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苓說
-
2 # 一顆淚兩種味
支援,和改良,利用儒學的外衣進行改革,他是屬於資產階級改良派,提倡君主立憲,他曾寫過兩本書《孔子改制考》和《經學偽經考》都或多或少提到了儒學的作用.跟洋務運動的中體西用思想差不多,只是有器物提高到對思想的改良,他本人到不完全反對儒學,要不然辛亥革命的時候,他怎麼會第一個帶頭反對呢?意圖當然是為了資產階級服務了.
-
3 # 讀心賞文
梁啟超曾這樣評價孔子:“吾將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盡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於信徒。舉華人,雖未嘗讀孔子之書者,而皆在孔子範圍中也。”這主要反映儒家思想已融入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後來成為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融入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對個人的為人處世影響很大,是其他學說無法相比的,所以梁啟超說:“雖未嘗讀孔子之書者,而皆在孔子範圍中也。”
1、中國文化的代表
1915年,梁啟超發表《孔子教義實際裨益於今日國民者何在欲昌明之其道何由》一文。他認為孔子是中國文化的代表、是“百世師”、“吾國民二千年來所以能博控為一體而維持於不敝,實賴孔子為無形之樞軸。”同時,梁啟超在該文中對孔子在傳承文化方面的作用大加褒揚,他認為中國如“無孔子其人者坐鎮其間,則吾史殆黯然無色”。出於這種對孔子地位的定位,加之傳承中國文化的考量,他主張“今後社會教育之方針,必仍當以孔子教義為中堅,然後能普及而有力。”
晚年的梁啟超對孔子地位的定位更趨理性。1918年,梁啟超遊歷歐洲,親身感悟了西方社會,同時對西方社會的弊端也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正因如此,他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也開始力圖重新發掘傳統文化的價值。在其《世界偉人傳第一編孔子》的殘稿中,他提出孔子“集舊社會文明之大成,而為新社會文明之建立者也”。他認為孔子是中國第一偉人,沒有孔子就沒有中國,即“舉華人,雖未嘗一讀孔子之書者,而皆在孔子範圍中也。故印度不能為釋迎之印度,猶太不能為基督之猶太,而中國則孔子之中國也。吾將以教育家尊孔子,夫孔子誠教育家也,而教育家不足以盡孔子……吾將以政治家尊孔子。夫孔子誠政治家也,而政治家不足以盡孔子……而孔子之因時的政治,可以善當時之中國,可以善二千年訖今之中國,且可以善自今以往永劫無窮之中國也。”
由此可見,晚年梁啟超對孔子的頌揚甚至超過其師康有為了,但卻主要將其簡化為中國文化的代表人物。
2、梁啟超眼中親切有味之孔子
梁啟超作為史學大家,對先秦史有著極深的研究和造詣。他認為孔子生在魯國,又長期遊歷於衛國,而這兩個國家都是商周文化薈萃之地,加之孔子所處的春秋末期亂世,使得孔子即汲取了舊有文化的精髓,又跟隨時代的變遷增加了實用性學問。簡言之,孔子學說淵源於商周文化,又有創新之處。
正因如此,梁啟超專門提出來孔子的人格話題。他認為,孔子所有的言行,均是生活範圍中非常親切有味的言行,正因這一點才使得於平淡無奇中展示其偉大。
孔子之親切有味首先在於他是一個理智非常發達的人。但需要注意的是,孔子並非生來就有諸般學問,而是他經過後天不斷研習才成為學問大家,即:“他的學問,卻全由勤苦積累得來”,這從孔子一生的經歷就可以看出。同時,“孔子是個最富於同情心的人”,並列舉了《論語》等書中孔子一系列充滿同情心的舉動。梁啟超還認為孔子的意志力無人能比,這也就是孔子常說的“吾道一以貫之”。
由此,梁啟超認為“孔子的人格,無論在何時何地,都可以做人類的模範。”
梁啟超對孔子如何定位是與他自身的處境密切相關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他一生心境變遷的寫照。尤為值得注意的是,晚年梁啟超對孔子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代表的論證可謂是對當下現實最大的助益之處。這也就讓我們明白對於傳統文化,我們不應生搬硬套的對其進行批評,而更應看到其積極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