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墨談歷史
-
2 # 喬爹簡錄
中國歷史上謀略家有:
商湯時代的丞相伊尹
周武王的丞相姜子牙
春秋時期齊國的正卿管仲
春秋時期的軍事理論家鬼谷子
春秋時期的軍事理論家孫武
原為楚國大夫後為晉國大夫的申公巫臣
春秋戰國時期的軍事家孫臏、吳起、伍子胥、蘇秦、張儀、趙簡子、田橫、范蠡。
秦朝的李斯
漢朝的張良、陳平
三國時期的曹操、諸葛亮、陸遜、司馬懿
唐朝的杜如晦、房玄齡
宋朝王安石、范仲淹
遼朝韓延徽
元朝世祖成吉思汗
明朝宰相劉伯溫
清朝多爾袞
-
3 # 無招無為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六位謀略家
1、謀略始祖---姜尚
字子牙,呂氏,一名望,尊稱太公望,武王尊之號為"師尚父",世稱
"姜太公"。漢族(華夏族),曾幫助大禹治水立過功,被封在呂,姜為其族姓。姜子牙出世時,家境已經敗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輕的時候幹過宰牛賣肉的屠夫,也開過酒店賣過酒,聊補無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窮志不短,無論宰牛也好,還是做生意也好,始終勤奮刻苦地學習天文地理、軍事謀略,研究治國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為國家施展才華。雖然他滿腹經綸、才華出眾,但在商朝卻懷才不遇。他已年過六十,滿頭白髮,閱歷過人,仍在尋機施展才能與抱負。
姜太公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勳,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道、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2、忍辱臏腳---孫 臏
孫臏作為一名優秀的軍事家,兩次擊敗魏國幫助齊國成就霸業,並且著有《孫臏兵法》一書,為後世留下重要軍事理論。歷朝歷代對於孫臏都有很高的評價。孫臏遭到龐涓陷害失去雙足,身體殘疾,但他沒有自暴自棄,最終兩次擊敗龐涓,得以報仇,孫臏身殘志堅的精神也得到了後世的稱讚。孫臏雖然在軍事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班固和曾鞏仍批評他鼓勵發動戰爭,最後致使社稷傾覆,國家滅亡。
3、縱橫捭闔---蘇 秦
在蘇秦的不懈努力下,六國合縱聯盟成立,蘇秦任聯盟長,並擔任六國的國相。他將合縱盟約交給了秦國,秦國在長達十五年的時間裡不敢出函谷關,東方六國過了十五年的和平日子。蘇秦把所獲的財務全都拿出來發給了幫助過自己的人,以德報德。
蘇秦登上了屬於自己的人生巔峰,每個時代有屬於自己的代表人物,在戰國合縱連橫的大潮中誕生的縱橫家不僅只有蘇秦一個,但達到六國拜相的只有蘇秦一人,蘇秦做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高度,他可以無憾了。
蘇秦的死是個陰謀,他在齊國被刺客刺殺,最後被以叛國罪車裂而死,有人說這是蘇秦的計謀,是為了找出刺殺自己的真兇,有人說是齊國識破了蘇秦的間諜身份,到底真相是什麼恐怕只有蘇秦自己才能說得清楚了,不過在我的腦海裡一個口若懸河氣度非凡的形象變得越發清晰,蘇秦我記住你了!
4、遠交近攻---範 睢
范雎作為古代一個卓越的外交家和政治家,他為秦王獻上了兩個行之有效的軍事戰略思想。一個是對外的”遠交近攻“,另一個則是對 內的“強幹弱枝”。
歷史上的功臣,大多數都沒有好下場,或者被當代的帝王忌憚而殺害,或者失去“先帝”的庇護,被新主子除掉。戰國時期的商鞅、吳起等人為各自的國家殫精竭慮,最後卻沒能得到好下場。秦國的宰相范雎,憑藉一張伶牙利嘴,利用”合縱連橫“之術,為秦國的霸業奠定了基礎。
當初,范雎從魏國逃到秦國時,得到了鄭安平和王稽的幫助,為相後便分別舉薦為秦國大將和太守。但是,這兩個人卻不爭氣,後來都犯了大罪。秦昭王雖然沒有責備范雎,但是對范雎難免心生芥蒂,而范雎此也很內疚。正巧這時候,一個叫蔡澤的人找到范雎,對他說,自古月滿則虧,您現在正是鼎盛時期,這時候不功成身退,更待何時呢?范雎覺得有理,加上之前的事的影響,便辭去了宰相之職,交出了相印。秦昭王挽留未果,只好由著他去了。范雎辭官後,不久就病死了。
5、一代謀聖---張 良
張良是秦末漢初謀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韓。秦滅韓後,他在博浪沙狙擊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時遇黃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韜略,足智多謀。秦末農民戰爭中,聚眾歸劉邦,為其主要“智囊”。楚漢戰爭中,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結英布、彭越,重用韓信等策略,又主張追擊項羽,殲滅楚軍,為劉邦完成統一大業奠定堅實基礎,劉邦稱他“運籌策於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這一名句,也隨著張良的機智謀劃、文韜武略而流傳百世。漢朝建立時封留侯,後功成身退,千古流芳。張良在惠帝六年病卒,諡號文成侯。
張良向劉邦提出的“聚集三王,方可與霸王一戰”的計策,成功幫助劉邦擊敗了楚漢戰爭中最強勁的對手西楚霸王項羽。足智多謀的張良為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6、締造明朝---劉 基
劉基論相,主如果依據在少時遊學時,在程朱理學故鄉——徽州,獲得的了一部《六甲天書》,從這部天書中進修的一些相面學來論相的。而傳說這部《六甲天書》中記錄了秦漢間的論相巨匠許負的學說,再加上厥後歷朝歷代相面巨匠們的不時的豐厚,因而才成書。
在元代末年群雄盤踞的年月,劉基之以是挑選朱元璋,就是因為經過相面看出朱元璋具有帝王之氣,因而劉基才會出山幫手朱元璋。而在厥後徐達攻陷元多數時,劉基即刻去官隱退。都是依據本人的論相做出的這一進退定奪,最初才防止了朱元璋大殺罪人而獨活劉基的狀況。
-
4 # 湘西浪子生涯
1、姜尚,名望,呂氏,字子牙,或單呼牙。也稱呂尚,因是齊國始祖而稱“太公望”,俗稱姜太公。東海海濱人。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為“太師”(武官名),被尊為“師尚父”,輔佐文王,與謀“翦商”。後輔佐周武王滅商。因功封於齊,成為周代齊國的始祖。他是中國歷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八十出山,九十出征,百歲建國;三朝元老、兩代帝師、一方諸侯。他就是古代最早橫空出世的軍事家,被後世尊為“兵家鼻祖”的姜尚。其平生際遇,其巍巍功業,是那樣的鬼使神差,是那樣的撲朔迷離,是那樣的不可思議!他就如同一顆璀璨奪目的恆星,在廣袤的天幕上閃耀著永恆的光芒。
2、孫臏(約公元前380-432),戰國中期齊國阿(今山東陽穀東北)人,戰國中期傑出的軍事家。他是大軍事家孫武的後代。少年時期,他曾與龐涓拜鬼谷子為師,同學兵法。他謙虛好學,刻苦鑽研,智力超群,精通兵法,後業,龐涓在魏國得到魏惠王重用,當了將軍,但龐涓嫉賢妒能, 自知其才幹不如孫臏,怕孫臏日後勝過自己,視孫臏如仇敵,欲置之死地而後快。於是,龐涓派使者誘騙孫臏至魏國,然後捏造罪名,誣陷孫臏,並施以臏刑(去掉膝蓋骨)。孫臏也因此得名,真名失傳。所著《孫臏兵法》繼承了孫武的軍事思想,總結了戰國中期以前的戰爭經驗,在戰爭觀、軍隊建設和作戰指導諸方面都提出了若干有價值的觀點和原則。
3、蘇秦,生卒年不詳蘇秦是東周雒陽人,他曾向東到齊國拜師求學,在鬼谷門下學習。在公元前三世紀初的歷史舞臺上,他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他一生為了燕國的強大而進行頻繁的外交活動,同時又大大影響齊、趙、魏等國的政治決策,為燕伐齊做了準備。他取法諸於百家的學說加以融匯,遊說諸侯國君,講究機謀權變,被推為當時縱橫家的代表人物。
4、張儀,魏華人,生年不詳,死於公元前309年。相傳張儀跟蘇秦都事鬼谷先生,蘇秦自以為不及張儀。張儀遊說諸侯,曾經從楚相飲酒,楚相丟失了璧。楚相門下人說張儀“貧無行”,誣賴他偷了璧,捉住他拷打。他的妻子嘻笑他說,你不讀書遊說,怎受到這樣的汙辱?張儀張開嘴叫妻子看看,說:舌頭還在不在?妻子笑著說:還在。張儀說:這就夠了5、範睢(?一前225),也叫範且,字叔。戰國時魏人,著名政治家、軍事謀略家。他同商鞅、張儀、李斯先後任秦國丞相,對秦的強大和統一天下起了重大作用。範睢在秦任丞相十多年,其“遠交近攻”的謀略對後用兵有著深遠的影響。此外,其“固幹削枝”的平內策略,以及長平之戰所施反間之計,也非常讓人歎服。李斯評價他時指出:“昭王得範睢,強公室,枉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
6、張良(?一前189),字子房,生於戰國末期南韓城父(今安徽毫縣東南)、貴族之後。秦滅韓後,他圖謀復韓,變賣家財,尋求刺客,制一百二十斤重的鐵椎,在博浪沙與力士刺殺秦始皇,未遂。漢興論功,封留侯。深得劉邦讚賞,被譽為"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的謀略家(《史記·留侯世家》)。在秦漢之際的謀臣中,他比陳平深謀遠慮,比蒯徹積極務實,比范增氣度廣闊。他與蕭何、韓信並稱漢初三傑,卻未像蕭何那樣蒙受鎯鐺入獄的羞辱,也未像韓信那樣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場。他確有大家的風度,可謂智慧的化身。 7、王猛(325--375)十六國時前秦大臣。字景略,北海劇(今山東壽光東南)人。出身貧寒。桓溫入關,他曾往見,捫蝨而談天下大勢。歷任輔國將軍、車騎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等職。善於治軍,號令嚴明;精於謀略,長於用兵。多次率兵出戰,屢戰皆捷。建元六年 (370),在前秦滅前燕之戰中,領兵 6萬,擊敗燕軍30萬,滅亡前燕。善於將武力征服與勸降相結合。在作戰中,重視激勵將士勇敢衝殺,用迂迴、夜襲等戰法取勝。十一年,病逝於長安。建元六年(公元370年),統兵滅前燕,留鎮鄴,都督關東六州。不久,入朝為丞相。病危時,建議苻堅不宜攻晉,未被採納。
、郭嘉(170一207),字奉孝,穎川陽翟(今河南禹縣)人。東漢末年曹操手下著名軍事家、謀士。郭嘉身為謀士,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三國志·魏書·郭嘉傳》),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壯志未躊,實為可惜。他不僅僅是東漢末年曹操麾下的“奇佐”高參,而且也以他在鬥爭中顯露的高超藝術,在歷史智慧寶庫留下光輝的一筆。
、諸葛亮(181—234年),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祖籍山東,後居徐州,曹操征伐陶謙時隨叔投奔劉表,叔亡後隱居隆中。結實當地名士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並與龐統、馬良兄弟、習楨、徐庶等人,取黃承彥女為妻;才華出眾,評為“臥龍”。
207年,為劉備三顧茅廬所動,出山任謀士。為破曹操渡江說孫權,為孫劉聯盟劉方奠基者;協助劉備取荊州四郡、益洲、漢中。劉備東下,兵敗身亡,以諸葛亮主內政、李平主軍事。高定等叛亂,225年,諸葛亮南征,採取馬謖“攻心為上”之計,破高定、孟獲,西南遂安。
227年,曹丕亡,諸葛亮乘機北伐曹魏,魏無備,隴右震動;諸葛亮以馬謖為先鋒,於街亭遇魏名將張合,為張合大敗;諸葛亮受制於張合,遂退軍。同年冬,乘魏軍東下,北取陳倉,為郝昭所擋,後張合來救,無功而返。230年,再次北伐曹魏,魏將司馬懿堅守,孔明糧盡兵退,伏殺曹魏名將張合。234年,最後一次北伐,司馬懿堅守不出,後諸葛亮病重,8月死於軍中。享年54歲。
10、劉基(1311—1375)1375明初軍事謀略家。字伯溫。浙江青田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時人比為諸葛亮。22歲中進士,26歲為官,任江西高安縣丞,次年為縣令,30歲棄官回家,譜寫了《郁離子》等雄文詩卷。50歲應朱元璋之邀重新出山,輔佐朱元璋一統大明江山,古稱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偉人。洪武四年告老迴歸,1375年卒於故里。
-
5 # 生活Y你同行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裡,出現了很多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也出現了很多的聖人、賢人,雖然這些人數不勝數,但唯獨一類人卻並不常見,甚至是這個世界上最稀有的品種。這類人,我們稱之為神人。
何為神人?通曉天機,擁有像神一樣本事的人。這種本事就是:洞徹天機、 經天緯地、神機妙算、未卜先知……
如果您熟悉歷史的話,在歷史這條長河裡,中國只有六個神人,六個通曉天機的人。
這六個人分別是:
1. 西周開國元勳——姜太公。
2. 戰國不老的傳說——鬼谷子。
3. 漢朝功臣——張良。
4. 三國謀臣——諸葛亮。
5. 隋末唐初——李淳風和袁天罡。
6. 元末明初——劉伯溫。
作為這六大神人之一的劉伯溫,他是否像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一樣,不僅才華橫溢、料事如神,還擁有呼風喚雨、預知未來的能力呢?
1.姜子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位著名人物,同時他在道教和民間的地位也較高。他出身貴族家庭,祖先的封地叫呂,所以他又被稱為呂尚。姜子牙生於山東省的沿海地區,自幼聰慧。據說,他還能預測世界上將要發生的大事。
姜子牙本姓姜,名尚,字子牙,他的祖先曾受封於“呂”地,故又名“呂尚”。他是西周的開國元勳、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一位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儒、道、法、兵、縱橫諸家皆將他視為本家人物,故被尊為“百家宗師”。
2.戰國時期,在一個叫清溪鬼谷的山上(今河南鶴壁市),隱居著一位被尊稱為鬼谷子的老人(本名王詡),他每天在山上看書、打坐、冥想,不與世人來往,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但是,兩千多年來,兵法家尊他為聖人,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為祖師爺,道教則將他與老子同列,尊為王禪老祖。
鬼谷子一生只下過一次山,只收過四個徒弟:龐涓、孫臏、蘇秦、張儀——他們進山前都只是無名小卒,出山後個個大放異彩、名流千古。這四人運用鬼谷子傳授的兵法韜略和縱橫辯術在列國出將入相,呼風喚雨,左右了戰國亂世的政局。
先是龐涓下山,大施拳腳,幫助魏國傲視群雄;不久孫臏出任齊國軍師,打得魏國灰頭土臉;接著蘇秦身佩六國相印,說服諸國合力,使強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最後張儀兩為秦相,憑三寸不爛之舌戲弄天下諸侯,讓蘇秦功虧一簣,揭開了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序幕。
弟子們征伐天下,鬼谷子坐鎮深山、翻雲覆雨,不動聲色地看著弟子們一點點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結束諸侯混戰,天下一統,百姓安居樂業……
3.張良(?—前185年)字子房,戰國末期南韓(今河南潁川)貴族。張良祖上出自姬姓,為南韓相。秦滅韓後,殺其家族三百餘人。張良曾傾全部家財尋求刺客刺殺秦始皇報仇,未遂,後響應陳勝吳廣起事反秦,歸附劉邦,成為劉邦身邊重要的謀士。晚年隱沒於深山之中,熱衷道家修煉功夫。公元前185年,張良去世,諡號文成侯。
4.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特追封他為武興王。諸葛亮為匡扶蜀漢政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諸葛亮在後世受到極大尊崇,成為後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寶雞、漢中、南陽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贊諸葛亮。
5.袁天罡:唐初益州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善風鑑,累驗不爽,曾仕於隋,為鹽官令。唐時,為火山令。著有《六壬課》、《五行相書》等。通志著錄,其有《易鏡玄要》一卷。久佚。 李淳風 唐代傑出的天文學家、數學家。陝西岐山人。公元602年生,670年卒。 622年,任秘閣郎中,奏請編新曆,644年編成《甲子元歷》,對後世天文、曆法、和數學的發展貢獻很大。他還著有《法象志》,共七卷,論“前代渾天儀得失之差”,對後世產生重大影響。641年負擔了編寫《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的總指導責任,為《晉書》親自撰寫了《天文志》、《律曆志》、《五行志》。儲存了古代天象變化及自然災害史料。 據歷代相傳,袁天罡與李淳風乃是同窗好友,時常聚首論易,談天說地。並在一起背靠背席地而臥、一個寫一個畫,為後人留下一部神奇的預測天書《推背圖》。袁天罡亦是唐代易學數術高人。只可惜具體生平事蹟及生卒年月,實在無從查考。正史不見,野史亦無,確係易界一大憾事。
6.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溫,諡曰文成,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元末明初軍事謀略家、政治家及詩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為諸葛亮。
在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說法,在老百姓心目中,劉伯溫不僅是個公正廉潔的清官,更是個神機妙算、運籌帷幄的“賽神仙”。而歷史上真實的劉伯溫則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是明朝開國元勳,他為朱元璋獻上時務十八策,助他打下大明江山,又在功成名就後隱退鄉野。傳說劉伯溫離開朝堂後,在嶗山修行,最終羽化成仙。
-
6 # 知心一哥
1、姜尚,名望,呂氏,字子牙,或單呼牙。也稱呂尚,因是齊國始祖而稱“太公望”,俗稱姜太公。東海海濱人。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為“太師”(武官名),被尊為“師尚父”,輔佐文王,與謀“翦商”。後輔佐周武王滅商。因功封於齊,成為周代齊國的始祖。他是中國歷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八十出山,九十出征,百歲建國;三朝元老、兩代帝師、一方諸侯。他就是古代最早橫空出世的軍事家,被後世尊為“兵家鼻祖”的姜尚。其平生際遇,其巍巍功業,是那樣的鬼使神差,是那樣的撲朔迷離,是那樣的不可思議!他就如同一顆璀璨奪目的恆星,在廣袤的天幕上閃耀著永恆的光芒。
2、孫臏(約公元前380-432),戰國中期齊國阿(今山東陽穀東北)人,戰國中期傑出的軍事家。他是大軍事家孫武的後代。少年時期,他曾與龐涓拜鬼谷子為師,同學兵法。他謙虛好學,刻苦鑽研,智力超群,精通兵法,後業,龐涓在魏國得到魏惠王重用,當了將軍,但龐涓嫉賢妒能, 自知其才幹不如孫臏,怕孫臏日後勝過自己,視孫臏如仇敵,欲置之死地而後快。於是,龐涓派使者誘騙孫臏至魏國,然後捏造罪名,誣陷孫臏,並施以臏刑(去掉膝蓋骨)。孫臏也因此得名,真名失傳。所著《孫臏兵法》繼承了孫武的軍事思想,總結了戰國中期以前的戰爭經驗,在戰爭觀、軍隊建設和作戰指導諸方面都提出了若干有價值的觀點和原則。
3、蘇秦,生卒年不詳蘇秦是東周雒陽人,他曾向東到齊國拜師求學,在鬼谷門下學習。在公元前三世紀初的歷史舞臺上,他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他一生為了燕國的強大而進行頻繁的外交活動,同時又大大影響齊、趙、魏等國的政治決策,為燕伐齊做了準備。他取法諸於百家的學說加以融匯,遊說諸侯國君,講究機謀權變,被推為當時縱橫家的代表人物。
4、張儀,魏華人,生年不詳,死於公元前309年。相傳張儀跟蘇秦都事鬼谷先生,蘇秦自以為不及張儀。張儀遊說諸侯,曾經從楚相飲酒,楚相丟失了璧。楚相門下人說張儀“貧無行”,誣賴他偷了璧,捉住他拷打。他的妻子嘻笑他說,你不讀書遊說,怎受到這樣的汙辱?張儀張開嘴叫妻子看看,說:舌頭還在不在?妻子笑著說:還在。張儀說:這就夠了5、範睢(?一前225),也叫範且,字叔。戰國時魏人,著名政治家、軍事謀略家。他同商鞅、張儀、李斯先後任秦國丞相,對秦的強大和統一天下起了重大作用。範睢在秦任丞相十多年,其“遠交近攻”的謀略對後用兵有著深遠的影響。此外,其“固幹削枝”的平內策略,以及長平之戰所施反間之計,也非常讓人歎服。李斯評價他時指出:“昭王得範睢,強公室,枉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
6、張良(?一前189),字子房,生於戰國末期南韓城父(今安徽毫縣東南)、貴族之後。秦滅韓後,他圖謀復韓,變賣家財,尋求刺客,制一百二十斤重的鐵椎,在博浪沙與力士刺殺秦始皇,未遂。漢興論功,封留侯。深得劉邦讚賞,被譽為"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的謀略家(《史記·留侯世家》)。在秦漢之際的謀臣中,他比陳平深謀遠慮,比蒯徹積極務實,比范增氣度廣闊。他與蕭何、韓信並稱漢初三傑,卻未像蕭何那樣蒙受鎯鐺入獄的羞辱,也未像韓信那樣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場。他確有大家的風度,可謂智慧的化身。 7、王猛(325--375)十六國時前秦大臣。字景略,北海劇(今山東壽光東南)人。出身貧寒。桓溫入關,他曾往見,捫蝨而談天下大勢。歷任輔國將軍、車騎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等職。善於治軍,號令嚴明;精於謀略,長於用兵。多次率兵出戰,屢戰皆捷。建元六年 (370),在前秦滅前燕之戰中,領兵 6萬,擊敗燕軍30萬,滅亡前燕。善於將武力征服與勸降相結合。在作戰中,重視激勵將士勇敢衝殺,用迂迴、夜襲等戰法取勝。十一年,病逝於長安。建元六年(公元370年),統兵滅前燕,留鎮鄴,都督關東六州。不久,入朝為丞相。病危時,建議苻堅不宜攻晉,未被採納。
、郭嘉(170一207),字奉孝,穎川陽翟(今河南禹縣)人。東漢末年曹操手下著名軍事家、謀士。郭嘉身為謀士,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三國志·魏書·郭嘉傳》),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壯志未躊,實為可惜。他不僅僅是東漢末年曹操麾下的“奇佐”高參,而且也以他在鬥爭中顯露的高超藝術,在歷史智慧寶庫留下光輝的一筆。
、諸葛亮(181—234年),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祖籍山東,後居徐州,曹操征伐陶謙時隨叔投奔劉表,叔亡後隱居隆中。結實當地名士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並與龐統、馬良兄弟、習楨、徐庶等人,取黃承彥女為妻;才華出眾,評為“臥龍”。
207年,為劉備三顧茅廬所動,出山任謀士。為破曹操渡江說孫權,為孫劉聯盟劉方奠基者;協助劉備取荊州四郡、益洲、漢中。劉備東下,兵敗身亡,以諸葛亮主內政、李平主軍事。高定等叛亂,225年,諸葛亮南征,採取馬謖“攻心為上”之計,破高定、孟獲,西南遂安。
227年,曹丕亡,諸葛亮乘機北伐曹魏,魏無備,隴右震動;諸葛亮以馬謖為先鋒,於街亭遇魏名將張合,為張合大敗;諸葛亮受制於張合,遂退軍。同年冬,乘魏軍東下,北取陳倉,為郝昭所擋,後張合來救,無功而返。230年,再次北伐曹魏,魏將司馬懿堅守,孔明糧盡兵退,伏殺曹魏名將張合。234年,最後一次北伐,司馬懿堅守不出,後諸葛亮病重,8月死於軍中。享年54歲。
10、劉基(1311—1375)1375明初軍事謀略家。字伯溫。浙江青田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時人比為諸葛亮。22歲中進士,26歲為官,任江西高安縣丞,次年為縣令,30歲棄官回家,譜寫了《郁離子》等雄文詩卷。50歲應朱元璋之邀重新出山,輔佐朱元璋一統大明江山,古稱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偉人。洪武四年告老迴歸,1375年卒於故里。
-
7 # 沈漂阿生哥
謀略家有春秋戰國時期的張儀蘇秦。西漢的蕭何,韓信。三國時期的曹操,周瑜,司馬懿。唐朝徐茂公,明朝朱元璋。這些人都應該是謀略家吧,這只是其中一部分,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懂謀略的很多,但是成家的不是太多。很多都是為主子效力的,在那個奴隸社會,還有封建社會,都是壓迫剝削人民的,即使再有謀略都有一定的侷限性。在近現代史,華人民在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偉大的謀略家,如偉大的領袖毛主席,他領導人民取得了解放,他為人民某幸福。還有許許多多的謀略家,他們就在人民中間。
-
8 # 耕傍溪田
突然看到這問題,歷史上謀略家想起了這久很火的電視劇“大明風華”裡面的老和尚,也許大家會質疑為啥明成祖朱棣會偏愛這位老和尚,他們無話不談,猶如師徒兄弟,其實他兩在靖難戰爭中有很深的淵源。
他在歷史上法號道衍,原名姚廣孝,朱棣靖難之役最大功臣,他一生博學多才,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然而靖難成功後對於賞賜的美女與富貴他皆拒之不要,還俗後仍然居住於寺廟,一生別無所求,只追求自己的遠大政治抱負卻不為富貴錢財
他是歷史上出色的政治家,謀略家,史學家可謂曠世奇才。
-
9 # 夢溪落月
歷史上我覺得做的最牛逼的謀略家有兩人,
第一人蘇秦,攜六國相印,叫囂強大的秦國。秦國愣是沒敢出函谷關。
第二,呂不韋。這個太牛逼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人是個偉大的投資家。
-
10 # 竇會友1972
蘇秦 張儀
蕭和 張良 陳平
武侯 司馬宣王 公瑾 奉孝
李善長 劉伯溫
-
11 # 白海豚思維
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這是劉邦對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評語,後世之人也將張良稱之為謀聖。張良的特長在於戰略謀劃,在於長遠規劃,而不在於站前廝殺,故而以張良為標準,我認為歷史上比較有名的謀略家有以下幾個:
漢朝張良
張良在楚漢相爭時期,奇功無數,尤其是“下邑奇謀”,疲楚強漢,最終使楚國的力量逐漸削弱,而漢軍的力量逐漸強大,這才有了十面埋伏。
前秦王猛
王猛是前秦苻堅的主要謀士,也是戰略主要規劃者,前秦地處四站之地,西有前涼政權、吐谷渾軍事集團;東有前燕鮮卑慕容氏政權;南有東晉司馬氏政權。王猛制定的戰略是:穩定西北,使無後顧之憂;爭鋒東南,以圖大業。最後幫助苻堅統一北方。
隋朝高穎
隋朝楊堅的高階參謀,是非常典型的謀士。如果說張良的下邑奇謀是以弱勝強之道,那麼高穎的疲陳之策,則是以強勝弱之道。“疲陳之策”就是在依仗隋朝強大,每當陳國豐收的時候,就派遣少數兵力騷擾陳國,最後讓陳朝自己就衰退了,然後大軍輕鬆就滅掉了陳朝。
唐朝房謀杜斷
杜如晦與房玄齡經常跟隨李世民征伐,出謀劃策,運籌帷幄,軍隊裡的事務很多,杜如晦拿到手上,即刻分析決斷,非常迅速,房玄齡在李世民秦王府中十多年,一直掌管軍謀大事。他們都是李世民的大功臣,房玄齡被李世民認為是大唐開國第一功臣。
唐朝李泌
安史之亂爆發之後,唐朝半壁江山陷入混亂,李泌卻能很從容的分析局勢,並且斷定安祿山、史思明等人是一群沒有宗旨的烏合之眾,目的只在搶劫,不出二年,無寇矣。並安排郭子儀與李光弼出兵平叛。結果正如李泌所料,叛亂很快平定。
蜀漢諸葛亮
諸葛亮是劉備的戰略指導大師,在劉備最迷茫的時候,讓劉備收集流民強大自己,併為劉備制定了“東結孫權,北抗曹操,圖謀荊州,佔據益州,三份天下,進取中原”的戰略,這也成了被此後的行動方向,奠定了劉備三分天下的功業。
曹魏荀彧
荀彧是曹操的首席謀士,曹操的底盤是四戰之地,周圍都是實力強悍的諸侯,但是荀彧為曹操制定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戰略,並制定了先弱後強的戰略,最後幫助曹操統一北方。
毛主席
毛主席的雄才大略就不用說了,他老人家在延安的小窯洞中,指揮全國的戰鬥,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初期。後來到西半坡,毛主席同樣在小村莊中指揮千軍萬馬,指揮三大決戰,真可謂: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我覺得是張良。首先“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這句話還有後半句,就是“吾不如子房”。子房就是張良的字號。張良此人是當時的漢初的傑出人物,被稱為三傑之一。
此人堪稱智勇雙全,首先他曾經刺殺過秦始皇,雖然刺殺失敗,但是這件事引起了極大的轟動,當時的秦始皇大怒,全國追殺刺客,不過張良依然是逍遙在外,這是其勇。項羽和劉邦爭王之時,項羽勢大,便有了非常出名的鴻門宴,這本來是一場必死的局面,而張良卻買通了項羽的季父項伯,讓劉邦逃過一劫。
張良是楚漢爭霸中的關鍵人物,他為劉邦出謀劃策,幾次救劉邦於危難中,勸劉邦封王韓信,籠絡住了韓信,解了滎陽之圍。事實證明,籠絡韓信是最正確的事之一,後來的韓信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是擊垮項羽的關鍵。更是勸劉邦封地給韓信和彭越,讓這二人為劉邦出力攻打項羽。可以說,沒有張良的計謀,楚漢爭霸的結果真的難下定論。
張良作為謀略家是非常懂得明哲保身,在漢初建立後,開始主動退出朝野,做一個可有可無的地位,並且沒有參與到任何皇室之間的鬥爭去,這正是一個謀略家該有的眼界,晚年亦可雲遊四方,一世清名留人間!
回覆列表
中國歷史漫長,有和平發展儲蓄積累時期,也有壯懷激烈硝煙四起之時。這其中的戰國,是一個群雄峰起,異人頻出,合縱連橫,四海硝煙的時代。這就出現了一個神秘的人物,鬼谷子。
鬼谷子春秋時代人。姓王。名詡。曾與墨子一同學道,定居於太室山鬼谷中,自號鬼谷子。如今人們只要說起這位傳奇人物,大家多許都會精神一振。這是因為,鬼谷子這個人物和其傳奇故事已經流傳於世兩千多年了。鬼谷子是中國歷史上頂級的謀略家,其門下既有外交梟雄蘇秦、張儀,又有軍事大家孫臏、龐涓,他們的軍事、外交活動影響了戰國時代的歷史走向。另外,鬼谷子的得意門生,還有毛遂、徐福、甘茂、司馬錯、樂毅、范雎、魯仲連、財澤、鄒忌、酈食其、蒯通、黃石、李牧、魏僚。
鬼谷子既有政治家的六韜三略,又擅長於外交家的縱橫之術,更兼有陰陽家的祖宗衣缽,預言家的江湖神算,所以世人稱鬼谷子是一位奇才、全才。他著有《鬼谷子》一書,《鬼谷子》是智謀之書,通篇都是鉗制對手、破解亂局的奇謀妙計。鬼谷子的智謀相比諸葛亮有過之而無不及,細細分析他一生的所作所為可以發現,他當之無愧“謀聖”之名,甚至說是歷史上的神人也不為過。這本書是謀略學開山的經典之作,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傳。《鬼谷子》的版本,常見者有道藏本及嘉慶十年江都秦氏刊本。《本經陰符七術》之前三篇說明如何充實意志,涵養精神。後四篇討論如何將內在的精神運用於外,如何以內在的心神去處理外在的事物。
鬼谷子與孫臏的祖父孫武是好友,但志不同,鬼谷希冀修煉成仙,而孫武酷愛兵法,立志著書立說,富國強兵。孫武著成《孫子兵法》十三篇,獻於齊王,齊王不學無術,視兵書如糞土。孫武只好獻給吳王,閡閭視如珍寶,據兵書與楚交戰,楚軍大敗。楚王得知此書是寶中之寶,懸重金搜取,吳王閡閭遂將書密藏姑蘇臺,後來越兵破吳,火燒姑蘇臺,這本書化為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