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陳愛讀書

    諸葛亮北伐的最大原因是轉移蜀國國內的內部矛盾。

    很多人透過文學作品看到的劉璋,總感覺這人腦袋不太好使,幹啥啥不行,引狼入室第一名,劉備都走投無路了居然還讓他進來自己的蜀國鳩佔鵲巢。其實這隻看到了事情的表面。

    劉璋作為劉焉幼子,因為看似柔弱無能的外部表現,被趙韙強拉扶持上位後,在受人掌控幾無威信。而且三天兩頭遇到叛亂,隔三差五就有人給他上眼藥。張魯雄踞巴漢,而扶持人趙韙居然也背叛的內憂外患之情況下,劉璋要是沒點能耐,是不可能的穩坐蜀國近20年王座的。

    世人都是無利不起早,劉備想進入蜀國勢力版圖,就要替劉璋掃清這些釘子,如果做不到,劉璋也沒什麼損失,反而是劉備沒有別的選擇,只好硬著頭皮幹了。

    劉備集團作為一股外部勢力,奪取了蜀國的領導權後,對待蜀國的原有本土勢力並沒有採取大清洗政策,這沒有必要代價也太大。諸葛亮要北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作為外部勢力,如果不打架,不把戰火燃燒起來,就要面對內部爭權奪利資源分配等內部矛盾。

    其實,蜀國憑藉地理優勢,死守防禦,是會堅持很長時間的,但諸葛亮不能等,他要在戰爭中完成內部整合,否則就有失去話語權的危險。

    綜合來看,諸葛亮北伐不是想不想打的問題,是一定要打的問題。

  • 2 # 歷史摸黑人

    諸葛亮本來就是個逆勢英雄!

    從隆中對後司馬徽的解說,可知諸葛亮出山並非正確的時機,諸葛亮作為一代智勝,自然是知道何為正確的時機,但是偏偏要逆命而行,與歷史大趨勢做一番鬥爭。

    常言都道順勢而為,但是這個勢卻並不是諸葛亮這樣的文人雅士看得慣的勢,那為什麼還要順勢呢?為何不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呢?諸葛亮出山之後的人生就是不認命的人生,他知道蜀漢實力不濟,魏國實力強大但是還要組織北伐,這其實也是一種末路英雄式的豪壯。

    唐吉訶德一生荒唐可笑,但是他堅守了自己內心的騎士精神,在一片混濁之中創造了沙漠綠洲。諸葛亮何嘗不是這種精神呢?一次一次失敗,一次一次再度北伐。諸葛亮北伐就是維護大漢正統,與破壞禮制的賊人勢不兩立,這是每個朝代末期都有的文人骨氣,與文天祥一樣,是一個朝代文人的骨氣和脊樑!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 3 # 歷史的謎團

    這也是不得已的辦法,以攻為守,化被動為主動。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知道曹魏難以撼動,為什麼還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北伐,難道真的要興復漢室、統一天下嗎?

    當時稍有戰略眼光的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諸葛亮怎麼可能不知道。

    他之所以要屢次北伐,是因為三國之中,蜀最弱小,人口最少,全國軍隊不過10萬,抽出北伐的更少,而曹魏對付他的一線軍隊就能調動20萬。而且蜀國地勢險要封閉,很容易偏安一隅,偏安便要驕奢,驕奢便要速亡。

    諸葛亮就是要用這幾萬人的軍隊以及蜀國的地理優勢,撥動曹魏西南的大軍,讓其疲於應付,而不能生出窺伺之意。其次,要讓後主這樣的庸主瞭解社稷的艱難。後主雖然平庸,但並非傻子,他比普通人還要聰明點,但做大事則明顯不足,讓他什麼事都不做,他只能想著驕奢淫逸(從諸葛亮死後,後主的表現來看,確實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操操心,反倒不是什麼壞事。

    有人說,諸葛亮如果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為什麼不休養生息,簡抜人才,讓蜀國強大起來,等到中原或東吳有事,再出兵討伐,這樣做似乎是更具戰略眼光的事情。東漢初年的公孫述曾佔據蜀地,強大一時,最能與光武帝劉秀爭雄,諸葛亮要這樣做,似乎也是可以的。

    這也是後世評價真實的諸葛亮具有爭議的地方。當時的情形,已經難以復原,諸葛亮是怎麼想的,也難以揣測;那隻能說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情吧。諸葛亮之所以只能算是書生中的英雄,而不是英雄中的英雄,原因或許就在於此。

  • 4 # 九叔沒睡醒

    諸葛亮北伐的戰略計劃是經過修正的。當初與劉備謀劃時,諸葛亮確實有據蜀滅魏,做大做強的雄心。併為此謀劃多年。

    可惜的是諸葛亮的宏偉計劃被時間打敗了,也被劉備的基因傳承打敗了。

    魏蜀的實力對比,劉禪的慫樣,怎麼看都不像是能滌盪環宇,興復漢室的樣子。北伐還能幹?

    諸葛亮還是幹了,只是原先的戰略被修正了。

    魏延跟隨諸葛亮北伐曾經提出分兵子午道直取長安,諸葛亮沒同意,反而翻山越嶺繞道從祁山出兵。

    從祁山出去,是陝西西部和甘肅南部,攻佔的都是零散地區,根本無法威脅到長安,長安不拿下,北伐就是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

    所以很多人認為魏延說得對。陳壽在三國志中也說諸葛亮不懂應變。

    諸葛亮為北伐謀劃了多年,能不知道子午道離長安最近,以正合,以奇勝,魏延懂的,他能不懂?

    只是當時諸葛亮審時度勢,北伐的戰略計劃已經改變了,北伐不再是為了滅魏,而是自保。

    從祁山出去,秦,隴地區雖然不是長安的要地,卻是西蜀門戶,若拿下地勢險要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蜀國就多了一道屏障,還能輕鬆控制武都,陰平二郡。

    如此,魏軍很難突破劍閣,也無法繞道武都,文縣,蜀國自然可保平安。

    事實上,多年後魏軍確實在劍閣受阻,而繞道陰平(甘肅文縣西北),直插江油,從背後襲擊蜀軍,隨後直取成都,完美通關。蜀國game over

    諸葛亮一生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也算是鞠躬盡瘁,只是歷史的車輪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算得清形勢,算不到命運。難怪杜甫會寫: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啊。

  • 5 # 村裡的演員

    簡答論述蜀國漢丞相南陽諸葛亮,五次北伐的目的。提起諸葛亮世人耳熟能詳,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一個歷史名人。

    其一,.諸葛亮到底是幾次北伐,有人說是五次,也有說是六次

    電視劇三國中說諸葛亮六出祁山,這個不知道是民間段子還是怎麼的,就很奇怪為什麼會出現。首先諸葛亮就不是六出,是五出,其中一次是防守反擊,進攻方是魏國。其次,諸葛亮出兵祁山其實也只有兩次,我認為諸葛亮北伐次數其實應該是2次,實際上只有兩次是真正有進取關中的決心的,也就是走陳倉道那次和最後一次。這次北伐的目的也非常明確,趁關中魏軍兵力空虛之機,由陳倉道進兵,奪取陳倉等戰略要地,從而切斷關中與隴右的聯絡。可惜第一步就被郝昭破壞了,郝昭城守的實在是太好了,等到魏國回援,失去了先機諸葛亮不得不撤退。

    其二,我認為建國蜀中,必須依靠蜀中望族,但先帝卻託孤於諸葛亮。他手握大全,呆在朝中,蜀派難以發展,必不心服,必生反亂。

    其三,出征後可多提拔新將領,一來對其有提攜之恩,二來新人根基不穩,且錢糧處於朝政,如此一來軍政兩相抗衡,諸葛亮居其中可穩住大局。

    其四,我認為蜀人多偏安,他們在乎的是個人得失,且北方魏國虎視,東有吳國,諸葛亮帶領百萬雄兵出征魏國,是為了實現先帝劉備統一大漢王朝的願望,這一點上新版電視劇三國中表現的尤為突出,劉備識拔諸葛亮於南陽,一生心血,畢生所學盡心盡力輔佐劉備,由一開始的小城慢慢的擴張到荊,川蜀,漢中,等地。

    時光荏苒,諸葛亮作為一代名臣,他為蜀漢的貢獻是功不可沒的

    我認為如果沒有諸葛亮支撐大局,保持一股咄咄逼人態勢,蜀漢早已不復存在。諸葛亮不僅輔佐先主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在劉備去世之後,又殫精竭慮的為蜀漢謀發展,數次北伐,以及對蜀漢實施一些政治變革。這些方針舉措都為蜀漢繼續維持下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和力量,

  • 6 # 視野歷史

    在三國中,蜀漢的經濟、政治、農業、軍事等實力都屬於較為低下的,多年來都沒有得到發展。後來發生了種種事情後蜀漢的實力更加跌若谷底,就比如痛失荊州重地還有劉備在夷陵的戰爭失敗等等。而地處北方的曹魏實力愈發的強,經濟政治方面也發展的越來越好,和蜀漢相比就是兩個極端。所以想要順利拿下曹魏政權,弱小的蜀漢相比守衛只能採取了出其不意的進攻,因為一旦實行守家的戰略那麼就處於被動的局面,而且蜀漢兵力不足根本抵擋不住對方的強勢進攻,如果選擇進攻那可能還有一絲的勝率。

    曹魏的勢力範圍很大,足足佔滿了北方的全部地區,人力物力財力都很充裕。北方的種植面積很大,發動戰爭後不愁沒有軍糧,但是在經歷了多場戰爭後,這裡的種植條件逐漸的惡化,可種植的土地面積也越來越小。等到曹丕繼承皇位後,他發動了三次針對東吳的強勢進攻,但是每一次戰爭的結果都是失敗。多次失敗後,曹丕決定長時間內不發動戰爭,在這段時間內好好的培養士兵,養精蓄力提高戰鬥力,等國家的總體勢力提高後,再去攻打其他國家會更有勝率。

    曹丕也相繼駕崩後,他的兒子曹睿登上了皇位。他年輕氣盛,上位後堅持實行著先皇留下來的政策,這樣的做法對蜀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因為蜀漢本就是三國中最沒有實力的國家,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曹魏還仍然不斷的提高著自己的軍事實力,那麼之後蜀漢就更不可能打贏曹魏了。為了避免發生這樣的情況,諸葛亮決定定期攻打蜀漢以此來擾亂他們休養的政策。如果在這個過程中能打贏戰爭那就再好不過了,如果沒有打贏也沒關係因為已經打亂了曹魏原本的計劃。也有人對諸葛亮這樣的做法提出評論,認為諸葛亮的判斷以及制定的軍事戰略是非常正確的。後來也證實了他發動的五次北伐雖然都失敗了,但是也耗費了曹魏大量的實力與精力,使得曹魏非常的疲憊加速了衰敗,從而也使蜀漢從中得益。

    諸葛亮連續發動了多次北伐其實還有另外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化解本國的內部矛盾。蜀國的勢力非常的複雜,內部就分為很多幫派,這也導致了蜀漢的實力不集中。荊州幫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諸葛亮了,荊州幫派也算是眾多幫派中實力較大的一個,後來在失去荊州後,這個集團也逐漸的衰弱了。還有一個是東洲幫派,大部分都是劉璋的手下,李嚴就是其中的一個。荊州和東洲兩大勢力長期都在爭奪統治之位,在攻打蜀漢的同時,他們也在暗地裡較勁、奪權。所以蜀漢一直以來沒有發展起來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他們內部不夠團結,沒有想著一致對外,還經常內鬥。

    三個集團經歷了長時間的內鬥,而諸葛亮是蜀漢的掌權人,他在守護蜀漢的同時,肯定也想著暗地裡提高自己集團的實力。所以他接連不斷的發動了多次的北伐戰爭,這樣就可以分散朝廷中的其他勢力,逐個擊破。因為如果三個集團都遭到打壓,面對強勢的敵人肯定會在危難關頭團結起來,從而緩解內部矛盾。北伐戰爭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矛盾,但同時也激發了低層蜀地幫派的強烈不滿,他們覺得自己本來是這裡的主人,但是現在卻淪為最低層的集團,蜀漢的內部矛盾最終還是沒有隨之化解。

    北伐戰爭失敗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諸葛亮自身的謹慎。我們都知道劉備非常的欣賞諸葛亮,但是卻很少帶他外出打戰,這是因為劉備看出了諸葛亮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這樣的人不適合在前線打戰。在北伐戰爭中也是如此,諸葛亮沒有及時把握住時機,因為謹慎一次又一次的痛失良機,而且在戰爭中最重要的是要出其不意制對方於死地,大忌的就是優柔寡斷。北伐中唯一的一次機會就是偷襲長安,以諸葛亮的性格自然不會採納,這也導致了北伐最終的失敗。

  • 7 # 桃蕊碎點周雨佳

    我如是諸葛亮,決不大規模北伐。如若實在形勢所逼,遣一文武雙全之大將統兵不上萬人大張旗鼓,實則騷擾讓曹魏疲於奔命、終年不得休息。再遣二三宿將守住東和北之門戶。內雖有本土和非本土之貴族之矛盾,憑諸葛亮之巧舌,再加諸葛亮之理政之大才,施民之恩惠,減化階級矛盾,應該不難化解。再等天下大勢……如若真是那樣,司馬懿大概也不是後來歷史的司馬懿了,三家歸晉也要大打問號了。(曹魏用司馬懿主要是防諸葛亮的。諸葛亮不北伐,司馬懿在曹魏集團眼裡就毫無價值。而當時司馬懿位卑言輕,曹魏集團不殺他,他大概也永無出頭之日,因此又何來後期的司馬師、司馬昭?又何來後期司馬炎的晉?)

  • 8 # 曉書齋

    北伐是諸葛亮必須且不得不進行的事業,何以如此,主要有幾方面的原因,1.蜀漢地小民少,綜合國力在三國裡面最弱,求存的需要,2.整合內部派系鬥爭的需要,3.志向與政治需要,以上種種因素,決定了諸葛亮必須北伐。至於說預知司馬氏要取天下,這難免有些誇張,說蜀不能滅魏,則在情理之中。

    一 地小民少的問題

    從三國版圖來看,蜀國面積最小,建國前後又經歷重重危機,前有關羽失荊州,後有劉備夷陵之敗,蜀國已是元氣大傷,留給諸葛亮的攤子就是兵少將寡。正如諸葛亮《出師表》裡面說的,“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以如此大傷元氣之國,然後力主北伐,原因何在?主要是蜀國等不起,不打仗,和平時代就是發展經濟擴充戰備,然而不管是人口,地域,人才,蜀國遠不如魏,越發展,兩國差距只會越來越大。益州確實有沃野千里,而魏國佔關中平原,黃河中下游平原。關中,黃河下游地區一直是華夏文明的核心區域,人多地廣,文教水平最高,民風剽悍,謀士如雲,戰將千員。綜合國力來看,經濟,地域,人才都處於劣勢,魏國只有不亂,蜀國是毫無機會的,所以諸葛亮《隆中對》裡面說“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若天下無事,那蜀漢就必須製造一些事情。畢竟魏華人才濟濟,蜀國在發展,魏國也在發展,長此以往,實力定會越發失衡,蜀國更無勝算。正所謂你不打他,他就打你,那還不如主動出擊,佔據主動。

    二整合內部派系

    蜀國內部統治集團,主要有三撥人組成,一個就是劉備自己的班底,二是入西川之後,收編的劉璋舊部,第三撥人就是益州本土派,正是這三撥人構成了蜀漢的統治集團。劉備集團的人自然是主導集團,最好的結果是劉備集團整合兩撥人,同心協力,然而三撥人各有各的算盤,劉備集團自不必說,他們的旗號是復興漢室,克復中原,一定要做主導者,因此必須拉攏劉璋舊部的人,不能被拉攏的自然是排擠。而對於益州本土派呢,那就必須抑制,本土勢力過大,尾大不掉,更會著眼於本土利益,那麼光復漢室,克服中原的理想自然會被消解在本土利益中。何況打仗,要兵要糧,就是找這些人,因為這些人有莊園,有田產,有依附的人口,這是斷斷不能接受的,一段這些人在掌權,那就是東晉的門閥士族了。所以,樹立一個外部敵人,就解決了這些問題,畢竟攘外能安內,更能在外部鬥爭中將內部重新洗牌,如果沒有外鬥,必然是內鬥。

    三志向與政治需要

    先主劉備打的就是復興漢室這張牌,這張牌也是劉備聚攏人才,裂土分疆的旗幟。如果劉備不打這張牌,那麼以劉備賣草鞋出身的經歷,以什麼網羅人才,三國裡面,劉備出身最無實力,有了此志向,劉備才稱之為劉備。諸葛亮說得好,北讓曹操佔天時(出道早),東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得人和。何為人和?人和就是人心所向,上下團結。還有比復興漢室更好的人心所向了嗎?沒有了。曹操奉天子,以令諸侯,走的可不就是名正言順。因此三國裡面,蜀漢可以說政治調子最正,所以才有諸葛亮的入夥。這也就決定了這撥人的志向不可改變,除非這些人死了,當然死了也有可能不會改變,透過繼承人,是的說的就是姜維。劉備以此聚集人才,若拋棄此旗幟,劉備集團就只能本土化,龜縮益州一角,既打此旗號,又怎能不北伐篡漢的魏國呢?

    因此,這三方面的原因決定了諸葛亮不能不北伐。

    全文完

  • 9 # sunjin6278

    “諸葛亮已然預知司馬代魏一統天下?”不知提問者是如何知道諸葛亮這一預知的,是從《三國演義》中?還是根據諸葛馬前課?在《三國志》和其他的史料中,還真沒發現這一記載。但是自從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蜀漢元氣大傷,諸葛亮有可能預感到自己曾經的隆中對策已經很難實現了。不過諸葛亮依然抗起了復漢大旗,五次北伐曹魏,為什麼還要這樣堅持呢?

    因為諸葛亮相信“以弱為強者,非唯天時,抑亦人謀也”。諸葛亮知道,蜀漢弱,曹魏強,無論從疆土、人口、軍隊、人才、財物等諸資源方面,曹魏都要比蜀漢強太多,但保守蜀漢,休養生息,今歲不徵,明歲不伐,只能讓曹魏坐大,蜀漢的發展無論如何是沒有曹魏快的,這隻能讓蜀漢與曹魏的差距越拉越大。搞偏僻據守,只能像沒住人的房子一樣,腐蝕損毀得會更快。聯絡東吳,不斷地討伐曹魏,讓曹魏連年不寧,安不下心搞生產發展,窮於應付,從限制加速度這個原理上說,是更有利於蜀漢的。畢竟擁有的資源不同,同等條件下,擁有資源豐富的一方會加速度發展得更快更大。諸葛亮正是深諳此理,相信事在人為,才不斷侵擾曹魏,遲滯其發展,並以伐代守,有望在不斷侵擾中尋找機遇,達到恢復漢室的目的。諸葛亮不斷北伐,也是為實現劉備的夙願。王室不偏安,漢賊不兩立,這是蜀漢的立國之本,定國之基。劉備白帝託孤,寄於諸葛亮以厚望,希望他能繼承自己的遺志,消滅曹魏,恢復漢室,一統天下。諸葛亮感劉備三顧之恩,更感其臨終託國之重,自然要為實現劉備的遺願而盡心盡力。諸葛亮不斷北伐,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志向抱負。董卓篡逆,群雄並起,漢室傾頹,民不聊生。諸葛亮從小就深受軍閥割據混戰之害,他的理想就是能恢復到以前強漢之世,天下昇平,百姓安居,四夷朝貢,哪是何等理想之世啊。諸葛亮也很羨慕春秋戰國時期的管仲樂毅,幻想著有一天自己能像管仲樂毅一樣,輔佐明主,統一天下,恢復漢室,立下不朽功業。春秋末期,孔子感嘆禮崩樂壞,諸侯混戰,到處呼號諸侯們要克己復禮,恢復西周的禮制和統治。面對分崩的漢末天下,也許諸葛亮有著同孔子一樣的心情,克復漢室,還天下以太平。因此諸葛亮不顧弱小蜀漢,南征北伐,正是為了能實現自己心中已久的那份執著,那份抱負。

    現在有很多人都認為,諸葛亮之所以不斷北伐,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說什麼在蜀漢內部早已形成幾派,有什麼荊州派、益州派、東州派,有什麼本土派和外來派,把個蜀漢政局說得四分五裂,兇險無比。其實在諸葛亮的《出師表》中,就已告訴了我們,蜀漢內部根本就沒有什麼派別之爭。他說:“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 欲報之於陛下也。”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蜀漢內部是相當團結的,根本就沒什麼派別之爭。同時呢,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陳壽就說:“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 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依法依規,公平公正公道,人心才順,人心順,自然就少怨恨微詞,朝廷內外還能結什麼幫,分什麼派?同為託孤大臣的李嚴,因第四次北伐的怠惰,誣諸葛,欺朝廷,事情敗露,被貶為庶民。諸葛亮不以李嚴犯罪,而殃及其子,相反卻依其子才能提拔其子官職。諸葛亮死後,李嚴非常悲傷,說以後自己再不可能被起用了。諸葛亮以身作則,公正做事,廉潔自律,忠貞為國,給蜀漢官員帶了一個好頭。縱蜀漢一朝,官員都是勤儉忠貞的,從沒出現象曹魏、孫吳那樣,權臣篡弒殺戮的情況,單就此一點,就可彌消什麼蜀漢有派別紛爭的誣言。

  • 10 # 義門陳視界

    諸葛亮為什麼要勞師動眾五次北伐呢?原因有三點:第一點:安內必先攘外。

    當時的蜀漢的威脅並不是來自曹魏集團,也不是來自孫吳集團,威脅來自蜀漢政權的內部,蜀漢政權是由三股政治力量組成的,所以諸葛亮之憂,憂在簫牆之爭。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就只有採取這樣的政策,對內依法治國,對外發動戰爭。戰爭利於轉移注意力,加強凝集力,鎮壓反對派都是很有利的,這叫安內必先攘外。

    第二點:小國要圖強。

    在魏蜀吳三國之中,蜀是最弱小的,弱小的國家要生存,只有奮發圖強,你不能坐在家裡等著人家來打你,。諸葛亮說“不伐賊,王業亦之,唯坐待亡,孰與伐之”。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不去攻打蓸魏,大漢王朝也是要亡的,與其坐在這裡等死,莫不如去拼他一下。這就是“以攻為守”的策略,其結果是什麼呢?一方面首先我可以守住自己,叫自保。另一方面,萬一在進攻的過程找到機會呢,機遇只給有準備的人,為了抓住機遇,必須使蜀漢政權時刻保持戰爭狀態。

    第三點:理想必須堅持。

    諸葛亮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他只要一丁點機會,都會抓住機會去實現自己的理想,這是理想主義者的共同特點。問題是諸葛亮的理想沒變而形勢變了,諸葛亮在《隆中對》裡面設計將來“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必須有個前提條件,叫天下有變,這是很科學的規劃,但是形勢是怎樣的呢?首先是曹魏非速亡之國,沒有天下有變的條件,另外荊州丟了,理想沒變而形勢變了,形勢變了策略要變,也就是說他必須高舉“漢賊不兩立”的旗幟,堅持這個政治立場,堅持討賊,堅持多次北伐。

  • 11 # 囈語君

    引言

    首先諸葛亮沒有預測到司馬家代替魏國,從而一統天下,而最終司馬家代替曹魏,一個原因是曹丕在位時間過短,造成曹魏的根基出現鬆動,二是曹魏的後人,能力實在比較差,權勢平衡之術還不如漢朝。還有就算是推行了“九品中正制”,造成了國家治理人才選拔僵化,沒有新鮮的血液和人才供朝廷使用,造成上品無寒門的狀態。

    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而且堅持北伐?

    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回到劉備那個時代,看下劉備起家的過程,也就明白了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了!

    在三國時代,能夠堅持到最後的,都是一方霸主,而且都有其特殊的特色,而這個特色也就成就了他們的事業。

    這個特色,可以理解成標籤,也可以理解成一個品牌,更可以理解成一個行業,那就是他是做什麼的?

    首先說曹操,曹操的標籤是什麼?“挾天子以令諸侯”,漢朝的最佳代言人,不得了。他迎漢獻帝,奉天子以令諸侯,其實就是天子代言人,漢獻帝是董事長,曹操就是漢朝CEO,而他所做的事,就是征討天下諸侯,恢復漢室江山,只是漢室江山是不是漢獻帝來做,這個只有天知道了,反正漢獻帝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這個就是曹操一生堅持的原則,所以在曹操身邊吸引了一大批人才,而這些人才,有的確實為了漢室江山,如荀彧,作為曹操重要的謀臣,恢復漢室江山就是他願意跟隨曹操,也是他輔助曹操的原因,而曹氏宗親如曹洪、夏侯淵幾兄弟,這個就是純粹的跟隨曹操,而不是為了什麼漢室江山。

    而這個標籤就是曹操能夠擊敗眾多諸侯,脫穎而出的根本,也是他一生經營的宗旨。所以曹操一生都沒有稱帝,就算他有這個實力,但是也沒有這麼做,而根本原因就在於,稱帝的風險就是要放棄漢室正統這個招牌,而這個風險是巨大的。如袁紹、袁術兩兄弟就是打算替代漢室正統,所以天下共擊之,最後敗亡,還有董卓胡亂操控這些招牌,最後也是以失敗而告終。

    其次是孫權,而孫權的招牌就是安全,他的一生都向外人來宣傳這個招牌,東吳是安全的,東吳不是中原,沒有戰亂和烽火,所以在他的周圍也吸引了一大批人才。而孫權也被稱為守城之君。

    再說劉備,劉備在一眾諸侯之中,可以說是起步最早,基礎最差的,一生奔波,而他的招牌就是“漢室正宗”,剛出道時,就是以中山靖王之後自稱,當然,劉備也想過做漢室代言人,但是由於基礎太差,被曹操給搶走了。所以就退而求其次,因為是劉邦之後,且被封為皇叔,所以他打的招牌就是“漢室正宗”,而這個招牌的確比曹操這個漢室代言人的招牌要正宗,所以在諸葛亮北伐時,才能正義凌然的將王朗給罵死馬下。而這個招牌也就促使了,劉備與曹操不可共存的局面,孫權雖強勢,但他是臣子,而劉備和曹操爭奪的就是漢室江山。

    在三國時期,漢室皇帝這個招牌,其實是屬於漢朝的,是劉邦時代開始強調了三百多年的。在百姓的認知上,已經是根深蒂固的。沒有一定的基礎,是很難推翻這個招牌。而劉備之所以能夠吸引一群的人才,漢室正統的招牌,還是有著非常大的作用的。曹操的專權不可能欺瞞所有的人,所以有部分人不認同曹操,且自認有能力的,就跑到了劉備的陣營,當然也不排除一些投機分子,如魏延。而想安心生活的就跑到孫權的陣營。所以蜀漢給人的感覺就是人才鼎盛,武將勇猛,當然這都是在劉備還在的時候。

    然而從劉備去世後,蜀漢失去了荊州,國力也是大損,人才凋零。作為劉備志向的繼承者諸葛亮,面對這個情況,也只能咬牙扛起這個招牌,而且還不能將這個招牌砸了。

    所以北伐就成了維持這個招牌唯一的出路,如果放棄了“漢室正統”的名號,那蜀漢也就和劉璋一樣,天下英才都會爭向離去,作為本就人才匱乏的蜀漢,也就面臨著徹底衰敗的結局,所以對於諸葛亮北伐,就是在一次次的顯示自己。這個就像明星走紅地毯一樣,你不去就不會有人關注你,但是特色出來了,也許就有人來關注你了。

    諸侯亮進行北伐,不論成敗,都是諸葛亮一定要做的事情,只有透過這個方式才能招商引資,吸引人才,緩解內部資源匱乏的缺點,才有可能爭取到版權的勝利,但是如果放棄這個招牌,也就是承認了失敗,這是不能被接受,也是不可以的事情,如果將漢朝當成一個公司的話,諸葛亮北伐的目的就是爭奪股權及話語權,如果放棄,也就代表著出局,而孫權就是個攪屎棍,不參與,但是也不讓另一方徹底失敗。

  • 12 # 說些真話

    六出祁山,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對公而言,為了所在軍事集團的利益;對私而言,透過發動戰爭來樹立在軍中的威望。

    現實生活中,如果你不能跳槽,你又知道打不過競爭對手,那你為什麼還要堅持下去?

    您覺得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期便秘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