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要燉熊貓

    李唐是父系漢族母系鮮卑族,母系是鮮卑族孩子就是鮮卑族?明朝皇帝還有朝鮮族血統呢,明朝就算朝鮮族了?再別再提這種二了吧唧的問題了,現代社會是父系氏族社會,母系氏族社會幾萬年前就沒了。現代基因科學研究表明漢族是全球血統最純的民族,只不過中國地域廣大,人在不同海拔緯度氣候條件下數千年下來體型有差異,但血統無差異。

  • 2 # 仗劍浩歌

    李世民的父系自稱隴西李氏,老子和李廣的後代,但據陳寅恪先生考證,應該是趙郡李氏的破落戶,無論如何,李氏應該是漢人後裔,雖然是鮮卑化的漢人。李世民的祖母獨孤氏和外祖父竇氏都是漢化的鮮卑人,所以李世民身上的漢人和鮮卑人的血統應該是一半對一半,算是一個有鮮卑血統的漢人。

    按照中國傳統的從父系的習俗來看,李世民當然是漢人,雖然他身上胡風頗重,但當時中國北方經過數百年的胡人統治,整個北方都有胡化的現象。李唐王朝從是認同漢人的文化傳統的,李唐皇帝們也都是以漢人自居的。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李世民從血統和文化認同上來說,都應該算是漢人。

  • 3 # 坐古談今

    陳寅恪先生屬於隋唐史的權威大家,即使如此對於李唐的判定是這樣的“總而言之,李唐氏族若僅就其男系論,固一純粹之漢人也”《三論李唐氏族問題》。

    被害死的陳寅恪

    大家可以清楚了。從男性看李唐就是漢人,但是從女性看就複雜了。所以,有人說其為鮮卑化漢人我也認可。匈奴族、鮮卑族、突厥族女性都有,當然漢人女性也有。這個根本就沒有必要說明。因為,雖然我們漢人是以男性為主,但你也不能忘記女性。

    這完全符合歷史發展規律。要知道北方特別是今天的陝西、河北等地。從東漢末期開始,就一直是漢族和其他民族之間交相之地,特別是西晉滅亡後到隋朝建立的二百多年裡,他族在陝西、河北等地反而居於主導地位,你要想獲得成功、你要想家大業大就必然要與他族勢力交好。由此,聯姻就必然了。

    李唐許多女性都是少數民族的貴族。例如李淵的老婆竇氏是鮮卑人;李淵的父親李昞乃是獨孤信的女兒,可巧楊堅的老婆也是獨孤信的女兒;李昞的爹李虎的老婆梁氏是有分歧的,比如陳寅恪先生認為李虎的老婆梁氏是漢人,今人也有不少學者認為也是鮮卑族,例如張金龍先生等人。

    其實,不僅僅是鮮卑族,突厥族、匈奴族的女性,也會與其有姻親關係。其他,李唐到底是隴西李氏還是趙郡李氏我認為無所謂,但在歷史學家眼中較為重要。有的人認為是隴西、有的認為是趙郡、有的認為是先隴西后遷徙到趙郡之後又回到隴西,總之,如果與隴西相和就照其他人說的和李陵又有關係了。總之,我對這些無所謂,我總體上和相關爭論說一下而已。

    對於李唐來說,是中國歷史上心胸最廣闊的朝代,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典範的典範。其原因就在於李唐的血統本身就是各民族融合而成,他可以清楚地告訴我們,自炎黃和平之後形成華夏族開始,我們就是民族間融合而成。古代不少少數民族的祖先都被認定為是炎帝,就是越南中北部都認定祖先來源於炎帝。因此,炎帝作為當時部落聯盟的公認領袖,當時受到“天下部落”的認可。後來,炎帝和皇帝和平成為我們漢族的祖先。在之前最早的階段,黃帝、炎帝之間並沒有分出誰主誰次。

    可惜的是,後來雖然人類越來越多,越來越遠,就開始逐漸生分了,逐漸自鳴得意起來要說他是夷、他是狄,自己是文明的人,他們是落後的人。最終,許多民族其實很早很早以前就是一個不落、就是一家人,到最後反而成了敵人。

    好在,自從1901年開始梁啟超提出“中華民族”這一概念後,從孫中山開始,這一概念成為我們中國人的概念。

  • 4 # 鐵馬冰河wu

    有人說,唐朝之所以雄渾大氣、開放包容、海納百川,和她的最高統治者李氏的族屬有關。

    有學者經考證後指出,李淵、李世民父子身上流淌著漢、突厥(混有南匈奴基因)、鮮卑族的血。 這是一個早已高度“國際化” 的古老家族。

    綜合各類史料獲知,李淵出身世襲貴族家庭。他的祖父李虎任西魏(鮮卑)太尉,李淵的老婆竇氏是北周(鮮卑)武帝的外甥女,他的姨媽是隋文帝楊堅(鮮卑、突厥、漢混血)的正妻獨孤皇后。李家的譜系夠亂了吧?其實,隨便梳理一下,就能辨明李唐皇族的血脈:西魏皇族元氏是鮮卑族;北周皇族宇文氏也是鮮卑裔;隋朝開國帝王楊堅的皇后也就是楊廣的生母獨孤氏也是鮮卑族。李家本姓元,後改宗姓李。李氏家族是隋朝王姓楊氏的皇親,和西魏、北周的皇室也有千絲萬縷的瓜葛。李淵母親獨孤氏和楊堅的獨孤皇后是親姊妹,他和隋煬帝楊廣是表兄弟。李世民的生母竇皇后是漢化了的南匈奴人後裔。論輩分隋煬帝楊廣是李世民的表叔。因此李世民有很明顯的少數民族血統,而且是多民族混血。李淵、李世民父子的血脈裡混有 鮮卑、突厥、甚至匈奴、漢等民族的基因,且以鮮卑血統為主,這已是有據可查的歷史事實。

    宋代理學大師朱熹就堅定地認為李世民家族是“胡人”。

    正因為李淵、李世民父子獨特的民族屬性,讓他們身上少了許多漢儒特有的精神累贅與首鼠兩端,其為人行事更為果敢自信、開放包容、恢廓大度。正因為如此,唐人至上而下、由內而外透出一種國人從未有過的精、氣、神。五彩斑斕的唐文化,在略顯壓抑、灰暗的中華五千年曆史傳承中成為一抹難以複製的亮色。那是令每一箇中國人都心馳神往、並早已融入民族血脈中、至今仍讓人蕩氣迴腸的恢弘大時代。

    插圖源自網路

  • 5 # 號角催人紅旗飄

    有人努力的找出秦始皇不是漢民族,唐朝有少數民族血統,在把元朝,清朝說成少數民族入侵,其目的就是割裂中華民族否定華夏文明。禍亂民族團結國家復興的局面!岳飛說: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怕死……,但就怕文人愛錢愛美元當美分!

  • 6 # 啟風說史

    李唐皇室確實有鮮卑血統,但並不多。我們來簡單梳理一下李唐皇室血統的由來。

    按照陳寅恪先生考證(這裡省去考證過程),李家先祖是趙郡漢人。

    唐高祖李淵的祖父名叫李虎,是西魏八柱國之一,本來是漢人,但因為功勞很大,被鮮卑主子宇文泰賜姓“大野”。綜上,李虎只是一個有鮮卑姓的漢人,血統並沒有變。加之李虎的老婆梁氏也是漢人,他們的兒子李昞(李淵的父親)自然不會有鮮卑血統。

    下面說李昞,他娶了獨孤信的女兒,生下李淵。有關獨孤姓,一般認為來自於鮮卑(北魏時期的北鮮卑部落),有人說來自於匈奴(十六國時期匈奴部落後裔)。不管怎麼說,李淵確實是有了一部分遊牧民族的血統。

    至於李淵,他的夫人竇氏,史書上說她是東漢大鴻臚竇章的後人,那是漢人無疑,後來竇家受難,北逃匈奴,改性紇豆陵氏。也有人說,竇家原本是紇豆陵氏的鮮卑人。總之,他們的孩子唐太宗李世民,很可能又被疊加了鮮卑血統。

    當然,李世民的妻子長孫皇后,是沒有疑問的鮮卑人。

    最後,我們來說三點結論:第一,中國傳統上,說一個人是什麼族,肯定是看父系的,李家父系是絕對的漢人;第二,李家長期和鮮卑人在一起生活、共事,確實沾染了很重的鮮卑風氣,是一家鮮卑化的漢人;第三,所謂漢族,原本就是一個靠文化,而非血統凝結的民族,世上本來就不存在什麼純正血統的漢人。

  • 7 # 食節

    先給結論,是漢人,倒是血統不純!

    首先,那時候是以男系作為宗族血脈延續的象徵!首先看爹!

    在這個前提下!李世民是漢人!

    中國的古人敬祖不敬神,家族一代代流傳比現在要清晰的多!而且,也講究認祖歸宗!基於此,李淵自己說自己是漢人,肯定是可信的!難道人家自己不知道自己家族情況?

    但是李家作為關隴世家,在西魏做到柱國,而西魏又是鮮卑政權,與鮮卑通婚很正常!李世民他媽竇太后就是鮮卑族。

    所以肯定是混血了!

    鮮卑族已經被混進現在的漢族了,說這些意義也不大呃!

    總之,不是韓國人這是肯定的

  • 8 # 竹竿草鞋

    這是一個愚蠢至極的問題,不管李世民是什麼民族,他建立的是一個漢人的政權,是一個民族大融合的政權,他繼承的是漢文化,無論是服飾,文字,文學,還是文化傳統,都是主要傳承漢族的。這是蒙元將漢人定為四等公民,滿清剃頭易服,漢人處於屈辱地位的朝代完全不同的朝代。

  • 9 # yuone1238

    這個問題問得不好,首先李世民祖上和楊廣祖上一樣都是漢人,其次他們祖上就已經開始與鮮卑合婚,可以說他們身上流著漢族和鮮卑的血液,是胡漢混血兒,但在古代父權社會,根據其祖上世系仍是漢族,再次他們仍然生活在華夏文明圈,沒有改變文化,遵從胡俗,從文化上講,仍然是漢人,故李世民不是鮮卑人,是混血的漢人。

  • 10 # 孤客生

    一代明君唐太宗,在玄武門事變之後恪盡職守的經營著大唐帝國這輛剛起步的戰車,是歷史中少有的英明神武君王,但是最近網路上有很多人試圖用李世民的胡人血統把大唐文明從中華文明中剝離出去,其心可誅。

    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李世民確實是鮮卑人的後裔,因為他的母親以及祖母身上都流淌著鮮卑人的血脈,但是我們中華文明的血統主要論的是父系,李世民的父親李淵以及曾祖父李虎都是實實在在的漢人,李虎所在的家族又是隴西的漢人名門望族李氏,所以嚴格上來說李世民是正兒八經的漢人,他的父親以及他所經營的唐帝國是正正經經的漢人王朝。

    李世民的曾祖父李虎出身大望族,後跟隨北魏鮮卑貴族也就是當時的大將賀拔嶽南征北戰,因家中支援頗大,立下諾大功勞的李虎很快從賀拔嶽手下的眾將中脫穎而出,成為閃閃發亮的一顆新興將星,後來侯莫陳崇擊敗了賀拔嶽之後,李虎跟著賀拔嶽手下的部將們被宇文泰收歸,後來和侯莫陳崇一起成為了西魏開國的八柱國將軍之一。

    自此之後以李虎為代表的隴西李氏成為了西魏的貴族,西魏滅亡後,李氏又成為了北周的貴族,西魏以及北周都是鮮卑人的政權,所以說李家同時也是鮮卑貴族。

    但是是鮮卑貴族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是鮮卑人,在當時的北魏,西魏,北周這三個鮮卑政權裡面,漢人也是可以佔據著主導部分的,就如同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的祖上也是西魏北周的鮮卑貴族一樣,這並不意味著楊堅就是鮮卑人。

    我見有很多人拿李世民的天可汗來說事,說李世民稱號裡面的可汗就是十分明顯的胡人性質,我覺得這種說法非常的可笑,因為當時的天可汗可是一個很榮耀的稱呼,是真正實力的象徵。

    在李世民之前的李淵可沒有人喊他為天可汗,這個稱號是在李世民南征北戰,征服了突厥、回鶻等胡人之後成為西域的共主才擁有的尊崇稱號,胡人並不是因為李世民的血統而叫他天可汗的,他們是在被李世民的武力征服之後,懾服於大唐的軍力才有此尊稱的,就如同稱隋文帝為聖可汗,是對有實力者的尊敬。

    所以說李世民是實實在在的漢人天子,大唐帝國是真真正正的漢人王朝,他雖然流淌著鮮卑人的鮮血,但是他父系以上都是漢人,從中華文明的血統論上來看李世民就是實實在在的漢人,即使李世民不是漢人,那大唐帝國也是中華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為從古至今中華民族的血統都是混雜的,真要仔仔細細的按照血統來分的話,那恐怕中國的歷史上沒有一個正統的王朝,中華文明主要講的是文化上的認同,而不是血統上的正統,希望大家能明白。

  • 11 # 蘑菇頭

    提起唐太宗李世民,我相信大家肯定不陌生,他是唐朝第2個皇帝。他在他老爸還沒有死的時候就發動政變當上了皇帝,同時他也是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和戰略家。不過很多的後人也經常黑他殺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後,又霸佔了弟媳的不光彩的行為。

    李世民登基之後,他積極聽取朝中眾臣的建議,以文治天下,同時也不斷的中央集權,不斷的打擊各地的割據勢力。在他的統治之下,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繁榮局面——“貞觀之治”。

    不過就是這樣一位歷史的名人,人們在觀賞《步輦圖》時老是覺得這個李世民畫得有點像胡人!這是怎麼回事呢?會不會是當時的畫家繪畫技術有問題呢?所以李世民的身世也引起了的猜測和爭議。那麼李世民到底是不是胡人呢?

    我們先從李世民的長輩那裡來分析這個問題吧!

    明確的一點就是李世民的奶奶和隨文帝的皇后是姐妹。而隨文帝的老婆就是鮮卑貴族。李世民的媽媽也是鮮卑族人。

    說到這裡你們有什麼想法?是不是又重新整理了自己的認知觀呢?

    其實這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就拿南北朝時期來說那就是一個“民族大融合的時代”。只要對文化發展有利,不管是少數民族,都會相互的接受和採納。

    所以我用中立的觀點來說“李世民是深受胡人影響的漢人”,因為我們也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他老爸是哪個民族的啊!朋友們,對於這個問題,你們是怎麼認為的呢?

  • 12 # 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22

    假如李世民父輩真是漢人,為何唐代手握重兵的將領裡面都是胡人,沒有漢人將軍呢?文官裡為何寧願重用外國留學生也不用漢人官員呢?李世民父輩是鮮卑族,楊堅武則天父輩是漢族,所以隋朝是漢人復國,唐代是鮮卑貴族復辟。科舉制起源於楊堅,科舉匿名制和武舉來自武則天,就是為了從漢族平民中選拔人才,削弱鮮卑貴族勢力,實現漢人復國。唐代300年一直提防像楊堅那樣的漢人復國,所以寧願重用胡人和外國人,也不敢用漢人,這點和滿清沒有區別。李姓中有很多鮮卑族。李世民亂認祖宗,先說自己是李陵李廣的後代,又說自己是老子李耳的後代。李陵的後代被漢武帝誅滅了九族,哪來的後代?如果隋唐都是漢族政權,那麼請問為何隋朝楊堅楊廣父子二人沒有胡人作風?而唐代胡風如此濃厚?安史之亂真恥辱!隋朝是漢族政權,唐代是鮮卑族政權。

  • 13 # 海西望族

    中國為啥漢汗叛徒出的多,主要是沒民族自信和氣節,否定歷史,否定漢族英雄,把一個個錚錚錚鐵骨的民族英雄或名人都會去抹黑去否定,這是多麼可悲的事,看看外國人是怎樣對待他們歷史上的英雄和名人,他們會說拿破崙不是法蘭西的英雄嗎?他們會說沙皇不是俄羅斯族的嗎?對比咱中國人,是多麼可悲又可笑。秦始皇,李世民,楊堅,朱元璋,其世世代代都是漢族人,卻有人偏要把他們說成不是漢族人,是什鮮卑人回族人,岳飛是一個真實的民族英雄,卻也有些人抹黑他。把一個民族佔全國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民族說成一無是處,那請問你們,這國家的文明程序都是誰創造的?難道都是那百分之五的人創造嗎?自己起碼有點民族氣節,把漢民族英雄和名人都說是外族人,既不是事實也是別有用心的。

  • 14 # 刃匠

    發跡在關隴一帶的隋唐一脈,其實全是親戚。李淵,楊堅本就是舅甥關係,幾代母系都是鮮卑貴姓,竇,宇文家族提供了大量賢良淑德的女性來支撐隋唐帝國男性的後室。宇文,竇(並非漢代之竇),這個是什麼姓,都是鮮卑王族,其他我不想說了。你非要分那麼細,鮮卑人到哪裡去了?羌人呢?狄人呢?我之前有個女朋友,非常可愛,有一股說不出的小蠻勁和可愛勁,她姓宇,隱去了一個文字,她身份證上的民族是漢族。

  • 15 # 龍豹雞

    唐朝皇室都是漢族,但是有鮮卑血統,可能有些遙遠的微不足道的匈奴血統。李世民自然也是漢族。

    從父系來看,唐朝皇室出身隴西李氏,這是見諸正史記載的,應當說,這是相當可信的。隴西李氏出自老子,是古代中國最大的幾個貴族之一,後世子孫遍及天下。唐太宗李世民的曾祖父,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出身北魏六鎮軍人,雖然一個邊疆戍卒與隴西貴族間的落差有點大,但好在李虎距離西涼君主李暠年代不遠,世系傳承非常清晰明確具體。從《魏書》、《周書》、《北齊書》的相關記載中,可以很容易發現,有大量的中原皇族、貴族以及十六國時期的各國各族權貴被北魏安排在內蒙古六鎮戍邊。這其中,崔盧李鄭王都有,渤海高氏也有,可這還不算什麼,連大晉朝司馬氏皇族都有。十六國中河西走廊各國的權貴也都大量被遷往內蒙古安置,西涼國的隴西李氏也不例外。李虎出身六鎮,將自己認定為隴西李氏、西涼國後裔,雖有可能是暴發戶自抬身價,但也有很大的可能就是隴西李氏苗裔。這兩種可能性都有,前者的可能性只是依據猜測,後者則明確見諸正史,所以其隴西李氏出身是很可信的。而且,即使不承認李虎出身隴西李氏,也只是說他不是村西頭李老大家的,說不定他是村東頭李老二家的,不能憑此武斷推定他是鮮卑人。陳寅恪就死不承認李虎是隴西李氏,他認為,李虎出身趙郡李氏,可這也是漢族超級貴族。

    唐朝皇帝的母系血統確有鮮卑成分,李世民尤其多。先看前八輩。李虎的夫人是安定梁氏,標準漢人貴族,所以李昞漢人血統居多。李昞的夫人是鮮卑人獨孤信的女兒,這位獨孤女士的母親是漢人郭氏,故其為漢鮮混血,所以李淵仍是漢人血統居多。李淵的夫人是鮮卑人竇毅的女兒,竇女士的母親是西魏權臣宇文泰的女兒襄陽公主,宇文氏是有匈奴血統的,不過已經是200年前的事了,宇文泰是鮮卑人,他的主要老婆也都是鮮卑人,可以認為竇女士是鮮卑人,所以李世民的鮮卑血統有所增加,甚至過半。李世民的夫人是鮮卑人長孫晟的女兒,長孫女士的母親是漢人,貴族渤海高氏,所以其為漢鮮混血,所以李治的漢人血統又漲回來了。李治的夫人是武則天,純漢人,所以李顯、李旦的漢人血統更多了。李旦的夫人中有一位竇女士,憑形式看有鮮卑血統,但到了那個年代估計也剩不多少了,所以李隆基也有鮮卑血統。李隆基的夫人中有一位楊女士,不是楊貴妃,她是弘農楊氏,漢人,所以李亨的漢人血統更多了。再往後,剩下的後八輩十三朝唐朝皇帝的生母都是漢人了。所以,唐朝皇室早期確實有鮮卑血統,但越往後越稀薄。在這其中,唐太宗李世民的鮮卑成分是最高的。但是,在那個年代,父系血統決定民族屬性。北魏時期,包括孝文帝在內的多位皇帝的母親都是漢族,但不能改變北魏皇室的鮮卑人身份,同理,唐朝皇室的鮮卑母親也不能改變唐朝皇室的漢人身份,李世民就是漢族。

    懷疑李世民非漢人的,大約有如下幾條藉口。

    第一,貞觀年間,有個叫法琳的和尚公開宣稱唐朝皇室出身拓跋氏。應該說,這些宗教人士嘴裡的話的可信度很低,科學性很差。一邊是嚴肅的正史,記載唐朝皇室是漢族,一邊是一個來歷不明的民間藝人,說唐朝皇室是鮮卑人,到底哪個更可信?這要放到現代,民間藝人的話恐怕不會有人信。而且,法琳是一個南方和尚,他根本不可能瞭解北魏時期內蒙古一個普通家庭的譜系。聯絡當時的背景,法琳這麼說,完全是為了維護佛教利益,因此他堅決反對唐朝皇室將祖先認定為隴西李氏,因為一旦認定為隴西李氏,那麼隴西李氏是老子的後人,那麼唐朝皇室就是老子的後人,那麼道教就惹不起了,佛教就會非常不利。法琳是一個狂熱激進的佛教原教旨主義者,所以,他想到了推崇佛教的拓跋魏,別有用心的編造了一套說辭。法琳的說法,不可信。唐朝之前的北齊人魏收在《魏書·官氏志》中記載了很多珍貴材料,詳細記載了所有改為漢姓的鮮卑姓氏和匈奴姓氏,以及它們都改成了什麼,拓跋部歷代酋長的後人都改成什麼姓氏更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中,沒有一個鮮卑姓改成了李姓,拓跋氏後人更沒有一個改姓李的,拓跋氏後人都為帝室十姓,分別是元、胡、周、長孫、奚、伊、丘、亥、叔孫、車,裡面沒有李。而且,拓跋部後人都是同祖同宗,永不通婚,唐太宗娶了一個姓長孫的女人,這就足以說明一切,他絕不可能是拓跋氏後人,足以否定法琳的說法。

    第二,有人覺得,初唐時期,唐朝皇室的若干做法不符合封建禮教,包括玄武門之變、李治娶後媽武則天等行為,他們覺得這是胡風胡俗。其實不然。玄武門之變的兄弟相殘,完全是政治利益驅使,官場無父子,何況兄弟?不信的話,去翻一翻秦朝、漢朝、三國、晉朝、南朝的歷史,那可都是漢人,有多少為爭奪皇位而父子相殺、兄弟相殘的悲劇,其惡劣程度毫不亞於玄武門之變。其實,相對而言,面對政治利益時,反倒是遊牧民族的人情味更濃一些,兄弟情誼更深厚一點,李世民的所作所為反倒不像鮮卑人。至於李治娶武則天,更與胡風無關,對美好愛情的追求,無關民族。在這方面,可能有人覺得古代漢人應該更重禮法,更存天理滅人慾,少數民族更天真率性,更敢衝破禮法,那麼,請再去翻翻漢朝、三國、晉朝和南朝的史書,重點看看一些昏君和宗室的所做所為,相信能驚到很多人,亂倫、人獸、同性、群交、SM等等無所不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所以,李治的所作所為,也說明不了什麼,漢人也不完全受封建禮教約束。再說了,禮教能那樣子約束人,是南宋以後的事情,唐朝及唐朝以前,是不存在的。

    第三,有人覺得,李世民的戰鬥力過於強大,氣魄過於雄偉,似乎不像是溫文爾雅的漢族,更像是套馬杆的漢子,所以他不是漢族。這簡直是不可理喻的。漢族的戰鬥力從來都不弱,怯於私鬥、勇於公戰的漢民族,要是沒有極其強悍的戰鬥力,中國早就像印度、希臘、巴比倫那樣在前面加一個“古”字了,早就像印度那樣變成人種博物館了。李世民個人戰鬥力厲害,感覺不像漢族,他能打得過劉裕嗎?難道劉裕也不是漢族?孫權閒的沒事就四處親手獵殺華南虎,厲不厲害?孫權也不是漢族?在歷代皇帝中,恐怕趙匡胤的戰鬥力最為天下無敵,難道他也不是漢族?漢族貴族的尚武精神,自古有之,不要把金庸小說中的漢族當成真的漢族。西漢有位大儒轅固生,高齡七八十歲,拿起書簡是能講讀詩經的一代宗師,拿起刀劍是能砍死野豬的山東大漢。這才是自古學習“射御禮樂書數”的漢族尚武精神。至於李世民身上缺少儒家禮法的約束,這是電視劇看多了,只需要看看《貞觀政要》,看看李世民說過的話,下過的旨,就明白儒家的經史子集對每一個漢族政治家的影響,都是深入骨髓的,李世民也是如此。

    第四,有人覺得,昭陵前面擺著昭陵六駿的浮雕,這似乎是馬背上的民族的風俗,所以李世民不是漢族。其實不然,昭陵前面擺什麼雕塑說明不了什麼,能說明問題的是昭陵的喪葬制度和形式,還有唐朝後人祭祀昭陵的儀式,而這都是漢族的禮法,這才說明問題。至於那六匹馬,李世民對它們感情深,所以放在陵前,有什麼不可以的?難道沒有看到昭陵旁邊還陪葬了多少文臣武將嗎?這說明什麼?說明李世民認為他們功勞大,和他們感情好。李世民和六匹馬的感情與此無二。沒有注意過先秦時期,王公陵墓中有多少活馬殉葬嗎?雷臺漢墓有多少包括馬踏飛燕在內的精美的以馬為素材的雕塑出土?漢景帝陽陵出土的馬俑更是數不勝數。連毛主席都有一匹喜愛的小青馬,死後被製成標本儲存下來。還有人覺得,這六匹馬的名字非漢語的。這也不對,青騅、白蹄烏、拳毛騧這三個都是漢語名字,颯露紫是突厥語+漢語,紫色的沙缽略,紫色的勇士,什伐赤是波斯語+漢語,意為赤色的馬,特勤驃也是突厥語+漢語,意思是黃馬王子,還是漢語成分更多。給馬起名字,就像現代人給狗起名一樣,狗名叫安倍晉二,難道狗主人是日本人嗎?狗名剪奧巴馬,難道狗主人還有肯亞血統?所以這說明不了什麼。

    第五,有人認為,李世民心安理得的給少數民族當天可汗,還公開宣稱自古都貴華夏、賤夷狄,他獨愛之如一,這太偉大了,他不是漢族。這也不對,唐太宗時期,中原王朝做了一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大事,那就是將蒙古高原的遊牧民族納入中原的直接統治之下,真正實現四海一家,所以面對這一前所未有的課題,自然要有前所未有的政策,對歸降的少數民族也視為子民,有什麼不對嗎?但是,還是要聽其言、觀其行,李世民是那麼說的,可他真的是那麼做的嗎?客觀而言,對漠北少數民族迫害最嚴重的朝代,非唐朝莫屬,在唐朝的實踐中,中原人和漠北人的待遇完全不是平等的。李世民欺負和虐待遊牧民族,被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很嚴肅的批評過。

    第六,有人認為,唐朝官員中少數民族很多,所以唐太宗就是胡人。這也是無稽之談。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哈里發的朝廷裡不是充滿了波斯人就是充滿了突厥蠻,但這能說哈里發不是阿拉伯人嗎?漢武帝駕崩前,選擇的託孤之臣中有一位匈奴人,叫做金日磾,甚至還差點讓他取代霍光做首輔,這能說明漢武帝的民族問題嗎?再說了,唐朝政府中,漢人官員佔據絕大部分,從南北朝時期就已經漢化的有外族血統的官員佔據一部分,唐朝新徵服的各方少數民族也佔有一席之地,這部分新歸化的,往往做侍衛、非關鍵武將、少數民族管理者,不是核心。其實,李世民時代,少數民族高官大將很少很少,是在唐朝中後期,少數民族武將才越來越多,這與後來李林甫的政策有關,他覺得少數民族武將比較弱智,不會像漢族元帥那樣出將入相,對自己沒有威脅,易於控制,這才導致後來的少數民族武將輩出,就像阿拉伯帝國馬穆魯克將軍輩出一樣。很多人看到了長孫無忌、長孫順德、尉遲恭、劉政會、宇文士及、屈突通有少數民族血統,看到契苾何力、執失思力、阿史那社爾是少數民族,卻忽視了房玄齡、杜如晦、李靖、李勣、程知節、秦瓊、馬周、魏徵、岑文字、高士廉、溫大雅、閻立本、褚遂良、虞世南都是漢人。所以說,這一切與李世民的民族身份根本不相關。

    所以,無論從血緣上看,還是從文化上講,包括李世民在內的唐朝皇室都是漢族。

    而且,唐朝歷代皇帝,都是具有高度的、天然的漢族自覺性,這個民族自稱漢族,也主要是從唐朝開始的,那是一個皇帝被稱為“漢皇”、皇宮被稱為“漢宮”、將軍被稱為“漢將”、國家被稱為“漢家”的時代。那個時代,國家動用傾國之力刊刻了《開成石經》,促進了儒學的發展;那個時代,無數學者鼓吹“文以載道”的文藝復興運動,恢復了漢朝時期的學術和倫理;那個時代,在《貞觀政要》一書中,李世民幾乎事事都要向漢朝皇帝看齊的。

  • 16 # HuiNanHistory

    李世民的身份是鮮卑人還是漢人,關鍵就在於大家判定族屬的標準是什麼:

    文化?血統?主觀認同?

    基於不同的標準,也就能得出不同的答案。當然,上述三個標準並非是同期存在的。

    李世民曾在貞觀二十三年(649)與李靖就番、漢之別進行過一段對話:

    太宗曰:朕置瑤池都督以隸安西都護,番、漢之兵,如何處置?靖曰:天之生人,本無番、漢之別。 然地遠荒漠,必以射獵為生,由此常習戰鬬。若我恩信撫之,衣食周之,則皆漢人。

    在這段對話中,李世民是站在漢人的角度思考問題,足以表明他自身的主觀認同。

    值得一提的是,李靖認為番、漢之間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大家彼此區分的原因在於經濟生活和文化習俗。

    不過,陳寅恪先生指出,唐初受胡人的文化影響頗深;但是,這種文化的改變始終沒有影響李世民的漢人身份認同。

    這足以說明文化並不是身份的標準,而是先有身份選擇,再透過身份呈現的表象。

    最後,以血統為身份標準是19-20世紀的潮流,並傳承至今。

    李世民的身份之所以成為疑問,就是用這種後來的標準衡量古人的時空錯置的結果。

  • 17 # 狩獵者的日誌

    肯定是。李世民不僅是鮮卑族的後裔,而且也是滿族人。要不清朝的滿服:馬褂辮子裝也不會叫做唐裝的吧!所以,從滿服:馬褂辮子裝/唐裝的這個名詞稱呼來說,李淵、李世民絕對是滿族。包括整個李唐都是。然後後來的皇太極,也曾經把後金改名為後唐。就因為是唐朝屬於火,明朝也屬於火,相剋不了的,所以皇太極才把後金改為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人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