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衝吧張我也
-
2 # 遊戲達人力BOY
就像人一樣,春證明人的出生像一個孩子,夏像一個孩子變成了青年正值人的黃金時期。秋季證明著人進入中年為社會服務,落葉也預示著人即將步入老年。冬天預示著一個輪迴的結束。冰封萬里。
-
3 # 大白菜影片
【1】從養生方面來說:一年四季春為首,五臟春季肝當令。
【2】從時間方面說:一年四季春為首,半夜三更月當頭
【3】從事物方面說:一年四季春為首,兩陣三軍帥居中
《漢書》:“正月旦,王者歲首;立春,四時之始也”
《春秋公羊傳·隱公元年》稱:“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意思是,春天,周王的正月。“元年”什麼意思呢?是魯隱公攝政的第一年;“春”是什麼意思?是一年的開始。
魯隱公元年是公元前722年,孔子修訂的魯國史書《春秋》即起於這一年。因其體例和褒貶隱晦寫法對中國史書編撰產生深刻影響,又有“春秋筆法”一說。之所以起名《春秋》,就是因為史官記事一般是從“春”記到“冬”。既然如此,那為何不叫《春夏秋冬》?西晉杜預《春秋左氏經傳集解》作過考釋:“年有四時,不可遍舉四字以為書號,故交錯互舉,取‘春秋’二字,以為所記之名也。”又稱:“春先於夏,秋先於冬,舉先可以及後,言春足以兼夏,言秋足以見冬,故舉二字以包四時也。”雖說杜預考釋的是書名,但反映的卻是古人對四季的理解。
把春當成“歲之始”,在先秦周代已形成,但《春秋公羊傳》所謂“王正月”並非指現在的正月,相當於現在陰曆十一月。這說明早期“歲之始”的“春”並不是以春季或立春為起始點,春乃“開歲”之意,與反映氣候變化概念的“春”並不一致。為什麼會這樣?《漢書·天文志》稱:“正月旦,王者歲首;立春,四時之始也。”意思是,正月初一是君王規定的一年之首,而立春則是四季的開始。早期中國曆書中的“歲首”不同,是因為“王者歲首”:夏代“建寅”,歲首為元月(與現代同);商代“建醜”,歲首為陰曆十二月;周代“建子”,歲首為陰曆十一月;秦朝和西漢前期“建亥”,歲首為陰曆十月,稱為“陽春月”。也就是說,古時的歲首並不一定是現在的春季元月。
這種現象的出現與“陰陽”宇宙觀有關,古人認為歲首與年尾是“陽生”與“陰生”的關係。太陽執行至黃經270°(南迴歸線)、陽氣始生的“冬至”和太陽執行至黃經90°(北迴歸線)、陰氣始生“夏至”,都曾被古人當過歲首年尾,並選擇在此時“過年”。陽生即春生,故有“冬至節,春之先聲也”、“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等說法。
到漢武帝劉徹時,“代易歲變”現象被終結,“春天在哪裡”有了明確的說法。元封七年亦即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五月,劉徹頒行以夏曆為基礎的“太初年”,採用有利於農時的“二十四節氣”,以“立春”為一年二十四節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從此成為春季到來的標誌性節氣,春季也成了真正概念上的“歲之始也”。
-
4 # 七色花影視娛樂
首先,春雨貴如油,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春天的細雨比作像油一樣可貴,是為了形容春雨寶貴難得。
這句話最早出自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以及 明·解縉《春雨》。解縉身矮善辯,擅聯句,思維敏捷而性情率真。相傳其幼時雨中摔倒,引得路人大笑,他隨口作詩道:"春雨貴如油,下得滿街流。跌倒解學士,笑死一群牛。"
從自然界的事實來說,之所以說春雨貴如油,是因為春季緊跟著秋、冬,秋冬本身就是兩個少雨季節,如果秋、冬兩季的降雨很少,土壤墒情本身就不好,往往容易形成冬春連旱。
而且春季正是越冬作物如冬小麥從開始返青到乳熟期,此時正需要很多的水。玉米、棉花等,從播種到成苗,也要求充足的水,因而使春旱更顯得突出。所以若能有雨水降臨,自然就顯得特別寶貴,故有"春雨貴如油"之說。
而一年四季春為首,是自然界的季節變換規律,我們習慣了春夏秋冬的排列,約定俗成地將春季排在四季的最首位。
-
5 # 春天的金色陽光
《春》是萬物甦醒的季節,《春》是天氣回暖的季節,
《春》是生機勃勃的季節,《春》是給人希望的季節。
一年四季中,《春》不一定是首位,但《春》是四季的開始。
大地在《春》時播種。在《夏》時培育,在《秋》時收穫,在《冬》時休息。
-
6 # 花姐拍生活
春節”顧名思義是“春天的節日”。古人認為“一年之計在於春”,在河安南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已發現了“春”字的十餘種寫法。其實,在中國古代,“春節”這一稱謂原本是在“立春”節氣過的“歲節”,而非指現在正月初一過的“年節”。民國初年,作為“歲節”的春節被改到正月初一,成為“年節”即現在的春節;原本是“年節”的“元旦”被挪到了陽曆1月1日。宋代王安石著名的《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指農曆正月初一,即現在的春節……
-
7 # Schart愛電影
春夏秋冬為什麼“春”排第一?
《尚書大傳》:“春,蠢也,物蠢生,乃動運”
春夏秋冬春為首,春季為農曆正月、二月、三月這三個月份。為何把春季作為四時之首?陰陽家認為,春屬“木”,夏屬“火”,秋屬“金”,冬屬“水”,“土”生萬物。古人又將春、夏、秋、冬與東、南、西、北相配,《史記·天官書》稱“東方木,主春”,東方是太陽昇起的地方,“一日之始”;相應地,“春”與“東”相配後,生機勃勃的春季,自然就成了“一年之始”和“四時之首”。
關於“東方”與“春”的哲學關係,舊本題漢伏勝撰《尚書大傳》稱:“東方者何也?物之動也。物之動何以謂之春?春出也物之出也,故謂東方春也。”而古人將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稱為“立春”,也在“物之動也”的說法裡。所謂“立”,建立的意思,引申為開始;“春”呢,《尚書大傳》稱:“春,蠢也,物蠢生,乃動運。”所謂“立春”就是到了生物蠢蠢欲動的時候。
秦漢人崇東方,當時的宮殿和在考古中發現的這一時期墓葬幾乎全部“面東”,故對四季中的“春”也推崇萬分:“春者,天地開闢之端”,民間更有“春朝(立春)大於歲朝(正月初一)”之說。因為對“春”格外重視,古人視立春為“歲始”,過“歲節”往往比過“年節”的聲勢還大。從周代到清末,都以“立春”為一歲的大典,民間有“立春大過年”的諺語。古人對何時立春、陰曆年有無立春都特別在意,立春節氣還有“迎春禮”、“祀春神”、“進春山”、“鞭春牛”、“咬春餅”、“戴春花”、“佔春兆”等一系列全民性活動。
清代山東濰坊楊家埠年畫《春牛圖》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繞太陽週期編訂的陽曆來制定的,立春一般在2月4日前後,而在陰曆以月球繞地球週期為基礎,與陽曆有約11天差距。為此,古人透過增加月份,即“閏月”來調整,以便陰曆與陽曆在寒暑變化上保持基本一致和協調。但這樣的後果就是有的陰曆年份沒有立春,而有的年份則有兩個立春。
沒有立春節氣的年份,俗稱“無春”年。春是生機,無春則無生機。在民俗文化中,“春”還有男女繁衍生育的寓意,因此古時還有“無春年不宜結婚”的迷信說法。
-
8 # 人生不過一杯水
春天寓意新的開始,...萬物復甦。
首先,春雨貴如油,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春天的細雨比作像油一樣可貴,是為了形容春雨寶貴難得。
這句話最早出自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以及 明·解縉《春雨》。解縉身矮善辯,擅聯句,思維敏捷而性情率真。相傳其幼時雨中摔倒,引得路人大笑,他隨口作詩道:"春雨貴如油,下得滿街流。跌倒解學士,笑死一群牛。"
從自然界的事實來說,之所以說春雨貴如油,是因為春季緊跟著秋、冬,秋冬本身就是兩個少雨季節,如果秋、冬兩季的降雨很少,土壤墒情本身就不好,往往容易形成冬春連旱。
而且春季正是越冬作物如冬小麥從開始返青到乳熟期,此時正需要很多的水。玉米、棉花等,從播種到成苗,也要求充足的水,因而使春旱更顯得突出。所以若能有雨水降臨,自然就顯得特別寶貴,故有"春雨貴如油"之說。
而一年四季春為首,是自然界的季節變換規律,我們習慣了春夏秋冬的排列,約定俗成地將春季排在四季的最首位。
-
9 # 雜貨鋪子老單
一年四季在於春,春意盎然,春回大地,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冰雪融化,春色滿園,婚色撩人,春風滿面,春風得意等等。就像歌中唱的那樣☞蟲兒飛☜,真的太美了!!
-
10 # 眼濁是寂寞
春耕夏種,秋收冬藏,四季輪迴,萬物復甦,從春開始,春暖花開,綠意盎然,春風拂面,燕歸來...
夏荷初露,蛙鳴蟬叫,烈日當空,挽風斜陽,牧歌原野,炊煙裊裊,摘片晚霞,生如夏花,夏雨軒...
秋日私語,秋高氣爽,一葉知秋,秋收冬藏,碩果累累,穀物滿倉,層林盡染,月滿秋涼,秋意濃...
冬至將至,雪花飛舞,梅花綻放,冬日暖陽,闔家歡樂,其樂融融,幸福滿滿,冬去春來,
春又來...
-
11 # 陳相因631
春為“春季”春季裡有三個“節”和“氣”:立春為節、雨水為氣,驚蟄為節、春分為氣,清明為節、穀雨為氣,共三個“節氣”。
為何以春為首?因為地球繞太Sunny射角度不同,所以一年有四季。Sunny直射北迴歸線時北半球最熱是“夏至”,Sunny射赤道是立秋,直射南迴歸線最冷是冬至,Sunny回射到赤道北半球開始轉暖,是春季的開始,所以一年之中以春為首。
-
12 # 文都楊稼
根據題意,一年之中以“春”為首,是人為安排的,並非生來俱就的。
肯定是先有過年,因為這個隆重的節日設定在“立春”前後,後來便演繹成“春節”的稱呼。
“春分”是“立春”節氣後第四個節令,“春風”日讓生活在低緯度地區的人們感覺到晝夜時長相等;“春風”日是地球運轉軌道到達太陽黃經面0°,而“立春”日是地球運轉軌道到達太陽黃經面315°。
既把一年的伊始確定為“春”,有了這個名詞,一切都該圍繞它轉了。什麼“一年四季春為首”,“春曖花開",“春風浩蕩”,“春意盎然”都是描景描物和寫時的。
“年”的所指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週的時長,年是人類文化的一種記憶方式,是動物界生老更替的一道坎,是植物界的一個週期輪迴。有了年才有每年“春”季的開始,所以“年”與“春”是相輔相成的,無法置換的。
“春”字在人類文化的意識中是“美”的代言詞,是對生活的一種美好向往,是一種積極向上。如“春播秋收”,春天是植物界生機勃勃的開始,更是動物界一些蟄伏於冬眠的物種被“春雷”喚醒的鐘聲。
所以春天才美好。
-
13 # 明一亦醫
春主升發,華人比較重視初生事物,天人相應,萬物復甦時期,也是人心萌動之時,一年的規劃設計也多從此時開始。
-
14 # 魔龍一族的族長
春象徵著開始,即使是一種表像!
當厚厚的積雪融化,成了水,有了生命的動力!
當太陽的軌跡到了適當的距離,叫春分時,溫度真好,給了生命的活力!
春就不止代表它自己!它代表了綠芽,代表了暖風,代表了…,一切讓人感覺‘活’的希望!
-
15 # 絳州木子
《尚書大傳》:“春,蠢也,物蠢生,乃動運”
春夏秋冬春為首,春季為農曆正月、二月、三月這三個月份。為何把春季作為四時之首?陰陽家認為,春屬“木”,夏屬“火”,秋屬“金”,冬屬“水”,“土”生萬物。古人又將春、夏、秋、冬與東、南、西、北相配,《史記·天官書》稱“東方木,主春”,東方是太陽昇起的地方,“一日之始”;相應地,“春”與“東”相配後,生機勃勃的春季,自然就成了“一年之始”和“四時之首”。
關於“東方”與“春”的哲學關係,舊本題漢伏勝撰《尚書大傳》稱:“東方者何也?物之動也。物之動何以謂之春?春出也物之出也,故謂東方春也。”而古人將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稱為“立春”,也在“物之動也”的說法裡。所謂“立”,建立的意思,引申為開始;“春”呢,《尚書大傳》稱:“春,蠢也,物蠢生,乃動運。”所謂“立春”就是到了生物蠢蠢欲動的時候。
秦漢人崇東方,當時的宮殿和在考古中發現的這一時期墓葬幾乎全部“面東”,故對四季中的“春”也推崇萬分:“春者,天地開闢之端”,民間更有“春朝(立春)大於歲朝(正月初一)”之說。因為對“春”格外重視,古人視立春為“歲始”,過“歲節”往往比過“年節”的聲勢還大 。從周代到清末,都以“立春”為一歲的大典,民間有“立春大過年”的諺語。古人對何時立春、陰曆年有無立春都特別在意,立春節氣還有“迎春禮”、“祀春神”、“進春山”、“鞭春牛”、“咬春餅”、“戴春花”、“佔春兆”等一系列全民性活動。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繞太陽週期編訂的陽曆來制定的,立春一般在2月4日前後,而在陰曆以月球繞地球週期為基礎,與陽曆有約11天差距。為此,古人透過增加月份,即“閏月”來調整,以便陰曆與陽曆在寒暑變化上保持基本一致和協調。但這樣的後果就是有的陰曆年份沒有立春,而有的年份則有兩個立春。
沒有立春節氣的年份,俗稱“無春”年。春是生機,無春則無生機。在民俗文化中,“春”還有男女繁衍生育的寓意,因此古時還有“無春年不宜結婚”的迷信說法。具體到2018戊戌狗年,立春在2017年丁酉雞年臘月十九(陽曆2018年2月4日),也就是說2018年陰曆歲首無春,但因為2018年歲尾有春——即在臘月三十(除夕,陰曆2019年2月4日)剛巧有一個立春,“咬”到2019己亥豬年的立春,所以並不是“無春”年。
-
16 # 仝靜德
一、春生!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二、二十四節氣中,立春時,一陽初生,萬物復甦!
立春為一年中陰陽交接轉換的時候。
-
17 # 山西阿邦
《漢書》:“正月旦,王者歲首;立春,四時之始也”
《春秋公羊傳·隱公元年》稱:“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意思是,春天,周王的正月。“元年”什麼意思呢?是魯隱公攝政的第一年;“春”是什麼意思?是一年的開始。
魯隱公元年是公元前722年,孔子修訂的魯國史書《春秋》即起於這一年。因其體例和褒貶隱晦寫法對中國史書編撰產生深刻影響,又有“春秋筆法”一說。之所以起名《春秋》,就是因為史官記事一般是從“春”記到“冬”。既然如此,那為何不叫《春夏秋冬》?西晉杜預《春秋左氏經傳集解》作過考釋:“年有四時,不可遍舉四字以為書號,故交錯互舉,取"春秋"二字,以為所記之名也。”又稱:“春先於夏,秋先於冬,舉先可以及後,言春足以兼夏,言秋足以見冬,故舉二字以包四時也。”雖說杜預考釋的是書名,但反映的卻是古人對四季的理解。
把春當成“歲之始”,在先秦周代已形成,但《春秋公羊傳》所謂“王正月”並非指現在的正月,相當於現在陰曆十一月。這說明早期“歲之始”的“春”並不是以春季或立春為起始點,春乃“開歲”之意,與反映氣候變化概念的“春”並不一致。為什麼會這樣?《漢書·天文志》稱:“正月旦,王者歲首;立春,四時之始也。”意思是,正月初一是君王規定的一年之首,而立春則是四季的開始。早期中國曆書中的“歲首”不同,是因為“王者歲首”:夏代“建寅”,歲首為元月(與現代同);商代“建醜”,歲首為陰曆十二月;周代“建子”,歲首為陰曆十一月;秦朝和西漢前期“建亥”,歲首為陰曆十月,稱為“陽春月”。也就是說,古時的歲首並不一定是現在的春季元月。
這種現象的出現與“陰陽”宇宙觀有關,古人認為歲首與年尾是“陽生”與“陰生”的關係。太陽執行至黃經270°(南迴歸線)、陽氣始生的“冬至”和太陽執行至黃經90°(北迴歸線)、陰氣始生“夏至”,都曾被古人當過歲首年尾,並選擇在此時“過年”。陽生即春生,故有“冬至節,春之先聲也”、“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等說法。
到漢武帝劉徹時,“代易歲變”現象被終結,“春天在哪裡”有了明確的說法。元封七年亦即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五月,劉徹頒行以夏曆為基礎的“太初年”,採用有利於農時的“二十四節氣”,以“立春”為一年二十四節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從此成為春季到來的標誌性節氣,春季也成了真正概念上的“歲之始也”。
-
18 # 飛翔翡翠
“春節”顧名思義是“春天的節日”。古人認為“一年之計在於春”,在河安南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已發現了“春”字的十餘種寫法。其實,在中國古代,“春節”這一稱謂原本是在“立春”節氣過的“歲節”,而非指現在正月初一過的“年節”。民國初年,作為“歲節”的春節被改到正月初一,成為“年節”即現在的春節;原本是“年節”的“元旦”被挪到了陽曆1月1日。宋代王安石著名的《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指農曆正月初一,即現在的春節……
春字最早為什麼寫成“萅”?
《說文解字》中:“萅,推也。從艸從日,艸春時生也”
春、夏、秋、冬,從四季用字型別上看,“春”與“秋”是一組,常稱“春秋”;“冬”與“夏”則是另一組,多說“冬夏”,兩組雖均表示季節,但取義的角度完全不同:春、秋取自然物候來定義,強調長成;冬、夏則從自然氣候層面表述,反映冷熱——生長的“春”和成熟的“秋”與酷熱的“夏”和寒冷的“冬”,構成了一整年的全部光景。
春季草木萌生,繁花似錦,是名副其實的“花”季;與冬季相比,春季氣溫回升,Sunny明媚,溫暖宜人,但古人為什麼不稱“暖季”而非要稱為“春季”?
從漢字的形成來看,“春”與“秋”一樣,原本都是會意字。在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已發現多個“春”字,僅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春”條下便收錄了13個,雖然字形有所差異,但基本都由、、這三部分變化而來。即屮(chè),象徵小草; 即日,表示太陽; 是小草萌芽,即屯(zhūn),上面的“一”代表土地,下面的“屮”是小草,表示小草不畏困難破土萌芽。其意為:在溫暖的Sunny下,種子萌芽,草木生長,生機盎然。這樣的光景只能春天才有,可以說還沒有哪一個字比“春”更適合用來表示這樣的季節。
從現代漢語的“春”字上為什麼看不出上述內涵?春季的最大特點是花花草草,欣欣向榮,應該是“艹”頭才合理。可不論是現代字典,還是清《康熙字典》,“春”字皆歸入“日”部。其實,在早期漢字中,“春”字均有“草”,如從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上發現的、、均釋為“春”字,皆有草木。之後的金文“春”字寫作或,也都是“艹”頭。篆字更進一步規範,大篆寫作,同樣突出“艹”頭。
與甲骨文比較起來,金文和大篆“春”字形趨向勻整,但結構作出了規範:上部是“艸”,中間是“屯”,下部是“日”, “春”由此形成了標準的古“萅” 字。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將此字劃歸“艸”即“艹”部,並釋稱:“萅,推也。從艸從日,艸春時生也;屯聲。”
“萅”既表義又表音,是一個很完美的字。“萅”為什麼又變成了“春”?與秦始皇嬴政有關。秦統一六國後,推行“書同文,車同軌”,進行標準化改革。在統一度量衡的同時,以秦字為標準,對六國用字進行規範,秦人用的“春”字與六國“春”字造型差異很大,從“日”從“”。在字型隸變過程中,最後“萅”被定型為“春”。考古發現證實,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日書(甲)》中的春字便寫為與現代的“春”字造型相似。
“春”是何時成為一年之始的?
《漢書》:“正月旦,王者歲首;立春,四時之始也”
《春秋公羊傳·隱公元年》稱:“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意思是,春天,周王的正月。“元年”什麼意思呢?是魯隱公攝政的第一年;“春”是什麼意思?是一年的開始。
魯隱公元年是公元前722年,孔子修訂的魯國史書《春秋》即起於這一年。因其體例和褒貶隱晦寫法對中國史書編撰產生深刻影響,又有“春秋筆法”一說。之所以起名《春秋》,就是因為史官記事一般是從“春”記到“冬”。既然如此,那為何不叫《春夏秋冬》?西晉杜預《春秋左氏經傳集解》作過考釋:“年有四時,不可遍舉四字以為書號,故交錯互舉,取"春秋"二字,以為所記之名也。”又稱:“春先於夏,秋先於冬,舉先可以及後,言春足以兼夏,言秋足以見冬,故舉二字以包四時也。”雖說杜預考釋的是書名,但反映的卻是古人對四季的理解。
把春當成“歲之始”,在先秦周代已形成,但《春秋公羊傳》所謂“王正月”並非指現在的正月,相當於現在陰曆十一月。這說明早期“歲之始”的“春”並不是以春季或立春為起始點,春乃“開歲”之意,與反映氣候變化概念的“春”並不一致。為什麼會這樣?《漢書·天文志》稱:“正月旦,王者歲首;立春,四時之始也。”意思是,正月初一是君王規定的一年之首,而立春則是四季的開始。早期中國曆書中的“歲首”不同,是因為“王者歲首”:夏代“建寅”,歲首為元月(與現代同);商代“建醜”,歲首為陰曆十二月;周代“建子”,歲首為陰曆十一月;秦朝和西漢前期“建亥”,歲首為陰曆十月,稱為“陽春月”。也就是說,古時的歲首並不一定是現在的春季元月。
這種現象的出現與“陰陽”宇宙觀有關,古人認為歲首與年尾是“陽生”與“陰生”的關係。太陽執行至黃經270°(南迴歸線)、陽氣始生的“冬至”和太陽執行至黃經90°(北迴歸線)、陰氣始生“夏至”,都曾被古人當過歲首年尾,並選擇在此時“過年”。陽生即春生,故有“冬至節,春之先聲也”、“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等說法。
到漢武帝劉徹時,“代易歲變”現象被終結,“春天在哪裡”有了明確的說法。元封七年亦即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五月,劉徹頒行以夏曆為基礎的“太初年”,採用有利於農時的“二十四節氣”,以“立春”為一年二十四節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從此成為春季到來的標誌性節氣,春季也成了真正概念上的“歲之始也”。
春夏秋冬為什麼“春”排第一?
《尚書大傳》:“春,蠢也,物蠢生,乃動運”
春夏秋冬春為首,春季為農曆正月、二月、三月這三個月份。為何把春季作為四時之首?陰陽家認為,春屬“木”,夏屬“火”,秋屬“金”,冬屬“水”,“土”生萬物。古人又將春、夏、秋、冬與東、南、西、北相配,《史記·天官書》稱“東方木,主春”,東方是太陽昇起的地方,“一日之始”;相應地,“春”與“東”相配後,生機勃勃的春季,自然就成了“一年之始”和“四時之首”。
關於“東方”與“春”的哲學關係,舊本題漢伏勝撰《尚書大傳》稱:“東方者何也?物之動也。物之動何以謂之春?春出也物之出也,故謂東方春也。”而古人將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稱為“立春”,也在“物之動也”的說法裡。所謂“立”,建立的意思,引申為開始;“春”呢,《尚書大傳》稱:“春,蠢也,物蠢生,乃動運。”所謂“立春”就是到了生物蠢蠢欲動的時候。
秦漢人崇東方,當時的宮殿和在考古中發現的這一時期墓葬幾乎全部“面東”,故對四季中的“春”也推崇萬分:“春者,天地開闢之端”,民間更有“春朝(立春)大於歲朝(正月初一)”之說。因為對“春”格外重視,古人視立春為“歲始”,過“歲節”往往比過“年節”的聲勢還大 。從周代到清末,都以“立春”為一歲的大典,民間有“立春大過年”的諺語。古人對何時立春、陰曆年有無立春都特別在意,立春節氣還有“迎春禮”、“祀春神”、“進春山”、“鞭春牛”、“咬春餅”、“戴春花”、“佔春兆”等一系列全民性活動。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繞太陽週期編訂的陽曆來制定的,立春一般在2月4日前後,而在陰曆以月球繞地球週期為基礎,與陽曆有約11天差距。為此,古人透過增加月份,即“閏月”來調整,以便陰曆與陽曆在寒暑變化上保持基本一致和協調。但這樣的後果就是有的陰曆年份沒有立春,而有的年份則有兩個立春。
沒有立春節氣的年份,俗稱“無春”年。春是生機,無春則無生機。在民俗文化中,“春”還有男女繁衍生育的寓意,因此古時還有“無春年不宜結婚”的迷信說法。具體到2018戊戌狗年,立春在2017年丁酉雞年臘月十九(陽曆2018年2月4日),也就是說2018年陰曆歲首無春,但因為2018年歲尾有春——即在臘月三十(除夕,陰曆2019年2月4日)剛巧有一個立春,“咬”到2019己亥豬年的立春,所以並不是“無春”年。
本版宣告
本專欄文章系著名歷史學者倪方六先生供本報專稿,摘轉請務必與作者本人聯絡
回覆列表
地球繞太陽公轉,同時地球的自轉軸有一個23度27分的傾角。
太陽輻射隨季節變化呈現有規律的變化,形成了四季.
除太陽本身的變化外,天文輻射能量主要決定於日地距離、太陽高度角和晝長。當北半球接受太Sunny的直射而處在盛夏時,南半球則面對太Sunny的斜照而正值隆冬。北半球的春天又對應著南半球的秋天,兩半球得到了同樣多的Sunny。這便是四季的由來。
一年四季,以春為首,而能夠充分反映春天欣欣向榮風貌的,莫過於萬紫千紅的花朵。歷代詩人最懂得春花爛漫中的欣欣春意,所以他們在詩中反覆吟唱春天的花。
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名為尋花,實乃尋春,尋找充滿生機的生活,他在詩中也描寫了一幅鳥語花香的美景:“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葉紹翁的《遊園不值》是寫他在春天興沖沖地去遊園,但是園主人不在家,本是敗興之事,但是由於春花之故,使他的詩充滿喜悅的情緒和明媚的色彩,“應憐屐齒印蒼苔,小叩柴扉久不開。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後兩句是傳頌千古的名句。
寫春花的名句還有許多,如白居易的“亂花漸欲迷人眼,芳草才能沒馬蹄”,蘇舜欽的“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陸游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蘇軾的“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等……
詩人傷逝於春天的匆匆歸去,於是就有了詠唱落花之詩。如孟浩然的《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李華的“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歐陽修的“遊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李賀的《南園》之一,更是把春花比作少女,特具美感,“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越女腮,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東風不用媒。”他把謝落的春花隨風飄舞,比作“嫁與東風”,多麼形象生動而別出心裁!
真是花開春爛漫,花落難遣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