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天道CQ

    在冷酷無比的冬天,古人除了靠抖和抱團取暖,還會怎麼避免不被凍成狗呢?

    那就不得不提這件高調又極具智慧的神器——手爐,古人的暖寶寶了。如果你愛煲古裝劇,又剛好是講宮鬥那些事兒的,肯定對它不陌生。下雪天,帶毛領的斗篷,呵出的冷氣,都是它出現的標配場景。

    講道理,古人比我們想象的要聰明得多,在取暖這件事兒他們的花樣可多了,但玩少今天只講手爐——

    手爐其實是由炭爐生出來的兒砸。炭爐是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凍成狗時就開始用的取暖器具,主要用炭,所以長得黑乎乎,低調又質樸卻是居家必備。

    顏值不夠,供暖來湊

    那手爐又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

    相傳隋朝時期,隋煬帝帶著妃子到江都旅遊,在一艘豪華的龍舟上舉辦盛筵,地方官員們絞盡腦汁,獻上各種奇珍異品拍馬屁……也並沒什麼卵用。因為那時正值深秋,冷成傻逼,江上過夜冷到牙齒都打震,也真是笑不出來.jpg。其他人都拼命想著怎麼取悅煬帝,而一個叫許伍的小縣官擺平了娘娘,就得到了皇上恩寵。

    按你胃(anyway),儘管撩得一手好妹,但人家可是個耿直boy。許伍喊名匠趕製了一對龍鳳手爐加入火炭,獻給煬帝和娘娘取暖。娘娘把手爐捧在手上再也不怕冷辣,皇帝也大悅,就大賞了許伍。手爐也由此得來。

    因為可以捧在手上,又能籠進袖內,所以手爐又被叫做捧爐和袖爐。起初比較罕見,並不是人手一爐,捧一隻手爐在掌心的自豪感,簡直就跟自己被聖上捧在了手心一樣,出場都自帶BGM的,所以後宮妃嬪們為暖個手也撕出過不少公案。什麼公案呢?

    咳咳,先把那顆八卦的心收一收,我們來聊聊正義的話題——

    一個標準的手爐由提樑、爐蓋、爐身和爐底四部分組成,凹起造型來工藝可考究了,由最常見的圓形和橢圓形凹出了方形、八角形、花籃形、南瓜形、梅花形、海棠形、腰形、龜背形各種形狀。

    造型的變化恰恰體現了手爐製作工藝的複雜程度,囊括的多種製作方法,也最能體現一個工匠的做工有多巧,手藝有多高。單是爐蓋就已花盡心思,作為散熱的主渠道,工匠多用透雕和鏤雕兩種技法,採用v形刀法和斜下刀,鏨刻出各種圖案和紋飾,讓網細如髮絲,卻絕不斷裂。

    明清時代,是手爐工藝達到鼎盛的時期,那時的人們超懂享受,除了在手爐裡面放取暖的炭灰,還學會放些香薰和藥材,強行把一個暖寶寶變成了香薰機。也正因為這樣,手爐逐漸成為貴族把玩的藝術品,材料和做工就更考究了,不僅用銅、銀、鐵和瓷這些材料,還學會用景泰藍、描金漆、銅鎏金、玉這種逼格溢位的材質來製作手爐。因為不熟工藝,玩少也編不下去了,看圖吧。

    我們總羨慕島國和棒子國的製造品工藝多麼精緻,對著made in china就一臉嫌棄,但其實說到精緻,真正的工藝鼻祖還是我!大!天!朝!

    從這小小的手爐製作上就說明了一切好嗎!

  • 2 # 俗人昭昭

    舊石器時代

    土面、灶炕、火塘

    距今約300萬年~距今約1萬年的原始人,學會了使用火,並控制了火,透過燒土面、灶坑乃至火塘來取暖。

    舊石器時代北京人使用的土面和灶炕

    碧村遺址火塘

    夏商朝

    溫酒

    溫酒斬華雄,煮酒論英雄均發生於三國,但溫酒方式早在商代便出現了,殷墟出土的溫酒器皿便是明證。

    《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共飲暖胃溫酒,亦成為古人敘舊的一種常見方式。

    西周、東周

    穿衣,吃火鍋

    《詩經》有言:“大車檻檻,毳衣如菼。”毳衣即鳥獸毛羽製成的羽衣,屬於貴族階層專用。

    另《周禮•司裘》提到周天子祭祀上天時會穿禮裘,穿皮裘者非富即貴,比如“披襟當之”並言“快哉此風”的楚襄王。

    而普通人穿絲、麻、葛等材質做成的衣裳,雖然那會兒也已出現棉衣,不過直到唐宋後棉花種植才興起並逐漸得到推廣。

    《詩經·國風·豳風》曰:“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窮人穿不起裘(皮製品),則穿褐(毛織品)。

    朱熹撰《詩經集註》,明萬曆時期無錫吳氏翻刊吉澄本

    除了衣裝,胃也不能耽擱著,故宮博物院有一件西周有盤鼎,又名灶鼎,是青銅器中炊器與盛器的結合體。鼎下有托盤用於盛放炭火,可能這就是傳說中火鍋的祖先?

    有盤鼎

    春秋戰國

    焚燒取暖、曬太陽

    都學過白居易的《賣炭翁》,其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古人便會燒炭了。然而,炭非尋常人家用得起的,尋常人家一般使用稻草、秸稈,甚至牛糞。

    當然也有窮到一定程度的,比如宋國有位農夫僅有一件粗麻衣過冬,來年春天他躺在田壟上曬太陽,覺得很暖和。

    沒見過世面的他想將這一方法進獻宋王以邀功,這便是“負暄之獻”的典故。

    火牆、壁爐

    秦朝時,貴族宅邸及皇宮內出現了“火牆”和“壁爐”可供取暖。

    如咸陽宮的火牆,將兩塊筒瓦相扣,做成管道築於牆內,並與火灶相通。

    漢朝

    椒房、寒食散

    漢朝人為了禦寒,想出了一怪招,將花椒剁碎混合泥漿製作保溫層。因為椒房殿設在未央宮,後來“椒房”也逐漸成為了後宮權力的象徵。

    古人還使用火坑,但它與今天不同,它是與鍋爐相連的一個坑,實現取暖、燒飯兩用,真是經濟實惠。

    漢代還出現了一種名為“寒食散”的偏方,始為曹魏何晏所服用,由於其配方皆大燥大熱之物,服後使人短時期內全身發熱。一時間,竟成為魏晉名士們,趨之若鶩的爆款。

    《世說新語》:“何平叔雲:‘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並覺神明開朗。’ ”(何晏,字平叔;寒食散又名五石散。)

    唐朝

    改良炭、手爐、鵝絨被

    唐朝貴族對燒炭進行了改良。史書記載:“西涼外邦進貢名瑞炭者,可燃燒十日,有光、無焰,熱氣逼人。”

    權貴甚至燒出了花樣,楊國忠吩咐下人將炭材削捏成“雙鳳”的形狀,每回燒炭前,先清空上回剩餘炭渣,再加入已改造美觀之炭。

    唐朝人發明了手爐,不僅有取暖功用,還兼具賞玩功能。人們將爐壁精雕細琢,爐內放置香薰、藥材。

    唐時,麻的種植相對減少加之造紙術已成熟,窮苦人家從中取材便出現了特意加厚的“紙裘”。原料是楮皮紙(厚而堅)。揉皺後,耐穿、透氣性佳、造價低廉,是貧民士子出門首選。

    甚至出現了鵝絨被!在唐人看來,鵝絨被不光保暖還可防止小兒發癲癇,這算羽絨被服的雛形吧~

    據《嶺表錄異》記載,“南邊之酋豪,多選鵝之細毛,夾以布帛,絮而為被,復縱橫納之,其溫柔不下於挾纊也。俗雲,鵝毛柔暖而性寒,偏宜覆嬰兒,闢驚癇也。”

    宋朝

    湯婆子

    宋朝有一種特殊保暖用具,有多個名稱“湯婆子”、“錫夫人”、“湯媼”、“腳婆”,類似於熱水袋。一般是由錫或者銅製成橢球狀或南瓜狀的瓶子,上方開口帶塞子,從該口灌進熱水,臨睡前放被窩裡。

    黃庭堅曾作詩戲詠曰:“小姬暖足臥,或能起心兵;千金買腳婆,夜夜睡天明。”他讚歎湯婆子帶來的溫暖,會令人心感物而動,寫得別有一番風趣。

    南宋范成大也有一首《戲贈腳婆》詩:“日滿東窗照被堆,宿窗猶自暖如煨;尺三汗腳君休笑,曾踏靴霜待漏來。”自敘他過去冬天睡覺,猶如兩腳踏霜,冷得整夜難眠。而有了湯婆子相伴,腳暖得都出汗了,早晨日上三竿也還賴在床上,不想掀開暖暖的被窩起來。

    暖帽、煤炭

    元世祖忽必烈有不少皮暖帽、銀鼠暖帽。

    這時,人們開始使用煤炭。

    金代學者趙秉文長住北方,有《夜臥炕暖》詩,說“近山富黑瑿,白金不難謀。地爐規玲瓏,火穴通深幽……門前三尺雪,鼻息方齁齁”,黑瑿指煤炭,由於設計得當,煤煙燻不到人,即便屋外積雪三尺,屋裡也暖氣融融,在暖炕上睡得很舒服。(前文提到的炭均指木炭)

    明清

    火炕、暖椅

    明清時期,開始流行“火炕取暖”。在房屋四周建築排煙管,外面用石頭圍砌,煙管一端連線爐灶,炊煙就不會外洩至屋外,而是透過管道環繞屋子四周,形成一個熱迴圈系統,原理和今天的暖氣設施類似。

    間宮林藏《東韃紀行》中記載:“屋內四周壘炕,外面以石砌成,中空,於兩端之近門處從上鑿孔修灶。故炊煙不外溢,均經炕洞達屋之四周後,從屋外之木煙筒中冒出。因此,嚴冬積雪季節,屋內亦感溫暖,不穴居亦可過冬。”

    清朝的皇宮中有暖閣,就是根據火炕原理改造成的。

    清代李漁還發明瞭暖椅,椅子下面設計了一個抽屜,抽屜裡面放炭爐,這樣一來全身都不冷了。

    看了古人這些取暖方式,是不是覺得他們超級厲害的?但這些奢侈的設施都是貴族人的特權,古代的農民可是很苦的,所以珍惜現在的生活吧。

  • 3 # 四明山鍾昌山

    手爐是用來暖手的小火爐,精巧玲瓏,裡邊放火炭或尚有餘熱的灶灰,爐外加罩。古代寬袍大袖,還可放在袖子裡暖手。

    足爐要比手爐大一些,是用錫或銅製成的一種扁瓶子,裡面灌熱水(有點像現在的暖水袋),主要用來焐腳,既可隨身攜帶,也能放入被窩中。此爐又稱為“腳婆”、“湯媼”。北宋大文豪蘇東坡還把“足爐”作為禮品送給好友楊君素:“送暖腳銅缶一枚,每夜熱湯注滿,塞其口,仍以布單衾裹之,可以達旦不冷。”明代文人瞿佑還專門為“足爐”寫了一首詩呢,其中有句曰,“困倚蒲團罷煮湯,一團和氣有商量。生來不作閒雲雨,老去偏多熱肺腸。

    火塘是最古老的取暖方式。簡言之就是室內地上挖成的小坑,生火取暖、做飯,這是一種炊事與取暖相結合的設施。

    摺疊壁爐和火牆

    火炕與暖閣

    當然還需要各種獸皮衣服,布衣,麻衣,棉衣

  • 4 # 一點文史

    說到取暖,估計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棉花。但是遺憾的是,棉花原本不是中國的作物而是國外引進的,因此大規模使用棉花取暖其實是到了明朝才開始的。在此之前,古人取暖上至王公貴族,下至普通百姓要取暖主要靠柴火,所以歷史上才有一種職業叫做“樵夫”。

    不過同樣是用柴火取暖,當然還是有區別的,有錢人,貴族階級,皇室是可以用柴火燒製的無煙無味的柴炭。據史料記載,清朝宮廷裡為了保障冬季取暖事宜的有序進行而設定了專門的機構管理,譬如惜薪司。清代乾隆年間,宮裡面還專門設定了木炭每日供應的標準: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貴妃,90斤;貴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孫,10斤。皇家中人的等級,貴賤從這些小事方面也能表現得淋漓盡致。

    普通人可沒有皇家日子過得滋潤,在沒有棉花之前,想要禦寒只能從動物皮毛入手。有錢人穿的是用狐狸皮,貂皮等貴重獸皮製成的裘,大部分的普通百姓則會選擇羊皮,狗皮這些粗糙,價格低廉的動物皮毛,也有人選擇用絲綿,麻絮填充在衣物中製成冬衣。

    還有一種人,冬天對於他們來說簡直如同生死考驗,那就是流落街頭的乞丐。乞丐生活都成問題,自然不會有閒錢去準備過冬的衣物。據史料記載,唐宋時期由於造紙技術的發達,可以製作出既便宜又能擋風雨的紙衣,紙被,這種製作方便,價格低廉的紙衣紙被成為了官府在嚴冬臘月賑濟災民,乞丐的一大選擇。但是,想想也知道,紙衣紙被能有多大的禦寒能力啊,難怪詩聖杜甫會發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感慨。

    在保證不會冷死之後,古人研究出了更多的保暖工具。

    在唐代,有人用銅製成了便攜的手爐。這種手爐外表呈橢圓形,裡面可以放火或者帶有餘溫的草木灰,外面用罩子罩住就可以放在袖子裡面暖手了。除了暖手之外,還有腳爐以及放在被窩裡面的暖足瓶。甚至在武則天時期,設計出了一種名為“臥褥香壚”的取暖神器,它的設計理念是將香球與小火爐結合在一起,冬天放在被子裡面既能達到取暖的效果,又能實現薰香的目的,堪稱神器。

    在古代流傳著一首歌,記載了古代人對冬天生活的感悟,謂之《九九歌》:“一九二九,懷風抄手;三九四九,凍死豬狗;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七九八九,搖腳擺手;九九八十一,黃牛遍地走。”雖然古代的生活水平遠遠不如現在,過冬對很多人都是一次考驗,但是古代人民依然從生活中找到了許多的解決辦法,那些取暖神器的存在就是他們認真生活的最好寫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排名第一的手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