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72
回覆列表
  • 1 # Forsch炎寶

    作為漢語成語,意思是: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歸順、服從統治者。

    一、拼音

    以德服人 [ yǐ dé fú rén ]

    二、出處

    先秦·孟子《孟子·公孫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 孔子也。”

    釋義:

    倚仗力量來使人服從的,別人並不是真心服從,只不過力量不足相敵罷了;依靠道德來使人服從的,卻是心悅誠服,好像七十子歸服孔子一樣。

    三、例句

    1、做一個人生的觀光客吧,說到底只要與人為善,以德服人,離是非遠點,靠家人近點,便有了心安,有了愜意。

    2、我們不該以暴制暴,而應以德服人。

    擴充套件資料

    一、近義詞:

    愛人以德 [ ài rén yǐ dé ]

    釋義:按照道德標準去愛護和幫助人。

    出處:西漢·戴聖《禮記·檀弓上》:“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

    翻譯:君子對人(特指朋友)好是以自己的德行感化他,而小人對人(也指朋友)好卻是以自己對朋友(錯誤)的姑息來偏袒他。

    二、反義詞:

    以德追禍 [ yǐ dé zhuī huò ]

    釋義:指上對下施恩不當,適以招來禍患。

    出處:《韓非子·用人》:“故明主除人臣之所苦而立人主之所樂,上下之利莫長於此。不察私門之內,輕慮重事,厚誅薄罪,久怨細過,長侮偷快,數以德追禍,是斷手而續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翻譯:所以明君除去君臣苦惱的事,設立君臣快樂的事。君臣的利益,沒有比這更深遠的了。不考察大臣私下的活動,輕率地考慮重大的事情,過重地處罰犯輕罪的人,長期怨恨臣下的小錯,經常侮弄臣下來取得一時的愉快,頻繁地用恩惠來補償給人造成的災難,這就像砍斷手臂而接上玉一樣,所以天下有君位被篡的禍患。

  • 2 # 縣東巷

    《以德服人,心悅誠服》出自《孟子》的《公孫丑章句上》。

    第一種理解:因為打不過他,或者不能打他,所以只好用“德”來感化他了。這是一種很無奈的辦法啊。比如現在的學校裡的老師,體罰是絕對不敢了,咋辦?以德服人吧

    第二種理解:打得過他,而且可以打,但不打他而是透過“德”來感化他。被“打”服的人不一定真服了你,一旦他有了跟你對抗的能力,他很有可能跟你秋後算賬。而被“德”服的人基本上是“心悅誠服”。他們從內心裡認同了你的思想和做法,不會再來反抗你。

    諸葛亮平定南中時採取的策略是“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因為武力只能換來一時的安定,而讓南人從內心認同才能有永久的和平。所以孔明對南王孟獲七擒七縱,這就是“以德服人”的好例子。

  • 3 # 南京茶韻業文化傳播

    以德立身,以德服人

    做人必須從“德”字開始,樹立有德之人的品牌,這樣才能成大事。

    羅曼·羅蘭說:“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成功靠的是什麼?勤奮、學識、智慧、機遇、天才,等等,每個人都可以列出自己成功的理由。在邁向成功的征途中,上述因素或多或少,會為你指出前進的方向。但正如羅曼·羅蘭所說,偉大的品格不可或缺。一個人成就大事,置於首位的是他的品格和操守。

    我們看一個在美國職場廣泛流傳的例子:

    美國加州的數碼影像開發有限公司需要招聘一名技術工程師,有一個叫丹佛爾的年輕人透過筆試,進入了最後一關面試,他在一間空曠的會議室裡忑不安地等待著。過了一會兒,有一個相貌平平、衣著樸素的老者進來了。丹佛爾禮貌地站了起來。那位老者盯著丹佛爾,直直地看了將近5分鐘。正在丹佛爾不知所措的時候,這位老人一把抓住丹佛爾的手,激動地說:“真沒想到能在這裡看見你,可讓我找到你了!上次要不是你,我可能就再也見不到我女兒了!”

    “對不起,我不明白您的意思。”丹佛爾一臉胡塗地回道。

    上次,在森林公園裡遊玩時,就是你,就是你把我失足落水的女兒從可裡數上來的!”老人肯定地說。丹佛爾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來他把丹佛爾錯當成他女兒的救命恩人了。

    “先生,您肯定認錯人了!不是我教了您女兒!”

    “是你,就是你,不會錯的!”老人又一次肯定地回答。

    丹佛爾面對這個感激不已的老人,只能努力解釋:“先生,真的不是我!您說的那公園我至今還沒去過呢!”

    聽了這句話,老人鬆開了手,失望地望著丹佛爾:“難道我認錯人了?”

    丹佛爾安慰老人:“先生,彆著急,慢慢找,一定可以找到數您女兒的恩人的!”

    後來,丹佛爾接到了錄用通知書。有一天,他又遇見了那個老人。丹佛爾關切地與他打招呼,並詢問他:“您女兒的恩人找到了嗎?”

    “沒有,我一直沒有找到他!”老人默默地走開了。丹佛爾心裡很沉重,對旁邊的一位同事說起了那天面試的事。不料那個同事哈哈大笑:“他可憐嗎?他是我們公司的Quattroporte,他女兒落水的故事講了好多遍了,事實上他根本沒有女兒!”

    “噢?”丹佛爾大惑不解,那位同事接著說:“我們Quattroporte就是透過這件事來選人才的。他說過有德之オ方是可塑之オ!”

    丹佛爾被錄用後,克業業,不久就脫穎面出,成為公司技術開發部經理,一年間為公司贏得了2000萬美元的利潤。當Quattroporte退休的時候,丹佛爾繼承了Quattroporte位置。後來,他談到自己的成功經驗時說:“一個有德之人,絕對會贏得別人的信任!”

    美國哈佛大學行為學家皮魯克斯在《做人之本》一書中指出:“做人不是一個定下幾條要求的問題,而是要從自己的根本開始,把自己變成一個以德為本的人,否則你就絕不會贏得別人的信任,更談不上成功人生,反而會讓人生早晚塌方的。

  • 4 # 厚朴智心

    以德服人出自《孟子.公孫丑上》:“以為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誠服也”。

    以德服人的德指德行。就是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歸順、服從統治者。以良好的德行服務於人、使人佩服。

    在中國歷史上,這種以德服人的故事很多,如:七擒孟獲、曹操斷髮、負荊請罪、張飛義釋嚴顏、義士陳重的故事等等。

    在這裡給大家說說曹操斷髮的故事吧:

    三國時期,曹操發兵宛城時規定:“大小將校,凡過麥田,凡有踐踏者,並皆斬首”。

    這樣,騎馬計程車卒都下馬,仔細地扶麥而過。可是,曹操的馬卻因受驚而踐踏了麥田。

    他很嚴肅地讓執法的官員為自己定罪,執法官對照《春秋》上的道理,認為不能處罰擔任尊貴職務的人。

    曹操卻認為:自己制定的法,自己卻違反,怎麼取信於軍?即使我是全軍統帥,也應受到一定處罰。

    他拿起劍割發,傳示三軍:“丞相踏麥,本當斬首號令,今割發以待”

    好了,以德服人就與你分享到這!

  • 5 # 奶茶愛尚咖

    以德服人

    以德服人,是指以自身良好的德行,使他人信服,是一種隱忍大氣,一種做人的境界。

    可能小時候我們讓別人服氣,都用拳頭,慢慢長大會發現,拳頭行不通的,就算能打很多,那天下人更多,何況打服不僅犯法,而且他人心中並不服氣,反而結怨,反反覆覆,禍患無窮。

    我們會發現那些讓人為之信服的人,他們並沒有什麼武藝超群,他們只是個普通人,但是他們德行過人,所以人人見之敬之。

    至於他們德行如何過人,那就是他們做到了我們做不到的事情——可以讓自己不做一些事情,也就是隱忍大氣。

    我們都可以去做一些事情,就算很難,也會慢慢做到,但不做一些事情就不容易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需要的就是德,那是一種人生的境界。

    就是因為這種不做、這種隱忍大氣、這種德,才使我們發自內心的佩服、敬重。

  • 6 # 李幼梘

    “以德服人”是一個漢語成語,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歸順,服從統治者。德:是美德,德行。服:是服從,順從。出自先秦,孟子《孟子,公孫丑上》。

    以德服人,就是有好的品行。有德,便是一種坦蕩,是無私無畏,無拘無束,無塵不染。有德,便是一種豁達。是比海洋和天空更為博大的胸襟,是寬廣和寬厚的疊加,延續,昇華等,德才兼備,同心同德是人生處世的法則。世上的人千人千面,變化萬千,每個人都要適應人生,適應社會,抱定以誠待人,以德服人的態度來適應人們個性的不同。所胃“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就是用我們的德行,道德風範來啟發他人的良知。堅持我的美德與世人相處,終可德化落後的人。三國時期的劉備曾對他的兒子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裡所說的為與不為,就很樸素的辯證法。小惡雖小如釀成大惡就誨之晚以;小善也是善,積小成大,積少成多,小善也就成大善了,所以小善也要為之。且對他人的作為能以寬容的態度對待之,從情感的教育,就會促其改掉小惡,完善自已的形象,是與人為善的美德。

    我還覺得,以史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知得失,“以誠待人,以德服人”是我們做人的根本。在現階段,它又賦予了新的意義。經商的人要以誠為之,不搞以次充好、以假亂真、欺騙他人、生意就好。反之側虧血本。以德服人是我們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重要基石和標誌。讓我們牢記以信待人,以德服人的立信守則,做一個善人。

  • 7 # 娉婷朵朵

    "以德服人"我覺得是指一個人的胸襟、膽識和修行。

    通常來說,擁有大胸襟、以德服人的人都有虛懷若谷和海納百川的品質,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故此,一個以德服人的人首先他們是與人為善的。他們的善言善行如沐春風,猶如冬日暖陽一樣溫暖,因而讓身邊的人對他們敬佩有加,作為榜樣,視為楷模,為之模仿。

    能以德服人的人也是一個有膽識的人、一個心懷天下的人,他們擁有一顆博愛之心。秉承著"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智慧為人之道,專心於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遇到艱難困苦不屈服,聽到飛短流長不評頭論足。他們膽識過人,以德抱怨,不流連於瑣事中自怨自艾,而是用自己的能力來實現夢想,用周身的好德行來征服周圍的人。

    一個以德服人、在某個領域做出卓越成績的人,在眾人眼裡,何嘗不是一個注重修行養性的人,他們口綻蓮花,說出的話都是金玉良言。常言道"善言暖於布帛",這代表著一個人內在和外在的素養。他們能隱惡揚善,把一個團隊打理得井然有序,得心應手地處理工作中各種棘手問題。誠然,一個平常注重修行的人,他自然能聚德聚善,有能力做出大決策,還能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游刃有餘,如魚得水。一言以蔽之,"以德服人"的人是一個光芒四射的人,他們擁有諸多好品質、好美德,給周圍的人帶來光亮,能成為別人的燈塔。

  • 8 # 姥姥的後屋

    豫園喜雨

    風助疾雨復細疏,

    搖生春長潤續夢。

    疊石漣漪多無去,

    小池愁添洗樂境。

  • 9 # 禺先生

    以德服人,心服口服,孔子如此服弟子

    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 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

    以道德來使別人信服的,會讓別人內心高興,心甘情願地服從他。就像孔子,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平民,不是君王,不是權貴,無財又無勢。可是他有弟子三千,放在古代人數可抵得上一個小國的軍隊。並且,弟子中的七十二賢人,尤為忠誠,無論在任何情形下,他們都篤定地跟著這位孔老師。

    孔子55歲離開魯國,周遊列國,期間遭遇圍困、戰亂,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時不時遭到君王誤解,但他的弟子們一直篤定地跟著他,把孔子想要完成的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所以這就是以德服人的道德精神,因為孔子的修養、道德使他們衷心地敬仰,故而服從於他。

    以德服眾,能為王也,文王如此安天下

    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孟子》

    依靠著道德來施行仁義能夠讓天下歸服,這樣做不需要強大的國家來不斷打天下。商湯憑藉著僅僅方圓七十里的土地便可以稱王,文王憑藉著僅僅百里的土地便可以稱王。幅員如此之小,他們卻能夠實行仁政,因為他們實行之初並不是企圖擴大領土成為大國,並且他們也沒有其他的野心。

    其實對於百姓,誰稱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個能生存活好的環境。要構建一個這樣的環境,就需要統治者以道德的政治思想做為原動力,所以,不需要假借一個大國的力量去行使仁政。只需要以仁德之心讓天下歸順。

    何為德?“無事”為“德”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道德經》

    老子說,以無事而取天下是最高的道德,就是做事業也要以之為最高道德標準。這也就是最高的政治哲學,也是最高的謀略。

    中國的管理哲學,向來是“無為而治”的。堯、舜、禹可以說是如此,歷代能稱得上“聖人”的帝王,皆以此為準則。

    前面說到孔子,雖然他沒有取天下,但他也確實稱王了,他被稱為素王。素王是沒有土地的皇帝,換言之,他是中國文化王國的皇帝、鼻祖。在他創造的文明中,他號令數千年,甚至可以號令萬代。如此,不正不費一兵一卒而取了天下嗎?

    聖人之道,乃由內至外的道德修煉。陰謀手段或許是成事的加速器,但要想不功虧一簣,還需有“德”來穩固。人人都向著聖人靠攏,聽聖人之言,而只有當你身體力行聖人之道時,才是“服人”的開始。

  • 10 # 豫覽天下

    古語云:“遇欺詐之人,以誠心感動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氣燻蒸之;遇傾邪私曲之人,以名義氣節激礪之;天下無不入我陶冶矣。”意思是說,遇到狡猾欺詐的人,要用赤誠之心來感動他;遇到性情狂暴乖戾的人,要用溫和態度來感化他;遇到行為不正自私自利的人,要用大義氣節來激礪他。假如能做到這幾點,那天下的人都會受到我的美德感化了。

    世上的人千人千面,千變萬化,每個人都面臨適應人生,適應社會的問題。所謂以不變應萬變,面對大千世界,抱定以誠待人,以德服人的態度來適應人們個性的不同。即就是對冥頑不化的人,也要以誠相待使他受到感化,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以我之德化,來啟人之良知,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很多,即使是冥頑之人朝聞道而夕死的事也不少,這也算是臨終而悟,而達到德化的目的;何況對於一般人,堅持我之美德與之相處,終可德化落後之人,保持真誠平和的人際交往。

    正如偌大的星空每顆星星都有自己的位置一樣,社會中的每個人無論高低貴賤、大小強弱也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間。在那個小小的空間裡擁有你的喜怒哀樂,你的生存方式和習慣。然而這個世界實在太小,生活在這世界上的人又太多了。你不碰他,他還碰你,每個人的生存空間都不是孤立存在著,縱橫交錯、立體交叉,摩肩接踵,擁擠不堪。所以要擁有自己的生存空間,就得以誠待人,以德服人,相互照應,尊重他人的處事方式、生活習慣,與人方便與已方便,維護平衡,尋求和諧,共同創造良好生存環境,體現出我們的寬宏大度的胸懷。世界是擁擠的,但是隻要心理空間博大,你看這同一個世界的感覺就不一樣。心中塞滿了苦惱、私慾、小家子氣,那麼你擁有整個宇宙也覺得空間太小,太壓抑;反之,就是另一種感覺。人人都擁有一個博大的心理空間,懂得尊重他人,能忍受痛苦、委屈,就會減少碰撞和磨擦,世界就會在心中變大,矛盾減少,歡樂增多,Sunny燦爛,生存空間也就自然顯得寬闊了。

    後漢時期有名的義士陳重,是一個非常大度能自我犧牲的人,有一次陳重同宿舍的人回家,誤將鄰舍人的褲子帶走了,褲子的主人懷疑是陳重拿的,陳重沒有分辯一聲就買了條新褲子送給那人。傳說陳重一生中做了許多這樣的事,他的一個同事負債累累,有一天債主前來要債,陳重就不聲不響地幫他還清了,而且事後閉口不談此事。可見他替人還一條褲子已經不算什麼大事。問題在於:你明明沒偷,人們卻懷疑你偷,這在面子和人格上就說不過去,更何況陳重不但默認了,頂著小偷的帽子不說,還要誠心誠意地破財替人賠償,是不是太窩囊了呢?其實不是,他暫時犧牲了名譽,破了點錢財,消除了鄰居的怨氣,換來的是平安和永久的信任,因為誤會總有解除的時候。

    另一個例子就是前段時間被抓住的殺人犯馬加爵,他就是典型的心胸狹窄者,為了打牌上的一些小事,發展成了鋌而走險的兇犯,令人痛心疾首。

    三國時期的劉備曾對其子說過:“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裡所說的為與不為,就很有樸素的辯證法。小惡雖小不以為然,釀成大惡就悔之晚矣,所不以能因其小而為之。小善也是善,積小成大,積少成多,小善就會變大善,所以雖小善也要為之,而且對他人的所作所為能以寬容的態度對待之,從情感教育入手,從誠意出發,促使其自覺改掉小惡,完善自己的形象,這也是與人為善的美德。

    說到這裡我又想到了曹操斷髮的故事。曹操雖然生性多疑,野心很大,但在軍隊中卻留下了美名。一次麥熟時節,曹操率領大軍去打仗,沿途的老百姓因為害怕士兵,都躲到村外,沒有一個敢回家收割小麥的。曹操得知後,立即派人挨家挨戶告訴老百姓和各處看守邊境的官吏:現在正是麥熟的時候,士兵如有踐踏賣田的,立即斬首示眾。曹操的官兵在經過麥田時,都下馬用手扶著麥杆,小心地過,沒一個敢踐踏麥子的。老百姓看見了沒有不稱頌的。可這時,飛起一隻鳥驚嚇了曹操的馬,馬一下子踏入麥田,踏壞了一大片麥子。曹操要求治自己踐踏麥田的罪行,官員說:“我怎麼能給丞相治罪呢?”曹操說:“我親口說的話都不遵守,還會有誰心甘情願地遵守呢?一個不守信用的人,怎麼能統領成千上萬計程車兵呢?”隨即拔劍要自吻,眾人連忙攔住。後來曹操傳令三軍:丞相踐踏麥田,本該斬首示眾。因為肩負重任,所以割掉自己的頭髮替罪。曹操斷髮守軍紀的故事一時傳為美談。

    “以誠待人,以德服人”是做人的根本,在現階段,它又賦予了新的意義,是我們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重要基石和標誌。以史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知得失。讓我們牢記立信守則:“以信立身,以信立世,以信處事,以信待人”,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 11 # 山泉水墨竹

    以德服人,是漢語成語,出自《孟子·公孫丑章句上》。意思是以自己良好的德行使對方從內心欽佩,、歸順、服從、仿效的意思。

  • 12 # 顏小二述哲文

    我是顏小二,我來回答。

    “以德服人”的意思不難理解,和字面意思差不多,通俗說來就是憑藉一個人的“德”,也就是“仁義”,讓他人心服口服。

    這裡為何會選擇“以德服人”這個話題?因為“以德服人”實則是孟子“仁政學說”的核心,而“以德服人”,其實是孟子區分“王道”和“霸道”的關鍵。

    孟子的整個思想體系,主要還是圍繞著人性本善這個基本觀念發散開的。根據孟子“性善論”我們也能體會其以德服人的邏輯和理性。既然人是性善的,那麼代表“仁”的“德”實則是最好的教化方式,用武力壓迫為下者,更多會讓被壓迫者衍生出負面的抵抗情緒,即便為下者服從,也是一時的,治標不治本。

    而孟子的以德服人實則更多針對的是為上者治理為下者,或者放在孟子那個年代,就是指君主治理百姓的準則,而“以德服人”無疑是孟子心中“王道”的具體表現形式。與“王道”相反的,大抵就是“以力服人”的霸道了。

    為了講清楚“以德服人”與“王道”、“霸道”的關係,個人認為還是有必要從“性善論”出發講講“以德服人”的邏輯合理性。

    1、從孟子性善論來看看“以德服人”觀點的邏輯合理性

    首先,“以德服人”出自《孟子·公孫丑上》,孟子原話這裡擷取一小段給大家體會一下:

    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孟子這句話乍一看,說教意味十足,大概意思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才可以讓人心悅誠服。孟子真的在說教嗎?有一部分說教意味,但是他也有其理論基礎,並非空談。

    我們知道,“性善論”是孟子經典的思想,也是他整個思想體系裡面相對核心的基礎性思想核心。他認為人生來即善,人身上出現的一些類似貪婪、懶惰等等不好的性格特色皆是因為後天沾染了不好的習性,導致自己本性之善被矇蔽。

    也就是說,人的惡,不是人真的壞得無可救藥,而是因為本真之善被矇蔽。那麼為何孟子指明“以德服人”呢?孟子這是在強調,要是用“善”去將一不小心走歪路的“孩子”引入正途。

    按照孟子的理論,畢竟人本性是善的,即便一個人看上去再怎麼惡,那惡也不是發自本心的,而是矇蔽在本心之善表面的一層有些頑固的“灰”罷了。

    用強迫性的類似武力手段讓人臣服,只是暫時“遮住”了代表“惡”的“灰塵”。而“以德服人”就不同了,“德”代表的是“仁”,“仁”求真尚美,不會無視惡之“灰塵”,而是透過自身的“德行”來影響以及引導自己身邊人,掃除心靈上的“灰”,以此幫助身邊人迴歸善之本性。所以,從孟子性善論來分析其“以德服人”的理論,我們也能找到其邏輯的合理性。(上面的例子可能粗糙了些,大家體會一下其中的意思就好。)

    2、仁政學說------以德服人與“王道”和“霸道”

    “王道”和“霸道”可以說是孟子比較經典的理論了,孟子承接孔子,孔子講求仁,以孔子繼承人自居的孟子,自然也講求“仁”,而且他結合自己的性善論,在治國理政上提倡“仁政”。

    以“仁政”為核心,孟子繼而指出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君主,一種是秉持“王道”以德服人的賢明君主,一種則是秉持“霸道”以力服人的暴君。

    在孟子的仁政學說中,他指明君主要得民心,就要把百姓放在第一位,百姓比江山社稷以及君主本身都重要。孟子還舉了桀紂失去天下的例子,他指明桀紂失去天下,就是因為失去民心。

    那麼我們可以反推,桀紂不得民心的原因是什麼?因為他們殘暴。為什麼殘暴?因為沒有將心比心的“不忍人之心”。我們說得通俗點,這裡的“不忍人之心”其實大概就是人的“憐憫心”、“同情心”,也是孟子善之四端中最重要的一個善端。

    因為沒了憐憫心,繼而不顧百姓疾苦,只顧自己享樂,自然就不會對百姓太好,百姓在壓迫中過不下去,那麼桀紂的王位自然就保不住。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沒有“不忍人之心”的桀紂,自然不是“以德服人”,更多是“以力服人”,也就是霸道。而施行霸道的結果,從桀紂的下場來看,就是身死國滅了。

    關於仁政治國,孟子還是十分自信的,他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

    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這句話讓人莫名感覺豪氣干雲,也比較符合孟子的作風,所謂“不忍人之政”,就是以“仁”為核心的“仁政”。所謂的仁,我們這裡可以理解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將心比心。也就是說,“不忍人”大抵就是不忍他人受苦的憐憫心、同情心。

    孟子認為,如果君主以人之痛為己之痛,以人之哀為己之哀,在此種以“仁”為中心的“仁政”下施行王道,愛護天下就像愛護自己一般,這天下自然就得以大治了。所謂的“仁”表現在君主治國上,大抵就是“以德服人”了。

    因此,孟子進一步指出,其實“王”和“霸”的差別,就在於到底是“以德”還是“以力”去治理百姓了。

    3、小總結

    經過上面的議論,想必大家對“以德服人”有一個基本的瞭解了吧。

    首先從孟子性善論出發,我們得以理解“以德服人”的邏輯合理性。因為人是善的,所以用“德”去教化本性之善在後天被一定程度矇蔽的人,才能達到心悅誠服的效果。

    其次,孟子的“以德服人”還原到孟子的學說體系中,我們不難發現,以德服人實則是君主施行“仁政”,實現“王道”的原則。而“以德服人”的背後,更多是要求君主要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不忍人之心,以人之哀痛為己之哀痛,有這樣的君主,百姓大抵是幸福的。

  • 13 # 情韻之音

    成語出處

    《孟子·公孫丑上》中記載: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釋義:

    以武力讓人服從,別人不是從內心服從,而是力量微小不足以反抗。以道德服人,才能讓人心悅誠服。

    孟子主張施行仁政,周遊列國,遊說諸侯以德服人治天下。

    什麼是德?

    道德,是思想行為的標準,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相互行為關係,是一種約定成俗的行為標準

    我們說一個人“道德敗壞”,就是說嚴重違反了標準,背道而馳。

    我們說一個人“道德模範”,是他的行為高度貼合我們的意識形態,可以作為別人的典範。

    什麼是“以德服人”?

    『服』就是讓人服從的意思。“以德服人”,就是以道德讓人心悅誠服,打心裡佩服。

    不管在那個時代,“以德服人”都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對應到個人身上,一個人如果能夠做到以德服人,那麼他在其他人眼中就是讓人心悅誠服的。

    在我們這個時代。以德服人表現在很多方面,比如:在辦公室裡,老闆如果強制讓員工加班,不加班的扣工資,那麼相信會有很多人會出現逆反心理。如果,加班是為了更好的提高個人業績績效,以及老闆能夠設身處地的為員工著想謀福利,以自身的行為標準約束自己,那麼大家就會覺得老闆是可敬的,值得付出,因而大家會自願加班,老闆做了真正的以德服人。

    結語

    我們在社會上,都是群體,人與人之間是相互錯綜複雜的關係,我們在為人處事的時候,不要主觀臆斷,以武力強迫別人服從,而是要以自身的道德標準示範給別人,讓人心悅誠服被感染,打內心佩服你,這就是“以德服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父親節快到了,送點什麼禮物給他?