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胡話三國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貪官非和珅莫屬,從他進入官場開始,到被嘉慶帝革職抄家處死的二十七年裡,和珅共貪汙十一億兩白銀,而當時清帝國每年的財政收入也不過七千萬兩,等於十五年的清廷財政收入。和珅家中光是為他管理賬務的就有四名婢女,牆中、地下皆有其貪汙受賄得來的銀兩。

      和珅不僅家財萬貫,權勢也更是古往今來無幾人能比。自從和珅踏入官場以來,就以驚人的速度不斷升遷,最終幾乎與太子平起平坐,話語權甚至超過了後來的嘉慶帝。公元1799年乾隆帝駕崩,宣告著和珅的保護傘不復存在,僅僅過了幾日嘉慶帝便下詔查處和珅貪汙一案,搜出的財產不僅震驚朝野上下,就連後世對此也感到十分震撼。

      古往今來第一貪官:和珅

      出身貧寒卻官運亨通

      公元1750年,鈕鈷祿·善保(和珅)出生於福建,是當時福建副都統鈕鈷祿·常保的兒子。在其三歲時,母親因難產不幸去世;在其九歲時,父親也因病撒手人寰,只留下了和珅和親弟弟和琳兩人相依為命。和珅長大後憑藉自己的能力考入鹹安宮,正式進入官學學堂學習。在這期間,和珅將滿語、漢語、蒙語、藏語四種語言全部學會並達到了精通的地步,深受老師喜愛。也正是在此時,他才將自己的名字從善保更換為和珅。

      和珅之弟鈕鈷祿·和琳

      在他十九歲那年曾經想透過科舉考試平步青雲改變自己的命運,但卻不幸落榜。後來透過承繼輕車都尉一職終於進入官場,從此開始了他的仕途之路。

      公元1768年,大學士馮英廉看中了和珅,認為他將來定有一番大的成就,於是將自己的孫女馮霽雯嫁予和珅。馮霽雯性格溫良知書達禮,二人一直非常恩愛,很少出現矛盾,馮家也一直是和珅堅實的後盾。

      或許和珅自己都沒有想到能夠迎娶馮霽雯,當時的馮英廉不僅是當朝大學士,同時還兼任戶部尚書、總管內務府大臣,深得皇帝信任。與馮家攀上親戚關係,和珅的前途一片光明。

      果不其然,僅過了四年和珅就被調至粘杆處工作,同時受封三等侍衛。需要提到的是,粘杆處並非尋常機構,而是自雍正時期開始出現的特務機構,類似於明朝的錦衣衛。康熙晚年時諸皇子之間的爭鬥愈發激烈,表面上與世無爭的雍親王卻以粘蟬、粘蜻蜓為由成立了粘杆處。有此身份作掩護,粘杆處的成員便可以肆意出入皇宮,為雍親王刺探各宮情報,為後來爭奪帝位打好基礎。

      在雍親王繼位為雍正帝后,粘杆處便成為了一個得到皇家認可的特務機構,專門為皇帝監視朝中官員的各種行為。該組織直到乾隆末期才被廢除。和珅能夠進入該組織,足可證明是馮英廉在其背後運作的結果。雖然粘杆處的俸祿並不高,但卻可以經常面聖,無疑為和珅創造了許多表現的機會。

      雍正帝

      隨著時間的推移,乾隆帝慢慢注意到了和珅,三年後就將他提拔至御前侍衛,並授予其為正藍旗滿洲副都統一職。此時的和珅年僅二十五歲,仕途之路可謂是順風順水。

      此後和珅的升遷之路開始加速,次年三月就開始兼領軍機大臣,即軍機處的長官。清朝初年的制度雖然主要沿襲明朝,但卻並未採用明朝的內閣制度。康熙執政期間,曾經以南書房為朝廷中樞機構,大多數的詔令皆從此出。雍正時期則以軍機處為中樞機構,職能類似內閣。由此可見軍機大臣在清朝行政系統中的地位。

      清朝行政中樞:軍機處

      公元1779年,乾隆帝封和珅為御前大臣,此後和珅便日日跟隨在乾隆帝身邊,並負責全部內廷事務。《清史稿》中曾經記載:

      "賜婚其子豐紳殷德為和孝公主額駙,待年行婚禮。又授領侍衛內大臣,充四庫全書館正Quattroporte,兼理籓院尚書事,寵任冠朝列矣。"

      和珅在被乾隆帝注意後就以極快的速度升至內廷中樞,足可見乾隆帝對他的重視。如此破格提升想必也是和珅有著他人所不及的出眾之處。再加上乾隆帝將其劃為鑲黃旗滿洲副都統,並將自己的女兒嫁予和珅之子豐紳殷德後,和珅一家便成為了皇親貴胄,地位也隨之大幅提升。

      豐紳殷德影視劇照

      平叛失利卻反倒升遷

      公元1781年,青海一帶的穆斯林發生內部衝突。這場紛爭本是宗教內部之爭,但清廷卻執意要介入其中,並支援撒拉族老教一方的勢力,致使新教一方和清廷成為敵對關係。

      撒拉族服飾

      公元1781年三月,新教與老教之間爆發了武裝衝突,新教徒在蘇四十三的帶領下攻入老教徒的村莊,殺死一百餘人。為了復仇,存活下來的老教徒來到當地衙門狀告新教徒。聽聞此事後,陝甘總督勒爾謹隨即派兵前往新教徒聚集地鎮壓叛亂,並以武力脅迫新教徒,卻再次激起了更為嚴重的變亂。

      清軍此行並未想到會與新教徒發生正面衝突,所以並未大規模出動,僅僅出動了四十餘人。當日夜晚,新教徒將河州協副將新柱殺死後攻入河州境內,殺死城中官員後據城而守。勒爾謹得知訊息後立刻將馬明心拘捕下獄,並暗中將其殺害。隨後蘇四十三糾集了更多新教徒,向蘭州城發起進攻。

      隨著叛亂的規模逐漸擴大,勒爾謹已經無力收拾當下局面,只好向清廷求援。很快乾隆帝便調遣周邊省份的常備軍開赴蘭州平叛,並任命巴彥岱為平叛將軍,李侍堯為新任甘陝總督。

      援兵抵達蘭州後很快便遏制住了叛軍的攻勢,隨後由守轉攻展開清剿活動。就在此時和珅也抵達蘭州前線,越級指揮軍隊出擊,卻遭遇叛軍埋伏,導致將士死傷慘重。隨後趕來的軍機大臣阿桂就此事問責和珅,並上奏要求乾隆帝召回和珅。不久叛亂終於被平定,和珅也隨軍返回北京。有趣的是,乾隆帝不但沒有追究和珅戰敗之責,反而令其兼領兵部尚書。在此之前,阿桂曾經強烈要求乾隆帝禁止和珅再度接觸兵權。

      乾隆朝名將:章佳·阿桂

      戰敗之過不僅沒有對和珅的仕途造成影響,反而在往後的幾年內步步高昇。次年和珅就因查處巴彥岱受賄有功受封太子太保,公元1783年又被賜予雙眼花翎。《淺析清朝服飾與佩飾》中提到:

      "對於官員能否得到花翎恩賜,非功勳卓著或受寵有加者不可蒙賜。賢相傅恆、宰相和珅、福康安等都得到過雙眼花翎。"

      花翎是清朝獨有的產物,是以鶡鳥的羽毛製成,共有三種:單眼花翎、雙眼花翎和三眼花翎,分別對應著不同的等級和身份。清朝對於花翎有著嚴格的限制和規定,軍中的高階軍官可以佩戴單眼花翎;藩王可以佩戴雙眼花翎;而三眼花翎卻只有皇室成員才可以佩戴。和珅本為外臣,卻能夠得到乾隆帝賞賜的雙眼花翎,享受和藩王一般的禮遇,足可見其當時的地位和乾隆帝對他的寵愛。

      單眼花翎

      手握大權、貪汙受賄

      從步入官場到任戶部侍郎為止,和珅一直以清廉為本,從未行賄受賄,堪稱乾隆一朝的模範清官。或許是因為小時候家境貧寒的關係,使和珅在其人生中後期對於錢財十分敏感,盡最大能力搜刮錢財。

      自和珅升任戶部、吏部侍郎以來,就不斷有官員向他行賄。這一時期和珅並沒有接受賄賂,但卻無條件答應對方的請求。如此之舉,想必是和珅並不想得罪其他官員,同時也藉機培養自己的黨羽,並且也可以避免被其他官員舉報。

      "現存的北京恭王府及花園、郭沫若故居、北京大學校園(當時的淑春園)、宋慶齡故居等地都曾為和珅所有。此外,在北長街會計司衚衕、前門大街大柵欄地區以及承德避暑山莊周圍、通縣、涿州等地,也都有和珅的大量房產。他還有當鋪75座、銀號42座、古玩 鋪13座。其家產總值約合白銀11億兩,相當於清朝政府十幾年的財政總收入。"

      圓明園附屬園林之一:淑春園

      如此龐大的家產,當時朝中無人能及,就連國庫存銀也不如和珅的家產多。同時,和珅還採取了令人髮指的行為進行斂財,即劫掠民間商人財富。自公元1784年以來,和珅時常威脅地方富商,如果不聽從其號令則會遭遇滅門之禍。但和珅畢竟是朝堂重臣,不可能用國家之兵四處草菅人命。所以暗地裡培育了一支專門為他劫掠富商的家臣,將不肯屈服的富商滅門之後再掠盡全部財物,對外則宣稱是土匪所為。

      同年,在和珅的鼓動下,乾隆帝起駕南巡。出發前和珅曾密令地方督撫全部承擔乾隆帝南巡的花銷,這令乾隆帝十分欣喜。在南巡結束後,和珅升至文華殿大學士。

      此時的和珅似乎已經官至極品,升遷的空間已經很小。然而乾隆帝仍然不斷賜恩,就連和珅之子豐紳殷德也受封為散秩大臣,即大內侍衛處的高階官員,為從二品。

      公元1792年,乾隆帝再次加封和珅,這次不但將其升為翰林院最高長官,還讓和珅兼領太醫院和御藥房。六年後,和珅又因平定白蓮教之亂有功故而升為公爵。至此,和珅官位和權力已經達到了巔峰,但也距離他生命的盡頭愈來愈近。

      嘉慶帝

      結語

      和珅所貪汙的財物古往今來無人能比,不但在民間有著多家商鋪,同時還與英國的東印度公司有著貿易往來。與和珅並存於世的"富豪"還有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創始人梅耶·阿姆斯洛·羅斯柴爾德,但和珅家產的價值卻遠遠超出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財產。諷刺的是,和珅還曾經入選了2001年的《亞洲華爾街日報》,被評為世界級富翁。

      縱觀和珅的一生來看,他能夠以如此驚人的速度升遷絕不是沒有道理的。主要原因在於和珅能夠完全洞察乾隆帝的心意,這一點就連嘉慶帝都做不到,更不要提朝野上下的朝臣了。對於乾隆帝來說,和珅更像自己的知己。所謂千金易得,知己難求。乾隆帝絲毫不吝嗇手中的權力,可以為了一位知己不斷下放皇權和賞賜各種各樣的財物。同時,和珅的辦事能力也十分突出,否則乾隆帝絕不會令其前後掌管戶部、工部、刑部、吏部等多個行政部門。嘉慶帝繼位後,將和珅家產盡數收歸國有,清廷財政頓時豐厚了起來。

  • 2 # 醫道傳真陳皮

    說起和珅,他的升遷之路可以用平步青雲來說。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1:因才而用:和珅的入仕之路

    和珅生於鈕鈷祿氏旗,屬於滿洲正紅旗,幼時喪父,家境貧寒,後在咸陽宮官學讀書。後來和珅參加鄉試,卻不幸落第。沒能透過正常的科舉考試入仕的和珅,敏銳地察覺到不是自己的才能不行,而是科考場上的腐敗才是導致他未能透過科考進入仕途。看破了這一點的和珅,意識到了倘若自己要想入仕成功、飛黃騰達,最後的辦法就是要在至高無上的皇帝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讓皇帝直接欽點才是自己入仕的捷徑。之後和珅繼承了父親"輕車都尉"的職位,得以常伴乾隆左右。

    近水樓臺先得月,乾隆四十年,乾隆出巡山東。這一次出巡乾隆恰巧安排到了和珅當跟班。在出巡路上,旅途漫長,無聊的乾隆便跟和珅聊起天來。乾隆問和珅是否參加過科舉,和珅將自己參加卻不中的經歷一字不差的想乾隆說明。乾隆便讓他背當年的應試文章,很快和珅就將當年的文章一字不差的背出來。聽完和珅的應試文章後,乾隆覺得和珅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便開始起用他。

    2:揣摩聖意:和珅的升遷之路

    得到乾隆起用的和珅,雖然得以進入仕途。但是出身低微的和珅深知,要想得到乾隆重用扶搖直上,不能只做不說,只有不斷的揣摩聖意,才能讓自己不停的升遷。關於和珅揣摩聖意,最出名的兩件事,就是背《論語》一事跟西域秘咒一事。據《郎潛紀聞》記載:"一日,警蹕出宮,上偶於輿中閱邊報,有奏要犯脫逃者,上微怒,誦 《論語》 "虎兕出於柙"三語。扈從諸校尉及期門羽林之屬,鹹愕眙互詢天語云何。和珅獨曰: "爺謂典守者不得辭其責耳。"上為霽顏。問:"汝讀 《論語》乎?"對曰:"然。"又問家世、年歲,奏對皆稱旨。"善於揣摩聖意的和珅深知,此時乾隆不高興,所以借《論語》裡面的話的迎合巴結乾隆。《論語》一事之後,和珅便得到了提拔。

    西域秘咒一事發生在乾隆晚年,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禪位當上了太上皇。有一天他叫上了和珅跟嘉慶皇帝,三人共處一室,靠在椅子上的乾隆喃喃自語,說這嘉慶皇帝聽不懂的話。

    突然乾隆問:"其人何姓名",正在嘉慶皇帝不知如何回答之際,和珅回答說:"高天德,苟文明"。聽聞和珅回答之後,乾隆又喃喃自語起來。

    事後,嘉慶皇帝問和珅,為何回答"高天德,苟文明"這六字。和珅回答說,當時太上皇所說的乃是一種西域秘咒,是詛咒他人的咒語。而在當時能夠讓乾隆詛咒的人,只有白蓮教了,所以才回答出"高天德,苟文明"這兩個白蓮教頭目的名字。

    3:真才實學:和珅的重用之路

    如果沒有真才實學,單單靠揣摩聖意,和珅斷斷不能達到位高權重的高度。事實上,和珅是個不可多得的既能文又能武的人才。

    據《八旗通志》記載:"去歲用兵之際,所有指示機宜,每兼用清、漢文。此分頒給達賴喇嘛及傳諭廓爾喀敕書,併兼用蒙古、西番字者,殊難其人,惟和珅承旨書諭,俱能辦理秩如"。精通漢、滿、蒙、藏四種語言的和珅,成為了乾隆皇帝處理民族關係的重要人選。不僅如此,和珅在武學、統兵上的才能絲毫不亞於當時的武將。這點在他年輕時就能夠擔任御前侍衛和步兵統領就可見一斑。而且後來和珅也參與了安撫、鎮壓甘肅撒拉爾番回民起義以及臺灣林爽文起義,並因此被晉封三等忠襄伯,賜紫韁。

    其實乾隆皇帝最看重和珅的一點,就是和珅的善於理財。乾隆的 "十大戰功" "六次南巡",耗資巨大,幾乎造成了國庫的衰竭。在如此嚴重的財政危機之下,和珅充分利用自己理財能力,為腐朽的大清王朝增加了大筆財源。雖然這些錢財大部分都落入了和珅的口袋,但是不可否認正是有了這些財富,才支撐起了乾隆皇帝所謂的 "十大戰功" "六次南巡"。除了文治武功、理財能力之外,和珅的外交才能在當時的大清朝也是不可多得的。他曾先後多次接待過北韓、英國、安南、緬甸等國的使臣。特別是在接待英國使者馬戛爾尼時,和珅的外交才能讓馬戛爾尼都折服。

  • 3 # 煙雨笑春風

    和珅的升遷之路與和珅本身的努力和頭腦分不開,和珅知道想要迅速升遷而不被針對,只有與皇帝搞好關係,這一點顯然和珅做的很好。

    乾隆三十四年,19歲的和珅參加科舉考試,卻不料發揮失常,成績平平。只能從世襲的三等輕車都尉做起,但和珅並不氣餒,他為官謹慎小心從不過任何一個升遷的機會。

    乾隆二十八年,23歲的和珅就任管庫大臣,管理布庫,在今天看來這就像一個文科生去做了會計的意思。一切都得從頭學習,但和珅不在乎,他頭腦活絡,邊做邊學,十分的勤勉用功,不但熟練掌握了理財的工作,還在任職期間令庫存量大增。就這一件事,讓他一舉獲得了乾隆的賞識。

    由此和珅踏上了他風光得意的仕途人生。

    短短三年時間,他就由庫管大臣一路攀升。年僅26歲,就穩坐內務府大臣的位置,而後和珅又繼續受到乾隆的重用,終成為一人之下萬上之上的宰相。

  • 4 # 風在吹tmy

    據《清史稿》記載,和珅升遷速度驚人的快,乾隆四十年十月,和珅被調為幹清門侍衛,同年十一月,升為御前侍衛,乾隆四十一年一月,授戶部右侍郎,同年三月在軍機處上行走,之後到同年十二月總管內務府,還被乾隆帝特賜紫禁城內騎馬。

    和珅用一年多的時間走完了別人一輩子也達不到的高峰,可見他的升遷速度之快,可以說是坐飛機上去的,由一個小侍衛在短短的時間內搖身一變成了朝廷的一員重臣,他的職場生涯可以說是其他人學不來的。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18歲的和珅娶直隸總督馮英廉之孫女馮氏。

    和珅於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踏上仕途,參加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己丑年科舉,但名落孫山。他以文生員承襲三等輕車都尉。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被授三等侍衛,被挑選為補粘杆處侍衛。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23歲的和珅由於在乾隆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學。終於做了乾隆的儀仗隊的侍從。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23歲時的和珅就任管庫大臣,管理布庫,他從這份工作中學習到如何理財,他勤樸地管理布庫,令布的存量大增,這些使他他得到乾隆的賞識。

    乾隆四十年(1775年)十月,和珅擢為乾清門侍衛。十一月再升為御前侍衛,並任命正藍旗滿洲副都統。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任命戶部右侍郎,三月任命軍機大臣,四月,任命總管內務府大臣。八月,調任鑲黃旗滿洲副都統。十一月,任國史館副Quattroporte,賞一品朝冠。十二月,任總管內務府三旗官兵事務,賜紫禁城騎馬。

    乾隆四十二在御前大臣上學習行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23歲時的和珅就任管庫大臣,管理布庫,他從這份工作中學習到如何理財,他勤樸地管理布庫,令布的存量大增,這些使他他得到乾隆的賞識。

    乾隆四十年(1775年)十月,和珅擢為乾清門侍衛。十一月再升為 御前侍衛,並任命正藍旗 滿洲副都統。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任命戶部右侍郎 ,三月任命軍機大臣 ,四月,任命總管內務府大臣。八月,調任鑲黃旗滿洲副都統。十一月,任國史館副Quattroporte,賞一品朝冠。十二月,任總管內務府三旗官兵事務,賜紫禁城騎馬,當年和珅才26歲。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六月,任戶部左侍郎,兼署吏部右侍郎。十月,兼步軍統領 。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因吏部尚書永貴彈劾,因失察降兩級留用,監督崇文門稅務,總管行營事務,但沒過多久就官復原職!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命在御前大臣上學習行走。

    和珅官職彙總:26歲官居一品,與貪財相比其擔任過官職更讓人感慨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和珅因查辦雲貴總督李侍堯涉嫌貪汙有功,被提升為戶部尚書,在議政大臣處行走。案件審結後,李侍堯被判斬監候。不久和珅升任御前大臣 ,補鑲藍旗滿洲都統。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一月,和珅兼署兵部尚書。十二月,管理戶部三庫事務。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和珅以軍機大臣身份查辦甘肅鎮迪道巴彥岱受賄案,因徇私降三級留用。八月,加封太子太保。十月,充經筵講官 。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賞雙眼花翎 ,充國史館正Quattroporte、文淵閣提舉閣事。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調正白旗滿洲都統,充清字經館Quattroporte,授 輕車都尉世職。不久調任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管理戶部。不久因平回亂,封一等男爵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任文華殿大學士,仍兼吏部、戶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和珅封三等忠襄伯,將大部分朝中反對勢力打倒,獨攬大權。

    乾隆五十四年(1789),任殿試讀卷官,充教習庶吉士 。乾隆五十五年(1790),賞黃帶、四開禊袍,官加三級,其子豐紳殷德賜散秩大臣。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兼翰林院 掌院學士,充日講起居注官 。乾隆五十八年(1793),充教習庶吉士,兼管太醫院、御藥房。

    此時乾隆帝已經進入垂暮之年,他上朝時命令和珅站在他和嘉慶的旁邊,因為只有和珅才聽明白乾隆在說什麼。所以每天上朝滿朝文武三跪九叩後,和珅就等同攝政,滿朝文武上奏什麼,他就“聽取”乾隆說話,自己下判斷,把持朝政,因此清人都稱和珅為“二皇帝”。和珅權大欺主,所以英國使臣馬戛爾尼於回憶錄寫:“許多華人私下稱和珅為二皇帝”。

  • 5 # 小李愛小九九

    和珅年幼時父母雙亡,留下弟弟和他相依為命,因此和珅長大後考入鹹安宮,正式進入官學學堂學習,,在此期間,他將滿、漢、臧、蒙四種語言學會並且精通,深得老師的喜愛,他也把自己的名字從善保改為和珅十九歲去參加科舉考試,但是不幸落榜。後來透過承繼輕車都尉進入官場,開始仕途之路公元1768年,大學士馮英廉看中了和珅,並且把自己的孫女馮霽雯嫁給了和珅,從此和珅的前途一片光明四年之後,和珅調到粘杆處(類似於明朝的錦衣衛)工作,同時受封三等侍衛。再三年之後,乾隆皇帝便把他提拔為御前侍衛,授予正藍旗滿洲副都統一職了。次年三月,開始兼領軍機大臣公元1779年,乾隆封和珅為御前大臣,負責全部內庭事物公元1782年,和珅因為查處巴彥岱受賄有功,封為太子太保,公元1783年又被贈予雙眼花翎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南巡結束之後,和珅升至文華殿大學士公元1792年,乾隆再次加封和珅,不僅升至翰林院最高長官,而且兼領太醫院和御藥房,六年之後又因為平定白蓮教有功升至公爵,至此,和珅的官位和權利達到了頂峰

  • 6 # 愛依人

    和珅最早被自己的老丈人英廉看中,當時英廉官至刑部尚書。他經常在和珅上學的地方溜達找上門女婿,用題考了和珅和珅對答如流後看中和珅,1768年18歲的和珅成了刑部尚書的女婿,20歲時和珅承襲了世職被調入鑾儀衛充當侍衛有了接觸乾隆皇帝的機會,因為長相出眾口齒伶俐也有才華獲得了乾隆喜愛被皇帝選在身邊聽從使喚,26歲時和珅當上了軍機大臣(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沒多久當上了內務府總管(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辦公廳主任),28歲當上了戶部尚書(等同於現在的財政部長)御前大臣(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副總理)理藩院的尚書(等同於現在的名族事務部部長和外交部長)29歲當上了兵部尚書(等同於現在三軍司令)32歲吏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組織部部長),很多職務都是同時在任。由此可見他的職位與升遷的速度不是一般的快。有次可見和珅肯定是有才華的,同時情商很高揣摩聖意手段厲害。如果沒有才華怎麼可能同時兼任這麼多職位,如果情商不高作為明君的乾隆怎麼會這麼厚愛和珅。你品,你細品!

  • 7 # 商之火

    和珅少年家貧,為文生員,承襲三等輕車都尉,在皇宮中機靈善辨,儀表俊偉,受乾隆帝寵愛,很快升至內務府大臣,戶部尚書,大學土,晉封一等忠襄公,任軍機大臣20年。和珅無他能,唯善觀乾隆帝意色,擅權作威。

  • 8 # 徐大聊史

    和珅的升遷之路完全可以用平步青雲來形容,運氣好的簡直“不像話”!乾隆三十七年的時候還只是個普通的三等侍衛,可是到乾隆四十七年,就已經成了軍機大臣,整個過程僅僅用了十年時間,真可謂前途不可限量!和珅為啥升遷的這麼快?就跟“坐上了火箭似的”!那麼我就說說其中的原因。

    一、和珅年輕的時候,長得太像乾隆皇帝喜歡的一個女人。

    乾隆皇帝還是太子的時候,曾經在宮裡遇到一位漂亮得“有些過分”的女人,就喜歡的不行,可她是雍正皇帝的年貴妃。乾隆皇帝的老媽擔心兒子的行為壞了皇家明聲就給了年貴妃三尺白綾,逼著她上吊自殺了,她死的時候還留下了一句話,說是二十年後再和太子見面。傷心極了的乾隆皇帝便咬破中指在年貴妃的額頭上點了一下做記號。一轉眼二十年過去了,額頭上有塊紅胎記的和珅出現了,乾隆皇帝發現他長得太像死去的年貴妃了,就認為是年貴妃轉世,結果年輕的和珅被乾隆皇帝留在身邊,此後便一路高升。

    二、和珅這個人確實非常有才。

    和珅在學業上曾經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不僅四書五經倒背如流,甚至就連註解都可以一字不差的說出來。和珅對滿語、藏語,蒙語也是非常精通的,關鍵時刻總是能發揮作用,因此深受乾隆皇帝的賞識。

    三、和珅為乾隆皇帝撈錢的手段非常高明。

    乾隆皇帝的不但經常出去遊山玩水,還大興土木修建圓明園,對奇珍異寶的收藏也非常熱衷,所以花銷巨大。掌管戶部的和珅總是能想辦法弄到大量錢財,這讓乾隆皇帝很滿意,也加深了對和珅的重視。

    四、和珅的馬屁功夫一流。

    和珅剛開始在乾隆皇帝身邊當官兒的時候就對乾隆皇帝百般討好,乾隆皇帝也很受用。乾隆皇帝年齡大了,就更加喜歡聽奉承他的話,還好大喜功,常說自己是十全老人,對此和珅總是迎合他。乾隆皇帝很孝順自己的母親,和珅就想盡一切辦法來討好皇太后。後來皇太后歸天了,和珅經常陪在乾隆身邊跟著痛哭流涕,一連幾天茶不思飯不想,使乾隆皇帝感動,就更加重用和珅。

  • 9 # 小房談史

    和珅的升遷之路在我們今天看來可以說是平步青雲,輕而易舉。不過能夠坐上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位置和珅自身也是有著一定的能力付出常人所沒能付出的。

    雖然出身於高等學府,但是科舉並沒有改變和珅的命運。初入官場還是因為世襲了祖宗留下的“三等輕車都尉”一職,從這裡開始了人生的巔峰。

    千里馬再好也要有伯樂相識。和珅這匹千里馬在幼年就被伯樂看中了,這個人就是英廉。當時和珅讀書的鹹安宮官學裡的老師有同英廉認識的,透過老師英廉認識了和珅。英廉對於少年勤奮的和珅很是中意,到和珅成年後便將自己的孫女嫁給了和珅。

    有了英廉的支援,才華橫溢的和珅在官場可以說是如虎添翼。娶了英廉的孫女馮氏四年後和珅便調到了“粘杆處”。這個機構雖熱俸祿少但是有更多的機會面聖。這無疑是才子和珅的人生轉折點。就是在這裡和珅的人生終於開始了轉變。

    在“粘杆處”幹了三年就被乾隆皇帝注意到了,後來就將和珅升為御前侍衛同時授予“正藍旗滿洲副都統”一職 ,時年和珅二十五歲。次年三月兼領軍機大臣,軍機處可謂是清朝的行政中樞。可見為此時的和珅已經獲得乾隆的重用。

    在1779年乾隆又加封和珅御前大臣負責內廷所有事務。短短的時間和珅的就升遷到內廷中樞。這樣的升遷速度是有些人一輩子達不到的。

    但是和珅的官路並沒有到此為止。在乾隆賜婚和珅兒子豐紳殷德為固倫和孝公主額附後,和珅又受領了領侍衛內大臣,四庫全書正Quattroporte,同時兼理藩院尚書。

    下面我整理了下和珅的升遷歷程,簡潔明瞭。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和珅就任管庫大臣,管理布庫,他從這份工作中學習到如何理財,他勤樸地管理布庫,令布的存量大增。乾隆四十年(1775年)十月,和珅擢為乾清門侍衛。十一月再升為御前侍衛,並任命正藍旗滿洲副都統。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任命戶部右侍郎。三月任命軍機大臣,四月,任命總管內務府大臣。八月,調任鑲黃旗滿洲副都統。十一月,任國史館副Quattroporte,賞一品朝冠。十二月,任總管內務府三旗官兵事務,賜紫禁城騎馬。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六月,任戶部左侍郎,兼署吏部右侍郎。十月,兼步軍統領。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因吏部尚書永貴彈劾,因失察降兩級留用,監督崇文門稅務,總管行營事務。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命在御前大臣上學習行走。

    以上就是小編的回答,有不足之處還望補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你影響很大的職場書籍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