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楊一每日釋出
-
2 # 米範同學
我來分享下個人的觀點吧,我認為現在做什麼都離不開利益二字,所謂的分紅遊戲相信也只是為了謀利的!
當然遊戲可能會真的有分紅,但天上掉餡餅的事可不常有!要是真有那麼多餡餅撿人人都不用上班了啊,在家玩玩遊戲就可以等分紅了……
既然這樣,那麼為什麼還要說要玩遊戲會有分紅呢?這自然是一種為了吸引人們眼球的手段!我們一起來分析分析是怎樣的套路吧
首先我們就當真有遊戲分紅吧!那麼你想要獲得遊戲裡的分紅,你就肯定得付出相等的時間去做任務玩他那款遊戲,時間花了不知多少,但獲得的分紅遠遠不值!
所以寧可在這種不靠譜的遊戲上花費時間精力還不如多在生活中提升自己,選擇正確的方向,努力才不會白費,沒有那麼多輕鬆又能賺錢的專案留給你的,一份耕耘一份收穫!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望樓主採納!
-
3 # 雲霄吃夜宵
有些是真的。
投入時間多,收益一天可能幾分,幾角,幾塊。
除非是內部人員,那樣拿的就多點。[白眼]
-
4 # 巨蜥
個人玩就是入坑,就和做生意一樣,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無論商家怎麼樣搞活動,商家肯定都是賺錢的,不賺錢的買賣沒人做,所以網上什麼分紅的遊戲基本上都是坑。
-
5 # 隔壁王老菊
什麼鬼分紅遊戲。就是傳銷!批個皮罷了。進去一個勁的忽悠你各種投資。要麼投資錢,要麼投資時間。放心。最終都會把你忽悠瘸了。[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
6 # 櫻桃番茄GO
一、陀螺世界的遊戲規則
很多網賺圈的羊毛黨和想在網際網路上賺錢的小白聞訊趕來,甚至不少圈子大佬站臺力推。
大大我之前還在手機裡玩過一段時間,基本是無腦操作。
初級的魚在轉盤上不停轉圈積累金幣,中間你不需要任何操作,只需要等待金幣積累到一定數量,再用金幣去買相同的魚,然後把兩條魚合成一條更高等級的魚,一步步升級成一條鯤。
這跟養龍游戲宣稱的“每天有空玩30分鐘,不影響你做其他事情”如出一轍:
各種等級的恐龍隨時間每秒產出相應的金幣,然後用所得金幣去合成更高階的龍。兩隻1級恐龍合成一隻2級恐龍,兩隻2級恐龍合成一隻3級恐龍,以此類推。
只不過這款遊戲增加了賺錢的要素,於是有了“今天你養龍,明天龍養你”的口號。
也就是最終合成到38級,會按機率生成一些特殊的恐龍,如紅包龍、算力龍、情侶龍,可以獲得對應的金錢獎勵。
不過,按照遊戲規則,收益最高的是分紅龍,可以平分每天全網廣告收入的20%,透過38級合成的福、祿、壽、喜、財五龍合成。官方號稱全網最多將只有10萬隻分紅龍,稀缺性和躺賺模式無疑就是分紅龍的價值所在,所以基本你看到的市面上關於該遊戲的攻略,都在教你如何更快合成分紅龍。
在羊毛黨眼裡,分紅龍=躺賺。
可是,靠時間自動生產的那點金幣太慢了,合成一隻38級龍至少也要一個月!更別提要5只38級龍才能合成的分紅龍。
如果你真老老實實去等時間養龍,那這就是個純粹給你打發時間的小遊戲而已,接下來的文字你就不用看了。
所以為了獲得更快更高的收益,羊毛黨們必需去做一件事情:拉人頭。
你的下線每天合成恐龍的活躍度、看的廣告、合成紅包龍的收益,都會轉化成你的一部分收益。你拉的人越多,你的收益越高。
按官方的說法,這個平臺的收益都來自廣告,所有使用者每看一條廣告,平臺就會有廣告費,你拉的人越多,平臺廣告費越多,你合成分紅龍的收益自然也越多。
所以這就形成了一條完整的邏輯閉環:你為了獲得分紅龍去拉人頭——更多的人頭意味著更多的廣告費——更多的廣告意味著分紅龍的收益越高——分紅龍的收益越高就吸引你去獲得更多分紅龍——你要獲得更多分紅龍意味著你要拉更多人頭。
所以專案的本質,就是藉助養龍這個遊戲的外殼,行拉人頭之實的傳銷遊戲。
那麼到這裡,你以為你已經看清了這個遊戲麼?No!
二、羊毛黨的價值
這不僅僅只是一個簡單的薅羊毛遊戲,我們繼續深挖下去。
我們知道官方的說法是所有收益來自廣告費,這是比其他拉人頭專案高階的地方——“我是有實打實賺錢模式的,不是旁氏騙局那種,前面人的利息來自後麵人的本金”。
再配合“切斷一切充值入口,想花錢也花不了”的說法,小白基本上就相信了:模式多麼健康!完全不是其他割韭菜專案那種零和遊戲!
可是很多人卻忽略了,廣告商這個層面的問題。
你簡單地把人頭數等同於廣告費,可你有想過嗎?如果你是一個廣告商,你會把廣告投放在為了擼羊毛才登陸這個遊戲,但對你的廣告毫無興趣的使用者身上嗎?
也許一開始有些暴利專案如灰黑性質以及遊戲類、民間借貸類的廣告主會來投一投,增加一下曝光,但長期來看僅僅靠這些無法保證持續效果的廣告來養活整個使用者群,本身就是一件極難維持的生意。
既然廣告費和分紅龍的收益直接掛鉤,何況還是10萬隻分紅龍平分這20%的收益,如果分紅龍收益少了,本就靠收益吸引來的使用者會分分鐘棄你而去。
除非,官方有足夠的資本來補貼收益,支撐這個遊戲繼續玩下去。
這也是官方一而再再而三放出融資訊息的原因,給拉人頭的和被拉的人頭吃一顆定心丸:錢管夠,羊毛儘管擼,我們不會隨時關門跑路。
但拉人頭的錢可以燒一時,總歸需要回歸到所有商業的核心點來:你真正的賺錢模式是什麼?
滴滴、美團、摩拜單車們當初開拓市場燒的錢,終究還是要使用者在平臺上花錢賺回來的,那些沒有明確模式賺不回來的呢?都倒閉消失在歷史的塵埃裡了。
你以為你的人頭價值,真的只是作為垃圾流量獲取的那點廣告費麼?
你衝著擼羊毛而來,如果在對方眼裡,你沒有超出羊毛的價值,這種生意就是做慈善,可惜公司不是傻子。
廣告收費模式只是一個幌子,真正的遊戲規則呼之欲出。
三、分紅龍的騙局
養龍游戲背後的公司叫陀螺世界,陀螺世界的主體公司是遊戲陀螺。
除此之外,這家公司旗下還有陀螺財經、陀螺活動、陀螺名片等各種應用,業務都跟區塊鏈有關。
比如定位於區塊鏈行業媒體平臺的陀螺財經,基於區塊鏈開發的活動場景應用陀螺活動。
區塊鏈,才是這場遊戲的最終玩法!
跟各種養狗、養貓、養植物的虛擬養成類寵物遊戲一樣,都是打著區塊鏈外衣的資金盤專案。
接觸過網際網路區塊鏈專案的朋友都知道,這兩年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盤——資金盤、互助盤、拆分盤、釋放盤等等,讓人眼花繚亂。
這些盤都說自己旨在利用區塊鏈技術,打造世界通用的虛擬貨幣,然後藉助各種營銷手段,拉人頭進來投資,把幣值拉昇,接著官方賣幣套現,跑路,這是最常見的套路。
像理想春秋、樂享天下、虛擬情人、快貓貓等,最後都以駭客攻擊,網路癱瘓,關閉整修為藉口而跑路,捲走大量投資者的血汗錢。
而只有10萬隻的分紅龍,和號稱全網數量有限的其他數字幣,本質上是一樣的東西。當這10萬隻分紅龍都被領完後,平臺必然會開放交易分紅龍,就像在市面上交易流通的數字貨幣一樣。
你以為賺錢靠的是分紅龍的廣告收益?
真正賺錢的遊戲還沒開始,分紅龍的轉手交易之間的漲跌差價,才是後面拉開大幕的正式玩法!
就像股票市場,教科書上告訴你持有股票可獲得公司分紅,但真正投入這場遊戲的,有誰是衝著那幾毛錢的股票分紅去的?99.99%的人在這個投機市場中,是透過股票的殺跌買漲獲利的!
然後你說:曾大大,這個遊戲的分紅龍不需要購買,都是玩家經過一段時間養成的,再把分紅龍賣出去,賺錢的不還是玩家麼?
你在養恐龍的過程中,除了上面說的並不靠譜的廣告費,並沒有為公司提供任何價值,所以這裡就存在一個問題,支撐這家公司真正來做這件事的利益來自哪裡?
其實,分紅龍只不過是引流的工具,其真正的目的在於為另一個東西服務。
什麼東西?
四、陀螺世界裡真正值錢的東西
很多人被事情表面的東西所欺騙,別人宣傳什麼就去追什麼。
比如,陀螺世界裡的羊毛黨們,大部分都在極力追捧分紅龍。
其實,分紅龍只是遊戲中的一種道具,或者說是披著福利外衣、吸引你上鉤的魚餌。
在陀螺世界之前,這家公司已經構建了一個陀螺系統。
這個系統中,有一種東西,可以在整個陀螺生態中互相流轉,各個應用間也是額度共享的。
這才是陀螺世界的核心資產:陀螺算力和陀螺幣TLBC。
什麼是陀螺算力和陀螺幣?
簡單來說,算力越高,產出陀螺幣越多。
算力好比母雞,陀螺幣就是雞蛋。母雞越多,下的蛋就越多。
說白了,陀螺幣就是一種虛擬貨幣,這個專案本質上是一個區塊鏈資金盤專案。
陀螺生態各應用存在的意義,都在於打造陀螺幣的價值。
分紅龍只不過是引流的工具,其目的還是為陀螺幣服務。
所以,不要聽信那些攻略上的鬼話,用算力和陀螺幣去買恐龍。
恐龍這個東西,只是用分紅利益包裝的,用來迷惑你去給他們拉人頭的工具!
真正看懂了這場遊戲的人,在囤積算力。(陀螺幣還不可交易)
你在傻傻地玩恐龍游戲,而那些看懂了遊戲規則的人,在等待這場割韭菜遊戲拉開大幕的那一刻:陀螺幣開放交易。
所以這也回答了之前的問題:官方真正靠什麼賺錢?
靠發行的陀螺幣啊,生產陀螺幣的權利掌握在官方手裡,等陀螺幣值錢了,韭菜鐮刀隨便割!
你又要問了:大大,為什麼現在陀螺幣還沒開放交易?
其實,這也是專案方很高明的一個地方。
稍微瞭解過區塊鏈專案的小夥伴都知道,這幾年各種掛著區塊鏈外衣的專案層出不窮,各家都來分一杯羹,結果就是一片紅海。
0擼的人越來越多,沒有幾個是守住一個平臺長久玩下去的。復投下車後,人流量不斷流失——大佬拋幣——幣價大跌,這樣的迴圈一次次上演。
只留下一些小投資的散戶守著手裡的幣,望穿秋水。
幣圈亂,人心不古,專案方急著套現賺錢,於是一次次殺雞取卵地收玩家們的智商稅。
群眾的智商稅收多了,智商水平線自然水漲船高。
而這種找個東西用區塊鏈包裝一下,等待升值再套現的割韭菜模式,也被越來越多的韭菜們看清。
你想想,如果這個模式沒問題,百度騰訊阿里這幾家網際網路巨頭,為什麼不順應“未來”,搞個百度幣、騰訊幣、阿里幣?特別是馬雲,還多次宣告自己的支付寶真正利用了區塊鏈技術。
因為他們知道,這種模式的區塊鏈專案,都是泡沫,長期價值為0。你想想,挖礦消耗了巨大的電力,但為這個社會提供了任何價值麼?
這也是為什麼我把數字貨幣統統稱為空氣幣!
我玩個王者榮耀還能提供給我娛樂價值,養龍的唯一那一點價值也就在這裡了吧。
所以,虛擬貨幣泡沫的真相是什麼?
五、虛擬貨幣的真相
其實所有的虛擬貨幣專案玩的都是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叫做:共識。
幣圈資深韭菜專家李笑來說過:“傻逼的共識也是共識。”
共識是什麼?
就是一件事物在人群中的受眾面,如果我換一個詞,你可能更好理解——
ip
現在是一個ip的時代,過去公司賣貨講究打造公司品牌,現在個人生存講究打造個人ip,其實都是提高自己在目標受眾中的知名度。
一家公司越多人知道,這家公司的銷售市場越大,一個人越多人知道,這個人的事業版圖越開闊。
大到公司戰略、明星效應,小到街坊鄰居八卦、口碑人脈,莫不是如此。
“ip”這個東西虛無縹緲,但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銀。
隨便舉幾個新聞:
1.2017年時,造訪韓國的遊客中每13人中就有一人是衝著K-POP男團“防彈少年團”去的。每年他們對韓國經濟帶來的影響相當於26箇中型公司;
2.《權力的遊戲》為北愛爾蘭帶來了價值3億美元的生意。在這裡拍攝這部熱門大劇不僅招來了更多的遊客,同時也為當地許多企業(從經紀公司到動物標本製作者)帶來了商機;
3.在第一部《汽車總動員》上映後的第一個5年裡,該系列電影創造出了80億美元的商品。在那期間,總共賣出了超過2億輛玩具車;
4.Build-A-Bear工作室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銷量暴增,銷售額從120萬美元激增到了8440萬美元。Build-A-Bear的CEO解釋說這要感謝《婦聯4》中的一句臺詞,當時 Tony Stark對火箭浣熊說:“我還以為你是個Build-A-Bear的玩具呢。
再說說我們身邊的例子:
很多公司上市前,積極做一些提高知名度的公關活動,帶來的是股價的暴漲;
黃金沒有多大的日用和工業價值,本質上就是一種礦物質,但只要在群眾心裡有財富的ip價值,黃金就永遠有人買。鑽石同理;
古董、名人字畫、明星簽名的價格,都是ip價值的體現。梵高一幅畫賣3億元,你真以為是這張紙這麼值錢麼?
你把別人當談資笑話,別人把你當賺錢籌碼。
所有區塊鏈的包裝,不管是養貓養狗養豬還是養王八,核心只有一點:打造這個虛擬物的共識,用各種營銷手段炒高它的ip價值。
唯有達成這一個前提,才有之後的高價拋盤。
等到莊家離場,沒有後續的營銷跟進,ip的價值就煙消雲散,只剩散戶手裡的代幣一天天貶值。韭菜就是這麼割下來的。
17世紀荷蘭炒鬱金香,80年代中國炒君子蘭,以及近期的“80後炒股,90後炒幣,00後炒鞋”,無不是一場場ip經濟下的資本遊戲。
所以回到上一個問題,為什麼陀螺幣還沒開放交易?
因為陀螺幣的共識價值還沒打造起來啊!
陀螺世界的高明之處正在於此,同行們在殺雞取卵,他們先把雞養大。
這場韭菜盤還處於培養共識、積蓄能量的階段,而衝著分紅龍跟風入場的羊毛黨們,你們就是正在被養熟中的小雞崽。
百年大計,不急於一時。
六、這場養龍游戲中,真正賺錢的玩法
既然養龍黨並不是這場遊戲賺錢的主角,那這類區塊鏈專案真正賺錢的玩法是什麼?
1.賣鏟子
大大我在過去的文章中一直強調,賣鏟子是相比賣產品更輕鬆更暴力的賺錢模式。
當所有人都衝過來挖金礦,又累還不見得能挖到,
而你選擇賣挖礦的鏟子給他們,是一個更好的商業模式。
當眾人都在苦苦搬磚做專案,你跳出專案,賺想靠這個專案賺錢的人的錢,就是一片更開闊的天地。
所以對於真想在這個遊戲中賺錢的人,我勸你放下薅羊毛的想法。
把它當作別人幫你開發的一個專案,你去賣它。
賣什麼?
賣攻略,賣軟體,賣內部社群,賣收費徒弟……
2.囤積算力和陀螺幣,等待交易開放時
我上節說過,這個遊戲真正重要的不是分紅龍,陀螺幣才是官方重點打造的共識產品。
等陀螺幣的共識打造起來,就是官方放開交易的時候。
所以,這個遊戲的玩家分成了兩撥人,也代表了在這個社會中的兩種人。
一撥人只看到官方宣傳的東西,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他們只能看到短期收益,每天幾塊錢的紅包,可以開心一天,這撥人占人群的90%。
另一撥人分析出表象背後的東西,做長遠獲利的事。他們積攢算力,產出陀螺幣,獲利的是未來陀螺幣的收益,這撥人占人群的10%。
很多人沒有先見之明,看不清遊戲的規則,為了眼前的一點蠅頭小利放棄長線收益。
就好比有人用一天時間把母雞賣了,賺了100元,開心死了,卻不知道這隻母雞可以在100天內每天下蛋,給你創造1000元。這個道理,可以放在很多賺錢專案上。
這個社會有各種各樣的“遊戲”,10%的人玩“遊戲”,90%的人被“遊戲”玩。
當然,囤積陀螺幣的受益很大,風險也很大。
一個是官方能不能把這個共識打造起來,這個有巨大的不確定性;一個是當交易開放時,你能不能摒棄貪婪,及時出貨。
所有打造共識的專案,最賺錢的都是最開始的那一撥人。
等這波共識傳遞到後面的小白,(比如該專案賺錢新聞滿天飛的時候)前面的人已經做好了高價拋盤、獲利退出的準備,後面入局的人,都是這場遊戲的接盤俠。
股市如此,幣圈如此,市面上無數的所謂賺錢專案都是如此。
3.學習專案玩法,為你所用
人性的貪婪決定了投機的遊戲是不會停止的。前面專案死了,後面還會有無數換湯不換藥的專案湧現。
面對這些專案,小白只會抱怨:這個社會太坑了,人心不古,我要遠離。
而一個真正想要賺錢的人,最好的態度,是學習。
看到別人街頭髮的廣告,你不是扔掉而是學習人家的廣告文案;看到別人包裝專案割韭菜,你不是鄙夷而是學習人家的包裝技巧;看到別人用你不知道的方法賺到錢了,你不是仇富而是學習人家的賺錢玩法。這才是一個高手該有的行為路徑。
所以很多專案,對於普通人來說,只是擼點羊毛的工具,但在另一部分人眼裡,都是覆盤—拆解—學習—打造自己賺錢專案的教材。
比如這個養龍游戲,也許它過不了多久就會死掉,但跟它類似的很多其他包裝專案,你能否學到這種概念包裝玩法,用在你自己未來的專案上?
你說:大大,我一個普通人哪有資源開發專案?
所以我這些話也許不是說給小白的,而是那些有資源能操盤一個專案的人。
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一個普通人也能發行虛擬幣?
當你的ip有了共識,即便只有1000粉絲,也可以有很多有想象力的賺錢玩法。
而我不止看到一個,95後在操盤自己的網際網路賺錢社群,大學生做抖音培訓開了好幾個工作室。
這些在普通小白眼裡覺得只有大佬才能乾的事情,比你年輕比你資源少的人都在做。他們一開始僅僅是比你更懂這個社會的遊戲規則:你在找專案,哪個專案賺錢追哪個;他們先打造ip,然後開發自己的專案。
七、這是個長期主義者收割短期主義者的世界
上面講的遊戲賺錢的3個玩法,其實在大部分小白眼裡,依然不適用於自己。
你跟他說要去思考自己的專案、從0做一個短期看不到結果的東西,他們只會嘴上說對對對,身體依然被本性支配著去追別人的專案。
任何一個行業,真正能賺到大錢的永遠是那些能違抗人性的人。
眾人狂熱時保持清醒,別人貪婪時保持冷靜,獲得之前先付出,做長期有價值但短期看不到收益的事……這裡每一條都能淘汰一大半人,最終剩下的可不就是最該賺到錢的那幾個人麼。
這幾年市面上出現了不少做任務獲得獎勵的專案,打著“能賺錢”的噱頭吸引了大量看中短期收益的羊毛黨們,比如看新聞能賺錢、看影片能賺錢、養虛擬寵物能賺錢、走路能賺錢……然後誘導使用者拉人頭髮展下線獲取更多羊毛收益,最後平臺透過發行、交易代幣模式集資、高價套現離場,把所有衝著這些短期收益而來的羊毛黨們一把割。
這本質就是一場長期主義者對短期主義者的單方面收割。
類似趣步這種模式,走幾步路就能賺錢,馬上就能看到收益的事情,對小白誘惑太大了,於是各類仿盤一湧而出,所有做一件小事就給你錢的,無不是抓住人性裡想要短期獲利的弱點。
小白聞到肉味一擁而上,莊家在後面靜靜等待,等待共識打造起來,等待泡沫膨脹起來,等待價值鼓吹起來……
一切不屬於“長期價值”的東西,都可以算做“誘惑”,誘惑後面,往往就是陷阱。
一旦你的目標從這些“誘惑”上移開,入眼的東西不一樣了,你才能看到另一個世界。
很多在此之前你不由自主關注的東西,各種商家順應人性開發出來的誘餌,會從你的注意力世界裡消失,而另外一些東西會冒出來,剔除掉紛紛擾擾的真資訊,以及那些隨著時間有積累性收益的真價值。
遠離短期誘惑,就是遠離90%的韭菜盤。
那些花3個小時做一單任務,每天做一些重複性、沒有技術含量的兼職黨,陷入的是收益一小時一結的誘惑中;
那些打一天工領100塊工資,然後休息3天,再繼續找短工的人,陷入的是收益一天一結的誘惑中;
那些打一個月工領一個月薪水,在公司裡混職場的人,陷入的是收益一個月一結的誘惑中。
本來兼職只想先幹幾天,結果一干就是幾個月;本來短工只想先幹幾個月,結果一干就是幾年;本來打工只想先幹幾年,結果一干就是一輩子。
這場人生的韭菜盤,有多少人一輩子也看不清!
因為,這些也都是莊家順應你一夜暴富的天性,放出來的誘餌,吸引你進去接盤的套路。
有人急急忙忙圈錢,有人慌慌張張跑路。我只願你,在長期主義裡尋求安放。
-
7 # 楠子君
小夥伴好~
個人建議不要入手這些分紅的小遊戲,因為:
①浪費時間(要花大量的時間)
②收益很小(只有幾分錢)
這些遊戲不僅要花大量的時間,而且結果也不盡人意,只有幾分錢,而提現條件卻遠遠大於收益,最後可能就廢了一大把時間,卻什麼也沒有~
望小夥伴參考~~
-
8 # 狗剩7462958
玩了好幾個 基本都是坑 遊戲玩起來 有些時候不充值就不能掙錢 掙的那點錢和充值的錢基本持平 我10多年玩遊戲的年齡 掙了7w 基本充值也7w左右
-
9 # 勤勞的小工
基本都是騙人的,玩分紅的小遊戲純粹就是費時間、費精力、費電費,還浪費你的社交圈子,遊戲運營方有了你的流量,還有你覺得很少的一點點首衝之類的錢財,你的社交(很多遊戲都會設定一些拉人頭獎勵,特別是提現的時候),反正他們就是能坑就坑,只要有流量有推薦,就有利益可圖。
-
10 # UP大魔王
根據我多年的遊戲瞭解,這一類的遊戲分紅主要有以下幾類:
1.最常見的就是需要你長時間的泡在遊戲裡面,有些公司就有了人氣,也叫做基礎平民玩家,靠著打裝備材料賺取一點保底的收入。
-
11 # 網觀天下
網上所謂的分紅遊戲無非是兩種,第一種是正常的遊戲但是會加入提現分紅的獎勵,比如每天體驗遊戲可以獲得獎勵,這種事遊戲廠商常見的推廣方式,另外一種則是類似傳銷的玩法或者披著數字貨幣外衣的遊戲,因為第一種屬於正常遊戲只是會對提現有一定要求所以不過多去講,今天著重說說第二種。
先說說所謂的傳銷玩法,所謂傳銷玩法又被叫做330,意思就是需要330的入門費,玩法就和農場、牧場一樣,比較有名的比如“吉祥兔”,會有人告訴你養330只虛擬兔子就等著生小兔子發財了,大兔子生了小兔子後賣出去就掙錢了,這個遊戲有一般回本週期為30天,回本以後每天就可以賺錢,剛開始會由官方進行炒作,讓使用者進行交易,早期入局的使用者確實可以透過這種傳銷遊戲大賺一筆,但是隨著兔子的數量超速增加這個遊戲也就到了崩盤的邊緣,而想讓自己的兔子
警察叔叔曾經提醒老百姓,判斷是否傳銷的三條原則: 一看加入是否需要認購商品或交納費用; 二看是否需要發展他人成為自己的下線,並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給付報酬; 三看是否以直接或間接發展人員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報酬。可以看到330遊戲這些都佔了,一般這種遊戲到晚期就會遇到經常維護、無法開啟等問題,最終平臺會跑路。
另外一種就是披著數字貨幣外衣的遊戲,相信大家身邊有很多人都入過坑或正在坑裡,比較有名的就是“華登區塊狗”、“趣步”等等。“華登區塊狗”號稱“高投資高收益的區塊鏈遊戲App”,自稱公司總部在香港。玩家首先要在平臺購買微分,然後預約領養對應時刻的虛擬寵物狗,就可獲得高收益。如,寵物“卓登”價值901元至2500元,領養5天,可獲得12.5%收益;寵物“普登”價值100元至300元,領養7天,可獲得高達21%的收益。
這類遊戲和330如出一折,但是因為披著區塊鏈的外衣變成了高科技的產物,同樣的只要推薦別人玩遊戲,推薦人可以獲得相應的推薦收益。因此,很多玩家都賣力地推薦身邊的人下載該App。2019年9月20日,“華登區塊狗”突然釋出公告:平臺升級停服,將在15至20個工作日再次上線。然而,該平臺根本沒有再次上線。最後,連App也無法正常登入了。據估算,南寧有2000多名玩家被騙,每人損失數千元至十幾萬元不等的本金。
當然以上只是幾個已經跑路的例子,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類似的模式,大家要注意的是天上不會掉餡餅,有的人會覺得這類模式是擊鼓傳花,早期玩家還是可以賺錢,很多小平臺就是利用大家這一心理只撈一筆,防不勝防。
-
12 # AGamer
肯定是假的
遊戲的本質是商品,是開發商製作出來用來賺錢的,而不是提供給玩家的賺錢手段。開發商自己開發遊戲就已經夠耗時耗力耗錢的了,製作出來還給玩家分紅,那開發商豈不是慈善機構了?所謂的分紅都是幌子,目的就是為了騙玩家進去玩,增加使用者數量。就算是給了,也無非就是幾塊錢的福利,而且後期會越來越難獲得。
從遊戲中想要獲得錢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此一旦涉及真實金錢,那麼就是屬於賭博了,所以正規遊戲都不可能鋌而走險的。最多就是給玩家一些遊戲內的福利、貨幣、資源、道具偏多。
極少數遊戲允許玩家使用道具資源兌換實體禮物,吹風機、水杯、茶杯墊之類的,最近接真實現金的就是電話充值卡,這個還是比較實惠,但是數量有限,偶爾才能兌換成功。
遊戲就是圖個樂,真想靠隨便玩玩遊戲就能分紅,那就有點天真了。如果那是真的,大家就都不用上班了,天天玩遊戲就可以了
回覆列表
至於網路上的分紅遊戲有真有假,但是天上不會掉餡餅,大部分都是真的但是需要付出同等的代價,那就是時間,你需要耗費一大把時間去玩去操作才有可能獲得紅包,這邊還是希望精力不要放在這上面。
有時間多豐富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