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傳統戲曲,深刻如許。
20
回覆列表
  • 1 # 劉藝雲風

    我覺得吧,戲曲之美,主要是因為三方面。一,它整體特別的講究,也就是細緻入微、博大精深。不論是唱腔、表演、服飾、道具、還是演員的眼神運用,以及配樂等,都是傳統“工匠精神”的極致體現。

    二,它的表演手段非常多,簡直是所有表演藝術裡最豐富的。特別是舞臺虛擬化程式化的身段表演、水袖功夫,包括臉譜,都是戲曲獨有的,是華人想象力與智慧的結晶,無處不精、巧奪天工,說戲曲之美美不勝收是絲毫不過分的形容。

    三,戲曲主要是古裝戲,演員們穿上古裝就是古典美必須要線上。古典美的內涵不外乎含蓄內斂、優美細膩、腹有詩書、溫潤如玉這些意象,戲曲所傳下來的大量劇目基本上傳統文化底蘊深厚,是中華燦爛文化的集中寫照,而戲曲演員的所有表演功力基本上都是老藝術家們一絲不苟地摳戲、傳授給一代代新輩演員的,所以,古典美特別到位、特別細緻傳神。

    比如說82版《西遊記》裡導演選用了大量優秀的戲曲演員來參演該劇,而這正是如今人們津津樂道的亮點之一,編導曾經講過,原因是,他們的眼神表演是一般影視演員難及的功力,因為曾經經過刻苦的戲曲基本功的訓練,而戲曲演員最講究“一身之戲在於眼”。包括行動走路,戲曲女演員演起來就特別符合古典美那種輕盈柔美、含蓄雋永或靈動的神韻,男演員呢則特符合《西遊記》很多人物所需要的儒雅或飄逸的感覺。

  • 2 # 沐海聽風

    看到這個問題,我正行走在洛陽龍門大道的東畔。行走半天,肚子餓了。還好,路邊就是陝西韓城麵館!嗯,不貴,八塊錢一碗!

    下面我就就著一碗熱氣騰騰的韓城牛肉麵,來談談我對戲曲之美的粗淺認識!

    我雖不會唱戲,但我知道:一種事物美不美,關鍵是看這種事物對我們的社會是否有積極作用!

    戲曲當然有積極作用,戲曲當然很美!

    我粗淺的認為:

    戲曲之美,美在音樂唱腔,美在服裝道具,美在藝術表演,更美在思想精神的宣揚和傳承上!1.戲曲的唱腔之美:

    戲曲唱腔是中國戲曲音樂的主要組成部分。指戲曲的曲調和唱段,還包括演唱程式方式和舞蹈動作。因戲曲的不同、地域的不同而千變萬化、千差萬別。同戲曲因不同流派的唱腔也不同。比如崑腔,高腔,梆子腔,京劇皮黃等等!這些不同的唱腔,走著獨特的語言感染力,都是對本地域的語言特色的傳承和發揚!

    2.戲曲的服裝道具之美:

    戲劇服裝是塑造角色外部形象的藝術手段,其特點為體現身份、年齡、職業等,作用為塑造角色外部形象的藝術手段之一。 並顯示劇中特定的時代、生活習俗和規定情境等。中國傳統戲劇服裝道具俗稱“行頭”。這些"行頭",在戲曲的傳情達意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比如,我們可以從服裝的款式,知道人物在戲曲中的角色!在比如,我們透過角色的臉譜,直接得知角色的思想性格!這些都使得戲曲更容易理解,也更具有觀賞性!

    3.戲曲的表演之美:

    戲曲的美,還體現在戲曲中人物的表演!女子輕盈的步態,蘭花指,粉面含羞時以袖遮面等動作,都有極高的拿捏要求!另外,生角兒,末角兒,雜角兒,有時候為了突出戲曲故事情節的激烈,會有一系列極其高超翻滾打鬥動作!這些演員的演技絕非一日之功力,往往極富表演性和藝術之美!

    4.戲曲之美還在於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宣揚:

    戲曲是的中國傳統社會當中重要的倫理道德傳播工具!比如說,《鍘美記》批判的是做官後拋妻棄子另攀高枝的負心漢陳世美!《花木蘭》《穆桂英掛帥》等宣揚的則是巾幗不讓鬚眉的豪情,這在封建社會中尤為難能可貴!

    可以說,一齣戲劇就是一個社會關切點的直觀對映!這些戲曲,往往愛憎分明,它們廣泛地傳播著華人的家國情懷和愛恨情仇!

    總之,戲曲是一門綜合性的傳統藝術!它承載並傳播著華夏民族那別具一格的家國情懷和愛恨情仇!它在傳承發揚中國文化方面起著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我們確實需要愛護我們的戲曲文化!

    嗯,好大一碗牛肉麵!

  • 3 # 楊俊德3

    戲曲之美,美在這幾大方面,一是演員的舉手投足舞臺動作之美,二是唱腔音色之美有的唱段久聽不厭,三是服裝道具之美配合人物情節,四是樂隊配合場面氣分烘托人物情調之美,五是由所有主、配角及演職人員組成的一顆菜就是戲曲的最大之美,它向觀眾所展示的一出完美絕倫的一臺好戲,也是給於觀眾一臺精神大餐,這就是全體演職人員以自己的辛勤勞動獻上對戲曲完美表現,向觀眾的熱情捧場表示友好的答謝!誰能說戲曲不美。

  • 4 # 浙裡豫見你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

    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百花苑。

    戲曲表演形式載歌載舞,有說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於一體,在世界戲劇史上獨樹一幟。

    戲曲之美,個人覺得美在以下幾點:1、美在音韻。2、美在服飾。3、美在故事。4、美在傳承。

  • 5 # 青萌公益

    廣東古稱揚越、百越(百越一作“百粵”),因此粵劇又稱為大戲或是“廣東大戲”。周恩來總理曾經評價“崑曲是江南的蘭花,粵劇是南國的紅豆”,把粵劇與中國最古老的崑劇相提並論,給予高度的評價和讚揚,“南國紅豆”也成為粵劇的一個美稱。

    粵劇是融合了明清以來流入廣東的海鹽、弋陽、崑山、梆子等諸腔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劇稱為西皮)、二黃為主的中國南方一個大劇種。粵劇的名稱雖然在清朝光緒年間才出現,但是它的源流卻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明朝中葉。據《廣東通志》記載,在嘉靖三十七年,廣東各地已經盛行“裝扮雜劇”和來自江、浙等地“弟子”唱海鹽腔。明代廣州的城南濠畔,已經成為了優伶聚集的地方,特別是“女旦”為數甚眾,且歌舞之多,已經被看成超過煙花之地秦淮數倍。

    到了清代,不少外來戲班透過高層官員來粵演出,乾隆年間,安徽、江西、江蘇、湖南、河南、廣西等六省的戲班大舉入粵,在廣州的外江班數達到了76班。乾隆二十七年(1762),外江班在廣州城西的魁巷成立了“外江梨園會館”。梨園會館的建立、眾多劇班的集合,不僅豐富了當地百姓的生活,也推動了各劇種之間的競爭、交流和相互吸收、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明末清初,在外江班蓬勃發展的同時,廣東本土的戲曲也得到迅速發展,出現了廣東“本地班”,匯聚眾腔之所長,獨創自己的特色,並隨著不同時代的流行而不斷變化。這時的“廣腔”區別於先後進入廣東的弋陽腔、崑山腔、秦腔,它不但有自己的藝術特點,還有獨特的本地觀眾,介於明末的“廣班”,清中葉以後的廣東梆子、廣東梆黃、廣府大戲、鑼鼓大戲、粵劇之間,是承上啟下的一種戲曲聲腔。這樣,粵劇就以梆、黃為基礎,融合了弋陽、崑山諸腔,吸收了廣東民間音樂以及流行曲調,逐漸成為了南方的一大劇種。

    關於粵劇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清雍正年間,北京名伶張五,人稱攤手五,因躲避清廷的追捕,化裝易服逃亡來粵,寄居於佛山鎮大基尾以京劇崑曲教授紅船子弟(粵伶以紅船為交通工具,“紅船子弟”便成為粵劇藝人的代稱),建立“瓊花會館”,是粵劇界最早的戲行組織,佛山遂被稱為粵劇的故鄉。其時佛山多迎神賽會,逢神誕必要上演粵劇,清代有一首竹枝詞描寫了這一盛況:“梨園歌舞賽繁華,一帶紅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貺年,萬人圍住看瓊花。”當然,這個傳說並不確實,因為在雍正年間京劇還沒有形成,張五是不可能在當時傳授京劇的。

    粵劇《紅樓寶黛釵》

    粵劇《紅樓寶黛釵》

    20世紀50年代,藝人們積極挖掘優秀劇碼、繼承粵劇傳統,在藝術上也全面革新,而且培養了一批新藝人。1958年,廣東粵劇院正式成立。同時粵劇歷史上還第一次有了培養接班人的綜合性專業學校。這一時期電影開始蓬勃,粵劇吸引力大減。可是後來創作的粵劇電影重新把粵劇帶入電影院,使粵劇重綻昔日光輝。當時著名的粵劇電影有《蟹美人》、《龍王三宮主》、《黃飛虎反五關》、《萬里琵琶關外月》、《四郎探母》、《寶蓮燈》、《雙仙拜月亭》、《紅娘》、《夜光杯》、《千面美人魚》等等。

    50年代末,香港的粵劇一度低迷,幸好後來麥炳榮和鳳凰女組織“大龍鳳劇團”,有譚蘭卿加入,並由林家聲擔當小生,演出很多著名劇目《百戰榮歸迎綵鳳》、《刁蠻元帥莽將軍》、《綵鳳榮華雙拜相》、《鳳閣恩仇未了情》等。

    粵劇唱腔音樂安排採用板腔體和曲牌體混合。板腔體,即梆子和二黃,俗稱“梆黃”。曲牌體戲曲唱腔卻是先有樂調旋律,再填曲詞。在早期,粵劇所使用的伴奏樂器只有二絃、提琴、月琴、簫笛、三絃和鑼鈸鼓板,聲調比較簡單。到了清朝後,加入了梆子,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又不斷地增加民族樂器和部分西洋樂器。它的行當原為末、生、旦、淨、醜、外、小、夫、貼、雜10大行,後來被精簡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醜生、武生。“末”飾演年老角色,“生”代表男性角色。“旦”代表女性角色。“淨”就是性格剛強暴躁的男性角色,“醜”就是滑稽角色,這都是根據角色的年紀、性別、性格、外型等特徵來分類的。

    粵劇早期服飾主要是模仿明代衣冠式樣,並加以改良為戲服。清朝時期,京劇越來越受歡迎,交流逐漸增多,服裝制度亦漸受京劇影響,而且當時新劇目加入朝廷官員角色,部分戲服也有清朝官服的式樣。傳統京劇服裝可分為:蟒、靠、褶、帔、衣。然而傳統粵劇服裝可分為:蟒、靠、褶子、開氅、官衣、帔、衣。

    粵劇戲服材料方面以布質為主,後期增加了膠片或者銅託小鏡點綴戲服。在五六十年代初珠片戲服大行其道。根據《廣東戲劇史略》對服裝的描述:“粵尚顧繡,大率金錢為貴,於是金碧輝煌,勝於京滬所制。自歐美膠片輸入,光耀如鏡,繁花照眼。梨園名角,競相採用,奇裝異服,侈言摩登,鬥麗爭妍,漸流詭雜”。可見其瘋魔程度如何如何。到了60年代末,繡花戲服開始受到歡迎,直到今日仍是戲行中的主流。

    粵劇化妝早期流行濃脂厚粉,但是所用化妝品比較簡單。小生不抹胭脂,最多是畫黑少許眼眉毛,花旦只是塗上粉末,丑角常有一個大白點在臉的中央。一般舊式化妝是先拉起臉部面板,用布條扎著頭髮,用白色顏料畫了個底稿,確定線條對稱公正,然後才正式填上其他鮮豔顏色。到了20年代,名角薛覺先把京劇、話劇及電影化妝法和傳統化妝法結合。化妝轉趨輕描淡掃,樸實自然。最常見的化妝就是“紅白臉”,先把整個臉塗上白色粉底,然後圍繞著眼睛及顴骨塗抹紅色胭脂。有時候畫了長長的眉毛,並使用鮮紅色的口紅。

    在粵劇領域裡,大小流派紛呈,人才輩出,五大流派、四大花旦都是其中翹楚。五大流派即“萬能老倌”薛覺先開創的“薛腔”、名醜馬師曾開創的“馬腔”、“小生王”白駒榮開創的“白腔”、醜生廖俠懷開創的“廖腔”以及“金牌小武”桂名揚開創的“桂腔”。四大名旦是當時譽滿省港澳的上海妹、譚蘭卿、譚玉蘭和衛少芳。

    粵劇旦角方面還有一位地位尊崇的藝術家——紅線女。紅線女原名鄺健廉,廣東開平人,十餘歲就隨舅母何芙蓮學習粵劇,抗日戰爭勝利後,她在香港學京劇三年,同時向聲樂專家求教,並吸收電影的表現手法,1947年至1956年她一邊演粵劇,一邊拍電影,主演了七十多部故事片,塑造了眾多不同個性的人物,演繹了許多有深度的角色。她於1952年組織真善美劇團。1955年自香港來到廣州,加入廣東省粵劇團。她在藝術上勇於創新,在繼承粵劇名旦董華的唱腔基礎上,又借鑑京劇、崑曲、歌劇和西洋歌唱的技巧,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女腔”,她所扮演的婦女形象如《關漢卿》中的朱簾秀等影響很大。她還培養出了一大批粵劇後起之秀,被譽為“國寶級”藝術家。

    粵劇五大流派

    薛覺先技藝全面,戲路寬廣,以文武生成名,又能反串旦角,兼演紅生,但以扮演風流儒雅、瀟灑俊逸的小生最享盛譽。薛覺先主張“合南北劇為一家,綜中西劇為全體”。他做功乾淨灑脫,唱腔精練優美,善於運用旋律和節奏的變化表達人物感情,善於突破曲調原來的板眼、句格而創作新腔,藝術自成一家,人稱“薛派”。

    馬師曾以丑角享盛譽。他塑造的舞臺形象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他根據自己洪亮而稍欠圓潤的嗓音,揚長避短,對其青年時創造的“乞兒喉”不斷髮展和完善,形成一種旋律跳躍、頓挫分明、吐字短促而有力、行腔活潑而滑稽的唱腔,被稱為“馬腔”。

    白駒榮工小生,粵劇小生從假嗓改為真嗓,是經歷了從金炳山、朱次伯到白駒榮才最後完成的。他嗓音清越明亮,行腔婉轉圓潤。他吸收民間音樂、宗教音樂融入“二黃”聲腔中,使唱腔更富有特色,自成流派,被稱為“白腔”。

    廖俠懷工醜生,在《毒玫瑰》中扮演病院院長而聲名大噪。廖扮演各種人物均能刻畫入微,形象傳神,善於即興發揮,針砭時弊。用鼻音行腔使調,別具一格,尤以唱“中板”、“木魚”等曲調最為出色,人稱“廖腔”。

    桂名揚擅演小武戲,自成一家。他的表演頓挫鮮明,氣勢威猛,節奏緊醒,創造了一種名為“鑼邊滾花”,用高亢急驟的鑼鼓音樂配合上場身段的程式,使人耳目一新,現已成為粵劇常用的出場程式。

    紅線女

    現代粵劇開始受到世界範圍內的歡迎,以黃展華為首的粵劇海外名伶為了讓外華人參與並且繼續對外推廣粵劇,以英語為表演語言的英語粵劇應運而生。中國有如此多的地方劇種,粵劇是最先到國外演出,並發展到國外的。現在,這顆南國紅豆成了名副其實的廣東大戲,它流行於廣東、廣西、臺灣和港澳,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緬甸、高棉、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澳洲、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廣東籍華僑聚居的地方,都有粵劇的演出。作為粵劇的主要流行地,香港社會十分重視粵劇發展,除了一些民間的戲曲研究中心外,香港各大學也紛紛設立粵劇學術研究中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有沒有因為一首歌去看一部劇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