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這是我的一些想法,希望和書友們一起聊聊吶
6
回覆列表
  • 1 # 冬至80276550

    《一個人的朝聖》是英國資深劇作家蕾秋*喬伊斯的處女座,獲得英國2012年度英國最佳小說新人獎。

    如果單單這樣介紹大概很多人會覺得這本書很厲害。除此之外大概不會有任何感覺。

    當時我在看完書名以後就覺得這應該是一個孤獨的故事,然而就只有這樣一個感受,我並沒有立馬想翻開來看。而是過了一段時間才想起,“哦,這本書應該不錯”。有時候就是這樣,一本書你不想馬上看,但過了一段時間卻有了興趣。正如當初有朋友給我推薦《百年孤獨》,我看了幾頁,感覺再也看不下去了,至今還停留在那幾頁上。或許不知什麼時候我就有了興趣花好幾天去把它讀完。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從釀酒廠退休的哈羅德在有一天收到舊時朋友奎妮的信,在信中得知奎妮得了癌症,而這封信就是奎妮給哈羅德的一封告別信。哈羅德想給她回信,但是猶豫了很久以後突然決定要去走路去看她,並寫信告訴她一定要等他。年輕時候奎妮曾經幫助哈羅德背了黑鍋,而促使哈羅德徒步去看望朋友的或許正是因為內心深處對朋友的愧疚。但是,在行走的這一路上,他卻收穫到了很多意外的,且十分珍貴的東西。一路上,他感受到了孤獨。他回想起自己的經歷,母親離家出走,父親帶很多不同的阿姨,這段痛苦的經歷在回憶起來也是十分痛苦的。而後,又想起因為兒子的去世使得妻子一直責怪於他,沉默和疏離是橫亙在他和妻子之間一道無法逾越的障礙。還有因為酗酒打碎了痞子老闆的珍愛的東西,朋友奎妮幫他背黑鍋以至於奎妮被辭退出釀酒廠…這一切的一切,在他徒步行走的路上一點點清晰,從記憶開始,他內心深處也同樣在尋求這一種自我的救贖。

    最終哈羅德走完全程,老友奎妮也還是去世了,奇蹟沒有發生,但是老友走得很安詳,她等到了哈羅德。有時候,我們做一些並沒有邏輯可言的事情,而這世界並不總因邏輯而美,還有那些毫無邏輯的美,這種美是動人的。

    在他一路徒步的過程中,他遇到了很多人,很多事。在途經一個加油站時,他遇到了一個女孩兒,女孩兒告訴他:她的一個親戚就是靠信念治好了癌症。於是哈羅德決定徒步去奎妮所在的城市——貝里克。一個給予他救助的醫生。一大批追隨者,維爾夫,凱特,裡奇……雖然但他們最後各懷心思,奔走離散,甚至最後連隨行的小狗也找到了自己的歸宿——跟著一個小女孩走了。

    還有他看到很多不曾看到過的風景,見到過形形色色的人們…

    但這一切已經不再重要,他走出了原來生活的圈子,獲得了一生不曾經有過的經歷,變成了一個真正的男人,挽回了遺失很久的愛情。

    他是勇敢的,他也是平凡的,他只不過是用他那穿著帆船鞋的雙腳一步一步的走下去……

    這一走,不僅僅是對哈羅德自己的救贖。同樣的,對於他的妻子也同樣成就了救贖的意義,他的妻子最終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她一直以來都錯怪了哈羅德。最後,她和哈羅德像初次相見那樣,再次擁有了爽朗的笑聲,這一切得以圓滿的結局。

    “指甲縫裡塞著泥土的感覺真好。重新養育一些東西的感覺真好。”

    是的,多好。

  • 2 # 請叫我奔奔吖

    主人公哈羅德自從退休後,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他收到一封來自貝里克郡的信。粉色的信封,來自他的舊友奎妮,帶來了一個改變哈羅德生活的訊息——她得了癌症,時間不久了。震驚、悲痛之下,哈羅德寫了回信,在寄回信的路上,哈羅德想到了自己的一生,就這樣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他開始一個人的徒步。歷時87天,行走627英里,因為他相信:只要他走,老友就會活下去!

    從南德文郡到貝里克郡,哈羅德遇見了形形色色的人,加油站女孩、客店旅人、酒保、沒有孩子的女人、遠足的男人、喜歡簡奧斯汀的女人......他們不斷給他勇氣,給他加油打氣,鼓勵他完成這個瘋狂的夢想。哈羅德與一般的徒步者不同,他沒有地圖,沒有專業的裝備,沒有手機,他住旅店......一切都那麼不一樣,一切看起來都那麼不可思議,但他有一顆堅定的心,奎妮在等他,他一定要走到貝里克郡,一定要走到!

    這段旅程一點兒也不容易,沒走多久他的雙腳就滿是水泡,他的帆船鞋讓他長途跋涉並不那麼舒服,每走一步都十分艱難。但比起心中的痛,身體上這點兒小痛並不算什麼。一路走去,關於妻子莫琳、兒子戴維、老友奎妮、兒時父母的回憶湧入腦中。痛苦、悔恨、幸福、快樂......一生的酸甜苦辣在一步一步中漸漸變得清晰。

    哈羅德童年太不幸,母親走了,留下他和酗酒的父親。家裡穿漂亮裙子的阿姨來了又走,走了又來,可母親卻不會回來了。從此,哈羅德只有一個人。不美好的童年讓他變得自卑、沉默,不懂得如何去表達愛。他深愛著戴維和莫琳,卻被無形的枷鎖束縛,讓他無法表達自己的愛。這也導致他和戴維漸行漸遠,甚至讓戴維過著跟他相似的童年,總是優秀到讓所有人稱讚,戴維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從此,莫琳與哈羅德形同陌路。深愛的人大概就是這樣,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我以為哈羅德會默默走完這段路程時,他的故事出現在電視上、報紙上,一夜之間所有人都知道有個叫哈羅德的老人正在徒步去貝克裡的路上。這大概是個浪漫的故事,大多數人都覺得奎妮是哈羅德心裡愛著的人,我也這樣認為,至少會有一點喜歡吧?如果結局是這樣的,那大概是個浪漫而庸俗的故事吧。

    奎妮最終沒能逃脫命運,永遠的離開了,但她等到了這位摯友,我想大概是沒有遺憾了。

    很多人說《一個人的朝聖》是哈羅德與莫琳的救贖,而我卻覺得這是他們重新相愛的旅行。在哈羅德收到信時,莫琳就表現出女人特有的無理取鬧,她故意轉移話題,假裝不認識奎妮,確認哈羅德寄完信就會回家。可最終,哈羅德不告而別。莫琳的不安慢慢被放大,她假裝不在乎,卻時時刻刻在等哈羅德回家,她渴望有人聽她訴說,卻無處傾訴。儘管分居二十年,莫琳仍然深愛著哈羅德,她愛戴維,卻更愛哈羅德。

    如果說一個人的徒步,讓哈羅德重新正視他對莫琳的愛,那麼雷克斯則讓莫琳重新看清自己的心。莫琳的不安、恐懼、焦急,無一不體現她對哈羅德的愛,那是深深印在心底,無法抹去的。

    我能想到最好的愛情,大概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非常揪心,害怕最後哈羅德離開了莫琳,害怕哈羅德與奎妮真的有一段浪漫的故事。

    還好,哈羅德和莫琳的愛是完整的,從來沒有改變。我想,中間缺失的那二十年,會讓他們更加珍惜彼此。誰也不曾離開過誰,就是我們相愛的過程。

    看到結尾,莫名的感動。

    他們又一次牽起對方的手,走向海岸,兩個小小的身影映在黑色浪花的背景下,越走越遠。只是剛走了一半,肯定誰又想起了那句話,再次激起一輪狂笑。兩個背影就這樣拉著對方的手,站在海邊,在笑聲中搖晃。

  • 3 # Destinyyyan

    大約一個月 斷斷續續讀完了《一個人的朝聖》對我這種一向不喜長篇小說的人來講大小算是個挑戰 也正因這點近來時常買一些中長篇小說來讀 寄希望於自己或早或晚能讀到一個完全上癮的故事

    世上多數人大抵會經歷一個類似哈羅德的人生 出身普通工作平凡 勤懇敬業鮮有大錯也毫無成就 身旁好友二三 歷經某個怦然心動的瞬間 結婚生子 之後再發生些許無法預料的變故 圓滿解決或者無奈接受 所有情緒被日復一日的瑣事覆蓋 無人提及倒也算平穩安定

    我們都有不願再被提及的某種過往經歷 或是難以啟齒傷心欲絕又或是太過寶貝只想自己私藏 但這過往又偏偏會在某個清晨午後夢醒時分被一些充滿巧合的事物重新擺在面前 於是我們開始審視自己 也許對自己失望沮喪 後悔為何從前沒能處理好以至於那事情在心裡打了個死結

    我們無法像哈羅德那樣一路向北跨越整個英格蘭來一場徒步朝聖 但我們總歸會憑藉某種信仰自我救贖 選擇一種舒服的方式 讓身邊的環境變得極其簡單于是人也變得簡單 在安靜的狀態下和自己對話 一次一小步從容地治癒自己的想法和感覺 大方地痛快地回味一遍往事 有所得而後繼續生活

    這本書的描寫真的是教科書級別 細膩又娓娓道來 如果能不只專注於故事情節 讀下來會是個很享受的過程

    「你還以為走路是世上最簡單的事情呢 這些原本是本能的事情實際上做起來有多困難 而吃 吃也是一樣的 說話也是 還有愛 這些東西都可以很難」摘自本書

  • 4 # 彤彤媽育兒記

    我們就算活了一生,也未必能夠真正的認識自己。我也常常回顧自己30年來的人生,平淡無味,沒有收穫。

    哈羅德87天,627英里的旅程,讓他重新審視了自己,雖然那時候的哈羅德已經60歲了,可是人生從什麼時候都不晚。我也想要尋找那樣一段旅程,來尋找自己,對生命丟失的熱情。

    哈羅德60歲從釀酒廠退休,他沒有朋友也沒有敵人,幾乎可以被人忽略了。他離開,連個歡送儀式也沒有。他和妻子住在鄉間,感情逐漸的疏離。

    一切的改變都從一封信開始。他二十多年前的好友奎妮寄來的,說自己得了絕症,向他告別。這在心如死水的哈羅德的記憶裡勾起一連串的漣漪。

    他在郵寄回信的途中,一直走一直走,一路上回憶著自己的過往。回想自己的失敗,他從小就被父母厭煩,父母想方設法丟棄他。結婚之後,他體會過一段短暫的幸福時光,知道他的兒子戴維出生。

    哈羅德不知道如何去做一個父親,也不知道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愛意。對孩子的冷漠造成了與兒子情感的疏離。妻子莫林也開始對他失望。兒子非常優秀,考上了劍橋。他非常為兒子驕傲,可是卻不會表達。直到兒子因為畢業後找不到工作,逐漸的失去了自信,得了抑鬱症,服用了大量藥物,上吊自殺。

    他的失敗,無力,平凡,讓自己覺得悲傷不已。他沒有停下腳步,僅憑著出門時候穿的一雙普通鞋子,沒有手機,沒有裝備,穿越了整個英格蘭。

    他不是英雄,更不是為了愛情。他只是為了自我靈魂的救贖。

    60多年來的哈羅德,雖然內心痛苦,可是不願意去面對自己的心。與妻子情感的疏離,也不知道如何彌補。可是這一場旅行,讓他找回了妻子,正視了自己的過去,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不足。

    一個人的缺點,也可以成就一個人的偉岸。哈羅德雖然沒有熱情,但有一顆善良又足夠執著堅持的信心。

    我開始回顧自己,審視自己。一直對什麼都沒有熱情,沒有興趣。就算有興趣的也不肯堅持去做。很多技能都會一點,只是什麼都專心。更談不上特長。

    對新鮮事物也不願意去學習,去努力。遇到勞累疲憊的時候就輕言放棄。或許我的人生也需要這樣一場旅行,普通的沒有意義,唯一的意義就是堅持的決心。

    失敗是一個人過去的累積。三十年來不曾真正的努力過,到了而立之年,也不會自然而立。我所沒有的,是因為自己過去沒有種下相應的種子,沒有澆灌,沒有施肥。現在收穫的只是一地狼藉。

    三十歲以後的人生要收穫什麼?現在開始去種,去努力,去發現,去尋找。

  • 5 # 伊文的小天地

    人生,我們不需要負重前行

    90後的一代,被說是“自私”的一代,其實我們不是自私,只是想要依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丟棄沉重的枷鎖,輕裝上陣。

    雖然,我們生活在科技化、多元的時代,有了更多的自我選擇,但是據調查顯示,說起未來,90%的90後表示很迷茫,只是茫然的過著自己的日子,不知道自己是為了什麼前行,也不知道自己的終點將會在哪裡?

    英國作家蕾秋·喬伊斯《一個人的朝聖》,會幫助你對自己有更深的認識,也讓你學會與自己相處的方式,尋找自己的終點。

    蕾秋·喬伊斯,英國資深劇作家。寫了二十年的廣播劇本,也曾活躍於舞臺劇界,拿過無數劇本獎。《一個人的朝聖》是她的處女作,已暢銷三四十個國家,入圍2012年“布克獎”。

    《一個人的朝聖》作者蕾秋·喬伊斯,對環境細膩的描寫,對人物細節的刻畫,對人物心裡的把控,讓我們有種主人公哈羅德就是我們自己的感覺。負重前行,讓人身心俱疲,那麼,作者蕾秋·喬伊斯《一個人的朝聖》筆下的主人公哈羅德,經歷了怎樣的歷程,才輕鬆踏上朝聖之路的呢?我們一起去看看。

    “信念”給他勇氣,開啟朝聖之路

    當《一個人的朝聖》的主人公哈羅德收到,來自幾十年不見的好友奎妮的信時,心存愧疚的他,也是茫然不知所措。他不知道應該怎樣寫回信,不知道只是簡單的回信是不是合適,所以他在寄回信的時候,一次次讓自己“錯過”郵筒。

    終於,在遠離家門的一個加油站,他找到了一絲前行的方向。加油站一個對工作麻木的姑娘一句,你應該有自己的信念,相信她可以活下來,讓哈羅德找到了一絲的光亮。

    一人、一雙腳、一雙帆船鞋,簡單不能再簡單的裝備,哈羅德開始了他一個人朝聖的路途。

    和我們所有人一樣,對於初初接觸的事物,我們也是用著自己十二分的力氣去前行,哈羅德的朝聖之路也一樣。雖然沒有指南針,沒有地圖,沒有遠足的裝備,即使已經腿腳受傷,依然在不斷前行。因為那個走路去看奎妮的信念,支撐著他,讓他不願,也不能停下。

    信念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雖然無色無味,卻能承擔起支撐起我們所有前進的力量。

    有段時間,很流行“喪”文化,每天,上班族都在抱怨著自己的工作,每天加班到很晚,工資卻還是那麼一點,但是第二天,那些抱怨過工作的人,還是會一早起來,把自己收拾的光彩照人,開啟自己元氣滿滿的一天。難道一晚上對工作的態度就變了?並不是,只是他們心中有自己想要完成的信念。即便是克服重重阻隔,完成甲方爸爸的要求,對他們來說,也是讓自己滿足的動力。

    善意的勸誡,讓他心生動搖,不知所措

    一個人的朝聖之路,讓哈羅德回憶起了很多他以為已經被自己遺忘的事情。

    雖然是獨子,小時候的他,就學會了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不讓父母不開心。他會按照媽媽的喜好,讓自己變著花樣的逗媽媽開心,只是為了能讓媽媽多疼愛他一點,只是這份小小的奢望,在媽媽提著行李走的那一天,徹底成空。

    他回憶起自己的爸爸,他與自己爸爸相處的模式,讓他意識到,自己不會跟兒子戴維相處,是因為自己父親的原因麼?

    奎妮對他如摯友般的相待、莫琳與他曾經的無話不談……一切的一切讓他更加的看清自己,也讓他更加迫不及待的走向貝里克郡,去實現自己的承諾,去彌補自己當年的懦弱。

    在洗手間遇到自己並不想要接觸的明星,跟其他偶遇的人一樣,明星也開始跟哈羅德分享自己的故事。雖然明星毫無保留的剖析著自己,卻讓哈羅德不知所措,只能做一個安靜的聆聽者。但是明星的說的關於奎妮的話,卻讓他一瞬間慌了。

    雖然他打過一次電話,每次去一個地方總會給奎妮寄明信片,但是,奎妮有沒有答應等她?會不會還在等她?這一連串的問題,讓他開始動搖了,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不是徒勞。

    更讓他懷疑自己的是,在茶館遇見的那個醫生。醫生跟哈羅德講述“癌症”這個症狀的形成,癌症的不可逆,分析著奎妮寄給哈羅德啊那封信。當所有的真相擺在眼前時,哈羅德一路以來的信念,被擊垮了……

    曾經一直纏著他的噩夢又重新回來了,他突然像斷了線的風箏,不知道應該何去何從。

    壓力的釋放,讓他重拾信念,勇往直前

    經過一夜的掙扎,他終於還是鼓起勇氣,給奎妮在的療養院打了電話。雖然沒有跟奎妮說上話,但至少他收到的確鑿的訊息——奎妮,在一直等著他的到來。

    頹廢與振作往往就是一念之差。往往壓垮你的不是多重的石頭,可能只是別人一句無心的話語;往往讓你崛起的也不是多麼浩大的陣勢,可能只是別人不經意的伸出的一個援手。

    其實我們每個人在努力的過程中,也經歷過無數次想要放棄的時候。像很多與我類似的,漂泊在外的遊子,在異鄉,沒有父母的陪伴,有時候也會心生倦怠,想要逃離,躲進父母溫暖的庇護中。但是隻是父母一句,我們在家很好,你放心,這麼一句簡單的話語,都讓你瞬間充滿力量,擺脫頹廢,重新站起來。

    哈羅德在朝聖的路上,經歷過茫然、經歷過無助,但是在與無數人(無論是真的朝聖者,還是一時興起者)的偶遇、離別之後,哈羅德這一次終於堅定的踏上了去往尋找奎妮的道路。因為他知道,奎妮在等著他,他當年對奎妮不辭而別的愧疚,終於要得到解脫。

    近鄉情怯,讓他茫然不知所終

    終於,經過87天的努力,穿越英格蘭,徒步627英里,哈羅德實現了對奎妮的承諾,走到了奎妮所在的療養所。

    只是,他突然間不知道怎麼辦了。就像高中時期的我們,一直在為踏入大學校門而努力,當真正進入大門之後,我們竟不知所措,不知應該如何應對。

    哈羅德,在到了貝里克郡時,已經是下午,想到這個時間不適合去見奎妮,他收拾了一下自己,第二天一早就去了療養院。

    轉眼,要走到自己朝聖之路的終點,哈羅德不知道自己將會面對什麼樣的奎妮,畢竟幾十年過去了,曾經樸素簡單的奎妮,現在應該是怎樣呢?

    當他在修女的帶領下,真正見到那個白色被單下的骨瘦如柴的女性時,他不知道應該如何面對,他在奎妮的房間裡,坐在奎妮病床的旁邊,看著奎妮面目全非的樣子,他不停的讓自己找話說,可是最終,還是逃離了。

    他想起了自己已經離世的兒子,想到了兒子離世後,在殯儀館的事情,那種如墜入冰窖的感覺又再次湧上他的心頭。

    他匆匆逃離了療養院。

    愛人的支援,讓他再次勇敢面對

    遠在金斯布里奇的莫琳,再一次的出現在了哈羅德是身旁。看著哈羅德孤單、失落的背影,她知道他現在需要自己的陪伴。

    經過一天的整修,乾淨整潔的哈羅德回來了,但是奎妮卻走了。

    這一趟的朝聖之旅,雖然並沒有讓奎妮的生命得到延續,但是卻讓奎妮在臨終前,感受到了那份來自摯友的關懷。因為看到安詳、面帶微笑的病床上的奎妮,他們也都感受到了。

    在奎妮的晚禱上,莫琳見到了奎妮,她感受到了生命的易逝,也想起了自己兒子戴維的離開,她想起那時自己對哈羅德盲目的指責,更感受到了原來自己最親的人一直都在身邊,只是自己常年視而不見。

    哈羅德的朝聖之路結束了,雖然沒有挽回奎妮的生命,但卻讓他和他的妻子回憶起了無數美好的往事,也重新開始了屬於他們的幸福生活。

    一個人前行,雖然有點孤獨,但是也是與自己相處的最佳時間。在前行的路上,哈羅德回憶起了與妻子莫琳的從相識到相知的過程,想起了他們曾經的美好,想起了因為抑鬱症而最終選擇自殺的兒子,想起了與奎妮從互不相識到成為好友,想到了自己美麗的目前,酒鬼的父親……

    而我們每個人,其實不都是在獨自前行麼?遠離父母的庇護,與好友相隔千里,獨子一人,面對著生活帶給我們的喜怒哀樂。

    哈羅德的前行,與其說是一個人的朝聖,不如說是認識自己的過程。也許,我們不用像哈羅德一樣,從南到北,穿山越嶺,但是我們可以每天抽出10分鐘的時間,讓自己靜下來,深度瞭解一下自己,丟掉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沉重包袱,讓自己輕鬆面對自己,面對生活,面對未來。

    借用一句流行語,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拋棄重擔,讓自己輕鬆前行。

  • 6 # 愛讀書的毛荷西

    《一個人的朝聖》英文名為“The Unlikely Pilgrimage of Harold Fry”( 哈羅德·弗萊 不可能的朝聖之旅)。中文翻譯過來省去了“不可能”,突出了“一個人”,再以封面上一個孤獨的男人行走在路上的圖片輔之,幾乎讓人認定這又是一本關於心靈雞湯的書。

    但一看豆瓣評分(8.1),卻發現似乎沒那麼簡單。一本心靈雞湯式的快餐小說何以讓5w多人打出如此高的分數呢?為了解決我心中的疑惑,我打開了這本書。

    01只要我一天還在走,她一天就要活著

    “那封改變了一切的信,是星期二寄到的。”

    四月中旬一個再平凡不過的早晨,空氣中飄著洗衣粉的香氣和新鮮的草腥味。莫琳一聲的一聲叫喊打破了寧靜:“哈羅德!信!”於是退休多年的哈羅德懷著疑慮拿起了信。信是一位失去聯絡的老朋友奎妮寄來的,信中說她得了癌症,她是來告別的。

    哈羅德認真地將地址抄在了給奎妮的回信上:…貝里克郡,於是準備將信扔進街角的郵筒裡。但這次寄信與往常不一樣。哈羅德遲疑了很久,錯過了一個又一個郵筒,依然沒有將手中的信寄出去,直到遇到一個加油站的女孩。

    女孩告訴他,她有個阿姨也得了癌症。女孩還說,面對癌症一定要積極起來。只要有信念,就一定能改變一些東西。那天,65歲的哈羅德第一次離家5英里遠。那天下午,他看著腳上的帆船鞋,決定從南德文郡走到距其627英里的貝里克郡。

    他相信:“只要我一天還在走,她一天就要活著。”

    於是朝聖之旅開始了…

    這樣的開頭似乎有些無厘頭,這個朝聖的理由似乎也不太充分。誰會走627英里只為看一個20多年未曾聯絡的老朋友?況且這個朋友還得了癌症?大概只有傻子才會相信:我走路過去,你的癌症就會好了?這不是和天鬥嗎?大概正因為這個理由不太象正常人的邏輯,倒是帶有一些宗教性質,所以才叫做“朝聖”吧。

    02.在如此枯燥的生活裡,偶爾瘋狂一下也沒什麼

    哈羅德就這樣走啊走,走累了就到客店裡去喝茶歇息。在喝茶閒聊時,他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了店裡的陌生人。他本以為別人會帶著怪異的眼神看他,卻沒想到他們都支援自己的決定。大部分人都認為在如此枯燥的生活裡,偶爾瘋狂一下也沒什麼。

    哈羅德這一路遇到了很多人,想起了很多事。他看著路邊的各種漂亮的野花野草,想起了以前和妻子莫琳開車經過這裡時,從來沒有注意過這些風景。他後來又遇到一個沒有孩子的女人,這又讓他想起了自己的兒子,想起了父子幾十年來的矛盾,想起了兒子走後他和莫琳之間的隔閡等等。

    有時候他會打電話給妻子,告訴妻子自己的計劃。起初妻子感到非常疑惑不解,甚至還為哈羅德的這種瘋狂之舉去諮詢了心理醫生。後來,她將這件事告訴鄰居雷克斯時才找到一些安穩。

    當然,他每到一個地方都會給妻子和奎妮寫明信片,告訴她們自己還在走,希望妻子不要擔心,也希望奎妮能夠有活下去的信念。

    這次朝聖是突發奇想的,因此他什麼東西也沒帶,甚至都沒有回家換雙好的鞋。他只隨身帶了些錢。起初,他還用這些錢每晚租個客房居住,也在餓了渴了時買些食物和水。但是,後來他發現花這些錢沒有多少意義,於是每晚就住在撿來的睡袋裡,烤一些野菜來吃。

    03. 歷時87天,走了627英里

    這些人要麼就是叛逆的年輕人,要麼就是生活失意的中年人。他們大多覺得生活沒有了意義,所以想要在這次朝聖之旅中重新找回生活的意義。

    哈羅德不是很習慣這麼多人一起去朝聖,因為他們的緣故,每天的程序都比一個人時慢了很多。況且這麼多人在一起總是矛盾叢生。他們根本不認識奎妮,也根本不知道此次朝聖的意義是什麼。他們有一些人都是在蹭哈羅德的熱度來為自己謀利(打廣告)。

    終於,歷時87天,走了627英里,哈羅德走到了貝里克郡。徘徊了很久,他敲響了療養院的大門。

    一位修女帶著哈羅德見了生病在床的奎妮。他這才明白了奎妮沒有給他打電話的原因。奎妮因為身患癌症,醫生把她的舌頭切除了,還有一半喉嚨和脊椎的頂部。一個腫瘤從她臉上長了出來,她很虛弱地躺在了床上。不久之後就去世了。

    哈羅德回到了家裡,莫琳在等著他。這一路上,他們兩人都想明白了所有的事情。當年,兒子戴維的死不怪哈羅德。同事奎妮幫哈羅德頂包,也是為了幫助哈羅德走出失子之痛。哈羅德如今也償還了自己欠下的債,而莫琳也重新認識了哈羅德。

    他們又一次牽起對方的手,走向海岸,兩個小小的身影映在黑色浪花的背景下,越走越遠…

    04. 一個人的救贖之旅

    與其說這本書講了一個人的朝聖之旅,毋寧說是一個人的救贖之旅。

    一個木訥少言的父親因為不知道如何表達對兒子的愛,被妻子和兒子誤會。兒子因為父愛的缺席和自己的離經叛道而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兒子的死,是這個家庭的悲劇,也從此成為了夫妻二人之間的心頭刺。

    兒子死後,哈羅德因為過度悲痛而酗酒,失手打碎了老闆最珍貴的玻璃。同事奎妮因為同情哈羅德的遭遇而替他背了鍋,離了職。於是,他們從此再沒了聯絡。

    二十年後,奎妮的一封信打破了這對夫妻平靜而了無生趣的日子。對他們來說,“奎妮”代表了二十年前的痛楚,她揭開了夫妻倆的那層傷疤。而哈羅德的瘋狂舉動,不僅僅是為了幫助奎妮,更多的,是為了救贖自己。

    這讓我想起了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一位父親因為失職使家裡失火害死了3個孩子,妻子和他離了婚,他從此遠離曼徹斯特,去波士頓生活。後來,即便是哥哥死後的遺囑裡要求他接受侄子的監護權,他依然選擇將監護權給別人,離開曼徹斯特,繼續放逐自己。

    “曼徹斯特”和“奎妮”一樣,是悲劇過後,一想起就會心悸的的名字。即便時隔多年,始終無法抹去心中的傷痛。

    只不過小說與電影不一樣的是:電影很喪,而小說很治癒。

    《海邊的曼徹斯特》中的父親一直都沒有原諒自己,他還是習慣性地叫前妻為妻子,他還是時刻會帶著三個孩子的相框,他還是封閉著自己的內心,讓自己沉浸在悲痛裡,而不讓他人進去。

    但是《一個人的朝聖》中,哈羅德以“朝聖”的方式來救贖自己,妻子莫琳在此期間也想通了很多事情。最後的結局是:夕陽西下,公園裡的兩個老人時隔二十年重新走進對方的心裡。

    我們每個人都有選擇原諒自己的權利。作者用了一個特殊的方式:行走。

    無論你曾經或者現在經歷過(著)什麼,也許行走才能夠讓我們看見一些不曾意識到的事情。

    正如作者說的:“也許當你走出車門真真切切用雙腿走路的時候,綿延不絕的土地並不是你能看到的唯一事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寧(LINING)的籃球鞋全城5、音速8和馭帥13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