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莉莉的簡單愛
-
2 # 情感悟道館
這個冬天會很冷嗎?這種擔憂是有一定道理的,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有說法:" 拉尼娜確定形成持續升級至2021年,今年或遇60年極寒冬天,堪比2008年暴雪 。"
先明白一下什麼是“拉尼娜現象”?拉尼娜是西班牙語La Niña的音譯,原意是“小女孩”,指的是熱帶中東太平洋海域大範圍、長時間的海水偏冷現象,與大家熟知的“厄爾尼諾現象”正好相反,拉尼娜是大範圍海水偏冷,呈現異常寒冷等氣候現象。比如2007-2008年,當年中國南方出現了一次大範圍的持續雨雪冰凍災害,損失相當嚴重。
而今年,正值2020-2021年“拉尼娜現象”之年,9月份,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宣佈,拉尼娜已經出現,並且有75%的機率推進到整個冬天!
預計 10 月赤道中東太平洋冷水持續發展,秋季維持拉尼娜狀態,冬季達到峰值,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對中國南方來說,冬季氣溫較常年偏低,降水反而較常年偏少。
拉尼娜年時,西藏冬季偏冷比例最低為50%,江南地區偏冷機率高達88%以上。
就在國慶、中秋期間,多地已經下了今秋以來第一場雪。
----
今年冬天會冷嗎
根據最新天氣資訊顯示,今年冬天可能會比往年冷一些,雨雪天氣會比較多,冬天又溼又冷。
在過去幾天裡,隨著冷空氣的大量向南滲透,中國中部和東部地區開始出現大規模降溫,特別是在南部地區。這是下半年最明顯,最大的冷卻空氣。在野外冷空氣的猛烈進攻下,中國南部長江沿岸最近五天的平均溫度最近已降低。根據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的溫度異常監測資料,其平均溫度已經偏離了年平均水平。在某些地方,溫度低至4度或更高,表明低溫非常嚴重。
而且由於亞熱帶高壓剛剛退縮,冷空氣在向南行駛時與溫暖溼潤的水蒸氣正面碰撞,在中國南部引發了一系列秋季降雨。無論是江淮,江南還是中國東南地區,基本上都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一直有陰雨天氣,某些地區的降雨仍然非常猛烈,已經下了很長時間。它具有“梅雨”的氣勢,但已經在9月中旬,應將其更改為“ 秋梅雨”。
而且,南部已經在下雪了。據新聞媒體報道,9月17日,湖北神農架風景區迎來了今年秋天以來的第一場雨夾雪。從網民拍攝的錄影來看,幾乎沒有白雪顆粒落在天空上。景區工作人員說,降雪零星,強度低,時間短,地面沒有積雪。對於神農架來說,下雪有點早,因為相比之下,2019年下半年的第一次降雪發生在2019年11月19日。2020年的降雪比去年早了兩個月。
神農架為何下雪?這冷空氣那麼強嗎?實際上,在這種冷空氣向南行駛的過程中,北部的某些地區也下了雪。例如,從9月15日至9月16日,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的阿什哈圖石林和皇崗梁,喀什克滕旗,迎來迎來了今年秋天初以來的首次雨夾雪天氣。雪深約為2釐米。
為什麼今年雨水這麼多
據介紹按降雨原因劃分,中國降雨主要分為四種類型:鋒面雨、對流雨、地形雨、颱風雨。不過,所有型別的降雨都需要具備的三個條件:充足的水汽、合適的動力抬升條件以及空氣中存在大量凝結核。汛期降雨之所以如此猛烈、持續時間長且後勁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水汽條件好。
像是近期盤踞在江南、江淮一帶的梅雨,就是水汽充足帶來的持續降雨(鋒面雨)。汛期導致中國產生猛烈且持續強降水主要有兩個典型“水汽通道”,太平洋和印度洋是強大“供貨方”。中國是季風氣候國家,冬天主要受北風控制,像是西伯利亞冷空氣在北風的“攛掇”下,頻頻給中國“製冷”;而到了夏季,風向大扭轉,從刮北風轉為刮南風,將海洋上的水汽輸送到陸地上。
所以,藉著夏季風的“東風”,太平洋和印度洋能都源源不斷向中國陸地輸送降水的所需的重要“原料”——水汽。具體來看,汛期影響中國的重要水汽通道一是來自太平洋的熱帶海洋氣團,在南海季風、東南季風“裹挾”下,沿著副熱帶高壓系統,進入華南地區,伴隨副高的移動,甚至會影響到華北、黃淮;另一個是印度洋的赤道氣團,經西南季風“吹動”,進入西南、西北、長江中下游地區。相比太平洋的水汽,西南季風帶來的印度洋水汽,對流活動更不穩定,受其影響的地方“潑水”的時間更長、更猛烈。
像是近日受西南暖溼氣流影響,湖北荊門、宜昌、恩施和重慶彭水等局地24小時內就遭到了250毫米的特大暴雨,個別地方雨量達到346毫米。“夏季除了這兩個典型的水汽輸送通道外,來自大西洋、北冰洋、日本海的水汽也會影響中國,在新疆、東北地區也可能產生猛烈降雨,致災性同樣不容忽視”,胡嘯補充道。
此外,作為影響中國汛期天氣幕後“推手”,副熱帶高壓的強弱及位置,決定了中國中東部地區的雨帶分佈變化,華南“龍舟水”、江南“梅雨季”、華北“七下八上”,每年總在大致時間範圍將準備好的水汽輸送到具體地方,彷彿自帶導航“定點”下雨。
2021年冬天是寒冬的原因
三大硬性條件:
2020-2021為八大行星匯聚!天文條件和1976-1977、1892-1893(這一年來冬季上海創下氣象記錄以自來最冷)吻合。
2020-2021月球赤緯角最大值正負25度。
2020年冬至地球遠離正常繞日軌道94萬公里。地球公百轉半徑達到最大值。
三大軟性條件:
度2020年太陽黑子極端大低谷持續第三年。
2020為可能的拉尼娜年。 2020年PDO迴歸冷位相。
目前的知地球海氣分析,PDO冷位相和拉尼娜事件明年有較大機率形成,需要注意道。
2021年什麼時候進九天
“39伏時冷,3伏時熱”。
冬至之後,這個國家將會有一年中最冷的時候,這通常被稱為“進入9”。 “成九天”一般是從冬至之後開始計算的。2021年冬至節氣是在2021年12月21日星期二,農曆11月18日。 所以,2021年的進入九天的時間是2021年12月21日。
為什麼三九天最冷
在冬至時期,白天最短,太陽直色角度與地面夾角最小,單位面積的地面受到的日照強度最小,因此地面每天得到的太陽熱量最少,地面日熱量收支逆差尚未達到最大值。 而冬至以後,雖然白天日趨增長,但增長的速度卻很緩慢,從冬至到“三九”這一時期,平均每天只增長約一分鐘,同時,太陽直色角度與地面夾角增加也很緩慢。
地面日熱量收支仍處在逆差狀況,所以繼續失去熱量,地溫繼續下降。地面總熱量收支逆差在“三九”時節才達到最大值。 由於空氣的溫度主要受地溫影響,這就導致了“三九”時節氣溫最低(當然,並非全國如此,年年如此,具體因地區、因年歲而異)。
另外,“三九”前後,西伯利亞地區的冷氣團也發展到極為強盛的階段,強冷空氣的頻頻入侵也是造成氣溫低的原因之一。
每天睡覺前泡腳。很多人冬天都會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特別是對於女人來說,泡腳真的很重要,冬天用熱水泡腳,在熱水中放一點薑片,用姜水泡腳,能去除身體裡的寒氣,帶來溫暖,促進血液循壞的哦。
冬天太冷怎麼辦?
1、每天睡覺前泡腳。很多人冬天都會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特別是對於女人來說,泡腳真的很重要,冬天用熱水泡腳,在熱水中放一點薑片,用姜水泡腳,能去除身體裡的寒氣,帶來溫暖,促進血液循壞的哦。
2、多跳一跳做做運動。冬天人都不怎麼想運動,血液循壞變慢,所以一定要多跳一跳,讓血液活躍一下,身體也會有熱量,就不會感覺到寒冷的了。
3、穿厚厚的棉衣服和棉襪子。冬天的襪子要穿那種厚的棉襪,不能穿得跟冬天一樣的薄襪子哦。洗碗洗衣服的時候,帶上有棉的手套,能減少冰冷的水對面板的直接刺激哦。
4、藉助空調暖氣或者暖風機,給室內加溫度。冬天太冷,手僵腳也僵,感覺失去了知覺一樣,就一定要開暖氣或者開暖風機了,那麼冷的天氣,就不會為了省這點錢了。因為室內的空氣暖和,人的手腳也變得靈活 ,做事效率也快很多的哦。
5、食物上多吃一些能給身體補充能量的食物。冬天需要更多的食物來抵抗寒冷,很多人會覺得冬天吃很多,但一下子又餓了,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冬天可以多吃一些雞肉、鴨肉、骨頭肉。
6、可以去泡溫泉,或者洗熱水澡。很多人覺得冬天太冷不想洗澡,但其實冬天洗澡是最舒服的,洗完澡整個人都感覺暖和了許多,不會感覺到那麼寒冷了。就跟泡溫泉是一樣的道理。
冬季保暖禦寒的妙招
1、暖氣溫度別太高。空調、暖氣溫度過高,室內外溫差過大,出門時小血管容易突然收縮,讓人感覺更寒冷。因此,室內溫度最好設為18℃~20℃。
2、少攝入咖啡因。咖啡因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使血管在寒冷的情況下也不易自然收縮,導致身體熱量損耗,讓人感覺更冷。薑茶等脫咖啡因熱飲保暖效果更好,更適合冬天。
3、手別放進口袋裡。冬季走路不要將雙手插進口袋裡,而應該戴上手套,甩動雙臂,這樣可活動臂膀肌肉,改善雙臂及雙手血流,使得身體生熱,更利保暖。
4、多喝豆奶。與攝入碳水化合物或脂肪相比,攝入蛋白質可顯著升高體溫。建議早餐喝杯豆奶,同時可適當吃些堅果和酸奶。
5、帽子要蓋上耳朵。頭部散熱占身體散熱的30%。最好選擇可覆蓋耳朵的帽子,因為耳朵雖薄,但表面積大,更易散熱。
2021年天氣預報一年形勢分析
在地球上,氣候的一切變化都可以說與人類息息相關,因為它是全球化的,可以滲透到世界的各個角落。近幾年來,隨著生態系統的改變,全球氣溫的上升已經非常的明顯,帶來的極端氣候在最近幾年也是頻繁出現,並且出現之後的強度也是達到了一個“新階梯”。
今年以來,歐洲高溫,美國、菲律賓乾旱等地區的氣候現象也是一一上演,其次亞馬遜雨林的燃燒也讓我們全球感到震驚,因為那是熱帶雨林,是調節地球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沒有了熱帶雨林的存在,那麼地球可能會發生更強的變化,它儲存了大量的碳,如果一下沒了,那釋放出來的碳將會快速提升全球變暖的趨勢,到時候,我們可能氣候不就是如今這個狀態了。雖然熱帶雨林通常被錯誤地稱為“世界之肺”,但亞馬遜的樹木中儲存了600億至800億噸的碳,更像是個“碳彈”。
報告顯示,雨林大火每年可能向大氣釋放多達2億噸碳,這將更快刺激氣候變化,森林砍伐還會導致降雨模式的改變。降雨模式的改變將會使森林迅速轉變為稀樹草原生態系統,從而向大氣排放大量的碳。所以說,熱帶雨林如果不維持好,也將影響更大。根據《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在10月的一份報告指出,預估到2021年後,熱帶雨林的降雨將不足維持自身生存,也就是整個雨林將會面臨崩潰的邊緣,隨之而來的可能將數十億噸碳釋放出來,從而可能會引發溫室氣體快速達到一個新的“臨界點”,當然這麼多溫室氣體被釋放出來,那麼也將會導致氣候出現新的“臨界點”。
整體而言,氣候的危機是在不斷的提升,如果人類還堅持進行釋放溫室氣體的話,那後果可能就只有我們人類自己承擔了,到時候,真的再想進行生態環境的保護,可能也是無能為力,無盡的人類苦難將可能會出現,所以在現象氣候還未達到了一個新的“臨界點”的時候,我們需要儘快的進行地球保護,以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