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蛋仔嘛嘛成長館
-
2 #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對於孩子來說,兩歲或許是一個很難跨越的門檻,他們會有些許的小叛逆,也會不聽爸爸媽媽的話,說不聽也說不明白。對於父母來說,孩子不聽話或叛逆時,真會在心底湧動起一股衝動,用打罵的方式擔心孩子有陰影;不打罵也找不到好方法,父母的心頭真正是有點小隱痛。
其實,最好的處罰方式是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適合自家孩子的方式就是最好的。一般,家長都會給孩子講道理,希望可以將話語滲透到他們內心,如果孩子處於叛逆期,大多是不願意聽家長嘮叨的。有的家長會採取“冷處理”,先把道理和孩子攤明,讓他們心裡有數,然後講明利害關係,如果他們還是我行我素,那就靜觀其變,比如講明看電視的具體時間,過了時間段就關機或是睡覺,幫助孩子劃清規則意識,並以身作則要求他們嚴格遵守。
讓孩子自己意識到行為的錯誤,並打心底裡願意改變,這才是最重要的,永續性也會更強。
-
3 # 靈犀呀咿呀
建議用非暴力溝通:
首先,描述你看到的具體場景和具體情況,如果你看到孩子把玩具扔的滿地都是,你不是說:“你怎麼不長記性,又把玩具扔滿地!”而是僅僅描述你看到的,說:“我看到滿地的玩具”
再就是表達你的感受和需要,試著說:“我看到滿地的玩具,我很生氣!我希望看到的是,玩具在不玩的時候,能回到玩具箱裡!”
如果他不聽,那就可以進行處罰,沒收玩具,鎖在櫃子裡,不允許玩!
總之,用行為結果來處罰孩子!讓他自行主動調整!
-
4 # 凌兒媽媽
我的孩子長到八歲,我從來沒有以打罵來處罰她。不是說她沒有做錯事的時候,不是說她身上沒有缺點。相反的,她的缺點也很多。
比如放學不按時回家,外婆一般就會採用責罵和嘮叨的形式。而我則比較喜歡講道理,從外面的危險講到大人的擔心,講到她聽得進去了,就讓她去自己房間想想,想明白再出來找我。這樣之後她基本都能按時回家再跟家裡人說要去同學家裡玩。
就象孩子經常有丟三落四的毛病,外婆就經常會不停嘮叨。而我則看到她把校卡亂放,我偷偷藏起來,等她找不到的時候找我要錢買的時候,我不給,讓她再去好好找。我告訴她沒人會為她的丟三落四買單,包括我。相信這一個教訓比打罵和嘮叨更有用。
-
5 # 小王子愛上狐狸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諸如此類的育兒方式,時至今日,仍然會看到很多年輕的父母們沿襲這種“傳統”。我不知道為什麼大家會對此深信不疑,暴力教養,其實是最無法直視的育兒方式。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都會犯錯,這個道理人人都懂,可偏偏就在育兒之路上無法正視。很多父母親明明知道,孩子的問題靠打罵根本就不解決問題。只能起到當時震懾的作用,時間長了,你打累了,孩子也覺得疲倦了,什麼都無所謂了。你想打那就打吧,因為再多的道理你說不明白,你只會這種方式。現在你還有力量打,等孩子長大了,你認為自己還打得過來嗎?
孩子犯錯,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找到錯誤原因,幫助孩子走出這個錯誤泥潭,並且改正。孩子不可能只犯錯一次,所以你需要更多的耐心,去探索更好的方法來進行引導。
我家孩子犯錯時,我第一時間不會去打罵他,而是讓他自己談談自己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有時候,他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做錯了。這很正常,畢竟還是孩子,即使是成年人也有這樣的時候。他沒意識到,我可以提出來。告訴他,為什麼不能這樣做,會帶來什麼樣子的後果。孩子有時也未必就能立馬明白,你不妨給他一些時間。孩子的成長路上,父母要做的是指路明燈,不是推他入坑。
童年其實很短暫,別讓孩子在驚嚇和棍棒中長大,接納孩子的不完美,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長大,這才是真正該做的。
-
6 # 暖心秋媽
不宜打罵來當作處罰的方式,最好的處罰:和善與堅定並行的管教。
很多人會覺得“和善”能夠叫做管教嗎?他們覺得和善根本對孩子不管用。我只知道,從小到老都不希望聽到不好的話。我們都知道,如果是批評的話語,即便我們能夠接受,但是心裡面也會有那麼一點不舒服。所以,孩子也不喜歡聽到罵的話語。
下面我們來看兩種對話:
快起床了!再不起床就遲點了。每天都磨磨蹭蹭,你能早點起來嗎?每次都要媽媽催催催!真是的!
如果您是孩子們喜歡聽到上面那些話嗎?
寶貝,現在是7點30分,出門時間是7點50分,你要穿衣服、穿鞋子、刷牙洗臉、吃早餐。現在起床,做完這些時間剛剛好。
沒有指責就是陳述事情,我個人認為這樣的說話方式不管是誰都能夠接受。這就是我提倡的和善。不過,正因為我們只是一個平凡人,我們如果能夠做到這樣的養育,那需要很長的時間去修練,這就是堅定。
管:在孩子出現不適當行為時制止,但使用正面語言。例如涉及玩火,“玩火應該在家人同意後,有家人陪伴才能玩。”
教:孩子做不來的時候,不以語言打擊:你怎麼那麼笨!這都做不好……
溫馨提示:或許我的方式不適合。不過我還是不建議打罵孩子。很多時候,打罵會烙印在孩子心上一輩子。父輩曾對自己打罵過,到現在自己又重複父輩的路子。
我們希望收穫一個品德兼備的孩子,需要付出與努力。
-
7 # 妞妞媽媽
這個問題有點矛盾,說不以打罵當作處罰方式,有需要最好的處罰方式。首先,我不再重複說明打罵對孩子造成的傷害,那怎麼樣讓孩子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呢?
家長要學會對孩子說“不”,不是吼叫著說,也不是發脾氣告訴孩子“不”,而是要溫柔而堅定地告訴孩子“不”。即使是所謂對孩子百依百順的父母,也不可能永遠滿足孩子。畢竟我們有滿足不了的事情,也會受到約束,有可以為,也有不可以為的事情。
因此,對孩子說“不”是我們需要學習,何況對於孩子來說,有些事情就是不能做,比如影響到他的安全,家裡插座插孔不能摸,過公路時要遵守交通規則,進入幼兒園和學校後,會有更多的限制。
在孩子試圖做我們不允許的事情,而且會對他的身體造成傷害時,一定要堅決地說“不”,而且無論孩子如何哭鬧,都一樣堅持。只是這個時候不要打罵孩子,陪伴孩子,允許他有情緒,等待他平靜下來後,告訴他,為什麼不可以做?
只要你是愛孩子的,堅持下去,即使孩子發怒,發脾氣,孩子最終會知道不能做的事就是不能做。
-
8 # 寧媽育兒
記得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女老師“懲罰”她班上一個經常調皮搗蛋,惡作劇的小男孩,罰他寫下自己的一百個優點,每天寫10個,連續寫10天。在這十天過程中,小男孩兒就會發現自己其實有很多優點,為了維持他自己的優點,他就不再去調皮搗蛋,就減少了自己的不良行為。這就是最好的處罰---可以讓孩子主動變得更好。
我們都知道打罵孩子會讓孩子的心靈受到傷害,表面上孩子聽話了,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了,但事實上,打罵孩子會造成這樣的後果:
1孩子會感到孤獨。尤其對於本來性格就內向的孩子來說,被打罵後更不願意表達。
2孩子會學會說謊。為了避免懲罰,孩子會用說謊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3孩子可能會變得暴力和暴躁。因為有些孩子會模仿家長的打罵行為,會變得有攻擊性不易相處。
所以,請拴住自己情緒的韁繩,不要打罵孩子。
-
9 # 快樂貝媽
處罰孩子的最好的方式,應該是讓孩子承擔其自然後果。
在我看來父母會用打罵來處罰孩子,有兩種可能性:其一是一種習慣,從原生家庭中沿用過來的的習慣。其二是界線不清,對孩子已無計可施。
第一種習慣,是根深蒂固的。一旦在我們失去理智時,便會跳出來。父母可以透過不斷的學習育兒,不斷的訓練反思。一次又一次,跳出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禁固。
第二種界線不清,是因為很多時候,父母分不清自己的責任和孩子的責任。常常把孩子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來急,越俎代庖。如孩子早上起不了床,我們會著急,害怕他遲到。其實他遲到兩次,去到學校老師按遲到的懲罰,下次他便知道,不敢遲到了。這便自然後果,也許比家長天天著急有效果。
孩子終究要面對自己的人生,早一點讓孩子學會,自己承擔後果,也是一種的責任感的培養。與其打罵,不如讓孩子承擔後果。
-
10 # 源源和皮皮媽咪
我覺得打罵孩子不但沒有起到處罰的作用,可能還會讓孩子更叛逆,尤其大點的孩子。罵孩子肯定是不可取的,那是在侮辱孩子和自己;打孩子不能經常使用,尤其是不要用打來讓孩子屈服於大人,只能說在適當的機會使用打,讓孩子不能犯原則性的錯誤。
更多的時候,當孩子犯錯誤了,應該跟孩子一起面對他自己犯的錯誤,讓孩子勇於承擔結果,幫他分析如何才能防止反覆犯重複的錯誤。當然該懲罰的時候還是得懲罰,比如可以罰他比較在意的一些事情,比如減少看電視或者玩遊戲的時間,減少零花錢的開支等等措施。
-
11 # 月月媽媽親密育兒
關於處罰的問題已經是老生常談了。人無完人,誰能無過。大人有時還會犯錯誤,何況孩子呢?那麼孩子犯錯誤需要懲罰嗎?我堅持否定意見。我在教育孩子中,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的態度要即溫和又堅決和孩子說 不 。比如孩子不能摸牆壁插座,看動畫片要有時間要求,即使孩子不聽勸告,家長也要堅持自己的觀點,和孩子說不,並不是懲罰孩子,是教育孩子的一種方式。
-
12 # 家有二寶歡樂多
我很懷疑處罰會有好差嗎?不管以何種方式進行,暴力或冷暴力,對孩子造成的危害同樣要引起注意。
我倒沒暴力對待孩子過,只是身邊的人一邊打罵孩子一邊自己後悔,越打孩子孩子卻越暴力;我也曾冷暴力地對待孩子過,我會發現那段孩子特別沒安全感,所以我趕緊調整自己改變方案。之後孩子調皮任性,我接受他的情緒不接受他的行為,仍會抱抱他給他安撫,但是會讓他自己承受任性帶來的後果。
-
13 # 若兮2020
在育兒這條道路上我們需要學的很多。
以前我是個打娃的媽媽,寶寶一不聽話我就會打他一頓,或者衝他河東獅吼一頓;漸漸的發現孩子被打皮了,更不愛聽你的話了,而且變的膽小,愛哭。所以我害怕了,當然,以前打完娃我也會很後悔,很心痛,只是遇到事情,憤怒值蹭蹭直線上升。
現在我不在打娃,而且我們是好朋友,我家娃是個男孩6歲,他現在很多事情都會明白的;其實孩子們所有的道理都懂的,只是他還是個孩子有時候需要釋放一下天性,有時候會頑皮一下;現在他犯錯了,我會問他,這個事情你為什麼會這樣做?這樣做對嗎?去了解一下這件事情的原因。如果他認識到錯誤啦,就會告訴他記得下次不要再犯啦;如果不知道錯了,我會給他分析一下,這個事情,讓他明白,也不會處罰他。但是如果下次犯了同樣的錯誤,就會在犯錯的那一項裡畫一個差(我家有一個那種幼兒園類似的小紅花的表格,裡面有好多專案,比如晚睡、早起、起床磨蹭、吃飯太慢、玩具不收拾等等)。
-
14 # zebaparenting
處罰孩子,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用打的與用罵的來當作方式.目的多半都是為了「希望孩子能記住自己犯過什麼錯.」然而,當每一件事都是用打罵的時候,其實,孩子都忘記了為何被打的原因?為何被罵的事情?只記得我怕被打與我不想被罵而已.
而且父母處罰孩子的目的,都是為了要孩子好、要孩子記住,希望孩子往「正面」的方向前進。但是很多的處罰方式,卻是用打孩子、罵孩子、威脅、恐嚇或體罰等「負面」的方式去加諸在孩子身上,這不是很奇怪嗎?? 用「負面」的能量去引導孩子往「正面」的方向走?? 這邏輯似乎不太正確??! 而且有時候這種對孩子的處罰,只是爸媽在發洩自身的情緒,對於管教是一點幫助都沒有的。
面對孩子所做的不好的事,像是傷害他人、影響他人或危害到自己的健康與安全等,我們依然要先採取寬容的態度來看待,但是要有規範、給予要求、嚴厲以對,好好的跟孩子講道理,說明原因以及可以怎麼做才是正確的.然而,當講也講過了,孩子都知道不可以,卻故意與執意要去做,也就是明知故犯時,適時的處罰還是必要的.
而最好的處罰,就是在安全的條件下,讓孩子「承擔所做過事情的責任」與「接受所做過事情的後果」.而且責任與後果,要與孩子所做的事有關聯性(因果關係).
不坐好吃飯,把飯給整個弄倒在地上.處罰就是:要求孩子一粒一粒撿起來;與他人玩遊戲一輸就大生氣,讓大家都不能玩.處罰就是:暫時讓孩子不準玩. ;不願意收拾自己玩過的玩具.處罰就是:暫時沒收孩子的玩具,等孩子願意收了就還他;每次到了講好的時候要歸還手機時,孩子不斷的耍賴不還,處罰就是:今天或明天爸媽不會再借他手機了.
然後,過程之中最重要的是『堅持』.經過每一次的承擔責任與接受後果的練習,孩子下一次才會在做之前,想到後續可能會發生的關聯性,而發自內心的接受提醒與停止動作.
我們還是要用「愛」、「鼓勵」、「稱讚」、「擁抱」與「讚美」,這些正面的能量,帶領著孩子往正向走。相信著孩子一定可以做到,並陪伴著孩子去完成這些處罰,孩子做到了也可以適時的給予孩子稱讚,直到他們都真正理解,也都真正可以做到了為止。或許速度會有點慢,但是唯有如此,才會讓孩子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去面對自己所產生的問題,去體會自己所付出的代價,慢慢地去了解父母所說的道理以及學會一顆真正負責任的心。
--
澤爸(魏瑋志),工程師,專業親子教育講師,親子專欄作家。《轉念:從命令式吼叫到親密陪伴》一書作者.
-
15 # 花朵小恬
作為家長,其實不應該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其實作為父母我們內心應該也不會想去懲罰孩子,懲罰只是因為沒辦法了,束手無策時的下下策。這應該屬於沒有選擇的選擇,或者說是複製了上一大人對我們教育的一個模式。可是時代在發展,現在的家長在教育方面的認知也都在發展,其實我們都明白處罰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一種好的選擇。那麼我們怎樣讓自己不至於被逼到牆角,而不得不採取一些懲罰措施呢?規則,跟孩子建立合適的規則,才是避免親子衝突的前提條件。孩子是由思想的獨立個體,作為家長也應該要尊重孩子作為獨立個體的權利。要讓孩子在生活,學習各方面有相對優秀的表現,那麼我們就要制定清晰的規則來促進孩子的發展。而父母只要在剛開始的時候監督孩子來完成她自己認可的規則。比如寫一個錯別字,就要主動抄寫十次。有這樣的規則在,面對孩子的錯誤的時候父母大可淡定,因為錯了,要寫十遍,十遍寫下來也就基本上學會了,也能促進自我成長。所以合理的規則,共同制定規則,父母監督實施,這三項足以讓我們遠離焦慮,淡定的面對孩子的每一個錯誤。要明白,孩子的錯誤是他成長的必然需要,而不是偶然因素。
-
16 # 小獸媽媽
雖然說打罵孩子是最不明智的選擇,但是不得不說這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其實孩子的自由是建立在規則之上的,你在和孩子建立規則的時候就要講清楚賞罰的規則。不要等到事情發生之後,在胡亂的懲罰孩子,這樣孩子不會信服於你。
我們家老大玩心特別重,我和他約定的是如果他沒有按時回家,回來就打手心打到他記住,結果他還是忘記了時間,差點上英語課遲到,他也心甘情願的被打了一頓,當然這頓皮肉之苦之後他也就記住了。
有人說說兩歲之前,七歲之後不要打孩子,所以我趁著孩子還不記恨我,趕緊先規矩做做好再說吧!
-
17 # 果凍媽媽醬
我認為處罰不是打罵、不是訓斥。最好的處罰是讓孩子承受行為帶來的後果。
比如跟孩子約定好去超市只能買一件玩具,否則下次就不帶他去超市。如果孩子去了超市之後又吵著要多買玩具,那麼下次就不帶孩子去超市,讓孩子承受不遵守承諾的後果。
也就是說,父母們在定規矩的時候要嚴格遵守,如果孩子沒有遵守規則,那麼下次就一定要堅定地執行相應懲罰,不能因為一時心軟放鬆了對懲罰的執行。懲罰不是目的,而是為了讓孩子記住應該遵守規則和承諾。
-
18 # 陪伴成長
1、讓孩子去體驗後果
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你再怎麼吼叫也是無用的。那麼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後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透過自身的切實體驗,孩子將能深刻領悟到家長的教導有多麼正確和重要。
2、跟孩子講道理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
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至於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
19 # 親子陪伴蘭怡C
不以打罵來當作處罰的方式來對待孩子,最好的處罰方式就是不給孩子買零食或者是玩具,或者不讓孩子看動畫片,以這種取消孩子資格的方式來懲罰孩子。
取消這些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來對孩子進行懲罰,而且這種效果還不錯,孩子在情感上來說這個應該比較好一點,不會那麼的暴力那麼的傷害孩子的感情。
-
20 # 諾言的微笑
其實打罵孩子的目的我們是為了懲罰孩子這次做錯事情了,希望他引以為戒,下次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可是實踐證明,打罵孩子其實是家長情緒的一種宣洩,這樣的方法實施以後效果不太明顯,同樣的錯誤還會再犯,多打幾次之後,孩子對一切都變得無所謂了。
那最好的處罰是什麼呢?讓孩子先去冷靜反思,今天做了什麼事,讓孩子自己來告訴你,然後作為父母再來引導孩子,如何來處理這件事,以後我們要怎麼做才能避免這件事的發生,把主導權交還給孩子,孩子自己反思比外界的打罵更有效。因為打罵只能讓孩子在威逼下承認錯誤,而不是認清自己真的做得不對。
回覆列表
我家蛋仔快七歲了,但我好像從來都沒有打過她,雖然成長道路中,總會有讓人抓狂的時候,但我覺得打孩子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我會更偏向於講道理。當然了,有時候,也會由於自身的情緒失控,去罵孩子,但冷靜下來之後,也會第一時間和孩子道歉,並耐心地向她指出問題所在。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說了作者在美國的一個朋友,她的孩子犯錯了,她不打罵,而是採取“Time Out”(獨處)和“Time Limit”(限時)的方法,細想下來這的確是有作用的,因為這會讓孩子靜下心來獨自思考自己的所作所為,即所謂的“冷處理”。
其實,對於我而言,有時候,當蛋仔做錯事的時候,我還會延遲滿足她的要求,比如:延期答應送她很喜歡的禮物,不同意她做很喜歡的事情等等……有時候也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總之,教育孩子豈是簡單之事,只有多加學習,才能觸類旁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