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淺書百物語

    個人覺得,與其說桃花源會不會消失,不如說桃花源是不是真的存在。

    《桃花源記》大家都很熟悉,就不在這裡引用原文和白話文註釋湊字數了。只有兩點歷史背景需要確認:

    1、時間

    《桃花源記》寫作的具體時間不可考,但是大概可以確定為是東晉末年至劉宋初期。每逢改朝換代的時候,都是政治與民生最凋零的時候。

    值得一提的是,劉宋的建立者劉裕開創了中國歷史的一個先河:殺廢帝。在劉裕之前,所有改朝換代的“前任帝王”定奪被封個爵位軟禁起來,但在劉裕之後,開啟了“斬草除根”的“新風尚”。

    2、作者

    陶淵明大家也很熟悉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國古代隱士的象徵。

    不過隱士並不是打孃胎出來就是隱士。嚴格的說,陶淵明的父族和母族都是東晉時期的名門望族,陶淵明雖然“不為五斗米折腰”,日子過得清苦,但骨子裡的魏晉風骨是根深蒂固的。

    韓愈說,物有不平則鳴。在瞭解了背景後我們不難發現,《桃花源記》所寄託的並不是什麼世外仙鄉,而是普通人在亂世之中的棲息之所。

    武陵漁夫是一個幸運的人,他無意之間發現了這個棲息之所,這裡不僅風景別緻,而且民風樸實。即使對他這樣一個誤闖進來的陌生人,村民們也都如實相告。

    “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很多時候,無知能帶來快樂。這世界與我有什麼關係呢?我只需要守好自己這一畝三分地就好了。這是老子“小國寡民”的思想,又何嘗不是儒家“窮則獨善其身”的寫照?

    桃源中人為避秦時戰禍躲避至此。可如今呢?前有五胡亂華,後有權臣當道,各地烽煙四起,沒落的東晉王朝又比秦時好到哪裡去?人們又能避在何處呢?

    武陵漁人的心中,應該是既嚮往又嫉妒吧?所以他違背了“不足為外人道也”的承諾,沿路做下標記,顛顛地跑去向太守“告密”。

    武陵漁人代表著一個人群,或者說他代表著人的劣根性:我過不好,憑什麼你能過得好?我非得給你攪和黃了不可!

    那個世外桃源真的存在嗎?也許在世界的某個角落真的存在,也許那只是武陵漁人在紛擾世道中的一次偶然頓悟。

    陶淵明也許是想告訴漁人:若有心避世,何處不是桃源?那東籬,那菊花,你都可以擁有的。

    命運給了他機會,但他沒有珍惜。所以,那個哪怕真實到身臨其境的世外桃源,在他選擇背叛和出賣的那一刻,就已經消失了。

  • 2 # 愛生活的阿真

    其實無論主人公有沒有把此事此物告訴太守,桃花源都是會消失的。因為當初桃花源的人說他們的祖先是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才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而現在有外面的人闖入了桃花源,因而桃花源的百姓可能覺得這裡已經不是一個安全的庇護之地,他們可能會選擇尋找其他不為外人所知的地方作為下一個“桃花源”。因此,從這個角度看的話,只要有“外人”發現了桃花源,那麼桃花源的消失將會成為必然。桃花源中的老百姓所追求的恰恰是一個和平安寧、沒有戰亂的世外桃源。

  • 3 # 阿宇在讀書

    我認為就算漁人不告訴太守,桃花源也會消失。

    我們看文中表述,漁人離開桃花源後,沿途做了標記,帶領太守再去尋找桃花源,卻找不到了。顯然不符合邏輯,漁人從事打魚工作,常年在水面,對於識水找路應該是信手拈來,不可能會找不到。假設太守等人找到了,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各地混戰,桃花源的人口、糧食、錢財全都可以補貼軍用,作為一方太守絕對不會放過。那就可以想象到,太守領人到桃花源必定是一番燒殺搶奪。而最後南陽劉子驥去尋找桃花源後,就病逝了,顯然是看到了桃花源的慘狀,鬱鬱而終,也印證這一點。

    撇開前面猜測的成分,以唯物主義者的視角來看,桃花源也會消失。任何族群的發展,隨著人口的增長,必然出現階級的分化,這是歷史的客觀規律。階級矛盾的不斷惡化,為爭奪資源而階級鬥爭。被打敗的一方為了生存會逃出桃花源,桃花源不再隱蔽,也就會消失。課文中提到桃花源已有幾百年的歷史,顯然是不現實的。

  • 4 # 丁小悟典

    桃花源作者理想,哪裡沒有戰亂,生活自給自足,人們安居樂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陶淵明所處的時代,桃花源是不存在的,與告不告訴太守無關。他因為社會黑暗才辭職,想過自由自在的田園生活,桃花源就是他的理想社會。

  • 5 # 野狐習禪

    野狐試答

    首先就不存在桃花源,那只是作者心中理想的一個社會,亂世中的希望罷了,作者以傳奇的形式很藝術的表現了自己的理想。

    孔子也描繪了一個理想的大同世界,托馬斯 莫爾不是也有一個“烏托邦”的理想社會嗎。

    我們不是有共產主義理想嗎,現在處於初級階段,共同努力,理想終成現實。

  • 6 # 小樓一夜東風雨

    會。用現在的概念來說一個是一種穿越時空,記得小時看過一個故事說一個後生上山打柴還是什麼我忘了!見到一個神仙環境特美,還有美女給他穿華美的服裝,吃的是仙果美食,吃了療病不飢。

    結果他還有老母在家想接他娘一起過神仙生活,就戀戀不捨向仙女告辭!

    走著走著就回到之前的路上才發現自己渾身破衣爛衫已經不成樣子,趕緊回家卻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家,碰到人問人也不認識他和他娘,好不容易找到知道他和他孃的人,那人是聽他爺爺說有一個鄰居家兒子上山再也沒回來。他再想回去找那個仙女卻如論如何也找不到了。

  • 7 # 唐風宋月

    桃花源沒有消失,只是把入口堵了,人們找不到入口而已。

    漁民受到桃花源中人的熱情招待以後,出去就把此事報告了太守,想弄點賞錢,但是桃源中人也知道他出去以後肯定會說,所以等他走了就把入口堵了。漁民找不到入口,被太守當作騙子收拾了一頓,也就作罷了。

    陳寅恪先生考證,桃花源就是那時候的塢堡。魏晉時期是亂世,人們互相攻伐,為了自保,就找一處險要之地,一邊生產一邊防禦,人人都是農民,人人都是戰士,女人孩子也被整編幹活,由於外敵太危險,所以內部很團結,互相友愛。

    這些塢堡不受政府管轄,不當兵,不繳稅,過的逍遙自在,正是桃花源中人們的真實生活。但是殘酷的現實是,許多塢堡其實都被政府軍攻克了,百姓被迫搬出來接受政府管轄,能堅持到最後的沒幾個。

    因此太守很容易就能找到桃花源並且將其攻克。找不到就是藝術創作了。

  • 8 # 奔跑在沒有終點的路上

    《桃花源》

    那年林深路朦朧,

    鳥語蝶飛花香濃。

    亭臺映水樓前醉,

    夢醒不知何所蹤。

  • 9 # 李異寒山道

    會,也不會。因為仔細玩味《桃花源記》的各個細節,可以得出一個大膽的結論:桃花源屬於異次元空間,就像薛定諤的貓,在沒有進去之前,你不知道它是存在呢,還是不存在。

    按我的理解,《桃花源記》是魏晉清玄之風在文學上的反映,是一篇披著紀實外衣的奇幻小說,也是一則人生寓言。

    魏晉文人崇尚清談和隱居,作者陶淵明就是代表人物。他筆下的桃花源就是文人們最理想的田園隱居地,簡直就是老子所說“小國寡民……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理想社會。

    我們先來看看武陵漁人是怎麼進入桃花源的:“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大家注意,武凌漁人是當地的捕魚人,他對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應該是很熟悉的,但是,這一天捕魚,沿著溪流走,竟然忘記了路的遠近,也就是說,他迷路了。這是第一個奇怪的事情。

    接著,他看見了一大片桃花林,而且中無雜樹,說明這片桃花林是人工種植的。但這是誰種的呢?桃花林是在桃源洞的外面,洞內的居民顯然不會跑到外面種,要不然也不會“不知魏晉”了。但外面的人種這片桃花林的目的為了什麼?是誰種的?他想幫裡面的居民掩護嗎?這麼一大片的美麗桃林反而會成為一個非常大的地標吧?這是一個奇怪的悖論。

    所以,這片怪異的桃花林的出現,讓漁人也感到非常奇怪,他想去探索這片林子。終於找到了桃源洞,發現了另外一個世界。

    但他回來後,並沒有信守跟桃源居民的承諾,“不足為外人道也。”反而一回頭就出賣了桃源。但為什麼太守和劉子驥等後來者都找不到這個地方了呢?

    原因就在於,進入桃源的路,不是現實世界的路,而桃林是連結現實世界跟異次元世界的一個結點。那麼,開啟這個異次元之門的鑰匙是什麼呢?這把鑰匙其實作者已經告訴我們了,就是一個“忘”字。武陵漁人是順其自然,“忘路之遠近”之後,才打開異次元世界,也就是說,他沒有抱著任何私心和目的。而太守和劉子驥之流,都是抱著很現實的目的,那就是要找到桃花源,同樣,漁人如果抱著同樣的目的,他以後也找不到桃花源。

    大家應該會明白了,桃花源作為異次元理想社會空間,是永遠在那裡的,只是,人們再也找不到它,從現世的角度講,它永遠消失了。

    筆者認為,《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的一則寓言警世小說,他告訴人們,真正的道是要忘記目的,自然“緣溪行”,才能到達理想的境界。而不能懷著世俗的目的,這樣,永遠也不可能到達“桃源仙境”。藉此,他還委婉地諷刺了當時一些為達私人目的跟風隱居的文人,最終,也只能像劉子驥那樣,“未果,尋病終”。

  • 10 # 水中之萍1

    桃花源不過是陶淵明所做的一個夢而已,卻成了千百年來人們嚮往的仙境。桃花源根本不存在,也就根本上不會有什麼消失。

    作為一篇課文,很多人認為此文寄託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不滿現實的黒暗,甚至反映了人民的意願,追求理想社會。我認為這樣的解釋,都是牽強附會,不切實際的。

    要知道陶淵明的出生決非貧窮之家,而是世代官宦,其曾祖陶侃官至大司馬,祖父和父親也做過大守縣令的官員,世代為官之家,其子孫當然會享受餘蔭。於是,陶氏也決非常人,不說飽讀詩書,至少屬於知識分子行列。只是到陶淵明的時代,家庭開始走向沒落。但祖傳的田產別業,如果善於經營,至少後代皆可衣食無憂。

    陶氏所經歷的時代,天下並不太平。儘管陶氏是田園詩人的鼻祖,但他並不是生來喜歡勞作,也許說他生來喜歡飲酒更合實際。他也曾經為官,只是受不了當官的束縛,嚮往田園的自由,又因為家有恆產,所以棄官歸隱。但古代的人們,農耕是衣食的保證,如果不努力勞作,則會造成家庭的飢寒,腹有詩書可以氣自華,而填飽肚子則需要來自於田地的收穫,否則,何來飽腹之物。

    要知道作者寫此文,已經是一個年已半百的老者,早已沒有了什麼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氣勢,儘管心有不甘,卻由於不善經營,而致家景破落,連所好之物的酒也難以常飲。一個歸隱山林,離群索居之人,並不是有平靜的心態面對現實,終日沉醉於夢鄉,當然只有於夢中去夢遊仙境了。

    晚年用落魄文人形容,應該更符合其形象。而曾經的掛官辭職,是何其風光。辭官,賦閒,酒,田園,隱逸,多麼美好,誰料晚年生活艱困,貧病交加,家貧缺酒,親友招飲,幾乎就是乞丐的行為,卻能被人稱道,豈不怪哉?

    觀其對酒的態度,年輕時縱情酣飲,晚年感到人生無常,以酒消憂,似乎醒悟應該及時行樂,卻又憂慮多飲短壽,此種矛盾的心態,貫穿其一生。人生實難,死如之何,僅僅是嗚呼哀哉,這是其自祭文對人生的感嘆。

    五柳先生傳: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友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則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這是一幅自畫像,也是自己最好的寫照,差不多完全就是一個酒徒,而且是乞食的酒徒形象。飲酒不能常得,想喝而得不到,這對於一個酒徒是多麼痛苦的事。而曾經的過去,多麼意氣風發,完全生活於孤芳自賞的精神生活之中,而老年傷悲,消極頹廢。

    某日夢醒,揮筆而就,寫出了夢中的情景,卻成了後人羨慕的仙境。美景如畫,人們生活得無憂無慮,可惜這不過是一個不真實的夢。

    可以說桃花源記是一個貧困交迫的老人的寄託,如果能有那麼一個與世無爭,衣食無憂的世外桃源,那該多好。然而,夢畢竟是夢,夢總會醒,人總要回到現實,面對現實,逃避無法解決問題,但又無力改變現狀,只能聽憑命運的擺佈。我更以為此文是一個心有不安,心有不甘的老人夢醒後的作品,哪裡是什麼對現實的反抗,或者是什麼與政治關聯,根本只是一個酒徒的幻想,夢景而已。

    魏晉之際,戰亂連年,人們原本困苦不堪,在大環境之下,能夠幻想出一個世外桃源,當然會給人精神的慰籍。只是想不到人們對於田園的嚮往由此而始,開啟了後人面對嚴酷現實逃避的心理。於是,陶老先生成為了田園山水的鼻祖,流傳千古,可謂風光,這應該是他自己未能預料到的吧。

    當然,每個人有自己的領會,正如一千個人讀哈姆雷特,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那就按自己的看法去領會吧。

  • 11 # chen清英雅秀

    即使漁人不告訴太守,桃花源也不會存在。作者用語言文字描述了一個美好的理想社會,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這樣理想的生活狀態是不存在的。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主要分為三國(曹魏、蜀漢、東吳)、西晉、東晉和南北朝時期,由於長期的封建割據和連綿不斷的戰爭,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人民害怕戰爭渴望和平。

    作者生活在這個混亂時代,他多次出仕,多次退出,最終歸隱山林。作者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由此看出,作者深受儒家和道家兩種思想的影響。他出仕,是為了謀生,除此之外,他也想為老百姓做一點事情。可是現實的官場太黑暗了,他改變不了,也不願意同流合汙,最後辭官歸隱山林。

    深受道家思想薰陶的陶淵明,歸隱山林之後,真正的融入了大自然。大自然的寧靜和現實的混亂,讓他領悟到了哪種生活才是最美好的生活,於是他用手中的筆把這種理想的美好的生活描述了出來,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桃花源記》裡面的生活。

    桃花源裡,長滿了象徵著幸福美好的桃花,桃花灼灼。在這樣美麗的風景中,人們都在辛勤勞作,自力更生、豐衣足食。這裡民風純樸,人們熱情好客,人人平等。

    作者虛構了這個故事。但是他要人們相信這個故事是真的。於是他寫漁人違背了自己的承諾。漁人要出桃花源時,村裡的人千叮萬囑,希望漁人出去之後不要把這個地方告訴別人。漁人沒把村裡人的告誡放在心上,他出來,不僅沿路都做了標記,而且還告訴了太守。太守派人去尋找桃花源,卻找不到桃花源。

    這就是作者的意圖。

  • 12 # 黍離Willow

    我們大多數人應該在小時候的課本上就知道了陶淵明這位田園詩人。

    也許你是因為他的《歸園田居》認識了那個“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的陶潛,也許你是在他的自傳散文中對“好讀書,不求甚解”的五柳先生印象頗深,甚至你也許是因為周敦頤的《愛蓮說》知道了“獨愛菊”的陶淵明。

    然而,無論你最初是因為什麼而瞭解到陶淵明,都曾因為一篇散文而被他深深打動過,那就是他的——《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桃花源,那裡美景如畫、安寧合樂、民風淳樸。

    讓我們回到題主的問題上,假如那位發現桃花源的漁人沒有將他的所見所聞告訴太守,桃花源會不會消失?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相信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看法。

    而我認為,桃花源仍然會消失,原因有三——

    1.理想境界的非真實性

    眾所周知,桃花源是陶淵明理想中的社會。

    無所謂存在,也就更不用說消失了。

    其實,我們的“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並不是一直都隱匿田園的,少年時他也有“大濟蒼生”,渴望建功立業的志向。

    然而,在極度腐敗的東晉王朝,統治集團生活荒淫,對內剝削壓榨人民,對外只知一味投降。

    像陶淵明這樣家境敗落的寒門之士,空有一腔抱負卻根本無法實現。此外,清明廉正的陶淵明,始終不願卑躬屈膝來攀附權貴,他註定無法融入當時汙濁黑暗的現實社會。

    陶淵明最後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看透了官宦生活的他選擇“不為五斗米折腰”,上任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躬耕僻野。

    外界的政治博弈卻沒有停止。劉裕廢晉恭帝后,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用毒酒殺害晉恭帝。

    這樣的卑鄙陰謀手段,加深了陶淵明對現實社會的憎恨。

    他厭惡這種國家連年動亂混戰,百姓賦稅徭役繁重的生活,他渴望上古時代人們沒有苛政剝削,沒有勞役壓迫,社會安定的世界。

    “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道德經》第八十章

    他用浪漫的筆觸,借武陵漁人偶入桃源的見聞,為我們描繪了一個他夢想中的美好境界。

    在一片“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林深處,藏著一個質樸自然的外化世界。

    那裡有和我們一樣的肥沃田地、澄澈的池塘以及桑樹竹林,不同的是村裡的人們都在快樂地耕種勞作,他們沒有苛捐雜稅、繁重徭役的政治壓迫,沒有沽名釣譽、勾心鬥角的官場黑暗,沒有戰亂頻繁、民不聊生的生死體驗,只有一片“怡然自樂”的平和、嫻靜與美好。

    但這個返樸歸真、高遠脫俗的桃源世界,終究只是一個美麗的泡沫,終究“遂迷,不復得路”。

    只能說,陶淵明對於大同社會的構想和憧憬越美好,對於當時的黑暗現實社會就有多不滿。

    那麼讓我們來假設桃花源並非虛構,而是真實存在的,我認為它還是會消失。

    2.當時社會對於“希望”的不可持續性

    首先,桃花源人自身不願與外界產生聯絡。

    從桃花源人一開始面對不速之客表現出的——“大驚,問所從來”和“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可以看出,與世隔絕的桃花源人對外人的到來並沒有過多的警惕之心,反倒十分熱情。

    在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後,桃花源人“皆嘆惋”,此時他們明顯已經明白了很多。

    最初,他們是為了“避秦時亂”,但是聽漁人的描述後,他們瞭解到儘管已經過去了那麼多朝代,可是外界依舊戰亂不斷,依舊有高踞人民之上爭權奪利的統治集團。

    那麼,桃花源人就更不想讓外界知道他們這個世外桃源的存在,並且堤防外界破壞他們安寧和諧世界的想法。

    所以,在漁人辭別時,他們警告他“不足為外人道也。”

    桃花源人心中保持與外界間隔的決心,與漁人是否告訴太守並沒有太大關係。

    其次,當時的社會不允許“桃花源”式的希冀能夠持續。

    在那個政治權利鼎盛的社會,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已經是表達了足夠的重視,在地方官員派出的隊伍“不復得路”,代表“高尚士”的南陽劉子驥尋找“未果”之後,那些生活在底層的平民百姓更是一群“無問津者”。

    畢竟,身處於水深火熱的黑暗之中,早已失去了掙脫束縛的能力,又如何靠一己之力來找到

    這麼超脫世俗的世界。

    也許當時,桃花源會成為人們一段時間的談資。

    對生活在虛偽黑暗的現實中的老百姓來說,無疑大家心裡都會有那麼一絲對美好生活的神往。

    但是,無情的現實會讓他們清醒。自己明日的生死都顧不上,哪還有餘力去追尋一方不明真假的淨土?

    絕望麻木才是政治權利犧牲品所應該有的表情,就算桃花源是真實存在,他們也會將它歸因於漁人“瘋子”的幻想。

    就像一顆小石子掉落在一灘死水裡,也許起初會激起漣漪,但不用多久就會重歸死寂。

    畢竟亂世之中,又何談希望?

    3.現代社會“入世”的不可逆性

    那麼,放在我們的現代社會,會不會一直存在這樣一片桃花源呢?

    桃花源之所以能歷久彌新成為人們關於美好的代名詞,是因為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瞬間讓你想要擺脫紛擾,享受寧靜。

    在如今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習慣了快節奏的生活,而時常因為喧囂忘記自己的本心。

    所以,會有一部分人喜歡在忙碌一段時間之後送自己一個假期,去一些景色綺麗、自然幽靜的地方旅行,無疑也是在追尋自己內心深處的喘息。

    但是,在放鬆完了以後,我們還是會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因為人生等待著我們去追逐夢想,去實現自身的價值。

    也許某天出了一個新聞,在一個地方,發現了一個世外桃源。

    進出那裡是依靠天然的水洞,乘坐竹筏你可以看到枝葉繁茂的原始世界。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在這個充滿煙火氣息的人間,誰又能拋棄今生的一切做到絕對的“避世”?

    《消失的地平線》是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而這部書也造就了西方乃至世界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

    神聖的雪山,幽深的峽谷,飛舞的瀑布,那明鏡如洗的天空,那成群結隊的牛羊,那金碧輝煌的廟宇,和淳樸好客的人們,都有著讓人無比舒心的美麗。

    其實,世上許多神奇美妙的事物就在我們身邊。倘若人與人之間友好互助,人與自然能夠和諧共處,那麼,何處都可以成為世外桃源。

  • 13 # 大大的俞

    會的。

    關鍵其實不在於桃花源到底是真的存在還是陶淵明文學創作編的。桃花源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除了描述中的安居樂業,還有就是它的無法企及。

    如果它不消失只要想去就能踏足,面紗被揭下,由幻想所賦予的神秘感和嚮往將大大降低。陶淵明文中營造的遺憾的美感將大為失色,而這恰恰是這篇文最重要的表達方式。

    一千個觀眾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或許還有人去了之後回頭看陶淵明的文,另外寫個文說桃花源也不過如是。

  • 14 # 望湘人

    個人認為,即使漁人沒有把桃花源的事告訴太守,漁人也不會再找到桃花源。

    原因如下:

    一、從文章角度分析

    首先,我們來看看漁人是如何發現桃花源的呢?

    原文中寫漁人“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可見,這本就是漁人一時興起,隨意而行。

    但奇怪的是,漁人靠“捕魚為業”,按說武陵大小河流,哪裡魚多,哪裡魚少,漁人都應該很熟悉才是,又怎麼會沒見過桃花林,以及桃花林盡頭的山呢?

    這究竟是漁人的幸運,還是桃花源的意外?

    接著閱讀文章,我們知道桃花源中的眾人是“避秦時亂”,“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由此可見,漁人是這麼多年來第一個進入桃花源的外人。

    從秦朝到東晉太元年,起碼有六百多年的時間。這六百多年一直沒人能進入桃花源,可見桃花源隱藏的有多隱蔽,或者說他們的隱藏技術很高。

    可能是入口出現了什麼問題,才導致漁人發現了這裡。

    對於意外出現的漁人,不想被打擾的眾人必然產生了警惕之心,所以在漁人離開時,才會特意交代“不足為外人道”。

    只這一句交代,眾人就放心了嗎?

    定然不是的。大膽猜測一下,眾人可能在漁人出去之後,將入口藏得更隱蔽了,甚至是更改了漁人做的標記。

    所以後來,無論是太守還是劉子驥都找不到桃花源。

    二、從創作角度分析

    我們都知道,古人創作詩詞,大都將自己的情感蘊藏其中。

    《桃花源記》的作者陶淵明,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相信他的事大家都很瞭解,這裡就不贅述。

    東晉末年,劉裕先是自己稱帝,廢晉恭帝為零陵王,後又用陰險手段殺了晉恭帝。

    《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出來的。

    當時的現狀,陶淵明無法改變,也無法接受。所以他只好將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於筆下,創造了一個安寧和樂,幸福美好的桃花源。

    借漁人的眼來發現這一世外桃源,卻絕不讓外人來破壞桃花源的寧靜美好。

    所以即使漁人“處處志之”,後人尋找多次,卻再也無人能尋其蹤跡。

    但個人認為,這篇文章只是借桃花源中的簡單安逸,與外界的複雜紛亂做對比,以文述情,僅此而已。

  • 15 # 江邊李

    陶淵明,“採菊南山下,悠然見南山”,可見他是一個不好世間榮華富貴,悠然自得於隱居生活的人,他覺得自己這樣的生活就像“世外桃源”,所以,寫下了《桃花源記》,桃花源裡的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問世事,在有的人眼裡覺得這種生活狀況很好,但肯定也有人不覺得這種生活現狀就好。

    就比如,現在資訊社會,科技發達,有的人喜歡現代城市裡的先進技術,智慧化家居,生活,電器,電子類產品無所不有,還遙控,遠端控制,有的人就覺得這樣的生活好。這就是這類人的“桃花源”。

    但也有人不喜歡這種生活,現在很多人迴歸鄉村,減少電器,電子產品的使用,有時與世隔絕一段時間,覺得這樣的生活返璞歸真,慢節奏,這樣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狀況,這就是這類人的“桃花源”。

    那個漁人無意中發現了桃花源,可能那個漁人覺得那樣的生活就是“桃花源”,漁人在古詩裡經常是不問世事的形象,是出世的——獨釣寒江雪,也無風雨也無晴,斜風細雨不須歸…漁人心中有桃花源,眼中有桃花源。

    而太守是為官的,是追求現世功名的形象,是入世的,太守心中無桃花源,眼中也無桃花源。

    桃花源在漁人心中,在作者心中,作者這樣寫是為了讓桃花源有個來龍去脈,桃花源只在人心,不在於存不存在具體某個地方。心中有桃花源,處處是桃花源;心中無桃花源,就沒有桃花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罵你的人應該忍著還是懟她?具體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