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溫馨5
-
2 # 思雨yp
其實,孩子分床睡是個過程,而不是個時間點。什麼時候開始,要根據你家孩子的適應能力來決定,而不是到了3歲或者8歲就必須分床不可。
一般來說,能在3~10歲這個階段內完成分床就可以了。
有的孩子就是性格比較獨立一點,適應性強,4歲分床就很順利,1周就搞定;
而有的孩子就是喜歡粘著父母,8歲了還不肯分床。這都是正常的,沒必要為了分床讓孩子整天哭哭啼啼,跟生死離別似的。給孩子點時間,慢慢適應。再說了,多跟孩子親暱些時間不好嗎?一旦孩子長大了,你再想跟他睡,他還不樂意呢。
幫助孩子順利分床的小技巧
1
清除干擾物
把電視、電腦、手機等電子裝置從小朋友的房間裡清理出去,創造一個有利於睡眠的環境。
一方面,如果孩子睡前還要看電視、打遊戲的話,神經元會比較興奮,從而導致入睡困難;另一方面,電視和電腦螢幕發出的光會對孩子的眼睛有影響,不利於孩子進入睡眠狀態。
如果孩子需要一點照明光線,不妨在房間放一盞光度很暗的小夜燈。
2
睡前準備,帶給孩子儀式感
洗個熱水澡,換上睡衣,刷刷牙齒,然後再讀一個好的故事——這一個個孩子親自參與的步驟,能夠幫助他們分散即將獨自睡覺的恐懼。
時間長了,這一套睡前動作會像儀式一樣印刻在孩子潛意識裡,孩子們在做這些事情時,很自然的就知道馬上要睡覺了。
3
父母減少出現的次數
在孩子睡著前就離開孩子的房間,這樣時間久了,即便父母在身邊,孩子也不會過度地依賴。
如果你真的很想看著他入睡,切記不要睡在孩子身邊,也不要跟他說話。坐在離孩子的床稍遠一點的地方,漸漸地,孩子就會減少睡覺時對父母的依賴感。
4
創立安全感
孩子不敢獨自睡覺,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恐懼。他們總是會擔心屋子裡藏著一隻妖怪。
為了平復孩子恐懼的心情,可以給他一個他最喜歡的毛絨玩具,起個名字叫“寶寶守護者”;蓋上一條他最喜歡的小毯子,起個名叫“神聖飛毯”;哪怕就是個玩具汽車,只要他覺得放在身邊有安全感,都可以拿給他。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另一種事物來取代父母,去帶給孩子安全感。
5
適時去“查房”
很多父母把孩子放在床上後,都會告訴他:“媽媽一會就會進來檢查睡著了沒有!”
一位美國心理專家建議,最開始分床睡時,父母可以等5~10分鐘後再進孩子臥室看一下。如果在5分鐘之內,孩子可能還沒有睡著。但如果時間太久,孩子在沒睡著的情況下可能會更焦慮,如此一來只會讓分床睡的計劃破產。
6
持之以恆
如果孩子半夜又偷偷溜回了你的被窩,一定要把他送回自己的房間。然後告訴他:“我們都有各自的床,應該睡在自己的床上。”
對於家長來說,能夠每次把孩子再送回自己的房間著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如果不這樣做而是一次次地向孩子妥協,只會助長孩子成為一個小“老賴”。
7
適當的獎勵
如果孩子表現的好,一夜相安無事,第二天早晨起來可以讓他選擇一份他最喜歡吃的早餐或者挑一件他最喜歡的衣服穿。這會幫助他們把獨自睡覺的好習慣與獎勵聯絡起來。
大多數情況下,分床睡是不會太順利的。期間孩子會各種哭鬧、耍賴、反悔,家長也會不忍、焦慮、生氣。但是,只要我們再多一點耐心,多學一點技巧,事情肯定會越來越順利的!
分床,算是寶寶跟爸爸媽媽的一次“重大別離”了,不過,成長就是在一次次別離中完成的!各位寶爸寶媽們,加油哦!
-
3 # 四季幸福ing
我覺得可以先分床睡,然後再分房睡,這中間有個過程,孩子可以慢慢適應。5歲分房睡比較好。提前給孩子做好自己準備,告訴他寶貝大了需要獨立睡覺,可以藉助相關繪本閱讀讓孩子去了解獨立睡覺。第一次分房睡,孩子難免會害怕,我們可以讓寶貝參與佈置自己的小房間,床上放些熟悉的玩偶,有熟悉的味道。在父母的房間裡最好可以看到孩子,這樣可以讓孩子感到安全,每天還是要陪伴寶貝講睡前故事,跟孩子做個小小約定,讓他變得勇敢獨立。
-
4 # 康恩媽媽111
我家是先分床再分房的。兒子五歲的時候買了個小床,鋪上可愛的卡通床單,兒子一見特別喜歡,當天晚上就要睡小床,一開始我還不太放心,怕他半夜踹被子,怕他從床上摔下來,晚上起來兩三次,看他睡得挺好才放心。
上小學以後給他裝修了一間屋子,書桌、床、櫃、玩具區都是按他喜歡的樣子做的,剛開始都是開著門睡,兩個臥室不關門跟一間差不多,我有機會就誇他勇敢,是小男子漢,後來他也不要求開門睡了。
唯一的問題是上廁所,半夜自己不願意起來上廁所,憋不住了就喊媽,正在教他獨立上廁所中。
-
5 # 大風車書屋繪本分享
好多爸媽覺得跟孩子分床睡特別難,分房而居就更不可能了。孩子的抗議、家長的不捨,都增加了這個過程的難度。其實,如果用對了方法,即使有些敏感、膽小的孩子,也可以順利實現分床和分房。
對於家長要不要跟孩子分床睡,教育者們觀點也不一樣,支援的認為有利於建立孩子的獨立意識、性別意識,並且讓父母重獲夜晚的自由。反對的觀點則認為同睡可以更好的維護親子關係。
現在心理研究領域比較主流的觀點,是孩子最遲在3~6歲之間,要完成分床以及分房睡。這是出於對孩子獨立性和性心理健康發展的需求。
可是我並不贊同強迫式地分床。很少有低齡的孩子願意自己入睡,他們喜歡媽媽的陪伴和擁抱,他們躺在床上會想象出那些故事書中的妖怪和惡魔。突如其來的強迫式分床,會讓孩子產生遺棄感,也可能會因為恐懼無法入睡。
所以,分床得循序漸進地進行。
-
6 # 寧靜致遠—家有萌寶
對於孩子何時該與家長分床睡,是要根據自己家孩子的適應能力來決定的,也不是說孩子到了幾歲就必須分床睡,如果孩子不樂意就說明這個孩子……。我認為即使孩子十歲不願意分床,都很正常,因為他們早已習慣和接受了這個樣子睡覺。就即使是大人,也不願意改變多年的生活習慣,何況是孩子呢?等到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需要有自己的空間的時候,估計家長就是想“不分床睡”,孩子也會去要求。當然如果家長想去培養孩子的自立可以主動引導孩子,逐步實現“分床睡”。開始的時候,父母可以在睡前對孩子進行安撫,例如給孩子講個故事,說會兒知心話,然後再離去。隨後父母要逐漸減少睡前出現的次數,逐漸在孩子睡著前就離開孩子的房間,這樣時間久了,即便父母在身邊,孩子也不會過度地依賴。 另外要給孩子創立安全感,小孩子夜裡獨處總是說不清的會擔心會害怕,其實他們也不知道自己是在怕什麼。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給他們枕邊放一個他們平日裡最喜歡的毛絨玩具,來整夜守護著他們,從而消除其恐懼感。最後如果孩子表現好,第二天早晨起來,家長一定要適當的獎勵孩子。這樣會鼓勵他們把“分床睡覺”的習慣堅持下來。大多數情況下,首次和孩子“分床睡”都不會太順利,孩子可能會哭鬧、甚至反悔,這時候家長必須要有耐心,多采用一些技巧,哄著孩子讓“分床睡”能夠順利進行,切不可責罵孩子沒出息什麼的,這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而且我也說過,孩子順利“分床睡”的早晚並說明不了什麼問題,如果孩子就是不同意,我建議家長放棄。
-
7 # 若愛曦福
孩子長時間和媽媽一起睡,要想引導孩子自己獨立的去睡,需要時間,我覺得你先跟孩子溝通,告訴孩子,長大了就應該自己睡,不能總是和媽媽一起睡,但是呢,每一天慢慢都會在在你的房間裡面陪著你睡,直到你睡著慢慢再離開。開始孩子難免會有點哭鬧,但是,為了孩子,就多一點耐心說服孩子,慢慢的孩子習慣了,就會自己獨立的睡覺了。
-
8 # 藍藍湖
讓孩子分床睡覺似乎是很多家長的難題,這個問題要循序漸進的來解決。
首先是一個床上獨立蓋被子。有的家長為了照顧孩子方便,媽媽通常和孩子蓋一個被子。而我們一開始就讓孩子蓋自己的小被子,讓孩子知道彼此都是獨立的,就算在一張床上睡,也沒有那麼黏人。
其次分床不分房。給孩子分床睡時要做好思想工作,告訴孩子這是長大的標誌。當然,對於孩子獨立性的培養要一開始就下功夫,如果等到分床睡時才開始培養,恐怕不是那麼容易。
第三是徹底的分房。在這之前要和孩子一起動手佈置孩子的房間,選擇孩子喜歡的風格,海洋、星空、公主等不同的主題,讓孩子愛上自己的房間。剛開始分床不要關門,方便照應孩子,也讓孩子覺得只是床隔得更開了而已。
特別注意的是,一旦決定分房睡,千萬不要半途而廢,這樣孩子斷斷續續,會更難養成分房的習慣,就和隔奶一樣。等孩子完全適應了一個人睡覺,在週末倒是可以讓孩子再和父母重溫一起睡覺的時光,把這個作為對孩子的獎勵。
-
9 # 悅雨育兒
你家的情況比較特殊,有了二寶,確實對大寶是一個刺激,他更黏媽媽是有可能的,這時候如果強行分開確實可能會傷害孩子,那麼可不可以爸爸媽媽換帶小寶大寶呢,就是爸爸陪一天媽媽陪一天,幾天後和大寶說,媽媽每天要起床喂弟弟很辛苦,大寶可不可以和爸爸一直睡呢,白天媽媽還是會和大寶玩的呀!
-
10 # 身懷六甲烏托邦
看看小孩子的心理年齡和獨立狀況。 給他獨立的空間,可以培養他的性格和愛好。 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如何更為有效的過渡是個值得重視的問題,孩子和父母分床睡是最能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父母要多給孩子講些勇敢的故事,激發孩子獨立睡的慾望,引導孩子自己說,我也很棒,我也要自己睡覺。
-
11 # 冷布丁3
關於分床睡之前我認為是一件頭疼的是,因為我兒子(老大)我帶得比較多特粘我,眼看小傢伙四歲多了,也到了分床睡了,我和孩子爸爸商量對策該怎辦麼呢?繪本故事、咱們先跟小孩灌輸一些男生堅強勇敢的故事,當時效果不是很理想,然而我從小孩的愛好開始著手,因為我兒子比較喜歡貼畫,每當他獨立完成一件事情我會以貼畫以作獎勵,那麼獨立睡覺就變得沒那麼困難了,習慣養成了,自然而然就分床睡了。
-
12 # 水凝心1
獨立並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有意識地培養。爸爸媽媽應該積極引導孩子獨立入睡,從細微處培養其獨立性。一下子讓孩子自己睡小床,甚至獨自睡在一個小房間裡,的確會讓他難以接受。父母應該採取合理的步驟,循序漸進,讓孩子逐漸適應。
-
13 # 新潮和心肝的媽媽
孩子獨立睡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家長不需要刻意強求,可以試著跟孩子溝通,也聽聽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見。
我家孩子原本約定好等我生了二寶就獨立睡,可是後來反悔了,但是我也沒逼迫他一定得履行諾言,而是堅信他有一天自然就分開了。後來一天他的好朋友一個比他小的小孩分房了,他聽了以後晚上立刻就要求分房了,就這麼一直睡直到現在。
-
14 # Dawn-遠
孩子都辣麼大了,還和爸媽一起睡覺呢?爸媽都沒有時間papapa了,這可咋辦?單獨睡覺可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新階段~看《焦糖貓的99個“育”言》,讓孩子自己睡覺跟著焦糖貓四步走。
-
15 # 小小天空展翅高飛
分床睡這件事其實不必在意,順其自然是最好。等孩子長大之後自然而然就分開了。孩子喜歡和媽媽在一起的感覺,喜歡肌膚接觸,以獲取安全感。
如果我們非要分床睡,那麼也要注意循序漸進,對孩子行為的改變要一點一點的來。首先我們要保證大人的睡眠,再去滿足孩子的需求。開始分開時,不要離開的太遠,可以和孩子從懷抱裡到旁邊,或者和孩子拉著手,在慢慢過度到旁邊小床,再慢慢的就到分房睡了。
慢慢來讓孩子接受分床這件事,不要急於求成,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心理影響。
-
16 # 悠然當媽
分享我與娃分房睡的故事
你自己挑選了奶奶這邊的一間房,說希望有你喜歡的藍色,媽媽就想等那天給你裝修得像海底世界吧。但你的房間離爸媽實在不是一般的遠,於是決定把書房騰出來給你,是主房的房中房,我們可以躺在各自床上睡前談話。 第一晚你幫媽媽收衣服,洗碗的時候,爺爺爸爸就在大費周章地把書房的辦公檯給搬到客廳,給你騰出一片天空。我們見證這個把辦公檯搬出、床搬進不易的過程,也盡所能地幫忙,看著你滿懷興奮與期待,媽媽卻是忐忑與懷疑。
你很自我滿足,然後分享了一些在幼兒園開心或不開心與收穫,很快入睡。
你安靜地睡著,媽媽卻很不習慣,失眠了。三點多你起來尿尿,嚷嚷了幾下,我抱了你一會,又回自己床睡。七點你就醒了,說“昨晚居然沒尿尿,媽媽,給我講過年啦的故事”。
第二晚,週六我們去外婆家回來又去步行街做了陶泥,十點多才回家,臨睡前告訴你明天家裡會有很多客人,我們要早點起床去買菜,十一點多才入睡的你,五點鐘就起床一本正經來我們床邊叫醒我,夜裡失眠的媽媽實在起不來,抱著你再眯一會直到七點多你堅持要立即起床買菜去,只好隨了你。
第三晚,週日玩瘋了一天,九點鐘就上床睡覺,一覺到七點多。
三晚的分床睡,很順利,你也引以為豪,但媽媽我是三晚都沒個好覺,感覺要戒奶是媽媽自己。
-
17 # 正面教育侯思遠
1.時間和季節需要注意
分房睡最好在孩子能夠理解這件事情的時候進行,不建議太早或太晚。一般建議在幼兒園後期完成,中大班都可以,也就是4-6歲。孩子經歷過幼兒園前期的分離適應過程,已經完全適應幼兒園生活時,就可以計劃切入分床睡的進一步分離了。
另外,分床睡初期孩子完全有可能半夜起床找家長,所以建議選擇暖和一些的季節,孩子不容易受涼。
2.需要提前告知孩子
分床睡不能家長突然做決定,會讓孩子恐慌,所以需要提前告知孩子。告知的方式也可以儘量溫和有趣一些,用一些小動物的故事或者繪本來引出分床睡的話題,是不錯的選擇。家長最好能給出一個可以接受的時間範圍,讓孩子自己來決定從哪一天開始自己睡。
3.瞭解孩子抗拒分床睡的原因
有些孩子對分床睡很抗拒,家長需要傾聽和理解,和孩子一起商量對策。比如,有孩子怕黑,可以房間裡放一盞小夜燈;有孩子怕一個人,可以找個喜歡的動畫形象抱枕一起睡;有孩子希望和家長在一起,可以初期讓家長陪著入睡;有些孩子擔心半夜想找家長,弄個對講機也挺有趣。一味的說教並不能減輕孩子的抗拒,不如和孩子一起想辦法,還能鍛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4.讓孩子參與佈置自己的房間
條件允許的話,家長可以讓孩子參與傢俱的購買、軟裝設計。如果不行也沒關係,讓孩子自己選一些喜歡的牆面貼紙也不錯,自己佈置的房間更有歸屬感。很多孩子在自己佈置房間之後都迫不及待想自己睡了。
另外,分房睡之後,孩子的房間是屬於孩子自己的私密空間,家長進出房間儘量尊重孩子的意願。
-
18 # 應舍
孩子3歲以後可開始考慮分房睡,5歲左右最適合,但上小學後還沒分房睡,就有些晚。
對於不到3歲的孩子,由於自我完全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沒有了母親是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如果讓孩子在3歲前跟母親分離,
孩子就可能會認為母親沒有了,或認為被母親拋棄了,從而傷害到心靈。等孩子長大後可能會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疑心重、沒有信任他人的能力等問題。
如果等到孩子上學後分房睡:孩子成年後則有可能患上某些精神疾病或產生心理問題,
比如產生各種焦慮障礙或神經症、人格障礙、適應性障礙、性心理障礙、人際關係困難等。
孩子3歲以後可以考慮分房睡,5歲左右分房最適合。
孩子在5歲左右,開始意識到男女之間的性差異,這成為確立自身性別認同(即確認自己是男性還是女性)。
這個時候家長與孩子分開睡,可以給他們自己的空間,培養孩子形成獨立的人格。
-
19 # 芮芮育兒記
我家寶寶如今上了幼兒園,一般來說這時候就應該和孩子分床睡了,但這問題至今還是挺難解決的,因為別說他自己去睡自己房間了,他根本之願意睡我們的大床不然就不睡覺,這習慣從他出生就養成了,剛開始心疼孩子一個人睡小床,怕不好照顧,於是一直睡在我們當中,慢慢的養成這個習慣後,怎麼也改不了了
相對我的朋友來說,她從小給孩子睡自己的床,所以孩子也麼有太大需求和自己父母睡,早早的做到分床不分房了。
為什麼提到分床不分房呢?是因為3歲的孩子心靈還是比較脆弱,晚上有時候突然醒來發現周圍沒有熟悉的人會害怕,從而產生緊張情緒,之前我看過一個紀錄片就是如此,他的女兒很小讓她分房,雖然是等她睡著才離開,但孩子半夜會醒,看不到人經常哭鬧,久了會做噩夢,這對孩子的成長並不利。
分房這樣的舉動更加適合上小學的孩子們,而進入幼兒園的孩子,開始要學會的就是分床睡,讓孩子慢慢脫離依賴感,讓他覺得單獨睡也是很舒服的事情,剛開始可以把孩子的床烤著大人的床,就像一張床一樣,慢慢的推遠距離,但這時候父母會辛苦些,還是翻身之類要注意,孩子驚恐時候要安慰要告知孩子自己在身邊,慢慢讓孩子接受,不要一下子就去分床,這樣孩子根本無法接受,產生抗拒,越來越分不了了
-
20 # 青青寶貝
我家大寶是六歲時分房睡的,還算比較順利。我是這樣引導的。
首先,跟孩子提前說好,到六歲後他就得自己睡覺原本想讓孩子上幼兒園後就分房睡,可是孩子幼兒園老師說從我家孩子睡覺姿勢來看,缺乏安全感,所以就跟孩子說好六歲後上了一年級就分房睡。讓孩子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其次,與孩子一起閱讀關於獨自睡覺的繪本故事現在繪本書籍很多,各種型別都有,關於孩子獨自睡覺類的繪本也有很多,比如:《我喜歡說晚安》、《你睡不著嗎》、《第一次自己睡覺》等等,讓孩子知道不管是動物還是小朋友,長大後都要學會獨自睡覺。
最後,給孩子時間適應在讓孩子獨自睡覺時,他知道與他能做到還是有差距的,父母要耐心等待,給孩子適應的時間。不可操之過急或是言語上打擊孩子,可以與孩子一起佈置他的房間;適當陪伴他一段時間,等他睡覺後再離開;睡前給孩子按摩,講故事等。慢慢孩子就能順利的自己獨自睡覺了。
回覆列表
在寶寶有認知的時候,就會給寶寶灌輸要獨立的思想,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做起,告知寶寶要有自己獨立的生活空間,獨立的地方,還要自己負責打掃整理。到了寶寶可以分床的時候,她反而會自己要求,要睡自己的小床,媽媽一點都不會擔心。
1、慢慢的孩子大了,分房睡成了孩子和我的一個大難題,怎麼辦呢?孩子一直都是跟
著我們睡覺的,而且喜歡被抱著睡覺,我想到了一個辦法,買了一個大大的布娃娃,放在
孩子的床上,然後,再給孩子準備了酷漫居的床,這樣輕鬆的解決了孩子的分房問題。這
樣孩子睡眠分房的問題不再是問題了,相信酷漫居。
2、一張床,一個好的環境,睡眠就自然的好。孩子到了小學開始分房睡,晚上都要睡
了以後才能離開她的房間,睡眠質量高,白天做事學習就有精神。給孩子選一張適合的床
和床單營造好環境是睡得好的基本,酷漫居能滿足孩子睡得好的需求。
3、寶寶分床睡,不只對於寶寶來說是一件好事,對於媽媽來說更是一種莫大的安慰,開始分床時寶寶會很不習慣,但是可以讓寶寶先適合一個人睡小床,而床不能放太遠,要給寶寶一種一睜眼就能看到爸媽的感覺,這樣寶寶就會安心在自己的小床上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