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斗不傻
-
2 # 青言論史
作為滿清晚年最偉大的文臣(應該沒有之一),曾國藩所取得的文治武功,應該都是無可比擬的。他的湘軍是擊敗太平天國的主力,他本人也幾乎是再造清朝社稷的元勳。他之所以不就勢推翻清朝,我想有著這些可能:
1、傳統忠君愛國思想的薰陶:曾國藩被稱為“曾聖人”,他是一個非常典型而且傳統的儒家士大夫,他之所以起兵打太平天國,就是因為他要報答國恩。打著打著自己反倒成了“反賊”,那不是當婊子又立牌坊嗎?
2、時機不成熟:曾國藩和湘軍雖然是滅太平天國的主力,但是也不是全部都依仗著他們。別的不說,李鴻章和他的淮軍,就是一支曾國藩不可小覷的力量。如果他貿然造反,別人不同意甚至還要幹他,怎麼辦?
3、內憂外患,不能窩裡鬥:此時的中國已經不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兩次鴉片戰爭讓整個國家元氣大傷的同時顏面盡失。如果還是一味地窩裡鬥,那麼就有可能被別的國家坐收漁翁之利,整個中華民族就有累卵之危!
所以,我覺得,曾國藩可能從來就未有考慮過造反的事情,即使想過,也就是一瞬間的事情。
-
3 # 國際觀察員
曾國藩受儒家思想影響太重,是不會做這種“離經叛道”之事的。
(1)曾國藩戰略戰術求穩
在軍事戰略戰術上,他認為戰爭是死生大事,應"先求穩當,次求變化"。在用人上,講求"仁孝,血誠"原則,選拔經世致用的人才。選人標準是"崇實黜浮,力杜工巧之風",連石達開都說"曾國藩不以善戰名,而能識拔賢將"。曾國藩的幕府就是一所“忠君愛國”人才培訓基地,培育了李鴻章、左宗棠、彭玉麟和華蘅芳等人才。
你說,一個忠君愛國還求穩重的“老校長”怎麼會離經叛道呢?
(2)清朝再腐朽,他也能忍
在為人處世上,曾國藩終生以"拙誠"、"堅忍"行事,把堅忍功夫,算修煉到了極點。他說:"困心橫慮,正是磨練英雄,玉汝於成。李申夫嘗謂餘慪氣從不說出,一味忍耐,徐圖自強。因引諺曰:"好漢打脫牙和血吞。"此二語,是餘生平咬牙立志之訣。餘庚戌辛亥間,為京師權貴所唾罵;癸丑甲寅,為長沙所唾罵;乙卯丙辰為江西所唾罵;以及嶽州之敗,靖港之敗,湖口之敗,蓋打脫牙之時多矣,無一次不和血吞之。"
被清朝權貴唾罵了那麼多次,他依然能吞下去,還奮發圖強替清軍消滅太平天國,可見他的思想受儒家思想影響太大。即便他看到清朝更多的問題,也難下革命的決心,只能小修小補。
曾國藩倡導洋務運動,要“師夷長技以制夷”,要“自強、求富”,在當時確實有著不可低估的進步意義。他開創了中國近代史上的許多個第一:他開辦了中國第一家近代軍工廠——安慶內軍械所,自掏銀8000兩製造出中國第一艘輪船——“黃鵠”號,還興辦了中國第一家大型多功能近代工業基地——江南製造總局,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翻譯館(還請老外主持)、派出中國第一批留學生,享有“洋務運動之父”的美譽,也是實至名歸,並被載入史冊。
但是,曾國藩只能在清朝的體制內做最佳化,離經叛道的事情只能交給他的徒子徒孫,和所派出的留學生們了!
-
4 # 進170091444
一是曾國藩認為自己只能當臣;二是曾的家族沒有太強的才能的人,就算能當上,也會不久;三是曾國藩的城府決定的,當時的環境他掌控力達不到,所以做一個成功的臣,別做個失敗的皇帝強。我是這樣認為的。
-
5 # 茹叔敬
他忠君之心,卻殺人如麻。在太平軍大聲勢的影響下,湖南不少地區受到官僚地圭雙重壓迫的農民趁機起義,他採取了鐵腕高壓政策,殘酷鎮壓起事農民,凡是反抗之人,立即處決或斃之杖下。他殺人甚多,得了:曾剃頭,曾屠戶,的諢名。他自感身受皇恩浩蕩,斷然不能做出不忠之事。小心謹慎的他激流急退,沒有做成吳三桂,也避免了身首異處的結局。然而,他始終是清廷喉嚨的一根刺!在他的後半生,朝迋對他的打擊不斷!!
-
6 # 仰望星空在四平
1,滿清已經統治中國幾百年,作為漢人本身對於復興漢室這事兒已經沒了興趣。
2,曾國藩本身是理學家,深深懂得“克己復禮”,知道自己在為誰賣命,讀書人一生遵循的兩件事就是做官和報國,對於曾國藩的個人價值已經都實現,所以沒必要再重建國家。
3,湘軍雖實力強大,是因為裡面包括了淮軍和楚軍,也就是說曾國藩真正能夠信賴的只有曾國荃的部隊,一旦真的打起來,淮楚一定會效忠朝廷,圍剿曾國藩。
-
7 # 明貞
道德即命運人人在其中,即便曾國藩反了且成功了也不能使中國頓入世界前列而免晚清時之喪權辱國,如無鴉片戰爭抗日戰爭的受盡屈辱百折不撓,也無當代之軍強國富傲視群雄,命運之造化越理性超是非善惡,故老子曰:道法自然!
-
8 # 雲中史記
曾國藩若反,那就是死無葬身之地,一世名節盡毀,再來個滿門抄斬株連九族啥的,就更得不償失了,已經居於朝廷高位,沒必要去碰那個高壓線,划不來嘛。
漢臣也好,滿臣也罷,大清國也200多年了,都是被孔孟之道洗腦透了的儒家大臣,即使心裡想,但看看吳三桂那下場,即使手裡再兵強馬壯,也斷然不敢有反心,當然到了宣統帝那時環境又不一樣了,這個是另外的話題了。
漢族大臣也是在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逐漸發家的,在之前,漢族大臣一直被滿洲大臣壓的死死的,在艱難的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不僅要自行招兵買馬、準備給養,朝廷還時不時收回曾國藩的權力,而中央到地方對曾國藩的各種彈劾奏報就一直沒停過,清廷時刻防著曾國藩做大,曾國藩每天都如履薄冰、戰戰兢兢,若不是他修得一身好定力和權術,早就不知道被清廷貶哪裡去了。
在軍事上,清廷不斷派遣旗兵、綠營兵,或者其他將領的軍隊,佈置在湘軍周圍,美其名曰協同作戰,實則監視。而他率領的湘軍,本身也以匡扶朝廷、鎮壓叛匪為口號招募的,如果自己帶頭造反,手下的湘軍首先是思想混亂,最後分崩離析,畢竟誰也不想做亂臣賊子最後被誅殺並累及家人。
至於其他漢族大臣,不管是沈葆楨、李鴻章、左宗棠……都已經身居高位,在晚清都是肱股之臣,更不可能跟著曾國藩走,反而會幫助清廷鎮壓曾國藩,湘軍雖強,但還不足以得天下,更不用說一支思想混亂的軍隊能否有戰鬥力。
最後就是民心了,十幾年的戰亂,富庶的江南華東一帶已然成為廢墟,人口損失非常劇烈,太平天國失敗之後,正需要休養生息,曾國藩若造反,但天下思安,老白姓不支援。
最後就是什麼“反清復明”,大明都亡了200多年了,去哪兒找朱家子弟,即使找到了,給別人做嫁衣,曾國藩沒那麼傻。若自己做皇上,天下誰會服你呢?
-
9 # 十啞君侃談古今
曾記得看過一本書,書上寫曾國藩敗太平之後,弟弟曾國荃曾經就跪在曾公面前請求曾公自立大旗,曾公直接把曾國荃降級,撤回老家,曾公如果做出越出雷池一步,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曾國藩家書了,這也是曾公的明智之舉,更是他成為後世之師的原因。
-
10 # 蕭欽鈞
曾國藩是進士,進士,進士。重要的事說三遍。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何況舉人甚至進士呢?讓他舉兵造反簡單就是開玩笑。就是到了1912年那個地步,造反逼宣統退位的漢人統帥,還得是個連秀才都沒考上,科舉文化水平與太平天國洪教主同一個檔次的袁世凱。
-
11 # 夜鴻羽1
當時淮軍已然崛起,裝備比湘軍更好,曾若起兵反叛,以李鴻章性格,淮軍很可能會成為鎮壓湘軍的急先鋒。另外左宗棠的楚軍雖為湘軍分支,跟曾也未必一條心。此外張國樑等其他團練軍也有一定力量。武備方面曾國藩未必板上釘釘佔多大優勢。
另外,曾國藩一直以立身立言為目標,愚忠限制了他的想象。
-
12 # 有魔氣歷史
清朝後期爆發了橫掃中國南方的太平天國運動,此時的八旗兵和綠營兵早已不復曾經的驍勇。在此背景之下,清廷不得不利用地方團練武裝進行抵禦,湘軍由此誕生。晚清曾國藩時期的湘軍鼎盛時期,有12萬軍隊,並沒有題主所說的幾十萬那麼多。
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南方太平天國運動和北方捻軍起義的連番打擊,清朝已經出現政局嚴重不穩的跡象,而此時掌控湘軍的曾國藩備受清廷質疑,麾下亦有不少人曾或明或暗的示意他起兵傾覆滿清,但卻被其所回絕。那麼究竟是何原因導致曾國藩手握重兵卻最終自行裁軍轉身成為一個政治官僚呢?其實要想釐清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當時的時代背景和曾國藩自身進行分析。
康熙朝已經完成對中原文化的兼收幷蓄縱觀清朝十二位皇帝,功績最為突出的當屬康熙帝和雍正帝。雖然在這兩任皇帝在位期間創下了中國中央集權制度的巔峰,並且因大肆推動文字獄造成了清朝思想界和文學界萬馬齊喑的灰暗景象。但同樣也是促進民族文化大融合、繼承中華文明最優秀內涵的時期。清朝延續了此前中原王朝注重科舉選拔官員的禮制,嚴格遵守和學習四書五經以及其他經典。康熙皇帝更親自主持編纂了權威性極強的漢字典籍,即康熙字典。
康熙時期,朝廷在任用官吏和選賢舉能方面,已經能夠基本做到一視同仁。滿人如若貪贓枉法,同樣會嚴懲不貸。明朝中後期嘉靖朝,桂萼曾提出一條鞭法稅制改革,並被張居正推廣全國。然而該稅法既量地又計丁的方法,使得無地或少地的貧農吃虧而讓兼併了大量土地的地主佔了便宜。康熙時期,玉米、紅薯等明朝後期引進的高產作物已經開始普及,因此朝廷做出了“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規定,透過將丁稅額度固定下來的方式,大大減輕了百姓身上的負擔。從康熙朝開始,中原民眾對清朝統治的認可度急劇提高。
曾國藩的思想形態清朝自康熙朝大力推行文治開始,對思想學術的控制同樣嚴苛起來。隨著中央集權統治的加劇,清朝的官僚大多從小沉浸在孝臣忠君的思想薰陶之下。在這種制度的管束之下的曾國藩,其本身就是清朝政治舉措安排的勝出者,天然會有維護清朝統治的一面。
另外,和左宗棠所奉行的陸王心學不同,曾國藩更為推崇程朱理學。心學更為注重經世致用,正所謂求真理以立功業。而程朱理學則對自我修身更為看重,很重視存天理以滅人慾。故而相較於左宗棠對建功立業的積極追求,曾國藩籌建湘軍和開展洋務更多的屬於一種被動的修身行為,主觀能動性並不強烈。
湘勇得以維持的執行邏輯由於自身的意識形態和性格,曾國藩的野心並不大。然而即便如此,當湘軍勢力愈發龐大,一躍成為清朝最大軍事勢力之後,難免不會有人唆使曾國藩割據稱王。然而湘軍先天的運轉邏輯同樣制約了曾國藩可能存在的野心。湘勇的籌備組建源於太平天國運動的肆掠。當時的太平軍發源於廣西,一路沿著長江流域自西向東,最後來到江淮平原後才逐漸穩固。這是因為秦嶺淮河以南的疆域多山多河,形成了眾多半隔離狀態的宗族,阻礙著太平軍的步伐,並且也使得太平天國在山區的戰果有限且難以穩固。為了對抗太平軍,根深蒂固的宗族勢力紛紛加入曾國藩組建的地方團練,因此從一開始宗族士紳階層就已經成為湘軍的組織核心,曾國藩也只能依賴於他們才能指揮整個湘軍。
另一方面由於湘勇從一開始便是為了抵禦太平軍而組建的,曾國藩的起家之本就是匡扶清廷、鎮壓起義,所以策動湘軍反清從法理上困難巨大。太平天國起義的燎原之火,源於鴉片戰爭五口通商後大量失業的廣西籍搬運工(此前只有廣州一口通商,商隊大多需要僱傭兩廣地區的勞力翻越嶺南運輸貨物),此後太平軍一路向北向東,路途中吸納的大多是少地或無地的流民和客家人。太平軍攻佔一地之後,首先掠殺的則是擁有宗族產業的土著民系,因此湘軍對太平軍的仇恨深重,反而和清廷並不存在嚴重的利益衝突。
清朝的法統模式和對湘勇的制約策略事實上,並不是說曾國藩改旗易幟就能夠輕易成事的。當曾國藩第一次督湘勇打下武漢之後,清朝中樞的態度就頗為曖昧。一方面朝廷期盼湘勇足夠強大到能夠迅速剿滅心腹大患太平軍;另一方面又十分擔心湘軍會在某天用兵自重,甚至揮軍北上牽制朝廷。由於湘軍的軍餉經費自成一體,並不是由朝廷分發,故而沒有足夠的制約手段。但清廷還是透過一系列策略,對湘勇進行內部分化。楚軍、淮軍先後從湘軍中分離出來,即便是湘軍內部也不是曾國藩能夠絕對掌控的。
退一步說,即使湘軍、楚軍、淮軍等地方團練勢力真心實意的共推曾國藩割據稱帝,他也難以繼承清朝的全部疆域。前面提及康熙皇帝以後,清朝君主繼承了儒家所說的天命法統,成為民眾眼中入主中原的正統皇帝。然而在中原之外的疆域,漠北、雪域高原等地,清朝君主卻是以其他面貌出現的。在滿蒙地區,他是依託於滿蒙八旗制度下的共主,享有大可汗的稱謂。在雪域藏區,又透過藏傳佛教作為紐帶,作為文殊菩薩轉世活佛存在。多元化法統結構,促使清朝君主得以同時長期穩固的掌控東亞大陸不同區域,這是曾國藩以及湘軍勢力所無法做到了。同時也是後來袁世凱拿到《清帝退位詔書》後,欣喜若狂的原因,畢竟在退位詔書中明言了清朝全域將由民國繼承的條款。
湘軍的實力不足以衝破清朝的樊籬清廷對湘軍的忌憚源於其自身實力和獨立的財政體系,然而這些並不足以確保曾國藩有充足的把握擊敗清朝。由於湘軍內部的宗族特徵導致派系林立,曾國藩充分發揮宗族內部的團結紐帶作用,建立起一支支獨立的宗族部隊,明確了只服從於曾國藩的單一領導機制。為了平衡和協調不同派系之間的利益,縱容湘軍屠殺掠奪成為自然之舉。戰利品由此成為湘軍財政的副業,同時亦刺激了湘軍士兵作戰勇猛。明清時期,土客之爭激烈,尤其是到了清朝末期更是如此。因此對於只有家族觀念的湘軍來說,攻城之後展開殺戮並不會覺得有不妥之處。
除了戰利品之外,湘軍等地方團練最為基礎的財政來源是“厘金”。所謂厘金,是軍隊私自在各關口設立的稅卡。靠的就是對商品流通徵收重稅。這是清廷在號召地方團練抵禦太平軍時,由於自身財政負擔沉重所作出的財政權妥協。鴉片戰爭後五口通商,各地商品流通量增大,確保了湘軍的充足“厘金”收入,這也是地方宗族勢力願意聽從曾國藩(包括後來楚軍聽從左宗棠、淮軍聽從李鴻章也是一樣的邏輯)的重要原因,畢竟他掌握了地方財政權。然而此時,清朝在英國人李國泰、赫德等人的幫助下,在湘軍攻克太平天國天京之時已經建立了一整套近代化海關,保證了晚清充足的海關稅收。而不論是農業地稅還是商稅,都不能徵收過度。隨著國際貿易的增長,清朝收到的海關稅越來越多,對湘軍的優勢也就越來越大。
曾國藩個人能力制約湘軍與太平軍的交戰中驍勇無比,但這並不意味著曾國藩的軍事指揮才能卓著。事實恰恰相反,曾國藩更為擅長的是選將、練兵、籌款等補兵和後勤工作,他臨陣指揮的記錄慘不忍睹。然而其所擅長的籌款、練兵等,前面已經分析過,並不能轉化為穩固的自身嫡系力量。
另外,太平天國覆滅的時候,曾國藩已經有50歲了。這在當時算得上年事已高,沒有多少精力去籌劃謀算爭霸稱帝的事宜了。以其“中人之姿”的先天條件和自知之明的心境,也不會貿然舉兵反清。
時局環境的制約由於清廷的政策約束和策動,淮軍、楚軍雖然皆出自曾國藩幕府,甚至由曾國藩本人大力主張籌建。然而依託於安徽、江蘇和上海的淮軍注重西洋火器,更看重江淮地主財閥的利益。左宗棠籍貫湖南,麾下楚軍同樣以湖南籍眾多,但兵源比湘軍更廣(僅限於湖南湘鄉縣一地),同時在湘軍和清軍老營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了建制和選兵機制。綜合來說戰鬥力比曾國藩的湘軍實力更為強悍,尤其是左宗棠的楚軍改善了將兵之間的溝通,保證了軍令的暢通。
除了淮軍、楚軍可能的掣肘之外,一旦曾國藩舉兵反清,同樣需要面對北方的捻軍起義、回民起義和清廷反撲。更為重要的是,在晚清的時局背景之下,西方列強才是中華之大患,權柄更迭對解救危局來說,其實是於事無補的。既然如此,曾國藩又何必要提著腦袋拋棄現有的地位和權勢去造反呢。
綜上所述,不論是曾國藩自身實力和個人素質,還是當時的國內外時局背景,都不允許曾國藩舉兵反清。更不要說即便他舉事成功,也未必能夠承接清朝全部遺產,反而很可能遭到英法和俄國的趁火打劫。所以說,曾國藩在手握權勢之時,堅決不稱帝的行為,是明智的。
-
13 # 魯南散客
湘軍攻陷南京以後,曾國藩身兼兩江總督、欽差大臣、協辦大學士數職,手握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四省軍權。他的門生故吏也遍佈天下,全國八名總督,有三名都出身湘軍,十五名巡撫中有七個都曾是他的弟子或者和他關係密切。可以說,此時的曾國藩真正是權傾朝野,要想取代滿清想來並非難事。
那麼,權傾朝野、手握重兵的曾國藩為什麼不選擇造反呢?其實,除了曾國藩深受儒家忠君報國思想的影響外,最主要的是因為倘若選擇造反,將毫無勝算的可能。原因有以下五點:
第一,湘軍雖有40萬之多,但曾國藩直接指揮的大約只有12萬人,而真正的嫡系也就只有其弟曾國荃指揮的5萬人,其餘各部和曾國藩都有著不同程度的矛盾。
第二,為了防範曾國藩,慈禧太后破格提拔左宗棠為閩浙總督。雖然左宗棠出世的機會是曾國藩給的,但是左宗棠卻一向看不起曾國藩。曾國藩是兩江總督,左宗棠是閩浙總督;曾國藩有湘軍,左宗棠有楚軍。假如曾國藩造反,左宗棠非但不會響應,而且會起而攻之。
第三,除了左宗棠之外,慈禧還大力扶持李鴻章的淮軍。淮軍是大清帝國裝備最精良的一支軍隊。雖然李鴻章是曾國藩的學生,但如果曾國藩起兵造反,李鴻章很有可能不會顧及師生之情,給曾國藩以沉重的打擊。
第四,除了李鴻章和左宗棠之外,慈禧還另派欽差大臣官文率領20萬大軍駐紮在武昌,並且讓福明阿鎮守鎮江和揚州,讓蒙王僧格林沁在安徽一帶重兵佈防。雖然此時的曾國藩手握重兵,但卻陷入清王朝的包圍圈裡面,因此,他絕對不敢輕舉妄動。
第五,清王朝不僅用軍隊包圍了曾國藩,而在軍餉上面也一直在節制曾國藩。雖然曾國藩名義上是可以節制湖南、江西、江蘇、浙江這幾個省為自己提供糧餉,但是給不給還是要看各省的巡撫。當時的江西巡撫沈葆楨就曾三番五次向朝廷上奏,希望減少甚至斷絕對湘軍糧餉的供應。
既然不能造反,聰明絕頂的曾國藩就選擇了功成身退,不但主動大幅度裁撤湘軍,而且還讓其弟曾國荃回家養病,打消朝廷的顧慮。
-
14 # 婁南散客
不選擇造反很大一方面是因為曾國藩的私心。
滿清自從奪取天下以來,對於漢人一直是既用且防對於有兵權的漢人重臣更是防大於用。也只有到了太平天國的時候,局勢實在是惡化,加上滿人將領實在是不堪一擊,才不得以放鬆了對漢人的壓制。而且,像曾國藩的湘軍這種士大夫自己自帶乾糧組織的團練武裝,一開始也不被清廷重視,甚至覺得只配當炮灰,實在是全靠同行襯托,湘軍脫穎而出成為清政府不得不仰仗的關鍵部隊。
面對湘軍的壯大,滿清政府也開始了防備要說滿清朝堂的這些大佬對外打仗可能不行,但對內使絆子搞破壞那都是個中好手。再加上漢人大臣們也素有內鬥的傳統,曾國藩靠著打仗一下子平步青雲,達到了許多人一輩子都難以企及的高度,這怎能不讓人羨慕嫉妒恨,他們也開始推波助瀾。於是左宗棠,李鴻章等一個個受到了提拔,用來牽制曾國藩,派遣與曾國藩不和的地方巡撫們給他管理後勤,讓最受信任的僧格林沁率軍監視。
可以說,清政府對曾國藩是相當警惕的,這也是沒有選擇造反的原因之一。但曾國藩真的沒有機會改朝換代嗎?其實不然,他手下能征善戰的十萬湘軍就是他最大的資本,這些三湘子弟從一開始就不屬於清政府,他們只認可曾國藩這位恩主鄉黨,哪怕要反抗朝廷,他們也是絕對願意跟從的。
而用來牽制他的左宗棠,李鴻章羽翼還未豐滿,威望遠不如他,手下還有他的許多舊部。倘若他願意下狠心來一場鴻門宴拿下二人,未必有人還敢違抗於他。至於僧格林沁,被太平軍吊打了半輩子,最後死在捻軍手裡的大草包,真想敗他又有何難?
其實曾國藩之所以不願造反,正是因為他的私心所在。作為儒家傳統思想的忠實信徒,他夢想的目標不是漢武帝,明太祖這樣驅逐韃虜的帝王,而是成為孔子,朱熹,王陽明這樣贏得生前身後名的“聖人”。你見過哪個聖人會舉兵造反,哪怕是最終成功,也會留下背主的罵名,這是他無法接受的。而且,像清政府這樣步步緊逼,更能顯得他忠誠之名傳千古,這也是他樂見其成的。
-
15 # 舊時樓臺月
擁兵三十萬的曾國藩為何不選擇奇兵造反?我認為這與他個人追求和現實因素有關。
曾國藩:傳統儒家思想的守衛人作為晚清四大“中興名臣”的曾國藩,曾經率軍鎮壓了困擾大清政府數十年的太平天國運動,但正是一位馳騁沙場的人物,並不是軍人出生,相反,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文人,在他死後,被授予的也是“文正”這等文官諡號。
既然是文人,他的人生軌跡也與大多數人一樣,靠讀書改變命運。當然,在此學習過程當中,他也必然會受到傳統儒家思想的薰陶,諸如君為臣綱、忠君報國、修身治國平天下等思想理念,毫無保留的深入他的骨髓當中,這些思想便是他的精神信仰和人生追求,而造反這種事情對於他來講就相當於是顛覆了他的人生價值觀,與其精神信仰背道而馳。
除此之外,曾國藩不但自己堅守和推崇儒家思想。同樣,他也絕不能容忍違背和破壞儒家思想。而太平天國卻這樣做了,他們對外宣稱 “凡孔孟諸子百家妖書 , 盡行焚除 , 皆不準買賣、 藏 、 讀也 , 否則問罪”。這無疑是公然反抗清朝正統的儒家思想,所以曾國藩在鎮壓太平軍的《討粵檄文》中就是打著捍衛孔孟之道的旗幟。可想而知,曾國藩從骨子裡就是儒家思想的守衛人,他斷不會做出犯上作亂有違儒家思想核心的不義行為,而是盡心竭力的維護孔孟之道,以盡為臣之責。
現實局面:造反不是明智之舉。根據史料記載,曾國藩在推翻太平天國政權之後,其擁兵數十萬,實力達到了最高峰,大有一幅有清廷分庭抗禮的姿態,就連他的手下將領也是集體勸諫曾國藩自立為帝,奪回漢人江山。可最後曾國藩拒絕了,並主動要求清朝統治者裁軍。為何,這除了曾國藩本身的思想追求之外,還與現實因素有著很大的關係。
首先,清朝雖然衰弱,但統治階層並不昏庸,他們將馭臣之術掌握的如火純青,雖然打仗不在行,但是駕馭臣子,玩弄政治還是有兩把刷子。
就拿曾國藩來講,他完全是清朝統治者用來打壓太平軍的一把利器。清朝統治者無時無刻都在提防著他,諸如派遣心腹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率領騎兵屯紮中原腹地,時時刻刻都在監視著曾國藩的一舉一動。除此之外,清廷還拉攏了作為湘軍左系的左宗棠,以及李鴻章的淮軍和鎮守在揚州的馮子材將軍,曾國藩一旦舉兵起義,必然會遭到這些人的圍攻。
再者,即使曾國藩經過千辛萬難奪位成功,但彼時的中華大地必將是一片廢墟,而真正受益的則是坐收漁翁之利的西方列強,他們完全可以趁勢訛詐曾國藩,與之簽訂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而中國屈辱史的最為禍首落到了他頭上,這可是向來看重個人名譽的曾國藩所不能接受的。
結語:
曾國藩之所以選擇做一位治世能臣而不做一位亂世梟雄。一方面由他傳統價值觀所決定,另一方面也是出於當時形勢的考量。
-
16 # 忘了721
為臣之道,是個忠字!他的兵和權都是慈禧給的!他的俸祿都是朝廷發的!他的官是慈禧升的!沒有慈禧,就沒有他的今天!他的一切都是慈禧給的! 再說,明朝都滅了幾百年!
-
17 # 心如止水ft
曾國藩古代的“忠君”思想觀念很深,他想要的是留名青史,而不是做個反臣,其實慈禧一直防著他呢,他的心裡對皇權也有一定的畏懼。
-
18 # 普通人149136064
因為曾國藩是個讀書人,那個年代讀書人有讀書人的氣節,再者曾國藩統領的是南方水軍居多在南方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如北上就喪失優勢勝敗難料
-
19 # 王重陽56
除去劉邦和朱元璋,其他一些開國皇帝的皇位一般都是禪讓的,哪怕政府如何腐敗,官員造反都是有失大義的,曾國藩是聖人,聖人更需要大義。
-
20 # 山海經
曾國藩若反,那就是死無葬身之地,一世名節盡毀,再來個滿門抄斬株連九族啥的,就更得不償失了,已經居於朝廷高位,沒必要去碰那個高壓線,划不來嘛。
漢臣也好,滿臣也罷,大清國也200多年了,都是被孔孟之道洗腦透了的儒家大臣,即使心裡想,但看看吳三桂那下場,即使手裡再兵強馬壯,也斷然不敢有反心,當然到了宣統帝那時環境又不一樣了,這個是另外的話題了。
漢族大臣也是在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逐漸發家的,在之前,漢族大臣一直被滿洲大臣壓的死死的,在艱難的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不僅要自行招兵買馬、準備給養,朝廷還時不時收回曾國藩的權力,而中央到地方對曾國藩的各種彈劾奏報就一直沒停過,清廷時刻防著曾國藩做大,曾國藩每天都如履薄冰、戰戰兢兢,若不是他修得一身好定力和權術,早就不知道被清廷貶哪裡去了。
在軍事上,清廷不斷派遣旗兵、綠營兵,或者其他將領的軍隊,佈置在湘軍周圍,美其名曰協同作戰,實則監視。而他率領的湘軍,本身也以匡扶朝廷、鎮壓叛匪為口號招募的,如果自己帶頭造反,手下的湘軍首先是思想混亂,最後分崩離析,畢竟誰也不想做亂臣賊子最後被誅殺並累及家人。
至於其他漢族大臣,不管是沈葆楨、李鴻章、左宗棠……都已經身居高位,在晚清都是肱股之臣,更不可能跟著曾國藩走,反而會幫助清廷鎮壓曾國藩,湘軍雖強,但還不足以得天下,更不用說一支思想混亂的軍隊能否有戰鬥力。
最後就是民心了,十幾年的戰亂,富庶的江南華東一帶已然成為廢墟,人口損失非常劇烈,太平天國失敗之後,正需要休養生息,曾國藩若造反,但天下思安,老白姓不支援。
最後就是什麼“反清復明”,大明都亡了200多年了,去哪兒找朱家子弟,即使找到了,給別人做嫁衣,曾國藩沒那麼傻。若自己做皇上,天下誰會服你呢?
回覆列表
曾國潘於國做清家奴,於己自認道德楷模,於民噩夢屠夫。
本人很看不上曾國藩此人,雖然曾國藩有古往今來半個聖人之說,但是就是看不上,僅僅個人觀點。
原因嗎很簡單:第一:讀古之聖賢書成腐,只知所謂忠君報國,可惜不明真實大道,忠於滿清不忠於大道。(是為不忠)
第二:鎮壓太平天國以暴制暴,殺人無數屍橫遍野,同胞相殘人口銳減。(是為不仁)
第三: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信口開河,誆騙誘導,言而無信。(是為不義)
如此不忠不仁不義之徒,還位列三個半聖人之列,學者當羞愧(個人觀點)他為何如此做,主要原因如下。在曾國藩眼裡,清即中華,因為習慣跪著啦,而且當時知識分子,特別是入仕那種都認為清於中華沒區別。(悲哀奴化教育的成功)因為以上認知,所以他認為如果舉兵,就叫造反。在他和當時大多數知識分子眼裡,造清朝的反都是大逆不道。
就算祭出後世論調“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也不過只能做口號,原因無他,在大多數知識分子眼裡那就是造反。
有清一朝知識分子的頑固愚忠都貫穿始終。據說晚清大儒章太炎主張革命,他老師俞樾(一代大儒)破口大罵說他不忠不孝。那時是晚清,漢族知識分子還死保清,可見可憐。而曾國潘勢力巔峰期是1860年代,那時候清政府還沒如此腐朽,可想而知,保滿清人更多。
以上是時代背景還有社會輿論引導,和從小所受教育有關,可說是主要原因。下面我們說其他原因其實太平天國之後,手握兵權的封疆大吏很多,但是沒一個造反的,而清政府控制能力其實經太平天國折騰,已經大不如前。可是還不願意造反,之前本人也百思不得其解,後來仔細想想,還是和讀書有關。
古代讀書人講究中庸之道。中庸何解,簡單說萬事不出頭,安全第一。
這種心理會作用到行為中並深入骨髓,首先:作為封疆大吏,他們已經名利雙收,清也沒逼他們去死。這個時候中庸開始發揮作用,穩妥第一。他們會問自己。
我有什麼理由冒那麼大風險?我接手,面對滿目瘡痍國家,會比清政府做的好嗎?就算成功,能守住嗎?會不會給別人當墊腳石炮灰?
項羽:吾可取而代之。劉邦:大丈夫當如是陳勝: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不多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