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兔吐2
-
2 # 高盼明
人人都憶郭奉孝,誰人還記荀令君。
說起曹操和荀彧這一對“苦命鴛鴦”,總是會讓人淚流滿面,是啊,一個傾盡全力輔助他認為能匡扶社稷的人,最後卻有了“狼子野心”,一個從未讓他失望收拾舊山河的人,有了改朝換代的能力,你為何就不能跟隨我一起走呢?不管是曹操還是荀彧,最後他們兩個人的內心都充滿了失望和無奈。
兩人的相識,還要從很久很久以前開始說起,那個時候荀彧還是滿腔抱負的壯志之士,荀彧作為潁川貴族子弟,其三國志本傳記載:王佐之才也!後來袁紹取代韓馥,荀彧就為袁紹所用,此時袁紹正是最為強盛之時,而曹操卻是最弱小之時。然而荀彧卻看出袁紹乃酒囊飯袋之輩,最後荀彧對曹操評價其為有雄略之才,曹操得荀彧後喜極而泣說道:吾之子房也!兩人從此走到一起,收拾這破舊的山河。
關於荀彧之死,在袁弘得《後漢紀》卷三十,陳壽得《三國志》本傳記載:“以憂薨”,而裴注引《魏氏春秋》記載:“太祖饋彧食,發之乃空器也”,於是飲藥而死。不管是那種死法,都是荀彧反對曹操加九錫得必然結果,二十載,荀彧不遺餘力,兄弟子女都為曹氏賣命,和曹氏結為親家,可以說得上是曹操集團的核心成員。然而荀彧卻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士大夫。
荀彧在反對曹操說了這麼一段話,他說:“曹公本興義兵,以匡振漢室,雖勳庸崇者,猶秉忠貞之節,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這段話把曹操的權利限制在了漢室之下,再蓋下忠貞的帽子,其實和孫權還有陳珪警告袁術稱帝之時是一個意思。再有就是匡扶漢室在當時是不可動搖的政治原則。
三國那個群雄割據的時代,朝廷軟弱已經不是士大夫的首要選擇,士大夫想要匡扶漢室,就必須要選擇一位雄主待時而動,才能如願以償,但是荀彧卻沒看透一點,那就是雄主都有著自己的政治立場,他們的所謂匡扶漢室只不過是時局所迫而已。不得不說曹操低估了荀彧的忠貞,荀彧也高估了曹操的堅守,兩人都是聰明絕頂的人,算盡天下,洞察人心,卻唯獨沒有看清自己,也算錯了對方。荀彧既然無法阻止,他就選擇了殺身成仁。這樣一位政治家,確實值得我們尊敬。
博君一言,笑談古今,智慧歷史,你我共享!
-
3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荀彧和曹操之間的故事,我一直以為比諸葛亮和劉備、周瑜和孫權的那些個段子更讓人悲傷,且真實。
首先,我們講整部三國演義裡,真正為大漢朝廷考慮的人,其實根本就不是劉備和諸葛亮,劉備從草鞋販子到白帝城託孤,其實滿腦子是自己的算計,何嘗有過一天是為了漢朝?別的且不說,就說他攻佔益州之後,滿腦子想的是自個先做漢中王好還是先做益州牧好?隨後曹丕篡奪帝位之後,更是迫不及待地釋出漢獻帝已被害死的訊息,而後就登基自己做了皇帝——事實上直到劉備駕崩,漢獻帝還活蹦亂跳呢!
但是,荀彧真的不一樣。他是整個三國時代,幾乎唯一真心扶助漢室的人。
其次,荀彧也是對漢末大局判斷得很準確的人,最初,他27歲,在朝廷裡擔任任守宮令(掌管皇帝的筆、墨、紙張等物品),看到董卓自立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他就毅然棄官回鄉——因為他明白了,世間要亂了,洛陽必然是首亂之地。此後果然洛陽血肉橫飛,他判斷正確。
回到故鄉潁川,他也沒久住,因為他的判斷是:潁川是四戰之地,如果天下有變,那就會經常受到侵略,應該早離去,不能久留。他把自己的觀點告訴別人,別人卻都不信。於是他獨自帶著整個宗族北上冀州——當時的冀州牧是韓馥,顯然是個安分守己的人。此後潁川果然大亂,荀彧又判斷正確。
但半道上出事了,袁紹奪了冀州,荀彧是不是該就此投奔袁紹。他的弟弟荀諶以及老鄉辛評、郭圖都認為該,唯獨荀彧認為不該——理由是袁紹這人不靠譜,雖然我們不知道他如何得出了結論,但從後勢,顯然荀彧又判斷正確。
191年,荀彧投奔了曹操,為什麼選擇曹操?是像諸葛亮選擇劉備一樣,打算輔助劉備奪天下嗎?從後面的史實看,並非如此!
惟有一解,那就是荀彧與曹操倆人志趣相投,都志願為漢朝恢復和平,重建安定。
(荀彧選擇曹操,其實是選擇了一個合作伙伴,他不是曹操的臣,這和諸葛亮是完全不一樣的)
荀彧的選擇對不對?我說是對的,因為當時的群雄,你看袁紹、孫策、劉表、劉璋、馬騰、劉備、呂布、陶謙,這麼多人,哪一個不是心懷亂志?有誰是真心要掃清亂世,恢復漢室的安定?
隨後,正是在荀彧的鼓動下,曹操實施了奉迎漢獻帝到許昌的策略,許多人把這個叫做:“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實真的是胡扯,當時漢獻帝就像個無家可歸的流浪兒一樣,挾持他,能令哪個諸侯?要是真有這效果,河北的袁紹為什麼不迎漢獻帝?你當袁紹是傻麼!事實上,在這件事上,袁紹是正確的,因為有皇帝在身邊,必然會造成反對派打著皇帝旗號來攻擊你的危險,就好像日後很多人打著救皇帝的旗號來攻擊曹操一樣。
如果從當時的事實來看,其實曹操、荀彧,是天底下試圖保護漢室權威的唯一組合。其他人,都希望讓漢獻帝無家可歸就此終結,而後他們可以正大光明的爭奪天下。而曹操和荀彧的出手,顯然打破了他們的這一計劃,由此引起袁紹一派的反曹高潮——在袁紹戰敗之後,這一事業又被劉備繼承。而他們為什麼如此積極地反曹,其實惟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袁紹、劉備,都有自己的皇帝夢,漢獻帝多存在一天,他們就沒辦法實現這個夢想——事實上也真的如此,漢獻帝比袁紹劉備活得都長久。
既然如此,有人便問,曹操既然願意保護漢室,為什麼最終又篡權自為呢?
事實上,這便是時局比人強的道理。曹操要保護漢室,就必須維持一股強大的軍事力量。而要維持這樣強大的軍事力量,就必須擁有強大的人才庫。而這些人才,為了自己地位富貴,就會不斷地渴望自己的領頭人能更上一步。
而到了這個時候,曹操便尷尬了,如果他不想篡位,他就應該放棄權力。但放棄權力,就意味著有被敵對勢力徹底清算甚至加害的風險,這個風險極大(曹操之前,霍光就是一個例子。曹操之後,于謙也是一個例子)。
荀彧當然明白這一點,所以他給曹操以全力支援,盡一切可能擺平皇帝對曹操的不滿。同時另一方面,他也儘可能維護皇帝必要的權威和安全。
直到赤壁之戰,應該說兩人的合作還是親密無間的。問題,出現在建安十七年(212年),那一年曹操打算給自己一個魏公的爵位,加上九錫的待遇——正是這一條引起了荀彧的反擊,他認為這是曹操越界了,他的話說得很溫和,但是內容絲毫不退讓:曹操你原來的用意是什麼?不就是興義兵來安定國家麼?你現在這樣做,是安定國家麼?不,是引起新的禍亂——所以,荀彧對曹操說: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正是這句話,擊中了曹操的要害。因為最瞭解曹操的人,正是荀彧。曹操此時的心態,確實已經變了。他不再願意做一個左右為難的忠臣,他更願意做一個大權在握的權臣。而要維護手裡的權威,讓自己小集團的人對自己忠誠,他就必須打起自己的旗號,換句話說,他已經暴露出取代漢天子的意圖了。
而這,正是荀彧的底線。
荀彧:我一直以來都幫助你,不是為了從你那裡獲得多大的好處,而是指望你能安定天下,恢復漢室的權威!
曹操:你的想法我怎麼不明白,可是你難道還不明白,這樣的事你我都做不到。如果我不做權臣,不取代漢天子,那些跟隨我的人,他們也沒有安全感。而你這麼聰明,你要知道,沒有安全感是要死人的!
是的,對於曹操的無奈,其實荀彧也沒有辦法。這個時候,荀彧便想到了四個字,叫做:”獨善其身!“五十歲那年,他服毒自盡。
整部三國志,真正為漢朝而死的,其實只有他一個人,他便是荀彧。羅貫中其實是不懂他的。
-
4 # 文青聊史
曹操一生中最離不開的謀士,荀彧,年少時被稱為“王佐之才”。
他因處理國事被敬稱為“荀令君”,不僅僅是在國事上,在軍事、計謀、舉人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曹操把荀彧認為是自己的張良。
曹操手下五大謀士除了賈詡其他三人皆是荀彧推薦給曹操。
要知道當初荀彧是當時最大的諸侯袁紹的謀士,在這樣一個環境中荀彧並不滿足,因為荀彧最擅長的就是識人心。
透過跟袁紹的長期接觸後發現此人並不適合追隨,最後就直接投奔了曹操。
當初在投奔曹操的時候荀彧的族人還在袁紹的手中,此時投奔曹操無疑與叛敵,但是荀彧沒有後悔依然是跟隨自己內心的決定。
最終的結局我們也都明瞭,但是當時的荀彧或許不知道自己是這樣的結局。
在曹操一統北方之後就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雖然還有孫劉兩家,但是這兩家雖然對他有一定的威脅但是卻僅僅只是一點威脅。
這時候曹操想要替代天子,在朝野上下一片贊同的時候荀彧站了出來第一個反對,這讓曹操自己都沒有想到,因為荀彧是自己的嫡系謀士,從創業初期到現在,荀彧每次出的主意都幫助到了他,但是唯獨最關鍵的這次竟然反對他。
不光是曹操,就連朝野上下都是震驚,此次之後曹操就記恨上了荀彧,之後我們就知道了,一個空的飯盒逼死了荀彧。
荀彧因為很清楚曹操的為人,但是為什麼最後還是選擇跟隨了曹操呢?
光復漢室、曹操年少時的熱血荀彧一生的夢想就是可以光復漢室,他也一直稱自己為漢臣,在袁紹手下時看到他並沒有這樣的資訊,但是反觀曹操,在自己勢力不足董卓的時候還是毅然決然的征討董卓。
從這方面來看曹操在年少時確實做的比袁紹和袁術強,因為他們雖然手握重兵但是卻沒有這樣的心思,所以最終荀彧選擇了曹操,或者說選擇了曹操那一腔熱血。
野心隨實力壯大,荀彧脫身乏術剛才也說了曹操年少時是一腔熱血,但是人總是會變的,尤其是在自己實力強大之後,當曹操的初心變了之後荀彧很快就察覺到了,但是他為什麼不走呢?
這一點就可以借鑑關羽對待曹操的態度,在那時候忠誠是一個人最大的本錢也是一個人的基礎,呂布為社麼被其他勢力唾棄?就是因為他的不忠。
而當時曹操也沒有明面上表露過自己想要取而代之的意思,荀彧就抱著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態,畢竟這時候離開曹操拋開天下人的看法,他自己內心的驕傲就不允許他這麼做。
我們其實可以從資料中來看,在曹操勢力壯大之後荀彧其實很少在出謀劃策了,從這就可以看出荀彧在當時已經知道曹操的心思但是不能離開。
秉忠貞之志,守謙退之節不難看出這就是荀彧自己對自己為人處世的標準,而他自己也做到了這一點,在最後毅然決然的反對曹操,就像當時毅然決然的離開袁紹一樣。
荀彧值得我們學習,但是按現在角度來看的話,不免有些太死板了,不過我依舊敬重荀令君。
-
5 # 色國丞相
當勇士在前往魔王的路上就已經被腐化成另一個魔王,他當然要把過去的正義夥伴殺掉。
荀彧就是那個被殺的夥伴,曹操就是墮落成魔王的前勇士。
-
6 # 耀奪翔展
答:因為自始自終荀彧的心裡都是忠漢不忠曹的!從最初假如曹操也是因為曹操打著扶持大漢的旗號,志趣相投!只是後期曹操勢力越來越大,狼子野心昭然若知,兩人從志趣相投到爭鋒相對,荀彧儼然已經變成了曹操心裡的眼中釘肉中刺,曹操何許人也~“寧教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哪怕像荀彧這樣跟他一步步走過來的只要是阻礙他的,他都會毫不猶豫清除。最多讓你死的體面一點!!
縱觀整個三國!荀彧是最為忠心大漢的,比起那個打著匡扶大漢的旗號藉此發展自己勢力從而實現自己計劃的劉皇叔。強的不是一星半點(論對大漢忠心而言)最後默默的為文若惋惜~~
-
7 # 叢中笑6603
荀彧為什麼要逃跑呢?他明白,曹操都不能容他,他已無處可去,也不願意到別處去。荀彧明白,能成大事者,曹操也。因此,即使為他去死,或者明知曹操要殺他,他也甘願以死明志。
-
8 # 話史人
天下沒有他容身之處,往哪裡逃。他輔佐曹操做出做出大功勳,他有敵人。曹操勢力大,沒人幫他。他是想逃也沒有合適的地方的。
-
9 # 山河明月
這個問題,其實應該說, 正是因為荀彧功勞太大,曹操才沒有殺他,三國演義中,明確說的是荀彧自殺,但是因為曹操的暗示,智謀超群的荀彧就毫不猶豫的自殺了,也保全了荀氏一族。那曹操為什麼要逼荀彧自殺呢?
直接原因,荀彧諫阻曹操加“九錫”,在曹操心裡埋下了仇恨的種子。曹操手下有個謀士叫董昭,這人是曹操在迎奉漢獻帝時,主動投靠了曹操,此人也頗有謀略,只是非常喜歡揣摩曹操心思,刻意迎合曹操的喜好,所以為人不是特別正直。有一天呢,突然建議曹操加“九錫”以彰功德,理由就是曹操的功德堪比周公、呂望,這馬匹拍的還是很有水平的,曹操心裡那個爽啊。只是在徵求荀彧意見的時候呢,荀彧說了幾句話,我們完整地來看一下。
荀彧曰:“不可。丞相本興義兵,匡扶漢室,當秉忠貞之志,守謙退之節。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這句話其實沒什麼問題,我更願意相信荀彧是為了維護曹操匡扶漢室、力挽狂瀾的正義形象,對於當時威福日盛的曹操來說,“加九錫”沒有得到多少實際的實惠,只是錦上添花罷了,但是卻坐實了“漢賊”的罵名。只是此時的曹操,早已不是當年興義兵討伐天下不臣諸侯的曹操了,此時的他心裡早已有不臣之心。荀彧也許早已看透曹操的心思,只是他仍然堅守自己身為漢臣的操守和忠貞,畢竟此時荀彧的身份仍然是大漢的尚書令。正是因為此,曹操只要興兵,一般讓荀彧留守許都,建安十七年,曹操打破常規,讓荀彧隨軍出征,荀彧已知曹操有殺他之心,再加上曹操送了荀彧一個空盒子,荀彧當即明白曹操之意,就自殺了。
這裡多說兩句,為什麼曹曹操送一個空盒子,就是要荀彧自殺呢?我覺得,曹操之意是他已經沒有更多地東西可以給荀彧了,或者說,生殺大權在曹操手裡,他頃刻間可以讓荀彧一無所有,荀彧也就只能自盡了。
間接原因,曹操懼怕潁川士族集團受荀彧影響,變得不可節制,影響曹操的稱王稱霸大業。荀彧本是潁川士族,少有才名,號稱“王佐之才”。曹操佔據兗州之後,招賢納士,荀彧自袁紹處轉投曹操集團的,是曹操集團的頭號謀士,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跟隨曹操二十多年,南征北討東伐,建立功業無數,威望頗高。
更難能可貴,或者說讓曹操懼怕的是,以荀彧為首的潁川士族集團,荀攸、程昱、郭嘉、鍾繇、司馬懿等人,都是荀彧推薦給曹操的。
為什麼說以荀彧為首呢?其他的暫且不說,光憑荀彧讓他們跟隨曹操,他們就屁顛屁顛的出來輔佐曹操了,就可想而知,荀彧的號召力有多強。想想諸葛亮,前有徐庶親自託付、後有司馬徽等人的極力推薦,仍然讓劉備來了一個三顧茅廬。另外,“加九錫”事件,曹操第一個徵求的是荀彧的意見,也可見荀彧在眾謀士中的地位。
如果曹操想“加九錫”,稱魏公,必須得到潁川士族的支援,而荀彧的反對就使得此事困難重重,所以說,荀彧必須得死,哪怕荀彧再有才、再勞苦功高,從這裡再次看出曹操作為封建諸侯的冷酷無情。荀彧死後的第二年,曹操得償所願,進封“魏公”。
小結荀彧作為東漢末年少有的忠貞正義之士,輔佐曹操匡扶漢室,卻因曹操進封“魏公”一時自盡,實在令人嘆息。反過來想想,正是因為他的“挾天子以令諸侯”,讓搖搖欲墜的東漢王朝延續了二十多年,絕對稱得上東漢王朝的忠臣義士。
-
10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三國荀彧之死是理想破滅帶來絕望的死亡
先回答問題, 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的荀彧,為何會自殺?原因是理想破滅帶來絕望的死亡。
荀彧,字文若,潁川潁陰人,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謀士,是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他在戰略上為曹操制定並規劃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得到曹操的讚賞;併為曹操先後推薦了大量人才。荀彧官至侍中,守尚書令。因其任尚書令,居中持重達十數年,被人敬稱為“荀令君”。但後來,荀彧卻因為反對曹操稱魏公而受曹操猜忌,調離中樞,最後在壽春神秘死去。荀彧死亡原因是什麼呢?
先來看看荀彧的出身。荀彧是東漢末年的名士,出身潁川荀氏,荀子之後,祖上世代為官。他其祖父荀淑知名當世,號為神君。荀淑有八子,號稱八龍。荀彧的父親荀緄曾任濟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由此可見荀彧的家庭,是士族集團的代表之一。出身於官僚知識分子家庭,這能為荀彧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環境,這也是荀彧最後能成長為當時著名的謀士的原因之一。而做為漢朝官僚世家的成員,這也對荀彧對大漢王朝具有深厚的感情,產生復興漢室的理念無不影響,而荀彧,年少的時候,就少有才名,而名聞天下,南陽名士何顒見到荀彧後,大為驚異,稱其為:“王佐才也”。
荀彧是一個有理想的人。除了出生名門之外,荀彧還是一個有著一腔熱忱的有為青年,是一個有遠見、有抱負、有理想的名士。先說有遠見,當時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軍閥混戰,民不聊生。而荀彧居住的潁川之地,是四戰之地,非常危險。為了家族的安全,荀彧主動提出離開故土,遷往相當安全的河北地區,但鄉人多懷戀故土,不願離去。荀彧只得獨自將宗族遷至冀州避難。而那些留守家鄉的人,卻遭受兵革之亂而喪命。這足以看出來荀彧是有遠見的人。
其次,是有抱負。作為士人,作為有抱負的人,荀彧沒有逃避責任,而是主動投入政治中來。他被袁紹待為上賓,如果留下袁紹手下,荀彧要求得富貴相當容易,而就當時而論,袁紹是四世三公的大士族,名譽天下,是許多名士投靠的物件,荀彧的弟弟荀諶和同郡辛評、郭圖都在袁紹手下供職。可荀彧卻看出袁紹“終不能成大事”,主動離開袁紹,投靠了更有能力的曹操,作為有抱負的他,要尋找更能發揮自己才幹的舞臺。
再者,是有理想。荀彧不同一般的謀士,只知道為軍閥主子,出謀劃策換取功名,他是一個有著遠大理想的人。他一生都是以興復漢室為己任。他勸曹操迎奉天子,尊王室,為漢王朝壽命的延續,產生了積極作用。
荀彧投靠曹操真正原因。荀彧能主動投靠曹操,除了曹操能力過人之外,還一個是重用原因,就是曹操的對漢王朝的態度。當時董卓作亂,曹操能首倡義兵起兵伐董,並在各路諸侯觀望不前的時候,能夠主動出擊董卓。這些也是荀彧對曹操產生好感的原因。而曹操一見到荀彧,就馬上說出了:“吾之子房也。”並委以重任,荀彧遇見曹操,有了更大的表演舞臺,他也為曹操集團的發展,立下了不朽的功業。看看荀彧的比較大的功績。
第一個,是保全兗州三城。
第二,迎奉天子,以尊王室。
第三,官渡一役,堅固軍心。
荀彧看錯曹操而死。212年,在曹操欲進位魏公的時候,曹操與荀彧產生了重大政治分歧,最終也導致了荀彧的神秘死亡。曹操的權勢越來越大,他手下的董昭等人,就向朝廷建議曹操應當稱魏公,加九錫。
一向以興復漢室為己任的荀彧,聽到曹操稱魏公的事情,馬上回應說:“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明確表示了反對意見。荀彧為什麼會如此反對曹操稱魏公呢?
因為他是十足的擁漢派。他認為曹操一但稱魏公,就不是當初與漢獻帝之間的君臣關係了,而是國與國的關係,有朝一日曹操沒準就會取而代之,自己當皇帝。問題是相當嚴重的,這也是與他興復漢室的理想,謬以千里。得知荀彧明確反對後,曹操很生氣,他沒想到荀彧會如此反對,由是心不能平,並開始不信任荀彧了。
荀彧成為曹操更進一步絆腳石,他們之間也完全沒有當初的默契了,反而越走越遠,而且荀彧本事大,能力強,又是士族代表,日後註定是自己在權力道路上升上的最大阻礙,沒準還會到威脅自己的安全。於是,曹操開始處理荀彧了。
212年,曹操徵孫權,他讓荀彧到譙縣勞軍,等荀彧到達以後,曹操乘機把他留在軍中。並封荀彧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把他控制在自己身邊。之後,曹操軍至濡須,荀彧因病留在壽春,不久憂慮而死。
就這樣,一代名士荀彧以神秘的死亡,結束了自己的一生。而他的死,是那個時代所造成的歷史悲劇,是理想破滅帶來絕望的死亡。
-
11 # 笑看三國風雲
荀彧的一生確實為曹操鞠躬盡瘁,勞累一生,最後被曹操剝奪原來的官職,委任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突然遭受如此待遇,荀彧心情煩悶而鬱郁而死。
那麼荀彧到了晚年,為何遭遇如此待遇以至抑鬱而終呢?
荀彧之死荀彧是潁川潁陰人,當地世家大族,年少時期就負有盛名,被當時人稱為“王佐之才”。在投奔袁紹後不久就離開了,來到兗州見到曹操,於是成為曹操的左膀右臂,為曹操平定北方,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曹操東征西討的過程中,荀彧一直堅守許都,呆在漢獻帝劉協的身旁,為曹操處理朝中關係,處理皇帝劉協和曹操之間的關係,做出了不少工作。
等到北方平定,曹操的重心逐步南移,朝著統一天下的方向而去。此時的曹操的野心也日益膨脹,原來的地位和官職也不再滿足他正在增長的功績,於是在其他人的恭維之下,企圖進位爵國公,戴九錫以顯其位。
作為老搭檔的曹操也知道荀彧的想法,因此事先向荀彧通了氣,希望獲得他的許可,可是荀彧委婉的拒絕了曹操的要求,並且說道:“你起兵本來就是為了匡扶漢室,平定天下,保持著中興不二的胸懷,希望你能夠繼續保持以往那種謙卑的行為,作為君子應該有欣賞人的品德,因此不應該有這樣的賞賜。”
曹操收到荀彧的來信,非常不高興,但是討伐孫權,消滅劉表的戰役迫在眉睫。曹操讓荀彧持節來軍中犒勞軍士,鼓舞士氣。
荀彧來到軍中之後,曹操就讓他留在軍中,委任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侍中光祿大夫為漢朝的官職,但是參丞相軍事則為丞相麾下的官職。
荀彧一直擔任的官職是尚書令,這個官職是漢朝廷的,並非曹操麾下的官職。從名義上看,荀彧是皇帝劉協名下的官,而非曹操麾下的官,然而此時曹操將荀彧拉到軍中,掛著侍中光祿大夫並且持節的名頭,而真正給予的官職是參丞相軍事,這就相當於把荀彧從皇帝劉協那裡拉到曹操麾下,從皇帝的官變成了曹操的官,這就有違荀彧報效天子的初衷。
正是如此,荀彧才抑鬱而終,死得不明不白了。
曹操為何要逼死荀彧呢?荀彧之死頗有蹊蹺,有些地方記載是曹操送了一個空盒子給他,荀彧見了之後,二話不說就吃毒藥死了。另外一個說法就是荀彧見曹操將自己強留軍中無法返回許都,因此病死了。
其實無論是哪種死法,都和曹操脫不了干係,肯定是和曹操有著密切關係,那麼作為曹操的左臂右膀,曹操為何要逼死荀彧呢?其實這就要從以下兩點來分析了。
其一,荀彧反對曹操進步。
曹操是一個勤奮好學,積極向上的好學生。從消滅呂布,袁術到袁紹,將凌亂的東南方,北方以及西北方統一在大漢的旗幟下面,讓許許多多的百姓免遭戰亂的痛苦,其功不可沒。
正是如此,曹操希望在擔任丞相之職後向前再進一步。丞相是官職,但是爵位需要進步到公爵。曹操的進步要求遭到荀彧的拒絕,他認為曹操應該是一個高尚的人,不應該覬覦那些作為人臣不該得的東西,但是曹操一直只是想著當人臣嗎?
荀彧拒絕了曹操的進步,這讓曹操非常不痛快,本來打算在得到荀彧的首肯之後,可以名正言順的當上魏公。在碰了釘子後,曹操也不再遮遮掩掩的,直接將他調到身邊,讓他再也看不到那個宮中的皇帝了。
在曹操看來,你不讓我痛快,我也不讓你痛快,結果荀彧比較小氣,就鬱悶死了。
其二,對世家大族搞極限打壓。
曹操從起義兵伊始,創立的團隊是以曹氏和夏侯氏為基礎,以寒門士子為輔,世家大族為適當的補充。在軍中以及各級官僚體系中,世家大族的子弟均有進入,但是普遍地位不高,實權掌握在宗族以及寒門出身人士手裡。
荀彧作為世家大族的代表一直在漢朝任職,並非曹操名下任職。即使如郭嘉這樣的人,地位崇高但是實際權力不多。
荀彧作為一個特殊的例子而存在,其目的就是為了溝通皇帝劉協和曹操以及世家大族而存在。到了曹操統一北方,需要進步的時候,曹操發現當世許多士族們對於曹操的進步並不積極,這就讓曹操感到有些不快,於是荀彧就成了曹操進步的阻礙,也成了曹操練手的犧牲品。
在逼死荀彧之後,另外一個士族人士孔融被滅族,接著楊修被處死,緊接著崔琰也被處死。連續幾年中,四位人士均被處死,這些人無一不出自名門望族的世家大族。
荀彧出自潁川潁陰荀氏,孔融來自山東孔氏家族,楊修則出自弘農楊氏,崔琰則出自清河崔氏,均是當世赫赫有名計程車族,他們的導向直接影響著當世人才的態度,忠於曹操還是依舊忠於漢室?
而荀氏作為潁川首屈一指,並且身居高位的名士來說,更是左右著當世人的看法,因此當他對曹操的進步說“不”的時候,曹操對他的屠刀就已經舉起來了。
通過幾年的屠戮和拉攏,到曹操後期以至曹丕即位的時候,世家大族已經明顯倒向了曹魏,等到陳群的九品中正製出臺後,世家大族在政治上就完全倒向了曹魏,淪為曹魏統治的工具。
由此可見,荀彧雖說為曹操鞠躬盡瘁,操碎了心,但是由於最後在站隊上依然堅持自己的立場,不肯屈服曹操的志向,終於落得慘淡收場,令世人扼腕嘆息。
-
12 # 種花家社會人
荀彧的最終目標是中興漢室,而這個目標和當時曹操的想法背道而馳了,這就是荀彧的無奈。
曹操自己也說過最開始也只想當一個大漢的將軍而已,當時曹操意氣風發,抱著挽狂瀾於即倒拯救漢室的目標起兵勤漢。荀彧看到了曹操的赤誠之心,也看到了袁紹的不堪大用。所以荀彧一直當著曹操的中流砥柱。
曹操東征陶謙,呂布趁機偷家,是荀彧和程昱、夏侯惇聯手保住了三個縣,等到曹操回來擊敗了呂布。曹操在袁紹在官渡對峙的時候,是荀彧穩定後方,還寫信給曹操鼓勵,讓他不要放棄。是荀彧為曹操規劃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他還為曹操舉薦了鍾繇、郭嘉、荀攸、陳群、戲志才。他這麼死心塌地,盡心盡責的幫曹操就是因為只有曹操有能力恢復漢室,所以曹操統一了北方。但是後來,隨著曹操勢力增大,曹操就變了,他想做大將軍,做丞相荀彧都無所謂,因為都是漢臣,可是曹操野心越來越大想做魏王。荀彧就知道他和曹操已經不是一條路上的人了。
荀彧反對曹操,曹操把他調離中樞,可是曹操不放心。荀彧在中央幹了這麼多年,一直是曹操的首席謀士,勢力根深蒂固就怕會出什麼意外。所以荀彧只能死了。
-
13 # 勇戰王聊歷史
荀彧在曹操集團發展初期,可以說是首席功臣,曹操稱他為“吾之子房”。荀彧輔助曹操,居中持重達十數年,處理軍國事務,被敬稱為“荀令君”。
但是,荀彧忠於漢朝,而不是曹操。他希望曹操能重興漢朝盛世。曹操卻有不臣之心,給自己封王加九錫,一次次觸碰荀彧這樣世族的底線。荀彧認為:“(曹公)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因此惹怒了曹操。最終,曹操給他一盒“空食”,暗示不在給他飯吃,最終荀彧自殺(但是,我更認為是病死,鬱鬱而終)。
荀彧這樣的曠世奇才,有自己的理想追求。荀彧,從小學習聖人的教誨。他以為只有曹操才能平定四方,所以,才輔佐曹操。
但是,曹操發展起來以後,就開始作“漢賊”。處處僭越,事事不恭天子。
荀彧認為,"以仁義救天下,天下既平"。他希望曹操用仁義,來這樣四方自然歸順曹操。可惜,曹操謀九錫,僭越禮制。這等於要明搶漢室江山,被稱為"聖人之徒"的荀文若,肯定羞於再輔佐曹操。因此,鬱鬱而終。
《軍師聯盟》中,把荀彧的死跟幫助曹丕上位聯絡上。荀彧和曹植崔琰密謀,荀彧先自殺,故意留下一封曹丕親筆寫的大逆不道的信,讓曹植謀士楊修發現。曹操喜愛曹植,順勢把曹丕下獄審理。鍾繇審出信是曹植岳父崔琰假冒曹丕筆記所寫。崔琰也毫不掩飾,把女婿曹植拉下水。
曹操知道是崔琰假冒曹丕寫的信以後,頭痛難忍,明白了荀彧和崔琰的真實目的!最終,曹植被鬥倒,荀彧保住"長子"曹丕的目的也達到了。
荀彧的死,在這裡是為了支援“嫡長子繼承製”。漢室雖然不能復興,但是禮法不能任由曹操破壞!
-
14 # 看遍山川
曹操稱荀彧有張良之才是不錯,曹操從早期創業開始就但凡在軍政方面有拿不定主意時,總問計荀彧或荀彧主動諫言,而且曹操都從善如流,事實上也收到很好的效果。
曹操打算乘陶謙新死,奪取徐州,而荀彧認為曹操集團應該確保兗州不失,將兗州做為根椐地,輕易出兵南下會引來呂布的乘虛而入,再說那邊麥子都已收割,大軍到來前對方來個堅壁清野,十萬大軍軍糧堪憂,曹操言聽計從,先出兵擊敗呂布,又平叛了兗州境內的反對勢力,鞏固了自己的大本營再作他圖。
漢獻帝逃回洛陽,也正是荀彧建議曹操趕快迎奉獻帝,用忠於皇帝的行動來鎮服各據一方的豪傑,所謂“挾天子以令諸侯”,這讓曹操一下子取得了強大的政治優勢。
在征伐袁紹集團的可能性和時機上,荀彧同樣作出了自已的判斷。在與袁氏集團的相比較中,荀彧洋洋灑灑地從人心,軍事,用才,德行方面作了對比,讓曹操意識到袁氏集團只是外強中乾。在出戰時機上,荀彧認為應先徹底解除呂布對自已的危脅,才能騰出手來與袁氏集團決戰。袁紹敗後,曹操要南下伐劉表,荀彧認為應北渡黃河先解決袁的幾個兒子,先蕩平河北才能南向荊州。
曹操自已常講,荀彧跟隨我東征西討,每次獻策總能收到好的效果,辦事公正,天下得以平定有荀彧的功勞。
我們回頭再看看荀彧,漢代穎川郡(許昌)人,從祖父起就世為漢臣,小時候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深受儒學薰陶,人稱有“王佐”之才。後來被舉孝廉先投奔韓馥,再投袁紹,後覺袁紹不是幹大事的料,再奔曹操集團。把自已匡扶漢室,救民於水火的政治抱負全部寄託在曹操身上。可事實上這兩人的最終政治目標是完全不同的,曹操日益顯露出他的野心。獻帝伏皇后給了她文親屯騎將軍伏完一封信,信中以激烈的言辭敘迖曹操殘暴不臣的事,荀彧暗中看到後只能嘆氣,從前的抱負如今已被蕩然無存。曹操要自授魏公並加九錫,又派人試探荀彧態度,在心裡作為漢臣,他是不願投靠曹操集團成為漢朝貳臣的,直接表明了自已不同的態度。
當一個執著的,富有政治抱負計程車人,他所畢生追求的目標已然灰飛煙滅,人存心死,和汩羅江畔的屈原已無兩樣,而最後的結局以哪種方式結束已經不重要了。
-
15 # 上歷史課的小學生
平心而論,個人還是很佩服曹操的,不管是從軍事、政治方面還是從文學、書法方面,曹操都可以說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東漢末年,群雄逐鹿,天下大亂,曹操以天子名義,征討四方,統一北方。重要的是,曹操做了很多利民之事,這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另一方面,曹操是一位了不起的軍事家,通兵法、重賢才。在曹操的手下,不僅有傑出的謀士,而且還擁有眾多忠勇的武將。
而荀彧就是曹操在征討四方的時候,為曹操出謀劃策的重要謀士。在曹操整個北方的過程中,荀彧可以說是曹操手下的最重要的功臣。荀彧在謀略方面,在三國時代絕對可以排到前幾位,就是這樣一個人,跟隨曹操大殺四方,立下汗馬功勞,卻不得善終。至於原因,也就是荀彧個人到後期覺得此曹操非彼曹操了。荀彧最初的想法就是,輔佐如曹操這樣的有志向、有膽識、有才能的人,一起平定天下,匡扶漢室。
起初的確如此,荀彧盡心盡力的輔助曹操,曹操因此取得了重大成績。可是,曹操並非這麼簡單的一個人,後期野心逐漸顯露出來,一心想建立起自己的江山。
對於荀彧而言,這並不是他想要的結果,因為荀彧是一個特別忠於漢室的人,曹操欲將漢室取而代之,建立魏國。因此,後期荀彧就完全成了曹操的對立面。
至於荀彧之死,至今仍有兩種說法,一是抑鬱成疾而亡,二是被曹操賜死。
-
16 # 蟬鳴梧桐
荀彧是曹操的第一謀士首功之臣,被曹操稱為“我之子房”。其主要成就是“奉天子以令不臣”。這一招就讓曹操佔盡政治上正義先機,曹操之所以成為曹操,而不同於董卓袁紹等人,就在於曹操始終是打著我為漢朝天子辦事的旗號,誰不聽我的就是違背天意。曹操之所以能橫行天下,荀彧這個策略是起到關鍵作用的。
荀彧第二個功勞就是為曹操推薦了大量人才,其中郭嘉就為曹操出了無數奇計妙謀,郭嘉死時曹操大有“天喪我也”的悲痛哀傷。這就為曹操源源不斷智力利用儲備了用之不竭的戰略資源。曹操最後之所以能取得最後勝利,在三國爭霸中艱難勝出,就在於曹操不僅擁有統一北方雄厚的經濟實力,更在於曹操手下人才濟濟,要文有文要武有武,呼風喚雨,剿滅群雄,如探囊取物信手拈來。
曹操一開始是勤於王室忠心保漢的蓋世梟雄,荀彧一生可以說都是對東漢王朝充滿中興願望。荀彧正是看中了曹操是能保住漢代天下的不二人選,才傾自己的畢生精力為曹操辛苦操勞,荀彧為曹操服務的目的非常明確,那就是用曹操這個人去收復哪些不聽漢獻帝的叛臣賊子。可是曹操呢,隨著自己的聲望日隆勢力一步步做大,他就有了取漢自代的想法。加上跟隨他出生入死的文臣武將也一個個都期盼著有朝一日能博個封妻廕子的思想,所以曹操就慢慢不是荀彧心目中的曹操了。兩人的心思慢慢就不那麼和拍了。到了曹操要進魏公加九錫時候,荀彧就公開表示不同意了。荀彧可能是這樣曹操說的“曹大人啊,你可千萬不能這樣做啊,你這樣做是不對的啊。你忘了王莽篡漢落個千古罵名的下場了嗎?你不記得當初咱倆擊掌為誓共保大漢的約定了嗎?你怎麼能說變卦就變卦呢?這樣做是不是有點太不地道了?”曹操估計當時是臉一會青一會紅一會黑一會白,那種膩歪連殺了荀彧的心都有。
這會估計又有人在曹操面前咬舌根了,“曹大人,荀彧那老小子估計跟你不一心了。聽說他和漢獻帝那個小毛孩一起讀書一起促膝談心,玩的可嗨了。還有人看見他和皇后他爹老伏完勾肩搭背親親熱熱嘀嘀咕咕,曹大人你可不能不防著點啊,可不敢叫人家抄了咱的後路啊。”曹操那小心眼何等多疑啊,連死都弄個七十二疑塚,他馬上就把荀彧尚書令撤了換了自己心腹華歆,理由還冠冕堂皇“旬老弟啊,現在前線吃緊需要你參贊軍機,你趕緊過來把幫你哥的忙吧!”
荀彧估計是離開朝政到了軍隊,心裡不爽,有點消極怠工,動不動就曠工遲到早退請病假,也不給曹操出主意了。有時還長吁短嘆,對著天上的星星發呆。曹操一看,反正這人是不為自己拉套了,就成全他的名節吧。於是就派人給荀彧送了個食品盒子,盒子裡什麼也沒有,荀彧明白曹操是要他絕食而亡。
荀彧這些日子很不好過,老闆曹操不給個好臉,那些怕擋了升官發財的文臣武將也對他熱潮冷諷愛理不理,連他推薦給曹操的親侄子荀攸見面也不喊他叔叔了。
荀彧燒掉了自己所有文字,就像武則天給後人留下了一個無字碑,那意思是說我荀彧是黑是白是奸是忠,隨你們去評說吧。曹操代漢看來是大勢所趨,我荀彧管不了了,漢獻帝那小孩又聰明又可憐,可惜天命難違,看來終究也難逃被趕下臺命運,我荀彧想幫你,是迴天無力啊。既然自己興復漢室理想破滅,加上回想自己本來想用曹操這個鍾馗打鬼,最後卻把鍾馗變成了真鬼強鬼惡鬼,事與願違,你說活在世上還有意思嗎?
至於荀彧是咋死的,三國志說是以憂訇,魏國春秋說是飲藥而卒,反正不管咋著,荀彧不是正常去世的,這也就是說荀彧最後是不得善終。荀彧之死給我們後人留下許多深思。當我們理想和現實衝突時候,我們是堅持理想至死不渝,還是隨潑逐流識時務為俊傑,尤其是遇到自己的兩個頂頭上司比如董事長和總經理利益矛盾時,你是跟哪個好呢,這不得不讓我們在糾結兩難中選擇其一啊。唉!難為你了荀彧先生,你用死做出了你的回答,你不虧是一個大寫的人。一生不做虧心事,到了天堂也心安。
-
17 # 山居不記年
瀉藥~
雖說曹操陣中兵多將廣、人才濟濟,但要說核心人物,絕對是荀彧荀令君。
荀彧在戰略方面為曹操規劃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比如“迎奉天子”就是他提出來的,雖然對面袁紹家沮授比他早,奈何袁紹不聽,於是被曹操撿了便宜。
與一般的謀士不同,荀彧主要是坐鎮後方,不像郭嘉、賈詡等人跟在陣前出謀劃策。俗話說“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正因為荀彧後勤搞得太好,因此直接導致了他存在感的下降。不信看看,漢初三傑韓信張良蕭何,兵仙韓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軍師張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而蕭何,提起來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這就是搞後勤的悲哀啊~
要說荀彧跟曹操合作了幾十年,算得上親密無間了。君臣二人攜手一統北方,壓得吳蜀要聯合抵抗。本來這應該又是一對如劉備孔明般的“魚水之情”,奈何,荀彧和曹操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他是“漢室遺老”,內心想著是要光復漢室的,早先跟曹操合作,是看中了曹操的能力,希望他能平定諸侯,讓劉家天下再次安定。可是,曹操心中並沒這個打算。於是隨著曹操事業的壯大,兩個人的矛盾也顯露出來。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欲進爵國公、加封九錫(九錫是古代帝王對大臣的最高賞賜)。荀彧認為:
“(曹公)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因此惹怒了曹操。“太祖軍至濡須,彧疾留壽春,以憂薨,時年五十。諡曰敬侯。——《三國志·荀彧傳》”史書上這簡短的一句話,後人倒是充分發揮了想象力。比如有人說,曹操送給荀彧一個空盒子,荀彧知道是曹操要他死,於是服毒自盡了。
不過,在我個人看來,還是覺得曹操和荀彧大半輩子的合作,已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的。“明年,太祖遂為魏公矣。——《荀彧傳》”
荀彧死後第二年,曹操還是加封了九錫,雖然不是荀彧希望的,但畢竟沒有親眼見到這一幕。也許是曹操為了不傷老朋友的心,才推遲到他死以後吧。我寧願這麼認為。
荀彧死後,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是這麼寫的:“文若才華天下聞,可憐失足在權門。後人休把留侯比,臨沒無顏見漢君。”惜哉,荀令君!
-
18 # 平陽侯
古人評價荀彧喜歡把他跟張良並稱。
都是出身名門,足智多謀,為了復興漢室。
但他們的命運最終還是決定於他們的性格。張良更超脫,而荀彧一直放不下。
張良家在南韓五代為相,但張良同志輔佐劉邦平定天下後,卻不想著復興南韓,而是成仙去了,可以說超脫的一批。
荀彧出身潁川荀氏,家裡族譜能排到荀子。他輔佐曹操一統北方後,卻還想著復興漢朝。還勸曹操不要加九錫。
荀彧同志一直對漢室忠心,曹操當然不能容他。
-
19 # 傳奇歷史觀
首先,糾正一下問題的描述,不是稱魏王以後,是進爵魏公之前。曹操於建安十八年進爵魏公,建安二十二年進爵魏王。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謀劃讓曹操進爵魏公的事,與荀彧秘密商量,荀彧表示反對,他認為曹操起兵的目的本是匡扶漢室,不應該這麼做。於是曹操對此非常不滿。這一年進攻濡須口之時,荀彧死在壽春,陳壽《三國志》說“以憂薨”,陳壽在寫書時忠實於三國各自的史書,所以這裡的記載應該是魏國正史的說法,可以說非常隱晦。
而裴松之引注了其他書的記載,說是曹操送給荀彧一個空食盒,荀彧見到食盒就服毒自殺了。還有一種說法是,曹操讓荀彧殺死伏皇后,荀彧不做,自殺而死。據說伏皇后寫信給她的父親付完,付完把信給荀彧看,荀彧什麼也沒有說。後來付完又把信給自己的妻弟看,結果他的妻弟拿去給了曹操。荀彧怕曹操怪自己就找機會跟曹操說廢掉伏皇后,並且把信的事情跟曹操說了,曹操問:“你怎麼不早說?” 荀彧裝著驚訝的樣子說:“以前跟您說過啊!”曹操說:“這可不是小事,我怎麼會忘記?”荀彧又故作驚訝說:“哦,是沒說,當時您正和袁紹相持官渡,怕您分心。”曹操又問:“那後來為什麼不說?”荀彧無言以對。從此曹操就怨恨荀彧。不過裴松之認為這段記載不可信,他認為荀彧那麼聰明的人怎麼會做出這種不靠譜的事。
至於曹操賜死荀彧,看來多半是真的,荀彧反對曹操進爵魏公,這在正史《三國志》都是有記載的,也就是說他忠於漢室,反對曹操做魏公這是肯定的。至於他死的細節那也就不重要了,他阻礙了曹操做公,做王的路,他對於曹操變成了絆腳石,對於阻止曹操他無能為力,而且曹操能夠走到這一步他荀彧是幫了大忙的,所以荀彧選擇焚燒掉所有的檔案和信件,悄悄地死去,該是秘密的讓他永遠成為秘密,既成全了曹操,也成全了自己。
-
20 # 菜根漫譚
荀彧是曹操南征北戰、建立霸業的首席謀臣和厥功至偉的功臣。
荀彧早先經舉孝廉到朝廷為官,因董卓禍亂而棄官回家,後來成為袁紹手下的謀士,被其奉為座上賓。但是,荀彧看出袁紹雖兵強馬壯卻鼠目寸光,難成大事,於是毅然離開袁紹,投奔了剛立門戶的曹操。自此,荀彧作為謀士,為曹操殫精竭慮,出謀劃策,為其開創宏圖大業立下了汗馬功勞。比如官渡之戰,就是曹操力排眾議,採納荀彧的建議才決定進行的。作戰期間,每遇重大問題,曹操都要徵詢荀彧的意見。最關鍵的一次是曹操糧草殆盡,打算退兵許昌,寫信諮詢荀彧。荀彧當即回信阻止曹操退兵,他分析說:主公以敵十分之一的兵力已經鎮守要塞半年多了,此時敵人已經疲憊不堪,如果這時撤退,必然會失去大好戰機而陷於被動。如果再堅持一下,戰機必定很快到來。曹操於是決定暫緩撤退計劃。果然,沒過多久,曹操趁夜偷襲得手,袁軍糧草盡失,軍心潰散。曹操一舉殲滅袁軍,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
另外,荀彧還充當了曹操的人力資源部長。他為曹操選拔舉薦了大批優秀人才,如賈詡、荀攸、郭嘉、程昱、陳群、司馬懿等人。這些人後來都成了曹操的高階白領、中流砥柱。 但是,就這樣一個真心實意輔佐曹操的忠臣,卻在曹操最盼望最關心加封爵位問題上,第一個跑出來與曹操針鋒相對,擰掰較勁,死抗硬頂,死活不同意曹操做晉魏公,加九錫。說起來,荀彧可是曹操的親嫡系、老班底,是他最敬重也最倚重的老臣,荀彧的反對不僅使朝野震驚,就連曹操本人也感到大出意料,萬不可能。曹操因此而記恨荀彧,把他逐出了最高權力和決策中心。 那麼,荀彧究竟是怎麼死的呢? 歷史上有兩個版本,一說是荀彧被排擠後心情不爽,抑鬱成疾而終。另一說是曹操送給荀彧一個食盒,荀彧開啟一看是空的,於是心知肚明 ,立馬就服毒自盡了。 一說也好,二說也罷,反正得罪了領導總不會有好果子吃。再說,荀彧作為曹操集團的高階謀士,既然被逐出了決策中心,那麼,活著和死了又有什麼不同呢?
回覆列表
荀彧是曹操左膀,最敬仰曹操的人,可以講志同道合,很多事,曹操多讓荀彧挑大樑。荀彧進言曹操言聽計從。官進升管家的位置。雖著時間推移,要與時距進,不能停留,跟不上形勢,就被時間拋棄。成為絆腳石,只能自己了斷。性情中人,曹操喜歡,沒有看錯人,對荀彧後人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