨地都能把握一個度,讓每一件都符合禮節,而小人卻把中庸理解為沒有原則,做事無所忌憚。

    人內心的道德要求就是“中”

    向內深入,《中庸》進一步解釋:“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情緒含而未發時,人內心的道德要求就是“中”,行動起來,又要讓所做的事符合禮節。這外在的禮節是根源於內心的道德準則的,也正是內心道德準則的指引,我們才能把事情做到合適的程度。當沒有情緒慾望的煩擾時,內心的準則漸漸明朗,順著這顆良知之心,我們可喜、可悲、可菩薩低眉、可金剛怒目。面對對我們關愛有加的親人的離去,我們怎能不潸然淚下;面對不公正的事情,我們怎能不拍案而起,正所謂“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沒有了憤怒誰來與黑暗鬥爭。儒家既反對沉溺於情緒,也反對像鼓盆而歌的莊子那樣擯棄七情六慾,而是倡導讓情感發於情,而止於禮。

    達到中庸的境界必須做到“誠”

    接著《中庸》講到了為了達到中庸的境界必須做到“誠”,這“誠”就是內心的道德準則,就是“中”。子思解釋說“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誠”就是堅持自己善的想法,擯棄惡的念頭,從而力求把事情做好。《大學》有云“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清朝官員葉存仁在離任時,一位下屬趁著夜晚偷偷送來禮品,葉存仁婉言謝絕,並賦詩一首“月白風清夜半時,扁舟相送故遲遲。感君情重還君贈,不畏人知畏己知”。是啊,最大的欺騙不是欺騙別人,而是欺騙自己。

    真正的誠意不是表面上行為的恭敬,而是不要欺騙自己,因此在獨處時尤其能考驗一個人“誠”的修養。誠意不只是在公共場合中,工作時間下自我要求的標準,更是缺少監督時,獨立工作處的戒尺。缺少了誠實,即使再密不透風的監督體系都阻擋不了一個人陷入慾望黑洞的腳步,而只有誠實才是點亮內心最暗淡處的明燈。

    結語

    唯有堅守住內心的道德準則,才能做一個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的堂堂正正的人,才能不為外擾,從然中道。

    這就是我從《中庸》裡領悟的道理。

  • 5 # 逗趣的你

    天命之謂性,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 物育焉。

    這是《中庸》的第一章,從道不可片刻離開引入話題,強調在《大學》裡面也闡述過的“慎其獨”問題,要求人們加強自覺性,真心誠意地順著天賦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則修養自身。

      解決了上述思想問題後,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這一範疇,進入全篇的主題。

      作為儒學的重要範疇之一,歷來對“中庸”有各種各樣的理解。本章是從情感的角度切入,對“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釋。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個人還沒有表現出喜怒哀樂的情感時,心中是平靜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樂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們必然要表現出來。表現出來而符合常理,有節度,這就叫做“和”。二者協調和諧,這便是“中和”。人人都達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氣和,社會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無事了。

  • 6 # 許家那個人

    《中庸》是中國古代論述人生修養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學專著,是儒家經典之一,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為戰國時期子思所作。在這本書中,告訴了我們許多道理,但是其中之一就是處世之道。今天我們就選取其中一二,為大家講述這種處世態度。

    第一,“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含義:君子之所以中庸,就是因為君子不管什麼時候都做到適中,不會過又不及;而小人之所以違背中庸的道理,就是因為小人做事肆無忌憚,專走極端。寓意:從上面這句話之中,我們就可以看出遵守中庸之道和不遵守中庸之道,在經過為人處世之後,發展出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君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可以做到中庸之道,使自己適應身邊的人和事,也就能在人際交往之中,受到很多人的熱情款待,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去學習的。所以在與人交往的時候,我們要做到多為他人考慮,不要讓別人覺得我們是隻知道光顧自己,而不考慮別人感受的人,這樣我們肯定會受到別人的喜歡,也有利於我們更好的去做事。第二,“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含義:一個人獨處,在無人看見的地方要警惕謹慎,在無人聽到的時候要格外戒懼,因為不正當的情慾容易在隱晦之處表現出來,不好的意念在細微之時容易顯露出來,所以君子更應嚴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漸,把不正當的慾望、意念在萌芽狀態剋制住。其要求人戒慎自守,對不正當的情慾加以節制,自覺地遵從道德準則為人行事。寓意:從上面這句話之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是在點醒君子,即使在眾人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也要謹慎小心,而不可以有一時的疏忽大意的心理。同樣在眾人聽不見的地方,也是一樣的道理。這樣,無論是在人前,還是在人後,心存向善並且努力自修的君子必須時時刻刻注意自己德性的修養,而不可以人前一套,人後一套。否則,是不會在德性的修養上有真正的進步的。所以在現實中懂得為人處世之道的人,在面對任何人和事的面前,都是持同一種態度,而不懂的人,就會看人下菜碟,殊不知,紙是包不住火的。結語:其實在《中庸》一書中,還闡述了其它的一些道理,比如還闡述了學習程式,並強調“擇善而固執之”的勤奮不懈精神。它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為學必須應該有的過程。但是今天我們不予探究,只說的就是其中的為人處世之道。所以最後在做人做事的時候,大家要有一份平和的態度,這樣更有利於我們更好的和人交往。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必刪)

  • 7 # 彭水茶哥1

    據說,《大學》取自《易經》之乾卦,釋六爻之義而成。《中庸》取自《易經》的坤卦,釋六爻之義而成。或許結合《易經》讀《大學》《中庸》,更能悟透其中深意。

  • 8 # 真一道子

    《中庸》一書,所論述的是不偏不易之道,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是指不偏不易的道理,道不遠人,道無奇異,不偏不易之道即在日用倫常之間,乃是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五倫之道。儒家“四書五經”所論甚廣,究天人之際,包羅萬有。設若用一個字來總結每部經典,譬如《大學》可用一“善”字來概括,《中庸》可用一“誠”字來概括。

    在此,簡述一下《中庸》之“誠”。

    “誠”之一字,分而述之,有誠實、誠信、坦誠、忠誠、精誠、真誠等諸多意境。而於身心而言,則有誠心、誠意兩個層面,而意與心,能落實到“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八目之行動上,才顯其彌足珍貴。常人經過“學而時習之”,若能達到“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之階段,己正正人,可成為君子。而在這個能成為君子的“格、致、誠、正”四字之中,誠意尤為重要,何謂誠意?誠意者,不自欺、不欺人;除此之外,還需要“慎獨”的功夫。何謂慎獨?人之獨處一所,亦如臨大庭廣眾之下,不敢苟且,謹小慎微,如履薄冰。

    學之初,憑其“誠意”,可成君子,繼而以其“誠心”,進行修、齊、治、平的事上磨練。若是不沽名釣譽,不見利忘義,克己復禮,仁義而行,則誠心可鑑。誠心誠意,心意合一,誠一可格至天道。誠乃入道之門,誠乃成道之基。所以,無論是天之境界,還是人之境界,二者皆不離一個“誠”字,不誠無物。所以《中庸》曰:“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

    進而言之,“誠”不僅為天之道,“誠”亦為君子聖人之精神境界。君子聖人若是能達到“誠”的境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充完善自己,推己及人及物,即“盡己之性”、“盡人之性”,然後化育萬物,即“盡物之性”,最後使人與自然契合為一,即可以“贊天地之化育”、“與天地參”。

    一個“誠”字,將天人合一的理性境界,表現得淋漓盡致。

  • 9 # anewbee

    不妨從教育的角度來說說。

    儒家思想中,個人“修身養性”是頂頂重要的事。那麼何為性?《中庸》說“天命之謂性”,可以理解為上天賦予的性質,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自然屬性,拿人來說,就是人性,如孟子所說的“性善”,荀子所說的“性惡”,王陽明所說的“良知”,還有神秀說的“明鏡臺”等,都是對人性的認識。不管誰的認識對,肯定有那麼個“天理”就在那。人有人性,物也有物性,天地中所有一切事物都按“天理”執行,科學點的名稱可以叫做“規律”,這“規律”就是“道,所以說”率性之謂道”。除了“生而知之”的聖人,一般人都受“人慾”矇蔽偏離了道,所以要修道,透過修道恢復天性,這就是修身養性,就是“修道之謂教”。

    所以《中庸》開篇講的就是教育的必要性、目的和內容。教育或者說學習,就是透過修道使自己能夠重新恢復良知,“存天理,滅人慾”,達到“隨心所欲而不逾矩”,可以“知善知惡,為善去惡。”,可以“極高明而道中庸”的君子境地。

    對一個人來說,學習或者說接受教育,修身是本。只有修身有成,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那麼如何修身?“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大學》做了系統的介紹。我們這裡用孔子的話概括就是“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意思就是要好好學習,天天堅持,沒學會要感覺羞恥。除了生而知之的聖人,我們其他人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沒有什麼什麼捷徑,“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君子之道,譬如遠行,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

    《中庸》還明確了學習的方法和態度,“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實際上就是我們中國的認識論,從感性認識到理想認識,再經過篤行實踐論證,迴圈反覆,逐漸深入。學習怎麼學?這是兩千年前老祖宗就告訴我們的經驗,到現在,乃至將來,這都是學習方法論的真理。

    《中庸》還怕我們不重視,強調“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辯,辯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還鼓勵我們“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受教或者教人者,都應該好好了解下《中庸》。

  • 10 # 知一國學

    《中庸》是我們古代講人的修養境界的一部哲學專著。

    其中有句話,對我們今天的教育孩子非常有啟發。說: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就是說,我們的社會為什麼要搞教育?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世人得“道”。

    那麼,何謂“道”?“率性之謂道”。

    率,即尊重、順從。性,指萬物天生具備的特質、屬性。率性,就是說要尊重萬事萬物的自然屬性,尊重其生存的權力,人不能隨意按照自己的意志過多的調整和改變自然的存在,否則,就可能帶來巨大的悲劇。

    但是,人作為有思想的高階動物,常常懷著一種唯我獨尊的心態,無論做什麼事,都首先從自己的利益出發,而常常會違背自然的法則。

    就拿我們今天的教育來說,今天的孩子們普遍呈現出早熟的狀態,他們懂了太多在他們孩子的年齡不該懂的東西。孩子本來應該是童真、純潔的,現實卻是,他們從小揹負著很多沉重,包括知識的、倫理的、社會的。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創造了太多的優劣標籤貼在了孩子臉上,勝利者沾沾自喜,失敗者無地自榮。我們把自己的好勝心灌輸給孩子,讓原本應該率性活潑的孩子,也從小懂得了勾心私、競爭。

    我們作為家長,重視孩子的教育固然無可厚非。但是,在我們的教育事業不斷取得巨大進步的背景下,中國的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先生,卻依然在臨終前卻發出這樣的疑問:

    “為什麼中國的教育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

    原因出在哪裡?我認為一個根本的原因是我們不尊重孩子的自然成長規律,人為地拔苗助長,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孩子人性的扭曲。這一點,需要我們每一個做家長的反思。

  • 11 # 澡雪堂主談修心

    《中庸》一書,並沒有闡述“很多”道理,而是隻闡述了一個道理,就是一個“中”,只不過後人把文章的整體結構給割裂了,所以才會出現很多道理,這就好比是一棟完整的房子被拆掉了,雖然從中拆出了鋼筋、磚頭、電線等各種物品,看似多了很多可用之物,但房子卻沒有了,家也破碎了,而這恰恰才是最具價值的東西。

    “中”是指狀態,而不是一個空間概念。

    後人解釋說“不偏之謂中”,這很容易使人把“中”當成一個空間概念,要知道空間概念都是相對的,比如站在西方人的立場,歐洲才是世界的中心,所以他們把西亞地區稱做近東,把波斯灣一帶稱為中東,把我們中國、日本、朝鮮等國家稱為遠東。

    而站在我們中國的立場,我們自古就以中原地區為中心,分別稱中原以外的地區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一直到近代,我們還稱東邊的日本為東洋,西邊的歐洲為西洋。

    所以從空間的角度講,並不存在一個絕對的“不偏”的“中”,這樣解釋這個“中”,讓我們後人會覺得無所適從,不知道該怎麼下手來踐行“中庸之道”,時間一長,反而變成了人人都以自己為“中”的局面,這樣一來,無數個“中”就開始打架,最後都成了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了。

    實際上這個“中”本來就不是空間概念,而是指契合某種標準的狀態,讀音也不是[zhōng],而應該是[zhòng],這種狀態在《中庸》裡被稱為“道”,所謂“率性之謂道”,這個“率”就是指的契合。

    契合什麼標準呢?就是“性”這個標準,“性”這個標準不是哪個人制定的,也不是任何一個人的主觀體現,而是“天命”,“天”就是自然而然,“命”就是不可更改,老子在《道德經》裡講“道法自然”,說的就是這個“天命”,自然而然,不因任何主觀意志而改變。

    如果我們明白了天地宇宙間的這樣一個客觀規律,而不心存任何一個主觀上的僥倖,透過長時間的修養,使主客觀之間時時刻刻都能達到一個水乳交融,合而為一的狀態,這種狀態就叫做“中庸”。

    這裡的“庸”,也不是古人所講的“不易之謂庸”,而是指的普通、平凡,意思是說哪怕最普通,最平凡的一個心念,一句話,一個舉動,都會自覺契合“天命”的標準,這個就是“中”。

    整篇《中庸》,都是在講如何做到“庸而中之”。

    《中庸》的結構非常完整,也非常嚴謹,遵循著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的原則劃分,文章第一部分開門見山,告訴我們什麼是“中庸”,告訴我們“喜怒哀樂之謂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接下來告訴我們“中庸”之難,說“中庸其至德也,民鮮能久矣!”這是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透過周文王、周武王,以及周公等例項,告訴我們“中庸”的重要性,周朝之所以最終能平天下,就是能夠遵循中庸的原則,而且還由家而天下為我們總結出了“九經”,也就是九大原則,完美闡述了為什麼要踐行中庸的原因。

    第三部分告訴我們怎樣才能做到中庸,非常鮮明的為我們總結出了一字訣——誠,告訴我們“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整篇《中庸》下來,由明善而誠身,由誠身而順親,由誠身而信友,由信友而獲上,由獲上而治民,層層分析,節節貫通,可以說是主題鮮明,邏輯嚴謹,旁徵博引,事理雙通,道理指向明確,踐行有其門徑,真是實實在在的一篇佳作。

    自古以來,儒家經典中,有兩篇是非常實用的必讀經典,一部是《大學》,另一部就是《中庸》,這兩部中,按王陽明的說法,《中庸》講理,側重於知,《大學》講事,側重於行,一理一事,一知一行,總括起來,就是陽明先生所倡導的“知行合一”。

    所以兩千多年來,歷朝歷代,各類學派,都非常重視對於《中庸》的研究,到了宋代,《中庸》、《大學》、《論語》和《孟子》被單獨被抽出來,組成了儒家的“四書”,歷代的科舉考試,基本上都是以“四書”為主,由此可見它們的重要性。

    總結

    總之,透過不懈的努力,使自己的道德修養時時刻刻都能契合於天命,能將這種修養滲透至自己的一心一念,一言一行中,這個就是所謂的“中庸”。當然,對於這一系列的契合,《中庸》裡還是有標準的,那就是要做到自覺的契合,要“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這才算是達到了“中庸”的完美狀態,這雖然做起來很難,但畢竟一分努力一分收穫,所謂“功不唐捐”,只要我們用心去做,其中不可思議的妙趣,也自然會一點點的顯現出來。

  • 12 # 被催更的牧羊悅

    《中庸》在儒家的地位為什麼重要?因為它彌補了《論語》重入世輕出世的短板,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四步高階功法之前的基礎功法,完整的提煉了出來,它是銜接儒家和道家最好的媒介。現在我們來看看它說了什麼道理吧。

    01.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這是《中庸》的開篇,它一落筆就落在“命”上,為什麼?因為《論語》的結尾,就結在這個“命”字上: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但是什麼是命,如何知命,《論語》語焉不詳。於是《中庸》接過這個話題,把《論語》沒有說透的話,繼續說了下去: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僅此一句,就把儒家最重視的“教”與道家最重視的“修”完美串聯在一起了。更重要的是,這一句話,同時也將儒家兩家共同的根源點了出來,那就是:道。世人皆以為《論語》講的是入世法,是聖賢的教育,但其實聖賢之所以能成為聖賢,恰恰是因為他們已入道悟道。02.上天之載,無聲無臭這是《中庸》的最後一句,作為儒家的經典,它為什麼要止筆於“上天之載”?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問題問得好,比答案更重要。更重要的是這句話後面,還有兩個很重要很重要的字:至矣。這兩個字很少人關注,但恰恰是這兩個字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這兩個字很直白的點出了,《論語》所傳授的治世之道,雖然接地氣,但是它仍然有太多人為雕琢的痕跡,而上天化育萬物的方式,才是真正的大音稀聲,大象無形,大道至簡,大巧若拙。

    我們都聽過盲人摸象的故事,如果說我們的傳統文化就是一頭完整的大象,那我們都是盲人,執其一尾一角,就固執的以為,那就是象的全部。可嘆,可嘆!

    如果我們的祖宗不是對於宇宙真理,天地之地有完整的把握,我們的文明又為何以成為惟一倖存的古文明?我們今天的所有人,都在承受他們的恩澤,而我們又是如何回報他們的呢?

  • 13 # 網路大咖望聞問切

    中庸的第一章,建議大家都要背誦下來,特別是對孩子來說,超級重要!

    《 中庸》是一本論述如何達到儒家最高道德修養標準的條件和方法的書,是儒家經典之一,更是邁進儒學殿堂的金鑰匙。對於“誠”這一概念,先秦儒家各個時期都對其有所提及,如孔子云:“民無信不立”,孟子云:“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但只有《中庸》將“誠”上升至哲學意義上,進行了高度的闡述和概括。《禮記·中庸》記敘了孔子論述修身的方法,指出了人生修養的方法和途徑。

    第一、從好學、力行、知恥這些淺近的事情入手!

    第二、進入智、仁、勇這一社會共同的道德境界!

    第三、論述了修身!

    第四、由修身擴充套件到治人,直至治理天下國家。

    孔子是我國春秋末期的偉大教育家,其教育目的是為統治者培養人才,教育的中心為“修身”,也就是品德修養,主張一個人提高了品德修養,就能成為有用之才。

    孔子提出的很多修身方法和做人準則,對於當代人來說,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吸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考研有哪些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