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琉璃w

    董卓聽說孫堅已死,認為心腹大患已除,驕奢淫逸,橫暴日熾。司徒王允痛恨其禍國殃民,殘害百官,欲除之而後快卻苦無良策,於是收歌姬貂蟬為義女,商議定下連環計:先將貂蟬許與呂布,後獻於董卓,誘使董、呂父子反目。

    王允將金冠密送給呂布,呂布親到司徒府致謝。王允殷勤設宴款待,喚貂蟬陪酒。呂布對貂蟬一見鍾情,王允當場將貂蟬許與呂布。

    幾日後,王允請董卓到府上宴飲,又將貂蟬送與董卓,命人用馬車送到相府。呂布聞訊,前來質問,王允反說是董卓霸佔了貂蟬,呂布憤恨,二人嫌隙頓生。

    呂布乘董卓上朝議事的機會,在相府後花園鳳儀亭和貂蟬私會,互相傾訴愛慕之情。貂蟬泣雲,奴家久聞呂將軍大名,乃當世之英雄!想不到堂堂七尺男兒,竟聽奸賊驅使,受制於人!

    呂布羞慚滿面,摟住貂蟬安慰她。董卓趕回相府,見此情景勃然大怒,手擲畫戟刺向呂布,呂布身手敏捷,閃避躲過。

  • 2 # 顥漢文化

    首先提到董太師我們一般都是指漢末三國時期的董卓,他來自西涼地區。年輕時素愛行俠仗義,性格豪爽,曾為了款待朋友,竟然將自家的耕牛殺掉,殊不知耕牛對於一個耕種的農戶是多麼的重要?年紀輕輕就可以在“荒蠻之地”的西涼與“窮兇極惡”的各個部落首領稱兄道弟,令這群猛悍人士佩服的五體投地,令他們自願爭相獻上上千頭牲畜。武藝也是超群親自率領軍隊打敗前來劫掠的匈奴。這個人就是是董卓。

    一提到董卓或許在我們的印象當中,董卓是一個肥頭大耳絡腮鬍子,心狠手辣、荒淫無度的西北大軍閥,是國家的大害,人人恨不得“啖其肉、寢其皮”。因為這個形象是董卓人生中後期的形象,青年時代的董卓並不是這樣的☞

    董卓出身於一個基層的官宦家庭,但是他身上是沒有袁紹、袁術那樣的公子哥兒的風格,反而十分“接地氣”。西北老家,是一個環境十分惡劣的地方,乾旱少雨、風沙不斷,發展耕種在那個靠天吃飯的時代並不怎麼樣。自然環境惡劣也就罷了,偏偏還要有人禍,當地的許多少數民族部落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在環境惡劣的時候,由於沒有糧食,經常跑來劫掠原本就沒有多少糧食的西涼居住民。面對如此惡劣的生活。有很多人選擇落草為寇,這更加加劇了這裡的動亂。原本西涼地區就是個“山高皇帝遠”的地方,再加上官吏的腐朽,如此一來,更加混亂。

    董卓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長大的,他憑藉自己的膽識,令附近的各個部落首領折服。各個部落非但不會劫掠董卓,反而競相向董卓獻上自己部落的牛羊。董卓武藝超群,力大無雙,擅長佩戴兩副箭囊,騎馬飛馳時左右射擊。北方的剽悍民族匈奴令漢朝軍隊聞風喪膽,經常來劫掠西涼地區,涼州刺史徵辟董卓為從事,董卓領兵大破匈奴,斬殺匈奴數千人,立下大功。幷州刺史段熲於是將董卓推薦入朝廷公府,希望董卓能夠得到朝廷的重用。

    漢桓帝末年,董卓被封為羽林郎。東漢延熹九年(166年),鮮卑人與叛亂的羌人部落聯合,公開對抗東漢朝廷。朝廷拜張奐為護匈奴中郎將,負責平定幽、並、涼三州叛亂。董卓此時擔任張奐的軍司馬,也在平叛的軍隊當中。到了永康元年(167年)冬,叛亂的羌人進犯三輔地區(長安、左馮翊、右扶風),張奐派軍司馬董卓、尹端大破敵軍,成功斬殺叛軍首領,俘虜叛軍萬餘人。次年,張奐班師回朝。董卓因功拜郎中,賞賜九千匹縑,董卓絲毫沒有貪圖這些賞賜,反而全部分給自己的下屬官吏和士兵,沒有給自己留下一點☞

    到了熹平年間,董卓被司徒袁隗徵為掾吏,後出任幷州刺史、河東郡太守,官是越來越大了,逐漸成為了威震一方的諸侯。中平元年(184年),歷史上有名的黃巾起義爆發。這年六月,盧植被朝廷罷免後,董卓晉升為東中郎將,接管冀州戰區事務,全權負責冀州地區的作戰指揮。但是董卓卻指揮失誤,遭受了重大的損失,董卓也受到了處分。但是董卓很快又有了機會,因為涼州發生叛亂,北宮伯玉、李文侯、韓遂、邊章等人以“討伐宦官”為名,進犯三輔。朝廷派皇甫嵩為首、董卓為副,率軍平定叛亂。大軍在董卓的指揮之下,成功平定了叛亂,董卓的名望從此在朝廷中穩穩的樹立起來,被漢靈帝封為涼州牧。

    接下來的事情,大家也就比較熟悉了,董卓逐漸膨脹,特別是靈帝駕崩、大將軍何進與宦官殺得兩敗俱傷……

  • 3 # 臣本布衣道號臥龍

    感謝特邀,董太師你是說三國的那個嗎?他生活在涼州,是當時漢羌百年戰爭的前線,民風彪悍,猛將如雲,就連婦女都能“挾弓而鬥”,沒兩把刷子也不能生存在哪裡!後期就不行了姦淫略搶無惡不作壞透了

  • 4 # 淇則說歷史

    董卓因為是涼州人,沒有經學傳家而被中央世人排擠。舊時平定過烏桓,鮮卑,匈奴,然而在黃巾之亂稍有挫折,就被罷免至廷尉受審,前期真是忠臣模板。

    189年何進,袁紹私召董卓進京,在何太后妥協後,率軍西撤至洛陽城二十里外的夕陽亭,這時候,他還是想當一個漢臣的。

    期年八月二十五日,宦官反撲,殺何進,劫持少帝,當他看見驚慌失措的朝廷時,他起了野心。

    八月三十日,當他廢立少帝的時候,他品嚐到了權利的滋味,並欲罷不能。當他自拜相國的時候,如日中天,權傾天下,他早年受過的屈辱他就要親手還回去,殺,殺,殺,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殺心了。

    次年關東聯軍起事,他就無路可退了,他沒有兒子,做不成皇帝,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可笑的是,他擋住了。

    於是他愈發殘暴,但他忘記了他不是中樞士人的自己人,最堅固的堡壘是從內部攻破的,司徒王允幾句話就說動了呂布,殺掉了董卓。

    若漢室不亂,他依然是那個南征北戰的涼州牧,若漢室亂了,他就要做那萬萬人之上的董太師。

  • 5 # ZFQ金牛座的牛

    年輕的時候很豪爽大方,仗義疏財,勇猛無敵,所以受到羌人的敬佩。進洛陽以後,漸漸變得驕奢淫逸,進取心減退,不可一世。敗退長安後,變得多疑膽小,懦弱無能。生性多疑,又帶少數民族的蠻橫無禮,剛愎自用,心狠手辣

  • 6 # 夢見虞來

    董卓這個人早年是西涼官軍出身,曾在漢軍中長期效命,與經常劫掠河西各郡的羌人各部多有交戰。在長期戰爭歷練下,其本人不論是武功還是膽識都絕非一般人可比;但同樣也練就了他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敢於挾天子這一點就能證明。

    然而董卓雖然膽識不小,但格局卻不大,佔據了漢朝國都洛陽,手裡握著天子,卻不懂如何運用這個天子,對比後來把天子纂在手中運用自如的曹操,可見董卓眼界之窄;而這樣的人,如果只是做一個普通的武將,傳到後世恐怕不會是現在這種名聲。

  • 7 # 永恆天

    讀《三國志》裡有關董卓的描述印象最深的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卓有才武,旅力少比,雙帶兩鞬,左右馳射。”

    為何印象頗深呢?因為有一天我百度郝昭,發現上面說《山西通志》裡說郝昭以前是張遼的部下還參加了逍遙津殺了陳武,於是大感興趣。去看下方參考資料的原文,哎喲臥槽:“為人雄壯,膂力過人,雙帶兩鞬,左右馳射。”

    於是瞬間董卓和郝昭在我的腦海裡的形象合體了,一個聲音大喊:“我來組成頭部!”也許給董卓一個機會,他也可能打敗諸葛亮~~~~

    好了,言歸正傳。這次我還是說得簡短些。

    第一點,董卓特能混,放在現代就是能提著菜刀砍電線,一路火花帶閃電,在社會上很快砍出一片天的人。

    少好俠,嘗遊羌中,盡與諸豪帥相結。(三國志)

    董卓生在隴西,各個少數民族勢力盤根錯節,與漢人雜居,其中羌人勢力非常大,以至於後來蜀國北伐到這一帶都要先和羌人搞好關係。有幾次還被羌人坑了。董卓也是個有個性講義氣的大漢,一身俠氣仗劍遊走與羌人的領地闖出一片天,與各個地頭蛇老大們搞成一片。你看那些老大們都要給他面子,自然董卓的威望一下就起來了。

    第二點,董卓很體恤士卒,才有後來西涼軍成了他的私人部隊。

    為軍司馬,從中郎將張奐徵幷州有功,拜郎中,賜縑九千匹,卓悉以分與吏士。(三國志)

    可以看出董卓以前不是一個驕奢淫逸的人,或者說他心裡在當時就有更大的野心,知道應該放棄什麼來換取更美好的未來。

    第三點,董卓是有一定軍事才能的。

    這裡我只說是“一定的”軍事才能,因為在董卓的軍事生涯裡,各種升降恰恰就是伴隨著各種勝敗。他能在從軍後就一路獲得各種戰功,從軍司馬到郎中到都尉到校尉一直做到了幷州刺史……然後一口氣讓黃巾打回了姥姥家。

    接著在北宮伯玉、韓遂、邊章的叛亂中他又被徵調,還中了個頭彩遇到流星許了願,第二天韓遂等人就開始撤退,董卓大獲全勝高歌猛進一路打到榆中,結果孤軍深入被老哥們羌族人幹了。董卓竟然再一次急中生智,他太瞭解當時羌人們略帶蠢萌的思維方式,讓士兵們圍河捕蝦搞得羌人莫名其妙,然後自己趁夜溜了。

    第四點,就是最後一點了,那就是董卓的選擇。

    他寧願留在地方絕不進中央。等你們洛陽的外戚、宦官、實權大臣自己玩,大家玩夠了也玩脫了的時候,他的西涼軍已經被完全培養成了自己人。

    只說優點而已,所以作死的地方就略過了~~~~馬親王當年一本風起隴西好評如潮,其實真正從漢末隴西颳起的風,起源於董卓。

  • 8 # 魯九兒

    董太師,一個缺點與優點都很突出的人。

    優點:勇猛,能戰,有義氣,救駕有功。能登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高位,絕對有他的過人之處,武功了得,功高蓋主。

    缺點更突出。

    1、性格。簡單、粗暴。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有勇無謀。

    2、人性。低劣,沒有底線。如廢少帝,立劉協,協天子以令諸侯;不久又殺新帝及何太后,自視為天子,用近天子服飾、禮儀等越規行為,做事毫毛底線,為他的滅亡埋下伏筆,也可以說是自掘墳墓。

    3、格局太小。德不配位,生活奢靡,沉緬女色,窮人乍富乍貴,無良無德,天(民)必亡之。

  • 9 # 戈壁灘上的狗尾巴草

    好色吧。唐國強版《三國演義》裡面的演員演董卓,把董卓好色的形象簡直是演活了,入木三分。所以我對董卓這個特點印象非常深刻。但這些只是演義,真正的歷史是什麼樣子很少有人清楚。

    個人覺得,董卓應該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一,勇武,不然手下就不會有那麼優良的西涼兵。

    二,擅長弄權,不然就不會爬到那麼高的位置。

    三,好色就不必說了,糟糕的是碰到一個為了女色可以玩命的呂布,最後招致殺身之禍。

  • 10 # 民謠故事99

    書生誤國

    有志滅賊,但居功自傲,剛愎自用,最終書生誤國,導致東漢徹底淪落戰亂

    以下內容來自維基百科 = =

    早年事蹟

    根據《後漢書》記載,王允出身官宦世家。他十九歲就開始任公職,當上太原郡吏,任內王允受命收捕並殺死在當地貪汙橫行的小黃門趙津,雖然除去了當地一大害,但趙津兄弟向宦官報告,遭宦官因事誣告,漢桓帝因而大怒,收捕太原太守劉瓚並處死。王允為劉瓚送喪至平原,並守喪三年才回家鄉。後來王允復職,期間太原太守王球打算召沒有名聲和品行的路佛當官吏,王允卻堅決反對,更觸怒了王球,被王球收捕並將要殺害。幷州刺史鄧盛知道後立刻辟命王允為別駕從事以營救,王允因而知名。

    宦官陷害

    王允後入仕司徒府,後因考績好而任侍御史。中平元年(184年),黃巾之亂爆發,王允出任豫州刺史,並參與討伐黃巾軍和招降餘黨。期間王允發現中常侍張讓的賓客與黃巾部眾有聯絡,於是告發。漢靈帝知道後大怒並責斥張讓,但張讓最終沒有獲罪,於是向王允報復,王允因而下獄。王允期間獲赦,但十多日後就再因別的罪被捕,送交廷尉。王允最終因得到大將軍何進和袁隗、楊賜等人上書營救才得免死,至次年才得釋放。王允有鑑於當時宦官權盛,於是改名易姓,流連於河內、陳留地區。

    亂世保國

    在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死,王允奔喪至洛陽。當時外戚何進掌權,請王允為其從事中郎並參與圖謀盡誅宦官。後轉河南尹。不久,何進圖謀洩露,反被宦官所殺。早前被何進從幷州召來的董卓於是趁機進京,並執掌朝政。及後更廢掉漢少帝,改立漢獻帝。王允此時亦改拜太僕,後守尚書令。初平元年(190年),王允升任司徒,仍守尚書令。此時正值關東諸將發動董卓討伐戰,董卓於是遷都長安,王允於是在董卓焚燬洛陽前收起蘭臺和石室的藏書秘籍,隨獻帝西奔,並於長安重建舊秩序,並藉此儲存經籍。

    誅除董卓

    董卓此時將長安都交付王允管理,王允亦假意奉承。董卓亦因此將王允推心置腹,不作懷疑,王允於是能在此亂局中扶持王室,亦受朝臣倚仗。但王允同時亦秘密地與司隸校尉黃琬、尚書鄭泰等謀誅董卓,於是上表請楊瓚和士孫瑞從武關出兵攻伐袁術,實質是為討伐董卓。但因董卓懷疑不許而令圖謀失敗,王允唯留二人在朝。

    初平二年(191年),董卓到長安,自為太師,賜王允二千食邑。初平三年(192年),王允與士孫瑞和楊瓚等人再圖謀誅除董卓,於是乘著一次董卓因小事不滿呂布而用手戟向他投擲以及呂布與婢女私通而不自安的機會,離間呂布和董卓,並告知他們的圖謀,終令呂布參與,作為內應。最終,王允乘漢獻帝病癒,董卓入朝拜賀的機會,讓呂布成功刺殺董卓,並誅董卓三族,主簿田儀也被殺。當時長安士民都爭相慶祝。

    失敗被殺

    董卓死後,王允錄尚書事,總理朝政,並與呂布共同執政。但自誅除董卓後,王允與呂布以及其他官員的關係漸漸變差,執意誅殺蔡邕一事亦失人心

  • 11 # 池池Vlog

    1、驕橫殘忍 。董卓聞孫堅已死孫策尚幼,遂不以為意。自號“尚父”,出入僭天子儀仗。董氏宗族,不問長幼,皆封列侯。

    2、奢侈荒淫。築眉阝塢,役使民夫二十五萬人;內蓋宮室倉庫;選少女800等。

    3、貪色無忌。卓見貂禪顏色美麗,便問……“夜來太師與新人共寢,至今未起。”董卓自納貂禪後,為色所迷,月餘不出理事。

  • 12 # 梅里一了

    謝邀,豪橫。疫情所困,看了部電視劇,孫紅雷,張魯一演的。聽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豪橫。今天看到董卓有什麼特點?立馬想到這個詞豪橫,至於北京話中豪橫到底啥意思,俺還真個不懂。說董卓的特點,是從這個詞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的。豪,就是爽快,大氣。這個董卓有,《三國志》講了兩件事,一是董卓喜歡交朋友,他甘肅人,結交了一幫羌族的兄弟,有天他在田裡犁地,這幫朋友來看他,二話不說,把那耕牛殺了,招待朋友,豪不豪。羌族兄弟感動了,趕了上千頭牛來回贈他,那場面今天的牛人誰個敢比。還有更豪的事,董卓勇武過人,能左右開弓,萬夫莫當。在攻打併州時立了大功,皇帝賞給他九千匹上好的絲綢,他一轉手全部送給了部下,夠大氣吧。橫,我想該是下得了狠手,不服就幹,這個董卓有。大將軍何進請他入京殺滅閹黨,他晚了一步,何進被閹黨先下手為強滅了。但他沒有就此罷手,老子既然來了,就得把事給辦了。其實他只帶了三千步騎,硬是整出了兵馬無數的動靜,並且收買了呂布,把皇家御林軍左右大營的首領給拿下。天下兵馬都得聽他調動,太后皇帝,王公大臣,誰敢翻個白眼,就滅你,你說橫不橫。豪橫歸豪橫,但天下不是靠豪橫就能平定的,董卓在陰溝裡翻了船,死在了乾兒子呂布的手裡,被人點了天燈。如果他不跑到京城去顯擺,安守西北,歷史也許是另一番的書寫。但是,歷史從來不信如果。

  • 13 # 一指算盡蒼生

    董卓,子仲穎,他原為東漢戍守邊塞的一個低階軍官,但為人狡黠,作戰剽悍勇猛。俗話說,沒有點才華怎麼能撐起半邊天?古時豪傑都喜歡結交豪傑,董卓也不例外。除此之外,還善於把握機會,雖然有可能是軍師出謀劃策。

    還有就是任人唯賢,知人善任我們一般形容的是大忠臣而且還是大清官之類的,但是生逢亂世,董卓也同時具備這項技能。不管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亦或是軍師的功勞,反正是具備的。

    有才華,在《三國志》中有講到:卓有才武,旅力少比,雙帶兩鞬,左右馳射。你還別說,既有才華,又會武功,文武雙全啊。這個厲害了!這也是低調的佼佼者啊。

    向來英雄後人論,誰知本人是何心?生逢亂世不強橫,黃土埋的軟弱人。

  • 14 # LaoHuang188

    首先來介紹這樣一個歷史人物,他,生活在漢末三國時代,來自西涼地區。他,素愛行俠仗義,性格豪爽,為了款待朋友,竟然將自家的耕牛殺掉,殊不知耕牛對於一個耕種的農戶是多麼的重要?他,年紀輕輕就可以在“荒蠻之地”的西涼與“窮兇極惡”的各個部落首領稱兄道弟,令這群猛悍人士佩服的五體投地,令他們自願爭相獻上上千頭牲畜。他,武藝超群,親自率領軍隊打敗前來劫掠的匈奴。這個人是誰?不是馬騰,不是馬超,是董卓。

    一提及董卓,瞭解三國曆史的小夥伴一定不陌生,不過你真的瞭解董卓嗎?或許在你的印象當中,董卓是一個肥頭大耳、絡腮鬍子,心狠手辣、荒淫無度的西北軍閥,是國家的大害,人人恨不得“啖其肉、寢其皮”。沒錯,你這樣的印象也沒有什麼大問題,只不過有點以偏概全罷了。因為這個形象是董卓人生中後期的形象,青年時代的董卓並不是這樣的。

    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今甘肅省岷縣)人,生於潁川。其父是董君雅,曾經在豫州潁川郡擔任過縣尉,相當於現在副市級的公安局長。由於是在潁川,所以給兩個兒子董卓、董旻取字:仲穎、叔穎。後來老董先生不知道因為啥原因離職了,所以董卓就不得不回老家西北,過上了自己動手的耕織生活。

    雖然董卓是出身於一個基層的官宦家庭,但是他身上是沒有袁紹、袁術那樣的公子哥兒的風格,反而十分“接地氣”。西北老家,是一個環境十分惡劣的地方,乾旱少雨、風沙不斷,發展耕種在那個靠天吃飯的時代並不怎麼樣。自然環境惡劣也就罷了,偏偏還要有人禍,當地的許多少數民族部落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在環境惡劣的時候,由於沒有糧食,經常跑來劫掠原本就沒有多少糧食的西涼居住民。面對如此惡劣的生活。有很多人選擇落草為寇,這更加加劇了這裡的動亂。原本西涼地區就是個“山高皇帝遠”的地方,再加上官吏的腐朽,如此一來,更加混亂。

    董卓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長大的,他憑藉自己的膽識,令附近的各個部落首領折服。各個部落非但不會劫掠董卓,反而競相向董卓獻上自己部落的牛羊。董卓武藝超群,力大無雙,擅長佩戴兩副箭囊,騎馬飛馳時左右射擊。北方的剽悍民族匈奴令漢朝軍隊聞風喪膽,經常來劫掠西涼地區,涼州刺史徵辟董卓為從事,董卓領兵大破匈奴,斬殺匈奴數千人,立下大功。幷州刺史段熲於是將董卓推薦入朝廷公府,希望董卓能夠得到朝廷的重用。

    漢桓帝末年,董卓被封為羽林郎。東漢延熹九年(166年),鮮卑人與叛亂的羌人部落聯合,公開對抗東漢朝廷。朝廷拜張奐為護匈奴中郎將,負責平定幽、並、涼三州叛亂。董卓此時擔任張奐的軍司馬,也在平叛的軍隊當中。到了永康元年(167年)冬,叛亂的羌人進犯三輔地區(長安、左馮翊、右扶風),張奐派軍司馬董卓、尹端大破敵軍,成功斬殺叛軍首領,俘虜叛軍萬餘人。次年,張奐班師回朝。董卓因功拜郎中,賞賜九千匹縑,董卓絲毫沒有貪圖這些賞賜,反而全部分給自己的下屬官吏和士兵,沒有給自己留下一點。

    到了熹平年間,董卓被司徒袁隗徵為掾吏,後出任幷州刺史、河東郡太守,官是越來越大了,逐漸成為了威震一方的諸侯。中平元年(184年),歷史上有名的黃巾起義爆發。這年六月,盧植被朝廷罷免後,董卓晉升為東中郎將,接管冀州戰區事務,全權負責冀州地區的作戰指揮。但是董卓卻指揮失誤,遭受了重大的損失,董卓也受到了處分。但是董卓很快又有了機會,因為涼州發生叛亂,北宮伯玉、李文侯、韓遂、邊章等人以“討伐宦官”為名,進犯三輔。朝廷派皇甫嵩為首、董卓為副,率軍平定叛亂。大軍在董卓的指揮之下,成功平定了叛亂,董卓的名望從此在朝廷中穩穩的樹立起來,被漢靈帝封為涼州牧。

    接下來的事情,大家也就比較熟悉了,董卓逐漸膨脹,特別是靈帝駕崩、大將軍何進與宦官殺得兩敗俱傷……

    董卓並不是純粹的一個令人憎惡的人,誠然,後期的董卓的確作出了很多禍國殃民的事情,這是不可原諒的,但是凡事不能一概而論,應該全面的看待一個人,既要看到他的過,也應該看到他的功勞。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15 # 溪山山人

    利謄勳心,為野心不擇手段。結果一個美人計死於非命。

    君臣父子,一個君不君,臣不臣,亂崗常的人物?父不父,子不子,一段畜緣,結束不光彩人生。

    人生最大的缺點在於無自知之明。人生最大的優點也在自知之明。

  • 16 # 小K會剪輯

    大家好 我是小K

    1、驕橫殘忍 。董卓聞孫堅已死孫策尚幼,遂不以為意。自號“尚父”,出入僭天子儀仗。董氏宗族,不問長幼,皆封列侯。

    2、奢侈荒淫。築眉阝塢,役使民夫二十五萬人;內蓋宮室倉庫;選少女800等。

    3、貪色無忌。卓見貂禪顏色美麗,便問……“夜來太師與新人共寢,至今未起。”董卓自納貂禪後,為色所迷,月餘不出理事。

  • 17 # 行者天下行

    第一,董卓的殺伐政策害了自己,何進的以虎屈狼之計導致董卓進京,董卓進京後對天子採取剛政,由於天子還小,所以沒辦法反抗,可是你對官員要實行仁政,對百官也不仁,今天殺兩個示威明天嚇兩個示強,本來他禍亂朝綱就引起了百官不滿,殺伐政策肯定會讓宮欽們仇恨,敢怒不敢言成了當時的朝野現象,他不解決這個問題,反而加重了賦稅,不但百官要順從,百姓也必須要聽從他的指揮,這樣一來從朝的無不心生怨慨,天人共怒之時就是他統治推翻之際,以王允為首的都想讓他早點死,只要有誅殺之策定當除他。

    第二,董卓的好色之情害了自己,居於龍庭之中,每天都有享之不盡的女色,每天不理政事,每天都跟美女靠近,至使身心疲累,沒有太多的時間去考慮政要,很多官員有事情都不會告訴他,為了討好他甚至把自己的女兒都送給他,他見色起義,忘記了自己的本份,給他送美女的不一定是好人,王允就是其中之一,把自己的義女送給他,這是他斷送性命的重要一點

    第三,他視子民如草介,他說洛陽暗長安明,遷都之時,當有人說百姓百官和宗廟無處安置時他的反應太自私,他首先說百官隨從,坐上車駕起行,還說不管百姓死活,賤民死就死活就活,明顯不是君王所為,哪有君主不呵護自己的子民的,如果實在安置不好就做定奪,能安置好儘量安置好,安民心才能正大業,他就為自己著想,誰會為他著想。當別人有好的建議時他不採納,一意孤行,你可以不聽,但是你讓別人講完,修改一下別人的方案也許會更好,他就是自己用自己的方略。

    這三個特點是董卓的要害,有了這三點董卓必失人心,人心失去後你用什麼方法保命,沒辦法保命,因為命有的時候掌握在你的手裡,有的時候是別人確定的,他要是和曹操一樣就好了,就能攜天子以令諸侯掌天下牛耳。曹操當政後,讓文者盡其才,武者盡其力,子有所安,免除賦稅三年,這就是曹操從政能長治久安的原因,如果董卓學會曹操的治國之道就不會死。

  • 18 # 紅色一立

    董卓身壯體肥,生性剛猛,性格急躁。年輕時愛結豪友,仗義疏財,武藝超群,一介武夫。後來能於天子平坐同車撐握兵權起,開始利慾薰心,權勢欲與物慾集於一身。把天下歸集於私,把自已的董氏老少盡皆封候,連妻子懷孕肚裡的孩子都封官加爵。還私造銅錢,造成貨輕而物貴,使民眾不堪忍受。董卓重愛女色,缺泛政治頭腦,朝中一切事務交於文官王充、蔡邕,後背死在王充之手。一世梟雄,就此落幕。

  • 19 # 一縹緲一

    年輕的時候很豪爽大方,仗義疏財,勇猛無敵,所以受到羌人的敬佩。進洛陽以後,漸漸變得驕奢淫逸,進取心減退,不可一世。敗退長安後,變得多疑膽小,懦弱無能。

  • 20 # 喬希軍

    董太師就是董卓。在《三國演義》中,人們對關於他形象描寫的記憶是十分深刻的。董卓有什麼特點呢?歷史上,董卓是一個頗有心機的人,是一個陰險狠毒,橫行霸道,窮兇極惡的亂世奸雄,是中國歷史上鮮有的臭名昭著的惡魔之一。

    董卓出生於殷實的富豪家庭,自小便養尊處優,放浪不羈,少年時便倚仗權勢遊歷於羌族部落,彰顯其強悍兇蠻的實力。他體格強健,精通武藝,善於左右開弓,周邊部落無人敢招惹他。其後,董卓以其心狠手辣及投機鑽營的本事不斷平步升雲,最終高居朝中要職,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相。為了穩固手中重權,董卓不久便開始網羅黨羽,招募爪牙,基本控制了中央和地方的主要政治力量。

    為了徹底除掉心中的隱患,董卓採取造謠誣衊,栽贓陷害等卑劣手段,以莫須有的罪名瘋狂加害無辜,誅殺朝中忠良。徹底控制中央政權後,董卓兇殘的本性更加膨脹,經常放任手下士兵殺人放火,四處搶掠,無恥地殘暴和魚肉百姓。據史料記載,遷都長安時,為防止官員和百姓逃回故都洛陽,董卓派人將洛陽城及周邊二百里內的房屋樓舍及廟宇通通燒燬,夷為平地,其悽慘景象一時無以言表。曹操對此悲憤不已,親書一首《薤露行》對其予以譏諷。

    董卓的殘暴和倒行逆施終於激起了百姓們的激烈反抗。公元一九〇年,由劉岱、孔伷等刺史十餘人組成的隊伍終於掀起了大規模反抗董卓的序幕。公元一九二年,董卓被王元、士孫瑞等人聯合其親信呂布斬殺於朝殿之中,結束了罪惡的一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貧賤夫妻百事哀,窩裡鬥更厲害,很難齊心協力,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