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經常有一些父母為了讓孩子在家學習,或者不讓跟別的孩子一起玩,當這些孩子來家裡找自己的孩子玩時,說不在家,出去了,你們先去玩吧之類的話,而且是當自己孩子的面說,這樣好嗎?
10
回覆列表
  • 1 # 大王叫我來參賽

    肯定不好了,孩子不是看你怎麼說,而且看你是怎麼一個人,父母這麼做孩子耳濡目染了,未來他也會對你或者其他人撒謊,這位父母可以對找孩子玩的小朋友陳述事實啊。

  • 2 # 無為只為你

    很多父母不經意間就在孩子面前撒謊。

    《爸爸去哪兒》第一季的時候,爸爸帶著孩子去沙漠露營,在採購物品的時候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因為在沙漠,水源緊張,張亮為了省買水錢,在買魚的時候藉口家裡停水了讓攤主幫忙洗一下魚。

    兒子天天當場揭穿爸爸,說家裡沒有停水。

    張亮和現實中的很多父母一樣,有時候不得已撒謊。但是在孩子面前撒謊,是非觀念還很模糊的孩子會感到疑惑“爸爸,你為什麼撒謊?”要是次數多了,更會讓孩子養成撒謊的習慣。

    一天,5歲小侄女哭著跑到我的房間,跟我訴苦:“為什麼媽媽可以說謊,我不行?”

    她說:

    “有一天王阿姨給媽媽打電話,讓阿姨出去吃飯,媽媽說生病了就不去了。

    可媽媽明明沒有生病,剛剛我的小朋友也約我出去玩,我也不想去,我也告訴她我生病了。

    結果媽媽說小朋友不能撒謊,我頂嘴,就被打了……”

    “媽媽上次請假帶我出去玩,也是跟幼兒園老師說我生病了,為什麼我就不能這麼說?”小侄女邊哭邊補充。

    父母經常說謊,而要求孩子不說謊,這幾乎是不可能的。無論你如何聲色嚴厲地要求孩子,你的言行都已經影響了你的孩子。你的表裡不一,讓你的教育蒼白無力。

  • 3 # 學子成長計劃

    我想大多數人,或者說對教育有一點認知的,都會給出答案——當然不對

    但任何時候都應該從多個方面看問題:

    學習維度

    題主給出了一個情景:孩子是在家學習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分三種情況分析:

    一,孩子學習任務沒有完成:

    孩子的唯一任務就是學習,如果學校佈置的任務都沒有完成,那家長的態度就必須強硬一些。對別的孩子撒謊,能給他們一些警醒。

    我可以肯定的是,其他孩子過幾天就會知道——家長是在撒謊。但這樣做了,會讓他們下次來找自家孩子的時候,掂量家長的態度。

    所以,這一次的撒謊,並不是不可以。只不過,之後必須要和孩子去解釋。撒謊本身是不對的,但有時善意的謊言,是必須的。

    二,孩子完成了任務,但敷衍了事:

    我帶過幾個對作業敷衍了事的孩子,他們希望儘快完成作業,以期望能多留點時間玩耍。

    對於這一類情況,對其他孩子撒謊也不無不可,只需要和自家孩子規定:必須把所有作業都重新做一遍——書寫規整,認真審題答題,才能出去玩耍。

    但我想說的是,還是需要給孩子強調一點——撒謊本身是錯誤的,和孩子解釋為什麼要撒謊。

    三,孩子認真完成了任務,但父母認為成績太差,需要多花時間在學習上:

    這種情況,我不建議家長強留孩子在家學習。任何學習,只有主動,效果才會好。強扭的瓜不甜,即使把孩子留在家裡,不給他一點期待,學習是沒有任何效果的,反而會引起埋怨。

    當然,如果家長能給孩子規定個學習時間,完成了,就可以去玩。這是可以實行的。

    撒謊本身是錯誤的行為,無論何時都需要給孩子強調。

    理解維度

    我時常給自己帶的孩子說一句話——理解是相互的,如果需要我在某些時刻理解你們,請在平時也理解我。

    在這個時候,孩子聽到別人找他,父母又當著面撒謊了,可以肯定孩子心中是有不滿的。但我一直認為,當孩子有情緒,且情緒日趨穩定之時,就是親子溝通最佳的時候。

    可以直接問孩子:面對這種時候,你是否希望我能理解你?繼而和孩子去溝通平時遇到的一些問題,如果可以,以書面形式,把溝通的問題寫出來,並和孩子一起探討解決辦法。

    溝通維度

    我喜歡在孩子面前掛嘴邊的話——先說好,後不亂。如果事先,我沒有把事情給孩子說清楚,那我必定不會責怪孩子,而是先自我反省。

    但如果我事先已經說好了,而孩子還是沒有做好,那就按照“章程”辦事。題主這種情況,如果之前已經和孩子溝通過了,那沒什麼問題。

    孩子不遵守在先,家長也可以“耍賴”。耍賴可不只是孩子的特權,一家人都應該平等。作為父母,不要把自己看成高高在上的過來人、長輩的身份。

    要不然,孩子耍無賴,你真的是拿他沒辦法。如果孩子真的抓住“你不敢拿我怎麼樣”的把柄,你再想管教孩子,就真的已經晚了。

    影響維度

    我一再強調撒謊肯定是不對的。如果家長如此說,讓其他孩子對自家孩子產生不好的印象——他家父母愛撒謊,我們少接觸,那就得不償失了。

    對孩子而言,家長就是榜樣。中國一向喜歡的教育方式——言傳身教。如果這樣的話語,讓學校孩子疏遠自家孩子,對他的打擊是非常大的。

    我是不建議用撒謊的方式來解決,其實如果你實話實說,或者態度強硬一點,其他孩子也不會來打擾自家孩子的。

    如果確實這樣做了,也不用擔心。一般稍微大一點的孩子,都不會對此事在意。只不過,需要在意的是:自家孩子是否把“撒謊”這類行為記在了心裡?

    撒謊之後,一定要和孩子強調——撒謊是不對的,我們這一次做錯了,對不起。但對於學習,我們是不會退讓的。

  • 4 # 楓公子

    1.家長要明確自己的態度。當面說,就是為了讓孩子打消出去玩的念頭,一心留在家裡。因為有些孩子有“人來瘋”的習慣,對自己的行為不能自控,一味的縱容嬌慣對孩子是不負責任的。

    2.教給孩子學會拒絕。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幹擾,碰到甚至一些不合適宜的要求時,要學會拒絕。拒絕的也是一門學問,不能事事都不加分辨。

    3.家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作為成人,社會經驗豐富,可以幫孩子建立正確的交友觀,對於一些品行不端的人要學會遠離。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有難言之隱,說實話有時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比如很多時候孩子沒有自信,家長會給孩子鼓勵。

    當家長需要對孩子撒謊時,家長應該及時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導,把握好教育時機,否則孩子會有叛逆思想,適的其反。

    1.家長要給孩子做好解釋,讓他明白學習的重要性,要有選擇的交朋友,教給孩子一些為人處世的方法。可以講講孟母三千的故事,說說知心話。

    2.家長撒謊,不代表不允許孩子活動,放鬆,可以和孩子約定時間一起外出,給孩子適當的引導和獎勵,讓孩子有一個美好的心理預期。比如去野外拓展,一起去圖書館。

    教育是一個不斷求真的過程,家長更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育過程中應該教會孩子學會學習,學會生活。

  • 5 # 青藤善學

    父母當著孩子的面撒謊 ,我認為這樣的行為是不合理、不對的。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會有這樣錯誤行為,甚至還未了解到這個行為也早己影響著孩子。

    從個人角度來看,為了孩子能夠更好的學習不受他人干擾,所以父母當著孩子的面撒謊說孩子不在家。父母自己認為撒謊為了讓孩子靜下來學習,為了孩子好,側面說是“善意”的謊言。現實生活中有人也會說謊言分為善意的謊言,惡意的謊言。從不同場合時間善意的謊言相對是能夠被理解的。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可能理解不夠透徹再加上不會引導的父母,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依舊會被影響。

    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看,當著孩子面撒謊的這一刻,你的言行舉止已經印在孩子腦海裡,從而在孩子心中可能會想到原來自己的爸媽還有這樣的一面。甚至父母對孩子從小教育說要做一個不撒謊的孩子,但是如果作為家長的您也是這樣,請問對孩子父母還有什麼說服呢?那麼父母在孩子的心裡又多了一個角色。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影印件,孩子就是自己的影子一般。所以你是什麼樣可能未來你的孩子也會成為那樣的人!

    所以儘量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撒謊,作為父母要以身作則、做一個好榜樣!身教大於言傳!好好教育孩子有很多好的方法,不要用錯誤的方式去教導他。教育孩子過程中父母學習的有很多,要和孩子一起加油,一起成長!

  • 6 # 快樂Minion

    這樣不好,可以直接告訴孩子怎樣拒絕人,撒謊是一種錯誤的做法,愚蠢的做法。因為父母的言行影響著孩子的言行。所以,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撒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己長的還行,但是很多男生都是遠遠的看看,不敢靠近,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