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9
回覆列表
  • 1 # 莫問青衫

    首先,古代世族也叫做門閥士族,起源於東漢末期“累世公卿”的制度,到三國曹魏實行“九品中正制”時正式形成。

    1.先介紹一下古代世族(士族)的概念以及特點

    世族(士族)——是以家族為基礎,以門第為標準,在社會上形成的地主階級中的特權階層(享有很高的政治、經濟特權的豪門大族)。世族又稱門閥土族,是地主階級中的一個特權階層。

    庶族——是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稱寒門。

    世家大族的特點(優勢):

    (1)政治上:按門第高低分享特權,世代擔任很重要官職;

    (2)經濟上:士族佔有大量土地和勞動力,建立起自給自足、實力雄厚的莊園經濟;

    (3)生活方式上:不與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4)文化上:崇尚清談,佔據高階文官職位。

    2.古代的世家大族及興盛:

    提起古代時期的名門望族,不免要提到五姓七望,也可以稱之為五姓七家。即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今河北安平縣、深縣、饒陽、安國等地)、清河崔氏(今河北清河縣)、范陽盧氏(今保定市和北京市一帶)、滎陽鄭氏(今河南省)、太原王氏、河東裴氏、河內司馬氏等等。門閥世族在東漢中葉三國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就開始活躍在政治舞臺上;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世族取代了秦漢時期世家地主的地位,成為地主階級中占主導地位的階層;隋唐時期,門閥世族的勢力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3.世家大族的形成以及發展過程:

    1.萌芽以及開始形成: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時期,官僚體制漸漸發展完善,到東漢時期基本形成累世公卿制度。三國曹魏時期,“九品中正制”的實行,使得地主門閥能夠憑藉家世出身參與政權。世家大族形成。

    2.進一步發展:

    西晉建立後,司馬氏為取得世家大地生的支援,對他們繼續實行放縱和籠絡的政策,從而形成了典型的世家門閥政治。

    3.發展到頂峰

    東晉時士族制度得到充分發展,進入鼎盛階段。原因是東晉王朝依靠南北士族的支援才得以存在。東晉政權是司馬氏皇族和以王、庾、桓、謝諸大姓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處於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吳姓士族的聯合專政,這種政治格局一直延續到東晉末年,長達一個世紀之久。那時士族門閥的勢力足以與皇權並立,甚至超越皇權,皇帝都要依賴士族的支援,門閥政治達到鼎盛。

    4.走向衰落

    東晉後期到南朝時期士族制度逐漸走向衰落。根本原因在於士族自身的腐朽,士族制度下的門閥士族特別是高階士族憑藉門第就可做官,世代控制高階官職。特殊的社會環境使許多士族不思進取,沉溺於清閒放蕩的生活,不屑於政務軍務。社會階級矛盾的衝突和激化,農民起義此伏彼起,寒族地主乘機以軍功崛起,在鎮壓農民起義的同時,進而典掌機要,控制地方,統帥軍隊,以武功 稱帝,如劉裕、蕭道成等,打破了門閥地主一統天下的局面。世族地主此時雖據高位,卻已無實權,走向必然的滅亡。

    5.走向滅亡

    隋唐時期“科舉制”的興起和發展,使得寒門子弟都有權利參加科舉官員選拔考試,嚴重打擊了世家大族對權力的壟斷。再加上皇權的發展,唐末農民起義頻發,使得世家大族漸漸沒落,直至徹底滅亡。

    古代世族門閥主要興盛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當時的世族門閥掌握國家的大部分權力,甚至世族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中,對皇權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在與皇權的博弈中,走向敗亡是必然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動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