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翁子涵

    中國明代王守仁的心學主旨。語出《孟子·盡心上》 :“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慮而知者 ,其良知也。”《大學》有“致知在格物”語。王守仁認為,“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這裡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鍊,見諸客觀實際。“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學的本體論與修養論直接統一的表現。

    良知。語出《孟子.盡心上》:"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本指一種天賦的道德意識。明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道德修養方法。認為良知即天理﹐存在於人的本體中。人們只要推極良知於客觀事物﹐則一切行為活動就自然合乎理﹐即自然合乎封建倫理道德的標準。王守仁也將這種"致良知"的功夫叫做"致知格物"。

  • 2 # 水靈兒芳芳

    王守仁提出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心就是問題的根源所在,“王守仁認為,“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這裡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 3 # 熊貓血王海明

    “致良知”意思是:使達到非常好的知己。向人表達自己是善良的又有共同的愛好,讓對方知道、瞭解後就有可能成為知已。

  • 4 # 行修遠

    1521 年,王陽明在浙江正式提出「致良知」這三個字,他後來和弟子們極端嚴肅的說,我平生講學,只是 「致良知」這三個字。

     

    但我們都知道,王陽明從 1508 年建立心學到 1521 年提出「致良知」這 13 年時間裡,他講學的概念、理 論可真不是致良知三個字,心即理、知行合一、靜坐、事上磨練、存天理去人慾,等等。

     

    那他為何要說,平生講學,只是「致良知」三個字呢?

     

    首先,我們要搞明白的是,「致良知」到底是什麼意思。

     

    中國古代哲學家們有個特點,都有歷史情懷,什麼是歷史情懷呢?就是尊重先輩,始終在先輩設定的圈子 裡轉圈,很少跳出那個先輩劃定的圈子去標新立異,我們注意啊,即使是中國儒家哲學的開山鼻祖孔子,也是如此。他說,老夫我是述而不作的。意思是,只陳述古聖先賢的思想就是了,絕不去再重新創造概念。

     

    可我們都知道,孔子創造了「仁」這個概念。但孔子自己卻說,仁這個概念,從前的聖賢們早就說了,但 只是不明確,我只是把它明確了。

     

    所以,中國儒家哲學,無論是孟子說的「義」,荀子說的「禮」,這個禮是禮儀的禮,程頤說的理、天 理,其實都在他們的前輩那裡有了內容,只不過他們特意提出來罷了。

     

    王陽明的「致良知」其實也是如此,他的所有概念,心即理、知行合一,存天理去人慾,他之前的聖賢們 都提過,那麼,致良知也不例外,只是古聖先賢們提的不明朗。

     

    致良知其實就是《大學》裡的「格物致知」的「致知」和孟子的「良知良能」的結合體。孟子說人皆有良 知良能,王陽明總結為一個:良知。由此可以再次確定的一點是,王陽明的良知包括兩方面,孟子所說的 良知和良能,一方面是道德感、一方面是判斷力。

     

    王陽明始終堅持,他的心學是直承孟子的,這就是證明。

     

    我們來看下,王陽明所謂的致良知到底是什麼意思。致良知,王陽明說,就是行良知,就是實現良知的意 思。致良知就是行良知,從這個角度來說,什麼是行良知,行良知就是依憑良知的判定去行動,就是我們 此前所講到的知行合一。

     

    致良知只是知行合一的一個細化,其實它的重大意義就是,如何知行合一,那就是致良知,如何致良知呢?

     

    王陽明的方法很簡單:他在《傳習錄》中說,你那一點良知,是你自家的準則。當你遇到一個情境時,它 立即會給出判定,是便是,非便非,你欺瞞它不得。你只需要依照著它去做,就行了。

     

    由此可知,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有人問王陽明,人皆有良知,為何有好人壞人。王陽明回答,有良知, 不能致,知行不一,就是壞人。

     

    我們再複述一下,什麼是致良知:當你遇到一個情境,良知會立即給出判定,依此判定去行,就是致良知。

     

    1519年,王陽明用了不到五十天的時間,徹底平定擁有精銳二十萬叛軍的寧王朱宸濠。這就是致良知的結 果,以絕對劣勢的兵力擊敗強敵,這就是良知的威力。

     

    呼風喚雨,撒豆成兵,在這一功業面前,恐怕只是小兒科。事後,他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時,這樣說道:「致良知,就是對境應感……」 所謂對境應感,就是突然身臨其境,感同身受,與境合一,快速得出最佳應對的方法。

     

    王陽明說,在突發狀態下,最容易體現良知的宏大價值。平時不遇急事,從容不迫,有充足的時間考慮。 但危急時刻,呼吸存亡只在一念間,必須全神貫注,剎那之間,念頭頓生,抓住這個念頭,以良知判定, 良知一判,立即行動,絕不容轉念和思考。在這剎那之間,不欺良知,不忘良知,即能天人合一,情境合 一,知行合一。

     

    這種論調似乎有點玄乎,但在王陽明看來,它確實是真的。王陽明認為,良知就是個巨大的能量源,一旦 爆發,能改變宇宙。很多人之所以在面臨突發危機時,無法處理好。原因只有一個:良知被遮蔽,無法發 揮威力。而遮蔽良知的,就是利害譭譽,確切的說,就是得失之心。

     

    人一旦有得失之心,就會瞻前顧後,前思後想。結局就是沒有抓住那個剎那之念,萬事成空。 這就是致良知的法門,是萬無一失的功夫。有了得失心,抓不住那個念頭,就成了「一失」,一失,就萬無。

     

    王陽明平定朱宸濠時,理所應當有得失之心。平定不了,朱宸濠造反成功,必會反噬,王陽明三族就會灰 飛煙滅。縱然可以平定,因為違抗聖旨來平定朱宸濠,所以仍有後患。 用王陽明的說法,當時真有一點心思考慮這些,之後的功業就是笑談。 然而,在致良知的情況下,這一切都無足掛齒了。

     

    當然,這還不是致良知的最高境界。王陽明的弟子王畿說,死天下事容易,成天下大難;成天下事容易, 不居其功大難;不居其功容易,能忘其功尤其大難。 王陽明說,致良知的最高境界就是,雖然建立了不世之功,但只不過是一時良知的應跡,也就是良知的發 揮,過眼便為浮雲,馬上忘了。

     

    良知還有很多事情要指引他的主人,過去的絕對不會留存在心,良知絕不會躺在功勞薄上美滋滋睡大覺, 也不會陷在過去的痛苦中無法自拔。 良知特別理性,甚至說冷酷,來一件事就解決一件事,解決完畢,馬上忘懷。 人生就應該如此,這就是致良知的最高境。

     

     

    致良知,只一個字即

  • 5 # 燈下考者

    這個問題,一般人應該給不了你想要的答案。畢竟他的學生,跟隨他學習的人,都沒有能完整的理解,只能整理成一冊傳習錄給後世的人研究學習。

    但可以從大的方向探討一下。

    比如陽明大神的體系畢竟還屬於儒家,那就脫離不了儒家的思想範疇,而儒家的終極社會目的是建立完整的人間秩序,道德目的是讓人達到至善。

    所以,我個人認為陽明大神的致良知的終極目的應該也是至善,只是不能停留在口頭上不能停留在紙墨上,應該是竭盡全力的去做到。至於怎麼做,那就因人而異了。

    所以,可以從不以善小而不為開始,直到你心中再無惡念為止。

    這樣應該算是做到了。

  • 6 # 明洋澈心

    致良知的功夫給了太多解釋太多方法,用最通俗的話說致良知就是覺察良知,和行良知。覺察良知就是致的意思,行良知就是知行合一了。

    還是用簡單的話解釋如何做到致良知。比如說你在腦海裡想象有一面鏡子,你在做任何事之前都站在鏡子面前看自己,看看自己的初心是不是光明的?有沒有私慾?有問題就把他格掉。當然平時也要多擦擦鏡子,蒙上灰塵就看不清了。

    慢慢養成習慣讓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要符合良知的要求,這樣才能使心中的浩然之氣壯大起來,再遇到其他事情就更能以良知為指導,從而達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中庸境界。

    我本人嘗試腦子想象鏡子的辦法很實用,一直誠心拜陽明心學

  • 7 # 陳段泉

    王守仁“致良知,”看使簡單,要回答得好也不易,自立自強這個詞十分好,自己靠自己的勞動、我以為是最體面的生活!我曾經寫過觀後感;乒乓球世界冠軍王楠(女)年輕時全國老百姓的女英雄…打個比方她很少錢捐30元,我都認為她真心愛國!在國家人民有危難的時候站出來了,簡直是女漢子!王楠姑娘我很愛你。所以說良知、有一顆真誠的心比什麼都重要!知足而不驕縱,愛國愛同胞,也屬於良知範籌,道德品行是第一位的。欺騙就是道德問題,以上是我的想法,平時我就是善事可作,想小善為積大善的追求者。

  • 8 # 吳振偉美麗生活

    致良知 中國明代王守仁的心學主旨。語出《孟子· 盡心上》 :“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不學而能是什麼,是本能,先天而就的能力,也就是人的動物性,是良能。

    不思慮而知是什麼?就是覺知,一思考,人在思考中,也就迷失在了思慮之中,就不知不覺了。

    中國古人是修練成道的,他們知道覺知是什麼,而現代人和當代人就很少修練知道了。那些當代修行修練者說覺知,但並未到達覺知,大家談論覺知而不覺知。

    王守仁並不知道覺知是什麼?他不懂良知是什麼。

    為何王守仁不覺知呢?因為他提“知行合一”

    如果知道覺知的存在,在覺知中,那麼這個覺知是不可能與人之行合一的,覺知是那個觀照著知行合一的大,而知行合一的“知”只是人學而知的知,是知識,知行合一的“知”是人思慮而知的知,是學識,都應該在覺知之下。

    所以王陽明其實不知道覺知為何,他提“致良知”但並不知道良知為何,所以他說要知行合一,如果他能指出:良知觀照著知行的不合一,良知亦覺察著知行之合一,這樣表述,才是知良知的,知這不慮而知,——良知。

  • 9 # 像生活學習

    致良知的基礎也是從儒家理學演變而來的,王陽明說正己,誠心,為善去惡。都是在正己,一日三省不就是誠心嗎?為善去惡一有惡的念頭就把它扼殺,不就是物來者照嗎?古代學者門都學明心和靜,這裡的靜不是闡,其實就是人心裡沒有雜念,你心裡有多靜,就能做多大成就,就是物來者照

  • 10 # 刺花黨黨

    非常之大的一個問題,不但是提問者,就叫後世陽明心學學徒也因為此等問題分庭抗禮,分成了幾派!說到致良知,又得說起心即理、知行合一,陽明先生說:心外無物,心即理。也就是說所有的事情發生都和自己的心有莫大關係,心很大程度上能決定一件事情的走向和結果,所有說理都在心中,當你準備盜竊是你心會先動,當你準備扶老太太過馬路的時候心也會先動。然後說知行合一,知行是什麼?字面意思無非是知道和行動,所以說知行合一是知道了要行動,不能只知不行。但是我想陽明先生想要透過知行合一傳遞給我們的資訊遠不於此。知,知什麼?怎麼知?知自己的心,知自己心中有良知,在動念的那一刻去致良知。用內心的良知去做,所以說知行是一體的,是不可分割的。每個人心中都有良知,只是大部分人被私慾、後天社會的種種矇蔽,只在動念的一刻致良知,然後讓良能決定行動,付諸一致!個人見解,多多指教!

  • 11 # 南無心

    王陽明有一句非常經典的禪詩。我看此花時。此花與我同在。我不看此花時。此花與我同一寂滅。每個人都有本性。本性就是良知。但萬物也有本性。本性即是法性。什麼是致良知呢。就是說花與我的本性同在。若看此花時。是因為良知在。若無良知,根本看不到花。所以此花在心中不在良知外。知良知性即知花性。當你不看此花時。花性本空。良知性也是空。皆不可得。花性同良知性同一不生不滅。所以不看此花時。同於花性寂滅。

  • 12 # 逆風飛呀

    王陽明的致良知實際上就是一切向善,從內心出發,存善念,善待他人,而不是依靠什麼倫理去約束,依靠什麼法則去管理。人心及時一切存在的出發點。讓自己的內心去追求光明,由內而外的迸發出,對於良知的追求。當你遇到事情時,冷靜下來,莫讓萬事擾亂,再心如靜水的條件下,自然會,變得清澈和乾淨。

  • 13 # 張建輝39

    陽明先生認為心就是問題的根源所在,“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人應該修心,讓自己內心的力量強大,內心的如明鏡,雜草自除去,良知是每個人內心本事就具備的,只是被雜草覆蓋,致良知就是讓內心的良知煥發光彩,心強大了,就知道如何選擇,如何做事,知行合一

  • 14 # 且行且記8204

    我個人認為,王陽明是執行力最強的儒家聖人。是開創儒家繼往開來的聖賢。自孔孟朱以來,儒家觀點鮮明,目標明確,但為天下開太平手段力度不足,致使儒家治國安幫雄才大略往往要委身於人依託於人,而王陽明是儒家第一個強勢入世,執行儒家宗旨最徹底之人。王陽明的"致良知"本是來自孟子一派,但與孟子所言"良知“有時代不同和理解不同。"致良知",是王陽明理論體系的必不可一個環節,與他的"心即理"知行合一"事上練"都強調一個"行"字。致良知,踐行實施的意味更強。但王陽明主張良知是靜坐思想而得,不敢苟同。特別是脫離現代資訊社會極不可能,這可能也是500年前時代侷限。反而,從孔孟儒家的宗旨教育必不可少,切身實踐更不可缺。

  • 15 # 盛京楊員外

    王守仁提出的“致良知”,對儒家學說是非常重大的發展和補充。

    致良知

    “致良知”就是說用良知知道了善惡,就要去做,就是知行合一,知道了就要做到。

    怎麼做到呢?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是王明陽的四句教。

    致”就是做到。“良”是好的,善的,“知”就是知是非。

    致良知”就是做到你知道的善的知識。

    用格物思辨的方法,完善自己的“善念”,去掉自己的“惡念”,得到的就是良知。

    王明陽“致良知”的意義

    儒家從孔子建立學說,就有個致命的弱點,儒家沒有哲學上的認識論,沒認識論那你就沒世界觀。

    那麼儒學的所有主張都是無本之木,程朱理學雖然用理學補上了漏洞,但是以格物知天理沒人能做到了。

    王守仁格竹,三天三夜啥也沒格出來,反而病了,所以他發揚了陸九淵的心學,心即理,不求外,而求內。創出“致良知”給儒家長了跟,從此以後稱為“新儒學”,這才算是完整的哲學。

  • 16 # 思維程式

    「人人心裡都有一個良知,能分辨是非善惡,要根據良知去做事。不必靠典籍,也不必靠其他外在的方面來證明。」

    請允許我問您一個問題,您發自內心的認為上面這段話是可信的嗎?這世界如此複雜多變,真的存在這樣一種簡單的方法去評判所有事物的是非善惡,能指導一切嗎?

    我告訴您,絕!無!可!能!

    我也曾經想找出一種理論,能指導一切的理論,剛開始接觸王陽明心學我是欣喜若狂的,感覺一切疑惑都會因良知而解。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時間久了我意識到我不過是在自欺欺人。我內心傾向於肯定王陽明的理論是因為我的貪心與懶惰。想得到一種一勞永逸的方法論,不願意費神費力去思考,正確答案就自己出現。

    然而,天底下怎麼會有這麼好的事?如果致良知真的那麼神奇,為什麼沒能成為學界主流?

    為什麼沒能解決你所提出的三個問題?

    原因就在於,致良知本身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基於你已有的知識體系和三觀對現實做一個印證,而不能解決一個人知識和經驗上的具體缺陷,自然也就不可能解決生活中具體的問題。

    綜上所述我認為,致良知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相當的侷限性。

  • 17 # 美璃趣談國學

    陽明先生的致良知,我們要怎樣才能做到?其實呢,也不用想得多複雜。這是王陽明的心學思想的核心,簡單理解就是做到“知行合一”,再簡單理解就是:生而為人,何為正確?自己心中要有有正確的是非觀,做內心認為正確的事。

  • 18 # 情未了158507209

    現代儒學認為,致良知,就是透過修行培養個人的與民眾利益(民心或天理)一致的善惡觀和辨別善惡的能力。在現代社會中,良知就是與民眾利益(民心或天理)一致的善惡觀和認知能力。

  • 19 # 自持閣

    心學歸於致良知!

    王陽明心學三大核心理論: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種理論是陽明先生自龍場悟道後逐一發展形成的,致良知是在前兩者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何謂良知? 這裡的良知不是狹義範圍內的內心善良等,它是廣義的,是對事物的一種優越認識,它是“心即理”的昇華,心即理認為,心是本源,有了心事物才能產生事物的理,而“良知”則是心對事物的優越認知。

    致,對應的是“知行合一”。致,是一個過程,即“知行”的過程,“知行”不斷交替迴圈,會不斷產生新的“良知”,致無止境,良知亦永無止境。

    如何才能做到“致良知”? 其實答案已經給出,就是不斷的去“知行”,讓知行合而為一,方可致良知!

  • 20 # 詩史擷趣

    王守仁的致良知什麼意思?怎麼做?這實際上是“陸王學派”理論體系的問題。

    首先我們先梳理一下“陸王學派”的由來。眾所周知,北宋有兩位理學家兄弟,哥哥叫程顥,弟弟叫程頤。他們同時拜周敦頤為師,程顥繼承了周敦頤的學說,後經陸九淵的發揚,到王守仁完善,形成了“陸王學派”;而程頤則受到邵雍和張載的影響較深,後經朱熹的完善,形成了“程朱學派。”

    這兩個學說是對立的,“程朱學派”認為:“性即是理”,也就是規律在事物出現前就已經存在,人應該按理來做事。(這個學派不涉及問題,下面不展開);而“陸王學派”認為:“心即是理”,事物是在人心裡的反映。這兩種學說實際上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區別。

    其次我們梳理一下“陸王學派”的理論脈絡:

    一、程顥階段。程顥認為“萬物一體”,人與萬物之間的聯絡就是“心”,但私心或私慾會使人失去這種聯絡,只有用“惻隱”、“不忍人”之心`用真誠一心去做,才能體現這種聯絡。

    二、陸九淵階段。陸九淵在程顥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他認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即是理”,在陸九淵看來,現實、現象只包含心的世界。

    三、王守仁階段。王守仁堅持心即是理,他進一步闡述說:“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又說“心之體,性也。性即理也。”王守仁的思想更加旗幟鮮明,他認為沒有心,就沒有理。心為宇宙立法,理是由心立的。人對事物的第一反應,也就是本能、本性的反應表明,人的內心裡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種直覺的認識就稱之為“良知。”所謂“良知”,就是對良善的認知。所以人應當遵從良知去做。而那些找藉口不去遵從良知的人,其實就是出於私心、私慾。只要人人遵從良知,那麼“滿街都是聖人。”

    “致良知”就是王守仁哲學的中心思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6歲兒童生長髮育有哪些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