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尚文史

    按照《三國演義》的武力設定標準,蜀國魏延的武力水平,穩壓了魏國文聘一頭。如果在正面公平單挑的情況下,魏延贏的機會明顯更大一些。

    公元208年,曹操剿滅袁氏兄弟、掃清烏桓後,中原地區基本統一。於是引軍南進,兵峰直指荊、楊地區。

    正趕上荊州牧劉表因病逝世,蔡夫人、蔡瑁等推其幼子劉琮接替荊州牧。劉琮雖為荊州正主,但其年幼毫無主見,荊州的大小事務多由其舅蔡瑁做主。蔡瑁聽聞曹操進軍的訊息,勸劉崇舉州投降。因此,曹操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荊州。

    起初,劉備奉劉表之命,領本部軍馬駐守樊城。劉琮害怕劉備不同意投降,遂不敢將此事告知劉備。以至於曹操都兵至宛城附近了,劉備才收到風聲。倉惶之間,他帶領樊城的百姓往襄陽撤退,不料被劉琮、蔡瑁等人拒之門外。蔡瑁、張允緊閉城門,並下令亂箭射殺城外的百姓。

    突然一將領數百親隨踴躍而起,亂刀砍死了城門守將,放下吊橋,徑奔過去殺蔡瑁、張允等人。此人便是魏延。其身長九尺,面如重棗,目若朗星,似關雲長模樣。

    羅貫中還特地用到了“武藝獨魁”來形容魏延,說明在襄陽城中,魏延的鬥將水平無人能擋。大將文聘及時領軍趕到,截住魏延廝殺,從巳時至未時,相當於現在的幾個小時。結果是魏延匹馬突出襄陽。

    僅此一戰,足見魏延武藝在文聘之上,原因以下幾點。

    第一、兵力多寡

    在荊州劉表麾下,文聘相當於壯年一輩的第一大將。襄陽城更是荊州的邊防重鎮,兵力充沛,將領眾多。而魏延只不過是初投劉表的小將,並未得到重用,其身邊親隨僅僅數百餘人。依靠數百餘人大鬧襄陽。人數比例至少在幾十比一。

    第二、傷亡比例

    在兵力情況極度不友好的情況下,魏延以親隨全部陣亡的代價,與文聘大戰了幾個小時。導致襄陽城中血流成河、死傷無數。原文內容如下:

    卻說襄陽城中,因文聘、魏延廝殺,殺死千萬餘人。

    第三、突圍成功

    此戰中,魏延不僅讓襄陽城中死傷慘重,而且他自己一人一馬,竟然突出了襄陽城的重重包圍。在打鬥環境極度不利的情況下,魏延能突出重圍,即說明他的武藝肯定在文聘之上。

    另外!文聘除了襄陽城單挑魏延,再也沒有鬥將記錄。而魏延是蜀國主力大將,是後蜀時期戰神,單挑鬥將記錄無數。與龐德、張郃等一流武將皆有交手。在鬥將經驗上,魏延明顯也更有優勢一些。

    因此!按照《三國演義》的武力值設定標準,蜀國魏延應強於魏國文聘。

  • 2 # 山谷大師

    肯定是魏延的勝算大於文聘。

    看看魏延的戰績,第一仗,魏延與文聘交戰,從上午一直打到下午,因單槍匹馬手下的都已經犧牲,乃逃走投奔了長沙韓玄。

    要單獨論武藝,魏延能一刀砍死韓玄,數回活捉冷苞,葭門關十敗楊柏,十個回合勝馬岱,漢中之戰箭射曹操,南蠻交戰,擒住孟獲,六出祁山,斬殺曹遵,伏兵斬殺魏將王雙。

    文聘的戰績,赤壁之戰接應咋降的黃蓋,結果被黃蓋一箭射中落水。後來曹丕繼位,文聘在危急關頭身背曹丕逃命。

    兩者比較,單論功夫戰績,魏延勝文聘多了,差距相當大的。魏延可以給文聘當師父。

  • 3 # 無名神話—專注神話

    竊以為在《三國演義》中肯定蜀國的魏延贏得機會大呀,當然其實文聘也是不弱的。具體分析還請諸君往下閱讀一番。

    這裡題主要比較魏延與文聘單槍匹馬的交戰,誰贏的機率更大。

    那麼其實在演義原著中,還真的有一場最接近魏延與文聘單打獨鬥的戲碼。

    我們知道在原著第四十一回中,有一段魏延與文聘交戰記錄,書中講到:

    魏延與文聘交戰,從已至未,手下兵卒皆已折盡。延乃撥馬而逃,卻尋不見玄德,自投長沙太守韓玄去了。

    此時的魏延與文聘少則打了倆小時,多則打了六小時,最後因為魏延一方手下小弟都死光了,才以魏延逃跑而結束這場戰鬥。

    單看這場戰鬥的結果呢,雖然魏延逃了,但畢竟和文聘打了幾個小時了,誰也不能奈何誰,此時感覺兩者大約就是個平手級別的吧。

    可是如果我們在來看看背景,那就會得另一種結論。

    此刻正是劉備帶領數萬難民逃亡襄陽城下之際,魏延先斬了幾個守城之兵,請劉備入城,奈何劉備不入。反而城中跳出了文聘,魏延順勢便與其大戰。

    首先文聘一方,明顯是有優勢的,除了兵力優勢以外,身後還有張允等輩,而反觀魏延一方,說實話此時除了幾個士卒以外,再無其它將領可與之助戰。

    俗話說,亂拳亦能打死老師傅。在這種情況下,為何魏延還能力戰幾個小時後,拔馬而逃呢,文聘一方的小兵或者說其他人難道不能上去亂刀砍死魏延嗎?

    在文中,這一切是沒有發生的。那麼只能有一個原因使這一切沒有發生,那就是眾人在魏延與文聘的打鬥中被鎮住,或者說魏延一開始就是壓著文聘在打,中間還有餘力去殺死周圍上來的小兵。

    只有這樣,周圍的小兵見上去還要送死,便就在一旁放任魏延與文聘對打。而魏延呢,此刻亦肯定想要逃走,故沒法戀戰,在打鬥中勢必要找機會逃走。

    文聘亦不是弱者,雖然不敵魏延,但還是能勉強招架住的,魏延不能在幾招乃至數十回合內殺掉文聘。

    就這樣,兩者打了很久,最後魏延找到了時機,一下逃走了。

    所以雖然這一仗,看似魏延敗走,但實際情況卻是魏延與文聘在單大獨鬥中,遊刃有餘,見機不對,亦能立馬逃跑。故而此時的魏延論單挑能力還是要強於文聘的。

  • 4 # 饞嘴肥貓鏟史官

    為什麼要說《三國演義》這部著作寫得好呢,確實是令人受益匪淺,不但教你增智謀、長見識,還教你為人處世,混社會。魏延和文聘就是兩個鮮明的對比,透過他們不同的性格、處事和結局,我們真能有所感悟。咱們今天就透過對這個兩人的分析對比,來看看咱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1.武藝:魏延武藝高強,僅次於五虎將。文聘的武藝很普通;

    2.領兵才能:魏延攻守兼備,是個將才。文聘沒有什麼優秀的戰績;

    3.性格:魏延性情自矜驕狂,文聘性情隨和;

    4.人際關係:魏延心胸狹窄,無容人之量,和同僚關係處理得不好。文聘從不出頭,以退為進,大家都比較欣賞;

    5.城府:魏延思想淺薄,心思都寫在臉上。文聘城府很深,從不外露。讀三國的朋友都記得劉備馬躍檀溪的那段情節,蔡瑁和張允邀請劉備赴宴喝酒,他們把劉備和趙雲分開,欲加害劉備。在宴席向趙雲勸酒的就是王威和文聘。這說明文聘實際上加入了蔡瑁一夥,所以後來他才有阻止魏延迎劉備進入樊城的行為。

    曹操率大軍南下,荊州是戰是降,兩派人物爭執不休,蔡瑁、張允堅決要降,而王威堅決要戰,文聘卻從來不發表自已的意見。

    曹軍逼近,實力薄弱的劉備難以抵擋,攜著新野的百姓來到襄陽城,請求入城,被蔡瑁拒之門外。此時,魏延打開了城門,想讓劉備進入。文聘終於暴露了他的本相,立即率兵來阻止,這充分說明文聘其實是個真正的投降派。魏延“挺槍躍馬,便來交戰”,他以少打多,和文聘戰成一團。大家注意,魏延擅使的兵器是大刀,但這次戰鬥,魏延“挺槍躍馬”,隨手抓了把長槍就和文聘鬥起來,說明魏延根本沒把文聘那兩下子放在眼裡。

    雙方交戰了約有四個小時,“從巳至未”,魏延把部隊打光了,孤身匹馬逃往了長沙城。這也說明文聘不但武藝不行,帶兵打仗的指揮能力也很菜。

    如果魏延和文聘在戰場上相逢,單挑廝殺,就文聘那兩下子,能頂住魏延三十回合不被斬殺,就算他祖墳上冒青煙。

    雖然文聘武藝不行,領兵水平也不行,但人家會來事。曹操收取荊州,進入襄陽,劉表原先那幫人是跑的跑,降的降,而文聘本來是個投降派,到了這種時候,反而做出一付“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態來,扭扭捏捏,惺惺作態,表示自己還是很忠誠的。即然忠誠舊主,你咋不像王威一樣隨蔡夫人和劉琮母子去青州呢?真正忠誠於舊主的王威被殺了,假惺惺的文聘卻得到了重用,被曹操封他為江夏太守,還賜爵關內侯,讓他率領人馬追擊劉備。 看到文聘追上來,劉備非常憤怒,破口大罵,“背主之賊,尚有面目見人乎?”,劉備一眼看穿文聘的伎倆。當然,張飛還在劉備身邊呢,你文聘敢動一下試試?馬上就一矛挑了你這個江夏太守。所以文聘很明智地選擇了改變進軍路線,他跑了。

    趙雲大鬧長坂坡,殺了個七進七出,別的曹軍部隊都派兵將進行圍堵,文聘是靜觀不戰,直到趙雲突出重圍,文聘才趕緊“引軍趕來”,追向當陽橋,大家說,這個文聘是不是很精明?

    當陽橋上張飛斷後,文聘“便勒住馬,不敢近前”,很知趣,誰愛上誰上,反正文聘不上。赤壁之戰時,新降的文聘居然混進了曹軍中高層,被任命為水軍“左軍青旗”主將,和張郃、徐晃、于禁這些久經沙場的宿將同列。黃蓋詐降,曹操命文聘去攔截,說明文聘已經混到曹操左右了。

    捱了黃蓋一箭後,文聘再未在戰場上和敵人對戰過。他一輩子只有一場廝殺,就是在襄陽城門下和魏延那次對戰。

    劉備和曹操爭奪漢中,黃忠米倉山劫糧,遇到了文聘的部隊。張郃、徐晃雙戰黃忠,將黃忠圍住,但文聘卻沒有來幫忙。趙雲來救黃忠,一槍挑殺文聘的部將慕容烈,文聘依然不出戰。曹丕南征的時候,文聘隨軍出征。當曹丕的龍船遭到火攻之時,文聘及時出現,將曹丕救下小舟,這也算是護駕之功。 逃跑路上,張遼和徐晃都與東吳伏兵有交戰,但文聘卻隨曹丕而去,未參加任何戰鬥。

    無論武藝、戰績還是帶兵水平,文聘都遠遠遜色於魏延,但文聘真是混得比魏延要強得多,領導也喜歡,人緣也不錯,穩步上升,啥時候都特別吃得開。

    所以說,有能力不代表你就能混得好,關鍵看手段。文聘就是個鮮明的例子。

  • 5 # 杏林帥哥

    在《三國演義》中,文聘與魏延真正交手,也就是一次,在襄陽城門口,倆人一場大戰,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魏延成功突圍,從這場戰鬥的結果看,似乎是文聘武功厲害,但仔細一想,文聘帶領自己的部隊,欺負魏延一個人,還讓魏延成功突圍,,如果文聘的武功高於魏延,魏延跑得了嗎。

    自從和魏延打了這一仗,文聘的武功開始縮水了,長坂坡,遇見劉備時,被指著鼻子罵作“背主之賊”,追趕筋疲力盡的趙雲,到了當陽橋,碰到了威風凜凜的張飛,文聘立刻“麻爪”了,“便勒住馬,不敢近前”,赤壁之戰時,被黃蓋一箭射中左臂,光榮負傷……自此,退出了正面戰場。不過,也就是這次負傷,使得文聘官運亨通,步步高昇。但就是不再到戰場上玩命了。這人的人品不咋滴。

    再看魏延,自從跟了劉備以後,兢兢業業,每次戰鬥身先士卒,屢立戰功,按《三國演義》的說法,司馬懿手下大將張郃就是被魏延誘進木門道,繼而被欲先埋伏在那裡的弓弩手亂箭射死。司馬懿也是被魏延誘進尚方谷,可惜的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了。魏延官至南鄭侯,官職高於趙雲(趙雲是死後追封的順平侯)。魏延最後的結局有點悲催,他是被自己多年的老戰友馬岱斬於馬下的。

    文聘早年即不是魏延的對手,加之後來魏延一直征戰於戰場,實戰經驗極其豐富,如二人再次交手,魏延當穩操勝券。

  • 6 # 大飛熊騎士

    文聘絕非魏延之對手,為什麼呢?

    第一,魏延和文聘了直接交過手的,那是在劉備經過襄陽時,魏延要迎劉備入城,被文聘阻止,二人大戰了起來,打了不知多少回合平手。結果,劉備城也沒進,魏延手下士兵打光了,獨木難支,只好逃入長沙。按照小說這個場景描述,明顯環境對魏延不利,對文聘有利。

    第二,文聘大喝:“魏延無名小卒,安敢造反!認得我大將文聘嗎?”可見文聘在劉表陣營中地位名氣高於魏延,而且文聘和王威還被安排過拖住趙雲的任務。所以,文聘打魏延,有優勢,兵力也比魏延多,卻不能打敗魏延,只能說明文聘武藝和魏延有差距。

    第三,戰績對比,魏延交手過的武將有:文聘,泠苞(兩次,第二次生擒),馬岱(十回合打敗),曹操(射中門牙),龐德(奮力戰退魏延),鄂煥(和張翼,王平合力生擒),祝融夫人(誘敵),孟獲(生擒),曹遵(被斬),王雙(突襲殺死),司馬懿(三合誘敵),何平(平手)等等;文聘的戰績不多,唯一一次單挑就是魏延了,另外在銅雀臺比箭時,表現還算可圈可點。

    第四,魏延在蜀漢的地位僅次於五虎上將,武藝縱然不能進入超一,起碼在一流上。文聘的武藝雖然也不差,但是曹魏眾多一流武將當中,屬於比較下游的存在,表現不多,大概屬於一流到一流下的水平,和魏延有差距。

    第五,魏延不但武藝在文聘之上,而且天賦也在文聘之上。舉個例子,就是入蜀之戰時大戰泠苞,第一次魏延戰泠苞時,三十回合不分勝負,而黃忠不到十合就殺敗泠苞了,看似差距很大,其實魏延是吃虧在不利的環境下。到了第二次戰泠苞時,形勢轉換,魏延不幾合就生擒了泠苞。從中可以看出魏延的武藝根基好,天賦好,有過一次交手,第二次魏延的勝算就會大增。

    因此,如果魏延再和文聘單挑第二次,只怕文聘難逃一敗。

  • 7 # 初心如舊

    《三國演義》蜀國的魏延,和投降曹操的文聘,兩人幹一架,誰贏?

    襄陽城外,人聲鼎沸,從新野撤退下來的軍隊、百姓,男女老幼數萬人,在劉備、諸葛亮帶領下,呼叫劉琮開啟城門,放眾人入城,暫躲曹軍追擊。然已經偷偷投降的劉琮,心裡發虛,不但不開城門,還躲著連面都不露。當時,還是下級軍官的魏延,眼見劉琮作為,氣憤不過,也不請示上級,就開啟城門,放下吊橋,大叫劉備諸葛亮快進城。而那時處於重要地位的文聘,隨後帶兵殺出,大罵魏延 : “魏延無名小卒,安敢造反!認得我大將文聘嗎”?從文聘後來被曹操任命江夏太守、新野侯,以及文聘罵魏延的輕蔑來看,文聘在劉表時代,地位是遠高於魏延的。

    文聘、魏延交鋒多時,但劉備既沒響應魏延,乘機衝進襄陽城,也沒有支援魏延打退文聘,就自顧自的扭頭,帶上部屬百姓,往當陽方向去了。單人匹馬的魏延,苦鬥文聘,顯然處於不利境地,見劉備不理自己,就虛晃一刀,隔開文聘兵器,轉身投長沙去了。

    後來在長板坡,夜裡四更多天,曹軍虎豹騎追上劉備,劉備帶上僅有兩精千兵迎敵,曹兵漫山遍野,蜂蛹而來,勢不可擋,正在危迫之際,張飛引軍到,殺開一條血路,救劉備望東而走。迎面一軍攔路,為首正是文聘,劉備罵道 : “背主之賊,何面見人”?文聘羞愧,不好意思,就自動躲避。與張飛對峙長板橋時,文聘是第一個帶兵追到的將軍,當時,文聘沒有上去與張飛打鬥,而是站在橋西向對面望,這既有張飛武力威懾,也有文聘覺得以前是友軍,自己投敵,羞愧難當,不好撕破臉皮因素。文聘的這個動作,無形給張飛解了難題,後面追上來的曹將,包括曹洪、張郃、張遼、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許褚等,因不瞭解情況,看文聘那樣,也都傻乎乎望著張飛對眼,連聽到報告,匆匆趕上來的曹操,也莫名其妙,只能先在那裡暫停,連同眾將恭聽張飛猛喝狠訓。

    魏延的武力,在其後歷經滄桑,多年後有了很大提高,斬王雙、戰張郃,勇鬥龐德……,如箭射曹操,驚魂動魄落門牙……,要是魏延、文聘在三國後期相遇,二人交手,那一定是魏延大勝。但魏延最後的職位,也絲毫不比文聘差,漢中太守、西涼刺史、丞相司馬、鎮北將軍,新亭侯……夠牛逼吧?不過,魏延性格上太急躁,而文聘顯然沉靜、穩重的多,這也是最後下場,魏延不如文聘的主要原因。(201)

  • 8 # 不沉的經遠

    魏延和文聘交手的話,魏延略強一些,但是很難擊敗文聘,大機率戰平。

    在《三國演義》裡,魏延和文聘打過一次,就是在諸葛亮火燒新野以後,劉備率軍民撤到襄陽,想進城時被蔡瑁、張允所阻。魏延早就心屬劉備,看不起蔡瑁、張允投降曹操的做法,所以帶了數百人砍死了守門將士,開啟城門迎接劉備。

    但是魏延此舉卻被文聘阻擋,他帶了軍馬前來廝殺兩人就在城門口廝殺起來。此戰魏延和文聘從已時打到未時,最後魏延因為手下士兵損失殆盡,所以不得不退走。

    這一戰文聘雖然兵多,最後是靠兵力優勢逼退了魏延,但是按照原文所述,魏延是“撥馬而逃”,不是突圍而走,顯然這個時候魏延並沒有被文聘的軍馬所包圍,因此他和文聘之戰基本屬於單挑。

    已時是9點到11點,而未時是13點到15點,所以魏延和文聘這一戰至少打了兩個小時,可能打了6個小時,折中算,也有4個小時之久。按照葭萌關之戰馬超和張飛從下午打到晚上天黑,加上當中休息時間也不過打了兩百多合看,魏延和文聘最少也打近百合,甚至可能更多,應該說他們的武藝很接近。

    即使考慮到文聘畢竟兵多,在局勢上會佔據一些優勢,會讓他發揮更好,魏延的武藝要比他略強一些,那麼也強的有限。在《三國演義》裡武藝差距不大的兩個人,是很難分出勝負的,所以如果魏延和文聘不帶兵馬,單槍匹馬交手,那麼大機率還是戰平,很難分出高低。

  • 9 # 史研

    這個當然是魏延厲害的,除去蜀國五虎將的話,他可以說是蜀國最厲害的將軍呢,甚至在三國之中都可以說是一流武將,只不過他的表現實在是太少了,而且是有蜀國五虎將壓制了他的鋒芒,其他人和他相比的話根本是不值得一提的。文聘是魏國一個非常厲害的將軍,但是他並不是天下第一,他只不過是一個小輩而已,怎麼能夠和魏爺相比呢?

    魏延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將軍,在三國演義裡面他可以說是非常的倒黴。一直都沒有得到重用,最後還被別人殺死了,明明擁有這麼好的才華,可惜卻這樣。文聘竟然最後成為了天下第一,但是那個時候正是因為所有厲害的人物都死了,他年紀輕輕的話,自然是能夠憑藉著自己強大的武力,尤其是當時沒有什麼厲害人物,所以能夠當上第一要是換做其他人的話都能夠輕易的打敗他,只不過那時候任何人才都已經衰亡了。

    魏延的武功是非常強大的,能夠在三國之中排上名,但是文聘不能。

    魏延已經可以說是三國中的老人了,他當初跟隨著劉備,之前的話也是經歷了無數次風雨,殺死過幾個主人,最終是選擇了劉備,並且是一條道走到黑,甚至是你死的時候都不願意背叛劉備,一直想要待在蜀國,幫助蜀國的國君奪天下,但是奈何自己和別人的矛盾實在是太大了,而且敵人實在是非常的厲害,最終是死在了別人的手裡,也算是一個非常可悲的將軍。

    要是他能夠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努力的去表現自己的話,或許就不會像這個樣子了。這個並不是說他不願意去上戰場,而是沒有他的表現機會,諸葛亮不怎麼喜歡,他一直都在壓制著他,給了他很少的機會,確實是不給機會一直待在諸葛亮身邊,就是為了能夠監察著他。

    是他能力是非常強大的,甚至是能夠和蜀國五虎將相比,只不過他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才能,或者是有非常強大的關係,要是能夠得到重用的話,必須是能夠成為蜀國五虎將之一的。其他人自然是能夠打敗的,根本不值得和他相比。

    文聘是因為魏延死了,才天下無敵的。

    最後在三國演義裡面文聘是天下無敵的,不只不過那個時候都已經沒有什麼厲害的將軍了,中國五虎將也死了,魏國的五子良將也死了,甚至是孫權手底下的10二胡臣也死了,三國中的老人都已經死了,這些都是一些非常厲害的人物,他們都死了的話,還有誰能夠和文憑相比呢?本來胃炎也是能夠和他相比的,能夠打敗他,只不過胃炎也死了。

    魏延當時死於內亂,這個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情,要是他能夠活下來的話,就算當時年齡非常大,也是能夠和他打很多仗的,可惜的是,現在已經是到了英雄都已經死了,所以讓一些小孩子才能夠上戰場上表現,真的是時間過得非常的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規則的正方形怎麼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