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jessica宣

    平時總是說嬰幼兒高熱期間若沒有明顯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狀,應懷疑幼兒急疹。特別是對於出生後第一次發燒的嬰幼兒可能性更大。

    一般高熱持續3天后,隨著體溫下降會有皮疹出現。皮疹一般持續3天左右。對於皮疹無須特別治療。若高熱持續已超過3整天,還是應該去看醫生,排除一些疾病。

    幼兒急疹是典型的病毒感染,整個病程約一週。頭3天以高熱為主,體溫可達39℃~40℃。此間,除了高熱往往無其他不適。3天后,體溫逐漸恢復正常,同時從顏面部開始出現紅色皮疹,迅速播散到全身。持續3天左右自然消退。整個過程除退熱,無須特別治療。

    幼兒急疹是考驗新手父母的一道難題。由於幼兒急疹的確診為“馬後炮”,遇到高熱後出疹,多可確定。遇到出疹,家長不應驚慌,而應放心才是。因為這種熱後出疹,既不怕風,也不怕水,不需要特別護理,等待3天即自行消退。出疹期間,不癢不痛,無須特別治療。疹退後不留痕跡,更不會留疤。熱退後出疹,即是疾病即將痊癒的徵象。

  • 2 # 鋀兒

    在沒有感冒和驚嚇等前提下就高燒不退,能吃能喝能玩兒的,就要考慮是不是幼兒急疹了,我家寶寶九個半月得的,沒有任何其他明顯症狀,所以開始就懷疑是幼兒急疹了,只是高燒,沒有超過39度,退熱貼成天成宿的貼著,發現超過38.5度就吃藥,吃藥後就退燒,燒了兩天,鄰居們看見寶寶帶著退燒貼兩天了,都說帶寶寶去醫院吧,別燒壞嘍,說的人不多時我還堅定就是幼兒急疹呢,說的人多了,我也毛了,唉,第三天給寶寶帶醫院去了,抽了好幾管血,化驗出白血球不正常,心肌炎還有另外一樣不正常的忘記叫什麼了,這把我們一家人嚇得,問大夫,大夫說可能感冒引起的,我問是不是幼兒急疹,說不像,我去,那時那心,無法形容,給開了幾種藥,仔細看看沒有一樣治療感冒的,可還是照吃了,第五天早上燒退了,疹子隨之而來了,這才放心,又十分的氣憤,為什麼大夫明明開的就是幼兒急疹的藥,卻又不告訴家長呢,非要一家人提心吊膽的!這個過程十分煎熬,家長們必須挺住啊!

  • 3 # u小資

    我的寶貝算剛出完疹子,七天前去醫院,無緣無故發燒三天,去醫院後,醫生看了看喉嚨,紅腫,讓查血,白細胞低,說我病毒感染,讓住院,我堅持第一次發燒生病,能抗也抗,就沒住院,回來後第二天起疹子,若隱若現的在頭頂臉上,第二天陸續肚子,大腿跟部腳丫上也能看出有點。在百度搜了下人家孩子都是一片片的起疹子,我閨女為啥就起了區域性,還時出時不出的呢?大家知道嗎?

  • 4 # 果農小涓的生活隨筆

    寶寶急疹剛剛出完,還沒消。話說嬰兒急疹真的嚇死人。剛開始發燒第一天的時候,婆婆急得不得了,死活要去醫院。我看寶寶精神不錯吃喝玩耍都很正常,就和婆婆商量在家繼續觀察,婆婆勉強同意。每兩小時測一下體溫,到40度左右的時候,我就給孩子吃點退燒藥。不過好像沒啥用,根本降不下來,只是出一身汗,為了補充丟失的水份,母乳無限量供應,溫開水也是半小時喂一點,洗澡照常洗。本來六個月了打算新增輔食的計劃暫時擱置。第二天體溫還是居高不下,孩子奶奶崩潰了,求著我去醫院看看,怕燒壞她寶貝孫女的腦子。我跟老人解釋說這可能是急疹,要發燒好幾天的,你看孩子精神頭不是很好嘛。孩子奶奶不樂意了,說我怎麼這麼心大,發燒好幾天太可怕了,你又不是醫生,萬一你說的不對咋辦?俺得帶寶寶住到醫院裡才放心。無奈帶著婆婆孩子去了醫院,醫生看了一下叫回家繼續護理,基本可以斷定是急疹。回家後,孩子奶奶還是不放心,我安撫了一下老人,叫她儘管交給我這個孩子媽,保證給她個健康的大孫女。哎哎,感覺寶寶得了急疹,孩子很省心,俺那個可愛的婆婆倒叫我操碎了心。昨天剛出完疹子,現在還沒消。總得來說幼兒急疹不可怕,父母不要心慌,不敢斷定的話可以去醫院看一下比較心安點,照常護理就好。

  • 5 # 春雨醫生

    這幾天,多多媽媽過得十分不安寧。13個月的小寶多多已經發熱3天,沒有食慾,還有清鼻涕,體溫最高達到了40℃。媽媽給多多吃了退燒藥,體溫可以下降,但是降不到正常溫度,最低也有37.5℃。雖然高熱,但多多的精神狀態還算可以,體溫下降後自己還能玩玩具,也沒有發生過抽搐、頭痛、噴射樣嘔吐等症狀。

    體溫降不下來也不是辦法,多多媽媽抱著多多去了醫院。醫生髮現他脖子上有幾枚質軟的淋巴結,嗓子有點紅但是沒有皰疹,肚子有點脹氣。然後給多多化驗了血常規,結果提示淋巴細胞增高,考慮病毒感染,囑咐媽媽給予寶寶清淡飲食,少量多次給孩子喂水補充體液,若出現高熱口服退熱藥物治療。同時囑咐多多媽媽關注孩子體溫變化,觀察身上有沒有皮疹。

    回家後次日,多多的體溫有所好轉,不吃退燒藥體溫高峰在37-37.5℃,但是多多軀幹開始出現很多散在分佈的淡紅色的皮疹,基本不突出皮面,按下去會褪色。第二天皮疹分佈範圍更大,並且在面部和四肢也出現了這種皮疹,不過體溫已經正常。

    媽媽不放心,再次向醫生諮詢。醫生告訴多多媽媽,孩子這次得的是“幼兒急診”,讓媽媽不要過度擔心,注意防風,避免著涼,一般3天左右就會消退。果然如醫生所說,多多身上的皮疹3天后顏色逐漸變淡,最終消失,沒有脫屑也沒有色素沉著。

    幼兒急疹——大部分寶寶都經歷的一次發燒

    幼兒急疹也叫嬰兒玫瑰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小兒急性傳染病,能引起高燒,退燒後出現皮疹。幼兒急疹通常為原發性人類皰疹病毒6感染所致。幼兒急疹常見於2歲以下的兒童,全年都可發病,春、秋季更常見,有時會在區域性地區流行。

    寶寶感染此病毒後,可以出現突然發熱,一般為高熱,體溫>39.5℃,持續3-5天,高熱時沒有皮疹出現。常常伴有枕後、頸側或耳後淋巴結的腫大,胃腸道不適如食慾不佳、腹瀉、嘔吐等,呼吸道症狀如鼻塞流涕等症狀。部分患兒發熱過程中會出現高熱驚厥,偶爾出現前囟門隆起。

    發熱持續3-7天后驟退,熱退後出現皮疹,呈紅色、扁平,周圍可有紅腫,無癢感,初起於軀幹,很快波及面部及四肢。皮疹通常2天左右消退,不留色素沉著及脫屑。

    寶寶得了幼兒急疹該注意些啥?

    因為幼兒急疹和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症狀類似,血常規結果通常提示病毒感染,但缺乏特異性,因此在出疹前很難明確診斷。

    對於6個月到2歲之間的患兒,如果不明原因出現高熱,且症狀及化驗結果符合上述幼兒急疹特點,家長不應心急,更不能擅自給患兒服用抗生素。可以給予患兒清淡飲食,少食多餐,鼓勵寶寶多攝入一些液體。

    若體溫超過38.5℃時,可根據體重及年齡給寶寶口服退熱藥物,如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如果寶寶出現高熱驚厥、反覆噴射樣嘔吐、頸項強直等症狀,需要及時就醫。

    出疹後患兒一般精神狀態會有明顯好轉,此時無須特殊治療,讓寶寶多休息,避免受涼,精心護理,皮疹通常2天左右便可完全消退。

    參考資料

    1、《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第6版

    2、《默克家庭醫學手冊》第3版

  • 6 # 時尚育兒圈子

    幼兒急疹護理4步曲

    1 預防保健兩不誤

    ● 避免呼吸道感染 

    儘管幼兒急疹的發病機制還不是十分清楚,但大多認為是由病毒透過呼吸道侵入血液而引起的,因此父母儘量不要帶年齡幼小的寶寶到人多擁擠、空氣汙濁的公共場所去。

    避免傳染,注意居家清潔 

    如果小寶寶的身邊有大人或其他小朋友生病了,一定要記得馬上隔離,同時室內要做到通風、換氣,溫度溼度適宜,清水擦拭傢俱表面,並且給寶寶勤洗手、洗臉、更換衣服。

    提高抵抗力 

    有條件的情況下,媽媽儘量母乳餵養;注意及時給寶寶新增輔食,營養均衡;多曬太陽,提高寶寶的免疫力,這樣才能有效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襲。

    2 物理降溫控高熱

    監測體溫,必要時服退燒藥 

    發現寶寶體溫異常後,用體溫計而不是手為寶寶測試溫度,並注意監測體溫。如果寶寶已經超過6月齡,當腋下體溫超過38.5℃時,可遵醫囑給予美林等退熱劑治療;如果寶寶尚不足6月齡,體溫已超過38.5℃時,建議及時就醫。

    注意補水、物理降溫 

    服用退熱劑後要給寶寶少量多次飲水,並以柔軟的棉布蘸溫熱的水反覆擦拭頭部、手心、足心、腋下、腹股溝、膕窩等處,透過物理降溫幫助寶寶進一步降低體溫。

    避免消化不良、不要捂汗 

    高熱時不要讓寶寶進食雞蛋,以免引發消化不良;也不要用“多穿衣服、蓋厚被”的方式給寶寶捂汗,否則會影響散熱,嚴重時甚至可能誘發抽搐。

    3 出疹階段護面板

    ● 注意忌口,避免進食腥發食物 寶寶出疹時要注意忌口,別吃腥發刺激性食物,對伴有輕微腹瀉的寶寶還要注意減少奶和奶製品的攝入,避免生冷油膩,食物以米粉、藕粉、麵湯為好。

    ● 注意洗澡水溫,避免肌膚刺激 可適當減少洗浴次數,保持肌膚乾燥,洗浴時應避免水溫過高或太低,更不要使用具有刺激性成分的香皂或沐浴露,若有輕微癢感,可用爐甘石洗劑外用。

    ● 穿著寬鬆純棉內衣,以免摩擦肌膚 由於出疹部位集中於寶寶的軀幹、腰部和臀部,則更應注意給寶寶選擇款式易穿脫、寬鬆透氣的純棉內衣,以免摩擦肌膚引起不適。

    4 恢復時期重飲食

    ● 飲食恢復要循序漸進 

    當寶寶皮疹漸消時,精神、食慾都處於上升期,父母要注意讓寶寶循序漸進地增加進食量,不要一下子吃太多,以免給還未完全恢復功能的腸胃增加過多的負擔。

    ● 多參加戶外活動 

    可以在風和日麗的時候,適當增加寶寶的戶外活動。若是炎熱的季節,建議在上午10點前和下午4點後外出,以避開陽光過於猛烈的時段;其他季節可以在上午10點左右或下午3~4點外出。溫暖的陽光、清新的空氣,有助於寶寶身體的恢復和抵抗力的增強。

    ● 恢復期有異常情況及時就診 

    如果已經退熱且皮疹漸消退的情況下,寶寶再次發熱,或體溫雖正常但精神萎靡、容易哭鬧,又或者出現了面部不對稱、肢體活動不靈活,以及雙下肢散在按壓之後不褪色的出血性皮疹等症狀,請立即到醫院就診。

  • 7 # 動物園開飛機

    一、什麼是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又叫“嬰兒玫瑰疹”、“奶疹”或“假麻疹”,好在寶寶6個月到3歲間發病,一般是在1歲左右。一年四季均有可能發生,但是在春冬季節發病的更多。它是由人類皰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一般在開始會有3-5天的發燒,而且是高燒,常常能達39-40度,即使是吃退燒藥也往往反覆。但是後面熱度降低,出玫瑰色斑丘疹,病情減輕,寶寶很快就會痊癒。

    由於幼兒急疹的診斷很難,往往在“燒退疹出”時醫生才能確診,具有“馬後炮”的特點,但它的發病率很高,達98%以上,幾乎所有的寶寶都會有這個過程。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寶寶在一歲左右,沒有感冒症狀,但突然發燒且是高燒,就要懷疑寶寶是否是得了幼兒急疹。

    這往往是寶寶出生以來的第一次發燒,如果寶爸寶媽們沒有充足的思想準備和知識儲備,遇到這樣的情況,免不了因高熱頻繁就醫,增加了在醫院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也讓寶寶無法休息好。

    二、幼兒急疹有哪些症狀?

    突然發燒,但無其他症狀

    幼兒急疹一般有1-2周的潛伏期,在寶寶沒有感冒等症狀的情況下,突然發燒, 一般無其他症狀。有些寶寶會有輕微腹瀉,摸寶寶頸部淋巴會有腫大。

    雖發高燒,但精神狀況尚可

    發燒溫度一般在39-40度,大部分寶寶會有些食慾不振,但精神狀態與高溫不成正比,沒有其他導致高燒疾病那樣的狀態糟糕,狀態尚可。

    燒退疹出,康復較快

    在發燒3-5天后,一般在退燒或者稍後會有玫瑰紅色斑丘疹冒出,一般是從軀幹面部開始,逐漸向四肢蔓延,連手腳都可能有哦,每個疹子比較獨立,一般不會連成片。出疹子後一般2-3天就會疹子全消,很快康復。

    血常規檢查也較難判斷

    血常規檢查要在發燒24小時以後再測比較準哦,但也不能完全看血項來確定,由於幼兒急疹還是屬於一種病毒感染,一般淋巴細胞會增多。

    三、幼兒急疹如何護理?

    父母要耐心等待,合理就醫

    身邊很對寶爸寶媽因為孩子發燒而焦急,帶寶寶就醫,把幼兒急疹當作感冒來治療的不下少數,即使到了醫院,醫生也很難確診。所以在寶寶高燒但狀況尚可、無其他症狀的情況下,可以堅持38.5以下物理降溫,溫度高了給寶寶服用退燒藥,以免發生高溫驚厥。其他能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待觀察,讓寶寶多喝水、多休息,避免招風,清淡飲食。

    根據崔玉濤書中提到的,如果寶寶狀態糟糕,在發燒的過程中有劇烈咳嗽、腹瀉等症狀的時候,再帶寶寶及時就醫,這需要寶爸寶媽的密切觀察啦。

    在寶寶出疹後要避免抓撓

    出疹後不需要塗額外的藥膏,只是需要家長們精心護理,避免抓撓,過上個幾天的時間,寶寶就會又恢復白白嫩嫩的肌膚了。

    所以幼兒急疹看上去來勢洶洶,其實並不可怕,如果沒有其它併發症的話,寶寶很快就能康復,而且一生只有一次,會得到終身免疫哦~

  • 8 # 天天爸爸

    得了幼兒急疹怎麼辦?

    1.讓患兒休息,病室內要安靜,空氣要新鮮,被子不能蓋得太厚太多。

    2.要保持面板的清潔衛生,經常給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漬,以免著涼。

    3.給孩子多喝些開水或果汁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進毒物排出。

    4.吃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5.體溫超過39℃時,及時處理,防止孩子因高熱引起抽風。

  • 9 # 小蘋果兒科醫生

    幼兒急疹又叫嬰兒玫瑰疹,在1歲左右的孩子中很常見,這是一種叫“人類皰疹病毒6型”的病毒引起的,通常在孩子發熱之後出現,所以有經驗的媽媽都知道“熱退疹出”這個詞。

    可是引起寶寶發熱的原因太多了,常見的感染性因素(如病毒、細菌、真菌等)和非感染性(如川崎病、紅斑狼瘡等)。

    孩子發熱之後出的皮疹型別就更多了。那如何分辨寶寶發熱後的不同面板疹子?

    1.幼兒急疹。通常高熱3~5天之後,寶寶開始退熱,並在面部、脖子以及軀幹面板上出現紅疹;這些疹子幾小時內就開始消退,2~3天全部消失。

    2.風疹。通常是寶寶發發熱一天之後,面板上就開始出現紅色、斑丘疹子;症狀較輕不用太擔心;這是由風疹病毒引起。

    3.水痘。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通常在二十四小時內引起面板疹子,特別是胸、腹、背等地出現水痘或者疹子;要注意水痘破裂之後的感染。

    4.川崎病。川崎病屬於非感染性的,發熱五天以上後開始出現軀幹部紅疹,紅斑樣或者猩紅樣;口腔及黏膜充血等。

    5.手足口病。這個媽媽們都很熟悉了,主要是手、足、口等地方的皰疹和疹子,由病毒引起。

    看到了嗎?這麼多疾病發熱之後都會出現皮疹,要注意區分。

    如何處理幼兒急疹呢?

    當然是先退熱。藥物或者物理降溫。

    如果孩子出現大面積的皮疹,首先要注意室溫20~25度適宜,不能捂被子;其次要注意皮疹不要弄破,面板破損要注意消毒,必然感染;還要注意補水,清淡飲食等等。其他並沒有什麼特別需要注意的護理地方。zj

  • 10 # 問藥師
    什麼是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是2歲以下兒童中的一種常見疾病。它可導致持續3-5日的發熱,隨後出現皮疹。幼兒急疹可讓患兒父母感到恐慌,因為它可導致高熱。但通常來說,本病並不嚴重,即使不使用治療藥物也會自行好轉。

    為什麼會發生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的發病原因是病毒感染,最常見的病毒是人類皰疹病毒 6 型(HHV-6)。

    此外,幼兒急疹也可能由人類皰疹病毒 7 型(HHV-7)、腸道病毒(柯薩奇病毒 A 型、柯薩奇病毒 B 型和埃可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 1 型等引起。

    懷疑幼兒急疹需要做實驗室檢查嗎?

    很少需要實驗室檢查。但實驗室檢查可用於一些發熱症狀不典型的患兒,或者作為發熱病因評估的幫手。幼兒急疹的實驗室檢查特徵包括中性粒細胞相對減少和輕度非典型淋巴細胞增多。白細胞計數在發熱階段早期可能升高,但到病程第3-6日達到最低點,然後在接下來7-10日逐漸恢復正常。

    幼兒急疹的症狀是什麼?

    發熱:體溫可高達40℃或以上,持續3日左右,整個發熱過程5天左右。

    皮疹:隨發熱消退而出現。俗稱“熱退疹出”。

    •首先出現於頸部、胸部和腹部,然後擴散至面部、手臂和腿部

    •皮疹表現為壓之可褪色的斑疹或斑丘疹(突出面板表面)。呈桃紅色

    •通常不瘙癢

    •在大多數患兒中持續1-2日,但可能在2-4小時內反覆發作

    大部分患兒存在發熱和皮疹,部分患兒可能出現其他症狀,如:腹瀉、輕微咳嗽、流鼻涕、滷門膨出、疲倦、煩躁、耳後、枕後淋巴結腫大(出現較晚)等。

    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可能包括癇性發作、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和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但發生率很低,家長通常不需要擔心。

    幼兒急疹需要與以下疾病進行區別:

    川崎病:又稱黏膜淋巴結綜合徵,是一種常常發生在 5 歲以下嬰幼兒的疾病,症狀表現為持續性發燒、皮疹、口唇紅、手掌及足底脫皮、淋巴結腫大等。川崎病是在發燒的同時就會出現皮疹,這一點是和幼兒急疹不同的。所以孩子在發燒的同時如果出現了皮疹,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另外,皰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等,都是高熱出疹型疾病,症狀與幼兒急疹也有些類似。

    因為幼兒急疹大多是事後診斷,所以判斷幼兒急疹,觀察很重要,孩子只有發燒症狀,可先對症處理及觀察,孩子退熱後精神食慾狀態好,不用太擔心,很可能是患了幼兒急疹。

    但如果孩子精神食慾狀態不好,連燒三天仍沒有好轉,應去醫院,由醫生評估孩子的病情,便於診斷和處理。

    幼兒急疹需要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嗎?

    不需要。

    幼兒急疹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非細菌感染,所以使用抗生素無效。

    目前也沒有針對幼兒急疹的特效抗病毒藥物。

    所以,如果用了頭孢和奧司他韋,應立即停藥。

    如何科學治療幼兒急疹?

    本病通常會自行消退。

    當您的孩子出現發熱時,您可採取以下措施:

    孩子高燒感覺很不舒服,可以根據孩子的體重服用適量的退熱藥,如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等,注意阿司匹林是禁用的。多休息,多補液:鼓勵孩子休息和多飲水。如果孩子精神狀態良好,可先觀察護理。如果很難受、拒絕飲水,可能要去醫院補液。皮疹無需治療即可消退。皮疹不痛也不癢無需吃藥抹藥,24~48小時左右即會自行消退,無色素沉著,也不會產生脫皮的現象。什麼情況需要帶孩子就診?

    您的孩子如果有以下情況,您應該帶孩子立即就診,由醫生判斷是否其他疾病:

    3 個月以內的嬰兒肛溫超過 38 ℃,不論孩子是否看上去不錯;3 個月~3 歲的孩子發熱超過 3 天;如果孩子很不舒服、煩躁不安或者拒絕喝水,請立即就診;口腔、直腸、耳內或前額溫度大於等於40℃,腋窩溫度大於等於39.4℃;發熱引起了驚厥;如在發熱過程中、發熱前就出疹子,皮疹處瘙癢不適等。如何預防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由多種病毒引起。很可能是透過密切接觸者的分泌物中的病毒而傳播,這很難預防,因為家長親吻孩子會導致傳染,所以不要和孩子嘴對嘴親吻,一些簡單的衛生措施(如,洗手)可能有助於防止病毒傳播。

    幼兒急疹在生活上要注意什麼?

    建議2~3小時給孩子測一次體溫,確保體溫沒有過高(大於 40℃)。根據孩子狀態使用藥物退燒,如美林、泰諾林等;不要捂汗!寶寶面板散熱功能差,捂汗反而容易導致高熱、脫水、甚至驚厥;

    讓孩子多休息、多喝水。可以給孩子洗澡、開空調,洗澡後及時擦乾。如果孩子還在喝母乳,可以多吸母乳,補充水分。不舒服就多安撫下,等待孩子恢復。

    幼兒急疹會不會復發呢?

    幼兒急疹主要是由人類皰疹病毒 6 型感染所致,患病後可以獲得終身免疫。但少部分也會由其它病毒感染所致,不同病毒之間不存在交叉免疫,所以有可能會得兩次或多次幼兒急疹。

    一圖讀懂幼兒急疹

  • 11 # Lisa姐的兼職生活

    幼兒急診怎麼辦?

    嬰兒在6個月以後易發幼兒急疹是由於從這個時候起,嬰兒從母體獲得的免疫力已基本消失。沒有哪種病會像幼兒急疹這樣,使不同的嬰兒具有如此相同的病程。一般的疾病總會有症狀的輕重之分,有的還會出現各種併發症。幼兒急疹卻不分月齡、季節、地區,病程千篇一律,且沒有任何併發症。

    幼兒急診的潛伏期為7一17天,發病的初期只是持續發熱3天。嬰兒與往常不同,氣色不佳且沒有精神,一摸頭部很熱,量體溫在38到39度左右。有時出現輕咳、流少量清涕等症狀。然後在第4天退燒以後開始出疹。在發熱的頭3天裡,嬰兒的症狀與"感冒"、"睡覺著涼"、"扁桃體炎"是完全一樣的。只有到退熱後疹子出來,才能最後確診。

    退熱後,嬰兒的胸部、背部會出現像被蚊子叮了似的小紅疹子,這些疹子到晚上就會漸漸擴散,到了晚上就會波及到臉、脖子和手腳。對嬰兒麻疹有所瞭解的人會誤以為是麻疹。可是麻疹在出疹子時有高熱,而幼兒急疹則是在退熱以後才會出疹子的。嬰兒雖然已退熱,但仍是萎靡不振、愛哭,第3天晚上或者第4天晚上還會排稀便。完全恢復要在第5或第6天,嬰兒的疹子變少,精神也恢復到發病前的正常狀態,到這時可以說嬰兒已經痊癒了。

      幼兒急疹一般有以下8個典型特症:

      1.往往是突然高燒,體溫迅速上升至39℃到40℃,而且會持續發燒三四天。

      2.用退燒藥後燒退,藥效一過又燒。

      3.相對感冒高燒的孩子,患兒的精神、食慾狀況比較好。

      4.高燒時,多數會腹瀉,大便糖稀,而很少流鼻涕、咳嗽,或症狀輕微。

      5.血常規檢查顯示白細胞降低、淋巴細胞明顯升高。

      6.耳後、枕後能摸到黃豆、花生米大小的腫塊。

      7.熱退時出現大小不一的淡紅色斑疹或斑丘疹,壓之退色,初起於軀幹,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較多,皮疹在1~2天消退,沒有色素沉著或脫屑。

      8.患兒多在6~12個月大,50%~60%的患兒都在8~10個月大時發病。

      與感冒鑑別:感冒患兒血常規檢查白細胞也可能會高,但流鼻涕、咳嗽等症狀比較明顯。

      與麻疹鑑別:麻疹患兒也會燒3~4天,也會出疹子,但不同的是,燒一陣出一陣疹子,出疹子時發燒達到最高。此外,患兒伴有咳嗽、流涕、流淚、咽部充血等明顯症狀。尤其眼睛症狀突出,如結膜發炎、眼瞼水腫、眼淚增多、畏光等。患兒大多精神不振、食慾不佳。

    與風疹鑑別:患兒也會有耳後或淋巴結腫大,但發熱比較輕(37℃~38℃),發燒半天或一天就出疹子了,皮疹細小如沙。

    嬰幼兒急診的護理方法

    (1)寶寶要多休息,不劇烈玩耍,體育鍛煉暫停;

    (2)多喝水,適當的加入果汁,這樣即提高了維生素的攝入又利於出汗和排尿,可以促進毒物排出;

    (3)寶寶患病期間吃些易消化食物,已經可以吃固體食物的寶寶,此時吃流質或半流質飲食。但是注意儘量要有營養; (不建議喝糖分較高的甜水,寶寶此時食慾不佳,會影響寶寶食慾)

    (4)刻意的適當補充維生素C和維生素B;

    (5)寶寶休息的地方要安靜,空氣注意流通並保持新鮮;

    (6)被子不能蓋得太厚太多,這樣不利於散熱;

    (7)注意寶寶的面板要保持清潔衛生,經常給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漬,即防止著涼同時防止出疹的寶寶感染。

    (8)體溫超過39度時,可以用溫水擦身體,比如額頭、脖子、腋下、大腿窩,防止高熱驚厥。或洗個溫水澡。(小寶寶不建議酒精降溫,如果家長不知道酒 精濃度也不建議給大寶寶使用,對面板有刺激性)

    (9)幼兒急疹是為數不多的出疹可以外出玩耍見風的疾病,但是中醫認為此時寶寶體質虛,如果寶寶汗多,則不建議出 門見風。

    (10) 此時部分寶寶可能很賴媽媽,希望一直依偎在媽媽懷裡,可能是疾病導致寶寶的心理需要。所以請媽媽們儘量滿足寶寶的心理需要,也有利於親子關係。

    1、家長不要著急:

    一般這種情況可能是寶寶首次發熱,而且藥物無效,寶寶又連續數日發熱,所以家長往往急得幾天內跑多家醫院又沒有效果,所以家長是急上又急。

    2、醫生特點:

    很多醫生可能內心有懷疑幼兒急診的傾向,但是又不敢下這個診斷,因為很多時候幼兒急疹不需藥物治療,醫生肯定不敢讓寶寶和家長去"扛"的,所以多數診斷為感冒、咽炎甚至胃腸感冒等。

  • 12 # 煙臺佑兒堂

    嬰幼兒急疹的症狀為:發病初期只是發熱。體溫在38-39度,不咳嗽、流鼻涕、大便也正常。體溫持續三天至七天,退熱以後,寶寶胸部、背部會出現小紅疹子,然後漸漸擴散,會擴散到臉、脖子和手腳。

    寶寶在八個月以後會出現嬰幼兒急疹時,由於高熱很容易發生抽搐。寶寶的抽搐往往會讓父母受到驚嚇。其實,抽搐不過是單純的高熱驚厥,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嬰幼兒急疹不需要做特殊的護理,因為不會引起併發症,所以也沒有預防併發症的藥物。

    父母可以在體溫達到39度以上,再給服用退燒藥或者退燒栓,而且是對乙醯氨基酚與美林交替使用,避免出現耐藥性。出疹子期間,不能出門,也不能吹風,否則會再次高熱或出疹子過度。待疹子完全出盡,會按照先後出的順序逐漸消退,家長不必擔心。

  • 13 # 東直門骨科焦勇大夫

    幼兒急疹一般多發於6~18個月,寶寶第一次發熱,高熱且反覆發熱,精神狀態較日常感冒發熱的寶寶好一些,個別的寶寶還有溏便,總之如果寶寶是第一次發熱就不能大意,一定要時刻給寶寶檢測體溫,38.5℃以上就要給寶寶吃退熱藥,38.5℃以下可以先給寶寶物理降溫。

    幼兒急疹的症狀

    幼兒急疹多發於6~18個月的嬰幼兒,常常是突然發病,體溫迅速升高,常在39~40℃。高熱早期重症患者可能伴有驚厥,有的出現輕微流涕、咳嗽、眼瞼水腫、眼結膜炎。發熱3~5天后體溫驟降,退熱後寶寶全身可出現大小不等的淡紅色斑疹或斑丘疹,這時寶寶已經退熱,在醫學上稱“退熱疹出”,是幼兒急疹的特有表現。

    幼兒急疹護理方法

    寶寶要多休息,不劇烈玩耍,體育鍛煉暫停,避免接觸涼水。

    適當補充維生素C或B族維生素。

    寶寶休息的地方要安靜,注意空氣流通並保持新鮮。

    注意寶寶的面板要保持清潔衛生,用清水給寶寶清潔,別弄破疹子,也要經常給寶寶擦去身上的汗漬,既防治著涼又防治出疹的寶寶感染,母乳餵養的媽媽別吃海鮮。

    體溫超過39℃時,可用溫水為寶寶擦身。

  • 14 # 醫聯媒體

    幼兒急疹由於病毒感染而引起,在小孩兩歲前特別容易患上的幼兒急診,發病期主要是在春秋天,夏冬天也有。在小孩頻繁出現發熱,食慾不好,想嘔吐,咳嗽,流鼻涕,出疹等症狀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帶小孩去醫院做血常規檢查,檢查的結果若為白細胞的數目線增加後減少,而淋巴細胞數目增加。

    如果小孩確實得了幼兒急診,家長一定不要帶小孩大人流擁擠的公共地方去,公共地方空氣流通不順暢,避免消耗的呼吸道感染。家庭環境一定乾淨通風,小孩要勤洗手勤換衣服,玩具也要定期消毒,切斷傳染源。給寶寶餵食母乳儘量,因為母乳中含有豐富的營養,可以讓小孩更好的成長髮育,可以適當的帶小孩曬太陽,增強免疫力,這樣才能更好預防急診。如果發現寶寶的體溫過高,可以喂小孩多喝水,還要物理降溫用水搽身體,把溫度降下來,儘量不要化學降溫,小孩的抵抗力差。也不要相信多穿衣服把汗捂出來來降溫。

    當小孩在恢復期時食慾會大增,但是家長一定不要讓小孩暴飲暴食,造成腸胃的負擔。可以多參加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增強抵抗力和免疫力。

    出疹後小孩就會有明顯的好轉,無需去醫院治療,只需讓小孩多休息,過一兩天就會消退。

    如果小孩已經退熱了,再一次發熱,家長要立即帶小孩到醫院檢查就醫。

    指導專家:郭紅枝,副主任醫師,長治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

    從事兒童保健工作近20年,擅長兒童生長髮育檢測,兒童腦癱,運動、言語等發育遲緩的康復干預。

  • 15 # 桃媽愛說話

    其實確定是幼兒急診,反而好辦了。為什麼呢?

    家長們不用擔心寶寶是其他的問題導致高燒。在遇到幼兒急診的時候,其實很多家長是拿不準是因為什麼導致突然高燒。

    幼兒急診沒有特別有效的治療方法,只能在患病期間加強護理。我家寶寶送去了醫院,也只是開了退燒藥而已

    1.儘量讓寶寶多休息,不要像平常那樣逗玩,消耗體力,室內保持安靜和舒適,適量通風,特別要注意的是被子不要蓋太多,衣服不要穿太厚。

    2.受長輩的影響,覺得蓋的多一些,出一身汗就會降溫,這句話後一句是正確的,但不是蓋的多,就會出汗的。體溫不超過38.5C時,主要採取物理降溫方式,比如熱洗澡;當體溫超過38.5C時,要給孩子吃些退燒藥,以防孩子出現高熱驚厥

    3.多給孩子喝白開水或果汁、菜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進毒素排出:三餐以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為主

    4.保持面板清潔衛生,經常給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漬

    這個過程寶寶受煎熬,其實媽媽們也在受煎熬,核桃高燒的3天裡,我真是72小時沒有好好休息過,還有我媽。所以我在這裡想要安慰下媽媽們和媽媽的媽媽們,辛苦了

    #我是桃媽,一個愛觀察愛分享的媽媽#

  • 16 # 兒科醫生鮑秀蘭

    小寶寶最常見的發燒出疹子的情況就是幼兒急疹了。

    這個病又叫嬰兒玫瑰疹、第六病,主要由人類皰疹病毒6型引起,所以屬於一種病毒性傳染病,但因為症狀往往不重,寶寶一般狀況還好,可以自愈,所以媽媽們不必太過緊張。

    關於“幼兒急疹”

    本病多發生於2歲以下嬰幼兒,以6-18個月齡的小兒最多見。

    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季節發病為多。

    潛伏期為1-2周,平均10天左右。

    症狀如何?

    起病急,突然高熱,全身症狀輕

    可伴有輕咳或腹瀉。

    體溫可達39.5-40℃甚至更高,持續不退或有波動,偶見高熱驚厥。但寶寶整體狀況一般較好。

    一般高熱持續2-4日後突然降至正常,熱退時或熱退後1-2日內出現皮疹。

    什麼樣的“皮疹”?

    皮疹為淡紅色的小斑點,直徑2-5mm不等,按壓褪色

    頭面部往往最先出疹,逐漸發展到軀幹、甚至四肢,一般頭面頸部和軀幹皮疹最多,四肢遠端最少(部分皮疹可融合成片)

    出疹最初48小時皮疹逐漸發展到頂峰,而後逐漸消退,退後不留痕跡。

    整個病程約8-10天。本病在高熱階段少數嬰兒可出現高熱驚厥,但危險性並不高,也不會影響將來的智力發育。

    本病可自愈,一般無需特殊治療。

    高熱階段可使用退燒藥,比如泰諾林、美林。但是提醒您退燒藥服用間隔至少4小時一次,不可過短,24小時之內不可超過4次。

    寶寶可能食慾欠佳,應該多喂水、吃一些好消化的食物,比如米湯、稀粥、小麵條等等。

    出疹階段患兒可能易煩躁哭鬧,不易安撫,注意避免穿著過多加重瘙癢不適。

    應隔離患兒到出疹後3-5日,儘量少帶嬰幼兒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

    化驗血常規可見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減少,淋巴細胞比例升高 ,並於熱退後逐漸恢復正常。如白細胞下降明顯,一般建議熱退後複查血常規。

  • 17 # 輕鬆育兒學堂

    幼兒急疹,該怎麼辦?

    眾所周知,幼兒急疹最明顯的特徵是“燒退疹出”,這種馬後炮的幼兒常見疾病真是很惱人,原因在於前期高燒不退時很難判斷是不是幼兒急疹,只有燒退了疹子出來了才能判斷,孩子高燒不退最讓父母擔心,又不能放置不管。

    我家寶寶在一歲左右,得過一次幼兒急疹,反覆高燒,燒了四天三夜,普通退燒藥都不管用,醫生打了退燒針才能暫時退燒,驗血和大便,顯示病毒感染,就一直當成當時挺嚴重的輪狀病毒感染來治療,後來,燒退了,背上,四肢出滿了紅疹子,才知道,原來是得了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經常出現在多大孩子身上?

    幼兒急疹多發於6個月到1歲半左右的孩子身上。

    幼兒急疹什麼季節是高發期?

    幼兒急疹春季為高發季,但是其他季節也會發生。

    幼兒急疹有什麼症狀?

    突發高燒,寶寶精神狀態不佳,有的孩子還會有腹瀉或咳嗽症狀,有的僅僅就是高燒, 高燒一般達39.5-40℃,持續不退且反覆高燒,高燒一般2-4天,熱燒後出紅疹子,多見於面部,背部,四肢等部位,疹子2-3天就會消退,一般不會留疤。

    幼兒急疹如何護理?

    1. 高燒時需要使用退燒藥

    (退燒藥兩次服用間至少間隔4小時,24小時內不可超過4次)

    2.寶寶高燒期間食物不好,可以喂點稀粥,米湯等,還要多喂水。

    3.出疹時,有風的天氣盡量不要外出,同時忌辛辣刺激以及海鮮等食物。

  • 18 # 熊貓兒科

    對於絕大多數孩子來說,幼兒急疹是一種能夠自己痊癒的病毒感染,當疾病發生時,只需要對症處理即可。

    當娃體溫>38.5℃時,服用退熱藥,首選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多飲水。

    一般情況下,出疹期間孩子不需要服用抗生素或其他藥物

    可以洗澡,可以出門,正常飲食等。

    生病期間,家長應該讓孩子多休息,同時多補充水分無需塗抹皮疹藥物,耐心等待

    如果發現寶寶高熱不退、煩躁、出現抽搐或其他症狀,建議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就診。

    什麼情況下需要去醫院?

    如果娃出現以下情況,必須立刻就醫:

    (1)3個月以內的寶寶肛溫超過 38 ℃

    (2)3個月以上的孩子連續發熱超過三天

    (3)孩子本身有心臟病等基礎疾病

    理論上,幼兒急疹是會傳染的,透過呼吸道分泌物、唾液等途徑傳播。不過,孩子一旦出現急疹的各種症狀,就已經不具有傳染性了

    總結來講,幼兒急疹是一個相對簡單的疾病,它特點明顯,合併症少。當然,幼兒急疹中也有伴發粒細胞減少的,有伴發氣管炎的,但發生率相對較低。

    每一次大大小小的疾病,最終取得勝利的其實是孩子的免疫力,每一次生病都是孩子免疫力提高的過程。

    幼兒急疹也是這樣的一個過程,而且只有熱退疹出才能確診,疹子出來時也意味著這病快好了。

  • 19 # 兒科醫生趙繼明

    幼兒急疹,家長一定要給寶寶做好護理,及時給寶寶治療。

    幼兒急疹的特點:

    幼兒急疹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出疹性傳染病,由於外感風熱溼邪,鬱於肌膚,與氣血搏結所致。一年四季都有發病的可能,尤以春秋兩季較為普遍。常見於出生六個月至一歲以內的寶寶。患過一次後將終身免疫。

    幼兒急疹的原因:

    往往是突然高燒,體溫迅速上升至39℃到40℃,而且會持續發燒三四天。用退燒藥後燒退,藥效一過又燒。相對感冒高燒的孩子,患兒的食慾狀況比較好。高熱時很少流鼻涕、咳嗽,或症狀輕微。

    那麼,幼兒急疹應如何護理?

    1、寶寶要多休息,不劇烈玩耍,寶寶休息的地方要安靜,空氣注意流通並保持新鮮

    2、多喝水,適當的加入果汁,這樣即提高了維生素的攝入又利於出汗和排尿,可以促進毒物排出。

    3、寶寶患病期間吃些易消化食物,同時要注意營養的均衡,適當補充維生素C和維生素B。

    4、被子不能蓋得太厚太多,這樣不利於散熱;

    5、注意寶寶的面板要保持清潔衛生,經常給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漬,即防止著涼同時防止出疹的寶寶感染。

    6、體溫超過39度時,可用溫水為孩子擦身,也可在醫生的建議下使用退燒藥,防止高熱驚厥。

    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給寶寶做好護理,防止寶寶高熱驚厥,身體更加難受,注意讓寶寶多休息,多喝水,注意室內外通風以及寶寶衛生,這樣才能更好的恢復。

  • 20 # 遇見凌薇

    我家女兒也在8個月時患過幼兒急疹。幼兒急疹,只要護理得當,一般能治癒,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會留下疤痕。所以寶媽們在確定孩子得了幼兒急疹後,也不必太慌張。

    什麼是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一般是6個月到兩歲的寶寶之間比較常見。它是一種病毒性疾病。

    主要症狀有突發高燒,一般在39度到40度之間。會持續3~5天,退燒以後會出現紅色的疹子。出在不同的部位,有些在背上,也在在肚子上或其他部位。

    當疹子出來後,一般會在幾個小時內消退,長的話也會在2~3天全部消失

    而且幼兒急疹一般出過一次以後,就會終身免疫。

    幼兒急疹怎麼辦?

    到醫院確定是否為急診?

    我女兒在8個月時出現急診,當時我沒有經驗,就莫名的孩子發高燒了,找不到原因,特別的緊張。

    於是就送到醫院,說出孩子的症狀,醫生確定為幼兒急疹後,急診通常伴隨高燒,所以做好護理,足以退燒就好。

    2.不要去公共場所。

    幼兒急疹是一種病毒性的傳染性比較強的。而且孩子在生病時抵抗力是比較弱的,因此不要到公共場所去,以防出現交叉感染。

    3.平時多曬太陽、多運動。

    要防備這種疾病的發生,最好的辦法就是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不管是在秋冬天還是春夏,孩子要多戶外運動,多曬曬太陽,與大自然多接觸,來增強抵抗力。

    4.營養要均衡。

    偏食挑食都容易造成抵抗力弱。所以孩子的飲食要考慮營養均衡,最好什麼都要吃,要全面多樣。

    5.居住環境注意通風。

    居住環境不要太潮溼,要保持乾燥通風,還要衛生乾淨。以免細菌的滋生,容易感染到抵抗力弱的寶寶。

    6.讓寶寶養成洗手的好習慣。

    好的衛生習慣的養成特別的重要,要教會寶寶養成飯前洗手便後洗手,保持手的乾淨衛生。

    幼兒急疹不可怕。寶媽們可以從以上6個方面入手,做好寶寶的衛生工作,增強寶寶的抵抗力,以防疾病的侵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民銀行和銀監會都對銀行有監管職能嗎?兩方對商業銀行來說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