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因斯坦也是民科二

    我沒研究過,未來海上爭霸,首先打的是資訊戰,高邊疆控制權,而,太空爭霸取決於動力成本,動力成本取決於誰首先掌握可控氫聚變發動機技術。很著急,美華人已經突破了,而中國科學家們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一味地在又笨又重的託卡馬特上浪費

  • 2 # 陸家梧桐棲小鳳

    提問的,“殲滅15”是什麼鬼?應該是“殲15”吧?

    要論整體品質,質量最好、最穩定發揮的應該是f/a-18大黃蜂多用途戰機。且經過多次實戰檢驗,非常皮實,可靠耐用。

    俄製蘇33次之,因為蘇33實際上是蘇27的艦載改型戰機,北約稱之為——側衛d型。在設計方面蘇33肯定沒大問題,側衛的光環還是可圈可點的。問題就出在俄羅斯軍工的整體制造技術、精良度還是不如美帝的。AL-31F發動機技術在加力燃燒時間上,在工作時保養週期上均偏低。俄庫茲涅佐夫航母也是滑躍跳板式,航母跑道太短了(注:渦扇/渦噴航發的飛機在陸地跑道上戰機加力turbo起飛的油耗佔所攜帶燃油的三分之一左右)。故蘇33艦載機在航母平臺上也是不能滿載武器彈藥起飛執勤的。綜合性能:武器數量、戰機留空執勤時間、作戰半徑、工作可靠性上均打了大折扣啦。

    殲15更次之,應該是中國渠道自第三方國——烏克蘭原版戰機,再反向研究,仿製蘇33的產品。雖然多處進行了改良,但整體制造工藝及效能仍然有很大上升空間。太行發動機技術制約了其效能發揮,還不如AL-31F發動機。另外,蘇33上的問題殲15上均客觀存在,且整機質量把控上還需努力。應為中國的航母目前也是仿製、改進於庫茲涅佐夫級的瓦良格號。

  • 3 # 望遠發現探索

    殲-15原於蘇-33又勝於其,主要應用很多新材料、新數字航電、雷達,由於大量型複合材料的使用使機體變輕,因此改善了飛機的著艦復飛的效能。就宗合效能講這三款重型艦裁機應該是殲-15 略強於F-18超級大黃蜂>蘇-33吧。超級大黃蜂優勢是一款使用經驗、參加過實戰成熟機型。而殲—15最新裝備還處艦機磨合階段吧!

  • 4 # 魂舞大漠

    和平時期都是老漢賣瓜,自家的裝備如何強,擁有多少先進效能,又有多少神技在身,魔幻之至,無人能及。然而裝備實在不是說嘴,都是自有公論的。

    師承自蘇-27的蘇-33,無緣大戰,但蘇-27大有名頭,被奉最強三代機,名聲飛馳全球,絕非浪得虛名,可惜了身不逢時,被迫退役。不過,也用不著可惜,中國“飛鯊”如今已翱翔於海空之上,它借鑑參照的物件正是蘇-33。

    被指一模一樣,說它一樣精神,意思自有絕學,比如航電和武器,都是自已的,因而大有威風。到今天包括髮動機在內,全部實現自造,成為唯一一型重型艦載機,你說吧,好還是不好?

    有人擔心,世上自F-35C,進入了五代艦載機時代,作為三代的殲-15,與之對陣,會落於下風。擔心在2020年,至少不會發生,沒有理由不信,下一代,我們沒在製造中。

    今天世上能用的艦載機,準確一點來說就4款,殲-15、F/A-18、法制“陣風”和俄製米格-29K,“飛鯊”之外全然中型機,重對中自有優勢。

    唯一被人苛責的條件是,因為我們兩艘航母,都是滑躍甲板,還不能滿載起飛,似乎就成了被議論的理由,不是這樣。一看怎麼用,二看怎麼比,三看未來如何發展。

    我們只在維護自已核心利益,作戰部署足夠使用。滑躍起飛有簡單實用的優點,不能僅此一點就說誰優誰劣。再說,彈射型航母,我們也在發展,敬請大放於心。

  • 5 # 歐羅足球軍事

    這三種艦載機,分別代表三個大國的三代艦載機的水平,他們各有特點。

    如要按照全面綜合性能排名,第一梯隊應該是我們中國的殲15和美國的大黃蜂,第二梯隊是俄羅斯的蘇33.其他其他國家的艦載機,就可以忽視了。

    沒落如夕陽--蘇33

    目前,在使用的蘇-33,已經不多了,它主要存在庫茲涅佐夫上,存量不過40架包括庫存,它是俄羅斯海軍航空母艦裝備的主力艦載作戰飛機,當時,它按照對付在美國海軍的F-14戰鬥機而設計的,目前F14已退役了。

    蘇-33的雷達和主要電子系統與蘇-27基本相同,雷達採用了蘇-27的N001雷達的改進型,與蘇-27S使用的雷達相比,提高了雷達對水面目標的探測能力。與美國同類飛機裝備的雷達相比較,蘇-33採用的N001雷達對空作戰模式少,只有簡單的對海作戰模式。

    在對空作戰中可以使用中距離空空導彈進行攔截作戰或者使用短距離導彈進行空中格鬥,在對海上目標作戰時可以控制Kh—41導彈對驅逐艦以上規格的水面目標進行攻擊。作為俄羅斯海軍最先進的艦載作戰飛機,蘇-33竭力維護著實力已經嚴重萎縮的俄羅斯海軍航空兵最後的尊嚴。作為俄羅斯海軍最先進的艦載作戰飛機,蘇-33已經已經落伍了。

    野蜂也咬人--F18大黃蜂

    目前美國改進的F/A-18E/F,它最大的進步在於其雷達反射面積減少約10%,雖然不能像新一代的F-22等隱身戰機那樣,能完全在傳統雷達前隱身,但已足夠讓敵機的鎖定的有效距離減少,且就算被鎖定也比較容易逃脫,使得被擊毀的機率大幅度降低。

    除此之外,其武器掛載點的數量也較以往增加,並且可外掛多達5個副油箱,除了可大幅延長作戰半徑外,甚至還能執行簡易的空中加油任務。

    主要武器有1門20毫米機炮,備彈570發.共有9個外掛架,兩個翼尖掛架各可接1枚AIM-9L“響尾蛇”空對空導彈;兩個外翼掛架可帶空對地或空對空武器,包括AIM-7“麻雀”和AIM一9“響尾蛇”導彈;兩個內翼掛架可帶副油箱或空對地武器;位於發動機短艙下的兩個接架可帶“麻雀”導彈或馬丁馬麗埃塔公司的AN/ASQ一173鐳射跟蹤器、攻擊效果照相機和紅外探測系統吊艙等;位於機身中心線的掛架可掛副油箱或武器。F/A一1BC和D型還可帶先進中距空對空導彈和“幼畜”(又稱小牛)空對地飛彈。

    F18的作戰能力,可以說是比較全面均衡的。但是,美國的軍事專家認為如今的F/A-18A/B/C/D都不如F-14雄貓。然而,在對地面、海面的攻擊能力方面,F/A-18則比F-14高出不少,所以,F18艦載機,仍舊還算比較先進的一款飛機了。

    能上天的鯊魚--殲15飛鯊

    我們的殲-15戰鬥機(簡稱J-15),是我們研製的第三代戰鬥機 ,屬於重型艦載戰機,由瀋陽飛機工業集團設計。

    我們也是學習烏克蘭T-10K-3試驗機(蘇-33原型機)發展而成。但是,我們自己最終研發生產的殲-15在殲-11B基礎上,又做了大量的深度研製並融合T-10K-3的技術,裝配鴨翼,摺疊式機翼,機尾裝有著艦尾鉤等艦載機特徵,其起落架強度很高,前輪能夠拖曳彈射,目前已經是全新的機型。

    特別是我們配置的中國產AESA雷達、航電系統以及機體使用複合材料比蘇-33和F18還要先進不少,我們彈射起飛上,基本效能接近美國F/A-18E/F“超級大黃蜂”式戰鬥機,二者相當。

    殲-15,我們作戰半徑更大、機動性也比F18要好、載彈量更多多,並且我們可根據不同作戰任務攜帶多型反艦導彈、空空導彈、空地導彈以及精確制導炸彈等精確打擊武器,實現全海域全空域打擊作戰能力,各項效能可與俄羅斯新的蘇-33、美國新改進的F-18等世界現役的主力艦載戰鬥機相媲美,殲15因此被稱為中國“飛鯊”。

    其實,艦載機水平和一個國家的工業能力,設計能力,經濟能力都有關係,看上去簡單的飛機,其實要真正做到艦載機,不容易的!諸如英國如此強大,也只能買美國F35.

  • 6 # 森林狼6

    飛鯊啊,要是比武器裝備較量過才知道,比效能殲15能完勝超級大黃蜂,而蘇33因為資金問題導致現時還有39架(9架原型機加現役30架),另外殲15已得到脫胎換骨,並且躍居了航母甲板,全球艦載戰機並不多,而超級大黃蜂名氣比較大,原因它只會攻擊武器裝備不對稱的國家,說白了專挑軟柿子來捏而出名的,艦載機蘇33、殲15和超級大黃蜂相比較,也就是中、美、俄的較量。

    (蘇33)

    蘇33承傳蘇27的氣動佈局,可摺疊,動力系統(為2臺AL-31F加力渦扇發動機、推力為2乘於125.5千牛),最大速度+升限(可以在17000米達到2.17倍音速、時速為2300公里),內油航程(為3000公里),作戰半徑(為1100公里),空重(為18400公斤),2016年末,在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上降落時,阻攔索出現突發事件,導致戰機墜海,飛行員成功逃離飛機。

    (蘇27)

    殲15首次公開為2013年11月6日,其面貌和蘇33非常相似,主要吸收殲11的優點,同時增添了鴨翼,可以摺疊呢,殲15動力系統(為2臺渦扇-10發動機、推力為2乘於132千牛),升限+最大速度(可以在20000米達到2.4倍音速,這個速度相比F35的1.6倍音速快了許多呢),內油航程(為3500公里),作戰半徑(不詳),空重(為17500公斤),殲15首次在遼寧號航空母艦上起降(為2012年11月22日),其中文名字為“飛鯊”,目前是人民解放軍海軍的忠實艦載機。

    (殲15)

    超級大黃蜂是美國海軍的艦載機,稱為F/A-18F“大黃蜂”,目前是美國空軍F18系列中最為高級別,超級大黃蜂的動力系統(為2臺F404加力渦扇發動機、推力為2乘於98.9千牛),升限+最大速度(在15000米達到1.8倍音速,是三者之中最慢速度),內油航程(為2346公里),作戰半徑(為722公里),空重(為13900公斤)。

    (超級大黃蜂)

    (F35B)

    總結三者之中最差是所謂的超級大黃蜂,殲15和蘇33實力機相當,有些資料殲15勝出,殲15的最大速度為2.4倍速遠遠超越大黃蜂的1.8倍音速,飛鯊的內油航程都能越過大黃蜂的1千多公里,大黃蜂越是比較,越抬不起頭,都不一個級別的,就連美帝最先進五代艦載機F35B的效能都比不上殲15,別以F35B隱身效能很好,疫情期間,阿拉斯加上空的F22也被俄羅斯的蘇35鎖定了,之所以超級大黃蜂和F35B在殲15面前,耍不了流氓,殲15是專治不服,還超級大黃蜂,看來是超級“大仆街”才是真的。

  • 7 # 雷姐的機械空間

    這三型號艦載機都是目前世界上主流的艦載戰鬥機,名聲都不小。殲-15飛鯊,F/A-18E/F“超級大黃蜂”和蘇-33“海側衛”作為中美俄正在裝備中的三款主力艦載機,三型艦載機的效能究竟誰更出色,一直以來都是軍迷們比較關心的問題。

    而由於長期受到“雄貓吹”和殲-15脫胎換骨於蘇-33影響,國內軍迷一直都普遍認為殲-15是效能最強的“海四代”,其次是蘇-33,最後是多用途艦載機F/A-18E/F,超級大黃蜂是在最大飛行速度上不如殲-15和蘇-33。然而,需要注意,殲-15艦載機或許並沒有那麼優秀,而F/A-18E/F的效能也遠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差勁。

    機動效能方面,殲-15艦載機,蘇-33艦載機雖然有著更高的飛行速度,超過2.0馬赫。但是,根據俄羅斯中央流體研究院TsAGI對蘇-27SK(側衛系列中機動效能最優越的型號之一,專職制空)飛行效能資料的計算報告和美國2002年釋出的F/A-18E飛行手冊,美國的F/A-18E/F在低空持續盤旋角速度、低空瞬時盤旋角速度、最大應急過載、可控攻角、俯仰軸敏捷性、其他軸向敏捷性和超常規機動等評判戰機機動性的關鍵指標上,都優於甚至遠超以機動性著稱的蘇-27SK戰鬥機。

    舉幾個具體的例子,低空持續盤旋角速度:F/A-18E/F為20.6度/秒,蘇-27SK為19.2度/秒,而殲-15則約為17.8度/秒。低空瞬時盤旋角速度;F/A-18E/F戰機為29度/秒,而殲-15戰機為25.5度/秒。可控攻角,F/A-18E/F由於氣動邊條效率更高,最大攻角超過100度,而側衛系列普遍為24度,殲-15氣動佈局改動不大,推測也應該為24度。

    此外,F/A-18E/F艦載機還可以在正常掛載甚至是重掛載模式下,進行眼鏡蛇機動、落葉飄機動和Pirouette機動等超機動,而且超級大黃蜂還能在超機動後迅速改平。相對的,蘇-27SK和殲15代表的側衛系列其氣動佈局要求戰機必須無掛載才能進行眼鏡蛇機動和落葉飄機動,且不能進行P芭蕾舞機動,完成眼鏡蛇機動後需要15秒才能改平,也就是說,側衛系列所謂的超機動更多是表演意義上的。

    其他國家航空軍事專家的分析也指出,超級大黃蜂的機動能力,尤其是高攻角下的超機動能力,幾乎領先側衛系列一代,即便是號稱超級側衛的蘇-35戰機,在亞音速空戰格鬥中也很難擊敗F/A-18E/F。另外,值得注意,F/A-18E/F在數次國外演練中,曾多次在近距離格鬥中擊敗米格-29、蘇-30MKM、陣風M等戰機。有趣的是,同樣被認為機體笨重,機動性差的F-35戰機,根據洛馬的飛行效能測算,該機其實也有著相當出色的加速能力、大迎角機動效能等優越機動特徵,不比F/A-18E/F等四代機差,甚至更加優越。

    事實上,以上資料只要懂得一些最基本的空氣動力學知識,人們都能計算出殲-15的整體機動效能和具體指標其實與F/A-18E/F存在著著較大的差距,蘇-33亦是如此。而且,殲-15和蘇-33的航程優勢也正在被美軍對F/A-18E/F所做出的一系列改進抹去,美國正在進行的F/A-18E/F改進計劃中明確包涵為超級大黃蜂增加不影響飛機機動效能的保形油箱和推力更大,更省油的F414增強型效能引擎,屆時,F/A-18E/F的作戰半徑將從700公里提升到1100公里,與殲-15和蘇-33艦載機1200公里的作戰半徑已經非常接近,這還沒考慮到美國的MQ-25隱身無人艦載加油機即將投入服役,更重要的是殲-15和蘇-33在部分情況下,無法滿彈滿油從滑躍航母上起飛,掛載能力還是有點折扣的,不過中國的彈射版殲-15出來之後,這種差距會小得多。

    再對比一下雷達,F/A-18E/F裝備的是APG-79有源電子相控陣雷達(AESA),該雷達將為網路中心資料共享提供有利條件,雷達的可靠性有很大的提高外,還可在更遠的距離上提供即時的空對空和空對地探測能力,從而為飛機提供了更好的環境感知能力,影象解析度以及瞄準和跟蹤範圍都大大超過了以前的機械掃描陣列雷達。憑藉其開放式系統架構和緊湊的零件,它以更小,更輕的體積,提供了更強的功能。該機還裝備了ATFLIR前視紅外瞄準吊艙,ALR-67(V)3數字雷達預警接收器,ALE-50牽引式誘餌,各種美軍主流導彈和炸彈。

    (APG-79的探測距離效能可與F-35APG-81媲美,但優於現在蘇-33和殲-15的雷達 )

    在這一點上,F/A-18E/F的雷達佔有一定優勢,效能比蘇-33和殲-15的要先進。該機經過改進之後,還具備一定的隱身能力,可以使用最新的AGM-158隱身巡航導彈。經過改進,F/A-18E/F的作戰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還有就是F/A-18E/F部署的比較多,戰鬥力也比較強,綜合實力比較強。目前,在F-35逐漸加入艦載機部隊之前,這段空擋時間,FA-18E/F依然是美國航母的主力艦載機,隨著美國航母四處執行任務。

    綜上所述,勿要神話殲-15和蘇-33代表的側衛系列,殲-15戰機的服役本質上只是解決中國艦載機的有無問題,假如不是設定殲-15戰機配置殲-16和殲-20的航電系統,目前殲-15戰機或許根本就不具備和4.5代,當然目前還是優於蘇-33,畢竟用了中國產的航電裝置和武器,誕生的比較晚,還具備一定的上升空間。

    不過,殲-15如果換上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換裝與殲-16、殲-20同等的攻擊武器,比如霹靂-10和霹靂-15空空導彈,再加上彈射版本,發動機再更上一個新的臺階,相信不久的未來,全新打造的殲-15戰機,綜合性能會有很大的提升,這樣會加強不少,與F/A-18E/F相比就有一定優勢了,相信很快這一天會到來。

  • 8 # 資訊所長

    如果排名的話,應該是超級大黃蜂、殲15戰鬥機和蘇33戰鬥機。

    超級大黃蜂目前是美國的主力艦載機,用於取代美國上一代F14“雄貓”艦載機,美國11艘航母均有裝備。即使目前有F35C隱身艦載機出現,但是在未來幾十年內,超級大黃蜂艦載機還是美國航母的主力艦載機。並且在這三款艦載機當中,大黃蜂艦載機是唯一採用彈射起飛方式的戰鬥機,可以賦予大黃蜂戰鬥機不錯的航程和武器掛載能力。

    俄羅斯蘇33戰鬥機屬於一款重型戰鬥機,基於經典的蘇27戰鬥機改進而來,由於使用滑躍式起飛方式,所以採用了鴨式佈局用於提升飛機升力和提高機動性,此外還是由於採用的滑躍式起飛方式,所以蘇33戰鬥機的航程和掛載能力受到了限制,不能像蘇27戰鬥機那樣滿載滿油起飛。

    殲15戰鬥機是基於俄羅斯蘇33艦載機的原型機T-10K發展而來,屬於一款仿製型號,不過雖然是仿製,但是作戰能力卻比俄羅斯蘇33艦載機要強大,尤其是在電子航電系統方面,殲15戰鬥機領先俄羅斯蘇33戰鬥機。並且根據訊息顯示,殲15戰鬥機還發展了電子戰型號殲15D,並且也在發展彈射型號的殲15,一舉解決滑躍式起飛方式的缺陷。

    不過即使是殲15戰鬥機採用了彈射起飛方式,還是和美國的F/A-18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國發展艦載機的歷史沒有多久,才十幾年時間,而美國卻有超過80年的發展歷史,無論是在使用經驗和技術方面,都遠遠超過了中國。並且大黃蜂戰鬥機還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這點俄羅斯蘇33和中國殲15戰鬥機都比不上。

    不過殲15艦載機只是中國航母艦載機的過渡機型,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隱身艦載機就會出現!

  • 9 # 天下布武

    截至目前,全球一共有8個國家擁有航母,而其中可以自研航母艦載戰鬥機的只有中、美、俄、法4個國家,而在主流艦載戰鬥機中最具代表性的主要為殲-15“飛鯊”、F/A-18E/F“超級大黃蜂”、蘇-33“海側衛”以及“陣風M”這4款了,那作為同代別的4款主流艦載機,究竟誰更為強大、效能勝一籌呢?

    效能最強的應該是F/A-18E/F“超級大黃蜂”艦載機了,F/A-18E/F可以說是一款飽經時代檢驗、不斷進行升級改進而來的艦載機。作為中型艦載機,F/A-18E/F的掛載能力並不差;而且沒有鴨翼,F/A-18E/F的機動性也在其他艦載機之上,更重要的是F/A-18E/F裝備有APG-79有源電子相控陣雷達(AESA)、紅外瞄準吊艙等先進的系統。

    第二則是“陣風-M”艦載機,“陣風-M”艦載機的表現在外界看來或許並不怎麼突出,但該艦載機在綜合性能上卻十分強大,甚至不遜於F/A-18E/F艦載機,“陣風-M”艦載機雖小,但在航程、載彈量、航電、機動性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各方面表現均衡也使得“陣風-M”的多用途性相比其他艦載機更好一點。

    第三是我海軍的殲-15“飛鯊”艦載機,該機是借鑑了蘇-33的原型機,在2006年才開始研製的一款航母艦載機,之後吸收T-10K-3的多種優良效能,再加上各種新技術的加持,特別是航電系統,使得殲-15“飛鯊”的效能要明顯由於蘇-33艦載機。而且,殲-15作為重型艦載機,它在作戰半徑、載彈量等方面相比F/A-18E/F等要更勝一籌(非滑躍起飛)。

    最後則是蘇-33,它是基於蘇-27“側衛”研製而來的一款海軍航母艦載機,該機繼承了蘇-27家族系列一貫的航程遠、速度快、飛行高度高等優點,再加上鴨式佈局的加持,蘇-33本可以是一款效能十分不錯的艦載機(在不考慮滑躍起飛航母的情況下),但蘇-33畢竟是近40年前的產物,且未衍生出改進型號,所以如今的蘇-33效能是十分有限的,很難和以上四款艦載機抗衡。

    總的來說,目前殲-15“飛鯊”艦載機的綜合性能在全球主流艦載機中只能排到中等的位置,並非一些媒體網友口中的超過F/A-18E/F的“最強第三代艦載機”。畢竟殲-15才問世只有不到10年的時間,也只是我海軍發展的第一款艦載機,能有今天的成就已經是很不錯的表現了。

    不過,殲-15“飛鯊”艦載機的最終效能也必然不會止步於此,在該機的身上還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如近兩年的電子戰型、夥伴加油型、彈射型的殲-15也都在發展之中,而且在未來換裝有源相控陣雷達、渦扇-10防鹽防腐蝕版發動機之後,殲-15的效能將進一步提升,也就可以和F/A-18E/F一教高下了!

  • 10 # 老豆說軍武

    有網友問,殲-15、蘇-33和F/A-18艦載戰鬥機哪個更厲害?這幾款都是現役的雙發艦載戰鬥機,分別服役於中國航母、俄羅斯航母和美國航母。答案其實是比較明顯的,先上結論,這三款艦載機中,最先進的當屬美國的F/A-18戰鬥機,其次是殲-15,最後是俄羅斯的蘇-33戰鬥機。至於理由,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這三款艦載機,蘇-33是最落後的。因為它的研製時間很久了,而且在服役過程中表現平平,也沒有進行大的技術升級,航電系統已經很落後了。而殲-15的研製時間較晚,所以應用了一些比較新的技術和裝備,但是它的設計基礎仍然是蘇-33,所以雖然先進一些,但是進步有限。而美國的F/A-18戰鬥機雖然研製時間也比較久了,但是已經進行了多次升級,最新的F/A-18E/F戰鬥機,目前仍在生產中,所以它的效能是最先進的。

    其次,這三款艦載機中,戰鬥經驗最豐富的是F/A-18戰鬥機。美國航母搭載F/A-18戰鬥機,已經進行了多次實戰,F/A-18可以說是歷經考驗,在實戰中成長的很快。即便有一些落後的地方,或者存在某些缺陷的話,也早已經被發現並且改進了。武器裝備的效能如何,除了看技術引數外,最重要的就是看它的實戰表現。F/A-18的戰鬥經驗最豐富,經過了很多次的起降,而且是實戰環境下的起降,這一點是殲-15所不具備的優勢。

    再次,透過它們的搭載平臺,也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哪款艦載機先進。美國海軍現役10艘“尼米茲”級航母和1艘“福特”級航母,都是十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目前這些航母都搭載了F/A-18艦載戰鬥機,也就是說,最新的“福特”號航母,現在搭載的仍是F/A-18,因為F-35C還沒有正式部署。而且第一艘裝備F-35C艦載戰鬥機的並不是“福特”號航母,而是“卡爾·文森”號。如果F/A-18落後的話,也不會將其部署在世界上最先進的“福特”級航母上。

    最後,從艦載機以及航母使用經驗上,也能看出F/A-18的先進性。美國擁有百年航母使用經驗,早在幾十年前就開始大規模研製和使用艦載戰鬥機,所以美國擁有最豐富的航母和艦載機使用經驗。艦載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設計時應該遵循哪些原則,美國早已經爐火純青。俄羅斯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才開始建造準航母,中國直到新世紀之後才擁有第一艘訓練航母,殲-15戰鬥機的服役時間還不到10年。在這種情況下,誰先進誰落後還不是一目瞭然嗎?

  • 11 # 英雄光

    蘇-33和J-15差不了太多,理論上從艦載機的角度上考慮,超蟲的設計更適合艦載機。

    為什麼這麼說,單純從起飛的角度上來看,飛機的低速效能越良好越適合做艦載機,因為升力公式=L=1/2ρ*V^2Cl*S(ρ是空氣密度,v是飛行速度,Cl是升力係數,S是機翼面積),從公式上出發升力想要儘可能的高,右邊的引數就要儘可能的大。

    空氣密度的變化可以忽略不計;機翼面積已經定型,除了變後掠翼戰機也無法改變,所以S也無法提高;所以就要從升力係數Cl和飛行速度V上著手。

    (PS:從飛行速度上下手就是彈射起飛,在較短的跑道距離上反而給予飛機很高的初速度,這無疑會有兩個好處:1. 增加飛機初速度,提高升力,提高飛機的起飛重量,可以讓飛機攜帶更多彈藥和燃油,增強其作戰效能;2. 提高艦載機起飛效率。)

    所以低速下升力係數越大,對於艦載機來說有顯而易見的優勢,原因是升力更高,可以提高飛機的起飛重量,可以讓飛機攜帶更多彈藥和燃油,增強其作戰效能。

    J-15和蘇-33都是蘇-27的改型,兩者其實一脈相承,蘇-27的速度優勢區間在高亞音速和超音速速度區間。

    (PS:由於有超音速陷阱,蘇-27在跨音速區間內過載受到限制。其實嚴格的來講,大概在3000米~5000米左右的高度,蘇-27的高亞音速區間內也存在過載限制。我之前發過詳細的蘇-27飛行包線圖。)

    除了增加一對鴨翼,其餘的氣動設計變化不大,所以J-15和蘇-33並不是擅長低速的機型。增加的鴨翼就是提高其上艦能力的,鴨翼主要能夠提供一定的俯仰配平能力,然後增加飛機的攻角,然後增加升力系數;其次的話鴨翼應該也能略微提高一些升力係數。

    (PS:升力係數是關於速度和攻角的函式。)

    但超蟲就不一樣了,超蟲的優勢速度區間就在於低速~亞音速,有句話叫做“F/A-18坐著打天下”所以其實非常適合作為艦載機的,要不然美海軍也不會接受其作為艦載機使用了,畢竟F/A-18一開始是在和F-16競爭空軍專案。

    (PS:當然美海軍接受F/A-18也不完全是因為它優良的低速能力,其更大的冗餘空間對海軍來說也是無法拒絕的,蟲子順理成章的變成了超蟲,並且目前還在升級。)

    當然以上所有論述都是為了證明這個論點:理論上從艦載機的角度上考慮,超蟲的設計更適合艦載機。和題目提到的效能是不完全一致的,畢竟,飛機的效能還要受其它方面影響。

    所以在可靠的資料暴露之前,這些飛機中誰的效能更強我們是不得而知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是怎樣頹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