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魑魅涅磐

    雖然最早的坦克都是像汽車一樣的發動機前置佈局,但是自二戰後全球範圍內除了以色列的梅卡瓦主戰坦克外,其餘國家的坦克都採用了後置發動機佈局,其實這也是各國總結了二戰時期諸如謝爾曼在內的眾多發動機前置佈局的坦克優缺點後,採用的全新形式動力佈局方案。在說為什麼大多數坦克採用發動機後置方案前,先說一說像以色列梅卡瓦這種動力前置的坦克有什麼優缺點吧,按照很多軍迷的說法,像梅卡瓦這種動力前置的方案,可以盡大可能提升對車內乘員的防護能力,畢竟動力前置的發動機就是一個很好的防護裝甲。而且發動機前置後,坦克車體後部可以很從容的佈置一個較大的乘員艙或者容納更多的武器彈藥,同時空間擴大後,還可以有空間實現武器彈藥和人員的裝甲隔離,以避免類似海灣戰爭時期很多坦克被地方導彈引爆內部導彈而自爆身亡的事故發生。再一個動力前置的梅卡瓦坦克可以根據需求隨時在梅卡瓦坦克基礎上衍生出防護能力更強的自行火炮、指揮車等其他裝甲車輛,所以似乎看起來動力前置的梅卡瓦坦克相比更為主流的動力後置坦克優勢更為明顯,看起來也更為實用。但是為什麼全球範圍內只有梅卡瓦採用了動力前置,其他主戰坦克都採用動力後置方案呢?其實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點:對於梅卡瓦這種動力前置的坦克而言,一旦車首動力系統被擊毀,坦克就成了活靶子。而坦克效能三大要素之一就是機動性,那麼對於失去了機動性的坦克而言,縱使有著更強的防護能力又有什麼用呢?畢竟對於敵人來說一發穿甲彈不行、再發射一發不就行了嗎,再有因為坦克對於動力系統可靠性要求的限制下,前面所說的利用發動機前置增加對車內乘員的防護能力其實並不現實,畢竟在實戰中發動機一旦出現問題,坦克就成了活靶子,那車內的乘員安全還能有保障嗎?第二點:動力前置後整輛坦克會出現頭重腳輕的問題,那麼在有著履帶的主戰坦克更擅長的越野機動性上,比如越過壕溝或者爬坡時便會出現爬不上坡和跌入壕溝上不來的窘勢。同時面對不太深的河流時也失去了浮渡能力,比如歐洲雖然平原多,但是河流也多,所以這種動力前置根本不行,當然我國同樣也存在南方水網密佈的問題,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國家的坦克普遍採用動力後置的原因所在。第三點:各國主戰坦克在車體結構設計上都特別強調坦克的窩彈區空間大小問題,因為坦克大多時候都是用正面裝甲防護能力最強的部位去迎接來襲導彈的打擊,所以為了避免炮塔和車體之間的縫隙過大,在車體車首裝甲傾斜角度上都特別強調炮管的俯下打擊角度。但是如果實現動力前置的話,首先受限於車首炮管俯角限制的問題和駕駛員車位佈置以及更為強調裝甲防護而額外加強裝甲厚度的問題,車首前部的內部空間並不會太大,所以這就需要輸出功率密度極高的發動機和高度緊湊的傳動系統,特別是發動機的高度限制問題,畢竟對於防護能力更強的坦克車首而言,如果發動機高度增加的話,光是車首車體鋼板重量和防護裝甲的重量就會增加本來就很重的坦克總重,而且更加劇了坦克頭重腳輕的問題。再一個像梅卡瓦坦克因為動力前置造成車首高度增加後,降低了坦克炮管的下俯角,所以早期的梅卡瓦1主戰坦克為了增加坦克的首下射擊角度,在實戰中常常需要藉助以色列沙漠地帶的陡坡來抬高車體前部高度增加坦克的首下設計角度。到了後面的梅卡瓦4型主戰坦克雖然透過增高車體高度的方式增加車首動力艙空間和炮管的首下射擊角度,但是卻增加了坦克被彈面積,坦克反而更容易被敵方導彈擊中了。總結來說,大多數國家之所以採用動力後置的坦克設計方案,核心還是為了在火力打擊/機動性和防護三大要素間取得平衡,所以採用了動力後置方案。而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在設計理念上是將防護能力放在第一位的,所以採用了動力前置方案,但是也存在機動性差勁/頭重腳輕容易掉進敵方坦克壕溝出不來等缺點。

  • 2 # 冬雨AK

    坦克發動機後置是一種傳統動力佈局,也是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數國家所選擇的,原因有以下3點

    第一,發動機後置,空間比較大,適合安裝體積較大,功率較強的發動機

    坦克炮塔後方的車體空間比較大,便於安裝體積較大的發動機,如果將發動機前置,必然會擠佔坦克前裝甲和駕駛員的空間,這就要求發動機的體積要比較的小巧,對發動機的生產工藝要求比較高,而後置,對發動機體積大小和傳動裝置要求不太大

    第二,發動機放在後面,不會輕易被擊毀

    發動機是坦克的心臟,是動力之源,一旦發動機被擊毀,這輛坦克也就是廢了!坦克是一種突擊性兵器,要迎著敵人的炮火衝鋒,如果發動機前置,發動機被擊毀的機率就大大增加!而安置在後方,相對安全一些!

    第三,發動機後置,車體重量相對平衡

    上面說了,發動機放在前面,很容易被擊毀,因此,為了保護髮動機,需要防護效能更好的前裝甲,這樣車首的重量就會過重,也就是會出現頭重腳輕的情況

    目前世界上只有裝甲運兵車會考慮將發動機前置,是為了獲得更大的空間裝載士兵,此外就是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了,有人說梅卡瓦是為了給乘員提供最好的防護性,這才將發動機前置,這話也沒有錯,但據說還有另一個原因,在梅卡瓦研製之初,以色列的裝甲技術不過關,無法為乘員提供足夠有效的防護,迫不得已才將發動機前置,直到梅卡瓦3,以色列的複合裝甲 附加裝甲才算趕上世界主流水平

  • 3 # 鷹鴿分析

    坦克發動機後置是坦克結構在歷經戰火洗禮的發展過程中最佳化後的得來一種構型,是當前主戰坦克的經典佈局。其實早期在很長一段時間,坦克的發動機主要以前置佈置為主,隨著坦克對於防護以及內部空間的佈局演變,最終發展出駕駛艙在前、炮塔居中、發動機艙居後的坦克構型佈局。

    隨著坦克與反坦克武器這對矛盾的迅猛發展,坦克對於防護的要求越來越高,也直接導致坦克的戰鬥全重大幅飆升,發展第三代的最新改進型如德國的豹-2A7的戰鬥全重已經達到70噸的極限水準了。一般坦克的裝甲防護前、側、後的科學比例是2.35:1:0.5,因此坦克前部的裝甲是最厚的,也是要求最高的,增加坦克前部裝甲的厚度無疑對前部車體空間產生一定的影響,導致坦克無法裝配大功率的發動機,進而影響到坦克至關重要的機動性。

    從整個車體的佈局來看,在車體內部空間分佈上,坦克的後部空間要遠比前部的空間大得多。為了保證坦克擁有良好的機動性,發動機的功率是核心要素,通常我們用單位功率來表示,或者用噸馬力來表述。對於發動機本身來說,功率和尺寸、重量本身就是一組技術矛盾惡性迴圈體,發動機功率增大,發動機的尺寸和重量同步增加。坦克前部的空間本身就小,撇除掉坦克駕駛艙、前部防護所佔用的空間,留給發動機裝配的空間也就所剩無幾了。

    安裝前置大功率發動機,對於整個坦克佈局產生巨大影響,前置發動機後,意味著炮塔需要後置,由於要保證炮塔的足夠空間以供主炮、車載裝置的安裝以及人員操作位的排列,將直接影響到坦克的彈藥艙空間以及自動供彈裝置的安裝,進而直接影響到了坦克的整體作戰效能指標,因為炮塔後置,炮塔本身的尺寸一定程度上縮小。

    前置發動機由於要考慮到與傳動裝置的配合,尤其是傳動軸的安裝高度問題將引發一系列的問題。我們經常在步戰車的設計中面臨發動機前置還是後置的問題,前置發動機以04式為例,由於前置了發動機傳動軸的高度並不影響到車內艙室的高度設計;而發動機後置的BMP-3型步戰車,儘管發動機採用了“V”型設計處理,但是依舊在艙室內突出了傳動軸,因而導致該型戰車的後艙門位置比較高。

    在坦克上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當發動機前置佈設後,坦克的駕駛艙位置要麼後移,要麼加高,因為這中間還涉及到一個傳動軸的安裝位置問題。由於坦克本身對發動機的需求特別高,發動機的尺寸本身就大,因而在車體高度上本身就比其他車型要高一些,倘若不規避上述問題,坦克的車體高度將更高,而車體的高度對坦克的戰鬥全重影響最為明顯,是車體長度的兩倍還多,這就又回到前面的重量問題上了。

    因此,現代坦克多使用後置發動機佈局,主要是在防護、機動等多方面綜合權衡後的一種最佳化選擇。前置不是不可以,但是坦克的綜合作戰能力將嚴重下滑,同時影響到發動機的功率、坦克的行程、載彈基數以及資訊化建設等多項指標。

  • 4 # 狼煙火燎

    二戰前坦克發動機基本都是前置的,自從蘇聯的T-34坦克誕生後便成就了一代經典,他基本完善了現代坦克框架,注重火力、防護、機動性的均衡性,傾斜裝甲,發動機後置,以及率先才有柴油發動機等等,二戰後坦克的發展基本都是按照T34這條思路不斷的改進發展,直到今天沒有脫離這個框架!對於發動機後置問題,他的好處太多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 有利於坦克整體重量平衡。坦克主要擔負突擊任務,車體正面受彈機率最大,因此現代坦克在防護上都是正面裝甲>側面裝甲>後面裝甲,而且正面裝甲比側面和後面厚很多。如果發動機像汽車一樣前置,就會出現頭重腳輕,畢竟前裝甲+發動機的重量會讓戰車重量很難平衡,而後置就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第二 能夠提高坦克的效能。如果發動機前置會讓坦克前部超重,這樣無論是爬坡效能,還是跨越壕溝,垂直越壁等效能都會受到嚴重影響,過壕溝由於頭太重搞不好一頭就栽進去了!而後置發動機則不會出現這些問題,尤其是在越野機動時候更明顯!

    第三 有利於發動機的防護和維護!發動機需要經常進行維護保養,如果放在厚重的前裝甲下面,想要開啟這些裝甲然後檢修發動機?想想都覺得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而且發動機長期工作還要有良好的散熱(前置坦克都在側面開長散熱窗),還必須留檢修艙門,這些都會影響前裝甲的防護效能,而發動機後置則不會有這些問題,後面本來就是坦克相對最安全的區域,對防護要求沒有這麼高,檢修也會非常方便!

    第四 有利於降低坦克高度,從我們的99A、豹2坦克、M1A1等等坦克可以看出,發動機後置後都是前低後高,為什麼?因為坦克動力包的體積可不小,一旦將動力包前置,必然增加坦克的高度,另外還得用1根傳動杆貫穿坦克戰鬥艙底部來控制變速箱等傳動系統,這必將增加坦克高度,從而增加坦克正面受彈面,增加坦克被命中的機率!如果採取後置方式,由於動力艙體積幾乎不受限制,可以將發動機與傳動系統一體安裝,取消坦克戰鬥艙底部的傳動軸,可有效降低坦克高度。

    第五 更能合理配置內部空間。發動機牽制必然佔據前面部分的大量空間,擠佔坦克乘員內部空間,而整個坦克後部空置出來就有些浪費了!發動機後置後前部空間就好佈置多了,而且還能安裝更大更先進的電子裝置!

    因此基於以上原因,現代主流坦克都是將坦克發動機後置,而只有以色列根據自己的國情發展了發動機前置的另類,其主要原因還是以色列人口太少了,因此在武器裝備發展上尤其注重對人的防護,發動機前置後就會讓坦克前部天然的增加了一道防護,發動機就是作為裝甲的一部分用於保護坦克乘員的,一旦坦克被命中乘員活下的機率就大很多;第二就是梅卡瓦坦克尾部空間設了一個載員倉搭載6~8名步兵,用坦克的厚裝甲保障這些步兵在輸送過程中的安全,也更便於步坦協同作戰!

  • 5 # 雪松127947852

    我是雪松:坦克發動機後置原因不僅是安全也是無法前置的,坦克艙內前邊要設定駕駛位置及火炮後膛裝彈擊發裝置,所以也就沒有安置發動機位置了。即便有餘地也不適合發動機前置。

  • 6 # 九品侍衛

    因為只有後置發動機的坦克,才能叫做真正的坦克,凡是前置發動機的都是裝甲車。首先坦克發動機為什麼要後置?因為坦克是用來衝鋒的,所以坦克的正面裝甲一定要最給力才可以,為了確保坦克正面裝甲最靠譜,所以首上裝甲與正面裝甲必須是最厚的,可如果發動機室被放置在了前面,每次在修理發動機時都必須把厚重的裝甲板給吊裝起來,可謂是即困難又不便利。

    再加上許多坦克兵團都是步坦協同作戰,也就是坦克的側面與後面是有友軍保護的,所以坦克的發動機被佈置在後方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梅卡瓦主戰坦克雖然在設計之初認為坦克兵的生命高於一切,即便裝甲板沒有防住也可利用發動機接著防禦。可是實戰情況表明並非如此,因為很多時候敵方的反坦克火力並沒有徹底打穿正面裝甲,但發動機卻受到了過大沖擊而發生故障,以至於坦克突然拋錨,然後被敵人繞到後面或是側面將其擊毀。

  • 7 # 戰鬥機解說家

    大多數坦克的發動機選擇後置,最主要的原因有三點:

    1,簡化發動機進氣/排氣系統的設計,並且減重。

    坦克發動機的進氣口是非常脆弱的部位,所以主戰坦克,都把發動機進氣口設定在車尾的位置,發動機也順勢就近安裝在車體後方。如果把發動機前置,那麼排氣管就得從車體前方一路接到後面,重量,體積都會更大,會擠佔車內空間。雖然說坦克對於重量的要求不像飛機那麼苛刻,但減重仍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

    2,騰出車體前方的空間,把炮塔安裝在車體前方獲得更高的主炮俯角,降低車體高度。

    俯角問題在梅卡瓦上體現的不是很多。這主要是因為梅卡瓦的車身很高,炮塔安裝的高度更高,所以俯角不差。

    但是蘇聯的K-90兩棲坦克,因為車身矮小,俯角問題就非常突出了,不到-3°。

    梅卡瓦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可不是個好辦法,現代主戰坦克為了節省重量,加厚裝甲,並減小受彈面積,都巴不得把自己拍扁。

    二戰的虎王,算上炮塔高度有3米。

    而M1A2,算上炮塔,只有2.44米。

    熱衷於為坦克瘦身的毛子,他們的T-90算上炮塔,只有2.2米

    對車身尺寸的壓榨,使得現代主戰坦克,在重量相當的情況下,獲得了3倍以上的絕對裝甲厚度。

    以色列的梅卡瓦,車高2.8米,重量與M1A2相當但是裝甲厚度要差得多。

    3,減少正面裝甲面積,提高裝甲厚度/減重。

    一輛主戰坦克重量60-70%的重量都集中在車體正面裝甲,以及炮塔這兩個部分。比較極端一點的M1,光是那個大炮塔重量就有30噸出頭,佔到了全車總重的50%左右。

    M1車體的設計是相當出色的,它採用了“首下迎彈”的模式,車體正面首上裝甲厚度80mm,80度傾角,等效厚度有800mm以上。而首下傾角35度,4層裝甲物理厚度接近400mm。由於出色的車體設計M1的車身正面迎彈面積較小,所以可以做的比較厚。

    同樣20噸鋼,做成1平方米的板子那肯定比2平方米的板子更厚不是?對比一下,梅卡瓦的車體正面防護面積是遠大於M1的,所以裝甲厚度也比較薄,物理厚度不超過200mm。

    4,方便發動機更換拆裝,實現“動力包”模式。

    二戰時期,各國的中型坦克的可用率一般在70%這個水平,也就是說任何時候前線的100輛坦克中只有大概70輛能夠開動。剩下的都處於維護狀態,這當中,80%以上是發動機維護,15%是傳動系統維護,剩下的就是雜七雜八各種原因不能開出去的。

    戰後,為了提高坦克的維護性,德國人在豹2坦克上首次實現了“動力包”的構想,這一構想,就是將發動機及其配套子系統儘可能地整合在一起,整體吊裝,整體維護。

    這個就是豹2坦克的動力包,左側是柴油發動機,右側是綜合液力變速箱以及發動機散熱風扇,它們被設計為一個整體,維修時整體拆卸安裝,這種設計大大提高了維修效率。

    想想看,如果發動機前置,要這樣玩就需要把10多噸重的一整塊車體前裝甲給拆下來,才能把發動機吊出來,這都比虎式坦克更麻煩了。發動機後置就省事多了,畢竟車體後裝甲沒必要太厚,20mm夠用了,所以你能看到很多現代MBT的屁股都比較翹,這就是“一體化動力包”的特徵。

    總的來說,作為一種廣泛裝備的陸戰兵器,主戰坦克採用後置發動機設計的優勢還是很大的。梅卡瓦確實是一個特例,不過很多人調侃說梅卡瓦是步兵戰車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以主戰坦克的眼光衡量梅卡瓦,你會覺得跟吃了蒼蠅一樣難受。

    因為梅卡瓦並不是一種防護很出色的坦克,裝甲的絕對厚度和等效厚度相比一線MBT都要差上一截,只是因為發動機前置所以被擊穿後乘員傷亡的機率也低一些。不過捱上一兩發炮彈就完全喪失戰鬥力了,這種坦克充其量也就打打治安戰。以色列設計這玩意主要還是因為他們人口少死不起。

    然而實際的使用效果可能並不是很好,因為以軍的梅卡瓦損失數量一直都不少,而且也伴隨著一些人員傷亡。真要說乘員傷亡率,並不比M1更好。

    一發RPG就能打穿棄車,這也能叫主戰坦克?你叫毛子的T-72M過來都能扛一發RPG!

  • 8 # 戰情解碼

    目前世界各國的主力主戰坦克基本上都採用的是後置發動機的設計,這種設計非常有利於發揮坦克的防護能力和機動性。自二戰以後,世界各國逐步都採用了這樣的設計。

    (T-34坦克就採用了後置發動機設計)

    對於坦克這種武器來講,合理的空間結構佈局,對於發揮坦克的戰鬥力是非常關鍵的,採用後置發動機比起前置發動機具有很多的好處。首先,在作戰中坦克的正面裝甲非常重要,畢竟坦克的正面是主要的交戰面,正面裝甲的厚度往往是最強的。而厚度的增加往往會佔用一定前部的空間,如果在前面佈置發動機,勢必會影響到坦克炮塔布局。要麼增加炮塔的高度以容納前置發動機,要麼將炮塔向後設定。高度的增加顯然會增加坦克暴露的風險,脆弱的炮塔也更易成為被攻擊的物件。而炮塔後移則會暴露更多的車體前部,需要更多的裝甲保護,空間就更加侷促,如此進入惡性迴圈。顯然與前置發動機相比後置發動機更有優勢。

    (採用前置發動機的M4謝爾曼坦克整體高度較高)

    其次,後置發動機有利於提升坦克的機動性,平衡坦克的結構重量,保證坦克的機動效能。由於坦克的正面裝甲比較厚,全部重量自然就比較高,如果再加上發動機就會更重。遇到爬坡或越野行駛時,過重的車頭會降低坦克的越野能力和機動性。同時,頭重尾輕的結構佈局,也會破壞坦克的結構平衡,如果要保持平衡就必須增加尾部重量,這就會導致坦克總重增加,機動性下降。

    (前置發動機會增加車體前部重量不利於機動性的發揮)

    此外,後置發動機還有利於坦克的保養與維護,對於內部空間的最佳化也更加合理。由於坦克發動機需要經常進行保養和維護,需要預留很多的檢修口或艙門,坦克前部空間有限,需要佈置炮塔觀察口等,不利於坦克的維護。而後置發動機則可以充分利用坦克尾部的空間,簡化維護和保養的操作。同時,也利於佈設傳動系統,只需和發動機一體安裝即可,維護和檢修也更為方便。而空餘出的前部空間可以安置更多的作戰裝置和電子系統,使空間佈局更加合理。

    (後置發動機有利於坦克發動機的維護保養)

    正因為後置發動機的好處多多,所以前置發動機的設計已經慢慢被坦克所淘汰。但前置發動機在保護乘員上有一定的優勢,當炮彈來襲時發動機就會成為除正面裝甲外的第二層防護措施,可以有效保護乘員不受傷害。對於以色列這樣強調坦克防護的國家來說,乘員安全有時比坦克要跟重要,所以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就採用了前置發動機設計。而對於那些強調坦克集團突擊作戰的國家來說,後置發動機顯然更有優勢。

    (梅卡瓦坦克採用了前置發動機)

  • 9 # 兵器世界

    坦克誕生百餘年,其地盤佈局基本固定在從前往後依次為駕駛艙、戰鬥室、動力艙這樣一個標準佈局上,坦克發動機一般都佈置在地盤後方,現今仍在裝備使用的坦克幾乎都是這樣一種佈局,只有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是個例外,它的駕駛艙和動力艙並列佈置在車體最前方,戰鬥室在中間,車體後方還有一個可容納步兵或彈藥的艙,成員也可以從坦克尾門上下車。

    梅卡瓦坦克的設計歷來為人津津樂道,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這似乎就是最好的佈局了,畢竟發動機前置還能提供額外的裝甲防護,那麼為什麼現代大多數的坦克都沒有采用這種設計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坦克是個笨重的東西,西方坦克都有60~70噸的重量,我們和俄羅斯的坦克較輕但也有50噸左右的重量,當如此重量集中在狹小的地盤上,如何科學地分配這些重量至關重要,這直接關係到坦克的壽命、故障率、透過性和維護方便性。

    底盤上的2大件最重,也就是變速器、發動機,這兩個裝置一前一後是公認最合理的設計,如果將發動機前置就必須把變速器後置,相應的駕駛員也有做到最後邊去,顯然這是不科學的設計,因為駕駛員必須要能看到前面的狀況,也就是必須保證駕駛員向前的視野,這才有了駕駛艙和動力艙並列的設計,將兩部分同時放在車輛前部,梅卡瓦就是如此。

    上圖是梅卡瓦早期型號的前部示意圖,可見駕駛艙僅佔據左前方狹小的一部分,向右的視野幾乎為零,這是非常不利的設計,因為在複雜作戰環境中駕駛員的視野直接決定了坦克的機動能力,對作戰結果至關重要,以色列之所以採用這種設計與它極端重視坦克防護有關,畢竟這是個人口僅有600萬人的小國,士兵的生命比什麼都珍貴。

    回到坦克重量分配這個話題上來,由於坦克的裝甲多集中於車體正前方,這裡的重量本就高於尾部,將駕駛艙動力艙前置肯定會進一步打破坦克的重量平衡,頭重腳輕的坦克問題非常多,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梅卡瓦的炮塔(戰鬥室)儘可能向後移,嚴格來講它並不在坦克的正中間。

    (如果去掉梅卡瓦尾部懸掛的東西,炮塔給人的視覺效果會更靠後)

    為了不影響火炮的俯角,梅卡瓦坦克比一般的主戰坦克高得多,比如美軍的M1A2只有2.37米高,火線高度約1.89米;而梅卡瓦的高度達到2.64米,最新的梅卡瓦4達到了2.65米高(此資料是指炮塔頂部到地面的高度),火線高度2.15米,兩者對比不難發現梅卡瓦真的很高,這都是動力艙前置、戰鬥艙靠後的結果。

    (梅卡瓦坦克拆卸發動機的過程)

    而且,坦克用的發動機越來越大,將其放到車體前方會嚴重擠佔駕駛員的空間,帶來極度不適的駕駛體驗,同時還會限制發動機的動力水平。比如早期的梅卡瓦坦克僅有900匹馬力的發動機,對於一款60多噸的坦克來講實在是不夠看!梅卡瓦的單位馬力約13.8匹,而虎式坦克的單位馬力為12.5匹,可見梅卡瓦只是比虎式強了一點點。

    (早期梅卡瓦的發動機艙就已經很大了)

    梅卡瓦早期型並不堪用,前置的發動機也沒有達到理想中的防護水平,相比T-72都不具備太大優勢,直到大量使用外掛複合裝甲的梅卡瓦3出現才勉強夠用。梅卡瓦3還換裝了1200匹馬力的發動機,解決了機動效能的頑疾,但駕駛艙的環境也更差了。

    (梅卡瓦的駕駛艙)

    到梅卡瓦4換用1500匹馬力發動機時,感覺它已經不算是駕駛艙和動力艙並列佈局了,更像是動力艙-駕駛艙-戰鬥艙的串聯的模式,或者是個駕駛艙被嚴重犧牲的畸形兒。

    美軍的M1A2坦克使用1500匹馬力的 AGT-1500型燃氣輪機,體型碩大那是出了名的,上圖雖是個模型但也很直觀的展示出,M1A2坦克燃氣輪機和相關輔助裝置佔據的空間之大。而且動力艙高度也很驚人,如果將其前置是必然要抬高炮塔,這會嚴重影響到坦克的隱蔽性,至少美軍很難接受。

    (M1A2坦克拆卸發動機的工程)

    透過對比M1A2和梅卡瓦拆卸發動機的畫面,我們也能直觀感受到,發動機前置不利於保養維護,由於不能破壞坦克前裝甲的完整性,拆卸發動機的過程會非常困難,而將發動機安裝在坦克尾部就沒有這些問題了。

    早期的坦克是由拖拉機改裝而來,而拖拉機的發動機幾乎都在車體前部,實戰證明這樣的坦克很容易被擊毀發動機而喪失移動能力,進而被成員拋棄。發動機在後部的坦克就沒有這樣的顧慮,即使坦克連續中彈還是有希望開回駐地或者維修機構,進而保全珍貴的坦克。

    二戰時期也有駕駛艙、動力艙並列的裝甲車輛,最有名的就是蘇聯的SU-76自行火炮,這款自走炮全重僅有10幾噸,它的兩臺發動機並排放置在坦克右側,坦克左側就是駕駛艙了(上圖從SU-76駕駛艙蓋向裡看的視野),車體最後方是戰鬥室,整體佈局和梅卡瓦十分相似,但SU-76的兩臺發動機只有140匹馬力,這或許就是它體積較小的原因吧!

    最後看一張豹式坦克的底盤,最前部的變速箱和最後部的發動機,依靠長長的傳動軸相連線,這樣駕駛員就能坐在前方輕鬆變速,中間的液壓泵是用來驅動炮塔的,這樣的佈局非常簡單,不僅重量分配合理,還方便了炮塔的操作,省略了很多不必要的裝置。但如果要把發動機放在最前方,戰鬥艙就要後移,駕駛艙也不太可能和動力艙並列,因為發動機和相關的冷卻、燃料儲備裝置太大了;液壓泵也要另外設計、變速箱如何安置也是個問題。可見,對於豹式坦克來說,動力艙後置是最好的選擇了,其實對於現代化坦克來講也是如此。

  • 10 # 李BoVen

    坦克發動機後置有點頗多。

    1,降低正面投影,提高生存率。發動機前置一定程度上會導致車體高度增加,增加被彈面積。舉個例子,T34發動機後置,整體設計較為低矮;M4謝爾曼發動機前置,整車高度十分高,隱蔽性較低。

    2,有利於整車重量均勻佈置,且其他武器的配置更加得心應手。若將發動機前置,則會導致整車重心前移,那麼在複雜地形的透過能力就會降低,這時如果在車體後部加裝多餘重量來配重,則一定程度降低坦克的機動性。

    3,有利於對動力系統的保護。若發動機前置,則在前裝甲被擊穿後,發動機容易受到損壞,雖然成員可能活下來,但是失去動力的坦克就像待宰的羔羊遲早要完。若將發動機後置,則發動機受損的機率會下降不少。

    (梅卡瓦採用發動機前置)

    4,更有利於維護和保養。。由於坦克發動機需要經常進行保養和維護,需要預留很多的檢修口或艙門,坦克前部空間有限,需要佈置炮塔觀察口等,不利於坦克的維護。而後置發動機則可以充分利用坦克尾部的空間,簡化維護和保養的操作。同時,也利於佈設傳動系統,只需和發動機一體安裝即可,維護和檢修也更為方便。而空餘出的前部空間可以安置更多的作戰裝置和電子系統,使空間佈局更加合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胡歌有沒有女朋友,你喜歡胡歌嗎?胡歌鐵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