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吧客

    沒有那麼神奇,好像都能隨意讀懂人心似的。學心理學是讓我們能夠根據心理學知識更好地去分析現象剖析問題,更加科學嚴謹客觀。

  • 2 # 獨角獸嘟嘟

    這個問題類似於我學了做飯一定會讓大家覺得我做得很好吃一樣。

    心理是哲學衍生出來的一門學科。我是誰?我來自於哪裡?我將去向何方?這三個問題會有標準答案麼?

    同樣去揣測一個人的心理難道也會有標準答案麼。

    其實當事人可能也不確定我當時在想什麼吧!

    其次現在心理學有很多流派,無論是那個流派都不是以揣測別人的心理為目的。

    學心理大部分都是助人與自助的功能。

    我是因為親子教育來入坑的,入坑對我最大幫助就是我不會迷茫在跟孩子的溝通教育中,而是發現自己身上的問題,與孩子一起成長。

    在原生家庭裡面,我也開始反思與父母的關係。有寬慰,有緩和,可以說是獨立成長的一個部分。

    在與丈夫的關係中,學會溝通,學會理解,增➕家庭的責任。

    在我看來,心理真的是自助助人的一門好學問。

  • 3 # 醒悟人生75069606541

    這個是可以達到的。但是這與本人的見識觀察力等有關,不是每個心裡學工作者都可以達到的。學習是為了能與人更好的接觸或勾通,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和諧與便利。

  • 4 # 心理學老師魏廣東

    心理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研究物件。

    沒有人能夠完全理解的了人類的心理。所以說我們現在還在不斷地追求和探索心理的本質是什麼,並做出相應的研究。但是沒有結果。

    同樣的,我們也不可能完全的理解某一個人的心理。

    所以說,學心理學的人就能夠完全洞察的別人的心理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呢,學心理的人對心理學的一般的理論、一般的規律是有所瞭解的,再加上,學心理的人又願意從心理的角度去觀察人,去理解人,所以說他比較容易能夠知道人心理的內在的想法是什麼。

    相對於不學心理的人來講,學心理的人還是應該比較多的瞭解一個人的心理呢。只是如果說洞察的話,或者說完全瞭解一個人的心,那是不可能的。

  • 5 # 曲奇味的氟西汀

    學心理學能洞察他人的內心,這個沒有什麼不好意思承認的。心理諮詢基礎開篇就說了心理諮詢是研究人的內心發展,規律以及行為的一門學科。

    如果心理學無法洞察他人的內心,估計這門學科也不再會那麼充滿魅力。很多人會認為一個傑出的心理諮詢師一定是出於崇高的道德以及樂於助人的心態。這一點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最重要的一點卻很少有人聽過,精神分析流派認為最優秀的心理治療師其實都是潛意識當中具有強烈的偷窺慾望的人。而心理治療師就是把這種強烈的偷窺慾望昇華成一份充滿魅力和神秘感的工作。也就是說一個對洞察人心沒有興趣的人是永遠當不好心理治療師的。

    心理治療流派當中的精神分析就是一門研究人的潛意識的學科。包括對夢境的研究。對關係模式的研究。透過對最近日常經常見到的現象進行分析,然後反推出一個人的內心狀態還有早年經歷,甚至還有未來可能出現的行為。

  • 6 # 解開心理的結

    當你看到別人向你瞪眼時、你肯定會想那個人很討厭你。當你看到別人向你露出笑容時,你肯定會想那個人是在迎合你。其實這些都是正確的、因為你已經洞察到了別人的想法。

    眼睛就是心靈的窗戶,在生活中和工作中、我們可以透過別人的眼睛可以瞭解這個人是悲觀的人、還是樂觀的人,是善良的人、還是凶神惡煞的人。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是可以透過眼神洞察出來的,只是我們沒有習慣去留意、沒有習慣去探索。

    學心理學不但能洞察別人的想法、還能讓自己受益一生。比如你很重視一份工作,當有一天公司打電話叫你去面試、你該如何面對呢?一、那麼首先對自己和對工作要有信心,沒有哪個面試官喜歡對自己對工作沒有信心的員工。二、態度要端正、不能驕傲自大、要低調、沒有哪個面試官不喜歡謙虛、低調、態度又好的員工。三、如果面試官對於工作方面的某個問題提了三遍以上,你就要自信而很重視的回答、面試官感覺你不但自信而且還有責任心,對於面試結果你就不用擔心了、這就是洞察別人的想法帶來的收穫,正所謂、知幾知彼、百戰百勝!

    關於學心理學真的能洞察別人的想法嗎?我的回答是可以的、但是要不斷的學習和探索。

  • 7 # 文香書閱

    我個人覺得,應該是心理學者更能幫助他人洞察 、分析 、解剖自己的心理活動,易於理解他人 、助其疏導鬱結、接納自我,最終達到身心愉悅。

  • 8 # 淺嘗輒止2020

    不學心理學也能洞察別人是怎麼想的,你多經歷世事自然就會,學了心理學可能更系統化,但是理論有時候會制約實際,

  • 9 # 停一停思變君

    可以。

    因為萬事萬物離不開一個”道“字,也就是說規律,天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心理學就是在研究人們的內心發展規律,把握規律,我們就可以很好的瞭解自己,或者幫助別人很好地洞察自己。

    比如:個體心理學

    將人看作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個體,充分展示了人的社會性,強調了自卑感在補償作用的影響下是怎麼一步步突破困難,從而追求優越感。

    深刻剖析,職業、婚姻和社會對人的影響因素,把這種普遍的規律應用在孩子發展的每一個階段,為我們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指導我們的教育。

    再比如:發展心理學

    人們成長不是一成不變的,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提出的八階段理論,人生成長經歷離不開這八個階段,每個階段有其對應的目標和任務,每個階段環環相扣,給我們家長提供了具體的、明確的和科學的教育方法和理論。

    不變的是規律,變化的是每個家庭的狀況。以不變應萬變,就是老子所說的”無為而治“,順其自然,不可強行違反,否則適得其反。

    精神分析學

    深度研究心理疾病的形成、發展,為患者提供治療方法,這是心理諮詢師現在最常用、最核心的理論和方法。

    精神分析學形成以前,封建社會治療精神病基本上都是巫婆巫術,當然也有中醫,但是效果微乎其微i,只能聽天由命。

    弗洛伊德本身是醫生,經過科學的實踐,找到了心理疾病的規律和方法,慢慢地形成了理論體系,最後不但應用到了醫學,後來對軍事、心理學、文學等領域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榮格的分析心理學

    榮格的理論進一步拓寬、加深了精神分析理論,也提供了多種精神治療方法,比如沙盤遊戲、詞語聯想等,很好地為後來的心理諮詢師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工具。

    外向和內向型性格一說,也是榮格首次提出的,就是一種規律,成為了我們生活交際中一種打交道的緩和地帶。

    綜上所述,心理學為我們生活、學習、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幫助我們很好地解決身邊的問題,心理學應該作為一門基礎課程,人人普及。

    因為分享,所以更強

  • 10 # 靈魂深處伴你隨行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在社交中,怎麼去洞察對方的想法。之前在上人際交往課時,很多人就來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老師老師,怎樣才能知道男朋友心裡在想什麼?” 或是 “老師,我家小孩有點內向,老是不愛跟我們交流,他都在想什麼呢?” 也有關於職場的,大部分來問的人,基本都是關於社交方面的。 如何洞察,在心理學的專業術語叫做“讀心”,在心理層面,確實可以洞察別人的想法,但是,解讀人的心理活動一定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比單純的物質分析要複雜繁瑣得多。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一個人默而不語的時候,我們如何理解他的沉默呢?心理諮詢師發現可能代表如下含義:

    1. 懷疑:內心深處還是不相信你;

    2. 茫然:不知道說什麼好,思路混亂;

    3. 沉思:因為在思考,所以沒說話;

    4. 內向:不善言語,不知道該怎麼表達;

    5. 反抗:就是不想和你說話。

    這還是沉默最常見的幾種原因,此外還有很多很多其它的可能性。

    我可以想象到,當一個人來問我這樣的問題時,頭腦中浮現的多是這樣的一幅畫面: 自己變成了神探狄仁傑,隨便一個陌生人站在自己面前,只需要看幾眼,或者說上幾句話就能洞悉人性。因為從一個人的表情動作、行為舉止、形象打扮等等細節中,隱藏著很多縱貫人們內心想法的線索。只要能找到這些線索,就能開啟一個人的心防。

  • 11 # 老狗楊某

    說句狗血一點的話,誰TMD想方設法去患抑鬱症啊。

    不過,以下幾種人容易患抑鬱症:

    1,想得多,凡事都往壞了想。

    2,有思想潔癖,自戀自尊過度。

    3,對生活缺少興趣。

    4,熬夜失眠。

    5,環境影響。

    6,重大挫折。

  • 12 # 5分鐘心理

    你不學心理學,你也能夠洞察別人的想法,如果你學了心理學,你不光能洞察別人的想法,最主要的是你能洞察到別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這種想法的目的是什麼?可能你會更加清晰一些,學習心理學的目的,並不只是為了觀察或者是洞察某一個人,而是讓你增加一些人在行為上的一些心理演變過程而已。

    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我們如果想洞察別人的想法是很容易的,只要你面對一個人仔細的去觀察,在交流當中你很容易從對方的語言或者行為舉止上,知道對方的想法,但對方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和這種想法,需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的,你可能就很難了解了,這些地方應該是我們的獵奇部分。

    這些獵奇,你如果有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可以透過部分的理論和實操技能來進行分析,當然這是一個只是透過分析和判斷而得出的結果,也未必是完全正確的,但其內涵的實質性是一定是有,只是我們辨別的程度是有深有淺的,雖然有時達不到,切實可行的結果,一定有內在現象的存在。

    這就是心理學知識給你帶來的結果,如果說我們相對一個人來說不能100%的瞭解他,那麼透過心理學的知識,我們可以能達到對他60%以上的瞭解,也就足矣了,其實不論你有心理學知識,還是沒有心理學知識,對自己和對他人的瞭解都不是完整性的,尤其你掌握了心理學知識以後,對自己的瞭解,可能還不如普通人對自己的瞭解那麼深刻。

    這就是心理上所產生的偏差性認知,更是人的本能所有的偏袒性所決定的,比如,當一個懂得心理學的人和一個不懂得心理學的人,都犯了一樣的錯誤,他們統一的思維都會偏袒性的處理這一所犯的錯誤,很快就原諒了自己,而懂得性學的人,也未必採取其他方式,同樣會很快原諒自己,這就是人類特徵之一的本能表現。

    這似乎你就能看出學不學心理學對待自己基本上是一樣的,但在某些問題上,如果一個懂得心理學的人發現了自己有如何的異常心理,那麼他不會找出更多的原因去處理,而當看到別人有異常心理的時候(被懂得心理學的人認為是異常心理),他會找出很多心理學有關理論來對待你的所謂異常心理來給予指導性的言論體現。

    所以我們不要過多的去迷信心理學這一學科,他就是一個新興的,歷史也不算太長的,科學性的學科,其道理就是研究人的認知、行為、發展等的過程,其實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每一個人的言行舉止都是在運用的心理學方面已經認定的理論知識,只不過這些東西,被某一部分人也就是被稱為心理學家的人統籌起來,形成了某種理論展示給大家罷了。

  • 13 # 憂鬱感性的巧二君

    心理學可以從面部的微表情、眼神以及肢體動作去揣摩對方的心理活動。從而能夠判斷出對方在思考什麼。如果你極其感性的情況下,說不定你還會知道對方下一句話會說什麼,或者對方接下來會做什麼都能夠提前預讀。

  • 14 # 武則天男寵

    可以的,至少可以看懂一個人的性格秉性,和興趣愛好。以及處事風格待人接物等等。。用鬼谷子的話說就是陰陽捭闔。。

  • 15 # 鳩茲心語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嶽曉東自從與心理學結緣以來,就一直為一些困擾所煩惱。他曾戲謔地說,學心理學的有四個煩惱:

    第一個煩惱是:被認為要知道別人心裡想什麼?

    第二個煩惱是:常被別人指著鼻子罵“虧你還是學心理學的,連這點兒心理都不懂”。

    第三個煩惱是:被人懷疑有一些神經質。

    第四個煩惱是:有時被人說“這傢伙是學心理學的,防著點!”

    心理學一般有五大任務,包括描述、解釋、預測、控制和提升。

    描述,即對心理事實用科學語言予以敘述,以便人們認識它;只說明事實的真相,不探究問題發生的原因。

    解釋,是對個體行為作進一步分析,探索產生該行為的可能原因。

    預測,是根據現有的資料,估計將來某一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用科學分析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預知個體心理和群體心理的發展趨勢、表現特點等。

    控制。研究心理是為了有效地調控人的心理,使之利於社會、群體和個人的健全發展,這是心理學的根本任務。心理學要做的工作,就是透過控制影響心理的因素來控制心理;減少心理因素的消極影響,增強心理素質的積極影響。例如,人類的心理疾病是可以避免的,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將有助於控制心理疾病的發生。

    提升。心理學研究的主要物件是人,許多心理學家從事心理學的應用研究,其主要目的是提高人類的生活品質。

    你看,心理學的任務更多是基於總體平均水平的,基於個體的研究面臨很多困難。最重要的是精細化不夠。

    最熱門的利用腦成像技術的認知神經科學,雖然比傳統問卷調查等方法更為精細,但離生物學等傳統自然科學基於分子水平還想差很遠。

    精細化不夠帶來的重要問題就是研究結果可重複性差,因為我們根本還沒有弄清楚一個人心理和意識(想法、態度)的具體機制。

    2015 年 9 月,國際著名學術期刊 Science(《科學》)刊登了來自弗吉尼 亞夏洛茨維爾開放科學中心(Open Science Collaboration)270 多名作者共 同完成的一項大型研究的論文《評估心理學研究的可重複性》(Estimating the Reproducibility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該研究選擇了從 2008 年發表 在 3 種著名心理學學術期刊的 98 篇研究論文,研究發現,有 2/3 論文的結 果無法重複。另一本國際著名學術期刊 Nature(《自然》)也對該研究進行 了報道,研究發現 100 篇論文中只有 39 篇論文可重複(目標論文 98 篇, 其中 2 篇進行了兩次驗證)。

    那麼,這是不是說明心理學的研究結論不可信呢?有研究者對該項研 究也提出質疑,認為只根據這一研究,無法判斷原始論文的正確與否,因 為也許重複實驗自身也存在錯誤,甚至兩次研究都是錯誤的;也有解釋說, 並非只有心理學論文存在這樣的問題,其他領域也存在類似情況;還有研 究者認為,科學研究特點就是存在不確定性,任何確定無疑的簡單紀錄不 可能發表成學術論文,科學就是在不斷改進和糾正錯誤中前進的。

    所以,學心理學洞察別人的想法,從總體一般的角度可以說能實現,比如不同年齡階段心理發展規律;但是對一個人某時某刻具體的想法,這是心理科學追求的目標,現在離這個目標還很遠。

  • 16 # 巧妞心理

    學心理學真的能洞察別人的想法嗎?

    這個問題在很多人的心中都是一個疑問,人們期望著這個問題有一個肯定的答案。然而,這當然是否定的。市場、媒體在鍥而不捨的宣傳著心理學的神奇之處,人人都瞭解各種心理學知識,感嘆它的神奇之處。而當自己身處困境,絞盡腦汁,想象著自己可以施展“洪荒之力”時,才發現它並沒有那麼超凡脫俗。

    如果大家只是因為這個而學心理學,那可能會大失所望,心理學是在各個國家的心理學家,在不同時期,透過大量實驗,一步步驗證而來。《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從歷史的角度看心理學的發展。會給想了解心理學的朋友們,開啟一個全新的視野

    出版社: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副標題: 探索心理學研究的歷史

    譯者: 白學軍等

    出版年: 2004-1-1

    頁數: 425定價: 26.00元

    裝幀: 平裝叢書: 心理學導讀系列

    ISBN: 9787501941421

  • 17 # 裡外雅堂

    央視的《挑戰不可能》曾經在某個春節檔,排了一期節目:兩個心理諮詢師彼此透過對對方的觀察,判斷對方吃什麼餡的餃子。引起一波人圍觀,也引發了不少討論。有人堅信可以透過對方的一舉一動洞察對方的內心,有人堅稱這是節目效果。而身邊認識我的人,自從知道我是心理學畢業的,也會問我:“你學心理學的,你能不能知道我心裡在想什麼?”弄得我哭笑不得。

    什麼是心理學心理學是一門以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包括基礎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其研究範圍涉及認知、情緒、思維、人格、行為習慣、人際關係等等許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中的許多領域發生關聯,比如家庭、教育、健康、社會等等。

    作為一門思維科學、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交合點形成的綜合性交叉學科,心理學在嘗試解釋個體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的同時,也嘗試解釋個體心理機能在社會行為中的角色。同時,它與哲學、醫學、神經科學、精神病學、生物學、宗教學等探討個體身心的學科密切聯絡。

    實際上,人類心理活動本身就與人類生存環境密不可分。很多人文、自然學科都與心理學休慼相關。

    從心理現象產生的內容看,人是社會存在和自然現實的統一體;從心理現象產生的形式看,人的心理是社會的產物,也是自然的產物。

    心理,是人的大腦對客觀現實的反映。心理學研究什麼

    那麼,心理學主要研究些什麼呢?

    從研究物件上看,心理學主要研究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即,人在實踐活動中的感知覺、思維、記憶,對事物的態度與體驗,調節自身行動的意志與動機,以及人的需要、價值觀、信念等等。

    從研究任務上看,心理學主要是描述心理事實,揭示心理規律,指導實踐應用。從研究目的上看,心理學主要是為幫助人們認識內外世界,調整和控制不良行為。從研究領域上看,心理學主要關注人格特徵、動機和個體差異、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研究人從胎兒出生到年老死亡的成長和發展過程;研究人類對周圍世界的感知,心理、行為與生理過程(尤其是神經系統的活動)之間的關係;研究思維問題,瞭解推理、記憶、決策及其他心理過程與人類行為的關係;探索生理因素、社會刻板印象等因素對性別差異的影響;研究態度、說服、從眾、種族歧視、婚戀、領導行為等問題及文化對人類行為的影響;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圖及反應……由此劃分為發展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生理心理學、認知心理學、行為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臨床心理學、犯罪心理學等等領域。心理學能不能洞察人心

    既然,心理學研究人的心理現象,那是不是就表示,心理學能夠洞察人心呢?答案是未必。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微表情,指的是當人們透過一些表情把內心感受傳遞給對方時,在不同表情之間,或是在某個表情裡,人的臉部會不自覺的洩露出其他資訊,其持續時間大約1/25秒,雖然這個下意識的表情僅僅在一瞬間,但有時可能表達相反的意思,做表情的本人和觀察者通常都覺察不到,而這些微表情,更能真實的體現人們真實的感受和動機。

    例如,在一些本應是悲傷的場景下,有個人明顯很希望表現出悲傷的表情,可是嘴角卻抑制不住的往上翹,說明他內心不是真正的悲傷,反而可能因為正回想某些快樂的事而心不在焉,也可能他的內心其實幸災樂禍。

    (圖片來自美國心理影視劇《Lie to me》)

    美國學者Paul Ekman走訪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描繪出了不同臉部肌肉動作和不同表情的對應關係,稱之為面部行為程式碼系統(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縮寫FACS)。這些微表情資料被美國應用到國家安全、司法系統和醫學臨床等領域。例如,一些訓練有素的恐怖分子、間諜特務可能輕而易舉的就透過測謊儀的檢測,但是透過微表情,一般可以發現他們虛假表面下的真實表情。

    然而,這並不一定準確。儘管微表情是從人類本能出發,不受思想控制,也無法掩飾,但並不是絕對的。同樣是說完話後眼睛往左上方看,有的人可能是習慣性動作,有的人可能是在撒謊。同樣是額頭,沒有整過容的(包括微整)在產生情緒的情況下,枕額肌會有輕微動,整過容的人卻完全沒有。那些能夠瞬間捕捉和解讀微表情的,通常是訓練有素的或本身有天賦的,而這些人僅佔10%。

    人們為了社交方便,洞察人心,總結了人在某些心理狀態下可能做出的動作,卻不是十分絕對。例如,男人右肩微聳一下表示在說謊,然而對於中國嫌犯,這一點卻不怎麼驗證;驚訝的表情超過一秒就可能是假驚訝,然而有些人卻例外;揉鼻子就是掩飾真相,然而對於有些帶鼻炎的人而言,這可真冤枉他們了……

    這些經過心理學家觀察測量得來的資料,卻不是100%的準確,因為人的內心是複雜的,而心理學僅僅是透過資料收集和實驗,對人的心理活動進行分析、推理和驗證,並不能真正洞察人的心裡在想什麼。

  • 18 # 九號樓白師兄

    學心理學真的能洞察別人的想法嗎?

    我覺得真要是這樣就是“神學”領域了。

    心理學只是透過肢體動作、表情、語言...等內外在表現形式,來判斷心中的假設;同時為自身的目的,做出初步診斷。

    當然,在心理學治療領域會員專業的指導,並配合藥物雙重診斷。

    下面來看一個心理學的例子:

    1、掃Sunny

    有兄弟二人,年齡不過四、五歲,由於臥室的窗戶整天都是密閉著,他們認為屋內太陰暗,看見外面燦爛的Sunny,覺得十分羨慕。

    兄弟倆就商量說:“我們可以一起把外面的Sunny掃一點進來。”於是,兄弟兩人拿著掃帚和畚箕,到陽臺上去掃Sunny。

    等到他們把畚箕搬到房間裡的時候,裡面的Sunny就沒有了。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掃了許多次,屋內還是一點Sunny都沒有。

    正在廚房忙碌的媽媽看見他們奇怪的舉動,問道:“你們在做什麼?”他們回答說:“房間太暗了,我們要掃點Sunny進來。”

    媽媽笑道:“只要把窗戶開啟,Sunny自然會進來,何必去掃呢?”

    心理學啟示:

    把封閉的心門敞開,成功的Sunny就能驅散失敗的陰暗。我們可以改變自己,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2、銷售心理學小故事

    營銷案例:

    客戶:“我完全同意你剛才所講的關於商品的所有優勢。但是我還是認為價格太高了。”

    其實在這種情況下,客戶往往在“聽”但並沒有真正“聽到”銷售人員所講的內容,他們還是按照自己的慣性思維在進行思考。也就是說,他們處在自己思維的盲點中,執著於自己內心的某種想法。除非客戶自己願意,否則銷售人員無法將自己的想法硬塞進客戶的頭腦認知裡面。-旦客戶開始和銷售人員玩弄這種心理遊戲時,必須引起銷售人員的足夠重視。這是一個"暫停”的路標,銷售人員必須先處理好暫停事件背後的客戶的抗拒點。

    這個時候,銷售人員可以直接向客戶提問:“價格是你現在唯一 需要處理的方面嗎?是不是我們在價格方面做出讓步你就會立刻購買?”

    或者提出交易條件:“我覺得 你真的是非常精明。你所要求的價格是必須要在購買數量達到三件以上才可以特批的。

  • 19 # 光願

    首先,這裡得界定一個範圍,那就是洞察的意義.

    如果說,洞察是預測它的下一步行為或者非常具體的表現,那是有可能的.其實,偵探劇裡面這種橋段都多不勝數.但是,你如果想分析出行為的動因和心裡感受,那就是玄學了.

    為什麼?很簡單阿,人的內心是非常複雜的非線性系統就如同一個充滿了蜜蜂的蜂巢(密集恐懼症請原諒這個比喻),而我們的想法就是工蜂在女王蜂的指引下作出的規律行動.

    所以,我覺得題主最好評估一下自己學習心理學的目標究竟是什麼,這樣便容易判斷.

  • 20 # 夢幻海

    心理學真的可以洞察人心嗎?

    什麼是心理學?心理學也被稱之為“研究人類的學科”,心理學是透過科學的方式辯證之後得出來的總結。心理學是一個寬泛的領域,包括著很多的學科:分為理論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細分的話可以分為:生物心理學,人際心理學,變態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差異心理學,積極心理學,社會心理學。

    簡單來說心理學是對人類內心的一種普遍存在的東西的挖掘,並透過科學的方法將實驗中得出的結果作出總結,從這些總結中你就會發現我們真的有很多的共通點。

    比如在出現以下情緒時的幾乎都會有的表情:1.人在愉悅時:眼角的笑紋會皺起;2.人在哀傷時:眼角會下垂,嘴角也會微微向下;3.在生氣時:嘴巴都會緊緊的抿住,眼睛會瞪大;4.在驚訝和害怕時遠:眼睛會變圓,嘴巴會微張;5.在嫌惡和蔑視時:鼻子會皺起嘴角會上跳。

    我為什麼認為可以洞悉他人的心理呢?就是因為這些共通點,雖然因為個體的特殊性,這共通點未必適用於所有人,但你可以透過對這個人的瞭解,建立他的行為模式標準,消除不確定的東西,這樣你就可以大致的推測出他的心理狀態。

    但你要注意心理學是對人類普世的心理的一種總結,千萬不要用一套理論,把所有人都套進去,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思想帶來了不同的習性,不同的習性帶來了不同的身體語言和語言表達。

    在這麼多的不同中,心理學找到的只是一條普適於所有人的底層線路,一些我們自古以來延續至今人類遺留習慣下的共同點。在這些遺留習慣中我們發現了微表情,我們發現了身體語言,我們發現了語言表達中會帶出的各種內心想法。

    如果你真的想要洞悉一個人的想法,心理學只是能作為你的基礎支撐,去真正的瞭解這個人,只有當你握有這個人的事實部分,你對他的心理猜測才會真實,否則一切都只不過是你的自我幻想。

    推薦你幾本書吧,透過閱讀這些書,你會了解到什麼是心理學,以及人類的肢體語言與微表情透露的秘密。

    《給快節奏時代的簡單心理學》這本書會詳細的為你解釋心理學的各個學科內容。

    《別對我說謊:FBI叫你破解語言密碼》這是一本關於解析人類肢體語言的書。

    《心理學家的讀臉書》這是一本探究微表情的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有多久沒吃燒烤了,如果想吃,是如何解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