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城觀點

    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出自漢景帝之子長沙定王劉發一脈,他雖屬於景帝傳下的遠支旁庶一脈,而且,因武帝“推恩令”對王侯的削弱,至劉秀父親劉欽這一輩官已經不大了,劉欽只是濟陽縣縣令這樣的小官。不過,劉秀卻成了漢朝最傑出皇帝之一,而且,他也是中國古代把“中興”事業搞得最好的皇帝之一。劉秀還被譽為是史上最仁慈的皇帝。

    劉秀隨兄劉縯起兵於王莽新朝之末的戰亂時期,他經歷了長達十二年的統一戰爭,消滅了河北、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勢力,結束軍閥混戰局面,定都洛陽,光復漢室,建立東漢王朝。劉秀勵精圖治,以柔策治國,改革官制,整飭吏治,優待功臣,與民休養生息,恢復發展經濟,大興儒學,從而開創了“光武中興”的東漢盛世。劉秀是歷史上政績最為顯著的帝王之一,他的政治成就和立國治國經驗,是很值得後世重視的。

    司馬光說:“自三代既亡,風化之美,未有若東漢之盛者也。”(《資治通鑑·卷六十八》)毛澤東說:“最有學問、最會打仗、最會用人的皇帝。人常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劉秀是個例外,十年不鳴,一鳴驚人。他在家讀書,安分守己,一旦造反,倒海翻江。轟轟烈烈,白手起家,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毛澤東評點漢名君》,河北黨史網[引用日期2020-04-15])

    光武帝劉秀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帝王,至於他為什麼沒有能像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那樣出名,在歷代傑出帝王中,他的存在感屬於比較低的,這以後再分析,下面,先看看他的政治業績和謀略,就會知曉,他為什麼是傑出的皇帝。

    劉秀(劇照)

    第一,“新朝”末期亂局中,宛城起兵,決戰昆陽

    劉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公元57年3月29日)出生在陳留郡濟陽縣濟陽宮後殿裡,他的出生像古代的一些皇帝一樣,有神秘的傳說。據說,他出生當晚沒有燈火,但卻有赤光照亮整個房間,父親感到很神奇,於是,派人去問占卜人王長孫,王長孫卜卦之後,解釋說:“此為大吉事,不必多說!”而就在劉秀出生的那一年,劉欽屋前的園地上長出了小米苗,之後,長成的三株小米,每株一根莖有九個穗,而且比一般小米要長一二尺。園地的小米鬱鬱蔥蔥,劉欽於是為他的兒子取名為“秀”。(參看《後漢書·光武帝紀》)

    不過,“劉秀”這個好名字在起初卻沒有能為他帶來好運氣,元始三年(3年),他父親劉欽在南頓縣縣令任上去世了,當時劉秀才9歲,他和他的兄妹沒有了父親,生活上很難熬過去,只能寄養在南陽郡蔡陽縣(今湖北棗陽)的叔父劉良家。長大的劉秀成了農民。年少時的劉秀是個很實在的人,他勤於農事,勤勉努力,而他的哥哥劉縯卻與他大不一樣,劉縯熱衷於與俠士交往,他常常取笑劉秀,把劉秀比作劉邦勤快的二哥劉喜,而暗示他自己就是有雄心壯志的劉邦。

    可是,實在而辛勤的劉秀並非平庸之人,他是有大志向的,王莽新朝天鳳年間(14年―19年),劉秀到長安遊學,在長安遊學期間,他有了三個方面的收穫:一是對王莽統治時期的時政有了比較真切的瞭解,而且長了社會見識;二是他開始學習《尚書》等經典,逐漸通曉《尚書》大義,而《尚書》是夏、商、週三代政治經驗的記錄,這為他日後的政治生涯提供了政治管理意識;三是他在太學裡結識了幾個要好的同學,比如,來自同一家鄉的鄧禹,還有,鑽研讖緯之學的強華,以及研習《春秋左傳》的嚴光,這個來自南江的、而且對歷史很熟悉的嚴光對劉秀的影響是比較大的。

    劉秀畫像

    第二,悲痛中韜光養晦,入河北發展壯大,於鄗城稱帝

    西漢後期,到了漢成帝之時,外戚干政已達到了很嚴重的程度,成帝劉驁昏聵懶政,致使太后王政君帶領著王氏一族外戚集團獨攬朝政,而成帝卻專寵於趙氏姐妹,當時被人們稱為是“趙氏亂於內,外家擅於朝”,漢王朝表現了衰敗的嚴重局面。漢成帝病逝,劉欣即位為帝,成了漢哀帝,漢衰帝更是掌控不了朝局,他死後,王政君的侄子王莽徹底地掌控了朝權,皇權明存死亡。王莽先是立了漢平帝,後又將其廢了,改立孺子嬰(劉嬰)為帝。而王莽在朝中地位日升,先是當了“安漢公”(非常狂妄,意為由他來安漢的),之後,又成為“攝皇帝”(成了攝政的“皇帝”了)。王莽對古文化很重視,他要學周公攝政,讓自己扮演著輔佐賢王的角色。其實,他暗藏篡位野心。初始元年(8年),他把面具摘了下來,他將孺子嬰(劉嬰)廢了,讓之成為定安公,他自己正式登基稱帝,建立了所謂的“新朝”,建元“始建國”,西漢王朝宣告滅亡。

    王莽建立新朝之後,前期還算是有一些成就,可是,到了新朝末期,王莽所推行的改革太離譜了:其一,他的新朝政令,名為“改革”,實是盲目崇古,搬了一套老古董,想證明他是效仿周公的,可是,這太不切合實際了,他搞得古不古,新不新,很難推行下去;其二,他所實施的經濟政策可謂是“上下不討好”,既損害了上層世家豪強的利益,又對下層平民肆意盤剝,是民眾很難生存,而且,當時正遇災害天氣,民眾生活苦不堪言;其三,經濟困境引發了社會大動盪,新莽天鳳年間,出現了赤眉、綠林、銅馬等大小農民起義,而大批豪強地主根本利益也受到傷害,他們也開始謀劃著推翻新朝政權。如此一來,便戰亂頻發,天下大亂。

    亂局展開了,王莽新朝政權已經無力遏制住天下亂勢,此時,各種勢力紛紛揭竿而起,明裡暗裡地反抗新朝。這其中,劉氏宗室後裔也很想乘亂恢復漢室政權,而在劉秀這一支屬皇族後裔,雖然屬於漢景帝傳下的遠支旁庶一脈(由景帝與一侍女所生的長沙定王劉發傳下的),但是,他們也是想乘亂成就大業。特別是劉秀的長兄劉縯,他志向遠大,氣度不凡。他的心不在家業上,而在幹大事業上,他傾盡家產,廣交天下豪傑。劉縯乘天下亂勢,和劉家子弟及民間豪傑,乘機起事,謀圖成就大業。

    與劉縯不同,劉秀處事比較低調,思而後行,他謹慎多謀,內斂深沉。當他的長兄劉縯已經在社會和江湖上叱吒風雲的時候,劉秀還一邊忙農事顧家業,一邊觀望著深思著,直到後來,天下亂局已定,王莽新朝統治者已無法收拾殘局時,劉秀才下定決心,舉旗起事。

    時機成熟了,劉秀與李通、李軼等於地皇三年(22年)十月,在宛城起兵,他們亮了很有號召力的起兵旗號——“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立志復興漢室。

    劉秀等於十一月帶著賓客、士兵在從宛城往南陽郡的舂陵趕去的時候,遇到了王莽的軍隊,他們避開敵兵鋒芒,逃到了濟陽縣濟陽宮後殿他們出生的小屋裡。據說,當劉秀到達小屋時,小屋南面光芒萬丈,光芒照亮天上,而走近後,光芒又消失了。據說在漢哀帝初年,有鳳凰飛至濟陽宮,到劉秀他們在濟陽時,濟陽宮還有鳳凰廬,這傳說中的萬丈光芒,或許是暗示著劉秀有稱帝的好運的。

    不久,劉秀、劉縯還有南陽宗室的劉氏子弟們匯聚在南陽郡舂陵,可是,他們這支軍隊非常簡陋,人員由南陽的劉氏宗室和該郡的部分豪傑組成,將少兵弱,武器裝備也很差。據說劉秀在初期打仗時,是騎著牛上陣的,他後來被譽為是“牛背上的開國皇帝”。

    此時,劉氏兄弟和南陽宗親們知道自己力量弱小,於是,他們開始借力發揮,分三個步驟來巧妙借勢:

    一是藉助其他起義軍的力量,共同抗擊新莽軍隊。劉秀兄弟勢單力薄,為了增強實力、壯大聲勢,他們以舂陵兵為基本隊伍,與新市、平林、下江三支綠林軍的主力部伍聯手,組成聯合軍隊,先後在沘水、育陽等地擊敗了新莽軍隊,斬殺了新莽大將甄阜、梁丘疵等人。

    二是擁立當時勢力比較大的劉玄為帝,豎起大旗抗敵。在與綠林義軍聯合時,因為劉秀兄弟的舂陵兵力相對較弱,只好先屈從於綠林軍主力的頭領們。更始元年(23年),綠林義軍擁立西漢宗室劉玄為帝,建元“更始”,劉玄為更始帝。但是,劉縯及南陽劉姓宗室對此心裡一直不服,但迫於當時形勢,也只好暫時借勢於綠林軍的力量,暫用劉玄的帝號了。更始帝封劉縯為大司徒,封劉秀為太常偏將軍。劉玄稱帝,亮出了反新莽的旗號,這對王莽新朝的打擊太大了,王莽坐不住了。

    三是率騎兵夜裡出城,從定陵縣、郾縣借來步、騎兵一萬多人,昆陽決戰殲滅王莽軍主力。

    為了撲滅更始朝的起義軍,王莽立即採取行動,他派遣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尋調集各州郡精兵共四十二萬,號稱百萬大軍,發兵攻向昆陽和宛城一帶,企圖摧毀更始政權。

    王邑、王尋率大軍西出洛陽,南下潁川(今禹縣),並與嚴尤、陳茂等部會合,劉秀所率部隊見敵勢大,由陽關(今禹縣西北)撤至昆陽。此時,有綠林軍首領想撤兵退守荊州。劉秀卻認為,“合兵尚能取勝、分散勢難保全”,他勸說義軍諸將堅守昆陽。新莽軍很快從北面圍住昆陽,劉秀率13騎兵在夜裡出城,趕赴定陵縣、郾縣調集義軍援兵。劉秀利用他的號召力,借調了步兵、騎兵一萬七千多人,趕往昆陽去救援。

    劉秀在昆陽之戰中的表現非常聰明,他一方面勸說昆陽部隊堅守城池,擋住敵軍,另一方面又借來定陵縣、郾縣的軍事力量,救援昆陽,組成抗擊新莽軍的聯合軍事力量。劉秀以弱勢的舂陵兵,藉助綠林軍,組成了足以與新莽軍抗衡的聯合軍隊,達到了借勢發揮的極好效果。

    王邑、王尋狂妄自大,根本不把更始軍放在眼裡,他們認為新莽有百萬大軍,所到之處,必能所向披靡。新莽軍挖地道、架雲梯,猛攻昆陽城。昆陽守軍已無退路,只能堅守苦戰。新莽軍屢次攻城不克,逐漸疲憊。此時,劉秀率萬餘援軍已到,劉秀親率千餘精銳為前鋒,猛攻新莽軍,斬殺千餘敵軍。接著,他又以勇士三千,偷渡昆水(今葉縣輝河),突然猛攻敵軍大帳。新莽軍主帥王邑下令各部各自迎戰,王尋率萬人迎戰,在激戰中被殺。昆陽守軍見城外更始軍已佔主動,立即開城門出擊,前後夾攻,新莽軍大亂,奪路逃命,互相踐踏,屍橫遍野,還有萬餘人在涉水逃亡時被淹死。

    王邑、王尋所率軍隊,號稱百萬大軍,卻被劉秀以堅守、救援互相呼應的方式擊敗在昆陽城下,新莽軍失去了軍隊主力。更始元年九月,更始軍聯合各地綠林軍,攻入長安,在混戰中,新朝皇帝王莽被斬殺了,篡漢而立的新朝徹底覆滅。

    在關鍵的昆陽之戰中,劉秀一邊讓更始軍堅守城池,另一方面又乘夜出城搬援軍,帶輕騎衝陣,有奇襲敵軍大本營,取得了奇蹟般的勝利。此次戰役,讓劉秀聲名大振,劉秀成了殲滅新莽軍戰鬥中最有號召力的將領。

    第三,悲痛中韜光養晦,入河北壯大實力,鄗城稱帝,奠定東漢基業

    劉秀在昆陽之戰中立下頭功,而正當劉秀率著更始軍繼續追擊新莽軍殘部時,一件悲慘的事發生了。劉秀的長兄劉縯因戰功顯赫,威名遠揚,而且他個性強硬,氣度不凡,讓更始帝劉玄一夥人感到威脅,劉玄感到不除掉劉縯不安心,於是,劉玄與李軼、朱鮪等合謀,將劉縯和他同宗的劉稷一起殺害了。

    劉縯的蒙冤被害,對劉秀是一個沉痛的打擊,此時,若是換成劉縯的性格,勢必領兵找劉玄報仇,可是,劉秀卻不一樣,他胸有韜略,強忍住悲痛,採取了一種讓劉玄放鬆警惕的態度來表現。他很快回到宛城,表現出很真誠地向劉玄謝罪,並且一句也不提他在昆陽的戰功。他向劉玄表示,他長兄犯上,對此他也有責任,請求更始帝處罰他。同時,劉秀堅持不與劉縯的部將接觸,以免遭受劉玄懷疑。原本劉秀為人就比較低調,更始帝見劉秀如此謙恭,不怪罪,不居功,自己反而有些兒愧疚了。劉玄為了調和矛盾,封劉秀為武信侯。此時,劉秀在宛城娶了新野的豪門千金陰麗華,這位豪門千金是劉秀思慕已久的最愛女子。當然,劉秀娶親辦喜事,或許也有麻痺劉玄的意思,他不想讓劉玄知道他記住了殺兄之仇

    劉秀之妻陰麗華

    其實,劉秀心裡非常清楚,他的示弱恭敬的表現,只能瞞過更始帝一時,一旦他戰功更大時,勢必還會像他長兄劉縯一樣功高震主,到時,更始帝是不會放過他的。

    新莽政權的覆滅讓劉玄等野心更大了,他和他的親信們感到可以奪得天下了,可是,各地勢力並沒有表現出歸順更始政權的意向。黃河以北各州郡都還在觀望,看看最後誰的勢頭大;赤眉軍在山東聲勢日益壯大,是不會順服更始帝的;“河北三王”、銅馬、尤來、隗囂、公孫述等各地割據勢力,也都自統一方,沒有臣服之意。

    劉玄決定先招撫河北,於是,他找親信一起商議去河北的人選。丞相劉賜建議說:“劉秀乃招撫河北之最佳人選。河北一帶僅有劉秀最有威望,他去河北最合適。”劉賜還解釋說:“能夠招撫河北,事關更始政權的成敗得失,歷來得天下必先得河北。”可是,以大司馬朱鮪為代表綠林軍將領卻堅決反對讓劉秀去招撫河北。他們有自己的小算盤,之前是朱鮪和李軼等唆使劉玄殺了劉縯的,在他們看來,若是劉秀去河北,一旦招撫成功,就會變得力量十分強大,而朱鮪、李軼就太危險了。劉玄猶豫不決,不知道該接受哪一邊的建議。(參看梁勇:《光武帝劉秀在河北》[J],當代人月刊,2011.2)

    劉秀當然很想去河北,這是他崛起的最重要的機會,他是不會放棄的。此時,主簿馮異向劉秀獻策,他勸劉秀去賄賂巴結左丞相曹竟,讓曹竟幫著說話。劉秀依計而行。更始元年(23年)十月,更始帝劉玄派遣劉秀行大司馬事北渡黃河,去招撫河北各州郡。

    劉秀剛度過黃河,他的故交摯友鄧禹追上來了,鄧禹提示劉秀:劉玄非明主,終將失敗,天下之亂方起。他向劉秀建議:“延攬英雄,務悅民心,立高祖之業,救萬民之命,以公而慮,天下不足定也!”鄧禹的建議其實正是劉秀心裡所想的。

    可是,招撫河北並非易事,劉秀一到河北,便遇到了一個強有力的對手。前西漢趙繆王之子劉林擁戴了一個稱為王郎的人在邯鄲稱帝,而前西漢河北廣陽王之子劉接也起兵跟隨劉林。劉秀遇到了同是西漢王室的後裔,而且力量不弱,他曾想暫時避開鋒芒,離開河北,但就在這時,河北上谷、漁陽兩郡的力量支援劉秀。上谷太守耿況之子、英姿颯爽的少年英雄耿弇很豪氣地對劉秀說:“漁陽、上谷有突騎上萬,以兩郡兵馬對付邯鄲,不足慮也。”(黃永君,牛玉偉,金丹:《淺論光武帝劉秀統一天下的幾個因素》[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8,10.1)劉秀對耿弇讚賞有加。不久,更始帝派尚書令謝躬和真定王劉楊領兵來助,劉秀與謝躬等合兵一處,在南欒之戰中擊敗了邯鄲的兵將,斬殺了稱帝的王郎等。 這一次合兵一處,劉秀是費了心思的,為了鞏固與真定王劉楊的聯盟,劉秀親赴真定王府,非常隆重地迎娶了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為妻,為了政治大業,劉秀只好在心裡把結婚不到一年的愛妻陰麗華暫時擱在一邊,與新娘郭聖通表現得很親密。

    此時,劉秀在河北的兵馬不斷壯大,使更始帝感到非常不安。更始帝採取了明升暗降的方式來對付劉秀,他遣使封劉秀為蕭王,令其回長安領封賞,並要求他交出兵權。同時,他還派令尚書令謝躬在河北監視劉秀的動向,此外,又安排親信謝躬做幽州牧,接管幽州的兵馬。

    劉秀此時就像是一頭剛離開牢籠的猛獅,他豈能中計回長安呢?劉秀以河北尚未平定,拒不接受更始帝的命令。不久,劉秀開始出手了,他授意手下悍將吳漢將尚書令謝躬殺了,收編了他的兵馬;同時,又讓吳漢、耿弇殺了更始帝派到河北的韋順、蔡允等人。劉秀與更始帝正式決裂,獨立發展了。

    至此,劉秀控制著幽州十郡兵馬,他派突騎與佔據河北州郡的銅馬、尤來等農民軍激戰,迫降農民軍,收編了數十萬銅馬農民軍。至更始三年(25年)六月,劉秀已擁有近百萬大軍。

    時機成熟了,劉秀在眾將領的擁戴下,於河北鄗城(今河北省邢臺市柏鄉縣固城店鎮)的千秋亭宣佈稱帝,建元建武,劉秀以“漢”為國號,表示他旨在復興漢室。劉秀成了漢世祖光武皇帝。

    第四,定都洛陽,掃平關東,平復隴西,攻略川蜀

    建武元年(25年)十月,劉秀定都洛陽。此時長安一片混亂,饑荒,大雪,幾股力量混戰,屍橫遍野,無處是安定的。此時的劉秀,首要目標是掃清關東割據勢力。

    劉秀稱帝前後割據示意圖

    當時,關東一片混戰,幾股力量互相激戰。

    首先,是赤眉軍與更始軍決戰。赤眉軍擁立傀儡小皇帝劉盆子建立了建世政權,擁兵三十萬之多,逼近關中,更始帝派兵遣將與赤眉大軍決戰,結果被赤眉軍所敗,更始帝投降了赤眉軍,被封為長沙王,後來被赤眉所縊殺。赤眉、更始兩軍的決戰,讓劉秀看到了機會,他派鄧禹進入關中,等待時機。但饑荒和大戰使赤眉大軍在長安待不住,撤至隴右,結果遭割據隴右的隗囂襲擊,大雪天被凍死很多人,赤眉軍只好又再折回長安。

    其次,是漢軍與赤眉軍激戰。赤眉軍撤回長安後,打敗了駐紮在附近的漢軍鄧禹部,兩軍皆損耗嚴重。劉秀派馮異代替鄧禹指揮西征的漢軍。馮異與鄧禹聯手與敵激戰,但卻再次敗給了赤眉軍。馮異棄馬逃回營寨,鄧禹敗走宜陽。不久,馮異率部與赤眉軍決戰於崤底(今澠池西南),不分勝負,馮異選精兵化妝成赤眉軍,伏擊赤眉軍,赤眉軍潰敗,有八萬餘人降漢軍。赤眉餘部往東南逃竄。此前,劉秀已派破奸將軍侯進等進駐新安(今澠池東),派建威大將軍耿弇屯兵宜陽(今宜陽西),堵截赤眉軍東、南撤軍之路。崤底之戰後,劉秀親率大軍與耿弇等會合,一同阻擊赤眉軍。赤眉軍飢餓疲憊,士氣低落,逃竄中遇上劉秀重兵,而後面又有漢軍馮異部追來,此時赤眉軍已陷入絕境,十幾萬兵馬在宜陽被迫請降,赤眉軍頭領向劉秀呈上了從更始帝處搶來的傳國玉璽和七尺寶劍。原本聲勢浩大的赤眉軍被劉秀徹底滅了。

    劉秀滅赤眉示意圖

    再次,是漢軍與梁王劉永決戰。劉永系西漢梁孝王劉武的八世孫,其家世代為梁王,據梁地,聲勢浩大。在激戰赤眉軍時,劉秀事先已派遣虎牙將軍蓋延東征梁王劉永,更始政亂時,劉永攻下齊陰、山陰、沛、楚、淮陽、汝南等二十八城,與大將軍董憲、張歩等聯手,在更始政權敗亡後,劉永自稱天子,在睢陽登基。在赤眉失敗之後,劉永對劉秀的威脅是最大的,因為睢陽距洛陽很近,劉秀必須清除劉永這一股勢力。後來,據睢陽的劉永被蓋延擊敗,據青州的張歩經過與漢軍的慘烈激戰,被耿弇擊敗,劉秀親征海西王董憲,消滅了董憲,至建武六年(30年)初,劉秀已基本掃清關東的分割勢力,鞏固了他稱帝后所佔據的關東根據地。

    關東的問題解決了,劉秀的下一個目標是平復隴西。

    自建武元年(25年)至建武六年(30年)初,劉秀用了六年多的時間西征東戰,除了隴右和巴蜀之外,中原地區等絕大部分地區都已被劉秀所控制。此時,劉秀所剩下的強硬對手,是西北隴右的隗囂和西南巴蜀的公孫述。建武六年起,劉秀與隗囂、公孫述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劉秀開始盯住了隴西。

    劉秀平隴西示意圖

    建武六年(30年)四月,劉秀想採用假道伐虢之計對付隴右和巴蜀兩股勢力,劉秀到了長安,他傳信給隗囂,稱將派建威大將軍耿弇等領兵從隴西去進攻西蜀。隗囂知道是計,表示拒絕,立即派大將王元率兵據守隴坻(今陝西隴縣西北),攔住漢軍西征的道路。漢軍沿渭北平原翻隴山佯攻隴坻,但卻被王元打敗了,王元乘勝追擊漢軍,馬武率精騎擋住王元,漢軍暫時撤軍。

    劉秀布兵防敵,並準備再戰,他留耿弇守漆縣(今陝西彬縣),令馮異守栒邑(今陝西旬邑東北),派祭遵守沂縣(今陝西隴縣南)。此外,他另調吳漢由洛陽西進,他自己在長安調集兵力。此時,隗囂乘勝出擊,他派行巡攻栒邑,令王元取肝縣,但都分別被漢軍擊退。劉秀開始反攻,他讓已歸降漢軍的河西竇融進攻金城(今甘肅蘭州市西北),擊敗協助隗囂的羌族豪強何封,此時,隗囂的大將馬援也歸降了漢軍,。隗囂腹背受敵,十分被動,只好暫時上書向劉秀講和。劉秀識破其計,隗囂便投靠巴蜀的公孫述稱臣。公孫述立隗囂為朔寧王,並出兵援隴西,隗囂接連攻克定郡、陰架等城,並進逼肝縣,欲奪取關中。此後,漢軍分數路軍進擊隴山,招降瓦亭守將牛邯等大將,其他郡縣十餘萬也隨之投降。隗囂率殘部逃奔西城。後來,隗囂乘農民軍餘部復起之機反撲,漢軍因缺糧撤出隴西。之後,隗囂死了,其子隗純即位。建武八年(32年)八月之後,王元等戰敗,投靠公孫述。隗純投降。劉秀征戰了四年時間,終於平定隴西。

    平隴平定之後,劉秀對最後一個強硬對手益州公孫述展開進攻。

    建武十一年(35年)三月,劉秀大司馬吳漢率荊州兵六萬至荊門與岑彭會合,沿江入蜀;派來歙、蓋延率諸軍自隴西南入蜀;派岑彭軍溯江而上,攻克荊門;派彭遂由三峽入江關。

    建武十一年(35年)六月,漢軍北路來歙部大敗王元、環安軍;岑彭繞過江州,率軍直指墊江(今四川合川),攻破平曲(今四川合川東)。公孫述令部將延岑、呂鮪、王元、公孫恢、侯丹等鎮守各處,岑彭率軍折回江州,又襲破黃石,長途奔襲後,佔領武陽(今四川彭山東),進擊廣都(今四川成都市南,岷江東北岸),公孫述派人刺殺岑彭,劉秀命吳漢率兵三萬趕到前線,接替岑彭指揮,並在不久後擊敗蜀軍於魚腹津(今四川眉山之岷江渡口),之後,進圍武陽,殲滅蜀援軍五千餘人,又西上破廣都,逼近成都。可吳漢求勝心切,率二萬步騎進攻成都,兵敗。吳漢改變戰術,乘夜與副將劉尚合兵,轉敗為勝。此後,吳漢依劉秀之計,敵疲再攻,接著,與蜀軍激戰於成都、廣都之間,殲滅公孫述大量力量,兵臨成都城下。之後,臧宮攻克繁(今四川彭縣西北)、郫(今四川郫縣)與吳漢會師,合圍成都。公孫述招募五千敢死士交延岑指揮,準備決戰。延岑果然不凡,在市橋(今四川成都市南郊)大敗吳漢。吳漢隱蔽精銳,示弱誘敵,公孫述貿然出擊,招致大敗。公孫述受重傷而死。延岑見大勢已去,率成都守軍降漢。自此,西蜀被劉秀收復。

    劉秀登基之後用了十二年時間平定天下,結束了新朝之後四分五裂的混亂局面,漢王朝重獲得統一。在征戰中,劉秀表現出了非凡的軍事指揮才能,勝多敗少,大勝小敗。毛澤東讚揚劉秀是“最會打仗,最會用人的”,這是很有道理的。

    清人畫的劉秀圖

    第五,光武中興,與民休息,崇尚儒術,強化中央集權

    從王莽新朝末期開始,天下出現亂局。期間,戰亂不斷,戰死的,病死的,餓死的,不計其數,百姓苦不堪言,士兵們也熬不下去了,歷經近20年時間,劉秀統一天下,結束了戰亂局面。而為了使飽經戰亂的中原大地儘快恢復發展,自從平息了隴西、西蜀的戰亂之後,劉秀便“未嘗復言軍旅”。 建武二十七年(51年),功臣朗陵侯臧宮、揚虛侯馬武一起上書,請乘匈奴分裂之際發兵征伐,劉秀下詔說:“今國無善政,災變不息,人不自保,而復欲遠事邊外乎!不如息民。” (《後漢書·卷十八·吳蓋陳臧列傳第八》)從此,劉秀止戈戢武,注重發展生產,改善民生。

    在經濟上,劉秀實行了與民休養生息的政策。劉秀根據生產凋敝、人口銳減的狀況,實行薄賦政策,下詔恢復西漢前期三十稅一的賦制。他下令清查核實墾田畝數和戶口、年齡,下詔“度田”,抑制豪強兼併土地,並嚴厲打擊"度田"不實的官員,使墾田、人口逐漸增加,改變了貧瘠苦難局面,為東漢前期八十年間國家強盛的“明章之治”奠定了物質基礎。

    在政治上,劉秀極力鞏固中央集權,強化皇權專制。一方面,他以優待功臣貴戚的名義,賜以爵位田宅,給予高官厚祿,但令其交出軍政大權,這避免了功勳武將恃權而亂。另一方面,他吸取西漢前期“三公”權重的經驗,雖設“三公”之位,但不給實權,把朝中大權歸之中朝,由皇帝直接控制的尚書檯來主持一切政務。而尚書檯只設尚書令一人,秩千石,又設尚書僕射一人,六曹尚書各一人,秩皆為六百石,以分掌各項政務。不過,東漢後期,權臣多是加“錄尚書事”職銜使權柄下移,致使尚書檯蛻變為權臣專政的工具。這是後話,不詳述了。

    在意識形態方面,劉秀繼承了西漢時“獨尊儒術”的思想傳統。他推崇儒學,修建太學,設立五經博士,恢復西漢時期的十四博士之學。劉秀巡幸魯地時,曾遣大司空祭祀孔子,之後,封孔子後裔孔志為褒成侯,以示尊孔崇儒。他表彰王莽時期隱居不仕的名士,贊其“高風亮節”。東漢時期,對儒學的推崇不亞於漢武帝時期。

    在軍事上,劉秀是一個非常成功的軍事統帥。他起先是藉助於綠林勢力,借力於更始帝劉玄,之後,招撫河北,藉助河北郡縣的地方軍事力量掃清河北割據勢力,他收編銅馬十萬農民軍,在鄗城稱帝;定都洛陽之後,他以河北為後方根據地,坐山觀虎鬥,待綠林、赤眉兩敗俱傷之後,擊敗赤眉,收拾殘局,掃平關東;之後,他平復隴西,攻略川蜀,稱雄天下。劉秀以“漢”為國號,以復興漢室為起兵宗旨,獲得豪族強宗的支援,使漢軍有了各地豪族給予錢糧保障。

    其實,劉秀是非常厲害的,他在經濟上採取了文景時期的“與民休息”的策略,而在政治上卻吸取了漢初劉邦和武帝時的強化皇權專制的帝王權謀,此外,他在思想意識方面,吸取了武帝時的“獨尊儒術”的思想管理策略,創造了東漢時期著名的“光武中興”。劉秀既是“定鼎帝王”,平亂勢,建立了一個新王朝;又是“中興之君”,光復漢王朝,延續“漢”的稱號,使漢朝在西漢之後又延續了一百九十五年。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王夫終結得最好,他說:“光武之得天下,較高帝而尤難矣!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獨焉,而宋太祖其次也。自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矣。光武之神武不可測也。光武以支庶之餘,起於南陽,與其人士周旋辛苦、百戰以定天下,其專用南陽人而失天下之賢儁,雖私而抑不忘故舊之道也。任為將師而明於治道者,古今鮮矣,而光武獨多得之。”( 《讀通鑑論·卷一》)

    劉秀的成功之道,確實非常值得深入探討的。

  • 2 # 沖天一笑17

    我不願對歷史有太深入的瞭解和評價,因為那毫無用處。歷史上的任何人物或事件都不能給我的現實和理想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 3 # 蕭湘居士__

    漢高劉邦創立的西漢帝國大風歌到王莽篡位已算完結了歷史使命。新朝會貫傳下去。是劉秀的人才能力文韜武略重建了東漢天下,定鼎江山中興,劉秀是光武帝"光武中興"名至其實,使大漢由西漢延續東漢又200多年的輝煌局面。

  • 4 # 安定郡小書生

    漢光武帝劉秀於公元25年在鄗縣南千秋亭登基稱帝,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

    劉秀在位三十三年,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都取得巨大的成就,被後世譽為“光武中興”。

    ①軍事上,結束社會動盪局面,實現國家的再次統一;軍制改革,取消地方兵制,招募職業軍人;邊防針對少數民族的威脅,採取防守的政策,為國家穩定營造了局面。

    ②政治上,改革官制,加強中央集權;善待開國功臣,以賜爵形式摘除功臣手中軍政大權;設定尚書檯削弱“三公”手中權利;精簡地方行政機構;整頓官場風氣,懲治腐敗。

    ④文化上,繼承西漢時期獨尊儒術的傳統,興建太學,設定博士,各以家法傳授諸經;重檢視書文化建設和皇家藏書的收藏;祭祀制度變革體現漢代陰陽五行觀念,向傳統禮經迴歸。

    ⑤外交上,針對不同的少數族,因時因地制宜,一改漢武帝以來對少數民族的征服和王莽的大民族主義,從休養生息的總方針出發,對周邊少數民族採取的是友好、友善、自治、互助的的政策,以德治邊;賜給委奴國王蛇鈕金印,以諸侯王的規格相待,重視對與日本列島的交往。

    總之,劉秀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有作為的開明君主,面對斷壁殘垣、江山破碎的社會狀況,他勤於國政,改革開拓,終於使東漢王朝在一片焦土廢墟中恢復和發展。

  • 5 # 海闊雄風

    公元25年,劉秀登上了皇帝寶座,建立了東漢王朝,也就漢光武帝!劉秀在南陽起兵,摧毀了王莽的專權,恢復漢室的天下,也就是光武振興!

  • 6 # 致史明鑑

    劉秀,被毛主席老人家讚譽為“最會打仗,最會用人的皇帝” 。但大家注意,這裡是最,沒有之一,歷史上那麼多的帝王,同樣的歷史偉人,自有惺惺相惜,受到毛主席如此稱讚,足見劉秀的能力。劉秀此人可以說是帝王模範,太優秀了,無論是從帝王角度來看他還是從普通人的角度來看都很難找到他身上有何毛病。

    自漢元帝以來,王莽篡權,建立新莽政權,西漢滅亡。劉秀作為皇族後裔,跟隨其兄劉縯在南陽起義。起義之初,劉秀裝備很差,劉秀是騎牛上陣的,因此有段佳話,“牛背上的開國皇帝”。但因其兄弟兩的統帥及軍事能力,迅速發展壯大,成為最強義軍之一。昆陽大戰,劉秀率領率領三千騎兵猛衝王莽軍政,與其兄裡應外合,致使新莽政權號稱百萬大軍付之一炬。

    昆陽大戰之後,其兄二人功高壓主,劉秀南下攻城略地,哥哥無故被殺的噩耗傳來,這也讓是成就他帝王的轉折點,臥薪嚐膽發誓為兄復仇。

    取悅更始帝,出兵河北,在河北彰顯其高超的政治手腕,娶郭聖通等得到河北眾將支援,發展壯大之後與更始帝決裂,相繼收降數十萬“銅馬軍”等起義軍,壯大軍力,稱帝即位。至此,橫掃天下,再也無人阻擋劉秀一統天下的步伐。

    因其為皇族後裔,繼續延用國號“漢”,文治武功,反正社會生產,緩和西漢以來的社會危機,各行業得以發展和恢復,出現“興起”。故史稱“光武中興”。下面我們來說說他的措施和政績:

    1、加強皇權:以優待功臣貴戚為名,賞賜爵位田宅,高官俸祿,解除其軍政大權。

    2、仁興待人:劉秀認為:“天地之性和為貴”對待丞民仁和。

    3、簡化機構:裁官減員,優質政務,廢除西漢地方兵制等。

    4、中和矛盾:中和各地各階級矛盾,例如,一方面給大土地所有者政治權利,另一方面,他透過樹立典範,引導大土地者,尋求新的、溫和的、道德的管理手段來緩和階級矛盾。

    5、整頓吏治:賞罰嚴明,躬行節儉,整頓吏治,使官氣為之一變,變性官息。

    6、與民休息:釋放奴婢,刑徒,給予土地,發展生產。

    7、印製豪強、重視文教、謙和納士、外交民族等。

  • 7 # 羽書遲

    劉秀做上皇帝之所以被稱為光武中興,一方面劉秀仍用漢的國號,自稱是西漢的繼承者,另一方面劉秀是西漢景帝的後代,血緣關係仍在。

    劉秀政績:

    首先,他統一了全國。

    其次,他恢復了生產。

    再則他抑制豪強,晏武修文,重視儒學的作用,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人口也在恢復。他專注於內部治理,基本不對外用兵。光武中興為後來的“明章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努力的高中生一般學到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