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今那點事

    咦居然翻到這麼個題。。

    頭當然還是要洗的~洗髮水這個必須有。題主親不要害怕,即使沒有潘婷飄柔海飛絲你也可以活下去!

    首先,古人洗頭一直洗得挺像樣的。

    無論何時何地,個人衛生都是人類文明中的一個重要專案。中國漢字中,「沐」即為洗頭之意,在東漢年間的《說文解字》中已有明確解釋:

    沐,濯發也。

    而早在商周時期,定時沐浴已經成為重要的儀式或風俗。公元前約6世紀的《詩經·小雅·采綠》中也曾提及:

    終朝采綠,不盈一匊,予發曲局,薄言歸沐。(老孃頭髮都打捲了,我要回去洗個頭!)

    ——所以掐指頭算下,老祖宗們洗頭都洗這麼多年了,沒道理不折騰出一些類似洗髮水的東西吧。。

    而洗髮水的主要作用無非是(1)去除油脂(脂肪酸);(2)去除灰塵;(3)去頭屑,防脫髮,保持烏黑順澤。。。

    這裡面(3)屬於延伸性功能,一般來說只要滿足前兩條,就可以被認為是值得發揚光大的洗髮用品了。所以英雄不問出處啊,雖說古人對化工成分所知甚少,但自然界本身已經有足夠豐富的原料;憑著大膽嘗試和努力積累,還是開發出了很多洗髮路線的。

    1. 皂莢

    植物裡最常用的應該就是它了。前兩位同學也都提到。

    皂莢亦稱皂角,豆科植物,直至如今《中國植物誌》裡仍記載它「莢果煎汁可代肥皂用以洗滌絲毛織物」(我覺得頭髮也是類似了。。只不過絲毛織物是動物毛,頭髮是人的毛- -)。之所以這麼好用,是因為其中含有的多種大量皂苷類物質:

    皂苷的化學結構中,由於苷元具有不同程度的親脂性,糖鏈具有較強的親水性,使皂苷成為一種表面活性劑,水溶液振搖後能產生永續性的肥皂樣泡沫。一些富含皂苷的植物提取物被用於製造乳化劑、洗潔劑和發泡劑等。(皂苷_百度百科)

    除了洗髮,皂莢一個更常見的用途就是洗滌衣物。據說柔順而不易褪色。另查了一些資料,說秦漢年間即始有皂莢洗髮的文字記載;但使勁兒搜了半天沒搜到原文獻,如果有同學知道的話煩請告訴一聲:)

    值得一提的是,皂莢分佈有限,這倒是個不小的硬傷。而其他許多豆科、無患子科植物的果實中都含有皂苷類成分,也可以起到類似的洗髮效果,只是使用體驗就不好一概而論了~

    2. 草木灰

    這個恐怕也是應用最廣泛的之一了。

    稻草、秸稈燒成灰,即可用於洗髮。一方面其中含有碳酸鉀——溶於水後呈鹼性,可與油脂類反應;另一方面類似活性炭,也有吸附汙物的功效。但草木灰似乎更多被作為輔材,配合皂莢、木槿葉等一起使用;

    另外還有:淘米水,木槿葉,芝麻葉等。

  • 2 # 別山居士

    我們小時侯,長輩們洗頭用稻草燒成灰,兌洗米水洗頭髮。也有用皂夾樹上皂夾錘碎洗的,但極少。皂夾角主要是用來洗衣服。

  • 3 # 乏味的生活1982

    古人是很重視清潔的,在《說文解字》裡就提到過:“沐,濯發也。浴,灑身也。洗,灑足也。澡,灑手也。”古人也真的很聰明,他們善於從大自然的饋贈中尋找可用之材進行創造,他們在沒有洗髮水的情況下,琢磨出了不少替代品。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吧。

    一,當然是知名度很高,甚至現在也還有人在使用的——皂角。那麼他們是怎麼用皂角洗頭的呢?第一步,將皂角清洗乾淨,再用滾水泡漲泡軟。第二步,將泡漲的皂角細細搗爛。第三步,摻水煮搗好的皂角,往裡面摻上一些紅糖,熬製粘稠熄火,儲存以備使用。當然也可以不這麼麻煩,直接把皂角弄碎,泡在水裡或者呈粉末狀後塗抹。古人用皂角洗頭,可以清除頭上的油漬,讓頭保持清潔。除了洗頭,皂角還能用來洗衣服,用皂角洗的衣服據說很柔順,也不容易褪色。

    二,利用草木灰。草木灰,最常見的還是燒秸稈產生的灰。別看它似乎就是團灰,充其量鋪在土地裡作為養分,其實它也能用來洗頭,不過不是直接倒在頭上,而是將它們倒進水中,攪拌再過濾,用那個濾液洗頭。這種方法,也可以達到去頭油的效果。

    三,木槿葉。相較皂角,木槿葉的味道要更好聞些。古人採集來木槿葉後,洗乾淨,再把這些葉子裡壞的,有蟲的擇出去,剩下的新鮮的葉子,會被剪碎,拿紗布把它們鬆鬆的包起來,放進溫水裡使勁搓擠,這個過程可能會比較久也比較消耗體力。木槿葉發揮的作用,更偏向如今的護髮素。

    四,淘米水。淘米水,在古代稱為“潘”,就現代來說,我們可以給出更科學的解釋,用淘米水洗頭,是因為淘米水中含有一些氨基酸和蛋白質,這些物質和頭髮接觸之後被頭髮吸收,頭髮會變得更柔順,達到又黑又亮的效果。當然,最後別忘了用溫水把頭髮衝乾淨。

    五,澡豆。這種物品主要盛行於宋以前。澡豆是一種乾粉劑,用豆粉添加藥品製成,它既可以洗手,還能洗臉,還能洗頭,洗澡,洗衣服,可以說非常全能了。孫思邈就在《千金翼方》記載道:“衣香澡豆,仕人貴勝,皆是所要。”足可見澡豆的受歡迎程度。澡豆有平價的做法,也有達官貴人才能享受得起的做法——譬如在其中摻上名貴香料。

    六,胰子。這是在澡豆的基礎上革新產生的,已經很像如今的肥皂了。人們把豬油、豬胰、砂糖、香料等按比例混雜一起研磨,再透過加熱讓它定型,從而就做出了“胰子”。胰子是利用動物胰臟裡含有的生物酶來分解脂肪,從而達到去汙的目的。

    古人的創造當然不止以上幾種,筆者不過擷取部分與君共賞,也許還有許多我們未嘗得知的方法,但不管怎麼說,古人於日常中發明創造的能力還是令我們驚歎,也許這就是所謂的“處處留心皆學問吧”。

  • 4 # 煙雨笑春風

    古人洗頭髮的“洗髮水”其實有很多種,都是天然的原材料。

    1. 皂莢。皂莢亦稱皂角,豆科植物,直至如今《中國植物誌》裡仍記載它“莢果煎汁可代肥皂用以洗滌絲毛織物”,之所以這麼好用,是因為其中含有的多種大量皂苷類物質:皂苷的化學結構中,由於苷元具有不同程度的親脂性,糖鏈具有較強的親水性,使皂苷成為一種表面活性劑,水溶液振搖後能產生永續性的肥皂樣泡沫。一些富含皂苷的植物提取物被用於製造乳化劑、洗潔劑和發泡劑等。

    2. 草木灰。這個恐怕也是應用最廣泛的之一了。稻草、秸稈燒成灰,即可用於洗髮。一方面其中含有碳酸鉀——溶於水後呈鹼性,可與油脂類反應;另一方面類似活性炭,也有吸附汙物的功效。但草木灰似乎更多被作為輔材,配合皂莢、木槿葉等一起使用。

    3. 土鹼類。說穿了其實就是土法制得的純鹼(碳酸鈉),因為溶於水後呈鹼性,所以可以起到去除油脂的效果,功能和草木灰有重合之處。植物資源相對匱乏的地區,往往都是因為土壤含鹼度過高;這樣一來反倒物盡其用,將製得的鹼類用以替代動植物材料作為洗髮用品。據說如今部分北方、西部地區仍有以土鹼洗頭的。不知屬實否。

    4. 木槿葉。作為錦葵科植物,木槿和它的姐姐妹妹一樣含有豐富的粘液質和皂苷。原理上和皂莢近似。但皂莢為人不喜的一點是其氣味刺鼻,而木槿葉卻舒爽清香,相比之下更見可愛。

    5. 淘米水類。這個也是很久以前就有人用了。真心實在又容易獲得。包括但不僅限於大米,麩皮、糟糠、豆類之流似乎都是可用之材;亦可發酵、煮沸後再行使用,各自叫法也很多。《禮記》裡就有秦漢時期貴族士大夫洗漱的相關描述:日五盥,沐稷而靧梁,櫛用樿櫛,發晞用象櫛。進禨進羞,工乃升歌。

    6.茶籽類。油茶、茶樹種實榨油後留下的殘渣。茶籽油的運作機理也類似皂莢皂苷,但更勝在護髮養髮。如今有些洗髮水還以它們為明星成分宣傳。但獲取起來便不太容易,畢竟是二次加工產物,恐怕古人也是本著物盡其用的心態拿來使用的吧。

    其實古人可以洗髮的材料很多,物盡其用是古人最擅長的。

  • 5 # 北只在北方

    用皂角洗頭。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將皂角、首烏、茶籽等天然植物搗碎洗髮養髮的傳統,頭髮烏黑濃密、無屑無癢。

    據《本草綱目》記載:皂角----去屑止癢、消腫祛毒;首烏——益血氣、黑鬢生髮、悅顏色;旱蓮——烏鬢髮、脫髮塗之即生……從古至今,天然中草藥一直是華人崇尚的天然、健康的養髮生髮方式。

    胰子和澡豆都是利用動物胰臟製成的清潔劑,因為動物的胰臟內含有較多能分解脂肪的生物酶,胰子是澡豆的升級版,它們都是當時比較優質的洗滌劑。

    唐代“藥王”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就記載有“澡豆”,而胰子是現代肥皂的雛形,現今中國還有一些地區的人把肥皂叫做胰子呢。

  • 6 # 載闢載袚

    中國漢字中,「沐」即為洗頭之意,在東漢年間的《說文解字》中已有明確解釋:

    沐,濯發也。

    而早在商周時期,定時沐浴已經成為重要的儀式或風俗。公元前約6世紀的《詩經·小雅·采綠》中也曾提及:

    終朝采綠,不盈一匊,予發曲局,薄言歸沐。

    在哪個沒有潘婷飄柔海飛絲的年代,古人都是用什麼洗頭的呢?下面我來簡單說幾個

    皂莢

    皂莢亦稱皂角,豆科植物,直至如今《中國植物誌》裡仍記載它「莢果煎汁可代肥皂用以洗滌絲毛織物」

    桑白皮

    即桑樹的乾燥根皮。和芝麻葉類似,多見於中醫藥記載,保養性甚於清潔性。

    豬苓豬苓一般都是富裕些的人才用的,豬苓里加了些香料,用後會有比較濃郁的香氣。淘米水

    這裡說的淘米水包括但不僅限於大米,麩皮、糟糠、豆類之流似乎都是可用之材;亦可發酵、煮沸後再行使用,各自叫法也很多。

    還有其他一些類似蛋清、首烏、生薑、茶籽之類,廣為人知,時間原因便不一一贅述了。

  • 7 # 晨曦

    古代人肯定會洗頭的,不僅洗頭還會洗澡。具體用什麼洗具體分享:

    其實早在先秦時期,古人就掌握了一種潔身去汙的方法,早在《禮記玉藻》中就有記載,“日五盥,沐稷而靧粱。”其中“沐稷”指的是淘米水。大致意思是一天洗五次手,用淘米水洗頭洗臉,古人把淘米水稱為“潘”,在先秦時期只有“君子”才有能力用淘米水洗頭洗臉,為什麼呢?

    那個時候生產力地下,大米可不是家家戶戶都能有的,就算有也沒有多少,要想洗頭洗澡肯定不夠,而那些“君子”大多是士族大戶,家中有錢有糧。因此他們洗頭洗澡是用淘米水,這在當時還是一種高階的洗滌用品,可以說是奢侈品,此外在《禮記》中還記載,孝子要每5天燒水給父母洗澡,3天給父母洗一次頭。

    淘米水真的能當去汙的洗滌用品嗎?經過科學檢測,淘米水中含有許多礦物質,還含有水溶性維生素,不僅能去汙,還有消炎止癢的效果,長期用淘米水洗手還能美白。可惜如今家家都有大米,卻很少有人利用淘米水,把淘米水當成垃圾一樣丟棄,實在令人感到可惜,放在古代,這可是有錢人家才能用得起的東西。在如今卻白白被丟棄,反而許多人推崇什麼牛奶浴,相比之下實在是浪費,當然無論是淘米水洗浴還是牛奶浴,都是有錢人才能享受的,那麼窮人怎麼辦呢?

    古代窮人用不起淘米水,還有可以替代的皂莢,這是一種植物,具有天然的去汙功效,在宋元時期,使用皂莢去汙成為一種流行,甚至皇宮的宮女也是用皂莢。更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皂莢中含有胰皂質,去汙能力很強,不僅可以用來洗澡洗頭,還能用洗衣服,在《南史齊本紀》中記載,當時的貴族都流行用皂莢。皂莢這種東西到處都有,可以說是不要錢,普通百姓人人都能用得起,直到上個世紀,仍有偏遠農村的人在用皂莢,此外皂莢還是一味中藥,可以入藥。

    一般富人用淘米水,窮人用皂莢。

  • 8 # 泛領域古月

    答案是肯定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特別是那些皇親國戚、達官貴人女眷們。據史書記載主要有使用以下一些方法材料:

    淘米水

    這個用的人很多,也最久了,畢竟容易得到,尋常百姓也可以使用它。

    皂莢

    因為皂莢裡面含有大量皂苷類物質,所以可以使其柔順。

    草木灰

    這個應該是最物美價廉的東西了,因為裡面含有碳酸鉀,可以讓水變成鹼性,而且還有活性炭可以吸附髒東西,但是更多的用這個來做輔料。

    土鹼類

    就是純鹼,只不過是用古代的土方子製作的,將這個加入水中,水就會呈鹼性,起到去除油脂的效果。

    木槿葉

    其實這個就和皂莢一樣,只不過皂莢氣味比較刺鼻。而木槿葉很清爽,所以很多人更喜歡用這個。

    茶籽類

    就是那些油茶,茶樹榨完油後留下來的殘渣,這種的主要作用是養髮護髮。

    以上方法只是部分,也是常見方式。是大眾所能常用的。

  • 9 # 晉人今語

    古代人當然要洗頭了,他們雖然沒有洗髮水,但他們用得天然呀。而且古人比我們現在精緻多了,比如:他們把洗頭髮稱為“沐”,洗身子稱為“浴”,洗腳稱為“洗”,洗手稱為“澡”。怎麼樣,分得夠細吧。

    現在說回洗頭的事,沒有洗髮水,他們用什麼呢?以下幾個是主流產品:

    一、大名鼎鼎的皂角。

    他們先將皂角清洗乾淨,保證沒有雜物,再用開水把它泡發泡軟,便於加工。然後再將泡好的皂角搗碎搗爛,就可以使用了,您還別說,用皂角洗頭,據說裡面含有植物鹼,可以去除頭上的油漬,讓頭保持清爽。而且這個東西除了能用來洗頭,還能用來洗衣服,我們在電影,電視劇當中看到的一些場景:很多姑娘在河邊用棒槌捶打衣服的同時,也在捶打皂角,用皂角洗的衣服據說很柔順,而且能增加色牢度。

    二、淘米水。是不是很熟悉,現在市面上都有很多洗髮水打的牌子就是“淘米水”。淘米水在古代被稱為“潘”,據現代科學研究,淘米水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和蛋白質,洗過頭之後,頭髮會變得更加柔順,達到又黑又亮的效果。簡直就是洗護二合一呀。不過 ,不知道洗後,頭髮上的味道怎麼樣。

    三、澡豆。藥王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記載了一種神奇的洗澡材料:“衣香澡豆,仕人貴勝,皆是所要。”可見,當時澡豆是受到各個階層人士喜歡的。做法就是用豆粉新增一些藥品製成,估計就相當於咱們現在的藥妝產品了吧。用它洗頭,估計能增發養髮。

    四、胰子。這個東西至今在農村很多地方還在用哦。功能已經和肥皂差不多了,甚至保溼性還要優於肥皂,肥皂鹼性大嘛。百姓把豬油、豬胰、蜂蜜、香料等按一定比例混雜在一起,透過加熱,倒入特殊製作的模具,就做出了“胰子”。用它洗頭,估計能讓頭髮更加絲滑。

    順便提一下古代歐洲的情況。

    中世紀的歐洲,由於黑死病的流行,導致人口幾乎死亡了三分之一,人們認為是洗澡導致的傳染病,所以就不洗澡了,那當然也不洗頭了,大名鼎鼎的伊麗莎白女王一生僅洗過兩回澡,一回是出生,一回是結婚,想想都挺重口味的。

    綜上所述,中國古代的老百姓,在洗頭這件事情上還是認真的。

  • 10 # 追風少年已經老去

    (紅樓夢)58回: 襲人道:“我要照看他那裡不照看了,又要他那幾個錢才照看他?沒的討人罵去了。”說著,便起身至那屋裡取了一瓶花露油並些雞卵、香皂、頭繩之類,叫一個婆子來送給芳官去,叫他另要水自洗,不要吵鬧了。

  • 11 # 國子監小祭酒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所以咱要盡力給它做個全面有趣的回答。

    洗頭是每個擁有頭髮的人都要做的事,對於有頭髮的人(並非是所有人)來說,洗頭只存在多長時間洗一次的問題而不存在洗不洗的問題,古人也是一樣。古人不但洗頭,而且洗的很講究。古代的洗頭和現在的洗頭是兩種洗頭,他們沒有洗髮水,也不會隨心所欲的想洗就洗。在古代,洗頭是一件分階層、有儀式感、洗髮用品也需十分考究的精緻之事。

    一、古代的洗頭不叫洗頭,叫“沐”

    無論男女,古人的頭髮都很長,因為他們相信“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從來不剪髮,一般都是以盤髻, 戴巾戴冠的方式整理頭髮,每次洗頭都很不方便,所以古人洗頭的次數是很少的。因為少所以珍貴,久而久之,在一言一行都規定的十分嚴格的古代,平日裡做的比較少的洗頭就有了一個專門的稱呼叫“沐”,沐浴更衣的沐。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道:

    “沐,濯發也”。“洗,灑足也”。“浴,灑身也”。“澡,灑手也”

    濯發就是洗頭。也就是說,在古代,我們認為的洗澡並不是洗澡,認為的洗頭也不是洗頭。“洗”其實是洗腳,“澡”其實是洗手,“沐”和“浴”兩個字加起來才是我們平常認為的洗澡的意思。洗頭在古代被稱作“沐”。

    “沐”是長髮飄飄的古人對洗頭這一動作的獨特稱呼,在一言一行都需十分慎重的古代,洗頭並不是一件隨心所欲的事情,“沐”與禮相關,具有嚴格的規定和強烈的儀式感。

    二、古代洗頭的儀式感

    (一)要洗頭:“沐”的時間與禮俗

    洗頭在中國古代有悠久的歷史,商朝的甲骨文與金文上就有關於洗頭的記載。《詩經·小雅》中也說:“ 終朝采綠,不盈一匊,予發曲局,薄言歸沐。”花了一天的時間採一種可以洗頭的植物,最後卻連一把都沒采到,但是我的頭髮已經很捲了,得趕快回去洗洗。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文化的發展,洗頭漸漸與禮相合,古代有關“沐”的規定開始多了起來。

    首先就是“沐”的時間。不同的人在洗頭時間上有不同的要求。對於婦女來說,按時洗頭是一件關乎婦容女德的事,《後漢書·列女傳》中就說:“輿浣塵穢,服飾鮮潔,沐浴以時,身不垢辱,是謂婦容。”“按時洗頭”是婦女的基本守則,而婦女何時洗頭最好呢?《太平御覽·沐書》裡就規定到:“子日沐,令人愛之。卯日沐,令人白頭。”每個月的子日洗頭最好,卯日洗頭最差。對官員來說,洗頭的時間的規定甚至已經制度化。自漢代起,古代官員就有“休沐日”制度,即每上五天班放假一天,讓官員回家洗頭,順便休息。雖說洗頭只是給官員放假的理由,但以洗頭為由而制定放假制度充分體現出了古人對洗頭的儀式感。其次就是“沐”的禮俗。古代洗頭是一件以禮相合的事,人們的“沐”關乎幾種風俗。譬如人臣在間天子時就一定要先把頭洗好,不然就是對皇帝不尊敬。《史記》中就明確記載:“人臣見天子當洗沐”。洗頭也與古代的喪葬文化有關,在給父母守孝時人子是不能洗頭的,《禮記》中就明確說過:“父母之喪,衰冠,繩纓,菅屨,三日而食粥,三月而沐,期十三月而練冠,三年而祥。”父母的守孝期一共三年,在這三年守孝期裡,前三個月不能洗頭。雖說只有三個月,但後世仍有孝子在守孝三年都不洗頭,以示對父母尊敬的。如《新唐書》就記載唐朝書法家柳公權的哥哥柳公綽“居喪毀慕,三年不澡沐。”洗頭對於古人的非凡意義可見一斑。

    (二)不能洗:“沐”的相關禁忌

    古代對洗頭的規定不止停留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要洗,還規定著什麼時候不能洗。在日常生活中,“沐”有著多方面的忌諱。

    首先就是在有些情況下不能洗頭。在古人看來,盲目洗頭不但不和禮法還會損害身心健康,所以提出了很多不能洗頭忌諱。比如,剛吃飽的時候不能洗頭,因為會讓寒氣擁堵大腦,導致頭昏腦漲;用水冷熱不均的情況下不能洗頭,不然會使經脈堵塞,進而導致形瘦體重等。古代很多典籍中都記載了不能隨意洗頭的情況,如《永樂大典》中就寫道:

    “飽食沐發,冷水洗頭,飲水沐頭,熱泔洗頭,冷水濯之,皆令人頭風。”

    《本草綱目》《黃帝內經》等古代醫書也都有類似內容。

    其次就是剛洗完頭時的忌諱。除了在有些情況下不能洗頭以外,剛洗完頭時如果不注意,也會損害身體。比如,在《史記》中就有提到剛洗完頭時如果過度吹風,還不擦乾淨枕著溼頭睡覺就會導致中風、脫髮、牙齒疼的症狀:

    “新沐未乾,不可以臥,使頭重身熱。反得風,則煩悶。”

    總之,除開禮儀風俗以外,古代對洗頭的忌諱皆是處於對人們身心健康程度的關心,在洗頭這件小事上體現著古老的養生智慧,可以為當今所借鑑。

    三、古代洗髮的用品

    古代的人洗頭注重與禮相合,與健康相關,可謂是十分講究,而這種對洗頭的講究也延伸到了洗頭用品的使用上。

    (一)幾種主要的古代洗髮用品

    古代沒有洗髮水,故而古人的洗髮用品大多以植物精華還有米汁為主,前文提到的《詩經》裡那種叫“綠”的植物就是古人洗髮用品的一種。古代的洗髮用品主要有:

    米汁:古代的米汁稱作“潘”是從五穀中提煉而出的精華。用米汁洗髮可以防止髮質增生,更是可以促進頭髮生長。《本草綱目》中就記載了以米汁生髮發藥方“米泔煮五六日,去渣,日日洗之則長”。皂莢:又叫皂角,是古代一種植物洗髮用品。在秦漢時期就有人用皂莢提煉出的精華洗髮,因為皂莢之中含有類似於洗衣服的化學物質,用皂莢可以生出泡沫,強力去垢。草木灰:稻草、秸稈等燒成的灰,其中含有鹼性可以與頭髮中的油脂相互反應,達到去垢的目的。不過草木灰容易嗆鼻,所以一般被當做配合皂莢的輔料使用。陵苕:又叫紫葳,也是古代的一種植物洗髮用品。它的功能較之其他幾種洗髮用品要強大的多,它不但可以去除頭髮的汙漬,還能養護頭髮,使頭髮烏黑亮麗。《本草綱目》中就提到多收一些陵苕搗碎,然後用布包著洗頭,可以“發白染黑”,十分有效。

    除以上外,不但還有木槿葉、槐枝灰、動物油脂等很多可以用來洗髮的用品,但還是以植物提煉出來的精華為主。而在尊卑有序的封建社會,洗髮用品的使用也往往因人而異的。

    (二)古代洗髮用品的差別使用

    前文列舉很多中古代的洗髮用品,從他們各自的功效與出處就可以看出,這些洗髮用品的使用並不是像現在一樣人人一瓶海飛絲,也可以隨意買些其他貴的牌子。在古代,洗髮用品的使用並不是人人平等。

    平民的洗髮用品大多以草木灰和自己採的野生植物精華為主。平民百姓不會去使用昂貴的洗髮用品,不光是因為用不起,而是因為太講究。譬如古代的“潘”,一種在五穀之中提煉的精華,平民百姓若是十分想用,拼著不吃飯也可以提取一些。但是使用米汁洗髮時, 必須要配合白理木做的梳子來去垢, 洗完以後還要用象牙梳子來重新梳一遍頭髮,平頭百姓家又怎麼會備用這麼多昂貴的梳子。況且,與禮相合的“沐”只適用於官員貴族,沒有人規定平頭百姓在洗頭上的禮節,他們一般都是頭癢了就洗,洗完就去耕種,根本沒有精緻洗頭的意識。

    古代社會上下層民眾中經濟基礎與自身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的不同造成了古代洗髮用品的差別化使用,使“沐”這一在今天看來十分平常的行為有了尊卑感。

    四、結語:古人洗頭不易

    《禮記·玉藻》中有一段對古人洗頭過程的描述:

    沐稷,而靧梁,櫛用樿櫛,發晞用象櫛。進禨進羞,工乃升歌。

    洗頭要用米水,米水加熱後要立刻用來洗髮,不能耽擱。洗的時候要連鬍鬚一起洗才能保持光潔,還要輔以樿木做的梳子。晾頭髮的時候要換成象牙做的梳子來梳。等頭髮差不多幹了再喝點專門釀製的洗髮禨 (酒),吃點小零食,最後在大廳裡升起歌舞,慶祝洗頭成功。

    洗頭不易,確是古代貴族獨有的優雅。把平凡的洗頭洗出不平凡的意味也只在禮化尊卑的古代中國才有了。相比之下,咱更喜歡現在的洗髮水和洗頭自由。

  • 12 # 咖啡與生活的混搭客

    在古代,無論男女都是留著長髮,而且還要扎一個髮式,讓人聯想到古代,在沒有洗髮水、沐浴露和肥皂的情況下,古人如用什麼洗澡和洗頭去汙的?

    這是一個看似很小,卻實際存在於生活中的問題,古人自然免不了要洗澡、洗頭、洗衣服,他們也自然有他們的方法,在沒有洗滌用品的古代,照樣可以愉快的洗刷刷。 其實早在先秦時期,古人就掌握了一種潔身去汙的方法,早在《禮記玉藻》中就有記載,“日五盥,沐稷而靧粱。”其中“沐稷”指的是淘米水。

    大致意思是一天洗五次手,用淘米水洗頭洗臉,古人把淘米水稱為“潘”,在先秦時期只有“君子”才有能力用淘米水洗頭洗臉,為什麼呢? 那個時候生產力地下,大米可不是家家戶戶都能有的,就算有也沒有多少,要想洗頭洗澡肯定不夠,而那些“君子”大多是士族大戶,家中有錢有糧。 因此他們洗頭洗澡是用淘米水,這在當時還是一種高階的洗滌用品,可以說是奢侈品,此外在《禮記》中還記載,孝子要每5天燒水給父母洗澡,3天給父母洗一次頭。

    淘米水真的能當去汙的洗滌用品嗎?經過科學檢測,淘米水中含有許多礦物質,還含有水溶性維生素,不僅能去汙,還有消炎止癢的效果,長期用淘米水洗手還能美白。 可惜如今家家都有大米,卻很少有人利用淘米水,把淘米水當成垃圾一樣丟棄,實在令人感到可惜,放在古代,這可是有錢人家才能用得起的東西。 在如今卻白白被丟棄,反而許多人推崇什麼牛奶浴,相比之下實在是浪費,當然無論是淘米水洗浴還是牛奶浴,都是有錢人才能享受的,那麼窮人怎麼辦呢? 古代窮人用不起淘米水,還有可以替代的皂莢,這是一種植物,具有天然的去汙功效,在宋元時期,使用皂莢去汙成為一種流行,甚至皇宮的宮女也是用皂莢。 更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皂莢中含有胰皂質,去汙能力很強,不僅可以用來洗澡洗頭,還能用洗衣服,在《南史齊本紀》中記載,當時的貴族都流行用皂莢。

    皂莢這種東西到處都有,可以說是不要錢,普通百姓人人都能用得起,直到上個世紀,仍有偏遠農村的人在用皂莢,此外皂莢還是一味中藥,可以入藥。

  • 13 # 啖樸精緻

    古人的髮質好,用的天然皂角洗髮,應該還有兩個因素,生活條件與精神世界。

    生活條件:沒有工業元素,生活環境是純自然的,連呼吸的空氣都是甜的。古人知道天然皂角可以用作洗髮劑,比我們現在的工業用品高階多了。

    精神世界:人們思想單純,大多清心寡淡。

  • 14 # 使用者8522584267326

    其實很簡單的,大多數都是用植物類來作為洗頭髮的材料。記得在我老家,小時候就見過大人們用皂莢樹上結的一種果實,形狀像扁豆一樣,但是要經過簡單的加工處理後才可以用來洗頭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訓練日記的作用和注意事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