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華商侃車
-
2 # 車市博覽
很多車主的下長陡坡或者是上長陡坡的時候習慣用D擋,這個時候一定要記得切換到S/L/M擋行駛,這樣可以使車輛在長下坡的時候利用發動機來控制車速,防止汽車制動系統的熱衰減,減輕剎車系統負擔,這樣既不傷車又保證行車安全。
-
3 # 遠方觀世界
經常開手動擋的老司機遇到長下坡的時候都會選擇降低檔位慢速下坡,其目的就是利用發動機的阻力配合剎車來控制車速,保證車輛安全順暢的行駛,概括起來就是發動機制動和剎車制動相互結合。這樣做的好處有三點:
①帶檔長下坡可以使發動機處於被動狀態,從而節省燃油消耗。
②利用發動機制動減輕剎車片的負載,減少剎車片的磨損。
那麼對於現在大家熱衷的自動擋車型在長下坡的時候應當怎麼操作呢?D檔是我們駕駛自動擋車型時最常用到的檔位,甚至有些車主奉行D檔行天下,其實自動擋車輛日常行駛的時候D檔完全能夠應對,所以面對平常比較平順的路面D檔行天下的觀點也是可行的,但是如果遇到長下坡的路況我個人就不敢苟同了。
自動擋D檔是最“智慧”的檔位,可以根據發動機轉速和車速隨時自動變換檔位,從而保證車輛隨時處於最高效能狀態。可是當你駕駛自動擋車輛下長坡的時候(假設坡路足夠長),如果使用D檔前進,那麼車輛在達到一定速度值的時候車輛就會升高檔位,以此類推檔位越來越高速度越來越快,這樣就接近手動擋空檔滑行下坡的狀態,遇到拐彎時很容易發生轉向不足。
當然,下坡的時候你會根據路況利用剎車來控制車速,但是在D當的時候就失去了發動機制動,只是單純的依靠剎車來控制車速。剎車是依靠剎車片和剎車盤相互摩擦產生的阻力從而使車輛降低速度,如果此時坡度夠陡又夠長,那麼為了防止車輛速度過快,剎車片就會長期處於摩擦狀態。
長期相互摩擦的結果就是自身溫度快速提升,不論是剎車片還是剎車盤只要溫度上升到一定程度那麼非常容易導致損壞,那時車輛將會完全失去制動力,想停下來幾乎不可能。所以遇到長下坡的時候手動擋不能使用空檔滑行,自動擋也不能一直使用D檔下坡。
那麼開自動擋車型的朋友遇到長下坡路段應該怎麼做最好呢?現在的自動擋車型一般都帶有手動模式或者運動模式,所以遇到那種情況最好將擋位切換到手動模式或者是運動模式。
手動模式
自動擋的手動模式類似手動變速箱,一旦切換到手動模式那麼變速箱就不會根據車速升檔,而是需要人為操作,但是一段速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它會自動降低檔位。這樣的好處就是長下坡的路段變速箱不會自動升檔,當你手動選擇低檔行駛的時候就有了發動機制動力。
運動模式
運動模式相對於普通模式改變了換擋的轉速,一般自動擋車型會在1500-2000轉/分鐘選擇換擋,這樣車輛整體比較平順;如果切換到運動模式那麼換擋時轉速就能達到2500-3500轉/分鐘,有的甚至還要高,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在每個檔位之間擴大動力輸出範圍,從而提升操控安的目的。所以在長下坡路段使用運動模式也會起到發動機制動的效果,結合剎車來控制車輛就輕鬆多了。
L檔模式
其實還有一種變速箱檔位,那就是L檔,一般有L檔的變速箱是專門為了常上坡或者長下坡準備的,因為當你使用L檔的時候電腦會將擋位鎖在1-2檔或者1-3檔之間,超過這個擋位就不在自動升高,從而達到利用發動機制動的效果,這也是可以的。
當然,剎車片和剎車盤也並不是說偶爾長時間使用幾次就容易壞的,畢竟現在的剎車系統都還不錯,如果你的車輛除了D當之外沒有任何其它檔位或者你就喜歡使用D檔行天下,那麼也只有硬著頭皮踩剎車了,只不過在完成長距離下坡之後最好檢查一下剎車相關配件是否需要更換,如果有需要儘快更換才好。
由此可見自動擋車型在長下坡路段使用D檔行駛時不可取的,有條件的話還是根據路況選擇檔位比較好。
-
4 # 貓眼看車
自動擋汽車下長坡路段,能不能長時間用D擋行駛?網路上可能大多數聲音是反對的,因為D擋模式下會根據速度的加快持續升檔然後再加速,非常危險,但是我想說在我們合理利用剎車配合情況下是完全可以持續使用D擋的。
我所說的使用剎車配合,絕對不是長時間踩剎車不松腳,而是利用點剎的方式配合,這個點剎的剎車時間可以略微延長一些,比如平時點剎可能是瞬間點剎瞬間再鬆開踏板,但是下長坡需要控制車速,我們把點剎時間延長到一兩秒鐘或者三四秒鐘都可以,然後感覺車速明顯穩定了再鬆開剎車踏板,讓車子自己帶檔下坡滑行,發覺車速有點過快了,提前再點剎,這樣既可以防止剎車片過熱,又可以有效控制車速確保安全。
以上操作有一個前提:坡度比較緩和或者車速不是太快,如果坡度大、車速快,我們只能長時間踩剎車來強制減速了。現如今的很多車型都配備了陡坡緩降功能,其可以非常智慧的幫助我們安全走完下坡路,很好的控制車速。如果沒有這個功能怎麼辦?自動擋變速箱都帶有手動/S擋模式,我們只需要切換到手動模式後切換一個恆定檔位利用發動機牽制作用下坡即可,這個方法根陡坡緩降有異曲同工之妙。
-
5 # 飛輪說車
這個很多人認為自動檔的車子就是自動的,一個D檔跑天下,遇到陡坡,大坡也這麼開,好像也沒出什麼問題。但是遇到長下坡或者陡坡,確實是純在安全問題的,最好不要這麼做,就算是百把萬的車子的剎車也有可能出現不好的一天,就算老司機也會有出錯的一天。遇到陡坡,長下坡掛D檔是會加重剎車的負擔的,在下坡時你會發覺就是不踩油門,車子照樣往下直衝,速度越來越快,會直接衝下去,導致車子不受控制。以前騎過腳踏車的人應該都知道吧。要是你一直在D檔行駛的話,變速箱控制系統會一直預設在升檔,升檔,升檔,車速會越來越快,要是你一直用剎車來減速,剎車片和剎車盤會出現燒糊的狀態,有可能還會導致剎車片的剎車皮磨損玩,那就是鐵靠鐵在磨,嚴重時會導致剎車失靈雖然剎車片燒糊的現象在我們家用車來說不是很長見的,在大貨車這種現象是很多見的,你可以看大貨車在下坡時剎車系統都是帶著水的,就是防止剎車片過熱導致失靈的。所以我們還是悠著點比較好,道路千萬條,行車安全第一條。所以說我們出門上高速時,在遇到陡坡,長下坡時,尤其是人生地不熟的路況時,勁量把車子放在L檔,或者手動模式來利用發動機的牽引力來控制車速。千萬不要D檔走天下。正確的做法是控制車速,檔位調低一點,每一步都得慢慢的,頻率不要這麼快,下了坡到了平路上就安全了。總的來說的話,要是遇到長下坡的話是不能D檔走天下的,這是存在安全問題的,不過也要看這個坡長不長,不長的話,踩兩腳剎車也沒關係。要是你在路上看見一塊警示牌寫著前方道路下坡五公里,那麼大的牌子在那掛著,還是立馬掉頭換個安全的道路走吧。
-
6 # 閱動力
自動變速箱下坡時,一定要選擇最低有時速範圍的檔位來進行下坡,目的就是給變速箱一個最高的固定轉速,起到一定的安全作用。
其實原理來講和手動變速箱掛一檔下坡的道理是一樣的,只是變速箱傳動結構不一樣。
-
7 # 邏輯非車
自動擋車輛,在一般小轎車的情況下,應該是一直掛著D檔行駛的。這是因為車輛不掛D檔下坡,而使用N檔,某些情況下,會使汽車發動機停止工作,造成時速事件。
但是也有些情況,在下坡的時候即使不踩油門,車子有重力的影響,速度會越來越快的,會趟下去,騎過腳踏車的人總知道吧。
如果你一直掛著D擋,變速箱會預設的升擋升擋升擋,車速就變得越來越快了。如果一直用剎車來控制車速,剎車系統就會出現熱衰減。如果連續使用剎車,溫度在超過300℃之後,有機化合物會受熱分解,產生氣體和液體,在剎車片和剎車盤之間,反而起到潤滑膜的作用,導致磨擦係數急劇降低。
上述只是針對大型貨車所出現的問題,家用車本身車子又不重的,碟剎相比貨車使用的鼓剎,散熱效率也是更高的,即使掛了D擋,剎車的使用頻率也沒有那麼高,基本上達不到熱衰減的程度的。(bee)
-
8 # 車界慢慢彈
不管是自動擋還是手動擋,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就拿自動擋來說,雖然相對比手動擋簡單一些,但是在一些時候也需要注意擋位,並不是所有的路況都能D擋到底的。相信不少萌新聽過老司機說過,自動擋下長坡或者下陡坡的時候不要掛D擋,這是為什麼呢?
這樣做的關鍵因素還是因為安全,首先很多人說是因為長期掛D擋很容易導致剎車過熱,導致剎車失靈,這種情況出現機率很大需要注意。其次就是D擋作為前進擋,而且下坡的時候會有一個向前的力,這樣會導致車輛自動加擋、加速,尤其是那些沒有陡坡緩降功能的車,會有安全隱患,所以建議大家不在下長坡時掛D擋。
那麼正常處理的方法應該是什麼呢?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掛手動模式,現在無論是AT擋也好還是DSG或者CVT這些自動擋車型也好,都是有手動模式的,切換到手動模式,緩緩下坡,既能控制車主同時也能保證行駛的安全這對於自動擋車主來說一定要注意。
其實不僅僅是下坡,在我們上陡坡,比如山路、地下停車場或者屋頂停車場的時候,建議也切換到手動模式,保持車輛在低檔位高轉速行駛,避免爬坡狀態下的熄火,同時建議開啟自動駐車模式,以免出現前方車輛擁堵導致的坡上起步溜車的情況,保證行駛安全。
其實現在我們的車都有很多實用的配置來保證我們行駛的安全,充分了解自己的愛車,知道自己車上都有哪些配置,自己的車能做什麼選擇合理的駕駛模式,這樣才能安全駕駛。
-
9 # 眾口說車
並不是所有的下坡都需要特殊處理!
一般的下坡可以使用D檔,長且陡的下坡應該使用手動模式掛入低檔位或者掛入L模式,而對於有些沒有手動模式或者L模式的車型,只能一D到底!
下長坡坡時為什麼需要掛入手動模式或者L模式?主要原因是汽車的剎車系統在下坡時會在重力作用下越來越快,為了避免車速過快,如果在D檔時,就只能不停的踩剎車進行控制車速,而剎車系統在頻繁劇烈使用時,會導致剎車系統溫度不斷升高,有可能導致剎車衰減,剎車距離也就會不斷延長,最終有可能導致剎不住的情況。
而掛入手動模式或者L模式以後,可以利用低檔位減速比大的優勢,反推發動機,而此時發動機會停止噴油,發動機的氣壓阻力會產生制動效果,使汽車速度不至於過快,從而達到控制車速的目的,這樣就會減少剎車頻率,降低溫度,避免產生剎車衰減。
對於有些沒有手動模式或者L模式的車型,在下坡時往往會透過TCU進行主動減檔,從而實現主動減速的效果。
下長坡時並不是所有的情況都需要掛入手動檔和L檔。掛入手動模式或者L檔固然會更安全,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情況都需要掛入,剎車系統理論上雖然會因為頻繁使用導致過熱,但是很多車型採用的通風剎車盤,透過氣流主動降溫,溫度也不會提升過快。剎車系統並沒有那麼脆弱。
前面已經說過,對於有些車型來說,在下坡時會採取主動降檔的策略已避免車速過快,這種方式一般在減速時會感覺到一種拖拽感。
因此,在一般的下長坡路況,只要送來加速踏板,汽車時速不至於提高的非常快,那麼就沒必要使用手動模式或者L模式。
什麼路況需要使用手動模式或者L檔?一般來說,長的陡坡或者盤山道下坡是,應該使用而一般舒緩的長下坡根本沒必要使用。
掛入手動模式或者L模式是否需要踩剎車?無論汽車在任何時速,都可以意掛入手動模式,不會影響發動機的正常運轉或者給發動機帶來損害。
但是當汽車高速行駛時,不能掛入L模式,L模式實際上只是低速檔,高速突然掛入會導致變速箱產生劇烈的衝擊,這可能會導致很大的損害。正確的做法是提前減速至時速40公里以下,掛入L即可。
-
10 # 自在如風
下長坡能掛D擋但不建議長時間掛D擋會影響行車安全。
自動擋D擋走天下,這句話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對的。但這某種程度上是需要損失一些自身利益為前提的。比如上長陡坡,D擋是可以上去。只要油門踩的夠深,動力足夠就可以上去。這就需要我們以一定的油耗為前提。我們可以換L/S擋,既能保證足夠上坡動力,也能少些油耗和保證行車舒適性。下很長的長坡掛D擋也是一樣的,只是會影響到我們行車安全。
因為下坡時掛D擋就算不踩油門,由於重力與車輛自重的原因車輛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如果只靠剎車系統進行制動,如果長時間下坡則可能導致剎車片過熱進而熱衰減(由於摩擦產生熱量,當熱量不能被100%散掉就會產生累積聚集,熱聚集導致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超過摩擦材料能耐受的極限材料就會燒掉)現象踩剎車不管用了會影響制動效果,對我們行車安全存在一定的隱患。
自動擋車型下長坡應該把檔位從D擋換的L擋/S擋/切換到手動擋模式利用發動機低檔位反牽引力來對車輛制動並適時點剎保證安全下行車速。
發動機制動其實是透過輪胎變速箱反對發動機的壓縮行程產生的壓縮阻力,內摩擦力和進排氣阻力對驅動輪形成制動作用。發動機的力傳到變速箱,在透過車橋把變速箱的力傳到車輪上。上面說到車輛下坡速度越快,在我們不給發動機加油的情況下,下坡車輛輪胎的轉速會大於發動機產生力,我們都知道發動機產生的力方向都是保持一致的。這時候兩者的力就會相互抵消,這樣我們的車速就會自動降下來。
下長坡低檔位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車速不快但發動機轉速很高,發動機噪聲大。因為是靠發動機本身的牽制來對車輛進行制動,所以對我們的剎車片及控制車速是有一定的好處的。
總之,如果這個坡不是很長,我們可以直接掛D擋並適當剎車保證我們車速不要太快即可。如果坡有點長,建議掛低速擋利用發動機製作並適當剎車保證我們的行車安全。
-
11 # 開啟車窗說靚話
自動擋汽車D擋,作為汽車的前進擋,下坡時當然是可以掛D擋下坡的,前提是司機要學會正確操作。
自動擋汽車,D擋作為前進擋,我們在下坡時先把速度控制下來,帶擋滑行,在不加油的情況下下坡,發動機處於怠速狀態,汽車速度會很慢的,當車速太慢就加點油,車速快了就點一腳剎車,只要不是一直踩著剎車下坡,那麼剎車片就不會過熱就不會失靈。私家車1.5噸-2噸左右時車重,不要和那些幾十噸載重的大貨車比剎車片,直接無法比。
很多司機都說D擋下坡不安全,剎車片會過熱導致失靈,真的是這樣嗎,我看未必,我一直都是用D擋下坡,沒有見到剎車片失靈過,只要你不是一直踩到剎車下坡就可以。
如果認為D擋不能下坡,我就問一下,那些純自動擋汽車,只有4個物理擋位,沒有低速擋,只有一個D擋,那麼這種型別的汽車怎麼下坡,不會專門挑沒有坡度的平路走吧。
有些手自一體自動擋汽車有低速擋,如果大家擔心以上問題會發生,那麼可以切換到L擋,這個擋位限制在1-2擋,車速是無法提升的,就算你把油門踩到底,發動機轉速怎麼升高,速度就控制在這裡,對下坡,上坡還是有好處的。至少可以控制速度不升高,安全程度會大大提高。
綜上所述:自動擋汽車只有4個物理擋位,只有一個前進擋,就是D擋,其它擋位都是基於D擋狀態下的不同模式,比如運動模式,雪地模式,手動模式。現在的自動擋汽車擋位是花裡胡哨,不像以前那樣單純,可能都是為了節約油耗才這樣設計吧,還有人水上坡用D擋無法上坡,動力不足,這都是個人看法,現在的汽車D擋足夠應付任何路況,上坡用D擋,只要你足夠捨得給油,D擋情況下汽車電腦會認為你有超車的趨勢,會自動減擋,發動機轉速會提高,那麼你還怕爬不上坡嘛。
-
12 # 柳小北的肉
下長坡時不能掛D擋嗎?這篇文章給了答案,車主快看看吧!
自己的車子是自動擋汽車,具體是CVT無極變速箱。目前已行駛5萬公里,對該變速箱還是非常瞭解,使用中也總結了不少的經驗。今天來和大家聊聊自動擋汽車下長坡不能掛D檔嗎?
先說經歷,前兩天去公司培訓,跑了一段盤山路,有很長的坡道。在下大坡道的時候個人特意的試了一下自動擋汽車下長坡會不會越來越快,使用D檔是否合適。
答案是這樣的,在車速70千米每小時左右的速度下長坡,鬆掉油門以後車子並不會越跑越快,頂多是維持在70千米每小時的速度行駛,如果坡道陡峭度變小了,車速則會越來越慢。
所以說開自動擋汽車的朋友,在下一些比較長的坡道的時候使用D檔是沒有問題。注意,千萬不要空檔滑行,無論是手動檔汽車還是自動擋汽車,很不安全。對自動擋汽車來說,長時間滑行會致使變速箱發熱,甚至損壞。
如果坡道特別大大又特別的長,恰恰您的愛車也有手動模式或者L檔,那麼可以使用手動模式和L檔,利用發動機的阻力來控制車速,防止因為過度使用剎車而造成剎車熱衰減的問題。當然汽車剎車也沒有那麼的脆弱,熱衰減也也不一定誰都能踩出來。
自動擋汽車下大長坡,如果您的愛車只有D檔,那麼使用D檔即可,減速帶剎車,完全應付的來。如果您的愛車還有手動模式或者L檔,使用手動模式或者L檔更穩妥一點。
自動擋汽車下長坡路段,能不能長時間用D擋行駛?網路上可能大多數聲音是反對的,因為D擋模式下會根據速度的加快持續升檔然後再加速,非常危險,但是我想說在我們合理利用剎車配合情況下是完全可以持續使用D擋的。
我所說的使用剎車配合,絕對不是長時間踩剎車不松腳,而是利用點剎的方式配合,這個點剎的剎車時間可以略微延長一些,比如平時點剎可能是瞬間點剎瞬間再鬆開踏板,但是下長坡需要控制車速,我們把點剎時間延長到一兩秒鐘或者三四秒鐘都可以,然後感覺車速明顯穩定了再鬆開剎車踏板,讓車子自己帶檔下坡滑行,發覺車速有點過快了,提前再點剎,這樣既可以防止剎車片過熱,又可以有效控制車速確保安全。
以上操作有一個前提:坡度比較緩和或者車速不是太快,如果坡度大、車速快,我們只能長時間踩剎車來強制減速了。現如今的很多車型都配備了陡坡緩降功能,其可以非常智慧的幫助我們安全走完下坡路,很好的控制車速。如果沒有這個功能怎麼辦?自動擋變速箱都帶有手動/S擋模式,我們只需要切換到手動模式後切換一個恆定檔位利用發動機牽制作用下坡即可,這個方法根陡坡緩降有異曲同工之妙。
-
13 # 百樂魚
長下坡不能掛D擋要掛那個擋呢,必須是D擋呀,只是說,老司機可能會有更精擋位控制而已。
長十坡對於汽車的最大挑戰就是剎車系統了,按道理說和擋位沒有太多的關係,但是就是因為對於汽車的剎車系統造成了超能力的範圍,所以要採取更多的辦法,讓汽車的剎車系統減小壓力,以免汽車的剎車系統因為長時間連續使用造成過熱,汽車的剎車系統如果過熱了,那麼剎車系統將會失去它的作用,這個結果就是相當危險了,汽車下長坡失去剎車功能,是不是就是要命的操作呢。
要減輕剎車系統的連續工作,那麼可以藉助發動機來給汽車制動,從而減輕汽車的剎車系統的負荷,減少出現剎車過熱的可能。具體辦法就是給汽車一個擋位,讓汽車的發動機來制動,D擋是可以的,只是說它的制動效果可能不是最好的,因為變速箱是自動去匹配擋位,這時車速高發動機就會使用高擋位,制動效果並不是最好的,應該讓變速箱處於低擋位,它的制動效果才是最好的,所以這個時間,如果是老司機,可能會切換到手動模式,自己選擇一個固定的擋位。
以上就是簡單的回答了,汽車是嚴禁空擋行駛的,上下坡更是如此。
-
14 # 車品e家
下長坡時不能掛D檔嗎?下長坡當然可以掛D檔,不然有些只有D檔的車就沒辦法下坡了。但如果有其他更好的選擇,比如說低速檔、手自一體的手動模式,那麼就儘量不要用D擋,以防止剎車片過熱而影響到剎車效能!如果沒有其他檔位選擇,一般的公路掛D檔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如果是連續下坡的盤山公路那麼就只能多停幾次讓剎車片多休息!
D檔是自動檔車的前進檔,大多數情況下車主都是掛著D檔行駛,但是不同的自動檔車設計了不同的檔位,比如有低速檔L檔(1檔)、運動模式S檔、手動模式M/S檔等。
雖然車上有著不同的檔位設定,大多數車主還是習慣“D檔走天下”,這是因為一輛車上所有數量的前進檔都包含在D檔裡面,所以只要掛到D檔行駛,車主只需操控油門踏板和剎車踏板就可以讓汽車自動實現檔位升降!
現在大多數汽車採用的都是六速變速箱,一些比較便宜的車會採用四速變速箱。六速的變速箱就是有六個前進檔,四速就是四個。當駕駛汽車掛D檔的時候,電腦會根據車速和油門自動升降檔,所以一般的行駛路況,完全可以用D檔完成駕駛。
當汽車的速度變快,電腦會判斷駕駛人員需要提速,變速箱會自動升檔;但如果你突然深踩油門,電腦會判斷駕駛人員需要加速超車,於是變速箱會自動降檔;在汽車提速到了一定速度後鬆開油門,電腦又會判斷駕駛人員不需要動力,因此變速箱又會自動升檔。所以只要我們可以掌握好踩油門的深淺度,以及鬆油門的時機,那麼可以掛著D檔走天下!
控制油門的原理就是控制節氣門的開度,因為進氣量的大小由節氣門的開度大小決定,輕踩油門,節氣門開度不大,進氣量一般,所以電腦就按照正常行駛的工作邏輯進行升檔;深踩油門,節氣門開度變大,進氣量也就更多,這時電腦就按照超車的工作邏輯進行降檔。
很多車主覺得不能掛D檔下長坡主要是怕長時間踩剎車,會導致剎車片過熱而影響到制動效果。這種理解並沒有錯,但也需要區別對待,遇到一般的長下坡路段,掛D檔配合點剎就可以平穩下坡。但到了盤山公路這樣下坡就不適合了,因為盤山公路是連續下坡,如果掛D檔一直開,那就會非常危險!
我們可以坡道的坡度去分析就可以明白為什麼一般的長下坡路可以一直掛D檔行駛,也可以明白盤山公路需要適當休息!
我們經常遇到的下坡路分為陡坡(坡度大)和緩坡(坡度小),一般陡坡的長度都不會太長,緩坡的長度有的時候會很長。這就由坡度與高度以及水平長度之間的公式所決定!
公式如下:坡度=高度/水平長度*100%根據此公式可以看出當高度固定時,坡度越大,那麼長度越短;坡度越小,長度就越長。
比如一天下坡路的高度為5米,當水平長度為100米時,坡度為5%;當水平長度為1000米時,坡度僅為0.5%。不過這個坡度並不是我們看到的斜坡的角度,需要換算一下才得到角度,坡度100%對應的就是45°的斜坡角度。
我國對公路的劃分有五個等級,分別是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和四級公路,高速公路的最大坡度不超過3%,四級公路的最大坡度不超過9%。如果坡度超過6%就需要按照順應等高線做成盤山路用來減小坡度,可以想像一座大山,如果不做成盤山公路,從山頂到山腳那該有多大的坡度?
因此我們平時行駛的道路坡度都不會太大,即使遇到比較高的坡,在施工的時候也會透過把長度拉長來降低坡度。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開自動檔車只用D檔就可以完成各種行駛場景的原因,即使是長下坡也只需要配合踩剎車就可以應對。
那麼遇到盤山公路,難道那些只有D檔的車就不用下坡了嗎?
盤山公路的下坡路段是環繞山體而建,所以你單獨看某一段盤山路的話就會覺得坡度其實並不大。盤山公路是按照等高線繞山而建,所以不像普通公路那樣可以透過長度的延長來減小坡度,所以坡度還會相對比較高!這時如果你掛D檔下坡,汽車就會自然加速,當汽車速度變快就需要頻繁踩剎車進行制動,但頻繁踩剎車就容易導致剎車片過熱,這樣就影響到制動效果,很可能就完成剎車失靈的現象。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方法就是機用發動機制動,然後踩剎車輔助制動。但是隻有D檔的自動檔車掛D檔時,發動機制動效果幾乎沒有!那麼為了防止出現這種情況,汽車就只能開下一段坡,然後停車休息一下,適當的休息可以讓剎車片更好散熱。
透過上面的描述可以理解下長坡甚至下盤山公路也可以掛D檔,但如果有更合適的檔位選擇,那麼遇到盤山公路的時候還是建議利用發動機制動來下坡!
發動機制動的意思是利用發動機運轉時的阻力讓行駛中的汽車減速,當汽車行駛時送來油門踏板,透過車輪帶動傳動系統,利用發動機進氣壓縮過程中的壓縮阻力和發動機內部摩擦力,形成牽引力對驅動輪起到制動作用。檔位越低,牽引力越大,發動機的制動效果越強!在汽車下連續長坡的時候,利用發動機制動就可以減少頻繁踩剎車制動,有效避免剎車片過熱!
如果你的自動檔車有下面的那些檔位,那麼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更好的檔位!
純自動檔車可以用低速檔L檔或者1檔下坡的時候如果掛低速擋,變速箱會鎖定1檔固定行駛,這時電腦不再會自動升檔。自動變速箱在低速檔時傳送比(瞬間輸入速度與輸出速度之比)更大,發動機轉速變高,輸出扭矩變大,發動機牽引力變大。
手自一體車可以用手動模式M/S檔下坡時使用手動模式M/S檔,可以透過操作“+/-”中的“-”進行強制降檔,強制降檔後可以使汽車進入低檔位行駛,但此時發動機轉速還比較高,車輪輸出扭矩變大,發動機牽引力變大。
-
15 # 老侯解車
我們駕駛自動擋車型,很多老司機都會告訴我們,汽車行駛在山區下長坡時,一定不能掛在D檔上,而應該掛在數字限位檔上,或使用手動模式,把變速箱限制在比較低的檔位。在一些汽車的使用說明書中也有類似的規定。為什麼要有這樣的規定呢?如果掛在D檔上會發生什麼?今天我們就利用自動變速箱的換檔邏輯來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來看一個案例。這是一個朋友講給我聽的,說他的姐姐第一次開車回婆家,差點發生車毀人亡的悲劇。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夫妻二人奮鬥多年,終於開上了自己的小汽車(自動擋的)。高興之餘,決定開車回一次婆家,來一次短途自駕遊。夫妻二人都是第一次駕駛自動擋車型,只知道P檔停車,R檔倒車,D檔前進。婆家是在幾百公里外的一個山區,風光秀美,景色怡人。路面都是鋪裝的,比較平整,只是有很多大坡。一路上由他的姐夫駕駛,路上車不多,交通也很順暢。但是在下一個很長的坡路時,出問題了。他們的車一直掛在D檔上,在下坡時車速越來越快,他姐夫就不停的踩剎車來控制車速,快接近坡底時,突然感覺剎車不起作用了,汽車越滑越快,眼看就要失去控制了。二人都慌了,前面就是一個急轉彎,這速度過去,非沖溝裡不可。緊急時刻,還是男人冷靜一些,選擇向路邊的一個小山坡衝去。雖然撞壞了保險槓,刮壞了底盤,但汽車最後還是停了下來,有驚無險,兩人也沒有受傷,只是受到了驚嚇。隨後二人找到4s店,說他們出售的汽車剎車失靈,給自己造成重大損失,要求4s店賠償自己的損失。但4s店的人瞭解完情況後,告訴他們,汽車沒有問題,是駕駛操作不當造成的剎車失靈。
那麼他們錯在哪兒呢?究竟是什麼地方操作不當呢?4s店的人指出:下長坡,掛D檔,汽車沒有發動機制動,單純依靠制動系統的制動力來維持車速,最後導致制動系統熱衰退,剎車失靈。
為什麼汽車下長坡掛D檔會導致這麼嚴重的後果呢?接下來我們就利用自動變速箱的換檔邏輯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大家知道,汽車在下長坡時,不能只依靠汽車的制動系統來控制車速,而是應該更多的依靠發動機制動。檔位越低,發動機制動效果越好;而變速箱處於最高檔位時,一般都是直接檔或超速檔,變速箱輸出軸的轉速等於或高於發動機轉速,此時發動機制動基本不起作用。
當自動擋車型掛在“D檔”下坡時,比如說我們以50%的油門起步,由於是下坡,動力需求較小,車速上升很快,變速箱很快就會升檔;為了控制車速,我們會選擇減小油門,而減小油門又會促使變速箱更快的升檔。下面圖片中的紅色曲線顯示的就是節氣門開度變化(即油門的大小),可以看出,油門越小,變速箱升檔越快。對於普通的六速自動變速箱來說,在平路上車速需要達到60公里/小時左右才能升到最高的六檔,但是在下坡的狀態下,可能只需要40公里/小時的速度就能升到六檔了。
在這種情況下,發動機制動基本失效,只能依靠汽車的制動系統控制車速。如果長時間高強度制動,制動系統就會出現熱衰退現象,制動力急劇減弱甚至消失,這無疑是極為危險的。
如果下長坡時掛在數字限位檔上,限制變速箱的最高檔位,比如說掛在“3”的位置上,變速箱最高只能升到三檔,這時發動機制動會起作用,汽車能夠在發動機的反拖作用下,以一個穩定、安全的車速下坡,儘可能少用或不用制動,那麼制動系統就會隨時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在緊急的情況下發揮作用,讓我們更好的控制汽車。此時雖然發動機轉速會比較高,但此時節氣門處於關閉狀態,發動機自動斷油,所以此時既不會增加油耗,又能夠比較好的控制車速。
有些自動擋車型沒有數字限位檔,只有手動模式。這時應該把變速桿撥到手動位置,然後向減檔方向撥動,直到出現我們需要設定的檔位為止。一般視坡路的大小而定,基本原則是在這個檔位上汽車不會越滑越快,並且速度恆定可控。如果是特別陡的坡,最好是放在“1”或“L”位置上,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發揮發動機制動的作用。
所以,自動檔車型在下坡時一定不能掛“D檔”,而是應該掛在數字限位檔上或手動模式的低檔,限制變速箱升檔,使發動機制動發揮作用,利用發動機制動來控制車速,而不是依靠剎車來控制車速。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汽車下坡的安全性。
-
16 # CMC車主俱樂部
自己的車子是自動擋汽車,具體是CVT無極變速箱。目前已行駛5萬公里,對該變速箱還是非常瞭解,使用中也總結了不少的經驗。今天來和大家聊聊自動擋汽車下長坡不能掛D檔嗎?
先說經歷,前兩天去公司培訓,跑了一段盤山路,有很長的坡道。在下大坡道的時候個人特意的試了一下自動擋汽車下長坡會不會越來越快,使用D檔是否合適。
答案是這樣的,在車速70千米每小時左右的速度下長坡,鬆掉油門以後車子並不會越跑越快,頂多是維持在70千米每小時的速度行駛,如果坡道陡峭度變小了,車速則會越來越慢。
所以說開自動擋汽車的朋友,在下一些比較長的坡道的時候使用D檔是沒有問題。注意,千萬不要空檔滑行,無論是手動檔汽車還是自動擋汽車,很不安全。對自動擋汽車來說,長時間滑行會致使變速箱發熱,甚至損壞。
如果坡道特別大大又特別的長,恰恰您的愛車也有手動模式或者L檔,那麼可以使用手動模式和L檔,利用發動機的阻力來控制車速,防止因為過度使用剎車而造成剎車熱衰減的問題。當然汽車剎車也沒有那麼的脆弱,熱衰減也也不一定誰都能踩出來。
自動擋汽車下大長坡,如果您的愛車只有D檔,那麼使用D檔即可,減速帶剎車,完全應付的來。如果您的愛車還有手動模式或者L檔,使用手動模式或者L檔更穩妥一點。
-
17 # 孫行者救援線上
可以掛D擋,但不建議這麼做,如果坡度比較陡的話,車速會非常快,車主就必須長時間拖著剎車,很容易會造成剎車失靈。而在坡度比較小的情況下,掛D擋踩剎車下坡是沒問題的,畢竟車速不會很快。
如果說手動擋如何下長坡,那麼就比較好操作了,直接掛低檔位,利用發動機制動下坡。但是自動擋就沒有類似手動擋這樣直接掛低檔位就行,當然手自一體的車型除外。
我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問題,第一反應就是踩剎車下坡就行,掛什麼擋位有關係嗎?可以肯定地跟你說有,而且有很大的關係,之所以上面說到利用發動機制動來下坡是有原因的。
如果在比較陡的坡上開下來,那麼你一定會拖著剎車下坡,長時間踩剎車肯定會導致剎車片過熱,增加磨損,嚴重的時候會導致剎車失靈,可能有些車主會覺得誇張,剎車片有那麼薄嗎?一個下坡就會導致剎車失靈,如果坡度夠大,那麼會。
自動擋雖然沒有手動擋可以掛到低檔位,但自動擋有“L擋”,簡單來說就是低速擋的意思,經常用來爬坡或者下坡用的,掛著這個擋位就相當於掛在一擋。
當然也可以使用“S擋”,也就是所謂的運動模式,利用換擋撥片使車輛把擋位鎖定在一擋即可,也能起到同樣的效果。
那麼真的不能夠掛D擋下坡嗎?可以的,但前提是在不是特別陡的坡上,此時車輛掛在D擋,那麼就只能配合剎車來進行制動,但不能夠長時間拖著剎車,應該採用點剎的方式,讓車速保持一個勻速的狀態。
總之,自動擋在下長坡的時候,儘量不要掛著D擋下坡,並不是說不行,但也要分情況而言,而且容易有安全隱患,雖然說不至於會把剎車片完全磨損,但會加劇磨損。
Anywhere anytime,覆蓋全國的移動網際網路汽車救援網路平臺,救援就在你身邊,關鍵時刻顯身手!回答車主各類養車用車急救問題,認為有用的請關注並點贊。當需要救援時,無論你在哪裡,幫你找到最近的專業的救援人。
-
18 # 愛車大家說
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文章:自動擋車連續下坡不能掛D擋,有些朋友可能好奇會點進去看看,也許能看懂,也許並不明白,但是這個說法卻在心裡打了個結,今天咱們就來幫助那些沒有弄明白的朋友解開這個結。
長距離下坡並不傷變速箱D擋並不是特指某個擋位,而是代表前進擋,選擋杆掛在D位置後僅僅是給變速箱控制系統一個訊號,告訴他你要前進,具體掛1234擋還是由變速箱控制系統根據情況異性決定。下坡時也一樣,車速快了切換高擋位,車速慢了低檔位,和你正常駕駛一模一樣。
所謂的下長坡不能掛D擋主要是為了安全這個問題值得仔細分析,能把這部分內容理解清楚基本上你就知道怎樣應付了。
1、為什麼長距離下坡掛D擋不安全?
這並不是一個絕對的說法,確切的說應該是“長距離下坡時如果變速箱位於較高擋位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的發動機制動力,這時候可能需要頻繁踩剎車來控制車速,有可能會導致剎車過熱而造成制動效率下降或者失效從而引發危險”。
因為在下坡路上變速箱升擋特別積極,稍微踩一下油門變速箱就想升擋,而擋位越高發動機制動力越低,這時候如果坡度很大的話你就需要頻繁踩剎車去控制車速了。剎車用久了制動效率會下降,這個是毋庸置疑的,雖說也有制動失靈的可能性,但是對於目前的汽車水平來說相對罕見,更多的是剎車效率下降,比如同樣車速下本來20米就能剎停,而長時間使用剎車後可能得20多米才能停下。
2、長距離下坡就不能用D擋了嗎?
肯定不是,因為現實中太多D擋長距離下坡的案例了。具體要根據坡度和車速來判斷。比如雖然是長距離下坡,但是路況很好,你不需要頻繁踩剎車制動,那麼這時候用D擋一點問題也沒有。所以我認為只要下坡的過程中車速在你的掌控之內而且你不需要頻繁踩剎車,那就只管用D擋開。
3、如果坡度很大且長,我需要頻繁踩剎車該怎麼辦?
這時候可以使用限制擋(多見一些老式變速箱)或者手動模式。比如上圖就是一個帶有限制擋的變速箱,眼尖的朋友可能已經猜到這是本田的5速平行軸自動變速箱,這時候你就可以直接往後拉到D3,變速箱被強制限制在3擋以內,3的發動機制動力基本上可以滿足絕大多數陡坡了。在這個擋位下發動機轉速會被拉高,但大多數情況下也只是比平時略高,不會對發動機有任何不良影響。
還有手動模式,有些變速箱手動模式以S表示,有些以M表示,但是相同的是排擋杆都有加減符號,所以不管是什麼字母,只要把檔杆推到加減符號那裡就代表掛入了手動模式,這時候就可以向減號方向推檔杆來讓變速箱強制降檔,換入手動模式後往減號方向推一次降低一個擋位。我們就可以這樣來手動選擇合適的能夠提供足夠發動機制動力的擋位。
當你掛入L擋後透過檔把上的加減按鈕可以選擇擋位,選擇的擋位在儀表盤顯示,比如你掛入L後儀表盤顯示當前是6擋,那麼你按一下減號就變成5擋了,這時候變速箱最高只能工作在5擋,如果再次按下減號則儀表盤顯示4擋,這時候變速箱最高只升到4擋,我們就是這樣來限制變速箱擋位的。
-
19 # 汽車觀察家
現在買車,基本都是自動擋的車輛,因為操作簡單啊,主要都是私家車作為代步工具的。很多車主對於自動擋的車輛駕駛,只知道D擋前進,R擋後退,P擋停車,其他都不知道了,只要是開車前行,就是D擋到底。平時上下班或是城市裡這樣操作基本也沒啥大問題,但如果是一個很長的下行山路,可不可以同樣一路D擋呢?
如果坡道的斜度不是很厲害,只是有些角度的,當然是可以D擋直接行駛,只是稍微控制一下車速,少踩油門,如果覺得車速快了就輕踩一下剎車。坡度不是特別厲害的路面,正常行駛車輛不會越來越快控制不住的,也不需要始終踩在剎車上,我們只要自己掌握好車速就可以了。現在大部分允許車輛行駛的路面,考慮到安全因素,都不會特別陡,不用特意切換其他操作方式的。
真的遇到那種坡度很大的又非常長的路況,這種特殊情況下我們為了防止車輛在下坡過程中越來越快就要控制一下車速。如果就靠一直踩剎車來控制,確實可能造成剎車片嚴重磨損,行駛時間一長,就影響到車輛制動。為了減少剎車片的磨損,我們就要使用低速模式,這樣就可以不用依靠剎車來控制車速了。有的自動擋車輛有一個L擋,這就是低速模式,可以直接切換。沒有這個檔位的但是手自一體變速箱的,切換到手動模式掛1擋,車輛也會慢慢行駛,然後再配合剎車控制車速就好了。
其實,我們車輛能遇到的大部分坡道路面如果坡度很抖那麼距離就較短,如果長度很長的下山路那麼坡度也不會始終特別抖,都可以允許自動擋車輛正常行駛,不會對車輛造成什麼影響的,車主也不用特別擔心。真的遇到這種極端的情況,應該是比較偏僻的野外,除了會遇到這種坡道之外肯定還會有其他的惡劣路況出現的,如果你是要去這種地方,雖然低速行駛可以勉強適用,但是建議還是更換更適合的手動擋越野車更安全一些。
-
20 # 學究又不正經的雜貨鋪
我每年要跑上千公里山路,自認為算是有點發言權的。先回答再解釋:下長坡時不能掛D擋,很危險,容易使剎車熱衰減甚至失靈。要避免這個危險,就需要用D擋以外的檔位,比如手動模式或運動模式,透過發動機制動輔助控制車速,減輕剎車系統的負擔。
所謂發動機制動就是發動機運轉過程中,由於活塞與汽缸壁不斷摩擦產生阻力,從而消耗發動機一部分動能,使收油後發動機越轉越慢。
影響發動機制動效果的因素,一是檔位、二是轉速。檔位越低、轉速越高,發動機制動越強,反之則越低。因為低檔位傳動比較大,相應地輪上扭矩就大(不論正扭矩還是負扭矩);而高轉速時活塞與汽缸壁的摩擦頻次更高,消耗的動能也就更多。
長距離下坡如果不用發動機制動,你要想控制車速就必須頻繁踩剎車,時間長了剎車就容易發生熱衰減,而且也加劇了剎車盤的磨損,縮短了更換週期。這就是為什麼長下坡嚴禁空擋滑行(完全沒有發動機制動)。D擋下坡時,雖然不如空擋滑行危險性高,但因為長下坡時變速箱傾向於高檔位低轉速行駛,發動機制動效果幾乎可以忽略,對給剎車減負還是沒什麼卵用。
決定自動變速箱如何選檔有兩個重要的因素——車速和節氣門開度,節氣門開度可以等效成油門深度或動力請求。車速慢、節氣門開度大,變速箱傾向於選擇低檔位,比如大油門超車,變速箱降擋提高轉速,確保加速時動力充足;車速快、節氣門開度時,變速箱選擇高檔位,比如勻速巡航。下坡時,由於重力的作用,幾乎不需要踩油門就能滿足動力需求,所以對應節氣門開度很小,同時車速又越來越快,兩個方面都給ECU提供了升檔訊號,發動機趨向於高檔低轉速運轉。結果就是發動機制動減弱-車速更快-檔位升高的惡性迴圈,還是要不斷踩剎車。
所以長距離下坡時,正確的方法是透過手動模式,強制發動機保持低檔位高轉速,以發動機制動為主,剎車制動為輔的策略來控制車速。
至於應該選幾檔,認準一個原則:走直線的話,只要選一個你既不需要踩油門也不需要踩剎車的檔位;遇到盤山過彎或者坡度變陡,再降1-2擋,幫助你在彎中減速或防止下坡車速過快。
舉個例子,跑北京門頭溝的妙峰山路,長24公里,落差800多米。我開320Li的8AT,基本以3擋為主,偶爾髮卡彎降到2擋,偶爾長直線用上4-5擋。開蔚攬的6DSG,齒比不如8AT密,2-3擋來回用,過彎必用2擋,只有比較長的直道才能用上4擋。
回覆列表
典型的新手一“D”到底。
很多新手開自動擋車型,不論什麼情況下都一直使用D檔,而不使用自動變速箱的手動模式,或者限位檔。
山路駕駛下坡的時候,根據坡度情況,而不能一“D”到底,需要利用發動機制動,D檔是無法提供發動機制動的,因為在不踩油門或者輕踩油門踏板的時候,隨著山路下坡導致車速的增加,D檔會不斷升檔。
山路駕駛下坡應該優先考慮發動機制動,把剎車當做最後一道防線,這樣可以有效減輕剎車熱衰減,極大增加安全性。
具體的操作方法就是,透過動變速箱的手動模式,或者限位檔,根據坡度的情況來降檔,保持一個比平路駕駛更高的轉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