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鄂西小龍哥
-
2 # 韋老道
種植大蔥的時間不同,採收的時間也有差別。要是在秋季進行種植的話,一般是到來年的5月份才能採收。要是在春季種植的話,需要等到10月份左右採收。
-
3 # 少陽和大夫
大蔥在中國的家庭基本每天都會吃,其實種植大蔥是有兩個時間段的,春季種植都是每年的開春3月份,這個時候春暖花開,萬物復甦,是種植大蔥的好時節。還有就是秋季種植,一般是9月份到10月份之間,也就是現在。我們這是河南,一般都是在市場買的蔥苗,隨時可以吃。
-
4 # 貴州滴仙丹
1、大蔥秋延遲種植
種植戶可以在5月中下旬露地育苗,7月下旬至8月上旬大蔥進行定植。
大蔥秋延遲種植要採用6米寬中拱棚或3米寬小拱棚設施進行秋延遲栽培種植,大蔥在11、12月份收穫。
大蔥秋延遲種植模式重點解決了大蔥低溫生長慢和大蔥綠葉防凍保鮮的難題,實現了大蔥保鮮,並延長大蔥供貨期。
2、大蔥越冬種植
種植戶要在10月底進行大蔥育苗,以小拱棚覆蓋草苫作為大蔥育苗設施,第二年1月下旬對大蔥進行定植,採用大拱棚兩膜一苫覆蓋設施進行越冬種植,4、5月份收穫。
大蔥越冬種植模式重點解決了大蔥越冬低溫時期的正常生長,及大蔥越冬防春化抽薹開花的難題,在春季4、5月份,種植戶就能生產出優質的保鮮大蔥。
3、 大蔥越夏種植
種植戶要在1月底至2月上中旬育苗,以風障加陽畦作為大蔥育苗設施,4月下旬種植戶開始定植大蔥,採用遮陽網覆蓋進行越夏種植,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大蔥就可以收穫。
大蔥越夏種植模式解決了大蔥夏季生長困難、大蔥假莖鬆軟的技術難題,實現了髙溫季節生產出優質大蔥。
擴充套件資料:
栽培技術:
1、定植
定植期:蔥的定植期要求不嚴,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均可定植。
精細整地,施足基肥
選擇地勢高燥,土層深厚,排灌方便,地力肥沃的地塊栽培。翻地前每畝撒施或定植前溝施4000公斤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在農家肥中要事先摻入15公斤尿素,20公斤過磷酸鈣或20公斤複合肥、然後深翻耙平,開溝作壟。
嚴格選苗,及早定植
起苗前兩天澆一次水,保證起苗時乾溼適宜,起苗時要剔除病、殘苗,將壯苗分級定植。
合理定植
行距為80釐米,株距3-4釐米,每畝栽植2-3萬株為宜。
定植方法
一般採用排蔥和插蔥法。排蔥適宜短白蔥,插蔥適合長白蔥栽植。栽植深度要掌握上齊下不齊的原則,即蔥苗心葉要距溝面以上7-10釐米為宜。
2、田間管理:
灌水
一般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緩苗越夏期。無論哪種方法定植都必須澆足定植水,然後在大約20天的緩苗期間,水分上要寧幹勿澇,防止爛根。第二階段是發葉盛期,8月中旬以上,根下恢復進入葉發盛期,視苗情澆小水。第三階段是大蔥旺盛生長及蔥白形成期;是水分管理的關鍵時期,要掌握勤澆,重澆的原則。第四階段是蔥白生長後期,10月下旬以後,應逐漸減少灌水。
追肥
一般需進行三次追肥,第一次在8月上旬緩苗後進入發葉盛期前進行,每畝追尿素5-10公斤;第二次在8月下旬進行,此時正值發葉盛期,每畝施尿素5-10公斤,硫酸鉀15-20公斤。第三次在9月上旬進行,每畝追尿素5-10公斤。如肥力較高,第二、三次追肥可不進行。
培土軟化
培土有軟化蔥白和防止倒伏的作用。必須在蔥白形成期分次進行,分別在8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上旬進行,培土深度第一、二次各為15釐米,一般第二次培土後平溝,第三次培土為7.5釐米左右,將行間土培到定植行上,使原先的壟變成溝,原先的溝變成壟。
-
5 # 鄉野村哥m
大蔥種植季節有以下幾種,秋季種植,一般在7-8月份種植,11-12月份採收。
春季種植,10月對大蔥進行育苗,來年1月對蔥苗就行定植,這樣種出來的4-5月採收。
夏季種植,2月進行育苗,5月初進行移栽,8-9月份可以採收。
每個地方的氣溫不同,大家要因地制宜,要選擇最適合當地情況的種植採收時間。
-
6 # 攀盛果匯
大蔥是忌連作的蔬菜,育苗地也忌連作。苗地要選擇前茬非蔥蒜類作物的高坑地,切忌選擇荒草地。
早熟品種3月10~25日播種,中晚熟品種3月底至4月10日播種。播種前土壤墒情不足,可以先澆水。一般採用均勻撒播,撒籽後,在畦面上輕輕澆水,澆水後覆細乾土0.5cm厚,覆土後不能澆水,以防止土壤板結,然後覆蓋地膜,並搭小拱棚,以利於增溫、保溼及防止雨水造成土壤板結,但要防止高溫燒苗。
大蔥適於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的壤土中生長。砂壤土便於插蔥、鬆土和培土,通氣性良好,易獲得高產。
施肥方法
大蔥移栽定植前,40%的氮、鉀肥及全部磷肥混勻作基肥全層撒施,深翻入土。餘下的60%的氮、鉀肥作追肥,結合培土於9月中旬和10月中下旬分2次追施。
-
7 # 鴿子爸
我自己種植過大蔥,一般大蔥三月到十二月移栽蔥苗成活率高,死苗少緩苗期短,生長髮育快。你可以在五月份種植,七月到八月開始定植,大蔥一般都是十一月二十月收穫,要是大棚裡的大蔥個人沒種過也不知道怎麼種植,種植大蔥也是辛苦活,賺的是辛苦錢。
-
8 # 一線農特
大蔥生長期在8月下旬到10月下旬,日夜溫差較大是大蔥生長的有利時期。
要想種好大蔥,就必須注重田間管理。間苗一般分兩次進行,同時要根據具體的播種方法採取不同標準的幼苗。撒播的標準是秋播苗第一次是在第二年澆過返青水後的緩苗期進行,苗距保持在2~3釐米;第二次是在苗高20釐米左右,保持苗距6~7釐米左右。中耕除草要結合間苗來進行,隨時清除雜草。在每次澆水後或者雨後都要儘量中耕,保持水量充足,破除地面板結。
大蔥的子葉出土形式特殊。屬於拱形出土,拱土面積大,分散拱土力量,加上種子小,且根系淺,吸水能力弱。應該加強苗期水肥管理,保持土壤溼潤才能保證秧苗正常出土。
所以一般大蔥是春種秋收,春種冬收。
-
9 # 小波打野520
一、大蔥籽什麼時候種?什麼時候收?
1、秋季種植時間:***年秋季9月上旬播種,以幼苗越冬,第二年夏季5月上中旬定植,冬前收穫,窖藏或露地越冬,第三年春季抽籤開花,復季採收種子。定植時的秧苗可於5月上旬至6月下旬作為小蔥上市;也可在立夏前後採用平畦叢栽(撮撮蔥)或縮小行株距栽成溝蔥作為秋蔥供應,或越冬後作為早春羊角蔥供應。
2、春季種植時間:早春上壤解凍以後播種,炎夏來臨前作為小蔥供應,或定植後當年收穫作為幹蔥或溝蔥供應。亦可越冬作為羊角蔥或作為留種的種株。
3、夏季種植時間:多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播種,故又稱伏蔥。當年越冬時植株較大。易完成春化過程,翌春萌發早而且很快抽薹開花。一般接羊角蔥之後上市。...[檢視詳細]
· 大蔥什麼時間播種?大蔥什麼時候收穫?
大蔥什麼時間播種?大蔥什麼時候收穫?
要想大蔥產量高,掌握大蔥種植時間是關鍵。北方大蔥傳統種植方式一般有兩種:秋末育苗,次年5―6月定植或早春育苗,兩種方式收穫季節一般都為7―10月,加以貯藏後延遲至春節上市。
大蔥什麼時間播種?大蔥什麼時候收穫?
育苗、定植、收穫適宜時期的確定以自然界溫度的變化為依據。育苗分為秋季育苗和春季育苗兩種方式。秋季育苗根據各地區的緯度不同,在北緯46°~36°地區,播種由8月下旬至9月下旬;春季育苗播種期為3月中、下旬,只適於北緯34°~40°地區。春季育苗在早春土壤化凍土5釐米深時即可進行。定植期***早為5月上旬,***遲為7月上旬。收穫期***早10月上旬,***遲11月中旬。
大蔥是蔥的一種,中國北方大蔥產區多育苗移栽,黃河中下游主產區多為秋季播種,但要嚴格控制冬前幼苗不超過3個葉,黃河以南多為春播,當地溫達到7℃時應抓緊播種,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大蔥的種植時間吧!
大蔥的種植條件...[檢視詳細]
· 大蔥什麼時候種植合適產量高?一般幾月份收穫?
大蔥什麼時候種植合適產量高?一般幾月份收穫?
大蔥是我們生活中做菜的調味菜,市場廣闊許多人種植。很多人就會關注什麼時候種蔥的問題,其實什麼時候種蔥是根據當地的氣溫條件所決定的,今天就給大家談一下,種植戶在不同的季節應該怎樣去種植大蔥,季節不同種植大蔥方法不一樣,收穫時間也不一樣。
大蔥的特性是大蔥對溫度適應性廣,大蔥幼苗可以越冬,炎夏也不會休眠,大蔥不論大小,隨時可以收穫上市銷售,種植戶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大蔥。
目前大蔥主要種植茬次有:
冬用大蔥種植、大蔥秋延遲種植、大蔥越冬種植、大蔥越夏種植等。大蔥不同的種植季節對大蔥的商品性是完全不同的。
(1) 冬用大蔥種植
· 冬儲大蔥最佳收穫期確定辦法
冬儲大蔥最佳收穫期確定辦法
冬儲大蔥最佳收穫期具體在什麼時候,收穫的過早或者過晚會有什麼分別嗎?很多人都想知道關於這些方面的問題應該怎麼解決,以下辦法供大家參考。
大蔥最佳收穫期可以根據市場的需求,隨時即可收穫並上市。華北地區9-10月份以鮮蔥上市,鮮蔥的葉綠質嫩,含水量大,只能即購即食,不能長久貯存。供越冬貯藏上市的大蔥最佳收穫期要儘量延遲。收穫得過早,天氣未轉涼溫度太高不易貯藏;而且心葉還在生長,蔥白未充分長成,產量低。收穫過晚,蔥白易失水而鬆軟,影響產量和品質;特別是土壤結凍,不但不便於收刨,收刨後還會因凍而腐爛。
冬儲大蔥最佳收穫期是在土地即將封凍前,氣溫下降至8-12℃,大蔥地上部分生長明顯停滯,產品已長足,管狀葉內水分減少,葉肉變薄下垂時,應及時搶收。
大蔥收穫時需要注意的幾點:大蔥收穫一般用窄深刨。收穫時注意勿損傷假莖、拉斷莖盤或斷根面降低商品質量。大蔥收穫後,要將泥土抖淨,攤放在地內,2-3行鋪成一排,原地晾半天,後把根部放齊,每5-10千克一捆,用稻草在大蔥中部捆2-3道,貯藏或運輸。收穫時避開早晨霜凍或低溫上凍時間,應在解凍後再收穫,以減少葉片硬脆時收穫的損傷。
-
10 # 長白山老頭
不同的季節應該怎樣去種植大蔥,季節不同種植大蔥方法不一樣,收穫時間也不一樣。
大蔥的特性是大蔥對溫度適應性廣,大蔥幼苗可以越冬,炎夏也不會休眠,大蔥不論大小,隨時可以收穫上市銷售,種植戶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大蔥。
目前大蔥主要種植茬次有:
冬用大蔥種植、大蔥秋延遲種植、大蔥越冬種植、大蔥越夏種植等。大蔥不同的種植季節對大蔥的商品性是完全不同的。
(1) 冬用大蔥種植
冬用大蔥種植簡稱冬蔥種植,種植戶要在秋季大蔥播種育苗(在北方地區是10月初播種),南方溫暖地區也可以採用大蔥春播,由於氣候變暖,現在很多北方地區也實行春季育苗。大蔥入冬後收穫、貯藏、供應。
這種大蔥種植模式的大蔥產量高,大蔥品質好,經貯藏後大蔥可供應整個冬季。
(2) 大蔥秋延遲種植
種植戶可以在5月中下旬露地育苗,7月下旬至8月上旬大蔥進行定植。
大蔥秋延遲種植要採用6米寬中拱棚或3米寬小拱棚設施進行秋延遲栽培種植,大蔥在11、12月份收穫。
大蔥秋延遲種植模式重點解決了大蔥低溫生長慢和大蔥綠葉防凍保鮮的難題,實現了大蔥保鮮,並延長大蔥供貨期。
(3) 大蔥越冬種植
種植戶要在10月底進行大蔥育苗,以小拱棚覆蓋草苫作為大蔥育苗設施,第二年1月下旬對大蔥進行定植,採用大拱棚兩膜一苫覆蓋設施進行越冬種植,4、5月份收穫。
大蔥越冬種植模式重點解決了大蔥越冬低溫時期的正常生長,及大蔥越冬防春化抽薹開花的難題,在春季4?5月份,種植戶就能生產出優質的保鮮大蔥。
(4) 大蔥越夏種植
種植戶要在1月底至2月上中旬育苗,以風障加陽畦作為大蔥育苗設施,4月下旬種植戶開始定植大蔥,採用遮陽網覆蓋進行越夏種植,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大蔥就可以收穫。
大蔥越夏種植模式解決了大蔥夏季生長困難、大蔥假莖鬆軟的技術難題,實現了髙溫季節生產出優質大蔥。
大蔥栽培技術要點
1、育苗
大蔥每畝種量為2—4千克,播前可浸種催芽,播後覆土2釐米左右。從播種到出土需床面溼潤,根據土壤墒情,澆1—2次水,水量不易過多,以免幼苗徒長。幼苗越冬前澆1次封凍水,一畝地可施40千克“肥優特”廣譜性微生物複合肥或1—2公斤“肥優特”菌劑與其它化肥摻勻施入土壤,保證蔥苗對養分的需求,壯根,防止病蟲害發生,確保幼苗安全越冬。返青後澆1次返青水,進入生長盛期,結合澆水,追施“肥優特”廣譜型微生物肥2—3次,並進行除草間苗。“肥優特”營養全面,疏鬆土壤,降低病害發生率,防止徒長,有利於幼苗健康生長,是培育壯苗的首選肥料。
2、定植
定植時期根據品種和當地氣候而定,可與小麥、大麥、春甘藍等農作物輪作,大蔥最初定植在溝裡,溝距根據蔥白的長度而定。蔥苗在溝內擺好後,撒施“肥優特”廣譜型肥料,然後覆土,利於緩苗。
3、田間管理
(1)澆水和中耕
天氣不十分乾旱,一般不宜澆水,應加強中耕除草,疏鬆表土,蓄水保墒,促進根系發育。大雨排水,防止爛根、黃葉和死苗。立秋以後,澆水輕澆,早晚澆,以後隨著植株的省長可逐漸增加澆水次數,收穫前一週停止澆水。
(2)追肥
一般在立秋後開始,結合灌水培土進行。每畝可追施“肥優特”廣譜型微生物肥20千克。“肥優特”中含有2億/克有益活菌,有益菌有及強的固氮、解磷、解鉀、解微等功能,提高土壤肥力,養分齊全,供根系吸收利用,同時能夠破除土壤板結,提高通氣性,提高保水、保肥能力。
4、收穫
品種不同,地域氣候不同,收穫時間也不同。一般當外葉生長基本停止,葉色變黃綠,在土壤封凍前15—20天為大蔥收穫適期。
蔥類蔬菜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1.蔥類霜黴病
霜黴病是大蔥、圓蔥的重要病害,主要侵害農作物的葉和花梗,在黃綠色的病斑上生一層白色的黴狀物,受感染後產生黑色黴。發病最適溫度是15℃,連陰多雨的天氣,病害發生較重。
防治霜黴病的主要措施:
第一:要與非蔥蒜類農作物實行2~3年的輪作;
第二:在不影響農作物生長的前提下,儘量降低田間溼度,增強農作物長勢,提高抗病力;
第三,化學防治。當農作物發病初期就開始噴農藥保護,常用的農藥劑有:72%杜邦克露可溼性粉劑800倍液農藥、70%乙磷鋁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77%可殺得(101)微粉粒8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 1∶1∶200倍的波爾多液。為了提高農藥液的黏性,可混加洗衣粉500倍液。每隔7~10天連噴農藥3~4遍;如遇雨天,要縮短噴農藥的時間。
2.蔥類鏽病
病葉上會生出黃色小點,感染後變黑褐色小點。喜低溫高溼,秋兩季連陰多雨、氣溫較低時,發病嚴重。
防治鏽病的主要措施:
第一:提高土壤肥力,多施磷鉀肥,增強農作物的抗病能力;
第二,發病重的田塊,應提前收穫;
第三,發病初期就開始農藥防治。常用的農藥劑有:20%粉鏽寧(三唑酮)1800倍液、12.5%特普唑(烯唑醇)可溼性粉劑3000倍液。每隔10天連續噴2~3遍農藥。
3.蔥類紫斑病
主要侵害農作物的葉子和花梗,導致軟腐、皺縮。
防治蔥類紫斑病的主要措施:
在田間管理上,應注意的問題與以上兩種病害相同,但防治所使用的農藥不同。
大蔥是一種喜肥的植物,尤其是對於氮元素需求量比較大,所以大家在種植大蔥的時候一定要了解大蔥的生長習性和特點
-
11 # 綠色悍衛者
農村顏語云:七月茐,八月蒜七月中旬劍八月中旬較好,九十月苗出齊後除草微施淡肥待苗壯大後在十一月中旬澆透封凍水,來年開春解凍後補水補肥,四月底到五月底即可採收。
-
12 # 蠔大叔
大蔥一般在夏、秋、冬三季進行種植,夏大蔥通常在1至2月進行育苗,秋大蒜通常在5月中下旬進行育苗,冬大蔥在10月初進行育苗,當苗種達到一定標準後再進行定植。山東、河南、晉南、陝西、和冀中南地區多在秋分時節播種。遼南、冀北在白露節播。黑龍江、內蒙古、吉林多在處暑--白露間播種。
-
13 # 冀東英姐
你好,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我們這裡是華北地區,大蔥一般都是秋季種植,在我們這個地方都是9月下旬下籽,整畦播種。下種,澆透水,略微用點底肥,不用太多,太多會燒苗的,一般一週就能出苗了,後期不用太管,上凍前在澆透水一次,蔥苗不怕凍的,一般不用太管都能安全過冬。
來年春天一般很早就反青的,春天的時候晚上溫度到零上5度以後就可以澆反青水了,蔥苗長到五公分可以在施點追施肥,給它增加養分,就等著長大就行了。
在就是等著移栽,我們這裡一般都是在六月份移栽,也就是麥收前後,早蔥也有五月低就開始栽了,不過早栽也要早收,蔥也是有生長期的,我們都是晚點移栽,六月份栽,移栽是起壟栽植,壟打的大點,因為後期還要培土,讓蔥白更長,移栽成活要追肥,澆透水,後期管理也很重要的,到寒露以後,霜降前就要出了,不出的話,蔥的水分就會流失很多,冬天風一抽,大蔥就沒什麼了,很小的一根了,希望幫到你。
-
14 # 雲南小冰
大蔥是一種適應性強的蔬菜作物,分別可以在秋季9月上旬、春季2至3月、夏季7月下旬至8月上旬進行播種。一、大蔥秋季種植; 第一年秋季9月上旬播種,以幼苗越冬;第二年夏季5月上中旬定植,冬前收穫,窖藏或露地越冬; 第三年春季抽籤開花,復季採收種子。定植時的秧苗可於5月上旬至6月下旬作為小蔥上市;也可在立夏前後採用平畦叢栽(撮撮蔥)或縮小行株距栽成溝蔥作為秋蔥供應,或越冬後作為早春羊角蔥供應。 二、大蔥春季種植; 早春上壤解凍以後播種,炎夏來臨前作為小蔥供應,或定植後當年收穫作為幹蔥或溝蔥供應.亦可越冬作為羊角蔥或作為留種的種株。 二,大蔥夏季種植; 多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播種,故又稱伏蔥。當年越冬時植株較大.易完成春化過程,翌春萌發早而且很快抽薹開花。一般接羊角蔥之後上市。 如果是移栽,移栽時間要求比較寬泛一些,整個春季都可以,夏季天太熱,成活率就要打折扣。 如果是以種子播種育苗,就要到二十四節氣的白露前後才行,早了蔥苗春季容易出苔(蔥出苔以後先前的苗就會死亡,從根盤上重新發芽生長,就等於前幾個月白忙活了),晚了冬前的生長時間短,很難形成壯苗。
三,分櫱苗株高30-40㎝時,即可採收上市銷售
-
15 # 最普通不過了
大蔥幾月份種植,幾月收?
蔥具有耐旱不耐澇的生長特點,蔥是不耐陰、也不喜強光作物。
一、春種秋收或冬收
秋收3~4 份月育苗,5~6份 月定植,10~12 份月收穫。冬收3~5 份月育苗,6~7 份月定植,12 份月至第二年的 1份月收穫,
春後,大蔥開始返青,注意大蔥澆水不宜過早,因為今年春天氣溫低,光照不足造成地溫低,避免低溫影響幼苗早發,所以應加強水肥的管理,具體講有以下兩點:一是水肥的合理運用,原則是小水帶大肥,也就是說澆水量要小,肥量要大,選肥一定不能只用碳酸氫銨等氮肥,要選用氮鉀肥,最好用蔥蒜專用肥,畝用量為20-30斤,連用2-3次。二是加強葉面肥的合理運用,應選用高氮高鉀葉面肥和海藻精葉面肥,一季用3-4次即可。
管理上要注意:
1、待蔥總花苞似開未開時摘除,以促進兒芽發育和生長。
2、根據氣候做到3月下旬左右澆返青水,一定澆透。
3、4月中旬苗高15釐米間苗,移栽後及時噴施新高脂膜,防病菌侵染以提高成活率,如出現淺綠色或黃尖,畝追20-30斤尿素或複合肥2至3次。
4、挖中型溝移栽的大蔥,必須培土1-2次,這樣可增長蔥白10釐米左右。
三、夏秋種春收
5~9 份月育苗,9~11 份月定植,翌年 5~7 份月收穫。
季育苗時,處於高溫多雨季節,管理的關鍵是做好三防:一防病蟲害。二防草害,播種後出苗前,每畝用33%的除草通100毫升+新高脂膜噴灑土壤表面,殺菌消毒,封閉土壤,並人工拔草2~3次,徹底消滅雜草。三防水漬,苗床要做到旱能澆、澇能排,苗床內不可積水。
2移栽
大蔥移栽前要施足底肥,每畝施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6000公斤、磷肥30公斤、氮磷鉀複合肥50公斤,底肥總量的1/3撒施,2/3集中溝施。移栽時要將秧苗分級,大、小苗不能混栽。若青蔥上市可適當密植,行距60~70釐米,株距3~4釐米;若成蔥上市,則行距80釐米,株距5釐米。移栽後要及時中耕鬆土,平壟,破除板結,促進大蔥根系生長。結合澆水追施氮磷鉀複合肥,每畝追施30公斤。視大蔥秧苗生長情況及時培土,促進蔥白形成。
3重茬地土壤處理技術
大蔥不宜重茬種植,否則嚴重影響產量,如果重茬種植,必須對土壤進行處理。
(1)增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和磷鉀肥,補充大蔥生長所需的微量元素,如硫、鋅、鈣、鎂、鐵,促使大蔥健壯生長,提高抗病能力。
(2)用新高脂膜對土壤進行殺菌淨化。
四、冬種春夏收
一般 9~10 份月育苗,11~12 份月定植,翌年 5~7 份月收穫。
1、立秋以後,氣溫逐漸降低,根系吸收功能轉入旺盛期,進入了發葉盛期,對水肥的需要增加,在立秋至白露期間,澆水的原則是“輕澆、早晚澆”,結合澆水追施“攻葉肥”,和蔬菜壯莖靈以促進葉部快速發育。
2、白露以後,天氣涼爽,晝夜溫差加大,大蔥進入了蔥白形成時期,也是肥水管理的關鍵時期,在白露至秋分,追肥以速效性氮肥為主,以尿素為好,並結合噴施新高脂膜提高肥效。澆水的原則是“勤澆、重澆”,經常保持土壤溼潤,以滿足蔥白的生長需要。
3、霜降以後,天氣日益變涼,葉身生長日趨緩慢,葉面水分蒸騰減少,應逐漸減少澆水,收穫前7~8天應停止澆水,以提高大蔥的耐貯性。
五、特殊地塊的品種選擇
雨水大、重茬地塊,要選擇耐雨水、耐重茬的品種,如普威明星、宇都大蔥、明星三號、明星四號等品種。
要想達到高產和有好的收入,還是需配合科學的管理和後期的運輸、銷路等,培育壯苗、深耕土壤、合理施肥、合理密植、機械培土、採收運銷等。
回覆列表
1、大蔥秋延遲種植
種植戶可以在5月中下旬露地育苗,7月下旬至8月上旬大蔥進行定植。
大蔥秋延遲種植要採用6米寬中拱棚或3米寬小拱棚設施進行秋延遲栽培種植,大蔥在11、12月份收穫。
大蔥秋延遲種植模式重點解決了大蔥低溫生長慢和大蔥綠葉防凍保鮮的難題,實現了大蔥保鮮,並延長大蔥供貨期。
2、大蔥越冬種植
種植戶要在10月底進行大蔥育苗,以小拱棚覆蓋草苫作為大蔥育苗設施,第二年1月下旬對大蔥進行定植,採用大拱棚兩膜一苫覆蓋設施進行越冬種植,4、5月份收穫。
大蔥越冬種植模式重點解決了大蔥越冬低溫時期的正常生長,及大蔥越冬防春化抽薹開花的難題,在春季4、5月份,種植戶就能生產出優質的保鮮大蔥。
3、 大蔥越夏種植
種植戶要在1月底至2月上中旬育苗,以風障加陽畦作為大蔥育苗設施,4月下旬種植戶開始定植大蔥,採用遮陽網覆蓋進行越夏種植,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大蔥就可以收穫。
大蔥越夏種植模式解決了大蔥夏季生長困難、大蔥假莖鬆軟的技術難題,實現了髙溫季節生產出優質大蔥。
擴充套件資料:
栽培技術:
1、定植
定植期:蔥的定植期要求不嚴,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均可定植。
精細整地,施足基肥
選擇地勢高燥,土層深厚,排灌方便,地力肥沃的地塊栽培。翻地前每畝撒施或定植前溝施4000公斤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在農家肥中要事先摻入15公斤尿素,20公斤過磷酸鈣或20公斤複合肥、然後深翻耙平,開溝作壟。
嚴格選苗,及早定植
起苗前兩天澆一次水,保證起苗時乾溼適宜,起苗時要剔除病、殘苗,將壯苗分級定植。
合理定植
行距為80釐米,株距3-4釐米,每畝栽植2-3萬株為宜。
定植方法
一般採用排蔥和插蔥法。排蔥適宜短白蔥,插蔥適合長白蔥栽植。栽植深度要掌握上齊下不齊的原則,即蔥苗心葉要距溝面以上7-10釐米為宜。
2、田間管理:
灌水
一般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緩苗越夏期。無論哪種方法定植都必須澆足定植水,然後在大約20天的緩苗期間,水分上要寧幹勿澇,防止爛根。第二階段是發葉盛期,8月中旬以上,根下恢復進入葉發盛期,視苗情澆小水。第三階段是大蔥旺盛生長及蔥白形成期;是水分管理的關鍵時期,要掌握勤澆,重澆的原則。第四階段是蔥白生長後期,10月下旬以後,應逐漸減少灌水。
追肥
一般需進行三次追肥,第一次在8月上旬緩苗後進入發葉盛期前進行,每畝追尿素5-10公斤;第二次在8月下旬進行,此時正值發葉盛期,每畝施尿素5-10公斤,硫酸鉀15-20公斤。第三次在9月上旬進行,每畝追尿素5-10公斤。如肥力較高,第二、三次追肥可不進行。
培土軟化
培土有軟化蔥白和防止倒伏的作用。必須在蔥白形成期分次進行,分別在8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上旬進行,培土深度第一、二次各為15釐米,一般第二次培土後平溝,第三次培土為7.5釐米左右,將行間土培到定植行上,使原先的壟變成溝,原先的溝變成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