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執皆可破
-
2 # 師幼匯
《左耳》是2014年北京光線影業有限公司與江蘇譯林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一部青春電影,由蘇有朋導演,陳都靈、歐豪、楊洋、胡夏、馬思純等主演。
該片改編自饒雪漫同名小說《左耳》,主要講述了李珥、張漾、許弋、黎吧啦等一群擁有不同性格的年輕人的青春疼痛故事。該片於2015年4月24日全國公映。
漸漸形成一個獨立細分市場的青春愛情電影在今年可謂是火爆了,從九把刀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趙薇的《致我們終將失去的青春》,到《同桌的你》,再到今年的《左耳》,每一部青春愛情電影都成為當下年輕人的熱門之選。而今天要討論的《左耳》,真的青春嗎?真的好看嗎?
不但是“左耳”的名字被忽視了,連女主角的故事都被忽視了。全片大部分的時間,很少有去講述刻畫女主角的獨特性和心理變化。影片有一大部分時間給了“黎吧啦”這個配角,女主角和幾個男角都圍繞著“黎吧啦”在展開,女主則變成了一個旁白的角色,為別人在說故事。
再來說說說角色方面,“左耳”李珥毫無疑問是女主角,但其實我覺得“黎吧啦”更像是女主角,一個敢愛敢恨的女生對比一個呆呆、天天茫然的女生,在青春這樣特殊的時間段中更能給人留下印象。
當然,這也可能跟演員有著莫大關係。李珥的扮演者是有著超越奶茶MM、全國校花第一名的陳都靈。嗯!廈門姑娘,畢業於廈門一中。但我覺得陳都靈全片並無什麼太大的表情變化,都是一臉很呆板的表情,好吧!或許這是某種意義上的“清純”吧。
相比之下,“黎吧啦”的扮演者馬思純的表演則更具張力,可以很嫵媚的唱歌,可以傻傻地趴在床上寫愛情誓言,也可以無助茫然的在雨中哭泣。塑造了一個青春年齡下對於愛情敢愛敢恨的小姑娘形象。
最後來說一下拍攝視覺上,《左耳》在拍攝視覺上,與其他青春愛情電影不同的是,它引入了水下拍攝的片段。應該來說這是內地青春愛情電影的一大突破,水下拍攝不僅對劇組是一項巨大的考驗,同樣對於故事也是一項重大的考驗。但《左耳》恰恰做得很好,前後兩場水下戲不僅在視覺上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時前後呼應。這點應該來說是很難得的。
-
3 # 悅心理
<<左耳>>是我最喜歡的小說之一,看了好幾遍。
第一次是初二的暑假,那是我第一次接觸饒雪漫的書,這讓我發現另一個天地啊!原來小說還可以這樣寫。
此後,一直對這本書念念不忘。高三臨考前整理東西時,翻到了這本書,於是又重新讀了一遍。這一次竟然看哭了,哎,果真人長大以後就比較多愁善感。
關於張漾有一件事,吧啦懷孕告訴張漾的時候,張漾讓吧啦去打掉孩子,吧啦不願意,兩個人發生了爭執,張漾打了吧啦。
這件事初看的時候我一直耿耿於懷,隨著故事的發展我才慢慢釋懷。誰的青春沒有犯錯的時候呢,最重要的是,犯錯之後的成長。後來當張漾成長為真正的男人,他已經屬於小耳朵了。有時候,我真的很羨慕小耳朵,能夠擁有那麼好的張漾。
而許弋的人生和張漾正好反了過來。有人說都是黎吧啦讓許弋變成那樣的,但是我不覺得,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自己選擇的。敢說許弋還是公認好學生的時候,內心沒有一點叛逆?
越是好學生,越容易被點燃。
而我最喜歡的角色其實就是黎吧啦!對比我們無趣的青春期,她活得肆意又盎然。說到這真的特別感嘆饒雪漫對人物的安排上把握的那麼好。
吧啦的結局雖然大家都不想看到,但是也都能理解。吧啦永遠活在了青春裡。
對於逝去的東西,我們出了一聲嘆息還能有什麼呢?
當知道蘇有朋要拍成電影的時候,我內心是拒絕的,但是上映之後還是忍不住看了。整個片子前四十分鐘我都在吐槽,表示我憤慨和難掩失望之情,你這是毀了我的青春啊!
看到後面的時候,我閉嘴了,不是因為說累了,而是我看了蘇有朋自己的思想和理解。最後張漾跳進海里救人的那一幕,所有人都知道,他完成了自己的救贖。
好吧,電影中融入了新的東西,那它就不是原來的了。它是屬於蘇有朋的。
而書中的黎吧啦小耳朵張漾許弋......這些人永遠活在我的青春裡。
注:圖片來自堆糖
-
4 # 1223514583《左耳》是我初中接觸到的第一本青春小說,帶給我的感動也是最多的,這部小說也被各界一致認為是饒雪漫的巔峰之作。小耳朵,吧啦,張漾,許弋等性格迥異的年輕人,直到現在也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小說完美展現了當下青年人成長時期的疼痛和美好。它的故事有著作者特有的快速推進、曲折並意外不斷的特點,四個主要人物的塑造尤其成功,愛情中的陰差陽錯,求而不得表現的很讓人是心疼。文字中處處體現出一種物是人非的憂傷,留到最後的,只有一笑而過的釋然。我想,《左耳》的感人之處,並不是其情節設計之巧妙,而是過程中閃現的人性光芒。這也是唯一一部讓我感到紙巾不夠用的小說了。
-
5 # 朱妹的情感日記
由偶像歌手轉型為演員的蘇有朋如今天已是手執導筒,選擇了現在的歌影雙棲男星歐豪出演男一號張漾,飾演一個滿腹心思又有點張狂的“壞”男人。近幾年湖南衛視的快樂男聲捧紅了一批內地原生態鮮肉,但能迅速在大銀幕大展拳腳,擔當重任的歐豪可謂是第一人。電影中他有血有肉的表演,也證明了他發展為全能型藝人的實力。
《左耳》改編自饒雪漫熱門同名小說,在販賣青春題材盛行的電影市場,因為原著的強大影響力它依舊特別矚目,當年閱讀時的細節已經模糊,可對小說中李珥、張漾、許弋、吧啦幾個年輕人青春成長曆程的記憶猶在,忘不了男主人公張漾的兩段愛情,與吧啦的熱烈殘酷,讓人心痛,與女主人公李珥的救贖守護,讓人心暖。這是個複雜的角色,很難演,卻是整部電影的核心之一,是電影勝敗的關鍵所在。
看過電影后覺得,歐豪演的真好,他捉住了張漾的內心世界,好與壞的兩面性。相信他呈現的張漾在前半部分正是小說迷想象中的模樣,“壞”但叫人心疼。矛盾細膩的情緒掌控不像一個電影新鮮人,導演說歐豪很拼,很努力,可在銀幕上,你看不到痕跡,只感覺到從容與堅定,歐豪將張漾的糾結矛盾統一了,也將自己和角色統一了。
片中多場戲都挺經典,可以讓觀眾腎上腺素急升,被他散發的吸引力誘惑,例如他和吧啦的床戲,例如他在水中與吧啦重遇的生死時刻,例如他在李珥耳邊的輕聲呢喃,在新生代偶像裡,他算得上是一個沒有包袱的人,也不為自己設定條條框框,當你認為他是一個Sunny開朗的大男孩時,他卻輕易用“張漾”,顛覆了你的認知和想象。
在前作《臨時同居》中,歐豪飾演了一個Sunny上進的富二代,很像快男舞臺上的他,認真積極還有純真笑容感染著周遭。電影宣傳時,他卻說出自己的小小願望,想演一個壞男人,“張漾”的到來,是挑戰更是機遇。
歐豪因為參加2013年快樂男聲被大眾熟知,快歌慢歌,搖滾抒情,說唱RAP都表現不俗,並一直在舞蹈方面努力學習突破,原來從彼時起,他的全能因子已經開始顯現。取得選秀佳績的歐豪並沒有沉浸在勝利的現狀中,一方面在音樂上推出了《愛最大》、《Beautiful light》等單曲,一方面開始涉獵影視領域,大銀幕上《左耳》也並不是他的首次亮相,剛剛提到的《臨時同居》,他同張家輝、鄭秀文、angelababy等大咖前輩合作,張家輝還調侃說“演戲比唱歌還出色”。導演蘇有朋在結束拍攝後,也不止一次盛讚《左耳》中歐豪的表現,從他的表達中,我們看到的不是一個導演對演員僅僅完成角色的滿意,而是對這個演員超乎他想象的驚喜之情、自豪之情。
歐豪縱然全能,內裡的本質卻是一脈相承的,那便是他的努力,在《左耳》幕後特輯中,看到他在天氣寒冷的條件下,全身發抖依然堅持海水中的拍攝,努力敢拼也有天分的藝人,值得被欣賞被肯定。
歐豪能從一位偶像歌手,如此快的在影壇大展拳腳,不只是幸運而已。花花世界,太多偶像如流星轉瞬即逝,只有那些加倍努力的人才能把機會牢牢捉在手中。歐豪就是屬於會加倍努力的那種人,接到張漾這個角色,為了揣摩演好,他沒有帶助理進劇組,一個人在劇組生活了3個多月,因為角色的人物設定是缺失母愛,以往每天和媽媽打電話的歐豪,在拍戲期間,一度有兩個月沒有和媽媽聯絡,設身處地的進入投入到角色的狀態中,直到殺青後,還一度無法從角色中跳脫出來,這樣的敬業精神,真是不像小鮮肉,而是很有男人味。
-
6 # 又又的小心事
在寫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把一句話寫在了標題中,愛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青春。
影片改編自饒雪漫同名小說《左耳》,主要講述了李珥、張漾、許弋、黎吧啦等一群擁有不同性格的年輕人的青春疼痛故事。
這部青春片裡面也同樣少不了一些狗血情節,比如女追男、車禍等,感覺很多青春片的俗套情節都用在了裡面,可是還是給人一種小清新的感覺,可能是主流沒有變的原因,因為包含俗套情節有關的那些人都不是主角,只是青春路上的一段經歷,只能是一段回憶,所以馬思純飾演的黎吧啦死了,活在了青春裡,而其他的人最終成長。
其實很像《致青春》裡的阮婉一樣,她的夢想是青春不朽,結果也是在看望男友途中遭遇車禍,而永遠活在了回憶裡,其他的人逐漸成熟,也明白了愛情與生活的意義。
雖然馬思純在劇中的情節很少,不過給觀眾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楊洋也出演了這部電影,但是在劇中的形象確實一個頹廢少年,感覺有點不符合他的人設,自認為楊洋不適合出演這類角色,他應該就是那種天真純潔的在Sunny下笑著的少年。
雖然這說,《左耳》還是值得一看的,而且左耳是一個很有創意的點,雖然在劇中用處不是太大,如果能是一個貫穿全篇的效果就更符合主題了。
-
7 # windy天意晚晴
愛錯了人,便賠上了整個青春
許弋的人生軌跡,因為黎吧啦而打亂。本來,許弋的人生規劃應該是成為一個優秀青年,卻因為黎吧啦的出現,變成了一個吊兒郎當的社會青年模樣。賭錢,泡吧,逃課……應該是連他自己都討厭自己吧。
本來,李珥照亮他生命的那束光,可能會再次點燃他的生命。可是李珥面對許弋的索吻時,下意識躲開的動作,深深揭開了許弋的傷疤。因為黎吧啦也躲過。
然後,他選擇了報復的做法,傷害了李珥。
我們青春期受的每一筆傷痛,都會無限放大,因為那個時候的我們都很自我,從來都是用衝動代替思考。我們只在乎自己的感受,根本沒有能力去判斷他人的想法。
李珥喜歡許弋,那個乾淨的白襯衫男生,Sunny的少年,勵志的榜樣。可是當她看到許弋與黎吧啦在一起之後,她傷心、難過,不惜為此學會了抽菸,也陰差陽錯地和黎吧啦成為了好朋友。
雖然許弋墮落得不再是最初的模樣,可是她依舊愛他,不惜為他放棄了去北京的機會,和他一起去了上海。
為了讓他振作起來,她為他收拾房間、做飯,甚至打工替他還債。可是他依舊傷害了她。
我想,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時刻,填報高考志願時,總想離自己喜歡的人近一點,可是最後卻發現,既沒有得到愛情,卻因為這一個志願,而改變了今後所有的命運。
當初以為無比正確的選擇,可如今卻後悔不已。
青春期的愛情,雖然只是一場經歷,卻會給今後的人生產生無比重要的影響。黎吧啦說,愛對了是愛人,愛錯了是青春。青春時愛錯了人,彌補了生命的缺失,卻帶來人生的遺憾。
但,我想,很多人應該都不曾後悔過。因為愛過,才會懂得。
我以為的永恆,誰知卻是永恆的別離
富家女蔣皎愛著窮小子張漾。生來就擁有一切的她,自然以為錢可以買來一切,包括男朋友的心。所以,她很篤定,張漾一定會選擇她。
她居高臨下地對張漾說:只有我才能給你想要的東西。可是張漾說,我想要的是什麼,連自己都不知道。
後來黎吧啦死了,她以為他們之間再不會有隔閡。他們一起去北京,一起開始美好的新生活。那時候的她,天真地以為,愛一個人,就是要和他過一輩子。
可誰知,即便自己站在下過雪的高樓上狂扔人民幣,也不曾挽回張漾的心。她知道,他們根本不可能在一起了。
多年後,面對媒體的採訪,她羞澀地說,自己18歲的時候就是枯燥無味地練琴、學習。她心中或許會閃過一絲絲酸楚,她再也不會單純地認為愛就是永恆了。
張漾愛上了黎吧啦,因為黎吧啦像極了潛意思裡那個壞的自己。他和蔣皎在一起的時候,不清楚什麼是愛,是黎吧啦讓他明白,原來愛情,是這樣一種美好的感覺。
當他收到北京的錄取通知書時,請求黎吧啦跟她一起去北京,他以為,他們終於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了,可是,黎吧啦卻因為車禍意外去世了。
那個時候,我們總以為我們還有很多很多的未來,卻不知道,明天,或許就是今生的最後一天。
青春時,我們總以為愛情就是永恆,輕易就會許下天長地久、地老天荒的諾言。可我們長大後才發現,這世間瞬息萬變,矢志不渝的愛情,也可能會被現實打敗。
這世間,如果有永恆,也是變化的永恆。
可惜,命運只給了我一個青春
如果說誰的人生最精彩?那自然是黎吧啦,因為命運只給了她一個青春。她還沒來得及體會成長的痛苦,就早早離開了這人間。
她的記憶,定格在與張漾的甜蜜和懷疑張漾對她的感情的痛苦之中。左手甜蜜,右手苦澀。她就在這樣的甜蜜與苦澀的交織裡,不甘心地閉上了雙眼。
但她的青春卻異常耀眼。
她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她不恨自己的父母,也不怨天尤人,靠自己的努力養活自己。對於張漾所謂的復仇,只是嗤之一笑。說一句,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不靠譜的人。幹嘛要恨?人生精彩的事情那麼多,為什麼要活在恨裡?
她敢於追求所愛。籃球比賽場上,她看上了張漾,就主動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塞給他。她喜歡他,就不帶任何掩飾的、飛蛾赴火般走向他。她不怕受傷,受傷就受傷吧。人只有愛過,才不算白活。
她不懼流言蜚語,別人愛怎麼說怎麼說,我只管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活在別人的話語之下,那是多麼可悲的事情啊。
雖然很多人都不喜歡馬思純扮演的黎吧啦這個角色,可這個角色才把青春張揚到了極致。
因為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曾有過黎吧啦的影子,可是我們誰也沒敢活成她的樣子。她死在了青春,也幫我們埋葬了我們無法無天的青春,於是我們開始成長。
最後,李珥終於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樣,張漾也終於對過去釋懷,開啟了新的人生。
青春已死,人生開始。
影評點播
寫最具深度的專業劇評!
-
8 # 一薦電影
只能說蘇有朋找對了演員吧,楊洋、陳都靈、馬思純、都是一些顏值性的實力選手,雖然顏值的撐場了,但是劇情是真的騷,做為一部青春型別的電影,我覺得這部電影的三觀是真的炸,談戀愛的確是很多人青春期的美好回憶,但是誰的感情生活這麼混亂,
女一喜歡男一,男一喜歡女二,女二喜歡男二,男二是男一同母異父的兄弟,男二利用女二搞垮了男一,最後女二死了,男一崩了,男二和女一在一起,表面上說這是一部青春片,看完讓人感覺更像是一部倫理片。
因為我不是顏值控,所以我覺得這就是一部爛片,不過在楊洋和歐豪之間站一個的話,我會站楊洋,顏值的確是強無敵!
-
9 # 影視控
對於一個曾經熟讀原著的人來說,電影《左耳》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平淡且凌亂的。
誠然,蘇有朋在最大程度上尊重了原著,儘管他的多線敘事能力有限,但影片的畫面很美,原著中那個年代的懷舊感也營造的很好。難得的是他放棄了去迎合市場的口味,影片沒有“無墮胎不青春”的惡俗情節,這也導致了影片本身給不了太多大起大落的矛盾衝突點。
平淡也是原著的特色,饒雪漫以青春的“疼痛”和“成長”貫穿全文,其實原著本身也沒有一個十分明確的主題,但它卻是有條理的,是透過每個人物身上的遭遇而層層遞進串聯成一個圓滿完整的故事。可惜影版只延續了原著平淡的特色,卻將一個原本完整的故事切割成了無數段碎片,混亂的剪輯使它的某些情節看起來無比的突兀。
沒有看過原著的人,幾乎很難從看懂影片裡講述的是什麼。
如果沒有看過原著,你根本看不明白它到底在表達什麼,你只能不斷的從各個瑣碎的情節裡去拼湊出一個完整的故事,而當你努力拼湊出來之後卻又無力的發現這個故事是多麼的矯情和乏味。女一對男二一見鍾情,,女二又對男一一見鍾情,女一是女二最好的知己好友,最終男一和女一走到了一起,一場莫名其妙的愛情,一場更莫名其妙的友情,這就是影片帶給觀眾最直接的感受。因為缺乏細膩的情感過渡,在這個帶著“青春疼痛”標籤的故事裡,觀眾感覺不到共鳴、也看不到感動。
影片堪堪只塑造出了一個突出的人物形象:黎吧啦。
蘇有朋將小耳朵拍成了提線木偶,將張漾拍成了一個自私的討厭鬼,將許弋的鏡頭刪減的所剩無幾,唯獨只剩下一個黎吧啦是生動的。不知道是馬思純的演技好還是蘇有朋也偏愛著這個角色,影片裡最好的鏡頭都給了黎吧啦,哪怕不看原著,觀眾都會被這個角色深深的吸引。在我們懵懂的青春裡,留下深刻記憶點的往往不是那些乖巧懂事的孩子,而是那些特立獨行,將自己摘出“平庸”隊伍的壞孩子。遺憾的是,黎吧啦在中途死去,影片裡唯一的亮點就此失去,只剩下一堆平淡乏味的人演著索然無味的故事。
選角上的失敗,導致主角意料之中的崩壞。
很多人覺得蘇有朋在電影《左耳》的選角上是成功的,確實在顏值上他成功了一大半,但在最為關鍵的男女主的選擇上,導演卻失手了。原著中的小耳朵雖然外表是一個好女孩,但內心一直住著一個壞女孩,所以當人人都對黎吧啦避之不及時,她卻伸出了友誼的雙手。小耳朵是複雜的,一方面乖巧一方面又叛逆,只是她不同於吧啦,從小到大生活的環境造就了她必須壓抑自己內心的性格。
蘇有朋選擇從未有過表演經驗的陳都靈去飾演這樣一個個性複雜的角色,其實根本就是在賭。影片中,小耳朵在吧啦死後學著她抽菸的樣子時應該是最暴露演技的時候,在那一刻,我們在她的臉上看不到歷經世事的蛻變,倒更像是一個偷學大人抽菸的小孩。
張漾,在原著是天中成績優異的“壞學生”,心機深沉、自私,內心埋藏著復仇的種子,他先後毀了吧啦和蔣皎,卻依舊讓兩個女孩對他愛的死去活來。這樣的張漾可能是桀驁的、冷漠的、卻又帶著致命的吸引力。而歐豪本人的形象實在是太偏硬漢了,他看起來倒更像是班上那個總是會帶頭惹事的混混,觀眾很難將他和一個品學兼優的心機男孩聯絡到一起。儘管導演不斷的在給他強加人設,讓他成為影片中的萬人迷。但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歐豪的形象實在與張漾不搭,而在演技上的表現也並沒有挽救他在顏值上與張漾的落差感。
總的來說,《左耳》原著的內容是值得去做嘗試的,可惜缺少了一個好的製作班底,更缺少一批有靈性的演員。電影裡新人扎堆,有的甚至都沒有過表演經驗,對於原著中需要透過演員去展現的層層遞進的情感矛盾,他們的表現顯然太缺少說服力了。
回覆列表
《左耳》 是饒雪漫編著的作品,講述關於青春成長的故事,生動地塑造了小耳朵、吧啦、張漾、許弋等一批性格迥異的年輕人的形象,並用極富張力的文字完美展現了當下青年人成長時期的疼痛和美好。
《左耳》由“文字女巫”饒雪漫所著,講述的是:十七歲的女孩想變壞。左耳聽力不好,如果站在左邊說話就聽不見,這樣一個不起眼而內向的“我”某天突然就暗戀上了男生許弋,而同時許弋卻被綠色眼影的長裙放浪女孩黎吧啦追求到手。心碎的“我”在偶然的機會和吧啦成為朋友,也認識了吧啦真正心愛的男生——張漾。隨後吧啦在一次意外中去世了,小耳朵與許弋相戀,但最終分手,張漾和蔣皎來到北京,過著極其頹廢的生活,當蔣皎改名為蔣雅希走向舞臺時,張漾終與她分手。
在還是初中高中那個自以為憂傷的年代, 這是本很能引發共鳴的故事。 有些憂傷有些矯情,但它的基調還是積極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