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蘭臺講史
-
2 # 測繪地理資訊研究
鐵浮圖又被稱為鐵浮屠引,是金國鐵騎引的一種,極其類似歐洲十字軍,屬於金國大將完顏兀朮(金兀朮)的手下,與柺子馬一起隨同金兀朮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1140年,完顏兀朮率領手下十萬大軍和一萬五千名柺子馬、五千名鐵浮圖一起浩浩蕩蕩直奔南宋首都臨安(今浙江杭州)。途中,鐵浮圖與柺子馬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一直氣勢洶洶殺到長江邊上的順昌。
在成吉思汗時期,還是出於冷兵器時代,這樣的的武器當然有用。但是有人會說為什麼金國還會被蒙古吊打。戰場上,武器是一方面,指揮的人以及政治制度,後勤補給乃至一個國家的文化以及國民精神等密不可分。比如抗日戰爭因為能夠團結全國,調動各種力量,在日本強大的軍力面前中國仍然沒有滅國。
在金朝末年,政治混亂,國家實力不足。另外,金朝入主中原後,逐漸接受了儒家文化,開始漢化,已經失去了往日的精神。
-
3 # 北洋海軍炮手
然而蒙古實際上不缺重騎兵,因為對付重騎兵要麼用輕重步兵嚴密配合的步兵方陣,要麼就用重騎兵對付重騎兵。
現代人復原的蒙古重騎兵
人類軍事史上,騎兵出現之後但凡是在歷史上叫的上號的大國在歷史上都不缺重騎兵,僅僅是在東亞都出現了無法計數的重騎兵衝鋒的畫面。
比如說,女真的鐵浮屠重騎兵的牆式衝鋒就曾經在平原上打破了契丹和宋軍的抵抗,而南宋只能依賴地形以及人海戰術才能抵抗鐵浮屠的衝鋒。
南北朝時期,南朝也能出動人馬具甲的重騎兵和北朝重騎兵往來衝殺。
同樣,蒙古騎兵當中也有大量的重騎兵,成吉思汗麾下的武裝約有40%是重騎兵,60%是輕騎兵。而且,輕重騎兵2比3的比例在歷史上是一條潛規則,就以古典中國來說,不管是北朝還是隋唐,還是遼金還是蒙古,還是之後的清帝國,輕重部隊的比例都維持在2比3左右。
同時,中外的重騎兵只要是有點名氣的基本上都奉行輕重配合,牆式衝鋒的戰術,比如說蒙古騎兵戰術。
輕騎兵負責騷擾、誘惑敵軍,破壞敵軍的陣型的穩定性,而且蒙古騎兵為了獲得穩定的射擊環境,寧可下馬步射。而重騎兵則是專門負責正面衝鋒,一旦敵軍陣型被破壞,蒙古重騎兵就立刻發起了衝鋒。蒙古這套戰術曾經在歷史上大放光彩,直到到了歐洲吃了癟才逐漸被淘汰。
與此同時,蒙古也非常注重吸收域外軍事文明,中亞和西亞的重騎兵就曾經為蒙古帝國效力,為蒙古帝國開疆拓土、統一中華立下了汗馬功勞。
比如亞美尼亞重騎兵,除了蒙古大汗徵發之外,伊爾汗國徵發亞美尼亞重騎兵參戰,比如艾因賈魯之戰,蒙古西征軍當中就有亞美尼亞重騎兵。
而重騎兵真正被淘汰的原因則是火器普及之後的事了,雖然火器曾經一度促進了重騎兵和重步兵的發展,但是最終火器還是淘汰了重甲。因為建設火器部隊比建設重灌部隊更為節省成本,而且火器的訓練比重灌部隊的訓練更為方便,更主要的是,重甲已經防不住火器的射擊。
雖然清軍歷史上曾因為精於肉搏的重步兵和重騎兵,但是火器普及之後全被淘汰,最晚到乾隆年間,清軍基本上淘汰了重甲,而僅有的布面甲已經成為閱兵的禮服了。
全文完
-
4 # 碼字的蝸牛
蒙古本身就有類似鐵浮屠的重騎兵存在
現今很多人以為鐵木真所創立的也克蒙古兀魯思帝國是僅僅靠輕騎兵來完成對外征伐的戰爭,尤其是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摸)和第二次西征(窩闊臺時期的長子西征東歐諸國)是靠快速的輕騎兵來終結中東穆斯林鏈子重甲騎兵和歐洲重灌罐頭騎兵的。
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在鐵木真一統蒙古之前的十三翼之戰時,他的部隊就已經組建了重灌騎兵部隊了。但是蒙古重灌騎兵真正成為諸王諸部的常規列裝裝備時,應該是在公元1206年後。
因為這時是鐵木真統一蒙古諸部後,獲得成吉思汗尊號並建立也克蒙古兀魯思帝國時期。金國作為蒙古的世仇,同時也是西夏國的“宗主國”,為了達到削弱金國、以及練兵和獲取補給的先決條件,成吉思汗於公元1206年發動了對西夏的征伐。
在征伐的第一階段時期,早期蒙古人並沒有獲取得戰局的進展,甚至還被西夏人的堅強抵抗之下有過失敗的案例,根據考古發掘出的資料顯示,西夏人記載這個時期的蒙古人依舊使用著骨頭做的箭鏃,少有鐵箭鏃。
可當公元1209年時,蒙古成功佔領了高昌回鶻,不再從陰山山脈進攻西夏國,而是透過河西走廊迂迴攻擊西夏門戶斡羅孩城,透過圍點打援、圍城水攻等戰術,快速殲滅了西夏國的主力部隊,並且佔據了斡羅孩城。隨後又兵圍西夏都城中興府,迫使西夏王夏襄宗支付了大量的戰爭賠款,以及接受“附蒙伐金"的條件,蒙古才撤兵。
也是這個時期,蒙古人的鍛造技術突飛猛進,尤其是後來在公元1211年時,蒙金在野狐嶺一戰時,蒙古的軍隊能頂住金國的鐵浮屠,直接發動對中軍突破行為——怯薛萬人長木華黎率領八魯營敢死隊,挺槍策馬,衝入金軍中軍陣中,殺到山下時,又全體下馬步戰,直向完顏承裕的中軍指揮部突過去,而成吉思汗且在後面率領軍隊,往來衝殺。
根據《宋史·夏國傳》記載:“(西夏)以鐵騎(鐵鷂子)為前軍,乘善馬,重甲,刺斫不入;用鉤索絞聯,雖死馬上不墜。遇戰則先出鐵騎突陣,陣亂則衝擊之;步兵挾騎以進”。斡羅孩城作為西夏防禦北方草原的重鎮,內部應該是儲存大量的軍備物資,以及工匠等。雖然這個時期雙方都沒有記載蒙古到底俘獲了多少西夏人,可也根據《蒙古秘史》來看,這個時期的蒙古進攻西夏並沒有以屠城、佔據土地為主要目的,更多是劫掠人口以及各種資源以及用戰爭訓練軍隊的攻城技巧。
歐洲的恥辱——裡格尼茨殲滅戰,並非是靠騎射射垮西歐鐵罐頭騎士的,而是正面以重騎兵硬槓擊敗,再追擊射殺的第二次西征時,蒙古帝國已經整合了金、西夏、花剌子摸、西遼、高昌回紇、以及西域的諸小國。題外話是,其實若是從地理地勢上分析,從蒙古和林(都城)到斡羅斯基輔,比從蒙古和林到八百媳婦國還好走。
亨利的五萬軍隊以三萬波蘭各封建領主的重騎兵為主,同時還有從德意志的戈德堡金礦區招募的礦工組成的兩萬步兵。
蒙古拜答兒軍隊,加上從斡羅斯徵調的附從軍在內一共2萬餘人。
另外亨利的姐夫波希米亞王文西斯勞斯的五萬波希米亞軍隊正在趕往戰場。
為了能引誘亨利出城,拜答兒率領軍隊移動到裡格尼茨,處於亨利與文西斯勞斯兩軍之間,由於亨利錯誤判斷姐夫的援軍到達的時間,也可能是看到蒙古拜答兒的軍隊太少的因素,很快就從勒格尼茲城出發,到達蒙古人設定的戰場上。
戰役的過程:
博列斯拉夫公爵率領第一道陣線發起攻擊。數千波蘭鐵騎以泰山壓頂之勢猛撲上來,毫不費力地衝進蒙古陣營。蒙古騎兵動如脫兔,迅速分散以避開歐洲人的正面衝擊,以密集的弓箭齊射攻擊敵人。波蘭騎兵在蒙古陣營裡左衝右突,所到之處蒙古騎兵盡皆閃避,波蘭騎兵力竭退回本陣。
這次試探性的進攻,使得亨利認為蒙古人膽怯、且軍備無法與波蘭鐵騎正面交戰,因此發動了全面性的進攻。輕裝的蒙古騎兵抵擋不住波蘭聯軍強勁的衝擊,開始敗退。亨利看到蒙古統帥拜答爾的大旗出現了後撤的現象。
因此亨利釋出了全線突擊的命令,想突破蒙古中軍,擊潰蒙古騎兵,殊不知反而是進入了蒙古人的圈套。
“敗退”的蒙古輕騎兵以一種弧形的姿態,向兩邊閃去,並快速運動到波蘭騎兵的兩翼、已經運動到其後方,截斷波蘭騎兵與步兵之間的聯絡。
當這樣的戰術完成之後,隱藏在後的蒙古重灌騎兵突然從蒙古中軍中出現,以一種線性陣勢排成一道人牆,前面的重灌騎兵執著類似中原的鉤鐮槍式的長槍,後面的重灌騎兵則以重箭進行拋射。
當亨利發現無法突破蒙古重灌騎兵時,蒙古輕騎兵已經完成阻擊歐洲步兵的支援,並且此時兩翼的輕騎兵也發現無法射殺歐洲重騎兵,因此紛紛改為射殺他們的馬匹。最後這支由各封建領主和日耳曼十字軍組成的重灌騎兵在蒙古重灌騎兵的衝鋒中,死於長槍和馬刀之下。
-
5 # 小也會飛
重甲騎兵的巔峰是五代十國和大隋。到唐朝都已經不是主力了。在重甲步兵面前沒什麼優勢。金國的重甲騎兵在南宋的重甲步兵和強弩面前沒有什麼殺傷力。北宋南宋都不是輸在戰場之上。
-
6 # 貧驕堂下
個人淺見:沒有。蒙古西征輕騎對重騎,施瘋狗戰術,先衝鋒一批咬住重騎兵,戰不過時掉頭就跑,人輕馬快,重騎追來卻費了太多人力馬力,卻不知那隻前胸著輕甲的蒙古輕騎早已匯合大部,換掉戰馬只等屠那疲憊重騎了。蒙古人輕騎兵背後無甲,士卒只有向前,且每個輕騎帶五六匹戰,可以想想重騎或鐵浮屠的後果。戰爭時期,兵無定式。重騎並非不好只是看怎麼用了。
-
7 # 賣菜翁
蒙古擴張時期,重灌騎兵是精銳主力,專門負責衝擊敵陣的,佔全軍百分之三四十的比例,餘下百分之六七十的輕騎兵是配合作戰的。
-
8 # 薩沙
當然有用了。
很多人認為蒙古人西征期間,歐洲都是穿著板甲的騎士。而蒙古人則是沒有衣甲的輕騎兵,其實恰好相反。
實際上,西征的蒙古騎兵軍團中,至少有十分之一甚至更多是重騎兵。
自然,這種重騎兵的定義同歐洲有一定的不同,並不是板甲騎兵。
確實,蒙古騎兵最初幾乎都是輕騎兵,多穿著皮甲或者沒有衣甲。
不過,大家也不要小看皮甲。生活在北方接觸過牧區的朋友,就知道硬皮的厲害,是非常堅固的,普通弓箭難以射穿,對於冷兵器肉搏也有一定的抵抗力。
自然,皮甲沒有金屬鎧甲這麼好,但造價很低,不過製作起來也挺複雜。
到了蒙古人吞掉金國大部分以後,獲得了很多的資源和工匠,金屬鎧甲已經算不了什麼。
隨後蒙古人開始大量裝備金屬鎧甲,常見的是札甲。它是用許多長方形甲片(材質包括鐵片、革片或青銅片)排起而成盔甲。
另外就是相對輕便的鎖子甲,也是很強的。
蒙古人的重騎兵以札甲為主,防禦力在世界上已經是第一流的。
相反,當年歐洲的騎士們也沒有板甲,主要裝備鎖子甲而已,並不明顯強於蒙古人。
蒙古人的萬人隊至少裝備1個千人隊的重騎兵,有時候可能高達4個千人隊。在實際作戰中,蒙古人絕對不是隻靠輕騎兵騎射來打垮敵人,而是配合重騎兵的近距離衝擊和肉搏,興成整體戰術。
弓箭沒有強到可以全殲一支軍團的地步,況且蒙古的敵人很多裝甲不錯,弓箭對他們的殺傷力還是有限的。
歐洲的板甲騎兵,其實是14世紀才出現的,同時內裡也穿有鍊甲和(或)皮革軟甲加強防護,然而並沒有大量裝備。從15世紀開始,板甲騎兵才大規模的出現。而蒙古人西征是13世紀的事情,是板甲騎兵大規模出現的200年前。
而且,當時蒙古西征時,能夠一次性出兵數萬騎兵的歐洲國家,絕對鳳毛菱角,根本不是蒙古軍團的對手。
-
9 # 大東北的小豆包
事實上,在13世紀蒙古人崛起的時代,無論是西夏女真人的東方重甲騎兵,還是東歐的波蘭螺絲高加索等重甲騎兵,最終都敗於蒙古人的輕騎兵之下。
蒙古馬身材矮小,但是卻善於奔跑,適應能力特別強。而且蒙古人的輕騎兵有著非常輕便靈活的戰術,他們往往是第一輪開始使用標槍,遠端投射,然後用弓箭進行射擊,然後用長槍或者蒙古刀近戰,而一旦遇到不利情況,能夠快速撤退,但敵人的是進攻勢頭稍減,蒙古人就又能夠重複的發動攻擊。
蒙古人的輕騎兵更加機動靈活
在蒙古人的這種攻勢之下,西夏的鐵鷂子,女真人的鐵浮屠以及東歐的重騎兵,都很難有直接的攻擊目標,這讓他們的重甲騎兵衝擊和速度優勢無法得到發揮。而重甲騎兵往往只能向前進攻,左右迂迴的能力特別差,這就給了蒙古人從兩翼進攻重甲騎兵的機會,而往往就是重甲騎兵,打不到蒙古騎兵,而等到重甲騎兵精疲力竭之際,蒙古人卻反過來進行衝殺,結果造成了女真人西夏人以東歐重甲騎兵在戰場上往往會受到蒙古人的毀滅性打擊。
同時,無論是西夏女真還是東歐的輕騎兵,又沒有蒙古的輕騎兵裝備優良和靈活的作戰水平。所以在面對蒙古軍團時,都無一例外是敗者。
蒙古人大敗歐洲重騎兵
但是這樣的前提是蒙古軍團優異的組織能力,以及以成吉思汗為首的黃金家族的領導力,蒙古軍人早期的悍不畏死的戰鬥能力,相結合而爆發出來的綜合戰鬥力。而在蒙古人在不斷擴充套件的過程中也逐漸吸收了漢族的攻城技術,比如攻城車、拋石機以及回回炮等技術兵器的應用。也增加了蒙古人的總體戰鬥力,
後來蒙古的黃金家族分崩離析,蒙古各封建領主各自為戰,分裂和獨立成為主題,而且富裕起來的蒙古貴族再也不想,也沒有勇氣到沙場上去奮勇拼殺,他們的騎兵水平直線下降。曾經的蒙古輕騎兵水平空前絕後了。
但這並不是說重騎兵就沒有了存在的價值,事實上無論是歐洲、奧斯曼土耳其以及後來明朝、滿清都仍舊由重灌騎兵的存在,而直到坦克作為裝甲突擊力量普及以來,重灌騎兵才正式的退出舞臺。
衝擊德國坦克的波蘭騎兵成為了重騎兵的絕唱
-
10 # 無月文化館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只要是在冷兵器時代,無論什麼時候,重騎兵都有存在的價值。
蒙古騎兵的狠絕,在於蒙古騎兵的數量多,更在於蒙古騎兵的戰鬥力精。
蒙古人是馬背上生活的民族,沒有一個民族比蒙古人更熟悉馬上的動作,因此,單論騎兵戰鬥力,蒙古人說天下第二,沒有人敢說天下第一。
蒙古騎兵是騎兵和弓騎兵的結合,蒙古騎兵既能在馬上搭弓射箭又能騎馬衝鋒。
一般情況下,在遠距離的時候,蒙古騎兵大軍就開始攢射,如果敵陣沒有陷入混亂,蒙古弓騎兵就會在遠處不斷以弓箭攻擊。
對方如果是步兵,主動向蒙古騎兵靠攏,蒙古騎兵則會拉開距離,一直將敵方步兵控制在射程範圍內,步兵肯定追不上騎兵,除了當箭靶子,別無選擇。
如果步兵方陣出現混亂,蒙古騎兵則會呼嘯衝鋒而上,徹底踐踏摧毀敵陣。
對方或許也會有騎兵,但是對手是蒙古人,騎兵對沖他們都可以先攢射一陣,短兵相接那一剎那蒙古騎兵毫不遜色。
但即便是這樣,重騎兵仍然有存在的必要。
重騎兵是從人到馬,都披上了鐵甲,這樣的裝備,可以有效抵擋弓箭。
可能很多朋友看多了影視劇,騎兵總是一個衝鋒,然後在敵陣中與敵軍展開廝殺。
其實這樣是不對的,真正的騎兵作戰是不會陷在陣中的,陷陣的騎兵還不如步兵。
騎兵依靠的就是機動性和馬匹的衝擊性,一波一波的衝擊敵軍,一擊之後就遠離敵陣,然後再發起衝鋒,迴圈往復。
騎兵對戰也是如此,如果是陷陣對砍,那麼騎兵的成本就太高了。
所以,可以有效抵擋弓箭的重騎兵,在衝撞的那一刻,可以有效擊殺蒙古的騎兵。
但是,一支重騎兵培養的成本太高了。
首先,重騎兵必須要有規模,至少5000人以上,不然人數不足,就很難形成那股衝勁。
其次,重騎兵無論是人還是馬,都需要負重,這對人和馬匹的要求很高,普通的馬無法承受這樣的重量來進行奔跑作戰。
一個重騎兵至少配備兩到三匹馬,其中一匹是作戰的馬,在作戰前,人和馬都是不披甲的,由備用馬來駝這百斤上下的鎧甲,人和戰鬥的馬匹,直到戰鬥前一刻,才披掛上陣。
最後,重甲的鍛造是非常昂貴的,需要有強大的財力支援。
所以,歷史上重騎兵非常厲害,但是重騎兵非常的少。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
11 # 火器工坊
當然有用,而且這種型別的重騎兵還是蒙古軍團的主力部隊。
在蒙古征服花剌子模、西遼、西夏和金國時,都曾見識過具裝重騎的威力。在大昌原一戰,金軍以忠孝軍四百騎破蒙古八千眾。
衛州之戰,金軍以忠孝軍解了衛州之圍。
倒回谷之戰,金“以陳和尚忠孝軍一千, 都尉夾谷澤軍一萬往應, 北軍退,追至谷口而還。兩省輒稱大捷,以聞。”而蒙古方面“喪萬餘人及馬數萬匹”,可謂大敗。
自此之後,蒙古人開始將俘獲來的具裝裝備到自己的騎兵上,還給每一個重騎兵配備了3-5匹馬,以保持蒙古鐵騎的高機動性。
在窩闊臺滅金的過程中,南宋方面接觸到了蒙古人的軍事,當時宋人彭大雅在《黑韃事略》中這樣寫到:
“故交鋒之始,每以騎隊輕突敵陣,一衝才動,則不論眾寡,長驅直入。敵雖十萬,亦不能支。不動則前隊橫過,次隊再衝。再不能入,則後隊如之。方其衝敵之時,乃遷延時刻,為布兵左右與後之計。兵既四合則最後至者一聲姑詭,四方八面響應齊力,時俱撞。”這恰好應證了蒙古人非常善於使用重騎兵來搞衝擊戰術。
不管此後是征討東歐還是踏平西亞,蒙古人一直都是倚仗鐵甲中期的威力。在同波蘭人決戰的時候,蒙古先以騎射和假敗退誘敵,隨後用重騎兵來回反覆的衝擊波蘭聯軍,直到最後幾乎全殲敵人。
在同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作戰時,烈兀首派怯的不花率領輕重騎兵阿拔斯哈里發穆斯臺綏木的7萬大軍開戰,直接將阿拔斯衝的再也不敢野戰。
可見蒙古征服世界的時候,鐵甲重騎仍是陸戰的王道。
-
12 # 論史
提問者所指的蒙古全球擴張時期肯定是指蒙古13世紀“蒙古狂飆”的時代,先說觀點:蒙古擴張時期並不能否定重騎兵的價值。尤其是在明、清時火器發展相對於歐洲落後的遠東地區,人馬俱重甲的重騎兵依然是野戰的中堅力量,就比如說明末清初,後金(清)其中一項克敵制勝的武器就是“重騎兵突擊”,這個在明、清和北韓史書中都一再提到過。
《北韓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上編卷三十五》:而(女真兵)人馬踐踏逾越,且兵皆鐵甲,馬亦披甲,故弓箭不能傷,如非火器則不可制。《明史紀事本末·補遺卷二·熊王功罪》:最後一層仍用鐵騎,人馬皆重鎧,俟火炮既發,突而出,張左右翼殊死戰,人莫克當者,官兵不能支。《熊廷弼集·恭謝天恩疏》:該臣又見得奴賊戰法,死兵在前,銳兵在後,死兵披重甲,騎雙馬衝前。所以,在“蒙古狂飆”後的時代,由於火器發展還不充分,重騎兵至少在遠東戰場還大行其道,據以上史料描述,後金甚至將重騎兵放在決勝時刻再殺出的主力兵種。還有明朝,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會派重騎兵殺敵,就比如說萬曆援朝之戰的稷山之戰,明軍面對持有大量火銃的倭軍,就是用重騎兵突擊,在野戰中克敵致勝,所謂“雖倭賊之善炮,稷山之戰,解總兵以鐵騎蹂之,此其驗矣”。
《北韓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上編卷四十》:解生等伏兵於稷山之素沙坪,乘賊未及成列,縱騎突擊之。賊披靡而走,死者甚多。又遣遊擊擺賽將二千騎追之,與四將合勢追擊,又破之。具體到蒙古軍西征期間,蒙古的部隊裡的重騎兵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衝擊敵軍的軍陣中起到重要作用,這一部分重騎兵據彭大雅的《黑韃事略》記載大約佔據了全部騎兵當中三成,所謂“摧堅陷陣,全籍前鋒衽革當先,例十之三”。而且據彭大雅記載,就蒙古騎兵在東方戰場上作戰時,騎射戰術是放在次要地位,他們仍然偏好使用重騎兵突擊的方式,沖垮敵陣最後全殲對手。當然,具體使用方式靈活多變,最常見的方式有兩種:
第一、用重騎兵直接突擊,所謂“不動則前隊橫過,次隊再撞。再不能入,則後隊如之”,與此同時,蒙古全軍將敵軍軍陣包圍,訊號一出,全軍出動撞擊敵軍軍陣,打垮對手,“兵既四合,則最後至者一聲姑詭,四面八方響應齊力,一時俱撞”。這就是典型的衝擊騎兵作戰方式了。
第二、敵軍的軍力和精力大量消耗之時,趁機殺出,收割人頭,“或驅降俘,聽其戰敗,乘敵力竭,擊以精銳”。如蒙古第一次西征的時候,哲別、速不臺打擊喬治亞(當時稱為谷兒只)軍隊,先讓突厥和庫爾德僕從軍與喬治亞人先打得兩敗俱傷,然後騎兵直接衝擊,導致喬治亞軍被斬殺過半。
《多桑蒙古史·第一卷》:將抵梯弗利思,谷兒只軍來御,阿忽失(僕從軍統帥)軍力戰不利,多所損傷;而谷兒只軍亦因以疲弱,蒙古軍乘勢繼進,突擊敗之,斬殺過半。值得一提的是,蒙古重騎兵在裝備上相對於真正意義上的重騎兵還是要輕量化的,並非是完全的全鐵甲具裝,就比如說金國的鐵浮屠“人被兩鎧”,馬匹也被厚重鐵札甲所包裹,這就是完全以犧牲機動性代價來補強防護性。
而蒙古重騎兵則有所不同,更講究在防護力和機動性上的平衡,所以要在確保防護力的前提下,儘量做到輕量化。從《多桑蒙古史》和《柏朗嘉賓蒙古紀行》推測:蒙古的輕騎兵應該人、馬俱以皮甲護身;而重騎兵的大部分應該是士兵內有皮甲、外罩鐵札甲,而馬匹則採用皮甲。
《多桑蒙古史·卷一》:兵械最備者,並持一微曲之刀,頭戴皮兜,身衣皮甲,甲上覆鐵片。根據《蒙韃備錄》記載蒙古軍“悉是騎軍”,再結合《多桑蒙古史》所敘述,上文的“兵械最備者”就是蒙古重騎兵了。蒙古重騎兵在裝備上的相對輕量化再加上出征之時,有馬數匹,可以輪流騎乘,也可以保持高度的機動性,這就意味著在關鍵時刻它也可以像輕騎兵一樣追殲敵人。
《蒙韃備錄》:凡出師人有數馬,日輪一騎乘之,故馬不困疲。高度機動性的蒙古輕重騎兵在蒙古軍西征期間給東歐軍隊帶來巨大的殺傷,東歐軍隊一旦敗退,就會大量的被追擊的蒙古騎兵殺死,逃跑路上真是慘不忍睹。如匈牙利軍在敗退的時候,大量的步兵在敗退路上被殺,所謂“匈牙利軍多死於道,積屍亙二日程”。
而受到一些電視節目的影響,就比如說《古兵器大揭秘》,節目中將東歐軍團說成了全身板甲的軍隊,這個就言過其實了。其實板甲的發明和應用得追溯到14世紀,怎麼可能披掛在東歐軍隊的身上,事實證明東歐軍隊除了一些騎士擁有鎧甲(品種可能是鎖子甲、鱗甲之類的),大部分都是裝備低劣、缺乏訓練和防護的農民,在野戰中根本無法對抗蒙古軍隊的降維打擊。如裡格尼志城之戰,波蘭軍團不僅全是步兵,還“兵甲不完,士卒半身裸露”,裝備、訓練水平遠低於蒙古軍團。
《多桑蒙古史·第二卷》:夫以少量擐重甲之騎士,及無數半裸露之鄉民,不知戰術,不知服從,統率不能一致,恃此軍隊以抗久經戰陣習知戰術之蒙古輕騎,故每戰必敗。順便說一下,所謂蒙古重騎兵比例佔到軍隊的四成,這個說法來源於西方史學家杜普伊的《武器與戰爭的演變》,此書的說法由於不是原始文獻,故不作引用。經查證,很有可能將是這位作者看了《大金國志》之後,強行把女真軍的輕重騎兵比例往蒙古軍上套(不相信大家算一算),這個就失之於嚴謹了。
《大金國志·女真傳》:每五十人分為一隊,前二十人全裝重甲,持棍槍,後三十人輕甲,操弓矢。所以,蒙古擴張時代並不代表著重騎兵的落幕,至少很長一段時間還在戰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引用文獻:《黑韃事略》、《蒙韃備錄》、《多桑蒙古史》、《柏朗嘉賓蒙古紀行》、《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北韓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熊廷弼集》、《明史紀事本末》、《建州聞見錄》、《大金國志》、《武器與戰爭的演變》
-
13 # 漩渦鳴人yy
蒙古的擴張的時期!確實遇到了不少的重騎兵部隊,但是一個接一個的全部都被蒙古人給收拾了,有人就會覺得說蒙古人靠著這種騎射的輕騎兵縱橫天下,那蒙古人徹底否定了重騎兵的存在!
但事實上即便是在蒙古的軍隊裡面仍然保證著一定數量的重騎兵,只不過它的那種重騎兵跟我們印象之中的那種具裝鐵騎有些區別!但是重騎兵還是有的,和輕騎兵的數量比大致是1:4左右!
在蒙古人第二次西征到歐洲的時候,其實蒙古軍隊裡面就有許多重騎兵的存在,而重騎兵往往實施的就是最後雷霆一擊這樣一個功能和作用!不得不說的就是曾經有一句至理名言,沒有無敵的兵種,只有用錯地方的兵種!
任何一支軍隊都不是無敵的步兵,坦克兵,騎兵等等一系列的軍隊都有自己的剋星!即便是現在在大洋裡面縱橫天下罕逢敵手的航空母艦,它的存在仍然還是一種組合式的存在,也就是航空母艦必須得配備一些護航的戰艦,否則一艘單子的航空母艦往往就是一坨肥肉,對於海上大多數的作戰戰艦來講!
就比如說岳飛大破鐵浮屠那一場戰役裡面,我們雖然不知道岳飛到底是怎樣切斷柺子馬,也就是女真人的輕騎兵和重灌騎兵之間的聯絡,但是確實靠著決一死戰的雄心,當時岳飛的嶽佳均派出敢死隊把鐵浮屠直接給收拾了!想想當時女真人的指揮官是有多麼凸顯我費盡心血花了那麼多的代價研製出來的重灌騎兵被你這麼一支敢死隊給玩死了,這個代價根本就不成正比呀!
也許正是因為這場戰役,所以女真人幾乎放棄了鐵浮屠的籌建,為什麼別人派出敢死隊就能把你玩死的軍隊,你還要花費那麼多代價把他給組建起來,你這種賠本買賣誰做誰就是傻子!
但是女真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說當時鐵浮屠和柺子馬能夠遙相呼應,互相配合。岳飛的岳家軍即便再怎麼不怕死,再怎麼敢於死戰,在遠距離就被拐子馬的工件全部給放倒了,那如何接近鐵浮屠呢?
蒙古人作為長時間在蒙古高原血腥廝殺成長起來的一個民族,在成吉思汗崛起之後將這批歷經血與火力量的戰士組合起來,他們深刻的明白任何一個單獨存在的勇士都不可能長久,需要的是一支完整的軍隊,這也就是為什麼蒙古人每征服一個地方就會把這個地方先進的軍事技術吸入囊中,然後化為己用,比如說著名的投石機蒙古人在攻打中亞的時候吸收了這種先進的投石機技術,做出了回回炮!
所以蒙古人也明白,戰場上面衝鋒陷陣的軍隊絕對不能少,而他輕騎兵去撞防禦完整而且作風頑強的軍隊簡直就是找死!具體的案例可以去查詢一下三國時期公孫瓚3000白馬義從對陣麴義的3000先登死士,步兵剋制騎兵本身就是一個恥辱,而白馬義從也不是什麼泛泛之輩,他們在北方早就立下赫赫威名,卻死在了步兵的手裡面!這批輕騎兵死的是冤枉!
回覆列表
當然,而且重騎兵發揮著決定性作用
受《明朝那些事兒》的誤導,很多人都以為蒙古騎兵全是輕騎兵,戰術就是毛主席的十六字訣“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拼命放箭。
其實蒙古輕騎兵只是起騷擾和誘敵深入的作用,真正決戰的還是重騎兵。近期各種版本的影視劇《成吉思汗》都有表現
如果說西方的是重騎兵,那麼蒙古重騎兵,比他們更“重”,所以才能打贏
圖為網友復原的蒙古重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