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野狐習禪

    野狐試答

    “學而時習之釋疑”

    過去的初中語文教材和現在許多新版的初中語文教材都選有《論語》“學而時習之”章句。教材對“時習”大都解釋為“按一定的時間複習”,配套的教參對“學而時習之”的解釋是“學習需要不斷的複習才能掌握”。這樣的解釋沒有闡明這一章句的精神實質,而且有些曲解聖哲。許多詞語古今意義出入很大,教材、教參對“學而時習之”的解釋不是在這句話中的幾個關鍵詞的古義項下來解釋這句話,而是在這幾個關鍵詞今天常用的意義上來理解、解釋這句話的,因此有曲解聖意的嫌疑。

    “學”古今都有學習的意義,但古人講“學”主要是指學習別人的正確認識與積極經驗,雖然也不排斥書本知識的學習,但更主要的是指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朱熹在《四書集解》中就把這個“學”字解釋為“效仿”,這大概與古人傳授知識以言傳身教為主有關。從“處處留心皆學問”,“世事洞明皆學問”這些語言也可以看到古人講“學問”主要是指“做人”、“處事”。現在講“學”,主要是指書本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習”現在常用意義是“複習”、“練習”,而這個詞的本意是指“鳥多次拍著翅膀學飛翔”,強調的是“多次”、“反覆”。“時”有“時間”、“按時”、“定時”、“經常”等義項,“經常”這一義項在現在語言習慣中也遠沒古代語言中應用的廣泛。“時”與“習”在這裡強調的是對所學的做人處事的道理“反覆”、“多次”、“經常”去實踐應用。“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教參對這句話的理解和翻譯是“學習並按一定的時間複習不也是很快樂的嗎?”從情理上講,這個理解與翻譯是不通的。學生或做過學生的人大都深有體會:學習並不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情。如果這樣理解翻譯這句話,這一章句中的“有朋自遠方來”,“人不知而不慍”與“學而時習之”之間不但缺乏語言上的邏輯聯絡,更不是一個統一的思想。同時,這樣的一句話放在《論語》的首篇首章叫人很費解,似乎《論語》的編排是無序而雜亂的羅列一些章句。

    《論語》雖為語錄體著作,但它的篇次與章句在編排上是有一定的思想貫穿其中的。古今許多學者對這個問題都有研究,臺灣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就指出:第一篇《學而》講求學的宗旨;第二篇《為政》講為學的外用;第三篇《八佾》講把個人的內聖為學,外用為政綜合起來的文化精神。“學而時習之”章句被放在《論語》的首篇首章中,是因為這句話體現了孔子教育的主導思想:為學的宗旨是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從這一認識出發,“學而時習之”章句應該理解為: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斷去應用實踐這些道理,透過不斷體會、認識這些道理使自己有所提高,同時自己也會因為不斷進步而內心高興;知已難得,有志同道合的人登門與自己切磋論道,共求進步與提高,這更是令人高興的事;即使沒有人認識、瞭解自己,自己也會不斷追求自我完善,不怨天不尤人,不是更能顯示出君子的風範嗎?這一章句中的三句話不但在語言上有著邏輯關係,在思想上更是一個統一體。

    “學而時習之”中的“學”主要是指“做人”這在《論語》別的章句中可以得到印證。“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學而》)為學的真諦就是做人。“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先學好做人,再學習書本知識,做人的教育遠遠高於書本知識的傳授。當齊哀公問孔子弟子中誰最好學時,孔子回答說:“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而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不遷怒”,“不貳過”是做人的修養,孔子以此說顏回好學,可見孔子的為學主要是指“做人”。

    孔子第一個把道德教育(做人的教育)擺在教育的首要位置,並在他的教育實踐中將其貫徹始終,這一點對後世產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封建社會計程車大夫,知識分子重視人格與自我修養、自我完善與此有著直接的關係。教材、教參以及一些通俗的《論語》譯註中對“學而時習之”章句的錯誤理解與不當譯註,其原因有三個方面:首先是沒有注意古今詞義的變化,特別是把“學”狹隘的理解為“書本知識的學習”。其次把“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理解為對書本知識的學習方法與學習態度,這裡面體現了教師、家長對學生的一個良好願望,而這個願望是有悖情理與客觀事實的。再次,反映了現行教育中道德教育(做人的教育)沒有被真正充分重視,而這方面的不足所產生的問題已越來越多的暴露出來了。對古人一句話的理解正確與否並非至關重要,而教育上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則不能不充分重視。

  • 2 # 夢中尋雨

    這是《論語》的第一章第一句,按照通行的翻譯就是孔子說:“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它,不也高興嗎?在這裡孔子是想強調幾個方面:首先第一個就是學習的樂趣,真正善於學習的人是會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的,其次,就是理論與實踐的關係,人只有在實踐中才會體會到知識或者說是學習的樂趣,第三個就是這個過程本身的樂趣。

    參考楊伯峻先生和錢穆先生的解釋:

    楊伯峻《論語譯註》:子——《論語》“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時——“時”字在周秦時候若作副詞用,等於《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時入山林”的“以時”,“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的意思。王肅的《論語注》正是這樣解釋的。朱熹的《論語集註》把它解為“時常”,是用後代的詞義解釋古書。習——一般人把習解為“溫習”,但在古書中,它還有“實習”、“演習”的意義,如《禮記·射義》的“習禮樂”、“習射”。《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這一“習”字,更是演習的意思。孔子所講的功課,一般都和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結合。像禮(包括各種儀節)、樂(音樂)、射(射箭)、御(駕車)這些,尤其非演習、實習不可。所以這“習”字以講為實習為好。說——音讀和意義跟“悅”字相同,高興、愉快的意思。

    所以楊伯峻先生的翻譯是:孔子說:“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它,不也高興嗎?

    錢穆先生《論語新解》:

    學。“學”(學)是會意字,金文作“”,從臼從爻從宀從子,四個字根分三組會意,表示孩童在室內學習用雙手演算算籌。學的本義指學習。“學”在《論語》一書中有64處。前者如《為政篇》: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後者如《述而篇》: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之不知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習。“習”(習)為會意字,甲骨文作“”,從羽從目標字根日(白),構意源自雛鳥練習飛行。雛鳥學飛,必須瞅準目標,從一棵樹飛往另一棵樹。雛鳥學飛,需要一遍又一遍地練習。習的本義為反覆練習,可以譯為“溫習、複習”。“習”在《論語》全書出現三次,一處是本篇第四章,曾子曰:“吾日三省於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另一處在《陽貨篇之二》: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亦。“亦”是依託象形字,甲骨文作“”,乃是在“大”形人物的兩腋下邊各增一點,以胳肢窩下的腋毛表示兩邊都有義。“亦”的本義為兩邊都有。亦的腋窩義由增符後的“夜”及轉註後的“腋”字所繼承,“亦”則表示分化後的兩邊皆有義,相當於現代漢語表示重複的副詞“也”。引申後,表示僅限於某一範圍。在《論語》一書中,“亦”與“乎”連用時,含有強調及反詰義,如《述而篇》:“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衛靈公篇》:“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

    說。“說”(說)是“兌”字的本義轉註字。“兌”字從兄從八:兄為能夠說話的大男孩,在此用為訴說;八表兩邊。“兌”的本義為向兩邊訴說,引申後又有兌現義。在“兌”的左邊增添表示話語的“言”,以轉註後的“說”繼承兌字的言說義。說的古音讀為“稅”。

    “說”,《說文解字》一書釋曰:“兌,說也。說,釋也。從言兌聲。一曰:談說”。此處“說”字同《八佾篇之三十二》“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同《陽貨篇之十四》“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錢穆先生的翻譯是孔子說:“學了而且時時地複習,不就亦可以講說嗎?(這裡錢穆先生把時翻譯成了時時,是錯誤的。)

  • 3 # 法檢人生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一些知識、文章每次讀都有新的理解,尤其是遇到一些人一些事後,再讀感受更多。有了提高,當然高興。古人不是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死則算矣,樂在其中可矣!

  • 4 # 教師資格考試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句話出自《論語》,意思是:經常複習以前學過的知識不也是一種快樂嗎!

    我們在剛開始學習知識的時候,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也會感覺很陌生,會讓我們有興趣去接受知識。但是因為惰性我們一但學會了之後我們就不再去複習了,不復習就會導致遺忘,使我們的記憶沒有那麼深了,這時就需要我們進行復習才能讓我們保持印象,重新複習時會使你的理解更加深入,讓你有不一樣的理解,有新的感受時你會獲得理智感,這種感覺是很快樂的,也就是文中所說的“樂”~

    人是需要終身學習的,只有終身學習才能讓我們自己獲得不一樣的見識,有不一樣的思維方式,讓自己的思想有改變,成為不一樣的自己!

  • 5 # 儒釋道小火鍋

    如果只研究文字詞語,那麼解釋出來是這樣的:

    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如果真的這麼解讀孔子,如此廢話,你我都可以是聖人了。

    而實際上應該如何理解?——這是教人在修身學道之中自得其樂,不做功名之想,不患得患失。所謂學而時習之,樂在實踐也。所謂有朋自遠方來,樂有知音也。所謂人不知而不慍,不為功名而煩擾也。

    依據其實就在《論語》其他章節。孔子的思想在書裡是不斷重複、回還、遞進的,因此這本書自己給自己的意思做了很多備份,只待我們細心發現。

    如: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簞食瓢飲

    綜合以上,顏回“不改其樂”這個樂,不正是學而時習之的樂?

  • 6 # 戰神150624565

    個人主觀。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宏願。按照邏輯思維,這句話的“學”和“習”是連貫的和明確的,而且共同維護一個標的,學A就習A。綜合孔子的思想以及其一生所追求的理想社會,“學”的標的物是先古聖人治國理民的各種方式方法和典章。“學”字的含義應當是繼承、按照的意思;“習”字的含義是沿襲,承用,複製;“時”指的是一直,不間斷,時時刻刻。

    後兩句“有朋***”和“人不知***”是例子,是對首句“學”和“習”作用和效果的說明。推解如下。

    1.學習。承先人王者的治國理民法,並用這些法典一直治理下去,保持不變。華夏各個侯國都是一脈的,與上古先哲有著非常密切的血源關係,分封也是以血源為主脈,江山社稷民都歸屬一個血脈。因此,複製理所當然。

    2.有朋自遠方來(按網路版本)。是“友朋”還是“有朋”,含義確實不同。友,熟知,交心,時常有聯;朋,是利益的共享者,維護者,目標一致者。這裡的“朋”指喻的是那些先哲的思想和治理典章;“遠方來”指喻的是對這些典章的承襲。因為他們都是為了維持穩久永恆的統治。

    3.人不知***君子乎。“人”與“君子”之間是千仞之別,由此不難看出孔子的思維方式中一直保持著身份等級觀念,也不難看出孔子所要堅決維護的物件。

    “不知”指的是無所指責。如果知,那就會問責和疑惑;“不慍”指的是心平氣和,安安穩穩。如果慍,說明人有不滿。

    4.三言“不亦”與“說”“樂”“君子”。

    “亦”字的含義是大,指的是超過、勝過、比***好,不僅僅是。

    1)不亦說乎:不就勝過你的勸說嗎?引用先哲思想典章,你的祖宗,還用得著囉嗦幾句嗎?

    2)不亦樂乎:不比你的臉上笑容好嗎?即能心安。心安才是永久快樂開心的。

    3)不亦君子乎:不勝過君子嗎?即聖人。眾人毫無猜忌,心情妥妥的,這不正是聖人所治理的天下嗎?如周朝。

  • 7 # 藍過小姐

    這是《論語》的第一句,第一句要讀好,才能學這本書,或者說這本書一半在這第一句話裡,第一句學明白了,終身都會學,第一句沒學明白,這本書也不用讀了。

    學而時習之,什麼是學?《尚書》說:“學,效也”就是效法,就是模仿,我要模仿他。其實所有的學習都是模仿,我們從小牙牙學語,就是模仿大人說話,每個人都在模仿中長大。

    模仿是學習的根本,因為模仿是行動,不是空談,是照著去做。

    所以,學就是照著做。習也是照著做,習不是複習,是練習。習的繁體字是習,《說文解字》裡說:“習,鳥數飛也。”小鳥跟媽媽學飛行,反覆練習,終於飛起來了,這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同“悅”,喜悅。飛起來了,多高興啊!

    你照著聖人說的做,最後證悟到了,果然是這樣,身修了,家齊了,國治了,天下平了,這樣的快樂,無比快樂!

    我們到不了治國平天下那位置,但你總有一個家庭,有公司,有客戶,有一個小團隊,你從《論語》的自我修養和領導力之學裡面,真的學到了,用上了,改變了自己,改變了你的小團隊,改變了公司,改變了客戶,周圍的世界都回報你,你就改變了世界,這時候就“不亦說乎”,無比的快樂!

    ——《華杉講透論語》

  • 8 # 大灣區老程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不人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是《論語》的第一篇《學而篇》中的第一章,也是我們初中教科書裡的一篇課文,然而,傳統的解釋卻讓人感到莫名奇妙。

    傳統的解釋是,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君子嗎?”

    孔子的這三句話是有內在邏輯關係的,而傳統解釋則把它割裂成毫無關係的三句話,先說學習,突然跳到了朋友,最後又說君子,是不是很突兀?

    而且,對於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傳統解釋,更是大有問題。如果你跟一箇中學生說,在學校學習了新知識之後,回家再做三百道練習題,隔兩天又拿出來做一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估計他會抽你。所以說,這種解釋是違背常理的;而孔子作為一位接地氣的教育家,是不會說出這種不符合人之常情的話。

    正確的解釋應該是:孔子(對弟子)說:學了而且不時地複習,不就也可以(向新同學)講說了嗎?有一個有錢人從遠方來(求學),不也是很值得高興的事嗎?那個人不聰明而(我們)不惱怒,(我們)不也是君子嗎?

    統解釋的問題主要在於誤讀了三個關鍵字,把“說”解讀為“悅”的通假字,把“朋”解讀為“朋友”的意思,把“知”解讀為“知道”的意思。我們要從甲骨文的角度來正確解讀這三個字,並結合孔子的生平和教育理念來理解《學而》第一章這三句話。

  • 9 # 立身國學網

    早年和諸小師共同學習《論語》,餘言:《論語》二十篇,開篇“學而時習之”五字,已把《論語》精髓說盡矣,余文全是對此語之註解。但當時少有人明瞭此義。

    《說文》曰:學,是覺悟的意思。實際上是指學習者自己自心覺悟,不是他人覺悟也。人性皆善,本性天真,奈何“色、聲、香、味、觸” 五欲染著。三教聖人,言語相勸,以身垂範,動靜起居,無不示範,而使人人自得其性、自己發明。故聖人之道,以學為首,此“學”之一字,尤為關鍵。

    對此“學”字,宋代大儒朱子《盡心堂記》雲:“昔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而夫子惡之。然則士本餘學,而學必讀書,固孔門之遺法也。”《朱子語類》又云:“書之貴讀,……讀便是學。夫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便是讀。讀了又思,思了又讀。”朱子此解謬矣。

    學什麼?自然學聖人之做人之道、做事之道、覺悟之道、本性自然清靜之道。君子務本,本立道生。此“學”才是真“學”。

    整部論語,含標題16000餘字,有65處提到“學”,無一處不是夫子在告誡弟子如何做人、做事。除“學”字之外,夫子老婆心切、悲悲切切,反覆提及的另外一個詞則是“君子”二字。 一部論語,有107次提到“君子”二字。

    當然,孔子對於君子的論述,不僅限於“君子”一詞,“士”“仁者”“賢者”“大人”“成人”“聖人”等,都與“君子”相關。“仁者”,24處提及。“士”,18處提及。“知者”,8處提及。“賢者”,5處提及。“成人”,6處提及。“聖人”,4處提及。“大人”,2處提及。如果將這些論述都包括進來,夫子所論最多的,無疑是關於“君子”的論述。現存的《易經》,除卦辭爻辭為孔子以前舊本外,其他皆孔子所作。

    《史記》曰:“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六十四條《彖辭》,六十四條《卦象辭》,三百八十四條《爻象辭》, 一篇《文言》,兩篇《繫辭》、一篇《說卦》,據說也是孔子自著。其內容亦多言“君子”,其中143處提及。

    故“學”“君子”是學習《論語》的根本處,也是儒家工夫最要緊的資料,故“學”者不可不慎、不可不真。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此言盡矣!

    “學”而然後“時習之”。 對於“時習”二字,今人多解釋為“經常溫習”、“按時溫習”。求之古書,亦有人云:“凡作工夫,須立定課程。日夜有常,不可間斷。……縱使出入及賓客之類,亦須量作少許。……風雨不移。”此等說者眾。 竊以為,夫子所說時習者,非上論所言。時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日有十二時。學而後時時習之,無時而不習其事,道德仁義、禮樂法度、為人之道,一一體會其“實”而會於心,時時刻刻運用到實際接人待物之生活中,即為“時習”。久久用功,自然可以“不亦說乎”。

    聖人之為教,是在教人做人,有獨立的人格修養,絕不是文字遊戲,亦不是記誦和考證,是要我們身體而力行之,從而使古人之所教變為我自得自用。明劉基說:“學必潛心,然後可以有得;藝能時習,然後不為徒勞。”故“學而”之所學,若離開做人做事,棄道德、人倫於不顧,而“時習之”,皆為異端。

    元魏高崇雲:“仲尼四科,德行為首。人能立身約己,不忘典訓,斯亦足矣。”劉獻之雲:“人之立身,雖百行殊途,準之四科,要以德行為首。”(《魏書》)皆篤論也。朱子雲:“學不可以一事名,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皆學也。今專以德行為學,誤矣。”此語本是朱子教育學子四科不可偏廢之說,然今有學者徒記其言,不明其意,奉此為圭臬,更有甚者“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棄德行於腦後,徒論辭章文字遊戲。誤矣!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中庸》曰:“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是故居上不驕,為下不倍……”《大學》亦曰:“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有志於“學”者,需明眼細察,馬虎不得!

  • 10 # 玫瑰家途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是《論語》開篇的第一句話。

    俗話講,開始就是結束,論語的精髄,就在這第一句中,學習論語,此句為核心中核心,必須精確把握,否則差之亳釐,謬以千里。

    一.學

    學的甲骨文,由左右雙爪,六爻或

    六乂幾個字元構成。

    左右雙爪的意思很明確,即是正反兩面全面掌握。

    六爻則是易的概念,指萬事萬物的各個階段的發展規律和成果,六爻構成一個事物的完整發展過程。

    乂,陰陽交暢,萬物協和,庶類獲乂。

    學的意義,乃是透過與事物的充分交流,瞭解事物各個階段的發展規律和特性,從而全面掌握事物的整體規律。

    易曰: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雲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終始。

    時乘六龍以御天。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

    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儒家的學問,和易是相通的,學,對應於乾卦。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在儒家而言,君子自強不息的表

    現,就是學。

    學如天行健,君子學而不息。

    《論語》以學而開篇,儒家思想的核心之核心,在學。

    二.而

    而表示萬事萬物累積到一定程度後

    的發展,是個量變的過程

    三.時

    時的甲骨文,畫成之日。

    時是神識的記憶順序,萬物規律變化的自然順序。

    然而縱觀整個變化,都是迴圈往復,呈圓滿之象,孰前?敦後?哪個

    是起點?哪個是終點?

    實際上,都可以是起點,亦都可以是終點。

    只能講,時是變化的過程,是規律展開的一個引數,空間亦如此,時空是變化的一體兩面。

    學的目的,是掌握萬事萬物的變化規律,而規律與時空密切關聯,不

    同的時空階段,展現的規律是不同

    的,因而學的知識,必須瞭解知識的邊界條件,如何瞭解?

    從實踐運用中瞭解,這便是習。

    四.習

    習這個字,很有點意思,甲骨文畫

    成羽日。

    萬物分陰陽,對稱而平衡,對稱性是物質世界的最高法則。

    一個變化,必然同時引起對稱的變

    化,在量子世界,叫量子糾纏。

    對變化的感應,叫羽。

    風動而羽拂,自然相應故。

    羽,就是這個自然相應。

    自然相應寫入神識,則是習。

    習意謂著對自然變化的總體記憶。

    是規律的藍圖化,物質化,所謂

    虛空藏種。

    所以,不要把習輕輕帶過了,習有

    極高的要求:

    1.反應要靈敏

    2.反應要正確

    3.反應要入神,永不忘記。

    習在現代的語境中,勉強可稱之為

    下意識,潛意識反應。

    庖丁解牛中的,以神遇而不以目視

    ,可能更符合習的境界。

    五.之

    之的甲骨文,畫成止一,即融匯貫

    通合為一體。

    與萬物交流,觀察其變化,總結出

    規律,然後根據實際情況,運用其

    規律,得出規律的邊界條件,再運

    用於萬事萬物,達到應付敏捷自如

    ,應對正確無誤,入神的程度。

    這叫學而時習之。

    六.不

    不,表示否定。為什麼表否定,這

    裡不展開了。

    七.亦

    亦的甲骨文,畫成八大。

    表示大的分身,發展,有也的意思

    ,即等身。

    大,是個整體,其實不可分,硬要

    去分,則是盲人摸象,看到的是局

    部,區域性之於整體,即是對大的否

    定。

    不亦,就是否定之否定,即肯定。

    不亦,即~就是。

    八.說

    說這個字,傳統的解釋,通悅,高

    興的意思。

    不能講,說通悅,高興是錯的,說

    一定高興,只不過把說的內涵大大

    淡化了。

    說,寫成言兌,其準確的含義,要

    去看《易經.兌卦》。

    易曰:

    兌,亨,利貞。

    彖曰:

    兌,說也。

    剛中而柔外,說以利貞,是以順乎天而應乎人。

    象曰: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

    《易經》中講,兌即是說,兌為澤

    ,說即是澤。

    那什麼是澤?

    澤,由水睪構成。

    幸,甲骨文表達得很清楚,陰陽居中而平衡,是一種難得的機遇。

    而睪,則是網羅平衡的機遇並小心盡力維持之,故睪有伺察之意。

    澤,即是水中的自平衡系統,水利萬物而不爭,是萬物共生最好的媒介。

    故澤者,潤生萬物,謂之恩澤。

    保持本身固有的獨特性,與萬物和諧交流,完整平衡地發展,是兌的內含。

    說,兌也,澤也,是一種自平衡的生態系統,在此係統中,萬物既保

    持其獨立完整,又能互通有無,和諧交流,共生共榮,就好象日月在天上執行,萬物因之相生,其喜也融融。

    說,其實就是華人的世界觀,和

    諧共生,世界大同。

    大同當然高興,只是為什麼高興,

    不知其所以然。

    九.乎

    氣化神,為乎,這裡不展開講了。

    十.總結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孔夫子講,君子與萬物交流,掌握其變化規律,然後運用規律,不斷與變化相應,提高應對的能力,將其化為神識,繼而否定之否定,不斷粹煉,最終做到人天合一,形成自身獨立平衡體系,達到與萬物和諧交通,共生共榮的境界,該多麼喜悅啊!

  • 11 # 劉爽講歷史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籍,並非出自一人之手,亦非出自一時,其成書是經歷了一段過程的。

    這章中“子曰”的“子”,根據楊伯峻先生《論語譯註》中的註釋,就是指孔子。其中的“習”字,朱熹《四書章句集註》中解釋為“鳥數飛也”,錢穆先生進一步解釋道,“習者,如鳥學飛,反反覆覆”。

    這章翻譯成白話文是說,孔子說:學習瞭然後時常反覆實踐,不是很愉快嗎?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和我相聚,不是讓我更高興嗎?別人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我不也是一個有德行的人嗎?

    個人點評:“學而”作為《論語》的首篇,錢穆先生的《論語新解》認為學而篇各章“多務本之意”,所以“列之全書之首”,而李澤厚先生的《論語今讀》認為,學而篇“作為《論語》首章,並不必具有深意”,但是李澤厚先生認為首章突出了“悅”、“樂”二字,所以以儒學為骨幹的中國文化的精神是“樂感文化”。我個人十分認同這個觀點。

  • 12 # 大愛中國書畫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的意思是:學到待人處世的道理並適時實踐練習,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悅的事嗎?

    1、此內容出自孔子的《論語》,《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

    2、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

    擴充套件資料:

    1、《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再加上《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總稱“四書五經”。

    2、《論語》的篇名通常取開篇前兩個字作為篇名;若開篇前兩個字是“子曰”,則跳過取句中的前兩個字;若開篇三個字是一個詞,則取前三個字。

    3、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為基礎,以立人極(“三極之道”)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法論的完足思想體系。

    4、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嚴格了等級制,把貴族和庶民截然劃分治者與被治者。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 13 # 冀東老李

    這句話是出自《論語》,他的意思是教人做事的一些道理,它不僅包含知識和學問,還有一些對知識的理解和實踐。也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

    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知行合一,要學會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學問要經常溫習,只有平時多看多用,才能在生活中很好的去為大眾服務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是這樣,我們學會一項技術或學問,我們一定要長長溫習,要把我們所學運用到生活中去,用實踐的方法來加以鞏固,這樣熟練的技術也會很好的為百姓服務,讓大家也和你一起分享快樂

  • 14 # A布袋

    如何理解,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這句話出自孔子《論語》很簡單的一句話,講學和習的關係、作用。從宋朝朱熹至今有很多解釋法,但我認為"學"是初級階段,可能是主動,也可能是被動,"學”甲骨文,金文,篆文,字義是兩隻手在個地方教一個孩子做什麼。“習"絕對不是第一階段,先學後習,一定是主動的,應該是主動去溫習,“習“字是會意字,小鳥在反覆揮動翅膀試飛,反覆練習溫習。所以我透過學習中的經驗,學後,反覆練習溫習。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學到了東西,要時常去複習,反覆去練習,溫習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新的認識,對於求知若渴,又沒有老師的人來說,這不是件很高興的事嗎?這應該是孔子根據自己的經驗發自內心的感嘆。從孔子另一句話,"溫故而知新“俗語,“書讀百遍其意自見“"熟能生巧"都能說明這點。個人見解,歡迎批評指正

  • 15 # 風過無痕攝有痕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論語》開宗明義第一篇第一段,概括而平易地表達了孔子乃至每個人人生理想的三個方面,這就是人要學習,終身學習,以學為快事;人要交友處事,以人和為樂事;人要自知自立,不奢求於外。

    學而時習之,是“知”與“行”的關係。《論語》強調學習,“學”是弄清弄懂,是為什麼做,讓你明理,“習”是運用於實踐,是怎麼做,是檢驗你“學”的手段,“學”道而不“行”道,不叫學習,“行”道而不“學”道,也不算完全意義上的學習。

    孔子的一生都是學習的一生,他從15歲立志學習,一直到死都在孜孜以求。他發憤求學,常常是廢寢忘食,一旦在學問上有所獲益,會快樂得忘記憂愁,連日漸衰老的威脅也忘了。孔子的為學精神是永遠年輕的,因此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正因為終身不倦地學習,他才能時時保持進步的狀態,才能達到新的境界。

    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有大學問的人,貴在勤勉和持之以恆的努力。

  • 16 # 一笑千花暗

    這是孔子《論語》裡的一句話。

    學——學習

    而——連詞

    時——不時的

    習——練習

    之——代詞

    不——副詞

    亦——副詞,作謂語

    樂——高興開心

    乎——語氣詞,虛詞,表示加重語氣

    這句話的意思是“學習了能不時的去練習,不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麼”。

    循循善誘的教導

    這是孔夫子在教導我們學習的方法,學以致用。好多學問,你只讀進腦子裡,而不去應用,最終學問依然不是屬於自己的。充其量只能算個博覽群書,記憶工具。就好像很多“大師”,說起道理來一套一套的,一見真章就沒大用了。這不由得讓人想起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只學習了,還遠遠不夠,要有用才行,要去實踐,去練習。孔夫子說得就很客氣了,他並沒有要求什麼,說你必須得咋樣咋樣,而是用了一個很婉轉的問句“不也是很快樂的事麼?”,這就看出一個大教育家的高明之處的一角了,這種語氣,學生們愛聽,聽得進去,而且一下子有了一種真的馬上想去試試的衝動。

    說給好學生聽的

    老夫子這句話可不是說給吹牛的人聽的哈,成天口出狂言,卻一知半解的人還沒資格聆聽夫子這教誨,只有那些好學生,真的用心學習了的人才有資格聽。可以認為這是給“書呆子”們的重要指導,但是首先你得是個“書呆子”,認真學習了的人。

    更高的要求

    這是夫子給“書呆子”們的更高的要求,學習了而不去應用也是白搭,要從實踐中繼續學習,方能學有所得,不然白費力氣。

    快樂的事

    還有一層含義,也是最重要的,“用”是件很快樂的事,這是夫子給我們描繪了一個非常美麗的狀態,鼓勵我們要積極的去實踐,實踐不僅僅重要,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呢。

    舉例

    比如現在網路上很火的博主“李子柒”,我非常喜歡看她的影片。你看,她好多東西也是學習來的,人家就想到學習完了就去做,而且拍成影片,去傳播中國文化,不僅得到了財富,粉絲,其實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她的心裡是非常快樂的,你看她那麼淡定那麼從容,心裡如果沒有一份對自己所做的事覺得快樂,能抵擋小人們的網黑麼。我學到的,我去做了,心裡十分快樂,金錢名聲並不足矣影響我的初衷,有這種堅持,才能寵辱不驚的樂在其中。並不會像有些人受人影響左右搖擺,越做越累。

    孔夫子是華夏偉大的教育家,從這一句話,就能得窺其教育的藝術,真正的是循循善誘。

  • 17 # 閏成居士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出自於孔子的《論語》。

    譯文:孔子說:“學到知識後按時溫習並實踐練習,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悅的事嗎?”

    這句話,說的是個人生活態度的改變;

    為什麼學習會獲得快樂?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第一次接觸學習這句話,應該不是初中就是小學了,抱著課本,聽著語文老師的嘮叨,心理不禁產生一個疑問:“學習到底哪裡快樂了?”,背誦著沒有“使用價值”的古文,要面臨著考試的壓力,要克服體力體能的困難,我得到了什麼,學到的知識有什麼用處。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就會逐漸能夠解答上面的問題了,當我們考試取得好成績的時候我們是快樂的,當我們考上重點學校時候我們是快樂的,當我們用學到的技術進入心儀的公司的時候我們是快樂的,當我們用培養出來的情商成立了美滿的家庭的時候,我們,是快樂的!

    沒錯,學習的過程一定不會是快樂的,只有當學習達到某種成就或者獲得認可的時候,人才是快樂的!

    世俗之人不能免俗,我們沒必要過於追求形而上的哲理,有時候簡單才是真實。

    學的是什麼?

    然後我們就會產生疑問。竟然要學習,那麼要學什麼?這個“之”指代的是什麼呢?

    實際上就在《學而》第一章的後面,孔聖人就告訴了我們答案: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譯文:孔子說:“孩子們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要尊敬兄長,做人言行要謹慎講話要講究信用,廣泛地與眾人友愛,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做了還有餘力,就用來學習各種文化知識.”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學而時習之”所學的內容就是

    學習如何做人:

    學習如何修身:

    學習各種知識:

    如何處理自己與自己的關係:

    如何處理自己與他人(包括父母和兄弟姐妹,朋友,領導)的關係:

    如何處理自己與社會團體的關係:

    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透過處理生活中的人際關係,獲得整個人生的學習和成長,然後將學到的東西應用在生活中,我們就可以克服任何困難,得到朋友貴人的幫助,從而達到某種成就以及獲得人們的認可,獲得快樂!

    這就是聖人孔子的“智”!

  • 18 # 讀耕
    一、古語“惜字如金”,重點字分析

    01 學

    “學”這個字不僅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影響著我們一生,有句老話說的好,活到老學到老。

    自打呱呱落地,學說話,學站立,學行走;長大接受教育,學音標,學寫字,學做人。總之,不是在學就是在學的路上。

    而“學”,到底是什麼?

    從前面羅列的幾個學來看,每一次學的前提是要有個學的物件,於是就得出“學”是先模仿,從模仿物件身上得到組織框架,然後透過自身的理解感悟真正變為自己的東西,區別於複製。

    02 時

    “時”,一般解釋為“時常,常常”,翻譯起來也是合情合理。不過,我認為“時”有另一種理解:時,時機。

    打個比方說,某某有想要學著控制自己情緒,他學習最佳的時機是什麼時候?情緒將要失控之時,便是最佳。假如在情緒蠢蠢欲動時能夠按住它,那麼效果將事半功倍。

    學習也是如此。

    03 習

    “習”就是反覆的意思。

    比如八卦中的六爻坎卦,上下都是三爻坎卦,因此叫“習坎”。練習就是反覆地練,熟能生巧,習以為常中的“習”也是反覆的意思。

    反覆包括常常的含義,在這裡就要說說我為什麼不把“時”解釋為時常、常常了。

    二、統一全句,整體理解

    “學而時習之”,我認為斷句應該是“學而時,習之”。意思是把握時機在最佳的時候學,然後反反覆覆地重溫。“不亦樂乎”?解讀為不也是一件快樂的事嗎?

    我想孔子所講的並非是死磕死學,學習是講究效率的。孔子不像常人眼裡那般死板,反而我覺得他非常可愛。古人的學習方式既然能夠流傳千古,一定有它的大智慧在裡面。

    最後分享華羅庚的一句名言:在尋求真理的長河中,唯有學習,不斷地學習,勤奮地學習,有創造性地學習,才能越重山跨峻嶺。

  • 19 # 言者青青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出自孔子《論語》。全文是,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孔子說:“學習後經常溫習所學的知識,不也很令人愉悅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瞭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對於“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的解釋就是:學到待人處世的道理並適時實踐練習,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悅的事嗎?意思就是,學過的知識,按時去溫習,不也是很愉快的嗎?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為《論語》開篇首章首句,“學”的含義是學習與教學,是孔子畢生奉行的事業,其自身好學不厭,同時又誨人不倦。

    《論語》開篇論“學”,抓住了孔子學說的關鍵與綱要。中國詩文學家、佛學家、教育家、學者、詩人、武術家南懷瑾在他撰寫的《論語別裁》中說:“學問是要大家隨時練習它,不也高興嗎?”中國語言學家楊伯峻在他的《論語譯註》中也說“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它,不也高興嗎?”這兩位大師的理解,從字面上看都是十分確切的。這也是大多數人們對“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理解。

    但是,再細加琢磨與思考,似乎這種理解又有淺薄而簡單之嫌。“學”,僅僅是包含著需要溫習、練習的學問嗎?“習”,僅僅是現代漢語中的學習,溫習之意嗎?應該還有更深的含義吧?

    例如對課本知識與學問的“學而習之”,應該是帶著問題學,思考與知識相結合去學等等,真正學到知識所賦予學者的靈魂。只有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識,為此而“不亦樂乎”吧?

  • 20 # 玄林齋隨筆

    這句話出自《論語》之《學而篇》第一則,關於《論語》及孔子的介紹就不廢話了,直接說理解本句的關鍵點。

    理解本句,關鍵要搞清"學"和"習"二字的含義,即學什麼,怎麼習。

    先說“學"。我們知道春秋時間沒有官方學府,人們要修學只能去民間私塾。那時就沒有統一教學大綱及科目(客觀原因是當時文化典籍很少,也很難傳播),教學生學什麼,完全由私塾先生自定。孔子主要以“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育人。禮即禮儀,樂即音樂,孔子認為禮樂是統治者御民之本,所以排在首。射即射箭技術,御指駕駛馬車的技術,書即書法,數不是算術,指研究陰陽五行變化規律。從這些內容可以看出,孔子是要培養經世致用型的實踐人材,以便於為統治國所用。與現今純學課本讀死書,有本質不同。

    弄清學習的內容,再來理解“習"就不難。這句中的"習"是實踐、實習之意,即學完孔子教授的"六藝"(六種技能之後),在生活中廣泛運用。也就是今天所說的知行合一,學以致用。

    抓住了"學"和"習"兩個關鍵字後,整句的意思你自己該懂了吧?我就不贅述了。手機打字,太難太累。

    孔子晚年,致力於文化典籍的編輯與整理,修訂完成儒家“六經"即詩、書、禮、易、樂、春秋,成為後世讀書人研讀的教材,這是孔子晚年對傳播中華文化所作的巨大貢獻。當然這是後話。

    另外告訴你,如果你要讀論語,要選擇好的版本,現在市場上論語版本數千種,有的完全是誤人子弟。推薦如下,古注可選朱熹《論語章句》、劉寶楠《論語正義》。今注只有楊伯峻、錢穆、李澤厚、傅佩榮等人的注本可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排名前五的絕世秘寶分別是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