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劉怯之
-
2 # 墨跡天氣
這本書叫做人類簡史,看名字,以為是本歷史讀物,然而並沒有羅列很多的歷史事件,和一般的歷史書完全不同,裡面涉及到歷史,生物,金融,心理,人類學等各個方面的論述,真可謂無所不包,叫做“歷史哲學”應該更加恰當。因為沒有羅列很多的歷史事件,讀這本書之前最好對世界歷史,地理有一定的瞭解,書中不僅僅是對人類歷史事件的描述,同時融入了非常多的作者自己的觀點,按作者自己的觀點來說,他是在“軍事偵察衛星”的高度來理清人類發展的脈絡。 他對很多歷史事件的分析有很獨特的見解和不同於他人的視角,這點還是很讓人另眼相看的
開頭不久的一個結論就讓我對這本書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智人優於動物之處,在於智人可以構建共同的“想象”/謊言/神話,而共同神話使得人類的族群認同得以突破150個的數量上限,能夠達成更大範圍的合作。 對於“虛構”(fiction)這個概念,是作者非常強調的,也貫穿了整本書。作者認為,整個人類歷史中很多的概念完全是人自己想象出來(而不存在的),例如等級觀念,男尊女卑,金錢,政府,信用體系,還有什麼? 宗教。他認為宗教信仰的東西完全是人類自己在生存過程中自己想象出來的。人類之間可以進行大規模的合作,因為大家可以信仰同樣的“神”,所以有同樣的道德標準,有同樣的信任。一句話,神是不存在的,只是憑空想象的。 到書的末了,作者幾乎是在一種狂喜的狀態下看待今天的人類,發出這樣的感嘆:人類可以太發達了,人未來自己就可以有永生了! 人要變成神了! (這就是從書名中,從動物到上帝的意思)。
-
3 # 巫女阿滿
尤瓦爾 赫拉利的《人類簡史》從發表到現在可謂是火遍全球,一些閱讀網站也給出了極高的分數。作為2014年最佳歷史科普類讀物,《人類簡史》無疑是好看的。
這種好看首先體現在閱讀感上,作者年輕博學,對各個學科的知識都有著相當程度的瞭解,整本書脈絡清晰,文筆流暢恣肆,再加上歷史觀宏大,視角高遠,許多觀點都頗具啟發性,所以,這本書整體上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說閱讀感都十分良好。
一開始讀這本書,就能感受到作者的部分用心——它想打消人類的傲慢之心。
他告訴我們,人類社會並非是呈線性發展,在遠古的某一個時間點,地球上並非只存在單一人種,那為什麼我們智人最後能夠勝出,作者提出一個非常有啟發性的觀點,智人為什麼能在所有人種中勝出?目前最可能的解答是:智人有獨特的語言。而語言,讓智人能夠虛擬的事物,形成想象的共同體,達成協作。
這是書中最有啟發性的觀點之一——人類是想象的共同體。所以,人類是無法脫離想象所建構出來的秩序的,每一次我們自以為打破了高牆,瓦解了監獄,實際上不過是進入了由另一種想象所建構出來的新秩序而已,但這個新的秩序活動的範圍更大。
不僅如此,在作者筆下,智人還是罪惡的,智人造成了無數動物的滅絕,智人還是自以為是的,智人自以為征服世界,卻不過是為植物作嫁衣……在最後,作者對智人的科學技術表示了肯定——我們見證了一連串令人驚歎的革命,人均壽命不斷提高、嬰兒存活率、戰爭死亡率顯著下降,縱觀歷史,這已經是人類所身處的最為和平富庶的時代了。同時,作者也表示了疑慮:
現在的人類真的比以前的人類更加快樂嗎?
當人類擁有了神的能力,但是不負責任、貪得無厭,而且連想要什麼都不知道,這難道不是天下最危險的事情嗎?
光看這些觀點,我們就足以認為這本書是好看的,但是好看並不代表絕對正確。整篇《人類簡史》更像是作者個人的觀點輸出,他選取了對自己觀點有利的材料用以證明,對於反對的材料棄而不用。再加上在論證自己觀點時,邏輯薄弱,所以對於一部分讀者來說說服力並不足。
但這依舊是一本值得看的書,只要看的時候記得,這是作者的一家之言就夠了,倘若就看了作者一些新穎犀利的觀點便奉為圭臬不容置疑,這種看書態度恐怕不太好,當然,這些觀點對於多角度的思考還是很有益處的,推薦一讀。
-
4 # 南木雜記
開篇很吸引眼球,但慢慢會發現作者的觀點雖具有洞見性,但又全都是個人觀點,沒有、也並不試圖去對觀點進行嚴密的論證。如果將之作為嚴密的學術著作來看,那就太天真了。
一旦接受了非學術著作的設定,便發現作者實在是知識面廣闊,各種舉例和引申信手拈來,還特意迎合引進版本的各國特色而進行案例的重新挑選,是一位相當貼心的作者了。
一是人類從何處來,到何處去;
二是為什麼近代以來東方開始大規模落後於西方。
作者對這兩方面的問題都做出了自己的解答。
終章關於智人未來科學革命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等的展望,又寫的似是而非,說了一些東西,但又完全沒有說透,技術與人類的關係,科技的異化帶來的潛在危險——
人類可能最終創造出“神”一般的存在物從而將自己毀滅;
科技的發展帶來的潛在的不平等,一方面是智人之間的不平等,另一方面是智人與其他物種之間的不平等;
追求醫療的進步帶來的人類壽命的延長甚至是長生不老所暗示的記憶與權力的相關性,都淺嘗輒止,大概要留待後續探討了。
總之,作為普通社科讀物,從語言到觀點到洞見,已十分難得,但如果深究起來,又難以自圓其說。不必太認真。
-
5 # 熱血青年湯姆9J3
當我看完了這本書,我真的給赫拉利的這套邏輯驚豔到了,原來歷史還可以從這種角度進行去看去理解。
我們人類作為萬物之靈,並不是因為單純的我們擁有語言和會使用工具。人類之所以凌駕於萬物之上,是因為整個地球上唯一突破了鄧巴數字的物種。(當然我們也擁有最複雜的語言和最先進的工具)所以人類崛起的秘密在於集體的協作集體的崛起,並不是個體的崛起。
人類崛起以後我們就開始了出現新的思維,這我們就開始學會講故事了(所以說謊言從我們開始思考就出現了)。傳說,神話以及宗教就開始出現了。
其中有一個最成功的故事那就是貨幣,以前我總是不明白一張紙為什麼會擁有購買力,現在明白了那是因為這是一個我們共同相信的故事,一個很發達很完善的故事。所以購買力的強弱就跟講出這個故事的主人掛鉤(這個在經濟學上稱之為背書)了。當這個故事的主人(一般是一個國家)他很有實力,相信的人越多,購買力就強。
其中在科技革命有一個很犀利的觀點,那就是科學革命的本質就是承認無知的革命。然後去探索未知,取得新的知識。
這讓我想起了我們國家的清朝政府,如果他們當時能夠早點擺脫自己是天朝大國的這種思想,承認自己的科學並不能解釋所有的問題。可能就不會出現後來的閉關鎖國和被侵略的事情。但這些都是如果而已了。引用作者的一句話那就是“歷史的鐵則就是:事後看來無可避免的事,在當時看來總是毫不明顯”。
最後看這本書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當你的知識足夠全面足夠多時,你就能組成一套自己邏輯正確(一定意義上的正確)地去理解社會和歷史,甚至去推演未來。
-
6 # 江北JASON
人類簡史中人類創造出了由想象建構的秩序、發明了文字,以這兩者補足我們基因中的不足。
所謂“平等”指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平等這件事,而與失業救濟、普及教育或健康保險無關。
但法律又是人制定的,也不完全公平的,比如《漢謨拉比法典》中區分了上等人和下等人,男人和女人。《獨立宣言》也區分了白人、黑人、印地安人…
我們其實並不平等。
所有的區別,不管是自由人、奴隸、白人、黑人、富人、窮人,都只是虛構的想象所建構出來的。但歷史的鐵則告訴我們,每一種由想象所構建出來的秩序,都絕不承認自己出於想象和虛構。
一切都是因為人類的法律和規範為,才讓某些人變成奴隸,某些人變成主人。
複雜的人類社會似乎就是需要這些由想象建構出來的階級制度和歧視。
-
7 # 長湖火鳳凰
《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1976年生,牛津大學歷史系博士,現任耶路撒冷大學歷史系教授,青年怪才,學識淵博,除了歷史,在生物、基因、物理等專業知識也是信手拈來。
《人類簡史》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大量的真相,對,沒錯,就是很多人都保持沉默的“真相”!所以它不僅僅是歷史類書籍,同時更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讀完之後,我不禁感嘆:“作者真是天才啊!”確實,《人類簡史》顛覆了我對“歷史”的認識。
1、人類最初有好幾個種屬,比如尼安特人、梭羅人、弗洛里斯人、丹尼索瓦人等。但是,為什麼到現在其他族都滅絕了,而只剩下智人一支呢?這個疑點也許說明智人從來不是一個寬容的物種!即便到了現代,智人也常因膚色、方言、宗教等微小差異而大動干戈,非要把對方趕盡殺絕。若單純比較體能,智人一支並沒有特殊優勢,與尼安特人1:1單挑的話,智人絕無勝算,但若是1000:1000的打群架,那麼智人就會羸。為什麼?智人的合作意識起了關鍵作用,就這樣,人類把一支支的近親滅絕了。知道了吧,人類從來都不寬容。
2、智人能在大自然中勝出,在於他們相信共同的神話,在神話的基礎上才有合作的可能。智人語言能把一個完全虛無的東西講得活靈活現。比如共同的宗教、圖騰、部落等等;然而,勝出也不完全是好事,付出的一個代價是“人類的子孫後代都成了早產兒”。因為其他動物出生後不久便有自立能力,而人類出生後,還需要長達十幾年的照料才能獨立生存。
4、虛構的力量。類似“國家”、“宗教”、“公司”之類的虛構物體讓社會力量集中而使城市繁榮起來。《人類簡史》明確指出,雖然動物也會合作,但不夠靈活;而人類不同。從軍隊的組織我們可以看出,只要人類相信同一個故事的天性,團結億萬人為一個目標努力並非難事:只要相信國家、民族、宗教這些虛無的東西,無數的陌生人就能團結在一起。一個世界盃足球賽事就足以說明人類相信虛無的能力。
5、很多讓人難以理解的行為方式和心理狀態,都可以從遠古DNA裡找出根據,畢竟智人生存了十幾萬年,而現代文明的生活僅上千年或百年而已。例子如人類無法抵抗對糖的誘惑,就是幾萬年前的食不果腹的採集時代留下的習慣。遺傳心理學也為這些說法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比如人類莫名其妙的對蛇、鼠等動物無法剋制的恐懼,就是植根於DNA的,因為原始時代這些動物經常威脅到人類的生命。
6、石器時代還是木器時代?《人類簡史》說,我們稱之為石器時代的智人,其實當時更多使用的木器,只是木器無法長期儲存下來,所以我們看到的大多是石器而已。因此,如果單從文物來推斷古人的生活,那將會大錯特錯。討論人類行為之前要先考慮他們的處境,因為處境是行為的決定因素。
7、研究人類發展史,就繞不過宗教、神話這些神秘主義的東西。哪怕到了現代,宗教與科學都是相互依賴而發展的——宗教提供人類發展的意義,科技提供人類發展的力量。只是二者不時交換地位和角色——科技有時也可以成為宗教信仰。
8、大量物種的滅絕,有人提出可能是氣候變化導致,但如果是氣候變化,那麼海洋生物面臨的考驗絕不亞於陸地生物。地球平均每10萬年就有一次冰川時期,而這樣的極端氣候,海洋生物顯然沒有陸生生物如此大規模的滅絕,所以推斷人類從幾萬年前就開始滅絕陸地生物的說法基本成立。所以《聖經》中造成物種滅絕的洪水,其實就是人類本身。有幸登上諾亞方舟的只是人類自己和人類需要的食物(家禽、家畜)。
9、農耕時代人類的生存狀態每況愈下,其實是因為小麥、稻米、玉米等一些物種馴化了人類,讓人類為之生存服務。這個觀點是我讀《人類簡史》時最感覺驚奇的:小麥把人們留在地裡辛苦勞作,而幸福指數還不如採集捕獵時代的原始人。
10、大航時代為人類致富作出的貢獻比上千年的農耕時代的積累還要多,海盜們從印第安人手裡搶走的財富,大概連他們最瘋狂的祖先在最瘋狂的夢裡也想不到。(這語氣也是夠個性化的~但在《人類簡史》一書中這樣的語言比比皆是。)
11、要說最有名的虛構故事,《漢謨拉比法典》、《獨立宣言》是最具代表性和最有用的兩個,但仔細推敲,都缺乏客觀基礎和現實可能性。
12、“平等”從來就不存在。《獨立宣言》說: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包括生命權、自由權、追求幸福的權利……但是請想一下出生在貧民屈的小黑人和億萬富翁的兒子,在這權利上都能平等嗎?
13、隨著科技一路狂奔,直接成神。現代生化、物理、晶片技術飛速的發展,以致在不久的將來,人類的壽命將延長到幾百歲,疾病不再能夠威脅人類的生命。透過基因編輯技術和晶片植入技術,富翁的下一代會首先成為超人,甚至直接成為“神”。試想一下,我們理想中的“神”是什麼樣子?長壽、無所不知、會飛、能在水裡生存……這些在科技面前,統統不是問題!所以,直接成神,也不是問題!(在教育領域,學校教育將不在對教師有任何特定要求,能教會孩子終身學習方法的老師,就是好老師。)
14、最後一個設想——人類的末日。科技已經發展到了可以用以AI——人工智慧為主導的科學技術製造的部件來取代人類的一些器官,於是未來很有可能產生一個新的強大物種,就是人造人。當那個時候來臨,人造人會是人類的下一個競爭對手,那時候的人類將會有怎樣的結局,就只能讓腦洞大的人去想了。
-
8 # 愛思考的Lucky
分享一下我以前寫的文章,2850字,大約需要閱讀12分鐘。
《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給我帶來的思想感受,僅次於《自私的基因》與《謎米機器》帶給我的思想震撼。因為赫拉利的這兩本書十分暢銷,總能看到一些文章或者聽一些介紹,讓我對裡面的思想已經都有所瞭解,所以如果我沒能閱讀一些新銳思想的書或是思考太多的未來,那將是非常恐怖的震撼,甚至顛覆你的思考方式。儘管赫拉利用了大量的例項去證明他所闡述的觀點,但確實無所謂真假,所謂預測未來最重要的是避免一些可能的發生,或是給思想一些啟示做好一些準備。
《人類簡史》作者只用了區區400頁,就鋪陳開智人的整個歷史過程,7萬年前,智人還不過是一種微不足道的動物,在東非的角落裡可憐兮兮的生活著,但很快就一躍成為整個地球的主宰,似乎再跨一部就能進入神壇。最讓我驚歎的一個觀點是,人類曾有過250萬年的狩獵生活,直到1萬年前才開始進入農業革命,人們一直認為農業革命是人類的大躍進,但如果不從生存和繁衍來衡量,農業革命非但不是輕鬆生活的新時代,反而是更加辛苦、更不滿足的生活。(狩獵時期的智人,已經不會為食物發愁,平均壽命有40歲;反而進入農業社會壽命下降,還要守著一塊土地,憂心氣候、掠奪等,幸福感也在下降;定居給人類帶來的好處就是繁衍,在呼應《自私的基因》中的觀點,人類不過是基因的載體,為基因服務,所以赫拉利認為農耕文明的進化的過程存在一些漏洞,唯一的解釋就是基因帶來的變化。)人類以為自己馴化了小麥,但從小麥的角度,本質上馴化了我們,一萬年前小麥只是無數野草中的一種,短短一千年後,佔據了全球大約225萬平方公里的耕種面積。人類需要為它彎腰耕地、除草除蟲,已經辛勤灌溉,繁重的勞動,導致人類大量的出現關節疾病。而一旦發生天災,往往導致百萬人的死亡,所以土地成為人類生存的根基,廝殺、暴力、戰爭也變得更加常見了。除了人類自己的負擔越來越重,使得兒童的營養也跟不上,還讓馴養的牛羊豬雞命運更加的悲催,可能現在生產線上的小雞連Sunny都沒見過,不符合要求的小雞直接被碾死。《人類簡史》中還有一個有趣的觀點是,人類可以虛構事物,無論是牛鬼蛇神還是宗教,還是如今的公司或是國家的社會秩序,有了這些由共同的想象構建出的東西,才讓人們更有凝聚力、信念和動力。人類想象力的驚人發揮是如今”信用“這種金錢概念,代表現在不存在、只存在想象之中的貨品,預支未來打造現在。農業革命之後,人類社會規模變得更大、更復雜、維繫社會秩序的虛構故事也更加精細,人類趨近於融合統一。近五百年,人類力量有了前所未有的驚人增長,人口從五億到七十億,生產總值從2500億美金到60萬億美金。透過一場場革命,人類越來越不受自然的束縛,甚至全面的改變了自然的控制狀態,人類因為核武器和財富的重點也不再是土地而是人才創意,所以世界呈現出空前的和平狀態。如今智人擁有了堪比造物主的能力,甚至可以利用基因工程復活遠古生命,透過仿生工程創造出無機生命。
未來又會怎麼樣呢?赫拉利在《人類簡史》兩年後又寫出了《未來簡史》。這是一個新的時代”現在每天因為吃太多而喪命的比被餓死的人要多,因為老死的比感染病毒死去的要多,自殺而死的比戰爭、恐怖主義及犯罪殺害的人要多“。曾經不能解決的問題戰爭、瘟疫、饑荒,如今都可應對,而對於未來死亡也將不再神秘,也將變成一個技術問題,在那之後我們唯一追求的僅有幸福快樂了。這本書也同樣透過很多的例項和如今的科技發展,構件一個想象的未來科技,我想對大多數人而言都是能夠想象並且接受,包括人文和藝術機器也能夠做的更好,因為如今確實在不斷的接近。其中最讓我震撼的是”自由意志並不存在“這個觀點,即人並不能”選擇“自己的慾望,人的慾望並不受意識控制。在一項實驗中,受試者躺進一臺巨大的腦部掃描裝置。兩手各拿一個開關,隨時可以按下任何一個開關,而事實上科學家透過掃描受試者的大腦神經活動,就能比其本人更早地感覺到開關的選擇,這說明在人類感覺到自己做某項決定前,大腦早已啟動了人類決定的神經,而這個早大約為幾百毫秒到幾秒。智人的實驗顯示,只要能刺激人腦的正確位置,就算是愛憤怒,恐懼或沮喪,這些複雜的感受也能被創造或抑制。這讓我想到了《Chappie》,人的思想可以成為資料和演算法永存,讓人藉助於機器永生。更恐怖的是機器不但可以先一不知道你想幹什麼,甚至可以控制你想幹什麼,美軍研發了一種頭盔帶上去,可以把你不想要的各種想法出去,讓你專注於一件事,這樣所謂的自由意志與商品有什麼區別?除了人沒有自由意志外,關於自由主義的另外兩個假設也不成立:”自我“是不可分割的和沒有人比我更瞭解自己,我就不細談了,我相信很快計算機就會比我們更瞭解自己。而未來人類將要面臨的三大趨勢是:人變得沒用,喪失自主權,人變成神人(利用生物技術升級了的”智人“,在整個世界的算法系統背後成為世界的決策者。)。
當一切都在發生,過去的很多思想都會崩潰,於是就會誕生新的科技人文主義,書中描述了資料主義,認為宇宙由資料流組成,任何現象或實體的價值就在於對資料處理的貢獻。所有生物也都是演算法,不管是長頸鹿、番茄或人類,都只是不同的資料處理方式。根據這種觀點,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和國家控制共產主義就不是意識形態上的競爭,而根本是不同資料處理系統間的競爭。資本主義是分散式處理,蘇聯式共產主義則是集中式處理。而資本主義能夠贏得冷戰,是因為至少在這個科技加速改變的時期,分散式資料處理的效果就是比集中式資料處理好。根據資料主義的觀點,可以把全人類看做單一的資料處理系統,而每個個人都是裡面的一個晶片。它的產出會是一個全新甚至效率更高的資料處理系統,成為“萬物網際網路”,只要這個任務完成,智人就會功成身退。資料主義第一條誡命:讓資料流最大化。第二條誡命,就是連線到一切系統。人文主義認為體驗發生在我們心中,而資料主義認為經驗不分享就沒有價值,我們該做的,就是記錄自己的體驗,再連線到大資料流中,演算法會找出這些體驗的意義並告訴我們怎麼做。 資料主義完全依據能在資料處理機制上發揮多少功能來評估人類體驗的價值。如果我們能研發出具備相同功能而更有效率的演算法,“人類體驗”這套演算法就會失去價值。資料主義對人類造成的威脅,正如人類對其他動物造成的威脅。人類創造了全球性的網路,並執行著最重要的功能,就認為自己是造物的巔峰,其他動物只要不再發揮功能,就會慘遭滅頂之災。因此一旦人類不再發揮重要功能,也會走上滅絕一路,成為宇宙資料流裡的一片小小漣漪。
可能由於篇幅和文筆水平的有限,能夠展現出來的內容很少,也可能讓你對我列出來的結論根本都不以為然或是覺得荒謬不經,或者也並不能清楚的明白我所表述的。所以還是強烈推薦對歷史和未來有興趣的人、或者對思考有興趣的人能閱讀一下這兩本書,一定會有收穫。當然你也不必為本書的預測結論而驚慌失措,更不必陷入人類未來無助的虛無感,只不過讓我們能開闊視野,啟迪我們用更宏觀的視角來理解人類、科技、宗教、社會以及它們的關係。我們能夠做的也是珍惜每一刻的現在,坦然的擁抱未來!
-
9 # 思維武器庫
《人類簡史》是一本非常棒的書,這裡的幾幅圖,帶你90秒就能看懂《人類簡史》,讓你能瞭解人類發展的全過程。
回覆列表
首先,作者運用大量現代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構建了一套科學分析系統,來回望人類發展歷程,由此得到的一些結論,拓寬了讀者的眼界視野,讓讀者腦洞大開,不由自主深感認同。
其次,作者在科學分析的理性基礎上,植入了自己獨到的人文關懷,在情感上引發了讀者的深度共嗚,並進而被作者梳理人類歷史脈絡的方法及對人類發展的預判所深深折服。
二千五百年前,老子的《道德經》,通過當時的科學分析系統,探討了宇宙時空的生成,以及生命萬物的生長,得出了人類必須順應自然,尊重眾生萬物這樣一種尊道貴德的人文結論,其宇宙觀、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先進性,不但影響了人類的歷史,更將影響人類的未來。《人類簡史》一書,其理念和方法,與《道德經》相通和類同處非常多,建議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將這兩本書互參同閱,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便於理解,二是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