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2
回覆列表
  • 1 # 文藻巧翁

    駢文:起源於漢代,形成於魏晉的一種特殊文體。南北朝是駢文的全盛時期,成為文章的正宗。唐宋以後,“古文”取代了駢文的正宗地位,但仍有人寫作駢文。駢文具有三個特點。(一),駢偶和“四六”。駢偶就是兩兩相對,即對仗,這就是駢文得名的由來。所謂“四六,,是指駢文的主要句式是四字句和六字句,故駢文又稱“四六文”。在駢文中,要求四六字句各各相對。(二),平仄相對。從齊梁開始,駢文要求對仗時以平對庂,以仄對平。(三),用典(用事)。魏晉以後,駢文逐漸以數典為工,而且不指明出處,講究選取適用的古語古事,並把它們融化改易,使其同作者要表達的意思相合。駢文形式整齊,聲音諧美,文字典雅,但也容易流於單調板滯、繁冗晦澀,初讀者尤其感到困難。就一般情況而論,駢文形式優美,而內容則比較貧弱。

  • 2 # 創業非旦夕

    駢文在高中的課本上有一篇非常經典的著作,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就是王勃的《滕王閣序》,這是一篇非常優美的駢文,這裡大家應該是非常的清楚駢文的整體的句式結構,就是常用四字或者六字作為一句,因此也被稱為是駢四儷六。講究的是對仗工整,聲韻和節律擲地有聲

    起源於漢末,形成並盛行於南北朝。其以四字六字相間定句,世稱“四六文”。唐代科舉以詩賦取士,其賦作即為源自駢文的律賦。唐代公文亦為駢文,即四六體。

  • 3 # 一老沈一

    很不好意思,昨天忙中出錯,把這個問答發在了另一個題目下面,今天改過來,重發一遍。

    要想把這兩個問題說清楚,大概需要寫一本幾十萬字的專著了。

    這是說,這個問題太難太複雜,這裡只能浮皮潦草地說了。

    簡單說,“駢文”,是一種在中國流行了將近兩千年的“文體”。

    進一步說,對於“駢文”這種文體,很難用極簡的語言予以概括——有學者總結了“駢文”的二十幾個“特點”;另有學者,濃縮為十幾個……。

    總之,要說明白“什麼是駢文”,必須費一些口舌。

    先作個大致的描述吧——“駢文”,是中國很重要的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以對偶句為主體;從文類上說,“駢文” 居於散文和韻文之間;從創作上來說,“駢文”講究用典並追求詞藻華美。

    說“以對偶句為主體”,是講以“四六文”涵蓋“駢文”未必準確。

    “駢文”一詞,清代才有。唐代李商隱的《樊南四六》,開創了 “四六文”一名的先河。北宋歐陽修、夏竦,皆以“四六”稱自己的此類作品。南宋王銍《四六話》、謝伋《四六談塵》、楊囦道《雲莊四六餘話》,是此類文體的專論。

    但是,“四六文”並不能和“駢文”完全劃等號——六朝以前,駢文多用四言單句對;梁陳以後,又多用四六言隔句對;宋人,喜用三句以上長聯,等等。所以,“四六文”,只能算對“駢文”的一種泛稱。

    說“居於散文和韻文之間”,是講“駢文”與“散文”和“韻文”還是比較好區別的。

    中國文章,自古“散”中有“駢”。比如《詩》《書》《易》中,都有對偶之句。後來,“駢文”出現,也是“駢”中有 “散”,極有名的駢文作品,很多也在其中插有散句。

    問題在於,句子,不等於文章,上述情況,一是不能證明“駢文古已有之”;二是不能因為文中有散句就否認其不屬駢文。

    駢文和散文的明顯區別,除了對偶句多還是散句多這一點之外,更在於對文章氣勢風格追求之不同,具體表現在風格、語言、用典表達效果等等。

    至於“駢文”和辭賦的關係,應該說存在不同意見,但其實也不難區別——從修辭上說,駢文以對仗為主而辭賦以鋪陳為主;從句法上說,駢文以對偶為主而辭賦以排比為主;從韻律上說,駢文求平仄而不看重押韻,辭賦則不僅講究平仄還需句尾押韻;從題目上說,駢文常常題目隨意而辭賦一般都以賦名之;從功能上說,駢文更為靈活甚至做論說文用,而辭賦基本用於描寫和抒情。

    “駢文”,的確是介於散文和韻文之間的一種文體。

    “駢文”,和古文及後來科舉中所用的“八股文”,其實區別亦很明顯,不遑論及。

    關於“駢文”講究用典並追求詞藻華美,在下一部分中再說。

    “駢文”之“駢”,原指兩馬並馳。“駢文”還稱“駢儷”,“儷”則指夫妻成對。

    所以,“駢文”或“駢儷”,所概括的,就是此種文體的最突出特點——語句的平行、對稱。

    這個特點,既是中國語言和漢字的單音節、多聲調特點決定的,同時也是這種文體的美學追求。

    所以,“駢文”的最主要的要求,就是語句對仗。

    宋玉《神女賦》:“毛嬙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五色。”

    司馬相如《上林賦》:“修容乎禮園,翱翔乎書圃。”

    張載《七哀》:“漢祖想枌榆,光武思白水。”

    沈炯《經通天台奏漢武帝表》:“承眀既厭,嚴助東歸;駟馬可乘,長卿西返。”

    劉勰《文心雕龍.麗辭》總結說:“凡有四對:言對為易,事對為難;反對為優,正對為劣。”這是關於駢文對仗的理論總結。唐以後,又有所謂“同類對”“異類對”“雙聲對”“疊韻對”“連綿對”等等細分,愈加繁複。

    梁陳以後,“駢文”以“四六文”為主,但也始終不限於此。

    “四六文”的形成,是人們長期摸索的結果。

    《文心雕龍.章句》說:“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緩。”這講的,是四六句在朗讀時的變化感覺。

    從梁陳時的徐陵和庾信開始,逐漸開始大量使用這種“四六”的寫作方法,至唐,成為慣例。

    徐陵《玉臺新詠序》:“楚王宮內,無不推其細腰;魏國佳人,俱言訝其纖手。”

    庾信《哀江南賦》:“荊璧睨柱,受連城而見欺;載書橫階,捧珠盤而不定。”

    七言對,其實仍然很多。最著名的如:“請看今日之城中,竟是誰人之天下。”

    三言五言,八言九言則較少見。

    必須大量用典,這是“駢文”的“硬性”要求。

    所謂“用典”,就是使用古代傳說、神話、成語、諺語、經傳名言等等,濃縮後用於駢文句中。

    王勃《滕王閣序》:“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請纓”“弱冠”“投筆”“長風”都是用典。“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晨捧袂,喜託龍門。”“鯉對”“龍門”也是用典。

    用典,講究“正用”“反用”“翻用”“借用”“暗用”“對用”等一些列方法,需要“提煉”“剪裁”“典雅”等等技巧。

    “駢文”有大致的韻律要求。

    這個“大致”的要求是——

    第一,某些駢文,如序記、章表、論說等,可不用韻;除此之外的,一般用韻,但用韻的要求不嚴,比如可以六句、八句、十句、十二句一韻,均可。

    杜牧的《阿房宮賦》,實際是駢文。其曰:“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勾心鬥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押韻比較隨意。

    第二,在平仄上,要求平行之對須平仄相異;上下句須平仄相間。

    舉例來說——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馳煙驛路,勒移山庭”;“寧知白首之心,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

    “駢文”還有個特點,就是刻意追求辭藻華麗。

    如,“雹碎春紅,霜凋夏綠”;“幽岫含雲,深溪蓄翠”;“電透箭疾,坻飛隴復”;“英辭潤金石,高義薄雲天”;“似墨翟之悲淚,如楊朱之慟哭”,等等,不一而足。

    駢文,屬於貴族文化。

    其興衰,就一定與古代高層統治者的文化水準以及對傳統文化的態度有關。

    駢文的開端,離不開漢靈帝。對此,文學史家們幾乎沒有異議。

    這個漢靈帝,治國極差,在文化上卻興致奇高。他開立鴻都門學,收攬辭賦家、小說家、書法家、畫家若干,各展其能。駢文也就應運而生了。

    駢文,正式形成於魏晉。推潑助瀾的,主要是曹丕曹植二兄弟。這二人,自己的文化水平很高,因為地位高又可以肆意發揮,於是,使用駢文一時成為風氣。西晉的陸機,被認為是駢文巨擘。還有當時的劉琨,這二人也都是很有文化的貴族。

    南朝,駢文已趨鼎盛。南齊競陵王蕭子良、梁武帝父子、陳後主,以及王、謝家族,還有庾氏父子、徐氏父子,都是此間高手。

    北朝,統治者多為少數民族,對駢文不懂也不感興趣。周文帝宇文泰和隋文帝楊堅,甚至都極討厭篇文。所以,北朝時期,駢文也很沉寂。

    唐朝,初期駢文曾很興盛。但到了中唐,已經受到陳子昂等人的強烈抵制,不過這些人還是人微言輕。不過,唐玄宗不喜歡駢文,認為過於浮誇,在他支援下,出現了注重內容的新駢文。

    中唐到北宋出現的古文運動,對駢文的打擊最大。“唐宋八大家”,就是在古文運動中產生的著名散文家。

    元代,朝廷不重視甚至壓制中原文化,駢文基本上半死不活。

    明初,皇帝文化水平不高,打壓知識分子和各種文化。所以,元明時期,除了雜曲之外,凡高雅一些的文化和作品,基本都沒有“市場”。

    到了清朝,康熙和乾隆二帝,對漢文化興致非常之高,此時,駢文也出現了“中興”局面。

    駢文的興起和發展,大致是這樣。

  • 4 # 愚言7

    大家說的四六,其實主要指的是律駢,那已經是駢文高階階段的產品了,因為格式的限制太嚴格才導致了古文運動的出現,但直到北宋初期,駢文才開始逐步退出主流。駢文大體上是從漢賦一步步演變過來的,最初格式沒那麼嚴謹,用典也沒那麼繁密。就跟宋詩幹不過唐人就開始掉書袋一樣,詩這種文體沒錯,錯的是運用這種文體的人。駢文對漢賦特別是大賦是有進步意義的,用典本身也有濃縮提煉昇華的作用,如果只有駢文沒有唐詩,或只有唐詩沒有駢文,宋詞是否能從一出現就達到那種高度很難講。

  • 5 # 淡淡一掬水

    駢文從何時開始,從哪裡來?我等“文化憤青”是說不明白的。需要虛心求教文史學者專家。不要把專家都打成“磚家”。我愛讀老沈的文章!老沈的文章有骨、有肉、有乾貨!駢文追求華麗對仗和韻律,而使文章失去單刀直入說理破解疑難的功能。駢文盛行,是古代文人走向溜鬚拍馬、思想墮落的開端。它只求合轍押韻和對仗,而不管對仗的前後詞句有無邏輯關係。《千字文》、《增廣賢集》就是例子。這種行文格式,使中國文人的思維走上表面化,使文人把注意力集中於絞盡腦汁尋找合轍押韻的句子,以表達哲理;只顯示文人的“博雅”,而不管所述道理是否合情合理,是否合乎邏輯。今天文人要改變文風,必須從破除驞文開始!剷除文人“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壞毛病!人們喜歡先秦文學而不喜歡漢魏駢文,可能道理就在其中。古人說理言必稱三皇五帝禹舜堯、舉例就五千年來各種典故,以顯示其博學深奧。其實偏離了說理的邏輯性。如果一個學生不學完五千年曆史,就不知道他在講什麼。人有幾個青春年少?把精力都用在背誦唐宋古詩漢賦駢文上,還有多少精力分配給數理化和對先進科技的趕超?五千年的文化,有燦爛的思想光輝,也有不堪重負的負擔。

  • 6 # 國內ERP專題

    首先要認識到,“駢文”是一個後面才有的概念。作為一種成熟的文體概念,“駢文”的提法產生在清代,而此前,從中唐柳宗元到晚唐李商隱,逐步將之定為“四六”。

    從文學史縱向發展的脈絡上看,尤其是近代之後,對“駢文”的定義是一個動態描述的過程。中古之前是沒有“駢文”之說的,即有實而無名,所指與能指是離散的。

    而從古至今的文論者們,對於駢文的發生時代的問題,也不盡相同。我們只能得出一個大致的輪廓:漢魏時代駢文形成後,在六朝進入興盛時期,其後唐宋元明處於變異階段,至清代而駢文復興。

    而伴隨駢文發展的,則是與所謂“古文”的動態博弈。最著名者莫過於唐宋的兩次“古文運動”以及清代的“桐城派”。一言以蔽之,反駢的出發點主要在於駢文的形式和內容方面,即文學應該是以質為主還是以文為主。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文學的自覺發展時期,文學理論上出現了曹丕的《典論·論文》、陸機的《文賦》、劉勰的《文心雕龍》和鍾嶸的《詩品》等重要的文學理論著作。在駢文理論上,也出現了一些萌芽形態,主要集中在一些文學理論著作的片段中,具有殘叢小語的特點,如劉勰《文心雕龍·麗辭》等。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駢文理論的萌芽時期。由於駢文創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為一代之文學,為理論建設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因而駢文理論也開始了它的歷程。這一時期的駢文理論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一是對駢文產生的探討;二是對駢文歷史的追溯;三是對駢文價值的評定;四是駢文選本的出現。

    首先是對駢文產生的探討。劉勰《文心雕龍·麗辭》說:

    “造化賦形,支體必雙;神理為用,事不孤立。”

    自然界與人類社會都有一個共同的法則,那就是成雙成對的事物佔了很大的比重。作為反映生活的文學必然對此有所反映:

    “皋陶贊雲:罪疑惟輕,功疑惟重。益陳謨雲:滿招損,謙受益。”

    早在上古時期,中國語言文字中就已經存在了對偶的句式。由於語言的發展還處在比較原始的階段,書寫工具也比較原始,人們的交流主要靠口耳相傳,對句這樣的形式比較適合於人們的記誦與傳唱。後來黃侃《文心雕龍札記》也說:

    “對偶之文依於天理,非由人力矯揉而成也。”

    六朝時期的人們還對駢文的形式美問題進行了一番探索。當時的文人已經注意到駢文形式上的一個突出表現,即外在形式的華美。葛洪在《抱朴子·鈞世》中指出,

    “古者事事醇素,今則莫不雕飾,時移世改,理自然也”,

    認為文學講究雕飾之美乃是文學自身發展的一個客觀反映。文學自其產生到魏晉南北朝,確實在形式上發生了非常巨大的變化。隨著語言藝術的不斷髮展,文學語言在句式的字數、修辭、詞彙等方面上都有了新的創新。漢代大賦的出現,就是一種文學趨向華麗的表現。

    六朝時期,這種華麗的傾向在許多文學作品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尤其是以徐陵、庾信為代表。但是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度,“過猶不及”,超過了事物發展的度,就會走上另一個極端。因此,當六朝駢文極度發展的同時,也就走上了形式主義的道路。

    裴子野在《雕蟲論》中明確指出,

    “學者以博依為急務,謂章句為專魯,淫文破典,斐爾為功。無被於管絃,非止乎禮義,深心主卉木,遠致極風雲。其興浮,其志弱,巧而不要,隱而不深”,

    文學作品並不是以形式為最重要的,“興”、“志”才是重要的,文學作品的評價標準應該是“禮義”。蕭子顯《南齊書·文學傳論》中說“今之文章”是“雕藻浮豔”,蕭綱《與湘東王》書中對“京師文體”作了這樣的描述:

    “懦鈍殊常,競學浮疏,爭為闡緩。玄冬修夜,思所不得,既殊比興,正背風騷。”

    他們都從儒家的觀念來看待文學,因此,對文學的創作就提出了一個方向性問題。

    唐宋元明

    如果說唐代還是一個情感勝於理智的時代,則宋代剛好倒過來,人們更多了一些理性。在這一時代,出現了文學理論興盛的局面。對於駢文理論來說,四六話的出現無疑是駢文理論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的演進。

    宋代的駢文理論的成就,一是在駢文的作法理論上;一是在駢文史上。既包括對作家作品的評析,也包括對文學現象的描述。把這一時期的駢文理論稱為興起發展期,原因在於這一時期出現了專門的駢文理論著作,如王銍的《四六話》、謝伋的《四六談麈》。同時,在許多詩話、隨筆中都出現了大量的四六話,如洪邁的《容齋隨筆》、楊萬里的《誠齋詩話》等。

    當時代發展到清代,文學到了一個總結時期,很多文學樣式在這一時期都出現了中興的局面。清代的駢文,不僅出現了駢文八大家,而且駢文理論也日趨成熟,出現了諸如孫梅《四六叢話》這樣的理論專著。

    把這一階段稱為形成期,其原因也正在於駢文理論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出現了系統完備的理論著作。真正具有文體意義的“駢文”概念也是在這個時期出現的。

    宋代四六話的出現,將李商隱所謂的“四六”當作一種真正的文體來看待。此後,四六即成了駢文的一個名稱。清代也延續了這一稱謂。陳維崧《四六金針》是清代較早出現的駢文理論著作。這是一部探討駢文作法的理論著作,作者將四六作法分為“唐人四六之故規”與“宋人四六之新規”,並對所謂的“約事”、“分章”、“明意”、“屬辭”和“熟”、“剪”、“截”、“融”、“化”、“串”進行了敘述,同時,對唐宋作家作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分類,而且還對各種駢文文體的作法進行描述。

    孫梅的《四六叢話》可以說是這一時期駢文學的代表著作,也是駢文理論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這部花費孫梅數十年心血的著作,被稱為“在駢文學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集大成之作,可與《文心雕龍》並駕齊驅”。全書共33卷,分門別類地輯錄評述了各體駢文和各類駢文現象的材料。其中,卷一至卷五分別是與《文選》、《楚辭》和賦相關的材料,用以說明《選》、《騷》、《賦》對駢文的影響,這可以算是影響篇了。卷六至卷二十七則按文體分類,分別輯錄制、敕、詔、冊、表、章疏、啟、頌、書、碑誌、判、序、記、論、銘、箴、贊、檄、露布、祭誄、雜文等文體的資料;卷二十八為總論;卷二十九到卷三十三論歷代的作家。全書所徵引的資料近百種,具有很高的價值。在編撰資料的同時,孫梅還不時提出一些觀點,表現出自己對駢文的起源、駢文的流變以及駢文的藝術形式等方面的觀點,對後世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正是從這一意義上說,清代是駢文理論的形成期。

    清代

    清代駢文理論的發展還表現為駢文選本的大量出現,如李兆洛《駢體文鈔》、蔣士銓《評選四六法海》、王先謙《駢文類纂》、彭元瑞《宋四六選》、曾燠《國朝駢體正宗》。最具代表的是李兆洛的《駢體文鈔》。

    這部選本表現出清乾嘉以來駢散合流的趨勢:

    “自秦迄隋,其體遞變,而文無異名。自唐以來,始有古文之目,而目六朝之文為駢儷。而為其學者,亦自以為與古文殊路。既歧奇與偶為二,而於偶之中,又歧六朝與唐與宋為三。夫苟第較其字句,獵其影響而已,則豈徒二焉三焉而已,以為萬有不同可也。”

    李兆洛認為在唐前尚無古文與駢文的區分,而分出古文與駢文,是不符合散文發展的規律的。這種觀點在清代中葉後是很普遍的,因為文學的發展在清代乾嘉後確實就是這樣的駢散合流的發展態勢。

    民國

    民國初年是一個特定的時代——無論是社會還是文學,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於文學來說,過去那種以文言為主導的發展被以白話為主導的新文化所替代。但是,即使是這樣,駢文依然在這一時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駢文理論在這一時期也走上了成熟興盛的道路,出現了許多成熟的駢文理論著作,如劉麟生的《中國駢文史》、錢基博的《駢文通義》、瞿兌之的《中國文學概論》以及孫德謙的《六朝麗指》等。

    我們把從民國開始的時期稱為中國駢文理論的興盛期,這主要是因為這一時期駢文理論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就,出現了現代意義上的駢文理論著作。既有對駢文產生的社會根源、文化心理的探索,也有對駢文的歷史演變的探討,而且繼承了宋代以來的四六話傳統。在評點上,在文學掌故上也依然保持了發展的趨勢,真正成為興盛的時期。

    新中國

    進入到新中國後,在最初的30年裡,駢文研究幾乎處於停滯的狀態,駢文理論沒有得到發展。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駢文研究才重新受到人們的重視。駢文理論出現了新的轉機,出現了姜書閣的《駢文史論》、莫道才的《駢文通論》、鍾濤的《六朝駢文形式美及其文化意蘊》以及於景祥的《唐宋駢文史》、《中國駢文通史》等具有代表性的著作。這些著作從駢文的產生、駢文的歷史演變、駢文的美學特徵、駢文的文化學意義等方面對駢文進行了全方位地研究,真正形成了現代駢文學。

  • 7 # D東哥

    我們許多人非常熟悉散文和它的結構,但對駢文的瞭解的卻不多,一方面是因為接觸的少,另一方面這種體裁現在也沒有人使用。

    我們在中學語文課上,老師講過駢文,駢文也叫駢體文、駢儷文或駢偶文。

    為什麼叫駢文?因為駢文與散文相對稱。還因為駢文的字句都成對偶才被稱為駢文。駢pián,它的本義就是“兩馬並駕”,並列的,對偶的。所以引申義是“成雙成對”,聚集等。通“胼”,《說文》中有記載:駢,駕二馬也。

    駢文於漢代起源,鼎盛於南北朝。由於駢文經常是以四字六字與四字六字相對為基本句法,因此,也稱“四六文”或“駢四儷六”。唐代科舉以詩賦取士,其賦作即為源自駢文的律賦。唐代公文亦為駢文,即四六體。它的特點是整篇都以雙句(儷句、偶句)為主,特別講究工整的對仗和聲律的鏗鏘。

    但這種新文體形式在當時,沒有一個完整統一的叫法,就是說它還沒有個正式名字,畢竟這是一種新文體,

    在梁代劉勰的《文心雕龍》內有一篇《麗辭》,就是講述文章的對偶問題,不過他只是從修辭的角度來解釋駢體文的,同時,也稱駢文體為“麗辭”,就是辭藻華麗。駢體文在辭藻的運用上,我們從唐代王勃的《滕王閣序》中就可知駢體文辭藻的豔麗和大量用典。

    駢體文除了用名“麗辭”外。我們知道駢體文也被稱為“四六文”,這也是當時古人對它的又一種叫法。到了宋代,四六文成了固定格式,大文人們寫的關於駢文專著都是以“四六”為名,這在當時是風靡一時,竟成了駢體文的時髦稱呼。

    但遺憾的是,最終駢體文也沒能與時俱進,而是逐漸走向了衰落。

    駢體文的衰落和唐朝文人韓愈發起的“古文運動”存在有很大關係,因為,這場古文運動,目的就是抵制駢體文。

    反對的原因也是因為駢體文過分追求文章的形式、對仗、和華麗辭藻的堆砌,使文章失去了最核心的“魂”,給人一種“中看不中用”感覺。所以這場古文運動也阻礙了“駢體文”的向前發展。

    到了宋代,更是有了第二次抵制,在當時許多文學大家如柳宗元等的共同抵制下,“駢體文”終於日落西山,在經歷了唐宋兩個朝代後,“駢體文”基本上消失了。

    駢體文消失後,駢體文這個名字的稱呼,卻又是在清朝時出現的。清李兆洛在《駢體文鈔序》說:“自秦迄隋,其體遞變,而文無異名;自唐以來,始有"古文’之目,而目六朝之文為"駢儷’,而其為學者,亦自以為與古文殊途。”

    什麼叫“駢”?,什麼是“儷”?兩匹馬並駕叫做駢,而夫妻成雙稱做儷,因此,李兆洛的“駢儷”的稱呼,不也正好符合駢文這樣一種文體形式嗎?

  • 8 # 梧桐樹邊羽

    “駢”,就是兩匹馬並排的意思。駢文,以字句兩兩相對而成篇章的文體。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稱“四六文”或“駢四儷六”。全篇以雙句(儷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

    在南北朝時代,文人詩寫不好沒問題,但是你如果不熟悉駢文的創作,那就容易被人鄙視,以至於“不知四六”這種帶有貶義的詞彙作為成語流傳了下來。

    格律詩發展極盛之後,反過來影響了“賦”,出現了“律賦”這種文體,甚至成為唐朝的公文專用文體。但是這種格式除了好看、念起來好聽之外,對言事、為政其實是沒有作用的,因為大多數人並非文辭高手,所以難免在駢文中堆砌字數,華而不實。因此也遭到了有識之士的反對。

    隨著中唐古文運動的復興,講究格式、內容空虛的駢文(律賦)遭受了打擊,隨即出現了有意擺脫駢、律的傾向,產生了唐代特有的新賦體,叫做“文賦”,更加傾向於散文化的賦體。

    到了北宋初,歐陽修的詩文革新運動,催發了散文的大發展,把韻文朝上鎖定為近體詩,古體詩,朝下鎖定為詞牌,而言事、為文則以自由文體為主,既保留了詩詞的雅興,也解決了為政文書的溝通性。

    駢文也就差不多走到了盡頭。至於近代駢文復興,除了專業的研究人員之外,其實並沒有什麼普遍意義。

    回到正題。

    第一,駢文,以字句兩兩相對而成篇章的文體。

  • 9 # 端溪行水

    駢文又稱駢體文、駢儷文或駢偶文;中國古代以字句兩兩相對而成篇章的文體。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稱“四六文”或“駢四儷六”。全篇以雙句(儷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

    起源於漢魏 。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和聲律,易於諷誦。迨南北朝 ,專尚駢儷,以藻繪相飾,文格遂趨卑靡。 唐代以來,有以四字六字相間定句者,稱四六文,即駢文的一種。

    而南北朝時期,亦不乏內容深刻的作品,如庾信的《哀江南賦》,他一方面描寫了自己身世之悲,一方面則譴責了梁朝君臣的昏庸,表達對故國懷念之情。

    最著名的莫過於王勃《滕王閣序》。王勃年輕,即席而作,沒有時間打草稿,也沒有修改,一氣呵成。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駢文由於遷就句式,堆砌辭藻,往往影響內容表達,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之後,駢文首遭一挫;韓、柳去世之後,影響又起,李商隱、溫庭筠、段成式皆此中好手,三人皆排行第十六,故世稱“三十六體”。入宋之後,在歐陽修等人率領之下,古文運動掀起第二輪高潮,散文大家迭出,而駢文自此漸衰。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十章第二節:“ 南北朝時期,駢文盛行。這種文體講求對偶和聲律,使用很多典故,堆砌詞藻,意少詞多,在表達思想內容方面受到很多限制。”

  • 10 # 斯毛金侃大山

    駢文又稱駢體文,駢儷文或者駢偶文,是古代一種兩兩相對而成篇章的文體,因其常用四字句和六字句,也被成為“四六文”或者“駢四儷六”。全篇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

    比如下邊我摘錄了庾信的《哀江南賦序》第一段,

    粵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盜移國,金陵瓦解。餘乃竄身荒谷,公私塗炭。華陽奔命,有去無歸。中興道銷,窮於甲戌。三日哭于都亭,三年囚於別館,天道周星,物極不反。傅燮之但悲身世,無處求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昔恆君山之志事,杜元凱之平生,並有著書,鹹能自序。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風;陸機之辭賦,先陳世德。信年始二毛,即逢喪亂,藐是流離,至於暮齒。燕歌遠別,悲不自勝;楚老相逢,泣將何及。畏南山之雨,忽踐秦庭;讓東海之濱,遂餐周粟。下亭漂泊,高橋羈旅。楚歌非取樂之方,魯酒無忘憂之用。追為此賦,聊以記言,不無危苦之辭,唯以悲哀為主。

    您仔細讀讀是不是對仗工整,讀起來鏗鏘有力。

  • 11 # 野駱駝9777

    什麼是駢文?

    回答

    先回答題主第一個問題

    駢文,拼音Pianwen

    四體文,六體文,

    最先出現在漢末,

    代表作品《哀江南賦》

    名書法家徐凌,庾信,

    定型,盛行時期是南朝梁,南北朝後期。

    別名,駢體文,駢儷文,偶文。

    是古代形成的一種文體

    近文體是韻文,

    反義文體是散文。

    中國文化中駢文

    以字句兩兩相對而成篇章的文體,因常用四字句六字句,也統稱的“四六文”,或“駢四儷六”通篇以雙句(儷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

    突出特點是聲律兼事,對仗工整嚴謹。

    駢體文起源於漢末,形成並盛行於南北朝,其形式以四六字相間,定句世稱”四六文”。唐代科舉以詩詞歌賦取士,其賦作即是源出於駢文的律賦。唐代公文亦為駢文,即“四六體”駢文。由於遷就句式堆砌辭藻,往往較大程度影響內容表達。

    韓愈柳宗元低唱古文運動之後,此種文體形式首度受挫,後期影響又源於李商隱,溫庭筠,段成式,這三位領軍人物的出色發揮,這三人在盛唐時期,詩人座次裡都是第16位,當時並稱“三十六體”。

    到宋代,在歐陽修等人的引領,古文運動掀起第二輪高潮復古熱,同時出現了散文一波熱,駢文,自此江河日下,衰象明顯。

    收起——

  • 12 # 逗伊

    文體名與散文相對稱也叫填體文,因此字句皆成對偶而得名,其以四字六字與四字六字相對為基本句法者,別稱46文並講究聲律的調諧,用字的綺麗,詞彙的對偶和用典!

  • 13 # 尚拙齋主

    流雲影視hhs回答:

    ●駢(pián)文,也稱“駢體文”、“駢儷(lì)文”或“駢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稱“四六文”或“駢四儷六”。中國古代魏晉以後產生的一種文體。又稱駢儷文。

    ●南北朝是駢體文的全盛時期。全篇以雙句(儷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

    ●中國的散文從漢代到六朝,出現了“文”、“筆”的對立。所謂“文”,就是專尚辭藻華麗,受字句和聲律約束的駢文。所謂“筆”,就是專以達意明快為主,不受字句和聲律約束的散文。

    ●魏晉以來產生的一種文體,又稱駢儷文。駢文是與散文相對而言的。其主要特點是以四六句式為主,講究對仗,因句式兩兩相對,猶如兩馬並駕齊驅,故被稱為駢體。

    ●在聲韻上,則講究運用平仄,韻律和諧;修辭上注重藻飾和用典。由於駢文注重形式技巧,故內容的表達往住受到束縛,但運用得當,也能增強文章的藝 術效果。

    ●駢文是一種文體,起源於漢魏,形成於南北朝,盛行於隋唐,衰退於清代。其以四字六字相間定句,世稱“四六文”。駢文由於遷就句式,堆砌辭藻,往往影響內容表達,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之後,駢文開始逐漸衰退。

  • 14 # 太行山下小小強

    駢文俗稱駢體文,是中國很有特色的一種文體,這種文體的特色是講究對仗和對偶,句子以四字或者六字為主,又稱“四六駢文”,相信大家上學的時候,都學過《滕王閣序》這篇文章吧,這篇文章就是駢體文的代表作之一,至於駢體文的具體來源,一兩句話說不清楚,我還是分段回答吧。

    不過當時這種時髦的文體,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稱呼,畢竟這是一種新文體,還沒有人給它命名。

    梁簡文帝在《與湘東王論文》中說:“若以今文為是,則昔賢為非;若昔賢可稱,則今體宜棄。”

    梁簡文帝所說的“今文”和“今體”,就是用以前(昔賢)的文章和當今流行的文章做了一個對比,看的出來,梁簡文帝很糾結,新興事物出來的時候,大家一般都會有這種糾結症,就像當年剛出來全面屏手機的時候,我還在糾結,究竟是按鍵的手機好,還是這種全面屏手機好,當時我是傾向按鍵手機的。

    後來梁代劉勰專門講過這個問題,大家知道,他寫的《文心雕龍》,是當時著名的一部文學理論專著,書中有《麗辭》一篇,專門講述文章中的對偶問題,但他只從修辭的角度來解釋駢體文,還給這種文體起了一個名字,叫做“麗辭”,簡單理解就是華麗的辭藻,駢體文在辭藻使用上的確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大家參考《滕王閣序》就知道駢體文的辭藻有多豐富豔麗。

    但是很遺憾的是,劉勰起的這個“麗辭”的名字並沒有被推廣起來,不知道是文人相輕,還是後輩們對劉先生的這個命名不滿。

    不管怎麼說,這也是駢體文的第一個名字—“麗辭”,是個值得紀念的時刻,下面接下往下走,看下駢體文的第二個名字如何。

    2、四六文階段

    “四六文”是駢體文的第二個名字,看到這個名字,我是覺得“一臉的傷心”,古人可以寫出那麼優美的駢體文,為啥命名的時候,這麼寒酸,沒錯,在有初唐四傑的時代,誕生了《滕王閣序》這種千古文章的時代,駢體文,依然沒有官方名字,大家都叫它“四六文”,這個是有實據的。

    唐代柳宗元在《乞巧文》中形容以四、六字句為主的駢儷文是“駢四儷六,錦心繡口”,而李商隱則稱自己的駢文集叫《樊南四六》,這樣,駢體文又開始有了“四六文”的名稱。

    看見了吧,柳宗元、李商隱這樣的文學大家,大家並不陌生,他們的確稱呼駢體文為“四六”,而且這個稱呼居然在後代流傳了起來,不信你看,到了宋代的時候,四六文基本上形成了固定格式,一些文學家寫的駢文的專著都用“四六”為名,如王銍的《四六話》,謝伋的《四六談麈》等,這種命名的方法,似乎受到了“李商隱”的影響,不知道古人為啥這樣鍾情於數字。

    但是不管怎麼說,駢體文總算有了一個正式的名字,從此“四六”的名稱也就風行一時,成了駢體文的時髦稱謂。

    3、駢體文的沒落階段

    在唐朝的文學史上,有一個很著名的事件,就是韓愈發起的“古文運動”,韓愈是當時的文學領袖,他發起這場古文運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抵制“駢體文”。

    因為駢體文在以後的發展中,過分的追求形式、對仗、和華麗辭藻的堆砌,反而讓文章失去了核心,簡答來說,就是中看不中用,所以韓愈發起了這場古文運動,另外文壇大家柳宗元也是支援他的,總之來說,這場古文運動是聲勢浩大的,也基本抵制了“駢體文”的發展。

    不過這場運動還是有一個小插曲,就是韓愈、柳宗元他們這一批的人,文章寫的的確好,但是後面的學生,就遠遠不如他們,所以等韓愈、柳宗元這些文學大師相繼離世之後,“駢體文”又開始復興了。

    首先是李商隱、溫庭筠這些在官場不怎麼得益的人,開始了駢文創作。而杜牧的《阿旁宮賦》就是晚唐駢文的代表,我記得上學的時候,還學過這篇文章。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種優秀的駢體文和文學大家畢竟是少數,韓愈、柳宗元倒下了不要緊,到了北宋,又出來一大批文學大家,其中有歐陽修、蘇軾家族、以及王安石這些人,這些又開始搞“古文運動”,看來勢必要把“駢體文”給搞下去。

    結果也的確把“駢體文”給搞了下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唐宋古文運動”,經歷兩個朝代,經過這麼多文學大家的不懈努力,基本上讓“駢體文”消失了。

    不過“駢體文”消失其實是一件好事,古文運動,講究“文以載道”,而駢體文卻過分的注重形式,而影響的內容,所以它被歷史淘汰也是必然的。

    駢體文雖然消失了,但是駢體文這個名字,是清朝的時候才出現的。

    清李兆洛《駢體文鈔序》謂:“自秦迄隋,其體遞變,而文無異名;自唐以來,始有"古文’之目,而目六朝之文為"駢儷’,而其為學者,亦自以為與古文殊途。”兩匹馬並駕叫做駢,夫妻成雙稱做儷,“駢儷”的名稱,正是概括了這種文體的主要特點——語句結構的平行、對偶而來的。

    所以說駢體文這個名詞被文學界認可,其實也是最近幾百年的事情。

    總結:駢體文剛誕生的時候,紅極一時,但是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衰落期,巔峰之後,就是謝幕之時,時代永遠是進步的,文化也會不斷的更新換代,你們說,不是麼?

  • 15 # 言者青青

    駢文又稱駢體文、駢儷文或駢偶文,是一種文體名。是中國古代以字句兩兩相對而成篇章的文體。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稱“四六文”或“駢四儷六”,全篇以雙句(儷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工整和聲律。

    駢文名稱源於《說文》:“駢,駕兒馬也,從馬並聲”。 近人駱鴻凱《文選學》中說:“駢文之成,先之以調整句度,是曰裁對;繼之以鋪張典故,是曰隸事;進之以渲染色澤,是曰敷藻;終之以協諧音律,是曰調聲”。

    駢文史之源,四:一為六經,二為諸子,三為離騷,四為漢賦。例如偶詞:《尚書·皋陶贊》:“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詩經·小雅·伐木》:“出自幽谷,遷於喬木”。《易·文言》:“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溼,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左傳·成公九年》:“不背本,仁也;不忘舊信也;無私中也;尊君敏也”。《禮記·檀弓》下引古歌謠:“蠶則績而蟹有匡,範則冠而蟬有緌”。這時還沒有成型,還沒有“駢文”這一說。

    到了秦代,駢文開始叫“駢麗”文。由秦李斯、漢鄒陽,書牘逐漸形成駢儷;漢代王褒、終軍已發展為駢偶;漢末蔡邕開拓駢儷化之碑文——駢文體制基本成型。

    透過以上分析,駢文應該是起源於漢末,形成並盛行於南北朝。唐代科舉以詩賦取士,其賦作即為源自駢文的律賦。唐代公文亦為駢文,即四六體。

  • 16 # 潤石2005

    中國古代的一種文體。開始於漢、魏,六朝最為盛行。後來有的駢文多用四字、六字成句,也叫四六文。這種體裁的文章通篇用駢偶句,即講究上下句對仗,偏重形式,多堆砌辭藻典故。中唐以後古文運動興起,駢文漸趨衰落。與“散文”

  • 17 # 半個南山人

    駢文是魏晉以後產生的一種文體,又稱“駢體文”、“駢儷文”、“駢偶文”。因為常用四字、六字句,所以也稱“四六文”一式“駢四儷六”。

    駢文是與散文相對而言的,其特點是以四六句式為主,講究對仗,句的形式兩兩相對,就好像兩匹馬並駕齊驅,所以被稱為駢體。在聲韻上,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同時在修辭上,十分注重形式,喜歡用華麗的辭藻和用典。但也正是因為駢文的這種形式,也常常束縛了文章內容的表達,只有很好的掌握運用,才能增強文章的藝術效果。

    駢文的全盛時期是在南北朝,也出現了不少內容深刻印優秀駢文。如鮑照的《蕪城賦》,該文透過廣陵昔盛今衰的對比,揭露和遣責了統治階級的驕奢淫逸,抒發了世間萬物和人生變化無常的感慨。

    到了唐朝以後,駢文的形式更加完善,又出現了通篇四、六句式的駢文。直到請未,駢文仍舊十分流行。

  • 18 #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此提問是兩個,故應分別作答。

    △什麼是駢文?

    駢文,亦稱為:駢體文、駢儷文、駢偶文。

    每句四字或六字,所以說又叫作:四六文。(過去農村有句老話:指某人太過迂腐,謂之:四六不分,即是)

    駢文是與散文相對而言,因其全篇多由雙句,即儷句、偶句組成,所以得名。駢文又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是介於散文和韻文之間的一種文體。

    駢文是受到了漢代辭賦的影響而逐漸形成的一種特殊的文體,自魏晉時期開始形成,至南北朝時期成為了文章的正宗。

    (漢代辭賦,是中國古代文學的體裁之一。辭,產生於戰國楚地所以稱為:楚辭。賦,則是鋪陳之意,以"鋪採摛文"、"直書其事"為特點。辭和賦均兼有韻文和散文的性質,是一種半詩半文的獨特文體,。)

    自唐代始,一般把駢文叫作:時文,(主要是和古文相對而言)。因為駢文通篇多用四字句或六字句,所以從晚唐開始又叫作:四六或四六文。在明代以前一直都是沿用這個名稱,直到清代才叫作:駢文(即駢體文)。

    中唐以後,駢文的正統地位逐漸被古文所代替(主要原因是南韓、柳宗元所領導的唐代古文運動,即文學革新運動所致),但是仍有諸多官府行文、科舉考試等使用駢文的,同時駢文對唐宋時期及以後的文學語言,特別是律詩也起著較大的影響(比如:對仗等)。

    △駢文的特點:

    ①語句方面的特點。即駢偶和四六。

    駢偶,原指成雙成對,古代的兩馬並駕叫作:駢,兩人在一起叫作:偶。

    駢偶就是指兩兩相對。古代的儀仗也是如此。出演古代戲時會看到的,官員出行時的儀仗,旁後均是兩兩相對的,所以說駢偶又叫作:對仗。(簡單的講,這個仗,即是儀仗的仗)

    駢文一般是用平行的兩句話,兩兩對仗,自篇首直到篇末。雖然古代人沒有明確的語法概念,詞類概念,但是懂得分辨詞語的虛實和句式的同異,講究的是虛字對虛字,實字對實字,以及句式的對稱。這個也是駢文的基本要求。

    駢文不但講究句法結構和詞性要求對仗,而且要求對仗工整,即把相同的事物、事類用相同的詞語來相對,如:天文對天文,地理對地理,動物對動物,植物對植物,等等。

    如:唐代詩人王勃的《滕王閣序》即是典型的例子。"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其中的解釋略去)

    ②四六。

    駢文的駢偶是指句式相對而言的,四六則是指對句的字數而說的。

    四六的基本結構可以分為:

    A:四字句和四字句相對,為四四。

    B:六字句和六字句相對,為四六。

    C:上四下四和上四下四相對,為四四四四。

    D:上四下六和上四下六相對,為四六四六。

    E:上六下四和上六下四相對,為六四六四。

    簡單的舉例,仍然拿王勃的《滕王閣序》來說,其中的"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即為四四四四。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即為四六四六。

    (注:除四六句,也有一些五字句或七字句的)

    △駢文的語音方面的特點,即平仄相對。

    唐代以後的駢文受到詩歌聲律的影響,也是比較講究平仄相對的。在此之前的駢文,一般的不講究平仄,自唐代以後,因為受到詩律的平仄影響,在對仗時,不僅要求句法結構和詞語意義上相互對仗,還要求在字音上以平時仄,以仄對平。平是平聲,仄是非平聲,包括上聲、去聲、入聲(注:與現代漢語普通話不完全相同)。這些,仍然可以用王勃的《滕王閣序》作為代表來說明的,如:"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時運不齊,命運多舛。"等等。

    相對於律詩而言,駢文的平仄相對,沒有律詩那麼嚴格,運用起來也是比較自由的(律詩的平仄是格律的一種要求,必須遵守的)

    △駢文的用典。

    古代寫文章,一般都愛使用歷史典故,先秦時期即是如此,至漢代的文章用典則更多。但是一般均為修辭的手段,至駢文時則是成為了文體的特徵之一。

    駢文的用典,並不是在於援引古人或古事來說明自己的觀點正確與否,而在於追求文章的典雅及含蓄。所以說,一句極為普通的話或者是一個極為普通的意思,也要大量引用典故來表達,這個也是構成駢文的一大特點。

    仍然是用王勃的《滕王閣序》來說明:“馮唐易老,李廣難對。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

    句中,用馮唐、李廣、賈誼、梁鴻的故事,來抒發其“時運不齊,命運多舛。"的感慨,實際是對王勃本人的不得志和受貶斥表示不滿和傷感,本來是牢騷很深的一些話,由於用了這些典故,就顯得委婉一些。總之,駢文的用典,多是意在言外,作者的真實意思往往是掩飾在其文之中的。而且,由於駢文的用典往往是壓縮、融化在一個詞語之中,所以往往使文章變得晦澀難懂,在閱讀時,不能單看表面意思去理解,只有弄清楚典故的出處和含意,才能真正讀懂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

    基於此,唐代韓愈、柳宗元才開展了一場文學革新運動,即唐代古文運動。因不在此話題,故暫不作解釋。

  • 19 # 馬火蟻

    駢文是一種文體,它起源於漢末,興盛於南北朝時期。全篇以雙句為主,講究對仗和聲律,以四六句式為主,使用很多典故,堆砌辭藻,意少詞多,在思想內容表達上受到很多限制。唐代李華的《弔古戰場文》很有代表性,楊振寧小時背的很熟,在寫《鄧稼先》一文時多有引用。

    南朝梁吳均《與朱元思書》全文如下: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竟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擊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無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 20 # 著作等生

    駢文最大的特點是用典,用韻,如王勃的滕王閣序共用38個典故。但現代的人由於文學知識缺乏,知道的典故少,認識的字少,所以能寫駢文的基本上是鳳毛麟角。作為新時代人,我們有責任將駢文這一文體繼承併發揚光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蘋果樹怎樣能結出優質蘋果?你知道蘋果園的基礎建設有多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