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蜃海樓

    作為有宋一代詩書畫文俱佳的一流才子文人,蘇軾是個難得的全才。開創豪放詞派,一改宋詞婉約媚態,筆力扛鼎,雄姿勃發,境界高雅雄渾,如長江大河。

    許多流傳千古的名篇,影響深遠。

    蘇軾詩詞:經典流傳,寫盡人生百態

    蘇軾是一位詩人,詞人,大書法家,一位文學家,更是一位哲人。

    他的許多詩句,包含著人生的哲理,

    讀來,讓人撫掌嘆息,回味不絕。

    十句蘇軾經典詩詞。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

    ——蘇軾《西江月》

    世間萬事都宛如一場虛無縹緲的幻夢,人生到底經歷了幾度這涼意的秋?

    當我們走到人生的某一個階段,肯定也像蘇軾這樣感慨過,不論是對時光,還是對人生。其實,在感慨之外,好好生活,努力過好這一生才是最重要的。

    人間有味是清歡。

    ——蘇軾《浣溪沙》

    人間最有滋味的還是清淡的歡愉呀。

    蘇軾與友人登山,途中,只得食用清茶和野菜,可即使是這樣,蘇軾仍然感慨:這個世界上最有滋味的還是簡單的歡愉呀。

    人生不也是如此嗎?唯有靜,才會長久,唯有簡單,才能永恆。平淡、閒適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蘇軾《水調歌頭》

    越長大,我們越會明白蘇軾這一句的經典。人生,就是悲歡離合組成的。當我們越來越成長時,明白這一句,更理解這一句。

    坦然面對人生的離別,淡然面對生命的悲歡,這是人生常態。惟有這樣,我們才會成長。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水調歌頭》

    蘇軾與弟弟蘇轍七年未見,這一年中秋,他格外想念弟弟 ,於是寫下了這首詩。面對分別,他最終明白: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怎麼破解這一難題呢?蘇軾說:希望我們都好好活著,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如果無法相聚,如果無法長在一起,那麼,我希望,我們都能夠好好的活著,這樣,就很好了。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軾《定風波》

    蘇軾這一生,充滿了坎坷,可坎坷過後,依然是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風雨來了,我竹杖芒鞋,輕便勝過馬匹,有什麼可怕的呢?披一蓑衣任憑湖海中度過平生。

    淡看風雨,笑迎坎坷,是蘇軾留給我們最重要的財富。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及時行樂也是蘇軾的人生追求。想那麼多幹什麼呢?我們且就著新火來煮著新茶。人生,詩酒相伴,才對得起這青春年華。

    當你有煩惱時,想想蘇軾這一句,當你有疑惑時,學學蘇軾這句話,人生,就是要快樂,其它的,再說吧。

    試問嶺南應不好,

    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蘇軾《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朋友自嶺南歸來,蘇軾想,嶺南蠻荒地,那裡應該不好過吧?可友人答道:此心安處是吾鄉。蘇軾大受震動。

    不論處在怎樣惡劣的環境,只要心裡安定平和,那麼,人生也不會因環境的困苦而困苦。這個世界,從來是心態改變人生,而決非環境操控喜樂。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

    人生就像是一個旅舍,我也是旅人。

    在經歷過人生波折之後,蘇軾發出這樣的感慨。這與我們的人生是多麼的契合。每個人都想找一個終身棲居之所,不論是身體還是靈魂,最後,卻還是發現,沒有這樣的地方,我們只能像一個旅行人,在人生中,不斷地奔波行走。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在世,到這裡、又到那裡,偶然留下一些痕跡,你覺得像是什麼?我看真像隨處亂飛的鴻鵠,偶然在某處的雪地上落一落腳一樣。

    人生的遭遇既為偶然,我們何不順適自然的態度去對待人生呢?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蘇軾《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蘇軾有一天突然感慨:真想乘上小船從此消逝,在煙波江湖中了卻餘生。

    世人在遭遇了一番之後,都會有蘇軾這樣的感慨:真想就這樣隨波逐流吧,不要想太多了。其實,在人生無助時,放浪於自然之間,徜徉於山水之中,未嘗不是一個好的解決辦法。

  • 2 # 文學解讀小帥

    蘇軾他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全才,它代表的一種現象是少年英豪,他從少年的時候就顯現出與其他人不一樣的稟賦,更何況他有家庭的渲染與薰陶,使得他成為文學史上的一位具有偉大的里程碑意義的詞人,他開創了豪放詞,我們今天無論從他的“老夫聊發少年狂”還是“應似飛鴻踏雪泥”當中都可以讀出來,他的一種對人生的豁達與樂觀。

    這些都源於他對佛教,儒教,道教的深刻感慨與自身體悟,這些呢我們也可以從《赤壁賦》當中找到依據,這也可以體現他對中國的傳統哲學思想,以及自身經歷的一個深刻把握,也發表了自己對哲學,對人生觀的一種深刻見解

    除此之外,眾所周知,他還是一個美食家,他自己所創制的菜然可以達數十種,諸如東坡肉等都是非常有名的菜。

    另外,他在政治上也別有建樹,對王安石變法,他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但是並不是全盤否定,這一點呢,我們可以在王安石死後,司馬光主政期間。我們可以看出蘇軾對司馬光全本福鼎王安石變法的行為是非常厭惡,非常不滿意的。但也正是由於此,司馬光又將它再次貶謫,最後病死海南島

  • 3 # 何言汲汲

    外國人喜歡蘇軾,這個恐怕缺乏考證。

    如果一定要說有外國人喜歡蘇軾,那我想很可能是從東坡肘子開始的,因為這是一道流傳很廣的菜餚,而且便於在國外的中餐館傳播,在傳播這道菜的時候,順便把蘇軾的全才形象進行了宣傳,進而得到了國外人的瞭解。

    事實上,國外對中國名人的瞭解是很少的,尤其是歐美國家,亞洲還稍微好一點,尤其日韓可能知道的人多一點,如果從這個角度說就是蘇軾的書法和詩文產生了影響。

  • 4 # 書木樨

    碰巧最近寫了篇分析蘇軾人生經歷的文,有興趣可以看一下,參考一下

    可能我的文比較長,大家也沒就耐心看下去,我在這裡就概括一點講。

    喜歡蘇軾,理由有三:

    1.雖經坎坷,心中有詩。

    面臨困難、打擊、挫折,他心性豁達樂觀,“何妨,一蓑煙雨任平生”。

    2.心中有詩,行動化詩。

    像他三遭貶謫,黃州,惠州,儋州,一次比一次艱難,而他,其樂觀與豁達從來不在口頭說說,僅儋州,就是他帶來文明的火種,至今,儋州人民永遠記得他。

    3.詩是熱愛,美食是生活。

    他不是活在夢裡的詩人,東坡肉,荔枝,讓他充滿著生活氣息,在入世與出世之間切換自如,不高高在上,做實事,活成了大寫的人。

    我想對於崇尚實用主義的外國人而言,蘇軾無疑是最好的典型人物。而我,既愛他的詩,也愛他的文,仰慕其品性,願追隨其人格。

    如果還想多瞭解點蘇軾,不妨看看我的文,肯定會看到不一樣的蘇軾,有點長,需要花費十分鐘吧,靜心讀完。

  • 5 # 草木有言

    在蘇軾的身上,完美地表現了儒家、道家、老莊、釋教一切東西的交融。所以我在許多場合提過,蘇軾在宗教上的領會,其實不是說到達多麼高的境地,而是他發現自己沒有到達多麼高的境地。一切的宗教人物裡都不敢講這一句話,記住蘇軾讀佛經然後寫信給佛印和尚說:最近修煉到八風吹不動,也不貪婪了,也不嫉妒了,也不生氣了,什麼都沒有了。那佛印和尚就原信退回說他放屁,蘇軾氣得半死,跑到金山寺去大罵佛印,佛印就哈哈大笑說: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

    蘇軾立刻就懂了,自己也哈哈大笑,後來還把他當官的玉帶押在金山寺裡邊作為鎮寺之寶,說我要這些身外之物幹什麼。由於你認為自己修煉得很好,已然八風都吹不動,可人家罵你放屁卻會生氣。所以這個是蘇軾了不得的當地,就是他回來做人了。其實修煉是為了回來做人,不是通知他人我多了不得、通知他人說我沒有那麼了不得,那才是修行。

    蘇軾很風趣,你越讀他的列傳越喜歡這個人,由於他處處流露出“我其實做不到”。關於人的留戀,人世的掛念他都放不下,但是他每天又寫文章說我要放下,在這傍邊可以看到他人道中最實在的部分。沒事的時分吃飽飯他就摸他的肚子,肚子很大,然後就問他人,你知道這肚子裡都是什麼嗎?有人講是一肚子文章,都在吹捧他,他就搖頭說不是。後來問朝雲,朝雲說一肚子怨言,他說對了。其實他很知道自己。我覺得知道自己其實是一個大智慧,由於在生命裡我們會作假,我們乃至會塑造出一個假的自我出來,乃至越來越覺得這個假的自我是真的自我。

    尤其在修行的程序傍邊,你越讀哲學、越讀宗教的東西,越覺得我領會了,領會今後你越簡單自負,越簡單講話不遜。但是蘇軾的每一次悟道程序都會被破功,他就會哈哈一笑,他覺得真好,破功了,由於破功你反而輕鬆了,你不必擔負我是悟道者的那種尊嚴。我想這是蘇軾最了不得的當地。

    在《蝶戀花》的後面一段傍邊,可以看到蘇軾最充沛的悟道程序,就是“牆裡鞦韆牆外道”,牆裡與牆外有什麼關係?本來是毫無關係的,我一向覺得這一道牆變成好風趣的一個標誌,“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的時分,其實你動心了,所以你就想要跳過這個牆,但是你想跳過這個牆的時分,“笑漸不聞聲漸渺”,你一切留戀的東西其實又消失了,你只好自己訴苦說,我不應該跨越這個尺度,這個牆的尺度不應該跨越。

    所以你的煩惱是你自己找的,由於你想跨越這個東西,所以這個時分你遽然發現“牆裡鞦韆牆外道”是個精彩的開端。由於他在講一個牆分隔開兩個不相干的東西,而當我們硬要它們相干的時分,就會有煩惱。所以我們就發現一個廟裡的籤再好,但是要解這個籤,恐怕需求一點領會。我常常覺得在生命的經歷裡邊,你會自嘲自己是一種很開心的事情,其實大部分的煩惱都是沒有辦法自嘲和戲弄自己,僵在那個當地,可以哈哈一笑的時分,就會發現生命其實沒有那麼嚴峻。

    蘇軾十九歲脫離家園跟爸爸、弟弟去考試,簡直是得意洋洋,文章寫得那麼好,驚擾朝野,十九歲就得到這樣的名聲。歐陽修認為他是一切考生傍邊最優異的,但是不敢給他第一名,給了他第二名。放榜今後陳述仁宗皇帝,說這是稀世奇才,將來的太平宰相。在得意洋洋的情況下,我們看到這個文人其實一向在損傷他人,只不過他自己不知道。所以我覺得許多人為蘇軾後來的遭遇打抱不平,認為是小人在栽贓他,我倒覺得蘇軾自己應該領會,就是你不知道人會在哪裡被損傷了。

    我們一向認為損傷是一種故意的,由於蘇軾不是壞人,他不會故意損傷人,但是我們歷來沒有想到你寫文章這麼簡單,而他人寫文章卻那麼難,你大約已經損傷到他人了。但是蘇軾歷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所以他後來不太瞭解,為什麼他每一次當官就派一個最欠好的當地給他,所以他就有許多的怨言,這個怨言變成他有一段時間寫文章的根底。

  • 6 # 金山雲朵

    蘇軾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多面手,多層次、全方位、全能型文化巨人。幾乎窮盡了生命的可能性,窮盡了中國文化的可能性,抵達了生存的廣度與深度的極限。

    以至於,東坡肉,要洋人告訴我們好吃;《水調歌頭·中秋》,要洋腔洋調來唱給我們聽;東坡書畫,要洋人來給我們點評好在哪裡;東坡的文學地位,要洋人來下結論,對蘇東坡感興趣的,有美國人、法國人、日本人、新加坡人……

    外國人喜歡蘇東坡,是因為在他身上體現了一種中國人的“理想的人格”,也是外國人嚮往的人格。

  • 7 # 文學者277

    豪氣一洗儒生酸!多才多藝身軀偉岸;心胸豁達為民典範,不屈不饒成就非凡。一座豐碑,幾人能比肩?後人難以望其項背!千古風流人物,獨領風騷數百年,人傑地靈家眉山。

  • 8 # 費玉山

    激情豪邁大江東,

    日啖嶺南荔枝紅。

    且賞蘇堤如畫美,

    小舟江海寄餘生。

  • 9 # 李志勇LZY

    改日換月地球位置變;

    古時較冷微生種益毒;

    水胞浮游卵昆蛋禽動;

    龍滅日蓋陽陽人首獸。

    月日渾天一陸分二立在東西知;

    今太陽三造山各種猿全新文化;

    各國差異歷史和語言存認寫作;

    公認優詩歌繪畫等全人類藝朮。

  • 10 # 君十平輪

    天降奇才名蘇仙,

    詩詞歌賦無人攀。

    文壇領袖多才藝,

    美味佳餚東坡菜。

    赤壁懷古子瞻淚,

    英雄末路命根短。

    竹杖芒鞋輕勝馬,

    一蓑煙雨任我歡。

    蘇軾是全才,是華夏之瑰寶。全中國人民對蘇東坡除了敬仰,就是膜拜,何況洋人乎。

    (注:為了押韻,將"平生"改為"我歡"。特此說明)

  • 11 # 柔聲細語帝子降兮

    蘇軾不但是偉大的詩人文豪,同時還是興修水利的實幹家,熱愛生活的美食發明家。浪漫主義和實業主義的整合人,受人喜受是不受國界的。

  • 12 # 霏鴻君

    已經有幾位答主描寫了先生坎坷卻炙熱的一生,那我為大家分享一些先生作的詩詞吧。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赤壁賦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念奴嬌·赤壁懷古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望江南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臨江仙 送錢穆父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和子由澠池懷舊

    好一個蘇東坡,好一個人生如逆旅,好一個飛鴻踏雪泥,當古人還在為兒女情長,吃穿住行而抒情時,先生卻意識到“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這種超現實的思想在當代也有出現,那便是庫布里克1968的《2001太空漫遊》,哀嘆我們的一生只是短暫的片刻,不由羨慕長江沒有窮盡。想與仙人攜手遨遊各地,與明月相擁而永存世間。我知道這些不可能屢屢得到,只得將憾恨化為簫音,託寄在悲涼的秋風中罷了。

    據說幾年後阿波羅號登月送回的照片與庫布里克構造的大體相同,不得不感嘆,如若東坡先生在世,應該會把庫布里克當做知己。

    東坡先生一生詩詞數首,文采大概我活十輩子也趕不上。

  • 13 # 一抹幽蘭846

    為什麼一些外國人那麼喜歡蘇軾?有哪些是值得我們後人學習的?我覺得主要是他的能上能下、進退自如、超然物外的灑脫,還有積極、樂觀、昂揚向上的人生態度,深得一些外國人的喜歡和敬仰吧!下面,我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命運虐他千百遍—仕途坎坷,一波三折

    蘇軾,進士出身,起點頗高,再加上“一門三蘇”的光環,理應仕途順暢、通達終老。可天不遂人願,如此優秀的蘇軾,命運一再作弄他。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後又因變法夾雜在 新舊黨派中,官職也是貶了升、升了貶,一波三折,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起起落落,實屬坎坷。

    二.他待命運如初戀—憂政思民,初心不改

    蘇軾的一生,雖然命運多舛,但他家國情懷不改,始終憂政思民。不論是位高權重的禮部尚書,還是一州小小的知府,他都能進退自如,榮辱不驚。“達時”可與皇帝運籌帷幄、對答如流,共商治國天下大事;“不達”時耕者布衣把酒話桑麻,解民生疾苦。任憑人之悲歡離合、月之陰晴圓缺,他都不改初衷,心繫百姓蒼生。他敬業、專業、精業,勤政為民,修身、齊家、治國,情滿天下。

    三.天生我才必有用—成就卓越、貢獻非凡

    蘇軾,在文壇等其他領域,所取得的成就,更是讓人難以望其項背。作為文壇領袖,他在散文、詩、詞方面,有著極高的造詣。在改變詞風、拓展詞的題材範圍、提高詞品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貢獻。另外,他在醫藥、水利乃至烹飪等方面也頗有建樹。在那個人才輩出的宋代,蘇軾不論從哪方面來說,都是歷史上少有的文學和藝術天才。

    蘇軾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也是偉大的一生,富有詩意的一生,更是令我們後人敬仰和學習的一生。期盼時光能穿越,讓我們和他來一次美麗的邂逅,讓我們一起擁抱有才、有愛、有責任有擔當的蘇軾吧!

  • 14 # 常姐學舞

    外國人喜歡蘇東坡,我認為和林語堂寫的《蘇東坡傳》,有關。這本書詳細介紹了,蘇東坡的童年、青年、為官、治國、水利、書法,為人,被貶等,以及死後他的學識人品,被重新肯定,被人們推崇。包括當時政治,時代背景,都有清晰的描寫。

    而我們即使沒有蘇東坡的學識,起碼要學他的人品,為人善良,豁達。面對苦難,樂觀向上。專心致志,不甘屈辱。

    外國人之所以喜歡他,是因為他是中國有史以來難得的一個人才。

  • 15 # 曉曉微微

    為什麼外國人喜歡大文豪蘇軾?這個原因比較複雜。我覺得,如果真的連外國人都喜歡大蘇,那肯定是他的優點讓老外動了心!

    大蘇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優點呢?盤點一下吧!

    1.作為豪放派詞人,大蘇慷慨激昂的豪情和建功立業的英雄情結讓人佩服!讓有志之人和大蘇有共鳴共振。(他希望當談笑間讓敵人檣櫓灰飛煙滅的英雄豪傑)

    2.作為天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大蘇的文學成就令人敬仰。(此點不贅述)

    3.作為大宋有為官員,他愛國護民,政績卓著。

    在杭州任上,他指揮人民挖河道,清淤泥,通清水,築河堤,治瘟疫,賑災民……

    4.作為資深美食家、美服家,大蘇引領時尚!

    東坡肉,他創造的;東坡冠,他製作的,還有……

    5.作為頂級書法家,大蘇的毛筆字槓槓的。(不贅述)

    6.作為對親友無限熱愛的暖男,大蘇的情懷是那麼溫暖,令人敬愛。(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7.作為風流倜儻的大帥哥,大蘇的生活作風令女孩們傾倒,連中老年婦女都通吃。(不贅述)

    8.作為有大格局的政治家,大蘇的政治風範令人敬佩。大蘇和王安石,於公,是政治對手;於私,是知音知己。二人是君子和而不同,且惺惺相惜!

    總之,大蘇是這樣一個人:

    優點不是一般的多,境界不是一般的高,情懷不是一般的溫暖,格局不是一般的大,魅力遠播古今中外!

    因為大蘇有那麼多優點,所以我們愛,外國人也愛。

  • 16 # 金秀雲

    蘇軾是文學家,他寫的詩也拜讀過,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還在此山中,長恨歌;還有許多詩,外國人也愛他的古詩文化,宋朝的蘇軾愛吃肉,愛古文化,而且我記得人挺豆的,用一句話梨花來比喻老者八十娶二二十八的姑娘,的那句詩怎麼說我忘了,寫的很有意思。一樹梨花壓海棠。

  • 17 # 一半是火焰

    外國人為什麼喜歡大詩人蘇軾,這和蘇軾對待生活樂觀向上,性格開朗豁達,行事不拘一格息息相關。在世人面前,他又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智者!在家人面前,他把實事務虛以寬慰親人,在好友面前,他又把虛事務實以坦然面對寂滅的輪迴,這些樂觀的生活態度在很多方面與外國人的價值取向不謀而合。

    蘇東坡的詩與詞,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卻是很多人的最愛。俗話說:人間不如意十之八九。對待工作積極作為,不為別的,只為心安。 在中國眾多的文人裡,看到月亮,你會情不自禁吟誦起“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詩句;練習書法,他的《寒食帖》又堪稱精品;提到美食,又會讓人想起令人垂涎三尺的“東坡肉”。可以說,蘇東坡就是這樣一個讓後人念念不忘,提到他,嘴角露出敬意微笑的一個人。蘇東坡一生幾起幾落,一度被貶至杭州、黃州、惠州,乃至儋州,可每到一處,蘇東坡心懷天下蒼生,用心造福一方。 比如,清淤西湖,築建蘇堤。東坡餅、東坡笠,都因蘇東坡而變得更有韻味。詩人余光中說:“如想要選擇一個人一同旅行,他不選李白,因為他不負責任;不選杜甫,因為他太悲苦。蘇東坡倒是一個值得同行的人,因為他是一個有趣味的人。”這或許,就是無數人喜愛蘇東坡的原因了。千年之後,人們喜愛他,相信,再過千年,他依然魅力依舊。——不合時宜,唯有朝雲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   

    然而,更讓人心中一動的是蘇軾人格魅力上的兩個閃光點:一 “蘇東坡是一個容易感傷的人,也是一個善於發現快樂的人。當個人命運的悲劇一再降臨,他就用這樣細小而具體的快樂,將苦痛化於無形”——指蘇軾被貶官後,沒法買羊肉,就買來羊骨頭,自己動手發明了一道美食“烤羊脊骨”的事情。 二在一個就面對生死時的豁達和現實態度,是常人不可及的蘇軾在常州病重之時,把三個兒子叫到跟前囑咐說,我一輩子沒有做過虧心事,所以不會下地獄的。我心裡毫無畏懼,你們也不用為我而心裡難過。——在家人面前,他是慈祥開通的長輩彌留之際,好友維琳方丈在蘇東坡耳邊大聲說,“端明宜勿忘西方”。維琳方丈的意思是說,你不是信佛嗎,你苦了這麼長時間,現在要走了,你嘴裡唸叨唸叨自己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你就真的能去了。然而蘇東坡的回答,卻很讓人意外,在蘇東坡看來,西方極樂世界和我的現在不是分離的。如果我曾經用心的過了每一天,那西方極樂世界就存在於我生命的每一天。不存在我生命結束了,要往生到一個獨立的西方極樂去!——蘇軾是個極會在生活中發現樂趣的人,他愛吃,會吃,懂吃,也會創造吃。都說不會做飯的吃貨不是個好吃貨。除了家喻戶曉的“東坡肉”、“東坡餅”、“東坡豆腐”等…他的吃貨本質主要體現在他不斷被貶謫之後也能在吃食方面吃出不一樣的滋味。這才是一個懂得“食物是大自然的饋贈”的人應該有的風采。

    蘇軾也是個心繫天下蒼生的人。無論何時何地,都心懷天下,濟世蒼生。隨著他不斷的被貶謫到江南各地,他的政績也遍佈到江南各地。在杭州,他判官妓從良滅蝗災,與太守修西湖六井,疏浚茅山,鹽橋二河,筑西湖堤;在密州,他遇到旱災,他便祈雨,罷給田募人充稅,平定海盜等等…… 他在尋找樂趣的同時也在積極的承擔命運給予他的責任。哪怕自己的權利不大,也會盡自己所能去拯救自己所能涉及到的千萬人。蘇軾也是個全能型的天才。   

    為什麼這樣說呢?蘇軾無論是散文、詩歌、書法還是繪畫樣樣都是當時的第一位。放如今也是無人能及的。他更是一個十分可愛的人。他的雅俗共賞使他不僅能得到那些文人士大夫的喜歡,更讓他得到了普通百姓的喜歡。更加不可思議的是,在宋朝疆域之外,也有蘇東坡的粉絲。有一回,蘇東坡的弟弟蘇轍出使遼國,在遼國,蘇轍驚奇地發現,遼國人常常向他打聽蘇東坡的情況。後來,蘇轍在給蘇東坡的信中寫道:“誰將家譜到燕都,識底人人問大蘇。”由此可見,蘇東坡在遼國也有極大影響力。能夠做到這樣的,恐怕也就只有那個苦中作樂且幽默風趣的蘇子瞻了。

    綜上所述,北宋“天皇巨星”蘇軾的個人魅力不僅征服了國人,千古流傳,也同樣令世界刮目相看,深入人心,爭相效仿學習。我把他定格為——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您會怎麼看呢??

  • 18 # 禪悟淨慧

    為什麼一些外國人喜歡蘇軾,有哪些點值得後人學習?我根據個人的理解,大致分為如下幾點。

    一。外國人喜歡蘇軾,主要是文學藝術征服了他們,是詩詞讓他們瞭解宋代的人文社會,瞭解那一段歷史。

    喜歡他的詩詞唯美,詩詞的大氣磅礴,書法繪畫把無言之美,傳遞給了他們。蘇軾就是一個文化“使者”,將東方文明呈現給了世界。

    二。蘇軾的才華橫溢征服了我們,俗話說先育其才,培助其德,方能為國之棟樑。蘇軾的詩詞書畫,文章駢文都出神入化。我們尊重文化敬仰先賢,只要傳播給我們知識的人,他就是老師,蘇軾是我們學習的好老師。

    三。家國情懷:蘇軾的一生起起落落,但是他沒有追逐名利場,不計個人得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把國家的事業當做畢生奮鬥的目標,只要對國家有益,讓我做什麼我無怨無悔。

    四。寬闊的胸懷:蘇軾的一生都是在基層工作,他不論是做知州還做團練,始終沒有削弱他的鬥志。正是基層工作的經歷,讓他體恤了百姓的不易,以飽滿的熱情與老百姓同甘共苦。抗洪、抗瘟疫、修蘇堤等,這就是胸懷大志!不管那些官宦如何排擠陷害,”我還是原來的我”。

    五。豁達的人生:蘇軾為官不如弟弟蘇轍,可謂官場失意。為夫他先後失去了三位愛人,於國於家他都是受害者。但是他沒有在這個雙重打擊下,落荒而逃。如果豁達不如說他也是無奈之舉,這個無奈之舉,超出了常人的意志,不得不佩服他的堅強。

    六。多才多藝:蘇軾除了文學藝術,他還涉及諸多領域,醫藥、美食、機械、工程、茶道、佛學等等,那一行他都非常精通,是不可多得的多面手。這與他文化基礎和悟性是分不開的,蘇軾是百變大咖秀。

    七。害人之心不可有:蘇軾做人光明磊落,從不搞小動作,或是兩面三刀,或是陰奉陽違。他也從不記恨那些陷害自己的人,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防人之心。這就是大丈夫所為,能屈能伸,大海一般的容量。

    八。蘇軾的最大優點就是無所謂,只要活著,我就活出個人間正氣,就像他詩詞一樣,永遠都是乾淨的,令人羨慕的,值得敬仰的偉大詩人。

    小結:蘇軾值得後人學習的地方還有許多,我只是說出了我個人感覺。綜合來看唐詩宋詞裡佼佼者,唯有蘇軾是不老的話題,至今還讓我們津津樂道,回味無窮,究其原因,是他的人格魅力感動了我們。

  • 19 # 流心雨3

    蘇軾的詩詞語言奔放,流暢,具有很強的韻律,詩詞風格充滿激情,灑脫,人性化的生活氣息與美的境界,符合一些外華人的個性特點……

  • 20 # 起來在遠方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詩值得後人學習的。

    一針見血,

    讀無字大書,

    求無字之真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唐朝長安是當時世界的中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