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學閒逸
-
2 # 掌上富民
看了你的要求,說實話,很難找到一臺機器能達到你的全部要求。能達到的,估計上百萬了吧。個人認為,拍微電影和短片,還是用攝像機好,能支援長時間工作,皮實,推薦的有這麼幾個,索尼的FS7,佳能的C300mark ii,等等,價位在3-10萬,有很多選擇。
其實按你說的條件來看,你是想用一臺相機,當然,現在的相機拍影片也有優勢,拍淺景深也不錯,這塊就多了,如果單純拍影片,推薦松下的GH5,如果拍影片的同時,還需要拍照片,推薦佳能的5D4。
單反和微單拍影片和拍4K影片,有優勢,也不有足。追焦是一大問題,用相機拍影片,除非進行過嚴格的訓練,不然成功率很低,有時候拍十分鐘的影片,清晰的,有個一、兩分鐘,就很不錯了。有時候過多的關注於跟焦,而無暇顧及構圖及設定曝光等引數。還有一個,長時間的拍攝,相機就差多了,一般相機拍攝,連續工作25分鐘以上,就可能對成像系統有傷害了。還有在抓拍上,相機也沒法和攝像機比。
-
3 # Wang1M
個人一直在用a7s2進行拍攝。
看了你的需求,建議使用a7s2轉接佳能鏡頭。
上述的條件基本都能達到,最重要的是短片沒有必要用什麼大型的攝像機(有的話當然最好)。而且微單便攜性很高,可以隨時隨地的的拍攝,3.5mm輸入輸出介面.HDMI介面什麼的都有。還有s-log3方便進行後期調色,並且調色空間大。
推薦轉接佳能鏡頭的原因是,佳能鏡頭二手市場比較大而且價格便宜。如果拍紀錄片的話推薦額外買一支索尼原廠的鏡頭,優點是防抖效能全開效果還可以,可以使用自動對焦,不要小看自動對焦,有時候真的很方便!
-
4 # KomoLeung
目前來說,能夠提供1080 100/120p 的相機其實並不多,再加上考慮到價格因素,我個人會推薦索尼a7sII 以及索尼a6500 。
這兩款機器都能夠達到1080 100/120p 的拍攝水平,機內的五軸防抖對於手持拍攝來說可謂是一大利器。全畫幅、APS-C 畫幅只要接上大光圈鏡頭景深效果都會非常明顯,兩部相機都具有S-log3 功能,能夠有效地保證後期調色空間(受限於感測器,使用S-log 會比較明顯。)。外接功能上,兩臺相機都有3.5mm 麥克風介面,但需要注意的是,a6500 並沒有監聽口。
至於鏡頭選擇方面,如果有大量手動對焦需求的話,原生卡口除了APS-C 畫幅專用的E 18-105mm F4 之外,我還是更建議考慮轉接(原生卡口相當一部分是無級對焦環,非無級對焦環的價格普遍偏貴)。
現時最適合轉接的方案依然是佳能EF 卡口鏡頭(相對比較便宜),當然瞭如果你打算鏡頭買回來就用到爛的話,像我這樣轉接索尼A 卡口鏡頭會是更加便宜的選擇。
續航方面,大部分人普遍認為無反續航差,然而無反最為耗電的其實是待機,何況你是拍影片的,拍起影片來其實無反和單反並沒有多少差距(單反螢幕取景非常耗電)。而解決續航問題的最好方法,並不是“邊充電邊拍攝”,而是假電池。一塊假電池的售價大致相當於一塊原廠電池的售價,但續航時間我這個假電池套裝理論上是原廠電池的8 倍(電池容量為原廠電的8 倍),反正我拍影片是沒試過用完一塊假電池的,這樣的續航解決方案我覺得會更加符合題主的要求。
由於廠商有協議限制,市面上在售的相機影片單次拍攝時間都不能超過30 分鐘,所以如果題主有這方面需求的話,我覺得還是考慮有一臺攝像機做主機會比較穩妥。
-
5 # 一起學習做影片
a7s2 a6500 gh5.當然,這些機器直出效果是一般的,後期效果是超牛的。直出可以選5d4.不過5d4的120幀升格是720p的。而且沒有聲音。而且5d4好像沒有方便的外接電源方案。而且5d4也沒有你需要的機身防抖。而且5d4的4k根本不具備實用性,五倍於別家4k的體積,畫質卻還差一丟丟。綜合來說,需要高感選a7s2.如果不需要高感,選gh5。據我所知,一條二更現在很多外包團隊,使用的器材有索尼a7s2.也有佳能5d3。也有些使用了bmcc。現在也有很多用gh5的。就影片編碼位元速率來說,gh5是推薦的這些機器裡最強的。如果不需要高感,選gh5就沒錯了。推薦購買gh5的vlog 外掛。拍灰片提供更高的寬容度。
-
6 # 永紅視聽
索尼A7S2我比較推薦,現在微單拍影片很不錯,好多單反都不及。不過索尼家的,不便宜,特別是鏡頭,一個大光圈變焦鏡頭都上萬了。
我自己用的還是老款A7R,能拍50幀1080p,拍攝效果還是可以接受的,配合手持穩定器,效果非常棒。可以看我的作品裡面全部是索尼微單拍攝的,有幾個是搭配穩定器拍的,太牛了。
微單有小巧的優勢,如果想去外面拍影片,比較省力,等以後弄個無人機,就完美了。牆裂推薦微單!
-
7 # 攝影就只需要一下
二話不說,先來一張對比圖。下圖是索尼全畫幅微單系列中能內錄4K的5個型號,A7M3的官方報價最低,不到一萬五的價格和市面上A7S2價格相當 這不到一萬五的價格提供了索尼目前幾乎最好的自動對焦效能,並且是最高質量2.4倍源畫素6K超採、水平方向無裁切的4K影片,理論上已成為索尼目前最高4K影片質量的全畫幅相機。不過唯一點不足的就是高感沒有a7s2好
-
8 # 酷品號外
如果你是拍影片 那我能給你的推薦就是選擇松下的機器或者索尼的機器。首先說松下的GH4就是專為拍影片而生。無論是相機的引數,還是效能都非常的不錯,而且還非常的便攜。機身非常小巧。支援4k影片的錄製。而且還配備了專業的編碼V_LOG能讓你保留更大的色彩空間和細節。而且在1080p模式下 高幀率影片自然也不在話下,實現一些慢動作的鏡頭也非常輕而易舉。而以索尼為代表的向索尼a7R2 a7R3又具備同樣的高水準 但相對的會比松下的機器來得貴一些,所以價效比沒有那麼高。如果預算足夠。你還可以選擇更高級別的攝像機。
-
9 # 卷太郎攝影坊
題主對影片器材其實已經瞭解的很詳細和透徹了,對需求說得很清晰,根據題主的需求,只有松下gh5或更低一點的g85可以完全滿足,其它的品牌、機型均有不符合題主要求的地方。
首先,符合題主可換鏡頭機型,直接排除了攝像機機型。拍攝自媒體類節目,肯定預算不會超高使用阿萊攝影機,因此就是單反無反類相機。
其次,具有機身五軸光學防抖的影片類相機只有索尼a7s2和松下gh5或g85。可以排除佳能、尼康這些機型。這幾個機型中,松下因為畫幅較小,防抖能力明顯高於全畫幅的索尼,因此最推薦松下這兩個型號。
第三,長時間拍攝能力,我想這是毫無爭議的,松下gh5和g85可以無限時長拍攝,絕對勝出。
第四,外接音訊等裝置,松下有原裝配套音訊裝備,也相容其它第三方裝置。
第五,機型體積和重量都適中,鏡頭群非常完善,就是專門的影片機型。
第六,自動對焦能力也算可以,雖然稍有些慢,但手動對焦手感也不錯,有峰值對焦提醒。
總之,根據題主需求,感覺只有松下符合要求。預算充足則gh5,預算有限則g85,鏡頭根據需要匹配即可。
-
10 # 光學法則
看了題主的要求,我覺得索尼的a6500最適合。
首先a6500有機身五軸防抖,符合題主的要求。
然後,這臺相機可以拍攝4k影片,最重要的是它的4k影片單幀畫質是3萬元以內單反相機中效果最好的,和索尼的a7m三畫質不分上下,這是我親自測試的。
而他的全高畫質模式下,可以拍攝120幀的影片。
使用手動模式拍攝影片時,它的引數都可以手動調節,另外這臺相機是微單,它的體積非常小,拿起來非常的輕便,而且它的螢幕是觸控式螢幕,可以在螢幕上觸控來實現景深的改變。
我正在使用的是它的兄弟機型索尼a6300,和6500相比,a6300少了觸控式螢幕,也少了五軸防抖功能,如果不在意五軸防抖功能的話,那麼a6300價效比就超級高了。
-
11 # 光線攝影學院
自媒體短影片,不拍照,只拍影片,價Grand SantaFe低越好!那麼,我們就來根據你長達千字的問題描述來予以分析和推薦:
一、你要求有較好的淺景深效果
這個,恐怕1萬塊錢是搞不定的了。如果是要好的背景虛化,那就最好還是用全畫幅,全畫幅的攝像機,只有佳能和索尼可以考慮。
佳能的機身價效比要低一些,索尼的鏡頭價效比要低一些,兩者相抵,價效比基本上也差不多了。
如果是買索尼,那麼,可以索尼A7M2,這個大概8000不到了吧,而如果買佳能,就要買佳能6D2,這個要1萬塊錢左右,佳能的機身價效比比索尼要稍低。
索尼A7M2,現在價效比非常高,作為短影片自媒體創業來說,是一款起點很高的機型了,當然,這個一整套配置下來,也還是要1萬塊錢以上的了
如果不要全畫幅,那就只能半畫幅了,半畫幅依然還是佳能和索尼。
如果還要再降級,那就只有鬆下了。松下的短板,確實是背景虛化效果不咋滴。
二、你要求有較好的防抖動效果
這個,只有松下和索尼可以滿足你了。
但是,索尼A6000A6300雖然便宜,但是沒有五軸機身防抖動。
索尼A6500雖然有五軸機身防抖的功能,但是價格太貴了,還不如直接加錢購買索尼A7M2了。
因此,可能最終還是建議你直接上索尼A7M2為最好了。
索尼A6500的價效比太低了,而且很多功能也都是屠龍之術,沒有實用性,所以,真心不如購買索尼A7M2好了
三、你只是拍攝自媒體短影片,可是問題描述中卻要求了太多給企業拍攝宣傳廣告的效能要求
我覺得這個其實是不必要的了。比如說4k,這個真心沒有什麼意義的了。再說了,很多機型的4k功能,其實並不好用,比如說佳能5d4的4k,被吐槽很多了。比如說索尼A6000系列機身,拍攝4k也是發熱嚴重,很麻煩。況且後期剪輯也是非常麻煩。
因此,還是要務實,務實到什麼程度呢?佳能6D2都沒有4k這個功能,我覺得1萬塊錢的佳能6d2之所以沒有4k,還不如便宜的拍照手機?我覺得吧,這個真的是務實的選擇,你就搞一個自媒體短影片,又不願意花錢,還要4k。你知道4k剪輯需要配什麼樣的電腦嗎?4k素材和成品的備份需要什麼樣的硬碟嗎?這些,可能比相機貴得多了。
如果不是商業製作,沒有人付錢,真的沒有必要追求4k這種華而不實的東西。
四、看了你其他很多描述,我覺得,還是要務實!
由於感覺你的經濟實力並不怎麼樣。因此,我覺得價效比真的非常重要。
其實,松下G85是一款非常不錯的拍攝短影片的攝像機,功能很實用
首選,我推薦索尼A7M2,這款呢,目前來說價效比真的是非常高了,而且是全畫幅,肯定比索尼A6500要務實多了。
但是,索尼A7M2可能也已經超出了你的預算。
因此,我個人覺得,短影片自媒體創業,其實從松下或者佳能起步真的是非常務實的選擇。
松下的,一個2000塊錢的松下G7,配一個套機,配一個松下25mmF1.7,就可以開幹了。當然,你也可以配中國產廉價鏡頭,也不錯的了。
佳能的,你配一個佳能200D,配一個套機,配一個50mmF1.8STM,也可以開幹了。
如果從防抖的角度來說,你再買個穩定器,足夠用了。
綜上所述,我的首選推薦是索尼A7M2,其次是松下G7,最後是佳能200D。這個推薦是相對比較務實的。先幹起來再說吧,如果萬一自媒體創業失敗了呢?也不要緊。再說了,自媒體短影片,對於影片質量要求真的不高,重要的還是內容。
-
12 # 小波淘車易手車
你可以直接考慮sony f55
專業的電影相機,可錄製raw影片。支援4k。35毫米cmos。配鏡頭,儲存單元,記錄單元,尋象器。這個相機寬容度很高。
redone
8k相機,需要自己配製尋象器,電源,記錄單元,鏡頭。
這個相機也是電影級的,拍raw用的。
你還需要一個穩定器,要不是影象來回晃,然後還需要三腳架
-
13 # 使用者104286662053
匯隆基業裝置的價格是有所不同的,基本上是根據產品功能來定價,價格比較合理。如:如A4款3D智慧拍,主要支援的是拍照功能,B2款3D好聲音,主要支援是MV錄製,可以完成即拍即錄,還有二維碼生成自助掃碼下載影片功能。V款微課慕課,主要針對的是微課慕課的製作,包括有很多支援PPT和Word文件匯入、文字可模擬人聲朗讀、互動畫筆功能塗寫工具包等,還能夠拓展流媒體線上直播,相對來說,它的價格比較適中。Q款產品是專業型產品,它可以很好的完成電影的拍攝,3D拍照和MV的錄製,屬於中檔產品。最後就是M款、H2款、S款產品,基本上都屬於中高檔產品。其實,您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拍攝需求來選擇相應的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如有不明白可以直接聯絡他們的工作人員。服務態度非常的好。
-
14 # 美叔說
目前來說,各家的單反,微單,無反都是拍微電影的首選。畫質沒有問題。
其實對於一部作品,主要還是劇本好。
-
15 # 何俊辰
拍微電影用什麼入門級裝置。
單反相機(攝像)、錄音機套裝(收音),遮光板(打光需要),電腦(剪輯)應該差不多了 ,其他幾種都好辦,同期錄音的裝置比較多,可以自己去音平商城找找看。
一般拍微電影是用什麼裝置入門級合適嗎
你想一路走到黑就買最好的,你想玩玩就算那手機就可以了
拍微電影 適合用什麼裝置
1、鏡頭 單反或是無反。一般小成本基本就使用那些業務機,如囯造,索尼fs7,fs5;佳能c300,c200;松下eva1之類。 2、三腳架 3、小滑軌、小斯 4、聲音裝置
拍微電影一般都用的什麼機器啊?
要看你什麼要求,影視是最燒錢的,如果是一般人或者學生拍電影的話,一般的DV就可以,或者有條件的話HD攝錄一體機是必要的,尤其對影視專業的學生來說,用DV就實在有點一般了。再好一點的話可以是廣播級HD攝錄一體機,一般的HD攝錄一體機,像索尼PMW-EX1R,這個真正嚴格來說只能拍紀錄片或者婚慶,包括廣播級的,廣播級可以錄製電視影片,一般的HD機要幾萬,廣播級至少也10萬以上,這是一個節點。這之下的這兩種機器,之所以不能跟電影院放映的影片相比的根本原因是畫面,因為真正好的電影都是用膠片拍的,數碼攝像還是無法跟膠片效果相提並論,畢竟色彩柔和性等諸多方面差距太大了。不過也有畫面能跟膠片攝像機相比的非膠片攝像機,不過那叫數字攝像機,拍出來的片子也就是所謂的數字電影,不過效果跟膠片電影基本沒差,這類機器最實惠的當然是RED ONE和索尼F3,尤其是前者,基本上如果想要拍畫面好的片子的話,價效比最高的肯定是租用或者購買RED ONE了,RED ONE其實就極為專業了,裸機是沒法弄的,必須一整套配置,整個下來也要好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當然如果你更有錢或者大製作,直接弄一套阿萊什麼的膠片機,那一套幾百萬上千萬都不止了……當然還有一個最討巧的解決辦法,就是用5D2,價格沒HD攝像機那麼貴,但拍出來的效果都能與膠片機媲美了,說實話我一直不明白RED ONE以下檔次的HD機有什麼存在意義,就是因為5D2的拍攝效果遠遠優於這些機器,價格還便宜很多
-
16 # 鄉頭陳二妹
一般拍微電影會使用電影機如red等,也會使用部分高效能的單反機,如佳能的5d3、5d4等。
入門級的攝影裝置也可以拍攝微電影,如sony的a6300就是價格比較平民的一款拍攝裝置,有些的功能甚至比肩專業的機器。
當然拍攝微電影也少不了燈、三腳架、反光板等常用的輔助裝置。
攝影器材是照相機、鏡頭及其相關附件、與攝影活動相關的各種裝置、物品的統稱。包括膠捲這樣的消耗品和大多數攝影器材經營者所經營的攝影用坎肩、攝影包等都屬於攝影器材範疇。
攝影器材的範圍很廣,除了大家熟知的照相機以外,主要包含各種變焦鏡頭、定焦鏡頭、閃光燈、各種用途濾色鏡、相機包、照相機腳架、影室閃光燈、柔光箱、各種燈架、反光板、反光傘、外拍燈、攝像燈、石英燈、鏡頭蓋、遮光罩、三腳架、獨腳架、相機清潔用具、快門線等等,還包含上述器材的附件等。
現在做自媒體影片,或者拍短片,都用什麼型別的裝置?攝像機,單反,微單?不拍照,只拍影片!價格方面,能達到以下幾點要求,價格越低越好。以下為我對裝置的要求:
1:景深,可以適當的玩一些淺景深,但不限於全畫幅。能調節背景虛化效果。(最好是可更換鏡頭的機形)
2:拍攝影片時,可以手動調節白平衡,光圈,快門,ISO等等引數,有自動對焦與手動對焦選項(不限於相機)
3:要有機身防抖,5軸防抖,光學防抖。不考慮鏡頭防抖與電子防抖。
4:拍攝時間最短也要保證能一個鏡頭有二十分鐘以上。
5:能外接,小蜜蜂這一類的麥克風
6:續航,最好能用外接電源。比如外接一個充電寶。(實在不行,只能多買幾個電池)
7:普通拍攝1080p的影片能達到60幀以上,最好有120幀以上。(要支援4K拍攝的機型)
8:重量要能手持的,不要肩抗的,太重了吃不消!
9:後期調整的空間,儘量能大一些。
綜上所述,有人推薦索尼A7S2,佳能5D4,XC-10,我還在考慮中,總感覺現在微單比單反的影片能力更強。
順便問一下,有誰知道“二更”是用什麼裝置拍的?(我只是做一個參考)
大神們,快來回答我這個,專業者來!
回覆列表
你例那麼多條例出來有什麼用?拍電影自然是用攝像機。直接到網上搜看價格、與詳細介紹,價Grand SantaFe高效能越好。還有看官網介紹,多次諮詢一下。
其它所例條例只是你自身的操作問題,什麼鏡深的。價格上3萬以上的自然會有。
還有有的鏡頭是多次攝錄合成的,釆用了無人機等高科技拍攝的。都不瞭解拍攝問題,例那麼詳細有何用。是後期透過剪輯起來的。還一次拍攝二十分鐘?你見過那部電影是這樣拍的?
我們觀看的電影,一個鏡頭過兩分鐘算是長的了。你沒聽見喊“咔”咔這些拍攝花絮?多部機器,多位工作人員,多個機位同時工作的。後期再剪輯組合出來的。你一臺攝像機對著一個機位拍二十分鐘,你想拍什麼?
電影級別的牛叉的攝像機上百萬,低低點的也搞個十多萬以上。像你手拿的,能有多厲害?
還有鏡頭大多可以選擇性的,價格上來的東西,設計者不會犯傻的。
想買那臺就買那臺,網上看。低於2萬的不用考慮,還有注意看是否支援夜間拍攝。拍4K的就注意看詳細資訊。網上的東西,大多是買價格親民類的。高了,他們也不會放圖上去賣。普遍5萬以下。
品牌儘量挑選大牌,至於那個國家搞這行業好就不用多說了。挑牌子儘量多瞭解他的發展史,公司業務。
本人不會在此搞什麼類推廣告的,想買那個就買那個。價錢越高越好!
低於1萬的就不用出來了,一個鏡頭多少錢,自己去查。還有可直接拔打電話都他們公司諮詢瞭解。
什麼大神的,專業的。在這裡會有人什麼人回答,直接去行動去了解去找是最為明智的。有錢就直接上門去公司看,和業務員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