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曹老師xixi
-
2 # 胡理勇
永樂皇帝靖難之前,應該見過,都是皇室成員,豈有未見之理。靖難之後,滅之而後快,掘地三尺而不得,故建文帝生死遂成了傳說。
-
3 # 路遙lgy
建文帝是指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朱允炆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孫子,原本朱元璋立大兒子朱標為太子,打算讓其繼承大統當皇帝的。不料朱標卻在去世了,按照制度應該是朱標的長子接著繼位,朱標的長子也早亡。
朱元璋比較喜歡朱標的兒子朱允炆,於是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朱元璋去世後,朱允炆在南京繼承皇位,年號“建文”,後被稱為建文帝。
“永樂”皇帝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di),是朱元璋的四子,其母不是馬皇后,而是一位少數民族的貢妃。朱棣被朱元璋封為燕王,駐守燕京(北京)。
朱棣生的高大彪悍,參加過不少的戰爭,軍事能力出色。朱元璋晚年時,他的大兒子,二兒子,三兒子都已經去世,朱棣成了他兒子裡的長子,儘管不是嫡生。這也是日後他當皇帝的藉口之一。
建文帝當上皇帝后,他也開始改革各種制度,其中一項大的動作就是“削藩”,就是削弱各地番王的權利。與朱棣同母的兄弟大多被剝奪王位,甚至自殺。
於是,朱棣起兵以“靖難”之名南征。所謂“靖難”是說以尊祖訓,誅殺皇帝身邊奸臣,“清君側”。朱棣很快統領北方大軍攻破南京,於1402年7月,不顧親信們的勸阻自己在南京稱帝,年號“永樂”,史稱永樂皇帝。
朱棣奪取了自己侄兒的皇位,他廢除了建文帝的帝號。但是,建文帝朱允炆在朱棣攻破南京時,不知去向,有人說他喬裝打扮出走,隱姓埋名出家了。也有人說他被人救走,遠走他鄉。
所以,永樂皇帝朱棣根本沒有見到建文帝朱允炆。建文帝的去向,也成為中國歷史之謎,沒有人破解。於是,就有了了許多的猜測,說朱棣派鄭和下西洋,起初就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等等。
-
4 # 歷史知道點
據歷史所載,朱棣率兵攻破南京殺入皇宮時建文帝已經不知所蹤。對於建文帝的不知所蹤,歷來猜測頗多,有的說是出家了,有的話是流亡海外了,並把朱棣派鄭和下西洋也看作是為尋建文帝蹤跡,當然了在缺乏事實的證據面前,這種說法不是沒有可能。但歷史畢竟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我個人更傾向於認為建文帝是被朱棣秘密處決了的。
朱棣是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起兵和建文帝硬缸的,清君側這個旗幟就給自己起兵造反戴上了一頂正義的帽子。因而即便是見到了建文帝他也不可能正大光明的把建文帝也給清了吧。如若這樣即便他登基了也是名不正言不順甚至還背有叛逆的大罪,即便沒人敢說但畢竟人言可謂,這就會給他的統治埋下隱患。
因此朱棣秘密處決了建文帝,對外宣稱建文帝在戰亂中下落不明,這樣一來建文帝的失蹤雖和自己有關但卻沒有了弒君的大罪,畢竟自己是打著清君側的旗號,是為建文帝清除身邊的奸佞之臣,是一番好意是忠君愛國的。接著讓群臣上演一番國不可一日無君的勸諫,對建文帝的遺臣和不從者進行一番清洗後自己就順理陳章的登基即位了。
-
5 # 看不到任何希望
這個問題問的我感覺是沒有見的無論是從個人情感,國家層面上說都是不可能發生的,首先朱棣是篡位無論他怎麼掩蓋都掩飾不了。這個也是他心中的陰影,他的皇位不是合法性的,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名正言順是很重要,尤其是皇位更是如此,受儒家正統思想的影響下,朱棣迫切需要來讓自己的皇位合法性,尤其是天下士子的認可和擁戴,如果他處理不好不僅會危及自己的統治,還會永遠擺脫自己篡位的名聲。從他誅滅放孝孺十族就可以看出來皇位的合法性有多重要。於是朱棣只有採用屠殺威懾眾人,這隻能一時解決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朱棣要趕快找到建文,得到他的認可,承認自己的合法性,再說建文不想見到朱棣一方面自己的皇位被搶害的自己每天東躲西藏,每天提心吊膽,換誰心裡也不會好過,尤其是跟隨自己的人也受到了牽連,也不會見朱棣的。另一方面害怕朱棣斬草除根,無情最是帝王家,這句話被無數歷史證明,親情在權利面前不值一提。他也不敢冒險更不敢見面
朱棣雖然屁股坐在了皇位上,但是對於曾經也相傳朱棣派胡瀠去尋那張三丰,就是在探查朱允炆的蹤跡。之後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也是疑心朱允炆流亡海外,想要探查他的蹤跡。結果一無所獲。
建文帝是焚宮之後出逃,朱棣沒有找到建文帝的屍首才造就了諸多傳說,也許建文帝就是死於焚宮之中。朱棣為了讓自己在天下人面前不落下逼死親侄之名才造就朱允炆下落不明的說法,來營造一個假象,事情的原因只有朱棣和建文心裡最清楚吧,或許這樣才是帝王之術吧。至於見面是後世人們美好的想像。
如果當時建文沒死,經過這麼多年 他應該也釋然了不在糾結,放下心中的執念畢竟他們都是姓朱,有血緣關係的,為了朱家的江山穩固,
會給朱棣信物來承認他的合法性。這是他必須要做的。發生的已經發生了再難過也沒什麼意義了,要坦然接受一切。
-
6 # 玄坤文史
建文帝在靖難之役後的下落,一直是明朝歷史的第一懸案,永樂皇帝可能至死都一直想要知道建文帝的下落,雖然在最近熱播的《大明風華》電視劇中,安排了朱棣和朱允炆相見,但是朱棣可能都想去問問編劇,朕何時見過朱允炆?
《大明風華》中的朱棣
影視劇是影視劇,歷史是歷史,當然了朱棣也是有極小的機率見到了朱允炆,但是朱棣對建文帝只會有兩種做法,一個是秘密的處死,徹底了結自己的心病,第二個就是逼建文帝發退位詔書,然後將建文帝關起來嚴密監視,在找機會除掉,而絕不會知道建文帝還活著。還把建文帝放走。
建文帝燒死於火海之中?公元1402年,朱棣率軍攻下了金陵,在戰亂中,建文帝神秘失蹤,時至今日對建文帝的下落仍然是眾說紛紜,在《明實錄·太宗實錄》中,對建文帝的下落做了簡單的說明,也是流傳最為廣泛的一種說法,建文帝在靖難之役中,隨著金陵被朱棣攻陷,燕王朱棣的軍隊和效忠建文帝的軍隊爆發了一場混戰,在混戰之中,皇宮中燒起了一場大火,後來戰亂平息,大火也被撲滅後,只在皇宮廢墟中找到幾具燒得焦黑的屍體,後來就有人說建文帝也在大火中被燒死了。
靖難之役
但是對於這種說法,首先屍體被燒焦了,根本就無法辨認,建文帝有沒有在其中,這完全無從得知,也沒有人親眼目睹到建文帝葬身火海,不過在朱棣給北韓國王的詔書上,也寫到了“不期建文為權奸逼脅,闔宮自己焚燃。“但是這也有可能是朱棣對外的說辭罷了,所以雖然建文帝被燒死這種說法流傳得最廣,但是存在的問題也很多,如果建文帝真被燒死,那麼永樂皇帝自然是不可能見到建文帝的。
看破紅塵建文帝出家為僧?而建文帝下落的另外一種說法,在朱棣攻下了應天府後,建文帝知道自己大勢已去,一邊派遣禁軍和朱棣的軍隊交戰,一邊殺死了幾個宮人之後,點燃皇宮趁亂逃跑了,在這之後,建文帝一路逃亡了今天湖南永州新田縣,在這裡修建有一個巨大觀堡,是建文帝準備避難用的行宮,後來建文帝就在這裡隱居,出家必禍了。
建文帝朱允炆
這種說法主要的依據是在龍池寺遺址有碑刻記載到:“自大明皇朝先師鐵峰悟真流亡”,“剃本靖為僧燕師”等一些殘缺的文字。無獨有偶,在今天杭州東明山,東明寺中就有建文帝的塑像,旁邊還寫有一幅很有意思的對聯“僧為帝,帝亦為僧,一再傳,衣缽相授,留偈而化;叔負侄,侄不負叔,三百載,江山依舊,到老皆空。”也有人說建文帝在靖難之役後,就是逃到了這裡出家的。
如果建文帝真的逃出了應天府,有很大機率會選擇找一個僻靜之處隱居起來,所以出家不管是做和尚,還是做道士,都是不錯的選擇,即便找到一個僻靜偏遠的鄉下,做一個老農安度一生也不錯,而靖難之役大局已定,又何必犯險去見永樂皇帝呢?所以永樂皇帝在歷史上幾乎不可能見到建文帝。
-
7 # 光哥講歷史
肯定是沒見過,鄭和下西洋就是去找建文帝的,要不然朱棣真是閒著沒事做,耗費大量錢財就為了下西洋到處炫耀嗎?又不掠奪又不殖民,到處撒錢,那不有病嗎?明朝財政也並不寬裕,可惜當時明朝把精力都放在了經營北方抵禦蒙古,否則如果鄭和船隊到處掠奪和殖民,那地球人全部講漢語。
-
8 # 螞蟻歷史觀
朱棣登基後,一直在尋找建文帝的下落,這個事情困擾了朱棣一輩子。
為處理這個問題,朱棣做了兩件事情。一是,向外界宣佈,建文帝已經於宮內自焚,並找到了屍體,杜絕別有用心之人利用這點做文章。二是派人暗中查訪建文帝的下落,具體的查訪工作由兩個人去做,一暗一明,一個本土一個海外。這兩個人的名字,一個叫胡濙(ying),另一個叫鄭和。
鄭和七下西洋開創了中國航海史上的偉大壯舉,這是明的路線,這個我們小時候都學過,不必細說。另一路暗的由胡濙帶領尋找,理由是尋找仙人,保佑朱棣長生不老。
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胡濙帶著絕密使命開始出發,他“遍行天下州郡鄉邑,隱查建文帝安在”,最終,在十六年後找到了答案。永樂二十一年(1423)的一個深夜,胡濙求見遠征途中的朱棣,當時朱棣正在睡覺(帝已就寐),知道是胡濙立即召見(聞濙至,急起召入),並且進行了長時間的交談(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至是疑始釋),具體交談的內容不得而知,但是結果就是朱棣“至是疑始釋”,就是他徹底解脫了,弄明白了建文帝的下落。
由此我們可以推論,朱棣應該是到死也沒有見到建文帝朱允炆,但是胡濙一定是找到了建文帝的下落甚至可能見到了建文帝,並且有可能傳達了一些資訊,如“建文帝再也不想跟你爭皇位了,你已經做的很好了,讓你繼續安心做你的皇帝吧,他只想一個人繼續活下去。”諸如此類的資訊,否則朱棣也不會如此釋懷。
-
9 # 焚劍煮酒
序言: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大軍兵臨南京城下,多年來的努力終於就要在此刻成功,朱棣回想起往日的征戰廝殺,那幾次命懸一線,若非是張玉、朱高煦前來相救,自己恐怕早就戰死沙場了。
南京城門已開,朱棣和身後的數萬大軍進入城內,他準備去見一個人,他的侄子,建文皇帝朱允炆。但等他趕到皇宮之後,在眼前的只有熊熊大火,而朱允炆卻早已沒有了蹤跡,沒有人知道他到底葬身於火海,還是早已逃出生天。
朱允炆的存在深刻影響著朱棣的統治朱棣雖然成功當上了皇帝,但他畢竟是透過武力達到的這一目的,即使朱棣將自己的武力行為冠上了“靖難”這個好聽的名頭,但在天下臣功百姓眼裡,他朱棣仍然是一個造反的逆賊。
朱棣雖然是皇室子孫,但他卻不是官方指定的繼承人。官方就是上一任皇帝,太祖朱元璋,而朱元璋親自指派的繼承人只有朱允炆,並非朱棣。朱棣雖然是皇室子孫,但由他繼承大統不符合禮法。朱棣是透過武力非法取得皇位的,在臣工的眼中,朱棣就是一個造反的逆賊,怎能讓一個逆賊當上皇帝。朱棣雖然是皇室子孫,但他沒有任何理由做這個皇帝。朱棣起兵的依據是根據《皇明祖訓》中的“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而開展的,既然是靖難,那朝中奸臣黃子澄、齊泰之流被處決以後,朱棣就該返回封地,而不是即位皇帝。當然,誰都知道這是可笑的原因,朱棣從靖難第一天起就是奔著皇帝寶座去的,他手下的將士也渴望著一份“從龍之功”,從此封侯拜相,如果朱棣不當這個皇帝,第一個不會放過他的便是他底下的將士。
所以朱棣最後還是當上了皇帝,但由於他是在“靖難之役”中用武力非法推翻的建文帝政權,所以當時社會上對朱棣政權的合法性異議紛起。在朝堂之上,也有很多大臣對這個新政權並不支援。
在這種情況下,朱允炆的存亡就至關重要了,對於朝堂上的大臣,朱棣可以將他們換掉,對於民間異議,朱棣也可以強行鎮壓掉,況且朱棣除了起用錦衣衛,還特點設定了東廠這一機構,主要目的就是用來對付反對他的人。
但建文若是活著,假使建文跑到某地,給各處大臣、武將下一道聖旨,號召他們起兵勤王,這對於朱棣是極大的威脅。朱棣雖然當上了皇帝,但是時局尚未穩定下來,那些臣子武將門之所以沒有反,完全是因為朱棣也是皇室子孫。要是朱允炆此時出來振臂高呼,不說旁人,在朝中的大臣門恐怕就會反一大半,所以朱棣對朱允炆的存亡十分關心。
派大臣從兩路方向尋找建文帝即使朱棣政權穩定了下來,朱棣依然心心念念朱允炆的下落,如果那天朱允炆重新出現了,那這個大明朝的皇帝到底是誰?所以朱棣派人四處打探朱允炆的下落。
在陸路:派胡瀅在全國範圍內尋找朱允炆的下落。永樂五年,胡瀅受朱棣之命,以“尋訪仙人”的理由,暗查朱允炆的下落。在永樂五年到永樂二十一年,胡瀅走遍了大江南北,四處探訪朱允炆下落,即使期間母親去世,他也沒有回去。在水路:派鄭和率領船隊,前往南洋、海外諸國尋找建文下落。永樂三年,鄭和第一次受命出使西洋,此次出行遵從著朱棣兩個安排,首先便是尋找朱允炆的下落,其次便是傳揚大明國威。朱棣指派的這兩路人馬分別查訪了十幾年,也不知是否找到了朱允炆的下落,但是在永樂二十一年,往陸路尋找朱允炆的胡瀅來到宣府。當時朱棣已經就寢,聽說胡瀅來了,便立刻起床召他入見。
二十一年還朝,馳謁帝於宣府。帝已就寢,聞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明史•胡瀅傳》
胡瀅將自己多年尋訪的所見所聞向朱棣報告。史書上並沒有記載下來他們對話的具體內容,但是當胡瀅報告完之後,朱棣才“至是疑始釋”。多年的疑惑終於解開了,能讓朱棣如此的只會有一個訊息,那便是胡瀅找到了朱允炆的下落。但史書中並沒有記載此事,所以我們不妨來猜測一下:
胡瀅找到了已經出家為僧的朱允炆,並與之進行過交談。在交談中,朱允炆表示如今的大明在朱棣的手上確實治理的非常之好,表示自己不如朱棣,這個皇帝還是由朱棣做最好。胡瀅找到了朱允炆的屍首,所以返程向朱棣報告。朱允炆既然已死,那朱棣自然再無後顧之憂。胡瀅找到了朱允炆,然後將朱允炆滅口。還是那句話,朱允炆已死,朱棣再無後顧之憂。具體是什麼結果,我們不可得知,但胡瀅既然回來了,而朱棣也解開了心中多年的疑惑,那隻能說明一件事情,不管朱允炆是死是活,胡瀅肯定是見到過的。至於朱棣和朱允炆是否見面交談過,那就不可得知了。已知的是,永樂二十一年,胡瀅在宣府向朱棣報告此事,然後朱棣解開心中疑惑。而就在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就崩於第五次北征蒙古後,班師回朝的路上。
總結:朱棣沒有和朱允炆相見的可能,但他派去的兩路人馬均獲得了極大的成功首先便是陸路上的胡瀅有極大的可能見到了朱允炆本人,所以朱棣才能放下多年的疑惑,所以胡瀅才敢回來並受到重用。
第二個就是水路上的鄭和,朱棣派鄭和下西洋的主要原因便是尋找建文下落,鄭和雖然沒有達成這一目的,但他下西洋卻帶來了意外收穫。
這收穫便是對外傳揚了大明國威,從此才有了萬國來朝的盛世景況,而因此帶來的貿易利潤更是不計其數,若是說起永樂盛世的標誌,鄭和下西洋肯定是其中之一。
參考資料:《明史》
-
10 # 一貳一橙
建文皇帝是大明的第二位皇帝,是位有名的孝子皇帝,也就是因為這個“孝”字,明太祖朱元璋才將其內定為自己的皇位繼承人。《明史》給予了他不錯的評價,什麼天資聰慧、親賢臣好納諫、輕徭薄賦的,是古代少有的賢帝。
可惜的是這樣一位可以扭轉朱元璋時期好殺殘暴,將大明王朝最開始殺伐之氣過盛,轉為賢能溫和治國的建文帝,卻因為用人不當和削藩過急而導致了國家陷入將近四年的戰亂,朱允炆皇位被奪,自己更是下落不明,成為了一個千古疑團。
一、朱允炆的下落:是自焚而死還是流落民間關於自焚而死的說法多出自於官方正史:
《明太宗實錄》裡所記:建文君欲出迎(朱棣),左右悉散,惟內侍數人而已,乃嘆曰:“我何面目相見耶”,遂闔宮自焚,上(朱棣)望見宮中煙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屍於火中,還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駭耶,吾來為扶翼爾,為善爾,竟不亮而遽至此乎”。清代《明史》所記: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對於建文帝朱允炆的死,最確實得證據莫過於明朝大學士楊士奇所著的《明太宗實錄》,可以說是最接近建文疑案時間點的著作,可是楊士奇此人雖然耿直不阿,但畢竟是朱棣臣子,而朱棣又是從謀反奪了侄子皇位起家的,楊士奇或許會因為顧忌而對建文帝之死有所隱瞞。
而朱棣為了顯示自己奪皇位的合理性,掘地三尺地收羅建文帝的黑料,還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清君側”的忠臣義王,像他對“建文屍”說的那句“扶翼爾、為善爾”,說就說得好聽,可是當年建文帝要殺齊泰、黃子澄、割地求和的時候,朱棣沒有一件事是允許的,一定要衝進紫禁城,這可是擺明了要逼死建文帝的節奏啊。
尤其是他在靖難成功後,將建文四年改為洪武三十五年,硬生生地把老爹從墓裡挖出來又做了四年皇帝,就是為了完全消除建文帝的影響,可見他的那番“肺腑之言”,也不過給自己一點安慰罷了。所以“建文帝自焚身死”的說法,只是出自於朱棣的一家之言,考慮到這對叔侄之間的矛盾衝突,這話的水分自然是很大的。
二、楊行祥案,應該是最早出現建文蹤跡的記載據明人呂毖所著的《明朝小史》和張岱所著的《石匱書》所記:建文帝其實沒死,而是在朱棣大軍攻入金川門的當天,火燒皇城並藉機改名剃頭,化作僧人和侍從從小道出城,流轉到雲南廣西一帶。
空穴來風未必無因,最早出現過建文帝記錄的是在明正統五年的一個冬天,有一個自稱建文帝的僧侶在廣西當地招搖撞騙,被當地官府上報給了朝廷,錦衣衛立刻捉捕下獄,審查後此人原名楊行祥,鈞州人,案發當年已經九十多歲了,被嚴刑拷問了四個月後死於獄中,逮捕同謀十二人,全部流放。從此關於建文帝為死的訊息就散佈開來了,足跡遍佈四川、雲貴地區。
《明英宗實錄》——有僧年九十餘,自雲南至廣西,紿人曰:“我建文也,張天師言我有四十年苦,今為僧期滿,亟返邦國,以黃紙為書,命其徒清進持詣思恩府土官,知府岑瑛執送,總兵官柳溥械至京,會官鞫之,乃言其姓名為楊行祥,河南鈞州白沙里人,洪武十七年度為僧,歷遊兩京、雲南、貴州至廣西”。三、楊行祥之案應該是鐵板釘釘的碰瓷案:首先這年歲就不一樣。畢竟如果建文帝還活著的話,正統五年時應該才六十三歲(建文出生於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這六十歲和九十歲的面貌應該不會很難分辨吧!再說了如果建文帝真的還活著的話,為什麼突然高調出現,要知道當時可是朱棣子孫的天下,建文還活著的訊息如果坐實了,無疑是要皇帝打老祖宗的嘴巴,這建文能隱藏四十年,不可能連這點智慧都沒有;最後是信仰問題,朱元璋本人信佛,他小時候就在家附近的皇覺寺出家,做了皇帝后更是選派佛法高深的僧侶去諸王府裡講佛,就是在現今流傳的野史中,建文逃跑也是以僧人身份,而不是道人。楊行祥是僧人,可卻假託道教祖師張天師的名號,這不務專業的做法自然顯得顛三倒四,很可能只是一個不得志的僧人的胡言亂語而已。楊行祥事件之後,之前很多深信建文帝沒死的人紛紛現身說法,以各種有力證據證明建文帝在火燒皇宮當天是喬裝逃走了,朱棣所下葬的那具屍體應該只是一個替死的近侍而已,是為了掩護建文帝出逃的犧牲品。關於建文帝出逃後的下落,最具體的記載是出自於清朝谷應泰所著的《明史紀事本末》,此書得到了明末清初人張岱的協助編撰,吸取了張岱所著的《石匱書》和《石匱書後集》為藍本,由於內容太多,下面節選谷應泰對建文出逃後的總結:
乃遜國之期,以壬午六月十三日,建文獨從地道,餘臣悉出水關……於時謹侍左右者三人,楊應能、葉希賢稱比丘,程濟稱道人是也……其經由之地,則自神樂觀啟行,由松陵而入滇南,西遊重慶,東到天台,轉入祥符,僑居西粵。中間結庵於白龍,題詩於羅永,兩入荊楚之鄉,三幸史彬之第,蹤跡來去,何歷歷也。跟隨建文帝出逃的有三十二人,其中主要的楊應能、葉希賢、程濟、史恭都是史載人物,都是真實的,如果建文帝沒死且出逃,並和這些人發生過接觸的話,恐怕是瞞不住朝廷的耳目的。
此外建文帝將出逃地點選在了雲貴地區,當時在此地鎮守的是沐晟,其父沐英是雲貴地區的傳奇人物,明太祖朱元璋次子,被朱元璋收養後就在馬皇后身邊學習生活,和懿文太子朱標(朱允炆親父)關係極好,朱標死時沐英直接哭死過去,不久後就身亡了,雲南沐王府和朱標一脈可謂是情感深厚,朱允炆去投奔沐晟也是合乎情理的。
而且朱棣在繼位後,就把原先封國於雲南、後被建文帝削藩的岷王朱楩又派去了雲南,有可能就是為了調查建文帝下落和監視沐晟的。此外吸收了明人所記的“建文出逃”情況的《明史》,也將建文出逃的疑團如實地記錄在案,並且認為朱棣在繼位後分別派出了兩波人去尋找建文:海上路線為鄭和,陸上路線為給事中胡濙。
惠帝之崩於火,或言遁去,諸舊臣多從者,帝疑之。五年遣濙頒御製諸書,並訪仙人張邋遢,遍行天下州郡鄉邑,隱察建文帝安在。……二十一年還朝,馳遏帝於宣府。帝已就寢,聞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傳言建文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胡濙找了建文帝十六年,突然在一個夜晚衝入朱棣所住的宣府,當時朱棣已經熟睡,一聽說胡濙來立刻就起床召見,兩人一直聊到半夜兩點多,沒人知道他們具體是聊了什麼呢?而熱播劇《大明風華》就將此記載藝術化,改編成了“建文夜見朱棣”的劇情,或許這也就是問題的由來。至於建文帝是否真的在那個夜晚和朱棣有過會談,我個人認為是不可能的:
首先建文不會去,他拼死才從叔叔的毒手中逃出來,十六年後再自投羅網的可能性很小;其次朱棣不會見,皇帝身邊耳目眾多,一舉一動都很容易被看到,如果胡濙真的把建文帶到了朱棣面前,那怎麼能瞞過身邊侍衛和太監的眼睛呢?要是再來一個好事者直接把這事寫成一本回憶錄的話,那建文沒死的訊息就傳出去了,到時候朱允炆不論死活,對朱棣來說都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最後胡濙也不會把建文帶給朱棣看,他是要幫老闆解決問題的,不是製造問題,如果他真的找到建文帝的話,最明智的做法應該是一杯毒酒搞定,而不是帶著建文帝跑來跑去,到處招搖。四、關於建文之謎的個人猜想總結:目前對於朱允炆的下落之謎主要分為兩個朝代,兩種說法:明人說是自焚而死,清人說是出逃,而這兩種說法都有疑團存在,明人多是為了維護皇帝的聲譽,畢竟自朱棣之後,大明帝統都是其一脈的,官方或出於顧慮,或出於避諱,自然不能公開建文下落,而清人雖然沒有這層顧慮,但也難保會出於抹黑明朝皇帝的目的而添油加醋。
我個人是比較持“建文自焚身死”的說法的,因為當時朱棣兵入金川門後,不管是要暗殺建文還是保護建文,朱棣對建文帝的注意力應該是最主要,朱允炆不太可能能在朱棣的眼皮底下逃跑。
再者,如果建文真的出逃,那具焚屍真的只是一個替代品的話,那當時投降朱棣的可是有建文身邊的近侍太監的,讓他們來辨認一下也不是難事,只要朱棣辨認出屍體身份不是建文的話,那應該直接就派軍隊去追尋,不可能等到五年後才派胡濙和鄭和兩路查詢,既廢時又廢力。
而且建文沒死的訊息應該是朝廷大忌,也不可能大張旗鼓地派人去尋找,胡濙尋訪之事雖然沒什麼人知道,可鄭和下西洋卻是人盡皆知,完全不符合需要其隱秘行事的作風。所以建文帝應該是死在了大火之中,而放火者應該就是其身邊的侍衛太監,甚至有可能是受到朱棣密旨行事的,畢竟以當時的情況來說,建文死去要比活著對朱棣有利,而且朱允炆之死又不能和朱棣扯上任何關係,自殺就是一個最好的藉口了。
-
11 #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都不要搶,我是紫氣東來。
朱允炆生死不知 去向不明 至今仍是一樁疑案南京城破,宮中火起,朱棣並未在皇宮中發現朱允炆的蹤跡,於是在民間流傳了各種各樣的說法。
01自焚而死的說法。明史裡記載朱允炆死於皇宮大火,然而不可信,朱棣稱帝后,還是派人四處去尋找朱允炆,只是為了合理的繼承皇位,謊稱建文帝死於靖難之役,朱棣一邊說建文死於宮中大火,一邊派人去找,豈非自相矛盾。
02出家為僧的說法。很多影視劇提到朱元璋早就料想到朱允炆會有這樣的劫難,於是留了寶箱和密道,以供危難之際使用。寶箱裡是一把剃刀和一身和尚的服裝,朱元璋早年做過皇覺寺的和尚,意思很明顯就是讓朱允炆出家為僧,遁入空門,從密道離開南京,從此不問天下事。這種說法在民間流傳很廣,但都不可信,沒有足夠嚴謹的事實來佐證。
03四處流亡 還有的記載說明朱允炆逃出南京後,四處躲藏,流落在全國各地。
回覆列表
沒有見過,自靖難之役,南京城破之後,建文皇帝朱允炆就失蹤了。建文皇帝黨羽眾多,如果朱棣見到過朱允炆,按照朱棣的性格,那肯定是要把朱允炆大卸八塊的,朱允炆的臣子那不要大寫特寫,出版各種小說野史筆記材料,360度無死角的控訴一下,朱棣見到朱允炆的過程嗎?
按照現在的歷史研究,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朱棣和朱允炆見過面,反而根據鄭和下西洋時的史料和《明史鄭和傳》的記載,可以明確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是受命尋找建文皇帝。另外,也沒有任何證據能強力的證明,朱允炆並沒有死。
無論是建文出家,建文出逃海外,還是永樂找到對的建文,大部分也都是後世人們對未解之謎的一個美好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