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宮外史

    李陵出征,五千步兵;八萬敵騎,殺傷兩成;兵矢用盡,兵敗谷中;降敵滅家,君臣墮名。

    公元前99年,漢武帝派兵征伐匈奴,貳師將軍李廣利率騎兵三萬進兵天山;騎都尉李陵率步兵5000進兵浚稽山。李陵在浚稽山遭遇匈奴單于8萬騎兵包圍,戰敗被俘,投降匈奴。漢武帝把李陵滅族,老母、妻、子全家被殺。

    如何評價李陵?以及漢武帝對該事件的處理是否得當?歷來各有見解。

    南宮氏認為,只有理清其事件脈絡,才能恰當評價。

    一、李陵以隴西六郡良家子或陣亡將士遺孤身份進入羽林軍,守衛建章宮,任侍中、建章監。他善騎射,愛人,謙讓下士,甚得名譽。武帝以為有廣之風,使將八百騎,深入匈奴二千餘里,過居延偵察敵情。

    後升為騎都尉,帶領精兵五千,駐守酒泉、張掖教習箭術以防衛匈奴。

    從這一段經歷看,漢武帝對李陵是信任的,不斷進行培養。

    二、公元前99年10月,天漢二年,貳師將軍李廣利率3萬騎兵徵匈奴,武帝欲令李陵押運糧草,但李陵請求率部出征,獨當一面,牽制匈奴。武帝不高興,認為他不願服從別人指揮,說:“將惡相屬邪!吾發軍多,毋騎予女。"李陵唯恐失去這次上戰場的機會,急忙說,我不用騎兵,願以少擊眾,步兵五千人進入單于地界。“上壯而許之,因詔強弩都尉路博德將兵半道迎陵軍。”

    武帝雖不高興,但讚賞他的勇氣,還是給他安排了半路上接應的部隊。

    三、路博德身份高,羞於當李陵的從屬部隊,上書武帝來年春天再出兵。武帝怒,以為是李陵後悔了,縱恿路博德上書。乃詔博德:"吾欲予李陵騎,雲"欲以少擊眾"。現在匈奴侵入西河,速帶你部趕往西河,守住鉤營之道。"看來,武帝也知道用5千步兵進軍沙漠,攻打匈奴是不恰當的,但把這個責任推給了李陵,撇清自己,明顯的編造事實。而且,一怒之下,還把半路上接應李陵的部隊撤消了。這為李陵的兵敗被俘埋下了伏筆。另外,路博德欺君罔上也有罪責。

    武帝又給李陵詔書:"以九月發,出庶虜鄣,至東浚稽山南龍勒水上,徘徊觀虜,即亡所見,從浞野侯趙破奴故道抵受降城休士,因騎置以聞。所與博德言者云何?具以書對。"

    命令李陵9月出發(相當於立即出發,比李廣利提前1個月,原定10月份出發,這也是武帝怒的結果),目的地:浚稽山南龍勒水上;任務:前後左右偵察敵情。如沒有敵情,沿古道回師到受降城休整。

    所謂“徘徊觀虜”,就是要在此地逗留一段時間,偵察敵情。這總有點拿著5千步兵去釣魚,就等著匈奴人來上鉤的意味。武帝一怒之下,先是有意撤銷李陵的接應部隊,而後命令李陵到千里之外的浚稽山,“徘徊觀虜”,這確有點送李陵於生死之間的意思。可見,武帝對李陵的失敗被俘是要承擔很大責任的。

    四、李陵遵照武帝的詔書,來到浚稽山,偵察敵情,繪製地圖,派軍士陳步樂回報武帝。這時李陵與單于相遇,3萬騎兵把李陵部隊包圍。李陵以輜重牛車圍成營壘,率軍士出營外列陳,前行持戟盾,後行持弓弩,令曰:"聞鼓聲而縱,聞金聲而止。"敵騎衝陣,千弩俱發,敵人應弦而倒,射死敵騎數千人。單于大驚,又召來援兵,達到8萬騎兵。李陵見敵人勢大,邊戰邊退,連戰8天8夜。李陵是步兵牛車,走得慢,四周都是匈奴騎兵,退到哪跟到哪,擺脫不掉,恐怕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也真不容易。

    退來到一片山區,中間只有山谷道路。單于軍佔據山頭向下射箭,李陵率軍奮勇前衝,還沒有到達鞮汗山,一日之內,五十萬支箭就射光了。於是,拋棄車輛,沒有兵器的人砍下車輻當棍棒使用,軍吏手拿一尺長的尖刀,衝入峽谷,與匈奴展開肉搏戰。

    這時候,李陵士兵還剩3千多人,只陣亡了1千多人,殺敵前後共計約1萬5千人。此處距離漢朝邊境只有百餘里路。假如武帝不撤銷接應部隊的話,就可以在此山接應,順利回朝。李陵以1千多人的代價殺敵1萬5千人,這將是一個以少勝多的大勝利。

    五、李陵打算趁夜刺殺單于,但因防守嚴密,沒有成功。於是下令分散突圍,李陵與校尉韓延年帶十餘士兵突圍南走,匈奴數千騎兵追趕,韓延年戰死,李陵被圍投降。其餘士兵乘機突圍,回到漢朝的有400多人。

    假如李陵戰死,戰士馬革裹屍還,也死得其所,死的光榮。只可惜,李陵惜命,戰敗後投降敵國,即有失名譽,又連累家人,更給爺爺飛將軍李廣丟臉。

    六、李陵在山谷拼殺時,邊塞偵察兵探聽到訊息,立即報告武帝。武帝心裡希望李陵能為國戰死。武帝讓相面者給李陵母親和妻相面,結果沒有死喪色。後來聽說李陵投降,武帝大怒,責問送信的兵士陳步樂,步樂被迫自殺。

    武帝給李陵母親、妻相面一事,表明武帝心理扭曲,是必置李陵於死地。

    七、群臣都議論李陵的罪行,武帝問太史令司馬遷,遷言:"陵事親孝,與士信,常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其素所畜積也,有國士之風。今舉事一不幸,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宣揚其短,誠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入戎馬之地,抑數萬之師,虜救死扶傷不暇,悉舉引弓之民共攻圍之。轉鬥千里,矢盡道窮,士張空拳,冒白刃,北首爭死敵,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將不過也。身雖陷敗,然其所摧敗亦足暴於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

    武帝認為司馬遷替李陵說話,立即判處司馬遷腐刑。太史令竟然因為一句話而獲重刑,表明武帝獨斷專行,已經聽不得不同意見,而且是一定要治李陵罪的想法。

    八、過了很長時間以後,武帝冷靜下來,好好地想一想後,也自己後悔沒有派兵接應李陵,導致李陵失敗,戰士陣亡。於是派遣使者慰問突圍回來的軍士。

    突圍回來的軍士,有功不賞,有勞不問。縱使李陵投敵,與回來的軍士何干?很久以後才想起來犒勞慰問,足見武帝也是個刻薄寡恩之人。

    九、李陵在匈奴一年多,沒有資訊,武帝可能也放不下掛念之心,畢竟身為帝王,對賣命的臣子不能絕情寡恩,更何況讓李陵帶5000步兵進軍沙漠,怎能抵擋8萬匈奴騎兵?於是派遣因杅(yú)將軍公孫敖率軍深入匈奴境內尋找、迎接李陵。公孫敖轉了一圈無功而還,對武帝說:"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單于為兵以備漢軍,故臣無所得。"上聞,於是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誅。

    事實上,李陵並沒有幫匈奴練兵,幫匈奴練兵的是李緒。大概匈奴人對漢人的姓名也記不清楚,訛傳而已。也可見公孫敖確實是抓了個匈奴人,詢問李陵的訊息。

    而對於漢武帝來說,即使李陵為匈奴練兵,也不應該把他全家男女老幼全部誅殺,一個孩子都不留。畢竟李家三代忠烈,李廣一生都在抗擊匈奴的前線;李廣之子李敢也多次征伐匈奴,屢立戰功,後因打傷衛青,被霍去病射死;李陵父親李當戶,在武帝身邊做郎官,早死,李陵是其遺腹子。忠臣之後,滿門抄斬,也使人惋惜。漢武帝的刻薄寡恩也暴露無遺。

  • 2 # 使用者9684969430364

    漢武帝窮及一生,窮兵用武北擊匈奴,雖然透支了國力,但基本消除了邊患,為大漢朝以後的發展消除了隱患。對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漢武帝也很自責,寫下了《輪臺罪己詔》。

  • 3 # 減水書生

    1.怒氣出徵、死戰無救

    在深入匈奴腹地、鏖戰浚稽山以及兵敗被俘這一系列過程中,李陵有一肚子的氣:

    首先,李陵駐守邊塞、練精兵五千,而漢武帝卻打算以李陵部為輜重部隊,小覷了李陵而偏袒了貳師。

    其次,李陵怒而請戰,於是就有了新的作戰計劃:李陵前出匈奴腹地、路博德後方策應,而漢武帝卻疑心李陵膽怯,於是強令李陵秋季出兵、孤軍深入。

    第三,李陵從匈奴腹地浚稽山、且戰且退,“陵敗處去塞百餘里,邊塞以聞”,卻始終不見有支援的漢軍,簡直成了一枚棄子。

    於是,李陵戰敗被俘,帶著一肚子的氣。

    2.朝堂不信、君主無情

    至於李陵是不是畏死偷生呢?

    怕死不丟人,李陵祖父李廣也沒有戰死沙場,即便全軍覆沒,也甘於被俘,而後見機求生。

    “彼之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司馬遷的這個判斷,也不是沒有道理。

    不要說李陵,就是任何中原人士,除非逼不得已,任誰也不願意在匈奴為官為吏。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李陵到死都咽不下這口氣,所以就得想法活著,大英雄不能就被一群沒用的人給折騰著玩死,所以他要等待機會,再立壯舉、一雪前恥。

    但是,接下來的做法,生生把李陵氣得投降了匈奴。

    李陵,名將之後,這個出身應該能夠獲得朝堂的信任,但事與願違。

    李陵,曾出入武帝身邊,有這個君臣情分,李陵才敢拒絕武帝部署、請戰匈奴,但武帝卻不徇私情。

    李陵沒想到:老母,臨年被戮;妻子,併為鯨鯢。

    這個打擊實在是太大了。

    李陵,自以忠義自居,而現在卻坐實了漢奸的罪名。

    3.種種誤解、劉徹意氣

    漢武帝劉徹是個聰明人,但情緒化極重,怒上心頭、不管不顧。

    別說對李陵,就是巫蠱事件中,對待太子劉據和皇后衛子夫,都是殺伐果決。

    而挑動武帝怒氣的是一系列誤解。

    第一個誤解:李陵怯戰。

    李陵要自領一軍,聰明的劉徹當即就看出來了:李陵不願意給李廣利當運輸隊。但這個時候,漢武帝沒生氣,而且還壯許之。

    但是,路博德的一封推遲戰期的上書,徹底惹怒了漢武帝,貳師大軍已出,你們還想等到明年春天再出兵,那策應貳師還有什麼意義。

    所以,漢武帝想當然的就認為李陵怯戰,勾結路博德挽回之前的誇口。

    路博德確實恥做李陵後備,但不能說路博德只有私心而無公心,秋季作戰利於匈奴,因為匈奴正是兵強馬壯之時。

    第二個誤解:李陵不死。

    名將之後,當有骨氣,戰敗就死、才是正道。

    當時的大漢朝堂,非止武將,即便是文官,但有罪責,既不求饒也不就刑,而是自殺。所謂刑不上大夫,就是大夫就不要等著臨刑了,在之前趕緊自殺。

    這是西漢前期的朝堂風氣,大夫尊貴,就得有尊貴的節氣。

    而李陵不死,武帝當然有理由認為李陵就是怯懦,他就是要投降匈奴。

    第三個誤解:公孫敖不堪任事。

    公孫敖這個人,基本上就幹了一件對得起歷史的事情:從館陶公主手中救了大將軍衛青一命。

    之後,這個人就沒幹啥正經事。

    跟衛青出征,就是一直蹭人頭。

    好容易參與了第二次河西之戰,可與霍去病立不世功勳,結果他還迷路了,被判死刑,花錢免為庶民。

    武帝讓這麼個人帶兵去匈奴找李陵,他不是找不到,而是根本不敢帶兵進入匈奴腹地,轉了一圈、抓個俘虜,然後得知李陵投降匈奴而且幫著匈奴練兵,而後也不查驗屬實、直接上報。

    結果,就是武帝怒不可遏,而李陵全家被戮。

    4.漢武帝的做法正確嗎?

    做法無所謂正確,關鍵看是什麼初衷和立論。

    有了:李陵怯戰、李陵不死、李陵投降,等等這些資訊之後,本就情緒化極重的漢武帝,做出:強令李陵出征、大罵李陵不忠以及屠戮其家,也就無可厚非了。

    但是,漢武帝還是要擔責任的:

    第一個責任就是故意偏袒貳師將軍,就是想讓李廣利有戰功封侯,而任人唯親,棄用可戰的大漢精英。

    李陵可能資格不夠,但是老將路博德領兵征伐西域,是沒問題的,而李廣利去擔當這個大任,當真是殺牛有了殺雞的刀。

    第二個責任就是一意孤行、情緒激烈。李陵步兵出征,這是錯誤;李陵秋季出兵,這是錯誤;而更大的錯誤是李陵出征沒有後援。

    而所有這些錯誤的起因,就是武帝意氣,你不說要打嗎,但沒馬;你不說要戰嗎,趕緊出征;你不說你們厲害嗎,結果連個策應都沒有。

    第三個責任就是任人不賢,讓公孫敖這麼個人去找李陵。漢武帝就是派個有骨氣的漢使、持節到匈奴要李陵,都比公孫敖強。

    而任人不賢的結果就是漢武帝一直拿不到真實的資訊,他一直活在對李陵的誤解之中。

    所以,從責任的角度來說,武帝應該負主要責任。

  • 4 # 參見赫本大人

    李陵投降匈奴,不是因為自己的私利,而是由於寡不敵眾,並且,在當時來說,李陵完全沒有必要做到以死來表明自己的英勇奮戰。他詐降了。所以在這方面來說,李陵的做法並沒有錯。漢武帝呢,不問青紅皂白,直接滅族,顯然是昏君的做法。

    事件起因

    公元前99年,李廣利率軍攻打匈奴,當時的李陵被漢武帝召見,想讓李陵去給李廣利押送輜重,但是李陵年輕氣盛,這種老頭乾的活,用的找我來嗎?於是請求漢武帝,讓自己帶兵去出擊匈奴。但是漢武帝認為李陵並沒有特別突出的軍事能力,於是拒絕了,李陵好說歹說,終於說服了漢武帝,漢武帝給了他5000兵力。

    李陵出發後,漢武帝讓路博德在半路上迎接李陵,但是路博德是一個心高氣傲得人,他很反感當李陵的下屬,於是就給漢武帝說,現在秋天了,匈奴兵馬強壯,我想留李陵,等到來年春天了,在和匈奴作戰。

    漢武帝一聽,以為是李陵找的藉口,不想出兵,於是下令,李陵迅速出兵。

    李陵也沒說什麼,率領著這5000人就奔著單于的老窩去了。

    雙方交戰

    李陵和匈奴對峙後,發現對方的兵力實在太多,都不能叫做雙方對峙了。李陵的5000人被匈奴的30000多人團團圍住,李陵命令士兵鼓起勇氣,與匈奴死戰,

    當時李陵計程車兵都決定死戰,於是奮力殺敵,接連殺死了好幾千匈奴人,匈奴人一看,這人不好惹啊,於是就打算退兵,結果當時的李陵有個下屬投降了單于,把情況對單于說明了,單于這才下令全力出擊。

    李陵用弓箭做主武器,但是弓箭很快就用完了。沒有辦法的李陵決定刺殺單于,但是人家戒備森嚴,沒有辦法,李陵只好又突圍回國,但是當時韓延年又被殺死了,李陵心想,這下全完了,我也沒臉面見皇帝了,於是就投降了。

    事件分析

    1,李陵在投降匈奴後,並沒有認為自己有錯,他說,我率領5000人抗擊匈奴3萬人,由於沒有救援才會失敗,我沒有錯。但是漢武帝並不是這麼認為的。

    2,漢武帝在之前對待李廣時,就顯現出了他對李家的不滿,有句話說,李廣難封,就是這麼說的,可以說,漢武帝時對李家有成見的,再加上這一次,由於路博德的上述,使得漢武帝對李陵也有了成見,於是才會讓李陵孤軍深入。

    3,並且在李陵孤軍深入後,李廣利作為這次的主帥,並沒有選擇救援李陵,而是冷眼旁觀,這個李廣利真的是徒有虛名,不符其實。雖有名聲,但是軍事實力真的一般。

    在這三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出,對這件事做的最錯誤得人就是漢武帝。

    不顧形勢,隨意命令出兵。在得到部下的上書時,不加考證,隨意判斷。得知李陵投降後,又濫殺無辜。所以,漢武帝的做法是錯誤的。

  • 5 # 李飛叨

    李陵的遭遇實在令人唏噓,率五千軍血戰十萬匈奴,殺敵無數力盡被俘,想著假投降伺機再為大漢建功立業,卻被漢武帝誅滅三族,親人死得乾乾淨淨,最後自己老死匈奴而不能迴歸故土。

    李陵曾在匈奴數次見過蘇武,對這位被匈奴扣留的故人,李陵感慨萬千,後來在蘇武回到漢朝後,李陵寫了《答蘇武書》,將一個英雄的悲情表達的淋漓盡致。

    李陵是李廣的孫子,家學淵源騎射功夫了得,對待士兵也十分親厚,深得人心。公元前99年(漢武帝天漢二年),李陵帶著五千兵馬出戰匈奴,當時的主帥是漢武帝的大舅哥李廣利(鉤弋夫人的哥哥)。

    其他人馬出塞後並沒有遇到匈奴人,唯獨李陵遭遇了10萬匈奴騎兵的攻擊。李陵不愧是李廣的孫子,面臨數倍之敵毫不懼怕,帶著士兵與匈奴展開了血戰,並取得了五千人殺八萬人的驕人戰績,以致於匈奴人一度認為,李陵的實際兵馬很多不可戰勝,並準備撤兵。這時候,先期投降匈奴的邪臣管敢透露了李陵的底細,匈奴人繼續猛攻,李陵最後彈(弓箭)盡糧絕,為了士兵的性命不得不投降了匈奴。

    李陵在《答蘇武書》中寫道:然陵不死,有所為也。以此表明自己當時是詐降,為了更好地為漢朝建功立業。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李陵的出身和所受到的教育,再加上他的家族榮譽和家人性命等等因素分析,他的詐降是真的。

    但漢武帝不相信,併為此把替李陵說話的司馬遷等人下獄,後來又聽信謠言,說李陵帶著匈奴的部隊攻打漢朝邊境,漢武帝一怒之下殺了李陵三族(父族、母族、妻族),順帶著還閹了司馬遷。

    訊息傳到匈奴,身在匈奴心在漢的李陵悲痛不已,也知道自己徹底斷絕了迴歸漢朝的路。

    他向蘇武述說道:何圖志未立而怨已成,計未從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大概意思是說,我為大漢建功立業的計劃還沒實施,就受到了皇帝的怨恨,結果我的骨肉親人被殺的乾乾淨淨,我李陵只能內心滴著鮮血仰天長嘆啊!

    一個悲劇因為漢武帝的剛愎自用而發生了,一個英雄因為帝王的無情而永遠失去了迴歸的可能!

    李陵在匈奴過的還不錯,單于十分重視這位能征善戰的將軍,甚至把公主嫁給他,又封他為右校王,但這一切,都不能抹平他心中的悲傷。

    不管是當時還是後世,都有很多人指責李陵沒有殉國,辜負了朝廷的恩義。李陵在《答蘇武書》中明確說道:漢朝對大臣有什麼恩義,蕭何、樊噲這樣的功臣曾被鎖拿;韓信、彭越被剁成了肉醬;晁錯被鬧市腰斬,更別說其他的人了!而蘇武你呢,被匈奴囚禁了將近二十年守節不辱,結果等你回去的時候老母親已經去世了,妻子也改嫁了,大漢僅僅封你做個典屬國的小官,他們對得起功臣嗎?

    陵雖孤恩,漢亦負德。我雖然愧對大漢的恩情,但大漢也對我留下了永久的傷害。以後只能是各自天涯了。

    後來漢昭帝繼位後,霍光和上官傑等人掌權,他們都是李陵的故交,曾派使者去勸說李陵迴歸,但李陵都拒絕了:我回去了,皇帝還能信任我媽?大丈夫不能建功立業,就老死在蠻荒之地吧,我不可能再對人彎腰低頭了,更何況是受那些刀筆小吏昔人的審訊呢?

    古人都有家國情懷,李陵卻是家破國遠,最終身死異鄉。

  • 6 # 葉飄刀

    漢武帝的做法是正確的

    就李陵個人而言,正如司馬遷所說,他並非真心投靠,而是戰至力盡,不得不降。

    但對漢武帝而言,雖然李陵是個人遭遇值得同情,但漢武帝的處理同樣無可厚非。

    原因也很簡單,漢武帝作為一個帝王,他看問題的角度和普通人看問題的角度是不同的。

    當時的背景是,漢朝與匈奴正在展開全面的戰爭,在這個情況下,漢武帝掌控的是整個戰爭的大局。

    李陵投敵,確實是“情有可原”。然而如果漢武帝不重處李陵,那麼難保在這場決定漢匈之間大戰中,不會出現第二個、第三個李陵,他們都會出現“情有可原”。

    所以不管李陵的原因是什麼,他投敵是實,在整個戰爭的大局中,漢武帝絕對需要重處,以儆效尤,這樣雖然犧牲了一個李陵,但保住了漢朝的大局,為全域性戰爭的勝利打下了基礎。

  • 7 # HuiNanHistory

    李陵是個可憐人。

    他對漢武帝已經是最大程度的盡忠了。但是,漢武帝是一點退路都不給他留,所以他終身不再回漢朝。

    李陵一生,最被詬病的是投降匈奴。

    但是,在投降匈奴之前,他已經為漢朝奮戰到最後一刻了。李陵曾經說過,如果再有數十支箭,他們就能突圍逃脫了。

    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司馬遷才在朝堂上為李陵辯護。

    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蹂戎馬之地,抑數萬之師,虜救死扶傷不暇,悉舉引弓之民共攻圍之。

    轉鬥千里,矢盡道窮,士張空拳,冒白刃,北首爭死敵,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將不過也。

    就算是一時戰敗了,也不能否認他的這些壯舉。

    就算他沒有自盡殉國,你也可以在日後把他找回來繼續報銷漢朝。李陵的投降是身不由己的。

    在蘇武回國前,他與李陵的交談表明:李陵確實抱著再回漢朝,為漢武帝效力的意思。

    但是,這一切都被好大喜功的漢武帝粉碎了。

    漢武帝希望李陵戰死殉國,可是你作為最高決策者,怎麼不滾蛋下臺呢?

    漢朝的江山社稷,不是你君王打下來的。

    而是一名名將士,在前線浴血奮戰得來的。將士們的成功,被歸功於皇帝的英明;而如果皇帝決策有誤、備戰不足,責任憑什麼都甩給將士呢?

    李陵的家人,都被漢武帝殺乾淨了。

    李陵曾表示:如果漢武帝沒有殺他的家人,他確實有效仿曹劌劫盟於柯邑之意,會為漢朝戴罪立功的。但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丈夫不能再辱。這是漢武帝的失職。

  • 8 # 晚亭與落霞同暉

    造成這場悲劇的始作俑者就是漢武帝。唐朝王勃在《滕王閣序》中有一段名言:時運不濟,命運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暗喻在漢武帝時李廣、李陵祖孫兩人因命運不濟留給後人的遺憾。時運或稱命運是客觀存在的。命為常數,運為變數,不同時期的組合才有了人生的千變萬化。但時和運的長久不濟且發生在李廣、李陵身上,真可謂倒黴透了。

    李廣,武帝時名將,人稱飛將軍。但在漢武帝時以軍功封賞時期,他三次本有建功立業的機會,卻一一錯過,甚至一次被俘,憑機智逃脫。終生未封侯,卻留下了"李廣難封"的成語。

    他的孫子李陵,似手時運更差。首次率五千漢軍北擊匈奴,卻因誤報,遇上了十萬匈奴強敵,以至受傷被俘。詐降了匈奴,未料訊息傳到漢庭,武帝大怒,不分青紅皂白,殺了他全家。絕了李陵後路,被迫真正降敵。

    在民族氣節、大義和個人生死選擇上,李陵是有問題的,這在他和持重守節十九年的蘇軾多次交淡中,即有對朝廷的妄殺不滿,也流露出了悔意。一失足成千古恨或許是李陵的終生悲劇!

    李廣終生未封侯,絲毫不影響後人對他的敬仰!但其孫李陵的投敵,縱有萬般無奈,是不能被人原諒的。

    千餘年後的北宋名將楊業戰至最後一人,不想落得李陵下場,以死明志,撞死在李陵碑前,才有了忠烈一門楊家將,千年傳頌!

  • 9 # HK君

    一.李陵投降匈奴

    我的看法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做出了正確的選擇。這是歷史的選擇,沒有人能改變,不管漢武帝活著的時候多麼獨裁、霸道,但是歷史車輪的軌跡不是以漢武帝這些封建統治者的意志為轉移的。

    五千弓弩手對戰3萬匈奴兵(一說八萬匈奴兵),李陵的部隊彈盡糧絕,本來匈奴人打算撤兵,只是李陵的一位下屬投降了匈奴,告密,匈奴人才知道李陵的部隊箭矢都用光了,所以才再次包圍,並最終俘獲了李陵,這時候李陵如果繼續做無效的抵抗是沒沒有任何意義的,他的下屬之前都已經投敵了,現在剩下的將士已經沒有多少抵抗意志了,投降匈奴無意是最正確的選擇。不投降意味著自己和手下5000將士將會做無謂的犧牲。

    李陵(前134—前74年)對漢朝已經盡忠了,但漢朝對那些為國家利益捐軀的武將們又有怎樣的封賞呢?

    相比較而言,匈奴人就很重視李陵,這讓我們可以比較一下匈奴單于和漢武帝二人的胸襟,無意匈奴單于的胸襟要比漢武帝寬廣太多。

    漢朝這邊對於李陵,是夷其三族,致使李陵徹底與漢朝斷絕關係。而匈奴單于那邊,則是把公主嫁給李陵,還被且鞮侯單于封為堅昆國王,做了右校王。

    漢朝會這樣對待李陵嗎?

    漢朝會這樣重視一個從敵國投降的將領嗎?

    漢昭帝即位後,李陵少時同僚霍光、上官桀當政,派人勸李陵回國,李陵"恐再辱",拒絕回大漢,遂於前74年老死匈奴。

    二、制衡漢武帝

    李陵投降匈奴,是身不由己,就連司馬遷都在朝堂上為李陵辯護,可見歷史是站在李陵這邊的,自古如此。

    漢武帝執政的中、後期獨斷專行,漢朝差一點毀在他手裡。他晚年也只是公佈了一份《罪己詔》,卻也沒有下臺,讓位啊,你自己不稱職,還強迫別人對你效忠,你有什麼權力這樣做?

    漢朝的江山也不是漢武帝打下來的,而且漢高祖對於打下江山的功臣也是大肆屠殺,武將的命運就是這樣的結局?李陵的爺爺李廣一生難封,李陵家族能為漢朝做出這樣的貢獻實屬難得。

    漢朝是家天下,武將為什麼要為你漢朝自盡殉國?

    再說,李陵投降匈奴,最合理的做法,也許是透過李陵來緩和匈奴與漢朝的關係,歷史一再表明,中原的農耕民族是消滅不了漠北的遊牧民族!

    在北海牧羊的蘇武回國前,蘇武與李陵交談過,李陵確實曾經還想回漢朝,為漢武帝效力的意思。但是,這一切都被好大喜功的漢武帝粉碎了——因為漢武帝殺了李陵全家。

    其實有匈奴存在對於制衡漢武帝這樣的霸主是非常好的,沒有匈奴單于,像漢武帝這樣的人,漢朝體制是制約不了他的,唯有匈奴人的軍隊才能制衡漢武帝自我膨脹的內心。

    帝制是中華文化的毒瘤,將中華民族拖延了2000多年不得進步,外在的強大軍事存在才是制衡帝制的良藥之一!

  • 10 # 暴躁網民線上懟人

    正確

    不說李陵,說說另外一個人,更加容易理解,這個人名叫蘇建。

    元朔六年蘇建為右將軍,從衛青擊匈奴。蘇建與前將軍趙信合為一軍,三千多騎兵遇匈奴單于的兵馬,交戰一天,所剩無幾。

    趙信原是匈奴人,投降西漢後受封翕侯,見匈奴誘降,於是帶著剩餘的近八百騎兵,跑到匈奴單于那裡投降。

    蘇建的軍隊全部損失,隻身一人逃回,來到衛青那裡。衛青將蘇建關押起來,送往漢武帝巡行所在之地。蘇建出錢贖罪,才被免除他的死罪,廢為平民。

    蘇建不忠心嗎?蘇建能力不足嗎?只不過是時運不濟罷了。可是最終還是要靠錢來買命,是漢武帝做錯了嗎?我認為並不是。

    蘇建很忠心,能力也有,但是對古人來說,兵敗沒有力戰而死就是一種過錯,是沒有踐行忠孝節義的表現。

    項羽沒有單人過烏江,其實就是這麼個道理。

    不要用現代人的觀念去衡量古代人,這是不對的。

    還有,蘇建有個兒子,名字叫蘇武,就是北海牧羊的那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沒有郭德綱,相聲還會發展成現在這樣嗎?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