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鄉村美傑
-
2 # 使用者張建付
1、準備種姜
選擇顏色良好,沒有病害,肉質很厚,看起來芽眼很多,沒有發黴,儲存良好的姜來做栽培種姜。選擇好的種姜需要處理消毒,使用40%的甲醛150倍水溶液來浸泡一下可以消滅病菌。之後需要使用溼沙催芽。把細沙清洗乾淨,消毒,然後把種姜埋在沙子裡面。保持溼潤。外面用膠紙覆蓋嚴實,選擇大棚進行,需要保溫在25度,大概在3周左右就會露芽。
2、苗床準備
種植之前需要準備深厚、疏鬆的沙壤土,需要施大概一畝3000斤發酵消毒後的農家肥。埋進土壤以後,精細整地,做好苗床苗床大概寬就是1米左右,不用太寬。值得注意的是做好苗床以後,就可以先澆透水,還要使用使用地膜保溫,溫度上升到15度以上才可以播種。當然也可以直接在外界溫度穩定在15度以上再播種,就不用覆膜。
3、種植管理
姜芽使用的的是土培法或者是沙培法,但是都是軟化栽培,栽培出的姜芽都是黃顏色鮮嫩的。在苗床按行播種,株距是5釐米左右。直接按行開10釐米寬的溝,深度根據姜塊調整。播種以後也是覆蓋5釐米細沙。同樣需要覆蓋塑膠膜增溫,這樣長芽快很多。姜芽開始要出土了,就要搭蓋小拱棚,拿掉地膜,遮擋光線栽培,姜芽長到5釐米時就可以採收。
4、注意事項
栽培長到5釐米左右就可以及時採收了,不採收就很容易老了,而且容易長成植株。栽培中要避免高溫高溼,姜塊容易爛掉。避光栽培,不能接受強光。注意栽培姜芽如果價格不好,也可以疏掉一些,繼續做生薑栽培,不過不用遮光了。
姜芽是一種軟化栽培的產物,跟韭黃有一些相似。栽培必須按照要求,這樣產出品質才高。一般栽培姜芽不會有什麼損失。
-
3 # 農村生活老崔
姜是我們生活當中一道不可缺少的調味,現在正是種植季節,將分為兩種,一種土姜,一種陽姜。
姜的栽培,春季的四月份左右進行栽培,施足底肥,可以用農家肥,選用發芽比較飽滿的姜種,大概50公分的行距的栽培方法,重點是姜芽朝上不能朝下,朝上有利生長髮芽,做好開溝利水,
姜的管理,姜長到十公分到20公分之間的時候,應追加一次肥,除草,做好田間管理,其次注意病除蟲,如發現病害苗頭,一定要及時使用適量的藥劑防治(也可以用高錳酸鉀和生石灰進行殺菌)。
姜的栽培大概就這麼多,生薑含有很多維生素,對身體有益。
-
4 # 浪裡一礁
1、準備種姜
選擇顏色良好,沒有病害,肉質很厚,看起來芽眼很多,沒有發黴,儲存良好的姜來做栽培種姜。選擇好的種姜需要處理消毒,使用40%的甲醛150倍水溶液來浸泡一下可以消滅病菌。之後需要使用溼沙催芽。把細沙清洗乾淨,消毒,然後把種姜埋在沙子裡面。保持溼潤。外面用膠紙覆蓋嚴實,選擇大棚進行,需要保溫在25度,大概在3周左右就會露芽。
2、苗床準備
種植之前需要準備深厚、疏鬆的沙壤土,需要施大概一畝3000斤發酵消毒後的農家肥。埋進土壤以後,精細整地,做好苗床苗床大概寬就是1米左右,不用太寬。值得注意的是做好苗床以後,就可以先澆透水,還要使用使用地膜保溫,溫度上升到15度以上才可以播種。當然也可以直接在外界溫度穩定在15度以上再播種,就不用覆膜。
3、種植管理
姜芽使用的的是土培法或者是沙培法,但是都是軟化栽培,栽培出的姜芽都是黃顏色鮮嫩的。在苗床按行播種,株距是5釐米左右。直接按行開10釐米寬的溝,深度根據姜塊調整。播種以後也是覆蓋5釐米細沙。同樣需要覆蓋塑膠膜增溫,這樣長芽快很多。姜芽開始要出土了,就要搭蓋小拱棚,拿掉地膜,遮擋光線栽培,姜芽長到5釐米時就可以採收。
4、注意事項
栽培長到5釐米左右就可以及時採收了,不採收就很容易老了,而且容易長成植株。栽培中要避免高溫高溼,姜塊容易爛掉。避光栽培,不能接受強光。注意栽培姜芽如果價格不好,也可以疏掉一些,繼續做生薑栽培,不過不用遮光了。
姜芽是一種軟化栽培的產物,跟韭黃有一些相似。栽培必須按照要求,這樣產出品質才高。一般栽培姜芽不會有什麼損失。
-
5 # 齊東晏子
大姜播種時,通常都是用姜塊播種的,有點像土豆播種那樣,將帶有芽或牙眼的姜塊播到土裡,讓其發芽出土。有很多沒有種過大姜的人,真的不明白,這姜塊放到土裡,有牙的部位應該朝下還是朝上?大部分人認為應該朝上,個別人認為應該朝下,本題的題主就認為姜芽要朝下。其實,這兩種方法在種植中都不提倡,特別是姜芽朝下,違背大姜的生長規律,嚴重影響出土,更影響高產。
認為姜芽應該朝下的,是沒有弄清姜芽是啥!姜芽,是大姜的幼芽,出土後是長葉子的。我們知道,什麼作物的葉子都是出土後向上生長,沒有聽說葉子向土裡扎深的,土裡扎的,那是根,不是芽!你把姜芽朝下種植,切不說你按到土裡,能不能夠將幼芽損壞,單從朝向上講,芽兒朝下,怎麼出土呢?要想出土,必須在土裡改變朝向,扭屈180度後向上生長,這無疑就會增加了出土的難度,影響其出土的速度,而出土過程中過度地消耗了養分和自身的能力,勢必影響後期豐產。
那麼有人不說了,既然大姜發芽朝上生長,如果將姜芽朝上,是不是有利於出土呢?道理上講是這樣的,將姜芽朝上,肯定有利於大姜發芽出土。但是,由於我們在種植大姜時,大姜種子的發芽度不一,有的姜芽已經冒出,而這些幼芽非常嬌嫩,如果我們朝上擺放,在進行覆土時,極容易損壞幼小的姜芽。並且,新芽出土後,與薑母上下相連,後續扒除老薑時難度較大,容易損傷姜根,操作起來也費時費力。
那麼,正確的播種法,應該將姜芽朝哪裡呢?答案是,姜芽橫向!即將大姜薑母在土中橫擺,姜芽朝向一直。如果開溝播種的開溝為東西向溝,建議將姜芽一律朝向南方,這樣更利於接受Sunny,及時出土。如果是南北向的姜溝,建議將姜芽一律朝西。將姜種橫著擺入溝中,輕輕向下一摁,不要傷及姜芽,從壟上扒下溼土蓋住薑母即可。
所以,正確的大姜播種方式是將薑母橫擺,姜芽與地平面平行,儘量不用豎擺法,特別是不能將姜芽朝下襬放,那樣不僅傷芽,而且嚴重影響姜芽出土,不利於豐產高產。
-
6 # 農民小袁
種植生薑,姜芽埋在土裡還是露在外面需要看芽的長短,覆土5釐米左右即可,芽長即可露外面。
一、催芽
生薑發芽溫度較高,所以要在箱或缽中培育出芽。
可用腐葉土或稻草等墊筐內,放入種姜,再覆土3-5公分或稻草將種姜蓋住,保持溼潤和20-30°C溫度催芽。
大概一個月,種姜發芽。
二、切芽
催芽後的種姜,切分時每塊帶1-2個芽,重量在60克左右。
三、栽種場所
與前次種植間隔3-4年,對排水性、保水性良好的肥沃土壤仔細翻耕,施堆肥和一些複合肥作基肥,再蓋隔離土。
定植間隔30公分定植種姜,注意埋土時要保證姜芽的頭部露出土面,定植不要太深。
四、管理遮陰:
姜屬耐陰植物,不耐高溫和強光。
但散射光對生長有好處,因此夏天要遮陰,降低照射強度,以利植株生長。
遮陰可與瓜果類等植物套作,利用植物遮陰,也可用遮陽網等遮陰。
秋天光照強度減弱,再撤去遮陰。
五、防旱防澇,追肥培土:
姜即不耐乾旱也不耐澇,對水分要求嚴格,生長期以保持土壤溼潤為宜,夏季高溫應及時澆水降溫,以早晚澆水為好。
雨天及時排澇,以減少姜溫的發生。
姜的根莖生長需要黑暗溼潤的環境,隨著根莖向上生長,根莖容易露出地面,因此在主莖長出5-6片葉子時,第一次追肥培土,然後每隔2個星期在植株的周圍追肥、中耕。
六、採收
地上植株5片葉子時,小心將植株根部土壤撥開,取出種姜後再覆土蓋根,採收種姜。
夏天根部變成紅色可採收嫩姜。
不採收繼續生長,讓葉子變黃,根塊肥大,11月前後便可採收老薑。
-
7 # 有點意思的事兒
生薑栽培之前要進行催芽處理。所以,播種使用的種姜是帶芽的。那麼,對於一些經驗不足的種植戶來說,下種時姜芽的朝向成為了需要解決的問題。
姜芽朝下不利於幼苗出土,平擺種姜最適合很多種植戶對於姜芽朝向的問題,最初的想法都是朝上,於是把姜塊直接豎著按入泥土之中,姜芽也就一律朝上。這樣的操作是有利於出苗,但不利於後期的收穫,操作不便,容易傷根。還有一些種植戶為了方便後期的收穫,就倒著下種,也就是把姜芽朝下按入泥土之中,很明顯,這樣的操作不利於出苗,影響產量。
豎著不行,倒著也不可以。那麼,到底如何下種,姜芽朝向哪裡更好呢?
平擺姜種。沒錯,這是播種生薑最適合的方式。開溝之後,把姜種平擺在溝內,姜芽朝南,統一一個方向,按壓進入泥土之中即可。
那麼,生薑播種具體如何去操作呢?下面,從催芽開始,分享生薑栽種的過程。
姜種催芽,北用上炕催芽,南用溫室催芽生薑播種之前進行催芽並非多此一舉,而是具有兩大好處,一是,可實現早出苗,早上市;二是,提高產量。所以,姜種催芽很有必要。由於各地的氣候條件以及種植習慣不一樣,南北使用的催芽方法也有差異。
㈠北方多采用炕上催芽法:先在炕上鋪設一層稻草,10CM厚。然後,擺上姜種。接著,覆蓋一層薄膜,再覆蓋一層10CM厚的稻草。最後,使用丟棄的棉被覆蓋,要蓋全蓋嚴。如此等上半個月,開啟檢視姜種催芽情況。如無異常繼續覆蓋半個月。再覆蓋半個月之後,開啟檢視姜種,此時的姜種出芽大概1CM以上了,也就是說可以下種了。
㈡南方可以採用溫室催芽法:選擇一個密不透風的背風向陽的小房子。在房子地面上鋪設10CM的稻草,並把姜种放在稻草上,再覆蓋10CM厚的稻草。然後,在房子內生一火缽,以確保房內溫度保持15℃以上。需要提醒的是,生火時不要有明火和濃煙,安全第一。大概半個月姜種出芽1CM時就可以下種了。
生薑播種,具體的田間操作全過程整地就不多說了,先把2000斤(一畝生薑的底肥用量)的腐熟幹積雞糞均勻拋撒在地塊上。然後,翻耕土壤,促使幹雞糞與土壤充分混合,再耙碎耙平。
㈠按照行距40CM開溝,溝寬15CM,深15CM。然後,往溝內灌水,以溼潤為宜。等水滲透進土壤之後就可以安排下種了。
㈡把姜塊,芽朝南平擺放在溝內,株距控制在25CM左右。
㈢覆土,厚度控制在4~5CM。
到此,生薑的播種過程就結束了。如果有條件,可以在覆土之後蓋一層地膜,以起到保溫保墒的效果,促進出苗,壯苗和齊苗。
總結:生薑播種時應該擺放在溝內,芽朝南,要求統一。然而在播種之前需要進行催芽處理,播種時除了採取正確的下種方式之外,還需要注意開溝的深度,寬度以及行距等,確保生薑播種時沒有出現錯誤。
-
8 # 努力就好
生薑播種姜芽朝下?你這不就相當於把人倒空著頭嗎?這得多不好受!生薑很難受,後果很嚴重,得比別人家的姜晚出土好多日子,甚至因為你倒插,讓姜芽受傷而不是能出土。你說後果有多嚴重吧!
生薑怎麼播種呢?
一,平擺法可以先澆水,底水滲下後,即將姜塊水平放人溝內,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若東西溝向,幼芽一律南或東南,南北溝向則幼芽一律向西。放好姜種後用手輕輕按入泥中,使姜芽與溝面相平即可。你也可以按一定的株距平擺於溝中,然後覆土,最後澆矇頭水。
二,豎播法即將姜塊豎人泥中,無論什麼溝向,芽一律向上。如果不澆底水,得挖穴栽牢姜塊,然後覆土澆矇頭水。
平播法種姜與新株妻母垂直相連,便於以後扒老薑。豎播法種姜與新株上的薑母上下相連,扒老薑時易傷根,操作也不方便,因此採用平播法的居多。
三,播種後應注意的問題1,播後立即覆土
種姜播下後應立即覆土,以防烈日曬傷幼芽。覆土方法是用二齒鉤將靠近溝底的壟上溼土扒入溝內蓋住種姜,然後蕩平溝底。覆土厚度以4~5釐米為宜,過厚地溫低,不利於出苗,過薄則土壤表層易幹,同樣影響出苗。
2,播種量
姜的播種量主要取決於種姜大小和播種密度。一般情況下,高產田每畝播密苗型品種7000–7500株,疏苗型品種5500~6000株,每塊姜種50~75克,用種量350~500公斤左
右。一般地塊或新發展地塊用種量可略少,300~350公斤即可。事實上,用種量大些,雖然一次性投資較大,但姜種有不爛的特點,秋季還可回收,消耗性投資並不大,所以生產上只要條件具備,應儘量採用大姜塊播種,以提高產量和效益。
在我們這裡,姜的行距一般是65–70釐米,株距是20釐米左右,也就是1米可擺姜種5–6塊。
四,播後苗前的管理生薑播後苗前的管理主要是保溫保溼,此時地溫尚低,為了提高地溫,保證姜順利出苗,通常播種時必須澆透底水,出苗以前不
再澆水,但也應根據當地的氣候、土質及墒情靈活掌握。如為砂質土壤,保水性一般較差,遇乾旱天氣,土壤蒸發快,往往種姜尚未出苗,土壤已十分乾燥,在這種情況下,應酌情澆水,但繞了這一次水之後,需經常保持土壤溼潤,以防土壤表面板結而影響出苗。如為黏性土壤,保水效能較好,土壤墒情較適宜,則可待出苗70%左右時澆第一水。
此水若澆得太早,土壤表面易板結,幼芽出土困難,易造成出苗不齊,若澆得太晚,姜芽受旱,芽尖容易乾枯。一般於播種後20~25天澆最適。澆過第一水後2-3天,緊接著澆第二水,然後中耕保墒,可促進幼苗順利出土和旺盛生長。
中國北方無霜期短,是限制姜產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採用地膜覆蓋栽培由於提高了地溫,因此不僅可以提早播種,延長生長期,使同化器官得以提早壯大,獲得較大的同化系統,提高產量,還可以增溫保溼、抑制雜草生長,減少中耕次數,從而可以省工省力,降低成本。
採用地膜覆蓋提早25~30天播種,比對照增產20%以上。播種後施一次除草劑,插拱條,然後覆蓋地膜,可省去拔草的麻煩,又可減少除草劑施用次數,效果很好。一般6月下旬撤去地膜。
-
9 # 90後的小邵
生薑播種姜芽朝下?你這不就相當於把人倒空著頭嗎?這得多不好受!生薑很難受,後果很嚴重,得比別人家的姜晚出土好多日子,甚至因為你倒插,讓姜芽受傷而不是能出土。你說後果有多嚴重吧!
生薑怎麼播種呢?
一,平擺法
可以先澆水,底水滲下後,即將姜塊水平放人溝內,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若東西溝向,幼芽一律南或東南,南北溝向則幼芽一律向西。放好姜種後用手輕輕按入泥中,使姜芽與溝面相平即可。你也可以按一定的株距平擺於溝中,然後覆土,最後澆矇頭水。
二,豎播法
即將姜塊豎人泥中,無論什麼溝向,芽一律向上。如果不澆底水,得挖穴栽牢姜塊,然後覆土澆矇頭水。
平播法種姜與新株妻母垂直相連,便於以後扒老薑。豎播法種姜與新株上的薑母上下相連,扒老薑時易傷根,操作也不方便,因此採用平播法的居多。
三,播種後應注意的問題
1,播後立即覆土
種姜播下後應立即覆土,以防烈日曬傷幼芽。覆土方法是用二齒鉤將靠近溝底的壟上溼土扒入溝內蓋住種姜,然後蕩平溝底。覆土厚度以4~5釐米為宜,過厚地溫低,不利於出苗,過薄則土壤表層易幹,同樣影響出苗。
2,播種量
姜的播種量主要取決於種姜大小和播種密度。一般情況下,高產田每畝播密苗型品種7000–7500株,疏苗型品種5500~6000株,每塊姜種50~75克,用種量350~500公斤左
右。一般地塊或新發展地塊用種量可略少,300~350公斤即可。事實上,用種量大些,雖然一次性投資較大,但姜種有不爛的特點,秋季還可回收,消耗性投資並不大,所以生產上只要條件具備,應儘量採用大姜塊播種,以提高產量和效益。
在我們這裡,姜的行距一般是65–70釐米,株距是20釐米左右,也就是1米可擺姜種5–6塊。
四,播後苗前的管理
生薑播後苗前的管理主要是保溫保溼,此時地溫尚低,為了提高地溫,保證姜順利出苗,通常播種時必須澆透底水,出苗以前不
再澆水,但也應根據當地的氣候、土質及墒情靈活掌握。如為砂質土壤,保水性一般較差,遇乾旱天氣,土壤蒸發快,往往種姜尚未出苗,土壤已十分乾燥,在這種情況下,應酌情澆水,但繞了這一次水之後,需經常保持土壤溼潤,以防土壤表面板結而影響出苗。如為黏性土壤,保水效能較好,土壤墒情較適宜,則可待出苗70%左右時澆第一水。
此水若澆得太早,土壤表面易板結,幼芽出土困難,易造成出苗不齊,若澆得太晚,姜芽受旱,芽尖容易乾枯。一般於播種後20~25天澆最適。澆過第一水後2-3天,緊接著澆第二水,然後中耕保墒,可促進幼苗順利出土和旺盛生長。
中國北方無霜期短,是限制姜產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採用地膜覆蓋栽培由於提高了地溫,因此不僅可以提早播種,延長生長期,使同化器官得以提早壯大,獲得較大的同化系統,提高產量,還可以增溫保溼、抑制雜草生長,減少中耕次數,從而可以省工省力,降低成本。
採用地膜覆蓋提早25~30天播種,比對照增產20%以上。播種後施一次除草劑,插拱條,然後覆蓋地膜,可省去拔草的麻煩,又可減少除草劑施用次數,效果很好。一般6月下旬撤去地膜。
-
10 # 山村梅花
生薑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調味品,而且大姜也是人保健的好材料,素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處方”說法。因此,有許多農民就會自己在家裡菜園裡,種植一些大姜。那麼大姜種植時,姜芽應朝下對嗎?應該注意些什麼?
梅花有一位親戚家裡一直都種植大姜,因此特意向他請教,他對大姜的姜芽朝下還是朝上種植,應該說還是很有說服力的。據這位親戚介紹,大姜在種植時一般有兩種擺法。一種擺法是順著姜芽豎擺,也就是姜芽要朝上。這種擺法姜芽很容易破土而出,長勢能夠很好,也是人們經常使用的種植的方法。而第二種則是把姜芽朝下,擺在開好的溝渠裡。這種種植方法,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願意採用的。他們這樣種植,就是為了等到新的姜芽鑽出地面後,慢慢的長出新姜,再順著新姜的枝芽,把泥土扒開,把原來的種姜,也就是人們說的老薑,重新從地裡拔出來,再次拿到集市上去賣錢。
姜芽向下而這種方法可用,但不提倡用,現在用的也限少了。因為姜芽本來是應該朝著上面生長的,而人們都把它朝下,違背了它的生長規律,姜芽要鑽出地面,就必須努力地把自己的將芽重新反過來朝上。一方面,朝下的姜牙要反過來朝上長,要消耗很多的能量,影響到姜的生長和產量,另一方面也往往容易使姜芽沒有反過來,而出現斷苗的現象。雖然說從土壤裡扒出老薑,能夠增加一點收入,但是在從土壤裡扒老薑的時候,卻往往能傷到新姜的根,夠影響到新姜幼芽的生長,影響到姜的產量。
因此,對於種植大姜姜芽朝下“對不對”,這就要看你自己的目的是什麼。要想大姜取得豐收,就不要採用姜芽朝下的方法,而採用姜芽朝上的方法。而你還要把老薑也就是種姜從土地扒出來。那你還是應該用姜芽朝下的方法來種植。但是據親戚的介紹,應該是不提倡姜芽朝下種植的。 -
11 # 三農視野小張
1、選姜種。挑選姜球肥胖、組織緊實、皮色光亮、無病蟲、無傷害、未受凍的,最重要的是沒有姜溫、歪脖子病、根腐病的優質生薑作為種姜,新種姜的朋友一定要注意,我出去考察發現有很多新姜區的朋友都不太重視這塊,不知道其中要害,這點非常可怕,上邊幾種病害可是我們姜農最大的敵人,重者可造成血本無歸,一定要重視,姜塊大小以60—80克為宜,在種姜前30天左右將選好的姜種取出,用清水洗淨泥土,掰成小塊;選則晴朗溫度高的天氣晾曬3天左右。
2、困姜種。把曬後的姜種堆於室內,覆蓋草簾或棉被,悶放3—4天,促進姜種內部養分轉化。
3、催芽 。催芽方式各地區,個人各有不同,我們這邊主要有電抗法,土炕法,煤爐法等多重方法。只要溫度溼度能達到要求基本都可以。具體要求是相對溼度80%~85%、溫度要求前期(5—7天)22—24℃,中期(15天左右)25—27℃,後期(7—10天)20—22℃。當姜芽長到1—1.5cm時,挑選姜芽,每塊姜種只留一個壯芽,其餘的一律掰掉,再按芽的大小分類種植。
-
12 # 鄉居小菜
生薑是主要的調味蔬菜之一,在天暖的季節裡種植,現在四月多了,是種植生薑的季節;說到種植生薑時姜芽朝向的問題,朝向有向上、向下、側向,一般來說,不能向下,側向或者朝上。
之所以不朝下,這也是考慮到生薑生長的特性,生薑生長冒出地面植株生長更茂盛;姜芽朝下,地下沒有光照,而且泥土也比較實,生薑怎麼生長呢?這就像讓人倒著走路一樣,這不是搞為難嗎?
當然了,生薑埋在土層裡只要沒有壞掉,其還存在生長的本能,就算你把姜芽朝下了,它還是會往側面繞出來之後朝上生長,這需要一定的時間,好的話最後可以出苗,不好的話姜芽腐壞影響到整個姜塊都腐壞,白白浪費;所以種植生薑不要把姜芽朝下放置;那不朝下放置,可以選擇側向、向上,哪個好呢?
而我自己種植生薑也沒有刻意催芽過,那時候是見廚房放的生薑有點發芽了就拿來種植,一個姜塊上有幾個芽眼,我把姜塊切成了比較小的塊,每一塊有一兩個芽眼這樣,類似於切馬鈴薯種塊做法;種植的時候擺放姜塊就是姜芽朝上、一穴放一塊姜種植;生薑出苗了一處就1-2個株苗,不過隨著生長,出苗更多,枝葉挺茂盛的,而我不怎麼施肥,到冬季的時候是可以挖出一些生薑來,但相對人家專門種植的,一穴結的生薑顯得少了。
總結:生薑是種植物,生長有自己的規律,種植時不逆著搞就可以了,姜芽朝側向或者朝上擺放,看自己需要。
-
13 # 花腰妹
進入4月份,我的小菜園裡又新栽種了一波蔬菜,其中栽種得比較多一點的就是姜了。栽種姜的時候,不懂行的人總認為應該把有姜芽的一面朝下,其實這是錯誤的,我給大家聊聊栽種姜應該注意什麼這個話題。
姜芽為什麼不能朝下?有人會把姜芽誤認為是姜萌發的根,其實這是錯誤的,姜芽是長葉的。有心的人會發現,姜買回家一段時間內沒吃完,就會萌發小姜芽,如果再不吃的話,慢慢姜芽處就會長出一兩片小嫩葉,這就是姜的葉子。所以,我們在栽種姜的時候,姜芽最好朝上,不要朝下,不利於姜的生長。
那麼栽姜要注意些什麼問題呢?根據我個人的經驗,栽種時候注意以下4點。一是注意選種。儘量把已經腐爛、黴變、乾癟的姜塊剔除掉,如果姜已經發芽,可以把發芽處切開,切的時候多帶點姜肉作為營養供給體。二是注意放置方向。我習慣栽種姜的時候讓姜芽方向一致,不要朝下,便於姜芽生長出土,每行放置的時候一眼看過去就是一條直線,可以適當密植。
三是注意培土。姜的根鬚不是很發達,基本上就緊靠莖葉底部,入土不深,輕輕一拔就整塊姜起來了,所以我們採收姜的時候,都說是“拔姜”,而不是“挖姜”。因此,培土不能太厚重,會導致姜塊生長又細又長,如果培土太淺,姜根莖短、粗,容易發生倒伏,不利於姜塊發育和形成,所以培土要適當。培土後,有條件的可以覆蓋稻草、青蒿等,利於姜發芽生長。
四是注意栽培形式。一般情況下如果是家庭少量栽培,可以露地栽培,就如我自己的菜園裡就是露地栽培。如果要作為商品姜出售,最好採用小拱棚或者地膜覆蓋的方式進行栽培。地膜具有保肥、保水、增溫、除雜草的作用,還能保持土壤疏鬆,能讓姜出苗快,同時出苗比較整齊,長勢也比較好。
-
14 # 日月若言
本人小時候家裡每年都會栽種生薑。生薑栽種是一般是平放的,芽頭儘量朝上。
生薑從開始催芽到左後的收穫,一般要7-8各月時間。
1,催芽,每年的二月底開始天氣開始漸漸變暖,開始準備催芽。首先把生薑從地窖裡挖出來,在太陽下曬上2-3天,然後收起層層擺放在麥子秸稈裡(我家是秦嶺以北,主要種麥子秸稈,勇稻草也可以),放到秸稈裡,是起到保暖的作用,生薑發芽需要適宜的溫度。生薑呼吸作用產生熱量,放在秸稈裡能起到很好的升溫保溫作用。
2,種植 ,大概到4月初作用,生薑大部分就已經發出了新芽,這個時候就要開始整地準備種植。種植時,先用鋤頭鋤出一條溝來,撒上化肥,然後灌溉,再把生薑輕輕按進已經澆水的溝裡,後面新鋤出一條溝,這個時候是一邊鋤,一邊用新鋤出的土把種植好的生薑覆蓋起來。
生薑栽種好之後,就要定期施肥、除草,防治病蟲害,還要有一個培土的過程。生薑對土質的要求比較高,在我們那裡很多人想栽種生薑因為沒有合適的土地而放棄。舉個例子,在我們當地栽種生薑最怕的是碰到“姜瘟”。為什麼這樣說,因為這種病就想瘟疫一樣傳染性比較強又沒有藥物可以治療,可以透過水流傳播,而且被感染的土地很多年都不能再種植生薑。
3,收穫,一般在下霜之前生薑就要開始收穫了。還記得小時候,白天在地裡收姜,晚上在家折掉生薑的莖葉(生薑莖葉儘量避免留在地裡腐爛掉,會導致“姜瘟”)。春天種植下去的生薑一般不會腐爛,到了秋天就可以收穫一批老薑。老薑的售賣價格一般比新姜要貴,畢竟“薑是老的辣嘛”
-
15 # 豐收啦
栽培時,姜芽應該朝下對嗎?該注意些什麼?
生薑栽培之前要進行催芽處理。姜芽朝下不利於幼苗出土,平擺種姜最適合很多種植戶對於姜芽朝向的問題,最初的想法都是朝上,於是把姜塊直接豎著按入泥土之中,姜芽也就一律朝上。這樣的操作是有利於出苗,但不利於後期的收穫,操作不便,容易傷根。還有一些種植戶為了方便後期的收穫,就倒著下種,也就是把姜芽朝下按入泥土之中,很明顯,這樣的操作不利於出苗,影響產量。豎著不行,倒著也不可以。
那到底如何下種,姜芽朝向哪裡更好呢?平擺姜種。沒錯,這是播種生薑最適合的方式。開溝之後,把姜種平擺在溝內,姜芽朝南,統一一個方向,按壓進入泥土之中即可。
生薑播種具體如何去操作呢?生薑播種時應該擺放在溝內,芽朝南,要求統一。然而在播種之前需要進行催芽處理,播種時除了採取正確的下種方式之外,還需要注意開溝的深度,寬度以及行距等,確保生薑播種時沒有出現錯誤。
-
16 # 韓某某某某
不應該朝下,如果姜芽朝下,它出土就要再轉半圈芽子向上長,這樣它出土的姜苗就又細瘦又長,對大姜的後期產量有影響。
姜芽應該朝同一個方向平放栽培,芽上覆土2—3裡米厚,這樣姜苗就出的苗又齊又粗壯,為以後的高產量打下了基礎。
回覆列表
是的,姜芽朝下,選擇肥厚、色淺黃、有光澤、無病蟲傷疤的塊莖做為種姜,取每塊種姜至少要保持兩個芽,採取條栽或穴栽的方法,條栽就是在田塊中開40釐米深的溝,按行株距為40×27釐米的規格下種,芽口朝下,貼著溝壁,然後及時施入腐熟的有機肥每畝6000公斤蓋住種姜,這樣做是為了以後取老薑,三元複合肥每兩個種姜之間,防止化肥傷根。出苗後發現缺苗要及時補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