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兎尒憨
-
2 # 諾言的微笑
兩歲十個月的寶寶性急,一小點事不滿意就發脾氣,還喜歡扔東西,這是正常的。兩歲的孩子進入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他開始有他自己的想法,但這時的他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完善,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就只好用行為來發洩,來引起家長的重視,這時家長千萬不要壓制他,不要打罵他 ,而是應該好好的誘導他,幫他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所以,這個時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階段。首先家長要先用同理心去理解孩子的感受,讓他不要著急,慢慢來;其次再去發掘孩子內在最真實的想法,讓他下次遇到這種事情,知道應該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感受,幫助他順利的度過這個時期。
-
3 # 羽佳講繪本
寶寶可能到了自我意識敏感期。我兒子也有這個階段,扔東西並不是成人理解的敵意,對抗,故意不聽話等,他在感受他自己,是寶寶長大了。所以多給他點自由,不能再像照顧小寶寶那樣限制他了,只要在安全範圍內的事都允許他嘗試。多給他點理解和包容,儘量不要生氣哈,還得多看著點,別處安全問題。最重要的是,引導他把情緒說出來,比如告訴他可以說不喜歡,我生氣了,我傷心了,等等。還有,如果大人能及時幫他說出他心裡表達不出來的想法,他覺得被理解了,可能一會就好了。還有,在他發脾氣的時候讓他哭,有些事情不可以做要堅持原則,就算孩子不樂意,可以陪他發洩完。
-
4 # rainbowzhong
兩歲多的小寶寶開始形成自我意識了,行為上也更趨向於獨立。對於自己不能掌控的東西發脾氣、生氣都是很正常的表現。家長切不可批評甚至訓斥、打罵孩子。這其實是個好契機,告訴你孩子要學習情緒管理了。所以,當孩子遇到“挫折”,做不好的時候,他更需要家長的寬容與耐心。在他生氣的時候,大喊大叫的時候,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納他這種情緒,並且講解給孩子聽:媽媽看到你生氣了,是因為沒有弄好xxx嗎?這讓你覺得沮喪?不開心?因為你非常想把它弄好,對嗎?
先關注孩子的情緒,並且給孩子解釋這是什麼情緒,讓孩子瞭解自己的情緒以及產生的原因。這樣孩子更能接受一點。
然後家長可以鼓勵孩子慢慢來或者給孩子示範一下可以怎麼做。時間長了次數多了,孩子自然就能理解了。
當然,在幫助孩子之前,要徵得孩子同意:媽媽示範一下好嗎?或者媽媽教你做一遍好嗎?這樣,可以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
如果孩子不需要家長幫助,那麼就在旁邊安靜的觀察,適時的鼓勵就好了。要注意,要你觀察,就是去發現孩子做的好的地方,要注重過程,並及時讚美(不是簡單的說“你真棒”這類話,而是說“媽媽看到你xxx地方做的很好,加油哦”這樣的話,一來體現家長對孩子的關注,二來讓孩子明白到底哪塊做對了做好了,起到一個標杆作用!)。
-
5 # 胖兔媽的育兒魔法書
看了題主的描述,顯然,這是孩子到了秩序敏感期,家長絕不能因此打罵孩子,孩子也不會因為受了打罵而“改正”,因為在他當前的認知裡,事物就該是有既定模式、不能改變的。
不少爸爸媽媽應該也有過這樣的體驗:
給孩子吃蘋果,切開兩半給他一半,他不要,哭鬧著非要再拿一個完整的蘋果;帶孩子外出,沒有走平時走的那條路,孩子哭鬧,非要走回那條路;平時出門都是孩子先穿鞋,爸爸媽媽再穿鞋,有一天爸爸媽媽先穿了鞋,孩子就哭鬧著非要爸爸媽媽脫了鞋,然後重新開始,先給孩子穿鞋……
很熟悉的場景對嗎?這就是孩子到了秩序敏感期。處於秩序敏感期的孩子,需要透過維持周圍環境的秩序來獲取安全感。秩序敏感期呈現螺旋式上升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了秩序的破壞而哭鬧,秩序一旦恢復就會安靜下來;第二個階段,為了維護秩序而說不,自我意識開始萌芽;第三個階段,為了維護秩序而執拗,一切要重新來。
在不瞭解秩序敏感期的家長看來,這完全是孩子無理取鬧,簡直不可理喻,為此打罵孩子的情況並不鮮見。但實際上,這段時間只要順應著孩子,讓孩子順利渡過秩序敏感期,孩子自然就會“變好”。
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個敏感期,家長一定要事先了解,並學會正確對待。處理得不好,孩子長大後會在相應方面出現或大或小的問題;而處理好了,孩子在相應方面就能很好發展。推薦閱讀孫瑞雪老師的《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避免再把孩子的各種敏感期當作他的性格問題進行粗暴“管教”。
感謝閱讀!
-
6 # 蘇蘇快跑
從樓主的描述來看,樓主也習慣透過打罵來表達你對孩子的不滿,這其實也是一種急躁的表現。以暴制暴,肯定不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
首先,建議樓主先分辨一下,孩子是錯在哪裡,是發脾氣的事情有問題(比如無理取鬧),還是針對出現的某些情況表達方式不對(比如想快點做好某件事情,但是做不好而著急)。
如果是發脾氣的起因就是有問題的,比如孩子無理取鬧,那一定要嚴格制止。明確的告訴孩子,透過發脾氣的方式來爭取大人的認可,這種行為是不對的,我們不會接受。如果他還是不同意,可以考慮適當地採用關禁閉(給他一張椅子,坐在上面10分鐘不許下來。中間下來,重頭開始計時)等適當的懲罰一下。
但是,如果孩子的出發點是好的,比如想剝豆但剝不出來而著急,那就是另外的處理辦法了。因為孩子只是不知道應該怎麼正確的表達,我們需要的只是教給他應該怎麼正確的表達。
1、引導孩子,讓他用語言表達出他的想法。
發脾氣的時候,先抱緊孩子,避免他亂丟東西傷了自己或物件。說出你的觀察“媽媽看見你豆子沒有剝出來,有點著急,有點生氣,是這樣嗎?”然後引導孩子說出他的感覺。孩子發脾氣,一定是他的某些心理需求沒有被滿足,比如他想顯示自己很能幹結果失敗了,感到很挫敗。這個時候一定要耐心,兩歲多的孩子語言能力還沒有發育得很好,所以他們習慣用動作去表達。所以,一定要引導孩子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感受。
2、給孩子一個正面的反饋。
孩子的想法,在大人看來,常常是沒道理的。但是千萬不要否定他的想法,可以透過“你的意思是,你覺得……”這種方法,重複一下孩子的表達,並且也幫他理清一下自己的思路。這時候,大人就要多鼓勵鼓勵孩子,表揚他說出來自己的想法很棒,我也覺得這個事情有點困難,我們怎麼怎麼改進一下,我覺得會做的更好。要不要來試一試?一般孩子都能夠接受,大人再幫助一下,把前面沒有做好的事情做做好。
3、給孩子一個獎勵機制。
最後,等孩子情緒平靜了,大人可以說“今天沒有發火,表現太棒了!”然後可以跟孩子約定,一次不發火獎勵一顆小星星,一次發火扣5顆小星星,攢滿10顆小星星可以實現孩子的一個願望。
總之,孩子才兩歲大,現在就定性他是個“脾氣急躁”的孩子,不免太早了。還有就是一定不要以暴制暴,也不能一味遷就。要用堅決的態度說不可以,但一定要用親情去教孩子正確的方法。打的方式對於這件事情,真的一點用也沒有。
-
7 # 康媽手記
寶貝不到三歲,肯定不能以成人的標準去約束他要求他,解決問題前,寶媽要分析孩子這樣表現的原因。尤其是不能打罵,真心不管用把這招式。
因為在兩歲半左右孩子會出現一個秩序敏感期,孩子就要求做什麼事情都得按順序來,比如先穿褲子還是先穿襪子,他習慣的一個順序就不能變。還有完美敏感期,吃的饅頭包子不讓你當他面掰半,書不能損壞或缺少。有這個敏感期出現,也是孩子要求成長的表現,是好事。寶媽要試著去理解寶寶,接納他,和他產生共情,他能感受到你的情緒。但是也要注意,孩子的秩序被打亂的話,即便重來也會鬧情緒,寶媽真的要多理解他,推薦寶媽讀多《關鍵期關鍵幫助》,和《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以及《如何說孩子才會聽》。不讀書的話,就只能去理解孩子的情緒,讓他感受到你理解他了。再嘗試轉移話題。
-
8 # 玉米寶寶
大人會有自己不高興的時候,小孩子也會有不高興的時候,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作為家長,最重要的是三點:
一是接受孩子的不高興。意思是說,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能和孩子比誰的脾氣比較大,這樣才能處理好問題。
二是引導孩子疏導自己的情緒。當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心裡面一定是不好受的,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儘量引導孩子冷靜下來,譬如,帶孩子遠離剛才不高興的場景,讓孩子額看自己喜歡的繪本,玩自己喜歡的玩具等等,儘量讓孩子的情緒平靜下來。
三是要著力解決問題。當孩子心情比較平靜的時候,家長要試圖去了解孩子是為什麼會不高興,譬如有時候孩子是心裡面為一些事情著急,有時候是看到了讓自己害怕的東西,透過這樣的溝通,儘量去解決這些問題。
-
9 # 教育秀秀看
2—3歲階段的孩子的情緒發展比之前要豐富很多,他們開始試探性的用情緒來控制周邊的人或事。例如:和大人發脾氣就是要達到目的,如果一次的成功就會讓孩子的大腦記錄下來,如果反覆成功,孩子的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凡想達到自己內心的目的就會將情緒重新調動出來並且伴隨著不良的行為(扔東西,破壞東西,打人,咬人,傷害自己)。
作為家長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才能幫助孩子順利渡過這個情緒波動的階段:
第一,尊重與耐心。家長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首先要學會尊重孩子,瞭解孩子的真實意圖,與孩子耐心的溝通。
第二,溫柔與原則。當孩子在哭鬧時,家長無需嚴聲厲色,只需要溫柔的陪伴,如果想哭就允許孩子哭,哭完之後還有要堅持原則,切記不能因為孩子哭鬧而一時心軟滿足孩子的無理要求。
第三,陪伴與支援。孩子在這個階段是最需要父母的陪伴的,尤其是要上幼兒園的小朋友會面臨分離焦慮的問題。在父母的陪伴中,父親能夠孩子傳遞力量,母親則會給孩子安全感,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要多鼓勵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而不是父母替代孩子去做。給孩子的更多的就是鼓勵與支援,這樣的孩子才會越來越有自信。
第四,責任與指導。在孩子情緒發洩完之後,家長要幫助孩子分析事件,如果孩子的行為是錯誤的就要讓孩子認錯並且承擔“相應”的責任,最關鍵的是,家長要不厭其煩的指導孩子正確地行為,正確的溝通方式等。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
10 # wlp荔枝
我兒子也快兩歲十個月了,他就喜歡打人,更頭痛,只要身邊的人跟他唱反調就舉起手來了,身邊的朋友看到他這樣就更喜歡逗他,不挑吃,能自己吃飯睡覺,除了睡覺一分鐘不停,不過上課還好,老師說能坐的住!去到外面看到什麼就要買什麼,我不給買就哭,我都是冷處理,讓他哭,告訴他哭也沒用,所以從小他就會一邊哭一邊叫著哭也沒用!
-
11 # 兩個孩子的媽媽我的愛
首先,孩子發脾氣屬於正常現象,他還不能夠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只能透過發脾氣,表示自己的不滿。這是孩子發洩情緒的一種表現形式。
作為父母,我們要知道,孩子為什麼發脾氣,是不是我們的行為惹惱了寶寶,如果是因為我們的干涉和獨裁,那就要向寶寶道歉,並改正自己的錯誤,讓寶寶知道爸爸媽媽是愛他的並且大人也會犯錯,改正了就好。
如果是孩子無理取鬧,那就讓寶寶自己發洩情緒,不要干涉和打擾他,這樣寶寶會意識到,即使自己哭鬧,家長也不會滿足無理要求,就會自行停止的。
當寶寶扔東西的時候,家長應該態度堅決的告訴寶寶這是不對的,並且讓寶寶承認自己的錯誤,如果下次再犯,就要有相應的懲罰。當然,寶寶知道錯了,我們也要給寶寶一個擁抱或親吻,讓寶寶知道,爸爸媽媽是愛他的。
-
12 # 全職媽的育兒經
首先孩子愛發脾氣愛扔東西的習慣跟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很家庭環境有很大的關係,他所有的行為都是在模仿中表現出來的。可以想象的是當你面對孩子調皮的時候一定是吼叫打罵,並沒有足夠的耐心也沒有比較好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急躁發脾氣扔東西。
所以,平時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多一點耐心,以身作則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而不是選擇暴力的教育方式。
其次孩子兩歲多的時候自我意識萌芽,很多的事情想要自己去嘗試,可以自己不會會生氣會煩躁,這個時候家長可以適當的鼓勵孩子慢慢來,多嘗試幾次,也可以稍微引導演示一下怎麼做,孩子學會了就不會煩躁了。
我家孩子也是在自我意識比較敏感的時期,很多的事情特別想自己嘗試去做,不會做的時候又會煩躁,我通常都是多多的鼓勵他,孩子不拒絕的情況下我會演示給孩子看,再讓他繼續嘗試,當孩子學會了他自己也會有滿滿的自豪感。這個時期一定要讓孩子多去嘗試,不要覺得孩子不會還不讓家長幫忙就覺得孩子脾氣大,我們應該抓住孩子自我意識的敏感期,讓孩子多動手多學會一些本領。
最後,我想說的是教育真的是一門學問,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學習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
-
13 # 積木育兒
這位家長您好,2歲多的寶寶遇到一些事情會發脾氣,是因為他語言交流不能夠非常充分的表達他的狀態和需求,不會很好的應對和處理自己的情緒。這個時候可能跟孩子本身的性格特點有關係,也有可能是屬於他這個年齡段的特點,我們不能說孩子就一定會是性格非常急。這個時候,我們要幫助孩子表達出他的需要,教給孩子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
情緒來了不可怕,我們擁抱他,往往我們越是忽視、阻止,孩子的情緒越是激烈的表現出來。還有父母是如何面對自己的激動情緒的,也會給孩子有一些示範作用。
喜歡扔東西在這個年齡段裡,除了是發洩情緒,引起父母的關注以外,還有可能他會是在早期寶寶空間探索期,喜歡扔東西的時候,我們過多的阻止,導致孩子在情緒稍有不穩定的時候,就會把這個積壓的小動作表現出來,寶寶在8個月到1歲多之間,會有一段時間比較喜歡丟東西,是在進行空間探索,我們需要充分尊重他的這個需要,幫助孩子瞭解到前後、左右、遠近,以及玩具或東西的輕重,材質等等。我們可以帶孩子去丟球呀!跟父母傳遞丟過來丟過去呀等遊戲,或者在家裡設定一個小盒子,往盒子裡丟等等辦法充分幫助孩子探索。如今看來題主的寶寶也是需要有個丟東西的過程,我們跟孩子在每天固定下來玩一次“丟東西”的遊戲,場地、手中的東西都是可以丟東西的,然後再設定家裡的其他物品和其他時間我們不能玩丟東西的遊戲,才會有效。
最後,我們不建議家長用“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教給孩子規則,而是慢慢的講給孩子聽,並且家中成員全部都如此執行,並設定破壞規則的自然懲罰(不是體罰)。
-
14 # 親子溝通如何說
親,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分享一個故事,您或許會發現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女兒剛上幼兒園時,很容易生病,加上霧霾天,仗著有我爸媽幫我帶孩子,乾脆就讓她在家連續休息一兩週。在這段時間裡,我下班回來的“待遇”常常會大相徑庭:有時女兒早早就站在門口等著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又是拿拖鞋,又是送禮物;有時我推開門,女兒則隨著音樂專注地跳舞,來不及給我打招呼,房間裡整潔如新,相比於外面灰濛濛的霧霾天,好像回到了另一個溫暖清新的天地;也有時一回家就看見她滿臉不高興,不打招呼不說話,一點小事也能啟動她的“哭鬧按鈕”,隨手扔東西更是不在話下。
仔細觀察後,我發現,孩子的狀態和我爸媽的狀態密切相關,如果他們特別開心,孩子就是一個天使,如果他們吵過架,家裡的氣氛是不想讓我覺察到的“帶著緊張的安靜”,則孩子就表現地像個“小惡魔”。因此,如果回家後遇見 “小惡魔”,我會所有的好奇,只說一句:“來,媽媽抱抱”,剛開始她會抗拒,但很快就安安靜靜地依偎在我的懷抱裡,慢慢變身“小天使”。然後我會再找機會和爸媽聊天,直到他們心平氣和,開懷一笑。
0-3歲的孩子,從心理學上來講,自我還沒有顯現,是一個相對無我的狀態,他的精神狀態和節律,與爸爸媽媽乃至整個生活環境的狀態和節律同步。所以,相比於僅僅關注孩子,更建議您關注孩子的生活環境,探尋並消除那些讓孩子容易亂髮脾氣,扔東西的“潛在按鈕”。
-
15 # 人生進階找二爺
國外有個概念叫做terrible two。普及程度類似於我們的“三歲看到老”和“七八歲討狗嫌”。翻譯過來類似於“糟糕的兩歲”。糟糕,明顯包括爸媽的心情。兩歲不是簡單指24個月的那個月,指的是一個時期。多見於18-30個月當中的某一段,有個別甚至會延長到3歲半。那麼這段時間到底都發生了什麼呢?走路不是問題了,甚至都開始小跑了。世界徹底從平面變成立體了,可以隨意控制自己的四肢了!可以去擁抱世界了!和熟悉的家人可以“自由”的交流了,雖然說的不很清楚,字數可能沒那麼多,但是連比劃帶猜毫無阻力呢!本來一切都比之前好了許多,怎麼開始學會耍賴鬧脾氣了呢?之前我的天使寶寶哪去了?
這一時期以前,我們看到的都是生理方面的問題,吃飯睡覺學走路,現在,恭喜爸爸媽媽,我們升級了,請進入下一大關:幼兒心理學大關!多數父母從這時候開始,要更加關注小朋友的心裡發育了。【真正需要把他當做一個人哦!】
“HI ,你好,陌生的直立世界!我有了靈活的雙手和雙腳了,他們都開始發揮自己的作用了,可是,很多時候我不知道該怎麼用,我什麼都想試試,可是後果總是有點糟。我喜歡開心,我也喜歡笑,爸爸媽媽也喜歡。可是心情不好的時候,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看見過有小朋友會打人,咬人,躺在地上耍賴皮,是不是生氣的時候就應該這樣?”爸爸媽媽不開心的時候也會打我吼我,是不是生氣的時候就該這樣?【不打孩子的父母請給自己無比熱烈的掌聲,你們真棒!】
那麼,有情緒的時候應該怎麼辦?
首先,我們要知道,小朋友為什麼發脾氣?
比如,他想開啟一個瓶蓋,但是打不開,然後就摔瓶子,生氣,打人。這類問題我們歸納為能力問題,就是以他的肌肉發育水平來說,他無法完成這個行為,就像兩歲小朋友一定不會單腳連續跳。
能力問題如何解決:第一步,要共情!!!!!!幫他說出他想說出來的話:真想開啟這個瓶蓋啊!要是能開啟看看裡面有什麼,就好了!你是特別想把它開啟對嗎?【是。轉入第二步。否。轉入第三步。】第二步,想辦法。我們來一起想辦法吧,要不我們去找條毛巾來,試試是不是因為摩擦力太小了?我們增大點摩擦力試試。【如果打開了】太棒了,下次我們還一起想辦法,玩去吧。【如果沒開啟】那我也來試試好不好,哎呀,我也打不開啊(就是能開啟也要裝作打不開),我們去找人來幫忙吧:“爸爸你好,請問,你可以幫我們一個忙嗎?謝謝你。”恩,下次我們解決不了的時候,也可以試著去尋求幫助。第三步【由第一步轉入】他並不是一定要開啟這個瓶蓋,開始他可能只是想試試,但是沒有成功,他覺得我現在擁有了這麼多“力量”,無法接受自己能力不足這個結果。那麼,我們需要幫他學習如何面對“挫折感”。
或者,他發脾氣就是耍賴皮!(透過耍賴,打罵等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例如:逛超市,不買這個就不走了!躺在地上打滾,打媽媽!
純粹耍賴皮主要以情緒控制為主,共情為輔。第一步,離開觸發區域。直接把孩子抱走,抱離玩具區,眼不見心不煩,等一會他就忘了。第二步,遵守原定規則。拿出你們的超市購物單,說,剛才那個不在我們的購物計劃裡面,如果你特別想要,請下次我們寫購物計劃的時候寫進去(請放心,他下次一定會忘的。如果他竟然想起來了!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那就買吧,一般淘寶都比超市便宜哈)。第三步,共情。那個玩具看起來真不錯啊,媽媽看見喜歡的東西也想買。媽媽剛才看見的那個包包,媽媽也特別喜歡,要是能買回家就好了。第四步,繼續共情,給出解決辦法。你心情不好,媽媽可以理解,你可以握著我的手,或者趴在我身上,如果你覺得趴在地上會好受點,你可以趴在路旁邊,不要影響別人走路。過一會壞情緒就會離開的【這句話很重要,是一句正向的暗示】。
請時刻牢記,2週歲小孩智商情商都沒有看上去那麼高!你總有更好的解決辦法!請儘量使用積極,正向的解決辦法,儘量不要擴大矛盾(就事論事,不要向家裡人身上扯,對孩子依然是正向的引導)。請不要使用暴力,因為這一定是最差的!
-
16 # 兜媽愛叨叨
不知道孩子是哪種情況呢?給你介紹下面的8個方法,能讓氣寶寶立刻變小乖乖哦!
準備小獎勵在帶孩子去公共場所前,可以先和他談好“條件”。比如,如果你在吃飯的時候沒有大聲吵鬧,吃完飯就帶你去買個洋娃娃,你能做到嗎?這些小獎勵一定要在孩子發火前和他約定好,等他要調皮前再警告他。很多爸媽會在孩子生氣的時候說“如果你現在表現好,我就獎勵你……”,其實這是非常不可取的。這會讓大人成為孩子情緒的奴隸,孩子的脾氣會越來越壞。
分散注意力孩子能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不長,當他們有耍脾氣的跡象時,適時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完全可以阻止他們發火。這招對比較小的孩子特別管用,比如,寶寶非要吃冰激凌時,你可以用糖果來“誘惑”他。這比一遍一遍地說“冰激凌吃多了會拉肚子”好用多了,而且孩子也不會順勢放賴打滾。
莫著急講道理很多爸媽在寶寶生氣時,都會先試圖跟他講道理。但其實,科學研究發現,寶寶在生氣時,情緒會左右他的大腦額葉皮質,讓他無法正常思考。這時,不管你說什麼,都只會讓他更加生氣。
允許孩子發火在孩子還沒學會控制自己情緒前,有的時候要允許他發脾氣,紓解他的壓力,也能自然地平復他的心情,讓他慢慢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氣。與其控制、壓抑他的脾氣,不如給他空間,讓他把煩惱釋放出來。
擁抱孩子孩子發火,其實也是沒有安全感、不被理解的表現。當他生氣時,你可以抱抱他,擁抱的同時不需要說任何話。擁抱表示你理解他的感受,也能給他安全感,讓他更好地發洩情緒、平靜下來。
察覺孩子的需求餓了、累了的寶寶更容易發脾氣,所以平時要給寶寶養成好習慣。如果寶寶總是在特定的時間發脾氣,尤其是飯前和睡前,很可能是因為餓了或者太累了,需要爸媽重新調節他的作息哦!
而2歲以下的孩子,雖然會說一點話,但是詞彙量不大,還經常詞不達意。爸媽可以教他們一些簡單的手勢,表示“要多點”“少點”“不要”等,用手勢代替言語,以免他們著急發脾氣。而不能用手勢表達的意思,可以讓寶寶養成習慣,想要什麼就指著什麼,然後你可以引導他“是不是……?”,寶寶只用點頭或者搖頭,就能表達出自己需求了。
冷靜地對話孩子耍脾氣讓人十分頭疼,一不小心,溫柔的勸慰就會變成大聲的呵斥。可是,大喊大叫有用嗎?孩子在生氣時,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當你朝他發火時,雖然是負面的關注,但實際上已經滿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讓他覺得發火很有用。朝孩子發火不僅會激怒孩子,還會讓他養成愛發火的壞習慣。不如深吸一口氣,冷靜的警告他,既能讓他感到關注,又能及時阻止他。
離開發火的場所有的孩子在人多的時候更調皮活潑,俗稱“趕人哄”。這類的孩子非常聰明,一般在公共場所更容易耍脾氣。在公共場所,因為面子,還有怕影響他人,大人在孩子耍賴的時候更易“投降”,滿足他們的心願。孩子一旦掌握這個規律後,就會利用它,達成自己的目的。所以,如果寶寶在公共場所耍脾氣,爸媽一定要保持冷靜,用好上面的方法,並及時把孩子抱到別處,遠離他鬧著想要的東西。和暴力、吼叫的爸媽相比,放賴的孩子其實算不了什麼。誰家沒個難管的孩子呢?
都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孩子的性格脾氣需要從小養成。兜媽今天介紹的這8個方法,你學會了嗎?
-
17 # 濃洌
孩子的性格好壞有基因遺傳的因素,但後天的影響教育對孩子性格的形成起著決定性作用。孩子生氣、尖叫、扔東西的表現往往是因為孩子覺得自己別無選擇,只能採取這些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也很可能是父母平時對自己的言行舉止不注意影響到了孩子的結果。所以父母要做到以下幾點,才有可能改掉孩子發脾氣扔東西的毛病。
孩子在發脾氣時,父母不可以打罵孩子,而是應該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說話。問明孩子發脾氣的原因。
父母告訴孩子,不管什麼時候都應該好好說話,不友好的態度不僅會傷害到別人對他的感情,也不會使別人明白他的意思。
引導孩子用平和的語氣表達心裡所想的,告訴孩子父母會幫他解決問題。
當孩子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不再發脾氣時,父母應該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總之,孩子發脾氣時,父母不應該打、也不應該罵,而是用平和的語言引導、教育、鼓勵孩子應該怎樣做。平時父母在孩子面前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孩子做出表率。
-
18 # 孩子王育兒顧問
我家寶寶最近發現他很喜歡說不,不行,不可以。喜歡和爸爸媽媽反著幹,每次給他刷牙洗臉,都是到處跑,怎麼追都回不來。每天我上班時,他總是會說,媽媽你不要去上班了吧,媽媽你陪我玩一會再走吧。
然後就拽著我的衣服不肯讓我走,使勁的哭鬧。洗澡的時候總是喜歡在澡盆裡玩很久,早上起床總是要在被窩裡揉一會才肯起來……諸如此類。
當媽的每次看到這樣的情景真的很心累,就這兩天我做飯,他想和我呆在一起,他爸把他抱走,結果果寶使勁的哭,他爸就把他放在臥室裡,任他哭,估計哭了有半個小時……我在門外想把他抱出來都不行。此時我才發現,任何孩子的問題都是父母的問題。
2歲寶寶正是建立自我意思喜歡挑戰權威的時候,作為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合理需求,適時的引導他,而不是和他對著來,這樣只會讓他發更大的脾氣,讓他覺得父母不愛他了。
作為父母真的應該多想想寶寶的想法,別以為他只有兩歲,就不尊重他,孩子對我們來說永遠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一個成年的大人都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怎麼要求一個才兩歲的孩子去控制自己的情緒呢。孩子就像我們的鏡子,當他發脾氣時,父母應該首先檢討自己是不是哪裡做的不對,比如對於孩子洗澡起床,是不是可以給他定個鬧鐘,提前和他說好。比如作為父母是不是應該每天給孩子足夠的關注,讓他知道父母是愛他的。畢竟生出來的就要負責,孩子在這個世上唯有父母是最大的依靠。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階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
19 # 幼兒教育
孩子不到兩歲,但是會發脾氣打人扔東西了。前幾天晚飯後,我和孩子爸在沙發上坐著,孩子騎著小車,軋到了我的腳。我疼的叫:“疼、疼、疼。”孩子聽了後,就打了我的臉,我還在喊疼,他又拿個東西扔我。
平時都是我一個人帶他,他竟然這樣對我,當時我心裡挺難過。但是過後,我仔細分析了原因,發現其實是我的錯。
首先,孩子打人。孩子爸週末賴床很嚴重,不論怎麼叫都不管用。於是,有時候煩了,我會慫恿孩子打他爸爸,把他打起來。這樣就讓孩子以為打可以解決事情。
其次,孩子扔東西。在孩子玩水玩的衣服溼了的時候,我會著急,一著急就把他手裡的東西扔了,趕緊補救。我著急的時候,很少注意對孩子的影響,這樣就讓他以為扔東西也可以解決問題。
最後,就是當我出現此類問題的時候,孩子不知道怎麼做,他只能從自己的認知出發,用打人扔東西解決。
孩子的經驗只有不到兩年,他也只學到這些解決辦法,所以,就用上了。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該怎麼讓孩子學會這類問題的解決辦法呢?
首先,我先從去除錯誤的方法開始。不再慫恿他打人,不急著做什麼事。對於習慣這樣做的人,改掉很難,但是為了讓孩子以後在自己需要關心,關心自己,一定要改掉。
其次,再從孩子愛模仿出發。孩子小手小腳疼的時候,當然是小問題,不嚴重。我就抱起來,給他吹吹,告訴他吹吹就好了。然後親親他,理解安慰他,讓他有個接受期。
還有,當我被他撞到了,我就告訴他,我疼,要他吹吹才好。然後我先自己吹幾下,再讓他吹,一般這樣他都會吹。完了之後,告訴他我不疼了,並且乘機誇獎鼓勵一下他。這樣受表揚的事,孩子很願意做。
另外三歲之後是寶寶比較重要的時期,是孩子身體的快速成長期,同時也是寶寶開始培養識字的最佳階段。當然學習這種東西不能強迫寶寶,容易讓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牴觸,導致以後教育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興趣。一是尊重孩子興趣想法,多陪伴他,透過玩的方式讓他喜歡上學習。搜尋【貓小帥學漢字】應用有驚喜哦,比如:我家閨女喜歡搶手機,我就根據她的喜歡,效果非常贊。裡面很多冒險故事,教寶寶識字,還有遊戲鞏固。
我兒子兩歲十個月脾氣特別急,本子拿手上有點點翹起來弄不平都能把他氣個半死,幫我剝毛豆剝不出來就在那裡叫,還喜歡扔東西,什麼東西在他旁邊他都拿起來扔,好頭疼啊,親戚都說要好好教育他,可是我打也打了,罵也罵了,講道理也講過,他都會說不扔了!轉眼間又開始扔東西了!不發脾氣,不扔東西還是很可愛的!
回覆列表
鍛鍊自我約束能力,設定一個思過小凳,做錯事了就把他按在小凳上坐5分鐘,鬧鐘放旁邊。時間累次遞加,跟他說明做錯了什麼,再讓他冷靜一下自己想,大人再坐到孩子能看見自己的地方做自己的事,但全程不能用眼神和孩子交流,語言也不行!設定的時間到了再去問孩子想是不是悔過,再鬧就加5分鐘,再鬧就加10分鐘!反覆幾次,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